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精品回顧

    首先簡單回答一下,祁山在哪。作為一個甘肅人,這個要是不知道有點說不過去了。祁山在甘肅省禮縣東部,原來叫做祁山鄉,2014年改為祁山鎮。

    出祁山就是北伐,北伐就是出祁山,兩者密不可分。

    為什麼做出重西輕東的決策?原因有幾個,比如隴西地區曹魏勢力薄弱,且有氐、羌可資利用;比如隴西地區地勢較高,且可居高臨下直入關中,與漢中形成鉗形攻勢;比如諸葛亮用兵謹慎,不寄希望於一役,而是徐圖緩進,隴西恰好可為一塊堅實的踏腳石。

    但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讓諸葛亮選擇了走隴西地區?

    從漢中到隴西,有一條相對寬闊的通道,叫做祁山古道。這條通道從東南的漢中盆地西源起始,指向西北,形如一條走廊。走廊的南牆是南秦嶺和岷山山系——武都、陰平即在此處——北牆是北秦嶺,完全是穿山尋地而行,婉轉曲折,最後抵達祁山。到了祁山,就等於出了山區,一路開闊可抵天水。

    這條走廊除了兩端以外,還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是在成縣,連通散關故道,可以透過大散關直抵陳倉。暗度陳倉,就是走的這條路。另外一個出口在文縣,這裡古代叫陰平,有一條七百里的山路,直通綿竹。換句話說,無論諸葛亮是去祁山還是走散關,這裡都是必經之地。所以他五次北伐,有四次都走得這條走廊,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這一帶的地形相當複雜,西邊朝青藏高原過渡,北邊向黃土高原過渡,南邊向四川盆地過渡,三大地質帶在這裡交會,可想而知地形有多麼錯綜複雜。所謂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對比較低的丘陵組成。這種地形,勉強可以行軍,但對運輸輜重糧草來說,是個徹頭徹尾的噩夢。除非有河流可以幫忙。

    古代搞後勤運輸,效率最高的辦法是漕運,也就是走水路。一條船運走的糧草,可以與幾十輛車相當,且速度要快得多——哪怕是逆流而上,也比拉車更便當。這是摩擦力的選擇。諸葛亮用兵的特點,就是依水而行。他走的路線,一定是有河流可以協助後勤。比如第五次北伐走褒斜道,是因為中途有褒水和斜水。

    諸葛亮如此執著地走祁山古道,自然也是因為這裡有水力之便。

    天水南部有一座齊壽山,古稱嶓冢。西漢水在這裡發源,流經天水、鹽關、祁山、永興、城關,然後轉向南側,至石橋、江口、龍林、雷壩,掉頭向東,進入西和縣、成縣,抵達略陽,與嘉陵江合流。西漢水的上游——古稱漾水——和諸葛亮出祁山的路途完全一樣。

    另外嘉陵江的源頭之一,發源於鳳縣代王山,流經兩當縣、徽縣,抵達略陽,和西漢水合流。這條路線,恰好與散關故道相合。

    而往南看,西漢水和嘉陵江一起匯聚在略陽,再通向廣元,和從甘南過來的白龍江合流,三源合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嘉陵江,恰與金牛道相接。換句話說,如果有必要,蜀中物資可以不必繞路漢中,從嘉陵江水路直接運抵略陽,接濟北伐。從略陽到廣元這條路,與嘉陵江重疊,因此又叫嘉陵道。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略描述,其實祁山道的支流支路甚多。比如祁山道在西漢水上游還分為鐵堂峽道、木門道——這三個地名分別和姜維、張郃、密切相關,熟悉北伐史事的人都知道——在中段還有寒峽道、龍門徑、駱谷徑、威武徑,南端有覆津道、鳴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嶺道、白水路等……限於篇幅,就不詳細說明,學諸葛亮觀其大要即可。

    總之,祁山古道、散關故道有西漢水、嘉陵江可資利用,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北伐的大部分軍事行動都圍繞這條路展開。有水力漕運支撐,他的後勤才跟得上。

    而祁山恰好就在這個關鍵節點。

    順便說一句題外話,杜甫在乾元二年在天水呆了幾個月,然後也是走的這條路入蜀:他從天水出發,坐船沿西漢水到祁山,然後下船至寒峽、西和縣,再到成縣、徽縣,從青泥河至略陽入川。他一路看風景一路吟詩,加上之前在天水寫的,寫了一百一十七首詩,統稱為隴右詩系列。後世學者考證隴西地區、祁山古道、嘉陵道一帶的史事變遷,杜甫的詩成為極為重要的佐證。“詩史”這個稱號,可不是白給的。

    其實諸葛亮並不是第一個發現祁山古道妙用的。東漢安帝朝有一位高人叫虞詡,他曾擔任武都太守,抵禦羌人。在當時,祁山古道極其難走,漕運不通,用驢馬運輸,沿途損耗高達五分之四。虞詡親自主持,“自沮(略陽)至下辯(成縣)數十里中,皆燒石翦木,開漕船道,以人僦直僱借傭者,於是水運通利,歲省四千餘萬。” 虞詡的開漕效果驚人,他就任時,整個武都才一萬戶左右居民,兩三年功夫就激增到四萬戶,而且鹽米比從前豐富了十倍不止——要想富,先修路!

    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前,勘察了一圈虞詡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寫信給劉禪說:“祁山去沮縣五百里,有民萬戶,矚其丘墟,信為殷矣”。意思是我光是看祁山到略陽這一帶居民區附近的墳頭,就知道他們多富裕了。

    這一帶最重要的河流,除了嘉陵江,就是西漢水。很多人看了這名字,很容易和漢水搞混。

    其實漢水的發源地是在留壩和鳳縣之間的紫柏山,從這裡至勉縣叫沮水,到了勉縣叫沔水,一直流到南鄭附近,也開始稱為漢水。漢水和西漢水之間,並不聯通,是彼此獨立的兩條水系。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兩條水沒關係,為什麼西漢水要叫西漢水?為啥不叫西嘉陵水?有人提出一個假設,會不會在古代,西漢水和漢水本來相通,是後者的上游水源,所以才因此得名。後來因為這一帶地質變動很頻繁,導致河流改道,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結果在歷史文獻裡,果然找到了一條證據。在《漢書-高後紀》裡,有這樣一條證據:“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殺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這場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公元前186年2月22日,地點正是在略陽。這場地震的結果,導致寧強縣陽安關附近的山體發生大面積滑坡,堵塞了西漢水和漢水之間的通道,讓嘉陵水把西漢水給奪走了。從此西漢、漢水之間再無聯通。而且地震導致氐道、羌道受到嚴重損害,到了虞詡時代才重新修通。

    這事讓人特別遺憾。試想一下,如果西漢水和漢水之間能夠聯起來的話,那等於把益中、漢中和祁山、隴西四個區域完全聯成一片,物流更為順暢,諸葛亮用兵進退自如,北伐說不定會是另外一番局面。幾百年前的一場地震,居然影響了後世的國運,這還真是奇妙。

    我們離開西和縣之後,地形地貌已經大體變成了黃土高原,不過四周還有一些秦嶺餘脈縈繞,化為遠方綿綿山脊,彷彿與我們依依不捨。車子開過長道鎮之後,兩側黃綠色的山巒向後退開,讓出一條寬闊的出口,前方視野陡然開闊起來。在我們面前是一個丁字路口。朝南邊走,是禮縣縣城,朝北邊走,就是祁山鄉。遠處已經可以看到祁山脈絡。

    祁山是岷山——就是“更喜岷山千里雪”的那個岷山——的支脈,南臨西漢水,北至天水秦城區的尖山,西起大堡子山,東至鹽關鎮鄭家磨。正好與禮縣到天水的道路平行而進,成為側屏。祁山鄉就在主脈之下,是個很小很小的鎮子,沒什麼高樓,S306省道從中間穿過去,路上最多的是拖拉機和運蘋果的小皮卡,後來我才知道,潘蘋果的原產地離這兒非常近。鎮子周圍是一片片寬闊的田地,西漢水在旁邊流過。看上去就是一個毫無特色的西北小鎮——如果沒有那個東西的話。

    我們開過祁山大橋後,一眼就發現,在西漢水和祁山鄉之間的平坦田野中,突兀地聳立著一座土山。

    說它是山吧,略微有點小,說它是丘吧,卻稍嫌有點高。這座土山坐落在田地之間,孤拔挺立,和周圍的地質風格截然不同,好似半空飛來一樣,顯得特別醒目。小山主體呈土黃色,上細下粗,清晰地分成兩層結構,每層外圍都種植著一排排整齊的松柏。山形不是普通的錐形,體型扁平,很像是一艘巨大的軍艦,艦首艦橋都清晰可見。開近一點後,我們還能看到在土山頂端修著一圈城堞,儼然一副城堡的模樣。

    這麼一艘龐然鉅艦趴在田野裡,被夕陽餘光拉長了影子,河水嘩嘩在身畔流過,真是說不出的雄壯與悲涼。

    這條路和牌樓都很新,可又顯得破落。給人的感覺,不是年久失修式的衰朽敗落,而是無人問津式的髒亂。比如路肩隨處堆著未清理的建築垃圾,比如路邊有白牆紅瓦的新建築,卻髒兮兮的沒人打理,大門都緊鎖著。看不到任何商販,只有兩三個老人懶洋洋地蹲在路邊。這種環境與其說是幽靜,倒不如說是空寂。

    我們走過牌樓,來到路的盡頭。這裡一個景區大門,裡面豎起一面碩大的廣告牌和一個不算小的停車場,就在祁山堡山下。一抬頭可以看到山頂的大樹。在景區側面還有一棟小樓,窗欞半裂,牆壁斑駁,底層的幾個房間還有煙燻痕跡。

    我們停好車,去樓前詢問門票,順便問問有沒有導遊解說。樓里居然還有幾個工作人員在,他們態度倒挺不錯,先告訴我說今天沒導遊,又說你們等等哈,進屋打了個電話。一會兒功夫,匆匆來了一位年紀不大的女導遊。女導遊語帶抱怨,說今天本來不是她當班,只是聽說有領導要來,所以臨時過來待命。既然我們先來了,就帶我們去轉一圈吧。我們自然是千恩萬謝。

    女導遊雖然是臨時拉過來當差,但一進入角色就表現得非常職業。我們跟著她從景區小門進去,沿著一條小路走到了祁山堡的入口。

    祁山堡的入口是一扇厚實的磚制城門,新東西,但修得不錯,有點味道。兩側是兩堵高聳逼人的土壁,上有城堞,也是新東西,感覺也還好。可見景區裡不是不能修新東西,關鍵是得放對地方。

    真正吸引我興趣的,是土壁的結構。這裡的山體內部完全裸露出來,毫不遮掩,可以看到其壤質很緊緻,上面還有很醒目的一條條土線痕跡。也就是說,祁山堡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一層層夯起來的。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每一條夯土線,都是三國時期的人一錘子一錘子在版築裡砸出來的。

    這種感覺,最讓人興奮。從成都出發之後,我們一路上古蹟看了很多,說是三國遺蹟,其實大部分是明清重修的,真正屬於三國時期的東西太少了。此時看到這種真真切切誕生於三國時期的痕跡,耳邊彷彿能聽到工人們揮汗如雨地喊著號子,把土山一層層加高。

    其實嚴格來說,祁山堡的建成跟諸葛亮沒關係。這地方早在建安年間就有了,當時叫建安城。後來曹魏先佔據此地進行修繕,派兵據守。諸葛亮出祁山時,首先攻克此地,然後才兵發隴西。從此以後,這裡成了蜀漢和曹魏之間拉鋸的戰場,祁山堡也反覆易手。諸葛亮不是祁山堡的建造者,他只是充分利用過它。

    祁山堡大門前有一副楹聯:隆中一對鼎足三分天下事瞭如指掌,前後二表祁山六出老臣心驚泣鬼神。這楹聯寫的吧……不過不失,沒什麼特別不對的地方,但也毫不出彩,單純堆砌罷了。

    進了門以後,是個照壁,上面對諸葛亮北伐的事蹟略作講解。我對導遊說這個就別介紹了,說點祁山堡有特色的地方吧?導遊對我的需求有點困惑。我對她說,把我們帶到一個可以俯瞰周圍地形的地方就可以了。導遊哦了一聲,樂得輕鬆,直接把我們往山上帶。

    這祁山堡雖然不高,上山的路還挺陡峭。一米來寬的石板路崎嶇盤繞,在滿是灌木小樹的林間穿行。平心而論,這堡上的綠化做得真不錯,總算有了點幽靜的意思,不像外頭那麼破落不堪。很快我們就抵達了堡頂,上頭有一個武侯祠。祠前是一個小廣場,恰好圍著祁山堡的邊緣修了一圈城堞。站在這裡,堡周圍的風景可以一目瞭然。

    當我站在祁山堡的高處,俯瞰四下的一瞬間,這些疑問全都消失不見了。太清楚了,儘管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千年的時間,但這地勢仍舊是太清楚了。幾萬字的北伐分析論文,都不如站在祁山堡頂上這麼一看。

    祁山堡這個位置,真是太重要了。

    諸葛亮的大軍穿過西和縣的重重秦嶺,在祁山堡西南處離開山區,進入平原——至今那裡還有一個地名叫做川口,即川兵出口——祁山堡恰好扼守在這個出口前方。在祁山堡正對著的山頂,還有諸葛亮觀陣堡的遺蹟,與祁山堡成犄角之勢。

    西漢水也流經祁山堡的堡下南方,北去天水,南入西和,其漕運亦在祁山堡的監視範圍內。我們目測了一下,堡頂距離西漢水不過兩百多米,算上高度優勢的話,弓箭完全可以威脅到船隻。

    而在祁山堡的北側,是南北走向的北祁山。沿山麓南側的大路開進,可以直達天水,按古道里程不過一百二十里,沿途除了木門之外再無險可據,易攻難守。更何況船隊可以沿西漢水上溯,比陸地行軍更加便利。鄧艾接手隴西地區防務時,輿論認為蜀漢國力已盡,姜維不會再來。鄧艾卻憂心忡忡地表示:“彼以船行,吾以陸軍,勞逸不同。” 這個“船行”,就是借西漢水之力,讓遠來的蜀漢軍反而佔據以逸待勞的優勢。姜維時代尚且如此,諸葛亮時代的優勢就更大了。

    而在西南方向,透過祁山堡可抵達禮縣。那裡是直入羌中的通道,可以威脅到南安郡。魏延曾在這附近的陽溪大敗郭淮,而姜維與司馬昭在鐵籠山大戰也在這附近。總之一句話,蜀漢在西北的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必須以祁山為基點。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祁山堡沒有藏兵洞,不可能駐屯大軍。可見祁山堡這個地方,是一個進攻型的要塞。當一支軍隊奉行防守策略時,它太小了,不適合固守,只能起到監視作用。當一支軍隊打算進攻時,它卻是一個絕佳的出擊基地。可以這麼說,祁山堡是一個通往隴西地區的鑰匙,誰拿到這把鑰匙,誰就推開了隴西的大門,掌握著天水與西和之間廣闊地區的主動權。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諸葛亮的北伐要稱為“兵出祁山”。因為祁山是整個北伐策略的關鍵節點,是大前提。沒有祁山,就沒有一切。這一個“出”字用的非常準確,完全體現出了蜀軍千辛萬苦走出山區,踏上祁山堡這個平原入口時的心情。

  • 2 # 漸近自然

    諸葛亮六處祁山,祁山到底在哪裡呢?

    《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的看點,前期是曹操,後期是諸葛亮。在小說中,諸葛亮六出祁山是故事的主線。那麼,祁山在哪裡,為什麼要從那裡出兵,而諸葛亮真的是六出祁山嗎?

    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部、西漢水北側;西起平泉大堡子山,東至鹽官鎮,綿延約50裡。從地圖上來看,對蜀漢而言,曹魏在東北,而祁山在西北,為什麼打曹魏不往東而要往西呢?簡單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西北地區曹魏統治力量薄弱,而且馬超經營多年,在氐、羌少數民族內威望很高,可以利用;二是諸葛亮性格謹慎,沒有考慮畢其功於一役,而希望先消化西北,徐圖漸進。祁山地扼蜀隴咽喉、勢控攻守要衝,正好作為跳板伺機進攻。

    諸葛亮從祁山出兵,是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重要戰略方針。但是值得一說的是,諸葛亮南征後,即南中平定戰後,蜀魏先後大規模作戰七次。其中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第五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因此,實際上應該按照清人俞樾在《小浮梅閒話》中的說法,諸葛亮是五次北伐。

    在這五次北伐中,從祁山用兵的只有兩次。第一次北伐就是從祁山用兵,這是在諸葛亮恢復孫劉聯盟後,公元228年發生的。這次戰爭構思非常巧妙,一方面事先揚言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於斜谷,吸引曹真重兵;另一方面自己則率大軍攻祁山。開始很順利,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還收服了姜維。但是張郃寶刀不老,大破馬謖於街亭,演義中的失街亭、空城計皆出於此。

    第四次北伐也是從祁山用兵,建興九年,諸葛亮進攻祁山,司馬懿拒守。他知道蜀兵長途而來,糧草不多,便死活不出戰。諸葛亮想用退兵的手段誘使司馬懿進攻,但都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其實司馬懿比他謹慎得多。諸葛亮退到哪裡,他就跟著進到哪裡安營紮寨,就是不主動進攻。後來劉禪聽信讒言,召諸葛亮回成都,諸葛亮歸途之時斬殺名將張郃,“木牛流馬”的故事也是發生此時。

    來自百家號

  • 3 # HuiNanHistory

    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在歷史上其實是不存在的。這可以說是《三國演義》又一次對諸葛亮的美化。

    《三國演義》的情感偏向是親蜀,這點大家都知道。

    其中,諸葛亮更是被羅貫中的小說抬高到千古第一明相的地位,只可惜天不假年、形勢比人強。具體到所謂的“六出祁山”,《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如下:

    從建興五年(227)到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領蜀漢軍隊,對曹魏發起了北伐戰爭。“六出祁山”,就是對這7年北伐的總概括。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只曾兩出祁山,“六出祁山”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即便如此,祁山這塊地方還是存在的。那麼,它在哪裡呢?

    事實上,祁山就是祁山堡,位於今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城東的漢水北岸。從地圖上看,這裡是一塊戰略要地。

    從祁山的東北部出發,能夠兵至滷城;從西側出發,足以繞道隴右;南側是退兵漢中的捷徑。

    因此,諸葛亮才會重視這裡。歷史上的諸葛亮共發動了5次北伐,曾有兩次出兵祁山。根據《三國志》的記載:

    1、第一次出祁山是建興六年(228)。

    2、第二次出祁山是在建興九年(231)。《三國演義》中的那句“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就發生在這次北伐。

    總而言之,歷史和小說是不同的。小說對諸葛亮的美化,使得祁山成為某種諸葛亮的符號,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

  • 4 # 鄧眼看世界

    諸葛亮從漢中起兵北伐企圖奪取關中,為何一定要繞如此遠的路程走祁山呢?從漢中到關中就沒有別的路可走嗎?答案很顯然是“有”,當年劉備出蜀走的就是別的路,那麼到了諸葛亮北伐時,從漢中到關中有幾條可走之路呢?答案是五條,從西向東分別是:祁山一路,陳倉道,斜谷道,駱穀道和子午穀道,五條路的具體位置如下圖:

    從圖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奪取漢中攻下長安然後揮師洛陽,兵鋒直指中原,所以出祁山而奪長安是這五條道里路程最遠的,那麼諸葛亮為何不惜繞一倍多的路長途跋涉進行北伐呢?

    主要原因就是關中和漢中被秦嶺阻隔,這四條道位於秦嶺群山之中,道路崎嶇異常難走,不適合大部隊透過,而出祁山雖然很繞,但道路相對平坦,有利於長途行軍,諸葛亮對自己的決策以及蜀軍的戰鬥力非常有自信,雖然這條路繞了點,但憑藉己方的實力完全可以穩紮穩打打到長安城下,所以思考對比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選了出祁山。

    當時諸葛亮派趙雲在斜谷擺出疑兵吸引魏軍注意,因為在這四條道中,斜谷是相對好走的,所以魏國極有可能猜測諸葛亮北伐會走斜谷道。而魏延提出的從子午谷出奇兵突襲長安也被諸葛亮斷然否定了,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子午谷是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條路,假如魏延的想法得以實施,那麼蜀軍到達長安城下是非常快的,但這條計策實際上是很難實現的,前面說過因為子午谷的路不好走,只能派一支奇兵進行突襲,這一點魏延也想到了,但奇兵能不能攻下有重兵把守的長安是一個問題,即便攻下了能不能守住又是一個問題,因為從漢中向關中運送物資走秦嶺是很難的,這也是諸葛亮幾次北伐糧草往往不濟的主要原因,秦嶺難走,祁山太遠,後來諸葛亮為了解決糧草問題,想到了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進行屯田,可見糧草問題一直是影響蜀軍北伐的主要問題。

    然而諸葛亮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馬謖會失了街亭!當時諸葛亮大軍連續奪下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魏國上下一片譁然,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不用魏延等老將把守從甘隴通往關中的咽喉要地—街亭,而是啟用馬謖守街亭,結果馬謖失了街亭,蜀軍入關中無望,最終諸葛亮只能下令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後來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沒有第一次北伐取得的效果好,最終諸葛亮也放棄了出祁山,而是走斜谷,走斜谷也是他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所以選擇走斜谷,主要原因也是前幾次北伐過度消耗了蜀國國力,諸葛亮只能兵行險招,想出奇制勝。但“兵行險招,必有一失”,諸葛亮已經打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如果多給他點時間,進取長安也不是不可能,但這一次他千算萬算還是失算了,最終他敗在了上天手裡,病死在了五丈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好,您覺得驢肉好吃嗎?怎樣烹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