-
1 # 老朽問天
-
2 # 文武LSJ
一直從事成人技術培訓!雖然從業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但認為自己和自己心目中的老師,還是差距很大!所以自我定位不能算是teacher,更多是個trainer!
與基礎教育相比,成人技術培訓中的學員全部都是“心智健全”且“社會油膩”的成年人!本人80後,教過00後,也教過50後!社會背景,家庭出身,自身情況,思想狀態,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但唯一不變的是人性!
50後的學員每天用功到晚上11點多,想著趕緊透過考試拿到認證,儘快回到美國(80年代移民美國)。他來國內學習還帶著自己90來歲的老孃,老孃還能給他做羊肉湯(說實在的,這也是一種福氣)!每天都是心態陽光,與年輕人打成一片!
反倒是個別年輕人,揮霍時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課也不好好上,實驗也不好好做!花些自己爹媽的血汗,迷失在諾大的北京!有個北京郊區的,成天張嘴閉嘴就是我家有房產,我家正拆遷!說自己來學習就為了打發時間,解悶兒玩兒,證書拿不拿無所謂!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就認真對待你!
如上所述,我所面對的都是成年人,因此我可能沒有“靈魂工程師”那般強烈的使命感!刺頭兒學生,想辦法讓他安靜,不影響其他人學習也就OK了!
我一直覺得,大部分人的覺和悟,不太可能靠一兩句話就能開竅兒!釘子碰的還不夠尖,南牆還撞得不夠疼而已!我作為trainer,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剩下的交給時間!
-
3 # 夕陽紅238597219
我上班時,正是反潮流,什麼樣的學生都見過,教師不敢管,社會不良習氣充滿校園;臭老九……。不過,那時候的教師真正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兢兢業業地教導學生,保證質量,使孩子們快樂成長!
-
4 # 廢柴呦
最頭疼的學生:大家都說他聰明,就是成績不理想。考題做不對,一點就通,感覺沒必要重點輔導的學生。
小時候,姥姥姥爺很偏愛家族裡最小的弟弟。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我們可聰明瞭,學什麼一學就會。弟弟也好像很爭氣很驕傲的樣子,成為大家眼裡的小天才。
長大後,弟弟沒有上高中大學畢業就業,而是在初中的時候就經常打架,曠課,初中畢業後進入一所職業中學學計算機,畢業後成了一名保險推銷員,如今25歲。
當然,這是個例。不是說,被說聰明的人最後都變得不聰明。而是:家長的誇獎方式。
心理學上講,要誇努力,不誇聰明。
努力是一個動詞,努力了,就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凡事,先努力,事情總是朝好的方向發展。
而聰明是一個形容詞,聰明的人是一個名詞,是一個人打上了聰明的標籤。那麼久而久之,被打上標籤的人就會預設自己是個聰明的人。是可以不努力,不爭取就可以獲得好的結果的聰明的人。當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們往往會在自身以外找原因,別人的影響,環境不好等,來維持自己的自尊心和聰明人的人設。這樣長此以往,自己的能力就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所以,家長或者其他的孩子眼中的權威,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可能對孩子的成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阿Q碎碎念】
-
5 # 王w733
其實學生和成年人一樣,各式各樣的性格!這個就要看怎麼樣教育,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
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有優點和缺點!差的學生要想改變他,就要找他的優點,從優點處下手。首先,要讓他自己找自己的優點,讓他自己來用自己的優點征服自己的缺點!時間長了,這個孩子就會有大的改變!
有些學生真的什麼惡作劇都能做的出來,但作為教育者,特別是直接來教導的老師,更不能放棄每個學生,古語“人之初,性本善”,再惡的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作為教育者,要先觀人而後育人,培養人,為國家出才人……
-
6 # 有壺齋主
如果說,是什麼樣的學生最讓人頭疼,也許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觀點!甚至,在不同的階段,同一個老師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記得我剛當老師那會兒,一心想要出成績,最頭疼的學生就是成績怎麼提都提不上去的學生;後來,當了班主任,最頭疼的學生就是那些調皮搗蛋,屢教不改的學生;而現在,當了十多年班主任以後,閱人無數後,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反而有些喜歡,因為調皮搗蛋的學生可塑性最強,細心雕琢反而可能收效最大。那麼成績和行為習慣不是讓我頭疼的原因,那什麼樣的學生最讓我頭疼呢?其實,現在最讓人頭疼的學生,是那些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他都無法走出自己的圈子,走上正確的道路的哪些孩子!
說句心裡話,現在的學生比起十年前的學生來說,真的是“乖”了很多:上課違紀的學生越來越少,敢於和老師對著幹的學生越來越少,完全不做作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喜歡架鬥毆的學生越來越少……但是這些“乖“的背後,是學生的個性、血性、創造性、自主意識的弱化!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現在最讓人頭疼的學生,就是出自這樣的學生!
我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不想做作業,上了六年級以後,更是達到了頂峰:如果考試的時候家長不來坐在後面,他邊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在試卷上寫;小學的時候,老師不敢管,一管就以自殺來威脅老師;平時有小偷小摸行為,而且屢教不改;打遊戲,玩手機沒完沒了……
上了初中後,分到我班上後,也是狀況頻發。自殺過兩三次,未果;多次偷同學的手機,有一次被抓了現行,也拒不承認錯誤;和同學發生衝突,三年時間可以說不計其數;離家出走過一次,原因是家長不讓玩手機;在初三住校期間,多次在就寢後,被宿管老師發現在玩手機,多次在深夜潛入教室裡上網打遊戲(打遊戲時還做筆記,這可能是他唯一上心的事情)……
作為老師,對他的教育收效甚微,我總是感覺所有人都無法真正走進他的世界。在初三畢業考試前的一天,我和他聊了整整一個下午,關於學習,關於為人,關於好好生活!我用我的方法完成了對他三年的教育,我感到很遺憾,這就我這十多年教書生涯中唯一的一個,讓我感到現在教育的力量蒼白的學生。他讓我“頭疼”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這個時代。在現有的教育環境下,應該造就了一批他這樣的學生,只是他更典型!我能清清楚楚的感覺,現在孩子們的向師性比起十年前的學生差了,現在的孩子可能變得更聽話,但是也更變得更冷漠了,他們可能什麼都不在乎!
寫到這裡,我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個畫面:那是2009年的一個春天的下午,風和日麗,天朗氣清,我和我的學生們在長梗(學校對面的一處山脊名稱)放完風箏後,一路高歌回到學校,夕陽下一張張洋溢著青春的笑臉,那是我對教育最美好的回憶,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
一種淡淡的傷感襲上了心頭,太多的事情不能去做了,不是因為我老了,而是因為這個時代變了!太多的框框,框住了教育的本性;太多的功利,打擾了教育的平靜;太多不懷好意的眼光,盯上了教育這塊肥肉;教育的步伐,也沒有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
是我想得太多了嗎,畢竟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是我做得太多了嗎,吃地溝油的命,卻操著中南海的心……
最後,我想說:學生不能讓我真正的“頭疼”,讓人“頭疼”的永遠是那些造就這樣學生的家庭、社會環境和讓人從頭到蛋都疼的制度!
深化改革,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是我們堅定的行動!只有深入的改革,才能讓教育迎來新的春天!
�z���z�
-
7 # 橘子說大片
在某民辦高校教師發展中心,每年的工作基本一樣。一評選、推薦工作,骨幹教師評選,優秀教師,國內外訪問學者……二教師資格證認定;三職稱評審;四開展培訓;五日常管理、解答等。工作你好好做就完事了,平常工作比較忙碌,但很少加班,一天8小時,週末雙休,除了節假日還有寒暑假,可以說還是比較輕鬆的,最糟心的是管理老師,一些老師是真巨嬰。大部分老師都還是比較獨立自主的,畢竟都是研究生畢業的人了,但一些老師真的是很懶,發的檔案從來不看,就各種找你問問題,檔案裡寫得清清楚楚就是不看。有些老師很精,精到什麼程度呢?繼續教育系統不知道各省是不是都差不多,某沿海地區最近新改版了,需要重新註冊,我將操作步驟傻瓜式一步一步做了個操作指南,一些老師就是不看,就說不會,要我幫他們註冊,上傳學時,教過一次不會,下次上傳學時也說不會,把學時放你桌上幫他上傳,斯以為這些老師就是巨嬰,讓你幫他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完,呵呵。一些校領導更過分,他們的賬號不僅要我註冊上傳學時,更要我一條龍管理,呵呵了,我又不是你秘書,我也不想升職加薪,別整得我管理你賬號是我的榮幸一樣,手動白眼。這些只是日常小打小鬧,總有一些老師仗著你是新來的,知道你怕完成不了工作的話被領導罵就欺負你,變相要你幫他們完成原本應該屬於他們的工作,可是新人也會變舊人,沒有誰會一輩子受你欺負。最讓人頭疼的是開講座,不知道公辦學校老師的素質如何,民辦一些老師素質真的呵呵,遲到早退是習慣,玩手機,做自己的事,認真聽講的沒幾個,我們請的都是名牌學校的教授啊,不是水貨。我第一次組織講座不瞭解老師情況,弄了個會前簽到,很多老師來到會場找到她們部門秘書籤完到就走人,講座都開始了還不按座位坐好,苦口婆心勸他們先坐下就是不坐圍著他們秘書籤到,直到領導發飆,講座到一半走了大半部分人。第二次長教訓了,弄會後簽到,一些老師可能覺得妨礙了他的偉大事業吧,各種找你茬。遲到,一般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趕緊找個位置坐好,我們學校一些老師並沒有半點羞愧,來到了,站在後面,我以為他們找不到座位趕緊過去引導,這下好了抓著我,很輕佻地說:在哪簽到?在哪簽到?沒有簽到的地方,是不是在你臉上籤到,隨後拿著手機在你臉上掃掃掃,旁邊一起來的幾個在那咯咯笑,我的天啊,當時真的是感覺到奇恥大辱好嗎?從來沒見過這麼沒素質的人,還是高校老師。這裡正在進行講座,麻煩你們有點素質ok?因為涉及各種評選,就會關乎到各種利益問題,老師們會跟你拼命到底,這裡不想多說,因為我只是一個小囉囉,主要負責一些工作執行,這種問題有部門大佬負責解決。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老師們在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同時以身作則,他們知道自己的老師這般素質,不知道有何感想。
-
8 # 勐老師初中數學
孩子的世界和我們大人一樣,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沒有最頭疼的學生,只是有沒找到方法教育的學生,如果說真有頭疼的學生,那便是反覆無常的學生,下課的時候和他談心談的好好的,只要一談完,沒過兩天老毛病又犯了了。
對待所有的孩子都要有耐心,所謂“術業有專攻,得道有早晚”只要您能放平心態,做好本職工作,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中間對得住良心,就沒有頭疼的事。望有用。
-
9 # 凡人小李
對老師、對生命沒有敬畏心得學生。完全沒有尊師的想法,對自己也不負責,對成績沒有任何追求,這樣的學生和你總是處於一種對抗狀態,你也找不到教育成就感。
這種學生你想改變是很難的,我的要求是隻要所做的事不超過道德和法律的範疇就可以相安無事,這是關於做人的,是底線。其實成績並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對這種孩子我更多的是在做人方面引導。阿德勒說過,一個人的煩惱來自於對他人課題的干擾。不學習屬於孩子的課題,最後的結果也是他承擔,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擾他。
-
10 # 十年老韭菜
後面想開了,也就釋然了,各行各業都需要人,總不能大家以後都當老闆,也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況且人家只是讀書不行,不代表其它方面不行!
-
11 # 塔莎一號
遇到最頭疼的學生並不是最調皮的也不是最不尊敬師長的,而是患有重度抑鬱症的學生。曾經在上課時遇到一位這樣的女孩,一遇到她認為很難或很痛的事情,比如同學不小心碰到她,她就會在課堂上抱頭痛哭,怎麼安慰都不理睬任何人,而且一哭至少四五個小時不停。事後,無論老師怎麼勸慰都始終認為是大家故意針對她,稍不留神就想自殺。老師每天上課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怕一不小心觸發她的痛點不可收拾。通知家人,往往都回復孩子身心正常,沒有問題,不肯接回家。
近年來,幾乎每年入校的新生裡,患有抑鬱症的學生逐漸增加,真不知道應該怎麼正確引導患有抑鬱症的未成年人。
-
12 # 寒江雪308
我從事職業教育將近20年,見過的最頭疼的學生就是厭學到了極點,上課無書、無筆、無本子的“三無”學生,就連讓其正常上課、完成少量作業都是很費力的事情。我覺得他們發展到這種地步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段曲折辛酸的經歷。改變他們的辦法是,點燃他們心靈深處“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
13 # 麥子ZMF0809
幾十年的教學工作,見過了各種各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學生。其中最令人頭疼的是一位初二男生,個子高,長的帥,就是調皮搗蛋,缺乏集體意識,上課坐不住,一會站起來,伸伸懶腰;一會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不允許吧,他一邊說人有三急,一邊開門往出走。根本原因是對學習缺乏興趣,批評教育,開導啟發,刀槍不入。別說寫作業,連上課聽講都保證不了。但這孩子有一點值得肯定,課外見老師最有禮貌。所以老師的教育不是萬能的,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注重培養習慣,以身作則,潛移默化,讓孩子受益無窮。
-
14 # 上善若水敬業樂群
我從教四十一年,說實話,各種各樣的學生都見過,但還是沒有讓我頭疼的學生,倒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給我的印象深刻:那是一九七六年秋天,學校剛來了一個新老師教我們的物理,上的第一節課是《振動和波》,那時候還是文革末期,學生普遍不學習,還喜歡搞惡作劇,有一個同學不但不聽課還大聲講話,看樣子是要給新老師來一個下馬威,老師沒辦法就讓他站起來讀課本上的這節內容《橫波和縱波》,這個同學站起來搖頭晃腦誇張地大聲讀“黃皮種從皮”,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老師氣得放下課本就回辦公室。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四十多年,但是我的印象還是很深,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很好笑。
-
15 # 難得糊塗68
吐槽一下我所遇到的一個軟硬不吃的刺頭學生吧。
不到一個周,這孩子的一些毛病就逐漸暴露出來:不做作業、抽菸、不服老師管教。對於這樣的學生,我需要知道他的既往經歷,便和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很實在的說了孩子的一些問題,告訴我學生是從城區的一所兄弟學校轉來的,懇求我加強管理,打罵隨便,只要能管好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是從加強思想工作開始的,請他吃過肯德基,也曾和他在辦公室促膝長談一個下午。每次交流過後不過一天半天的時間就依然故我,慢慢也消磨了我的耐心。
一天下午我例行檢查宿舍衛生,偶然間在他的床櫃中發現一把尺餘長的砍刀和一盒開啟的香菸,怒火頓生,我把他叫到辦公室,用砍刀的面狠狠地把他拍了一頓,然後讓他回去上課。等我隨後回到教室的時候,發現他沒有回去。找遍校園也沒看見他,我知道他一定是翻牆逃學了,於是立即聯絡家長,把情況和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說:“老師,沒事,就是他死了也和你無關。”話雖然是這樣講,孩子還是要抓緊時間找,我陪同家長轉遍了學校周邊的網咖和遊戲廳,不見任何蹤影。長話短說,三天後才在他家附近的一個錄影廳找到孩子。
在這三天兩宿的尋找過程中,家長始終沒有一句責備或者抱怨的話,但我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找到孩子後,我和孩子做了一番交流,也向孩子表達了自己做得有些過分,不應該打他,同時希望孩子能認識錯誤。隨後我找到教務主任,告訴他這個孩子從此我不會再管了,有了問題我會直接反映給領導。
這件事過了不久,學生依然是原來的樣子,我也實現自己的承諾,有問題找領導。就這樣過了一年,我不再教他了,心裡才輕鬆下來。但這個孩子在初三打了一次大架,還是被學生勸轉了。
-
16 # 深度曲音
不怕學生不學習,就怕學生太佛系……
不知道你沒有見過這樣一類學生——總是躲避競爭性的活動,即使失敗了,也不懊惱,一副非常佛系的樣子,別人有就有嘛,別人贏就贏唄。你每次想幫他的時候,他看著你的眼神彷彿在說:“這個關我什麼事呢?”或者“這個關你什麼事呢?”
面對這類學生,即使你有渾身解數,感覺都是一拳打到棉花上。
排除有的人,天生性格比較平和,不愛競爭,這是這正常的;但是如果佛繫到完全對勝利沒有任何的慾望和想法了,那就是不正常的。如果你的學生,因為長期遭遇失敗和挫折,缺乏對勝利的渴望,而陷入佛系的境地,你必須要幫助他——激發學生的成長學習慾望,這是教師的責任,責無旁貸,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少老師也嘗試著幫助學生,點燃他們的求勝心態,但是由於操之過急,鼓動學生迎難而上,但他卻再一次被困難擊敗,在失望的谷底越陷越深,結果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
因此,我今天要給你介紹一個方法技巧,叫做“替身效應”。在解釋這個方法之前,讓我們一起夢迴2001年7月13號,那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日子。在宣佈北京成為 2008 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的那天,北京全城交通阻塞,許多年輕人將中國國旗懸掛在汽車的外面,圍著北京的二環路開了一圈又一圏,一直到第二天凌晨 3 點了,居然還沒有任何平靜下來的意思。為什麼會大家這麼狂熱呢?因為在那一天,都成為了“偉大的一部分”,北京申奧成功了,是中國的成功,是中國人的成功,那每個人中國人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引以為傲。
人,只能從小成功中汲取對大成功的渴望,只有在不斷地成功中才能建立對自己的自信。如果你的學生身陷失敗泥潭,沒辦法獲取小成功,那我建議你可以嘗試“替身效應”,幫助他成為某個偉大成功的一部分。透過彰顯正面的聯絡,掩蓋負面的聯絡,幫學生建立起邁向成功的第一動力。
落實這個技巧的方法有很多,我講一個我經常用的辦法,對高中生尤其好用,就是透過帶他們看體育賽事,幫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主隊”——這支主隊可以是91-98年的芝加哥公牛隊,可以是05-10年的洛杉磯湖人隊,可以是07-13年的巴塞羅那,也可以是15-18年的皇家馬德里。這些都是王朝級別的球隊,攻守兼備,星光熠熠,最大的特點就是總在贏。只要贏就好辦,被失敗折磨得佛系的學生,在自己心心念唸的球隊身上,可以慢慢積累對勝利的渴望和信念,並進一步在你的引導之下,將這種小勝利導向對他自己人生的大勝利。
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
17 # 南陽高考志願填報張老
吐槽一下,近幾天有個學生吧,本身是一個復讀生,去年考上了一個大專,家裡覺得不是很好,自己也有點動搖,最終確定下來要復讀了!幾乎上每一天都需要別人給督促,前幾天考試哩,當時我不在,等他們把成績放到我面前時,我驚呆了,考了200不到!共六科!我就去找這個學生談,我問他卷子上出現的知識點複習了沒有?會不會做?態度也還好,當我說到,把這個卷子再拿過來看看時,非常牴觸!一直在重複一句,我就是不想看這套卷子,一張卷子150分,考了30分,和沒有做區別大嗎?呵呵,重新拿一張卷子就會好了?態度有問題的話,今年又白瞎了!現在離高考還有多少天哩,自己還這個思想,覺得真是沒救了!希望這樣的孩子家裡都能自己開公司安排就業吧!
-
18 # 韓老大56044893
最頭疼的學生是情商低的學生,不理解老師用意,不能融入集體,幹什麼都格格不入。智商低一點,勤教勤提醒,本人笨鳥先飛,還是有救的。
-
19 # 野路詩人
沒有讓人頭疼的學生,只有四六不同的家長。原生家庭太重要了,一個不好管教的學生,大部分都有不明事理的家長,所以,教師的工作面對的不是一個學生,而是一個家庭。
-
20 # lyh桃之夭夭
從事教育37年,今年4月份就要退休了。幾十年來教育生涯中,感覺最讓人頭疼的學生就是教不會,一問三不知,上課不聽,不寫作業,家庭又沒人管的孩子。
回覆列表
我是一個農民,以前做過幾年代課老師,距今已有四十年了,記的那時我接手的一個班是小學三年級,課堂紀律很亂,無法講課,其中有一個男孩太調皮了,讓人頭疼的很,你在講臺講課他站在課桌上玩耍,你在黑板上寫字,他跑到你身後做鬼臉,上下課從不走門口而是從窗臺出入,經常組織一夥同學打群架,經過幾次批評教育沒有起色,後來我認真觀察了他幾天,努力從他身上發現優點,那怕是一點點也成,經過對他的觀察分析這個孩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當時我想我可不可以利用他這一優點來改變他呢?產生這個想法後我試著與他溝通多次,開始這個學生很不服,後來從不服到懷疑(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我),再後來這個孩子終於敞開心扉開始哭著與我對話,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我與他談的最多的是他的優點,也就是他的組織力和號召力,並加以引導,終於有一天我發現這個孩子帶領幾個同學主動打掃教室,把同學們的作業主動收上來送到辦公室,當時我真地很高興!後來在選班幹部的時候被選中班幹部。我教了這個班兩年的時間,如今這個孩子做起了自己的企業,雖說不大也是一個小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