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賀蘭視
-
2 # 在歷史中尋找生活
周培公作為康熙一朝的官員,其一生作為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清史稿》稱讚周培公“好奇計”。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他的經歷非常悲慘,父母均死於明清交接的歷史大震盪中。因為謀生無術,不得已在地方綠營軍中當差,後來因為機遇進京任內閣供奉輔佐振武將軍吳丹,被定為七品官員。
康熙十五年,(1676)是周培公人生的亮點旅程,他以參議道身份去甘肅平涼前線勸降了呼應“三藩之亂”的陝西提督王輔臣,以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獲得軍功。面對獎賞時,周培公向康熙只提出一個請求,為其母殉父死,為他母親進行表彰。康熙最後封其母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周化龍追贈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因此被授予“布政使參政”、“分守海防道”,又參與到平定吳三桂在湖廣的戰亂。兩年後,出任山東登萊道,攝布政使,由於個性較強,與總兵不合,被罷官回鄉。《識小錄》記載周培公因為“恣睢暴戾,不近人情”給曾對其有恩的登州太守留有餘地,最終導致這個太守怏怏而死,這些直接導致了周培公招致眾人的詆譭和不滿,因此被彈劾罷官。
此後周培公又參與湖廣平亂,協助蔡毓榮阻截吳三桂北進中原的攻勢。“周培公為布政使,往湖南招撫”《康熙實錄》康熙排他去進行招撫,出於他有平定王輔臣的經歷,最終周培公因功被調往山東登州,沒想到因為耿介性格,遭到群起進攻,仕途戛然而止。
與別的武官不同的是,周培公能武能文,他一生寫過和多事,甚至有的作品在當時就廣為流傳。在清代、民國就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公雅正文翰,詩尤奇崛。風發泉湧,一時稱為傑。”在其一生,不光喜歡寫詩,更喜歡交遊,常年的軍旅生涯,讓他走遍了許多山山水水,一邊建功立業,一邊抒發人文情懷。
-
3 # 我在呂梁
周培公如果是千里馬,那康熙就可以是他的伯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處的時代就決定了這個人的一生,周培公擁有曠世奇才,可是這體現的只是個人能力,而康熙要顧全大局,是要決定一個王朝的走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
4 # 自己從零開始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人物周培公由於才學見識深得康熙重視,在平定三藩時,勸降王輔臣,在被貶為盛京提督後,臨死前給康熙留下一幅巨大地圖,從而將周培公影視角色昇華。
事實上,該劇只有一點是周培公所為就是勸降了王輔臣。至於給康熙獻大地圖,則為電視藝術虛構。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康熙帝的影視形象
周培公在1701年就去世了,而《康熙皇輿全覽圖》是1708年得以繪製完成的,而且這幅巨大地圖屬於國家行為,康熙動用了大量官方機構參與進來,用到了測量方式和比例繪製,以及天文地理等等內容。而且還聘用了外國人,利用西洋先進的測量儀器繪製成功的,前後花費了將近十年時間,後來又經過乾隆的兩次修訂補充才得以全面完成。
但是,周培公作為康熙一朝的官員,其一生作為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清史稿》稱讚周培公“好奇計”,就是證明了他能夠單人說服手中握有兵權的王輔臣一事,可以說周培公唇槍舌劍的口才,圖海稱讚他的一生既孝又忠:為母捨身之孝,為國忘軀之忠。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他的經歷非常悲慘,父母均死於明清交接的歷史大震盪中。因為謀生無術,不得已在地方綠營軍中當差,後來因為機遇進京任內閣供奉輔佐振武將軍吳丹,被定為七品官員。
康熙十五年,(1676)是周培公人生的亮點旅程,他以參議道身份去甘肅平涼前線勸降了呼應“三藩之亂”的陝西提督王輔臣,以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獲得軍功。面對獎賞時,周培公向康熙只提出一個請求,為其母殉父死,為他母親進行表彰。康熙最後封其母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周化龍追贈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因此被授予“布政使參政”、“分守海防道”,又參與到平定吳三桂在湖廣的戰亂。兩年後,出任山東登萊道,攝布政使,由於個性較強,與總兵不合,被罷官回鄉。《識小錄》記載周培公因為“恣睢暴戾,不近人情”給曾對其有恩的登州太守留有餘地,最終導致這個太守怏怏而死,這些直接導致了周培公招致眾人的詆譭和不滿,因此被彈劾罷官。
周培公成功遊說王輔臣
周培公一生的經歷都與軍隊有關,從青年時做州卒小兵開始,後來又進京輔佐振武將軍吳丹,並在平涼成功勸降王輔臣。在出任登萊道道臺主要負責海防事務,被罷官回家後,周培公一直緊密關注時事,仍然“猶喜言兵”,並上疏建言獻策。
《康熙實錄》裡,在圖海對周培公的報功時不遺餘力:“知其人才能,帶至平涼軍前”,在奏報中,圖海繪聲繪色把周培公如何說服王輔臣的經過說得非常生動:我圖海和參贊軍務的人一起研究後,決定周培公去前往招撫,他欣然從命,面無難色,於是他冒著如雨的箭頭,挺身入城,將皇上的浩蕩恩典和招撫之意進行宣佈,往來好幾次才獲得成功。
此後周培公又參與湖廣平亂,協助蔡毓榮阻截吳三桂北進中原的攻勢。“周培公為布政使,往湖南招撫”《康熙實錄》康熙排他去進行招撫,出於他有平定王輔臣的經歷,最終周培公因功被調往山東登州,沒想到因為耿介性格,遭到群起進攻,仕途戛然而止。
與別的武官不同的是,周培公能武能文,他一生寫過和多事,甚至有的作品在當時就廣為流傳。在清代、民國就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公雅正文翰,詩尤奇崛。風發泉湧,一時稱為傑。”在其一生,不光喜歡寫詩,更喜歡交遊,常年的軍旅生涯,讓他走遍了許多山山水水,一邊建功立業,一邊抒發人文情懷。
除此之外,自己的仕途遭遇頓挫後,他用了很大心血去培養自己的兒輩們。據載他的兒子“均各有所成”,這與他嚴格家教分不開。他的幾個兒子均為地方官員,在地方均有不俗建樹。周培公去之後,回到故鄉過起半隱半讀的生活,難能可貴的是當聽說新疆邊境再次有事時,依然向康熙呈上“條陳”,體現了傳統士大夫周培公的家國胸懷。
-
5 # 愛剪輯nice
周培公,他的原名叫周昌,培公是他的表字。他的出生日期是1632年,他生活於清朝中期,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重要臣子之一,他的家鄉在湖北荊門,死於1701年。那麼周培公簡介是怎麼介紹他的呢?
從周培公簡介中可以得知,周培公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而且很堅韌的人,他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從小就歷經坎坷。周培公出生的時間正好是明朝的末期,那個時候有許多農民起義,社會十分動盪。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在周培公十歲的那年,農民起義的首領將湖北荊門攻佔了,在一片混亂之中,周培公的母親死了。年幼的周培公孤苦無依,只能一個人流浪拼搏。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周培公成為了一個小官吏,為一個有著顯赫官職的人做事,跟隨著清朝的軍隊進入京城。
進入京城之後,周培公經過他人舉薦,進入了內閣。在周培公四十二歲的時候,清朝的降將吳三桂叛亂,清朝的局勢有些混亂,這個時候周培公英勇的站了出來,勸降敵人,避免了大規模戰爭的爆發。周培公為清朝的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論功行賞時,周培公不要金錢,只想要為他的父母正名。因為周培公的努力,他的母親被追加封號,皇帝甚至親自為周培公的母親作祭文,這是史無前例的。周培公簡介告訴了世人周培公的為人,可能周培公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是個非常孝順的人。
康熙在位長達六十年,他把清朝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國家。治理國家人才必不可少,因此在他執政期間,能人賢士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下面就來說說康熙身邊重要的謀士——周培公。那麼,周培公曆史上評價如何呢?
周培公,湖北荊門人。他自幼喪父,母親是在李自成進攻荊郢間時殉難死了。在明末清初那個年代,社會還是動盪不安的。瞭解到戰爭只會給老百姓帶來水深火熱的災難,周培公知道只有建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才能使社會安定下來。因此周培公積極參軍,他敢於衝鋒陷陣,憑著過人的勇氣,加上足智多謀,因此很快受到了朝廷重用,並一步一步的高升,最後官至參議道臺、盛京提督。
那麼,官運亨通的周培公曆史上評價如何呢?曾經和周培公一起共事的圖海評價他:為母捨身之孝,為國忘軀之忠。從圖海的評價中可以斷定周培公是個忠孝之人。他一生為清朝嘔心瀝血,即便後來因為漢人身份受到朝廷忌憚,沒有受到重用,他依然不改初衷,竭心為國。
《清史稿》評價周培公為:好奇計。他的多謀可以從三藩動亂中看出。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涼策,並分析了實際形勢,提出主動去勸降王輔臣,而且最後成功勸服王輔臣,可見他有勇有謀。周培公是忠孝兩全之人,為國獻出畢生心血,因此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的。
在古代,測量儀器沒有那麼先進,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很少有統治者會命令官員去繪製國家的疆土。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各行各業技術的發展,即便當時的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也依然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康熙雖然沒有改變鎖國政策,但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繪製了中國第一幅有著經緯網的清朝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但是有史料說這幅圖是周培公臨死前交給康熙的。那麼,周培公所畫還在嗎?
周培公是漢人,一生為國報效忠心,雖然由於出身等原因並沒有受到康熙的重用,晚年也沒有安享過,最後死在上任的途中,但是他兢兢業業為國為民的忠誠是無人可比擬的。因此在他重病纏身快要死了的時候,面見了康熙,交了一幅地圖,並推薦了一位能人賢士。後來就有人說周培公交給康熙的大清圖,就是《康熙皇輿全覽圖》。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周培公是死於1701年,而《康熙皇輿全覽圖》是1708年繪製的。而且這幅地圖所用到的的測量方式和比例繪製,以及天文地理星象等等並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這幅地圖是康熙下令,動員了全國力量,而且還聘用了外國人,利用西洋先進的測量儀器繪製成功的,前後花費了將近十年時間,後來又經過乾隆的兩次修訂補充才完全完善了。所以說這幅地圖與周培公沒有關係。而周培公到底會不會作畫都是一個未知數,關於周培公所畫還在嗎這個問題自然更加不能確定了。
-
6 # 愛佳愛旅遊
周培公,湖北荊門人。他自幼喪父,母親是在李自成進攻荊郢間時殉難死了。在明末清初那個年代,社會還是動盪不安的。瞭解到戰爭只會給老百姓帶來水深火熱的災難,周培公知道只有建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才能使社會安定下來。因此周培公積極參軍,他敢於衝鋒陷陣,憑著過人的勇氣,加上足智多謀,因此很快受到了朝廷重用,並一步一步的高升,最後官至參議道臺、盛京提督。
電視劇《康熙王朝》周培公劇照
從《清史稿》中可以看出,評價周培公為:好奇計。他的多謀可以從三藩動亂中看出。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涼策,並分析了實際形勢,提出主動去勸降王輔臣,而且最後成功勸服王輔臣,可見他有勇有謀。周培公是忠孝兩全之人,為國獻出畢生心血,因此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的。
電視劇《康熙王朝》周培公劇照
康熙是否欠周培公太多,然而真實的歷史和劇中還是有些不同之處。首先,周培公並沒有被髮配至盛京,勸降王輔臣,評定吳三桂倒是有的,但是由於之後母親病逝,周培公回鄉守孝三年,年滿後在康熙二十九年,周培公得知葛爾丹反清,周培公在家中上奏自薦,希望前去評定葛爾丹,康熙皇帝同意了周培公的請求,並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康熙四十年,周培公卒於盛京提督任上,年49歲。
電視劇《康熙王朝》周培公劇照
而那個大清地圖也確實是有的,同樣是清朝很精確的地圖,但並非周培公繪製,而是康熙皇帝授予傳教士所作,所以還是有些差距的。
康熙皇帝畫像
-
7 # 小灰太狼
首先具體歷史的周培公我們不是很清楚,我們只是看到電視劇中的周培公!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因為一件賣豆腐案,而被康熙看中,並對他重用起來。後來,周培公不負重任率領3000家奴追擊打吳三桂以及打敗王輔臣,這些功勞太大,還手握雄兵又是個漢人,使得康熙開始對周培公有所忌憚,最終康熙找了個藉口,把周培公貶官派到盛京。
周培公被派遣到那裡,由於水土不服,導致各種大小病頻發。10年後康熙才來盛京,他把苦熬十年繪製出來的皇輿全圖親手獻給了康熙,接著就離世了。
康熙在得到皇圖之後也是愧疚不已。
或許這就是康熙的帝王之道吧,才讓他成了我們萬世敬養的千古一帝吧
-
8 # 寄傲
周培公的一生,再厲害說到底還是臣子,於康熙而言也最多是肱骨之臣,重點還是臣,沒有什麼虧欠,他只是做了為臣死忠該做的,作為漢臣他也得到了該得到的
-
9 # 庫珠堡
周培公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給康熙皇帝出了很多很好的治國安邦的建議,在平定吳三桂反叛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周培公性子太直,不會轉彎,說話直接了當,不會揣摩聖意,對皇上時有頂撞,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已經招了大忌了,皇帝金口玉言,哪怕說得不合情理,做臣子的只能遵旨辦事,辦差到最後不順利了再如實上奏,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後得個君臣皆歡的結局,而周培公忘記了自己是謀臣不是諫臣的身份,謀臣是在皇帝身邊出謀獻策,堅決貫徹執行皇帝旨意的角色,而不是像諫臣一樣對皇帝的旨意有所進言,角色的錯位註定了周培公悲劇的一生。其次,周培公是個漢臣,滿清就是竊取漢人天下改朝換代的,雖然康熙強調不能有滿漢之分的說法,但是從骨子裡他們還是重用滿人,特別是對才能卓越的漢臣還是有所戒備的,在周培公和圖海平定陝西王輔臣之亂後,如果這時候再揮師南下,參與對吳三桂的圍剿,那麼周培公就立下了不世功勳,但是在重臣明珠的參奏下,康熙皇帝只能詔他回京,就是怕他一個漢臣手握重兵,恐怕對大清江山不利,這點可以證明大清王朝對漢臣的戒備。再次,周培公才能卓越,頗有政治遠見,深獲聖寵,便會招來同朝眾僚的嫉恨,特別是康熙皇帝身邊的幾個滿清重臣,他們會不留餘力地在皇帝身邊打小報告,讒言不斷,久而久之,康熙皇帝考慮到自己的江山是靠滿人打下來的,執政離不開滿清貴族的支援,最後只能將周培公雪藏,調其入盛京任職,遠離朝政。
-
10 # 胡家小胡
康熙皇帝評價周培公“有才,更有刺”,這也就註定了縱使你天縱奇才,在這個滿清貴族為主導的政權裡不會有多麼好的下場。
康熙皇帝是周培公的伯樂,周培公名落孫山,正值朝廷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際,康熙慧眼識珠,起用了周培公。周培公沒有辜負聖望拳拳,平定三藩叛亂,解除了清朝統治的巨大危機,鞏固了康熙對朝局和國家政權的掌控,為康熙盛世提供了溫床。此後,周培公一心為康熙皇帝分擔國家重任,忠心耿耿。
平定三番,勸降王輔臣,周培公理應居首功,出於對漢臣的猜忌而臨陣換將,滿清貴族圖海接過帥印,立了頭功。而後,朝廷對參戰的漢將分別論功行賞,委以重任,周培公深諳為官處事之道,對獎賞只有一個要求:母親孫氏以父死殉節,望皇上能為母請旌。圖海奏請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並對周培公母親孫氏予以嘉封。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山東任職,因與總兵官意見不合,難以繼續共事,僅在任三年,便辭官回到荊門家鄉。
清朝三藩之亂後,明珠和索額圖各自為首、明爭暗鬥,朝廷中的大臣紛紛選擇派系,而那些不願倒戈的大臣,在後來也逐漸被這索、明二人排擠,無法立足於朝堂之上。周培公的功績過大,成了兩黨拉攏的物件,可是周培公又不願與索額圖,明珠之流為伍,且因其漢人身份,致使他被滿人大臣相互厭棄。有求之時,肯定相互追捧,一旦度過危險,就將其棄之如履。康熙就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將他派往滿洲大本營——盛京。一方面是為了讓他鎮守邊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監視他。又一個黨爭的犧牲品。周培公對此心知肚明,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為國操勞。不僅如此,他一邊做事,一邊閱讀史料古籍,繪測出了大清的版圖,這在當時可是獨一份。
於任上十多年,康熙都不曾提及周培公,在得知周培公病重之後,康熙前往盛京看望周培公,在彌留之際,周培公向康熙舉薦了能臣姚啟聖,更在康熙欲走之前,將自己手繪的大清圖交給了他。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於任上。周培公一生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起起伏伏,可謂波瀾壯闊的一生。出於對周培公的愧疚,周培公死後,康熙皇帝為其守夜,證明在心裡,康熙是愧對周培公的。
-
11 # 洛水清風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被塑造成一個悲劇性的英雄人物。他胸懷治國之才,在平定三藩之亂中居功至偉。哪曾想,康熙皇帝卸磨殺驢,把他貶到盛京,最後客死在冰天雪地之中。那麼,歷史上的周培公究竟是怎樣的人,康熙皇帝是否真的欠他很多?
根據《周氏族譜》記載,周培公的幼年很不幸。在他懂事之前,他的父親周化龍就戰死兩軍陣前,母親性格剛烈,丟下年幼的周培公,為丈夫殉節而死,一時被人所稱道。鄰居龔氏是個心地善良的婦女,見周培公失去雙親,孤苦伶仃,就擔負起撫養照顧周培公的責任,還出錢供他讀書識字。
周培公長大後,因為母親的事蹟,被州中的軍隊直接收走,從此開始軍旅生涯,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周培公天生聰慧,又識文斷字,慢慢就在軍中嶄露頭角,加之他又能說會道,後來,得到當地一位官員的賞識,成為這個官員的心腹幕僚。憑藉這層特殊的關係,周培公仕途逐漸順風順水。在這個官員的大力舉薦下,周培公官至內廷供奉,得以追隨康熙左右,並獲得了康熙的賞識與信任。
三番之亂爆發後,圖海被任命平叛大將軍。康熙知人善任,把周培公派到軍中,幫助圖海出謀劃策,周培個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在《康熙王朝》中康熙欽點周培公為主將,圖海為副將,周培公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把不可一世的吳三桂打的全軍覆沒,立下不世之功,這完全是在拔高周培公。真實的歷史是:圖海才是平叛三藩之亂的第一功臣,周培公不過是映襯紅花的一枚綠葉而已。
周培公最大的功勞就是憑藉三寸之舌說服王輔臣。當時,王輔臣經過圖海大軍的幾次沉重打擊後,鬥志喪失,在降與反之間猶豫不決。周培公把王輔臣徘徊不定的心態看的一清二楚,決定來個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自告奮勇親自去勸降王輔臣。圖海遂把周培公的想法奏報康熙,康熙便將周培公召回京城,親授聖旨,讓其招降王輔臣。拿到康熙的聖旨後,周培公隻身進入平涼城,慷慨陳詞,訴說厲害關係。王輔臣看見康熙的赦免聖旨,便開城投降。
因為平叛有功,康熙對周培公格外開恩。聽聞周培公訴說自己母親為父殉節的事蹟後,康熙親自為周培公的母親書寫祭文,並追封他母親為貞烈恭人,父親為朝烈大夫。後來,周培公幾次到地方做官,因為恃才傲物,跟地方官員合不來,史書書說他:“恣睢暴扈,不近人情”。因此,數次遭人彈劾,被康熙派往盛京為提督,做後客死異鄉。
至於《康熙王朝》中所說,周培公花費十年心血,繪製《皇輿全圖》,這又是張冠李戴,往周培公臉上貼金 。《皇輿全圖》是中國第一次用經緯繪圖法制作的地圖,也是中國封建史上最大最全之圖。但它和周培公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康熙親自下旨,要求何國棟、索柱等十幾名學著,花了十年時間才繪製而成。
歷史上的康熙賞罰分明,根本不欠周培公什麼,對他也算是量才而用。而歷史上的周培公也不像電視劇中吹噓的那樣文武全才,指揮若定。《清史稿》評價周培公“好奇計,忠心有才”,僅此而已。
-
12 # 東方京川
周培公滿腹經倫,才華橫溢,給康熙提供了很多治國安邦建議,尤其是平定吳三桂戰功顯赫。周培公性格太直爽,有時嘴不饒人,不揣摩帝王心術,不免引起康熙不快。是的,康熙欠周培公,周培公在西北冰天雪地一待11年,當康熙要準備打臺灣時,這才想起要重用周培公,這時的周培公已病床不起,當見到康熙時之後一天就去逝。康熙為周培公守靈,大概是已表敬意和欠意。
-
13 # 查理看世界
為人臣子定當為朝廷效力,至於皇上怎麼用臣子那都是當時的政治決定的,周培公他盡到了一個臣子的忠義和本分,他生前是受了冤屈死後康熙為他守靈並停朝三日,也算是享盡哀榮。
回覆列表
在政治和民族之間來回糾纏的一生。康熙作為帝王,無所謂虧欠與否。政治家最重要的利益就是政治利益,見不到所謂兒女情長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