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懂茶帝
-
2 # 羨驍思考
原來長期普遍公認的說法是紫砂壺起源於明代。後來有人研究發現南宋有紫砂壺。再後來我網上看過70年代後期在蘇南宜興的考古發現,證明早在秦朝就有紫砂窯了。可見紫砂壺歷史應該比南宋更久。
-
3 # 雪月風花000
簡單地說,紫砂是因用砂性陶土製作的器具經煅燒後呈紫紅色而得名。
紫砂器不假釉飾,亦無彩繪,純粹手工捏,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特色,贏得無數文人騷客的盛譽。
-
4 # 逍遙茶子xiaoyaochazi
續周高起《陽羨茗壺系》
明代飲茶風推動茶壺具的創新發展,明中後期,文人生活呈藝術化,享樂化傾向,紫砂壺遂成為受追捧的時尚之物。
史上記載最早的第一把壺是明正德 “ 供春壺 ”
第二把是明嘉靖12南京市南郊馬家山
吳經墓出土的 “ 柿蒂紋提樑壺 ” 現藏南京博物館。
到了明萬歷時期開始有著名的時朋之子時大彬、李茂林……等等
-
5 # 傾緣紫砂
首先感謝邀請,這個問題說實話不好回答,因為具體的來歷沒有真正的說明,這裡我用顧景舟的一段話說說吧,顧景舟認為:根據對古窯址的發掘,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北宋中期,距今大概有一千年的歷史,宋代紫砂陶尚在萌芽階段,一般的產品比較粗,泡茶的話從明代開始,茶風的盛行推動了紫砂壺的發展,明代應該算是紫砂的鼎盛時期了,萬曆,天啟時期是成熟高峰期,有名的匠人很多,最著名的有供春,李仲芳,徐友泉,陳仲美,時大彬等等,明代的壺胎質較粗的,然後到了清代,才慢慢變細,康熙乾隆當時有陳鳴遠,嘉慶道光時期有陳曼生,楊彭年,制壺水平明顯提高,到了同治光緒則稍遜色一點,晚清邵大亨是一位傑出的紫砂藝人,也可以說是承先啟後的人物,抗戰爆發後一落千丈至人亡藝絕,近代的話,程壽珍的作品,總體講氣魄,不求細部刻畫!(以上抄自紫砂壺典,稍微改動了一點點,說實話具體紫砂的來歷眾說紛紜,但是時間年代確實很久遠!到當代,我個人覺得紫砂壺我更看中壺的氣魄,氣度,整體的感覺,剛開始我也喜歡盯著細節看,後來慢慢喜歡壺的整體感覺了,所以說茶壺我個人認為實用兼好看最重要,不要花裡胡哨,越簡單越大方越好看!)
-
6 # 壹說紫砂
問題應該在詳細一點
您問的是紫砂泥的來歷 還是紫砂壺的來歷
那麼首先分開來說 那麼紫砂泥又叫紫砂礦,雅稱"富貴土",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清泥"、"大紅泥",為製作紫砂壺(器)的主要原料。紫砂泥的來歷這個還真不好說都是沉積幾千年形成的
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北宋中期,透過各個朝代的發展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發展而來紫砂陶最早出現在 1000 年前的北宋。明代中葉,是紫砂陶最興盛的時期。紫砂製品的種類繁多,紫砂茶壺尤為佳品。相傳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江蘇宜興講學時,曾設計了一種“提蘇壺”,至今,它被人們視作珍貴的古玩。元朝以後,由於紫砂壺具有實用和欣賞價值,很快成了皇室的珍品。明初,紫砂陶又有了較大的發展,暢銷國內市場。到了萬曆年間,紫砂壺的工藝達到了新水平,精美的紫砂茶壺沿著絲綢之路暢銷波斯、阿拉伯和世界各地,成為一種“神品”。當時,製作紫砂茶壺的能工巧匠層出不窮。紫砂壺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有深紫、褐色、淡黃色等多種討人喜愛的風采。更神奇的是,用它泡茶,“色、香、味皆蘊”,使茶葉越發濃郁芳沁,泡茶隔夜不餿,故贏得了“茗壺莫妙於砂”、“世間茶具砂為首”的讚語。
-
7 # 沏杯茶11
都是抄襲,所答非所問。紫砂的由來在陽羨銘壺系中有具體定義:紫色的壺身,上有銀星點點,結合兩個特點稱為紫砂。
-
8 # 紫砂壺韻
其實說到紫砂的來歷,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眾說紛紜,這裡呢我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在說到紫砂的來歷之前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紫砂?其實紫砂可以說是作為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之一。紫砂文化,受到眾多國內外紫砂愛好者的喜愛。那麼紫砂是什麼呢?紫砂是宜興當地,特有的一種純天然形成的礦料,有著非常高的可塑性,並且只有宜興當地所產的礦泥,才能被稱之為“紫砂泥”。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他的名字叫宜興。由此可見“宜興紫砂”已經被作為一種文化,走出宜興、乃至中國,走向世界,被世人所知曉。許多外國友人,專程來到宜興,學習和了解紫砂文化。宜興當地的工藝師也會被各個國外的陶瓷愛好者、機構邀請到自己的國家,去進行現場教學和宣揚紫砂知識。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紫砂的來歷。紫砂始於宋而歷經明清,傳承至今。遠在南宋時期,宜興當地就有人利用紫砂泥,陶製於各種生活器具,如酒壺、盆器等。明萬曆時期以後,就出現很多名人巧匠,如時大彬等,只至明後清初時期,紫砂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僅宜興當地的窯口,就可達四五十處,眾多紫砂作品問世,甚至遠銷海外,被海外友人所稱之為中國之“硃砂陶”。這個時期也是當時紫砂備受矚目的時期。一直到清末晚期,國內歷史動盪,辛亥革命爆發,紫砂由繁盛轉為衰敗,這個時期,對於紫砂的衝擊可以說是致命性的,也可以說是“紫砂行業”面臨的一個冬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紫砂”在經歷這個冬季之後,由復甦轉而恢復,然後上升發展的這麼一個曲折的經歷和過程。紫砂的曲折發展可以說是當時,時局的動盪和命運所致。這些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從古至今的紫砂匠人,以及當時熱愛紫砂文化的人們,他們的不懈努力對於紫砂能夠從起源,並歷經千年傳承至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這些紫砂匠人和熱愛紫砂文化的人們,共同的努力之下,紫砂才得以在經歷寒冬以後迎來了春天的希望。
紫砂帶給世人的魅力是千姿百態的,一層薄薄的紫砂泥片,在能工巧匠手裡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 ,紫砂花器、筋紋器、方器、圓器等等,在經歷了上千年,無數巧匠的創作和改進之後,能夠傳承至今的不朽的作品和經典器形,都散發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所以不朽的經典之作,裡面飽含的是無數先輩們的心血和創作理念,這些作品能夠傳承至今,也是紫砂藝術的精華和靈魂所在。紫砂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紫砂的製作工藝只有一種,那就是:全手工製作。像:灌漿、半手、機車、包括機刻等等,這些工藝都是近現代的新工藝。其實雖然說現在的科技在進步,很多器形或者刻繪都可以藉助,雖然說這些依靠模具、灌漿、包括機刻形式等等,甚至都可以精確到絲毫不差,但是紫砂藝術的價值,是在於其傳承了上千年的紫砂文化。這種古老的制壺技藝以及刻繪藝術,令世人所歎服和追崇。
紫砂這種特殊的手工技藝,透過各式各樣的壺型、刻繪等等向世人,呈現出這個民族,特有的情懷和文明。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這種古老的手工技藝,可能在對於某些壺型和刻繪的準確度上,沒有模具和機刻,來得那麼精準。但是,這就是全手工紫砂的價值所在,全手工紫砂,由於其特殊的工藝要求,造就了每一把壺、每一件刻繪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藝術性和獨有性。因為他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哪怕是同一款壺,同一個工藝師所制、所繪,都會有很多細節上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是全手工製作。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就是我經常和壺友朋友們在交流的時候,會提到的一句話:藝術源於生活,但卻高於生活。其實很多不朽的作品,往往都不是源於技術上的準確,更多的是源於其自身的藝術價值和品質上的體現。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紫砂能夠傳承千年而不朽的重要原因。 即使在科技進步的今天,雖然有很多投機者,工藝投機、泥料投機等等等等,但是也有著這麼一批真正傳承紫砂藝術的匠人,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我想就是因為紫砂這種古老的文化和情懷,深深的吸引著他們,很多工藝師由於常年端坐於臺前,頸椎、腰椎等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但是同樣不影響他們對於紫砂的熱愛,對於藝術的追求,我想這就是“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這也是紫砂為什麼能夠,得以經歷寒冬迎來春天,走向繁榮的關鍵所在。因為紫砂有這麼一批努力前行的匠人和熱愛他們的人們。
-
9 # 摶砂問道
關於紫砂壺的歷史起源,其實有多種說法:
1.六朝論
2.宋代論
3.明代論
其一,在無錫的一處考古發掘中有發現六朝時期的青瓷殘片,後來發現其底料為紫砂,但是當時並未見單以紫砂成器,所以此論不成立。
其二,宋代蘇公蘇軾與周穜有作石銚壺,被認為是後世的東坡提樑,並且多有詩句傳世,如“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紫泥新品泛春華”等。
顧老當年在宜興羊角山遺址發現了疑似宋窯,並出土紫砂殘件。
所以宋起論,亦不成立。
明起論應該是比較靠譜的,原因有二:
1.關於紫砂鼻祖供春的傳說,在明代有籍記載。
2.目前出土的可考的最早的一把紫砂壺,為明代吳經墓出土的吳經提樑。
其實也能理解,紫砂壺得以發展,其實與明代的泡茶法有直接關係,宋代多為點茶,明代改團茶為散茶,飲茶的方式直接發生了變化,以壺沖泡散茶得以流行,紫砂壺因此發展,到清盛行。
所以,紫砂的起源應該是明代中晚期,具體的話,還是要看以後的考古發現!
-
10 # 蘇一堂紫砂湯鍋
在傳統的說法中,紫砂壺的起源是明代的金沙寺僧和供春,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有這樣的記載 ︰「開創;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閒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此書將紫砂壺的產生 ,歸為金沙寺僧所創。該書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專寫「宜興紫砂壺」的專著。其實明末的周高起,在缺乏專業考古隊和碳14鑑定法的前提下,能當作理論依據的也只能是口口相傳的故事,就像司馬遷把黃帝、炎帝寫入《史記》一樣。而歷史上的供春壺,倒也不是無中生有,此壺現藏於北京的國家歷史博物館。
但根據最新的資料,紫砂壺的起源從原來的明代提早到了宋代。其理論依據有二。
其一、1976年下半年,宜興陶瓷公司在紅旗陶瓷廠隧道窯工程中,發現了丁蜀蠡墅羊角山早期紫砂窯址,以及大量的紫砂殘片堆積物。經過考證年代為北宋的中晚期,在這些紫砂殘片中復原出三種紫砂壺型:高頸壺,矮頸壺,提樑壺。有朱,紫兩色,且無釉。殘片附近還發現了長10米,寬1米的小龍窯。
其二、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劉汝醴《江蘇紫砂工藝的發展》(南京藝術學院印行)一書中,覺得紫砂開創年代,以詩詞所供給線索,可推到北宋。
有梅堯臣「紫泥新品泛春華」「雪貯雙砂罌」之句為證,周履道、馬孝常《荊南唱合集》中有「陽羨紫砂」的記載 ,又有蔡司沾《霽園叢話》雲︰「餘於白下獲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孫高士即元朝隱士孫道明。此外,還有蘇東坡的“提壺”等, 所指的都是紫砂一類茶具。
-
11 # 紫砂之心
紫砂的起源從歷史書籍的記載(第一本記載紫砂的書籍明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和文物的出土(第一把出土的紫砂壺明代的吳經提樑)都顯示紫砂起源於明代,但是紫砂的發現是一個慢慢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古代宜興就屬於陶都在發現紫砂之前陶業就已經很發達,隨著飲茶習慣的變化明開始散茶成為主流替代餅茶,使用壺泡茶成為主流,在宜興這個地方發現紫砂這種泥料更適合製作小壺慢慢的和其他陶區分了開來。後來又經過供春,時大彬,陳曼生,陳鳴遠他們努力,在工藝和文化上的創作形成了紫砂文化。
-
12 # 正器紫砂收藏之家
傳說有很多“異僧五色土”“供春”等等,但從古代人們實際的生產生活中不難發現,其實就是為儲存物品而製作的器皿,因礦脈多於山體上層故容易開採,又因其為共生礦,在燒製之後人們發現其成色變化較多,古時無法用當今科學解釋,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關注,久而久之演變成了如今“適茶性”較好的“紫砂”。
-
13 # 宜興紫砂文化鑑賞
紫砂泥料起源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供春,陳曼生等。
紫砂泥原料,主要分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家致富。”因此而得名。
宜興紫砂陶藝術起源於宋代,經歷明清兩代的成熟,發展到今天在壺的造型藝術上日臻完美、豐富,如何鑑別和欣賞這一門世界陶瓷門類中獨樹一幟的紫砂陶藝術,即對於紫砂陶藝術應持怎樣的審美觀點,直接影響了製作者的創作構思。所以,有必要談談紫砂藝術的審美問題。
-
14 # 壺小弟紫砂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供春)。"餘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讚"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6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供春傳時大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緻,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讚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
15 # 汲古齋王洪星紫砂
“紫玉甌”、“紫甌”,是宋代文人對宜興紫砂壺的雅稱:范仲淹有“黃金碾釁綠塵飛,紫玉甌心雷濤起”(《和章岷鬥茶歌》)的名句;無名氏有“紫玉甌圓,淺浪泛春雪”(《醉落魄•一 斛珠》)的吟唱;米芾有“輕濤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滿庭芳•紹聖甲戌暮春與周熟仁試賜茶》)的詞作;歐陽修有“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情”(《和梅公儀嘗茶》)的讚歎……
“紫泥”,也在宋代文人筆下露面:梅堯臣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指“團茶”)新品 泛春華”(《依韻和杜相公謝蔡 君漠寄茶》)的佳句……
“紫砂”,同樣在明代文人的作品中出現:徐渭有“青箬舊 封題穀雨,紫砂新罐買宜興”(《惠 虎丘茗謝之》)的描述……
文人雅士們,雖然早就把宜興的砂壺稱作“紫玉甌”和“紫甌” 了,文人雅士們,雖然也早就把宜興的砂泥稱作“紫泥”和“紫砂”了,但是,文人們看到的是燒成品,制壺人關注的是製坯件, 二者的顏色差異是極大的。文字的流傳需要文化層面的同步,制壺者們哪有閒暇去研判詩詞歌賦中的讚譽。眼見為實,見色起意, 以色取名,“青泥”、“紫土”、 “硃砂”,五花八門,名目繁多,行當也就叫成“泥行”、“青泥業”了。
北方人則稱紫砂壺為“泥性壺”、“瓦壺”、“陶壺”、 “砂壺”,僅是為與瓷質壺區別而已。
-
16 # 精英管理課
紫砂之名的由來
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其特點是結構緻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 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興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
那紫砂是哪裡來的呢?
所謂“甲泥”,指黃石巖板,其深埋在地層下,收自然壓力後成堅硬的塊狀,好似鐵甲。
所謂“夾泥”,指夾藏於黃石巖板下的礦層,為紫泥礦的母體。
所謂“夾脂”,是指表面蛋清色、光滑如脂的本山綠泥礦,其夾藏在紫泥礦中。
“紫砂”稱呼的演變
明清之際的眾多文獻對紫砂壺均以“陽羨砂壺”名之,並無明確的“紫砂”概念。紫砂藝人對紫砂土的名稱也一直是沒有統一稱呼的,大都按開挖的位置給以稱謂,如“野山紅泥”、“青泥”、“底槽青泥”等,五花八門,
莫衷一是。
民國時期收藏家趙汝珍在他的《古玩指南》中對紫砂壺的介紹是“宜興壺,產自江蘇之宜興,以地名之也。質為陶,而非瓷。成品種類甚多,凡用具應有盡有,不過以壺最為著名耳。”
在成書於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陶瓷史》中,“紫砂”是“青泥”的又名:“江蘇常州,所產之瓷,頗著盛名。產品有粗泥、白泥、青泥、黑泥四種。粗黑二泥,近於瓦器,其製品為壇類花瓶等大件,形狀粗陋,色多作紅色,暗黃,或暗紫。白泥一種,為素地乳白色,光澤滋潤,製品以盆類溺器等為多。以上三種,多屬荊溪所產。至於青泥一種,又名紫砂,亦名硃砂、豆砂、香灰、橙黃、海棠、竹葉,則專產於宜興。……所制之器……外面之色,以暗褐色居多,間亦有帶暗紅者,……配合高雅,形狀變化,光澤又不強烈,而文字繪畫之雕刻,尤為擅長,故東西各國,甚愛賞之,若能設法推廣,亦一大利源也。”
對紫砂土的名稱沒有確定稱呼的情況,一直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
徐秀棠著《中國紫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才開始了對紫砂的命名:“紫砂泥被稱作‘泥中泥、巖中巖’,是紫泥、綠泥(本山綠泥)、紅泥三種的統稱。紫泥產於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深藏在黃石巖下,夾存於夾泥礦層中;本山綠泥則是紫泥層的夾脂;紅泥是泥礦裡的石黃,一般在嫩泥礦的下層。”
-
17 # 大白在宜興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鼎蜀是一個太湖邊上的普通的小鎮,鎮裡的村民早出晚歸,耕田做農活,閒暇時便用陶土製作些日常需用的碗罐。
就這樣,他們過著無憂無慮而又簡單平凡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個奇怪的和尚出現在他們的鎮上。他邊走邊大聲叫喚:“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
村民們都很好奇的看著這個奇怪的和尚。和尚發現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說“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嗎”。說著,人們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著他走來走去。
奇怪的和尚提高了嗓門,快步走了起來,就好像周圍沒有人一樣。有一些有見識的長者,覺得他奇怪就跟了一起去。
走著走著到了黃龍山和青龍山了。突然間,和尚消失了。長者四處尋找,看到好幾處新開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種顏色的陶土。
長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鑄燒,神奇般的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紫砂陶藝慢慢形成了。
既然是傳說,肯定有後人增色的成分。實際上,紫砂壺的起源,應當要從明代的金沙寺僧和供春說起。
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有這樣的記載 ︰開創;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閒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至於他是如何發現的,大意是說在河邊發現一些沉積的細膩的泥土,出於好奇,拿回家研究,製成陶。這個書將紫砂壺的起源 ,歸為金沙寺僧所發現,所創,而且是目前唯一一本專門寫“宜興紫砂”的著作。
可見這個說法,可信度要更大一些。當然,無論是什麼造就了它,我們作為後人,將它發展壯大至今,也是成就感滿滿!
希望可以幫到題主,和有相同困惑的朋友們~
回覆列表
紫砂壺的出現要追溯到1513年,為明正德八年。
那一年宜興的金沙寺,註定是與往年不同的,因為一個學子的借宿,使多年後的我們有了一個敗家的專案……
“餘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
——《陽羨瓷壺賦·序》吳騫(吳頤山的後人
那年的某月某一天,一位年輕的學子攜一小書童到金沙寺借宿,學子名為吳頤山,小書童叫供春。
吳頤山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小夥兒,因為明年要進京趕考,所以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書房裡學習讀書,不敢輕易出來浪!
但他的小書童供春就沒這個困擾啦,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好玩的年紀,很快就和僧人們打成了一片。
供春除了幫主人吳頤山處理生活上的雜事,他其餘時間都是和僧人一起,跟著學習一些寺廟的文化知識。
有一天,供春發現寺裡的僧人將製作甕缸的細土加以澄練,做成胎坯,把中間刳空,製成了壺樣。
供春也跟著學習,淘來細土,做成了一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的茶壺,這把壺便是一片葉子等了幾千年的紫砂壺。
▲供春壺
說起供春的主子吳頤山,這個人是真的文人,平時交往的小夥伴有唐伯虎、祝枝山等名人。所以供春侍奉久了,也耳濡目染地學習很多,很有審美眼光。
所以,供春參照金沙寺旁邊銀杏樹的樹癭,做了一把樹瘤狀的壺。這把壺古樸可愛,造型自然,很受士子名流的喜歡,一下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
▲供春壺
吳頤山在第二年的考試中,成功取得進士,踏上仕途!但古往今來,做官的人何其多,吳頤山也沒有什麼壯舉,自然湮沒於浩瀚的歷史中了。
這個小書童可不一樣,供春因為這把壺,開闢出一方新天地,他制壺出名後,便自立家門,以做壺為生。後來收了一批徒弟,將自己的制壺技藝流傳開來。供春用自己的人生告訴大家: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條!
在紫砂壺的傳承歷史上,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時大彬,時大彬是宋尚書時彥的裔孫,其父親也善於做壺,他的制壺技藝,傳自他的父親。
時大彬對作品很嚴苛的,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強迫症,估計星座是處女座……因為做出來的壺稍有瑕疵,就敲碎廢棄,有時候燒出來的壺挑不出一把滿意的,就全部敲掉,一把不留。
精益求精,使時大彬的壺越做越好,他擅長用各色陶土,會在陶土中新增砂缸土、碎瓦土,做出的壺“沙粗質古肌理勻”,被後人稱為“時壺”。
▲時壺
“時壺”造型多樣,主要有四方、梅花、八角、僧帽、提樑等型式,造型流暢,風格高雅,妙不可思。
因為時大彬嚴苛的態度,他做出的壺壺蓋、壺身貼合性很好,合上後提起蓋子,壺身不墜。
吳頤山的後人吳騫,又一次在《陽羨瓷壺賦·序》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的一次轉變。
“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壺。後遊婁東,聞陳眉公與琅邪太原諸公品茶試茶之論,乃作小壺”。——《陽羨瓷壺賦·序》吳騫
意思是,時大彬最初的作品大多是仿製供春樣式,全部是大壺。後來,他四方遊學,結交了陳繼儒、王時敏等文人墨客,與他們品茶論壺,受到了很多啟發,開始嘗試做小壺。
從大壺到小壺的轉變,是紫砂壺歷史上的一次很重要的改變,一直到今天,我們的紫砂壺基本以小壺為主、大壺為輔。
以供春、時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為代表的紫砂壺大師開啟了茶具的新時代;之後,紫砂壺經陳鳴遠、惠孟臣、陳鴻壽、楊彭年等明清大師的推波助瀾,到近現代制壺大師顧景舟時,紫砂壺已經具有頗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紫砂壺除了藝術審美方面,它能流傳到至今讓我們依舊使用,功用性才是最重要的。它的透氣性,在泡茶時,給予茶之真香、真味。
感謝那個頑皮聰明的小書童,讓那片葉子,有了最好的歸宿!
花錢花太多的童靴,也別怨他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