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思潯繪生活

    我家老大也是8歲,二年級,也有這個問題,別的同學半小時以內就能做完作業,他一定是拖到9點甚至9點半,也是得大人看著,幫著他看題、監督,經常明顯看著他讀題就能讀錯了,反覆講的題,明明當時會下次再做還錯...

    我們主動和老師反應了情況,也詢問他在學校上課是不是也這樣?單獨跟老師詳談,尋求老師的指點和幫助,然後回去幫他改正。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跟老師詳談後,看孩子的反應是不是能快速改進,如不能,有必要上一些感統訓練的機構檢測一下孩子是不是感統方面不協調。(這個可以聽聽老師的意見)那些機構並不都是亂收費掙孩子錢的,也是有一些科學依據的,您可以諮詢一下週圍的朋友,有的孩子視覺感知不好,就會讀題讀字困難,聽覺不好會聽講時聽不全,效果大打折扣...那些學霸孩子,上課一聽就懂寫作業特別快的,也是跟他們發育有很大關係,各個感官協調,自然學習容易。我不是廣告,我家倆孩子都在上這個課,也是剛剛瞭解的,您可以諮詢諮詢,前提先跟班主任溝通看需不需要了。

  • 2 # 積木育兒

    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他在寫作業方面比較拖沓,可能跟他從小的一些習慣是有關係的,孩子在不喜歡的一些習慣建立的過程中,他會本能的抗拒,在抗拒的過程中可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拖沓,這也是他沒有辦法跟父母親直接對抗的時候採用的最有效的方式,因為隨著他拖沓,爸爸媽媽可能就會不讓他再做這件事情了,也可能是用別的方式就允許了他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建立他想要的習慣。

    所以對於這個八歲的孩子來說,我們現在如果要重新跟他建立一個學習習慣,首先就要讓他對他的學習內容感興趣,所以先從他感興趣的內容開始,給他重新培養一個固定的學習習慣,第二個就是要給他建立一個比較規律的時間表,讓他在不同的時間尤其是在他興奮的階段,或者是在他大腦比較高興的狀態下讓他去做這個作業,時間長了以後他開始對這種事情感興趣,他一感興趣就可以慢慢的形成一些規律了。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爸爸媽媽先彆著急,首先肯定是在以前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我們沒有跟他做特別好的一些限制,也沒有給他一些好的習慣養成的方法,所以才導致他現在有這種行為,所以我們也不要抱怨也不要批評他,我們就開始從一點一滴的行為重新建立起,比如說放學了,對不對,我們放學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呢,媽媽給你規定,如果放學的第一件事情我們先把作業做完了,並且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的話,那麼我會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獎勵。

    我們曾經跟家長說或最好不要給孩子吃的獎勵,因為這個東西太短暫,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建議是給孩子更多的一個開放的機會讓他去接觸他喜歡的東西,那樣可能會更好。如果他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個任務,拖延了,拖了多長時間我們怎麼給他定一些激勵的政策激勵的方法,我覺得這也是媽媽需要去考慮的,所以我相信你瞭解你的孩子,沒有養成的習慣我們就先不去說了,現在我們就需要重新跟他建立新的規則。

  • 3 # 明月隨波

    對於八歲的孩子來說,上面的“問題”只能說是一些情況的表象。如果想要改變這些“問題”,我們只關注表象是遠遠不夠的,得需要找到其中的最根本原因。以上表現,我的觀點是孩子還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不妨先分析下一次孩子的以上表現:孩子沒有好的習慣,必定會作業拖沓,作業拖沓,自然就需要媽媽的監督,媽媽在監督的過程中一定會忍不住對孩子的各種批評抱怨,甚至大喊大叫,那麼孩子就會更加的拖沓,寫字不認真等等,接下來家長就得出結論,那就是孩子不愛學習。如此以來,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一、讓孩子形成時間觀念,幫助他規劃好學習內容。孩子放學稍作休息後,家長可以先幫孩子把作業理清楚,然後參與指導他從哪科寫起。家長最好預估一下孩子大概寫多長時間。可以先給孩子規定好,寫到哪部分或者寫完哪科就可以讓他休息十分鐘。在他寫的過程中最好隨時關注一下,如果還沒有到時間就開始拖沓,那一定是遇到了困難,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讓他提前休息,或者告訴他先把難題跳過去,一會媽媽幫忙解決。

    孩子作業過程中的拖沓,要麼是遇到了困難,要麼是學習狀態不佳,有點麻煩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先讓他休息一會,調整好之後再繼續以更好的狀態學習。另外,八歲的孩子,注意力本來就不會太長,所以不能長時間的讓孩子學習,需要堅持勞逸結合。圖片源自網路

    二、父母的陪伴。對於低齡的孩子,作業的時候並不是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這種陪伴並非是坐在孩子旁邊眼睛死盯著孩子寫的每一個字,寫錯一點馬上就怒火沖天。而是,要靜靜的坐在孩子旁邊,最好是也在學習,可以是在看書或者讀報,千萬不要玩手機、電腦,或者看電視,要為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並且隨時準備好為孩子解決一些小問題。圖片源自網路

    三、多鼓勵孩子。記得有一句話說“孩子是誇出來的”。雖然這句話不一定很科學,但是也有它的合理性。父母給了孩子更多的肯定,那麼他就會充滿自信,解決起問題來也會得心應手。如果孩子出現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幫他分析原因,然後告訴他“媽媽相信你,今天一定會比昨天好很多”,等到今天結束了,一定要記得誇誇他。寫字慢或者很亂,我們也可以一起幫孩子改掉,比如說可以和他一起練字等等。千萬不要給孩子冠以學習不好的大帽子。

    要相信,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優秀的,只是我們在塑造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小狀況,只要適時調整,很快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改變的。八歲的孩子,父母現在開始有意識改變,也會很快好起來的。

  • 4 # 豆媽親子營

    這樣的表現歸結起來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沒有建立時間的觀念,也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家長可能沒有引導和培養好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沒有從小培育孩子愛閱讀愛學習的習慣。

    針對孩子的這種問題,家長從現在起就要儘早培養和建立起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給予孩子明確的時間和目標任務。可以買個沙漏回來,讓孩子建立起時間管理的概念。

    其次,耐心引導孩子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三,多點鼓勵孩子,也許孩子不會一下子能夠改正過來,但是家長要堅持鼓勵孩子,學會看到孩子的進步,慢慢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 5 # 小語老師泡芙姑娘

    這說明孩子從小就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厭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一、給孩子規劃一個做作業的時間。一般8歲孩子的作業1.5小時左右完成。制定獎懲制度:如果沒有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將接受懲罰;如果提前完成,且完成較好將給予獎勵,當然獎勵不要一次性,採取累加制度,比如一次一分,集滿10分給孩子一個獎勵。這樣十分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鬥志。

    二、如果有條件的話,希望家長從旁監督。家長在身邊,孩子注意力肯定會稍加集中,不敢過多的分散精力,搞小動作。且家長在旁如看到字跡潦草,可幫助引導糾正。當然家長監督的時候希望不要玩手機,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三、帶孩子多讀課外書。書本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讀了多和家長分享書中的故事,增加孩子和家長的情感交流,從而引導孩子。讀書絕對是最好的親子時光,讓孩子愛上閱讀,從而增加讀書的興趣。

    四、寫字亂七八糟就必須要堅持每天練習一篇字帖,學會頓筆,字不會差到哪裡去,這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堅持。

    五、對孩子的作業若存在字跡不工整的情況,我們需要求重寫,長此以往,孩子必然會有所顧慮,不會寫的太差。

  • 6 # 苗媽說

    很顯然,這是孩子基本的學習習慣沒養好。八歲的孩子,應該到了中年級階段,都說三四年級是一個分水嶺,主要因為學習內容難度加大,量增多,孩子不適應。

    所以苗媽的建議是:一,多鼓勵多表揚,先讓孩子樹立信心。二,多有耐心,孩子作業寫得慢不要催。本來孩子就覺得有難度,大人一催,孩子很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三,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四,家長以身作則做個愛學習的家長。

    聰明的家長看出來了,苗媽這是讓家長從自身找原因呢,這叫"頭痛醫腳",可以試試,療效長遠哦。

  • 7 # 小密秘

    這個也是曾經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的問題。

    分享下我是怎麼做的。

    孩子上小學後成績一直還可以,導致我比較放心,有點太放手了!孩子作業能做完,就是拖拉,慢。字也越來越不認真。吵過孩子後,我意識到這樣不僅沒用,而且“倆敗俱傷”。後來,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我給孩子算了時間,甚至用除法計算告訴他以現在的速度寫作業,你寫一個字平均用時是多少,這個速度到底有多慢。然後和他去探討這個作業應該能在多長時間完成。再讓他去想,被他自己磨蹭掉的那些時間就這樣沒有了,多可惜!這些時間裡,本可以讀課外書、打乒乓球、做遊戲、看電視。最後,給他規定,9點前必須完成作業,如果9點寫不完,也不能再寫。視作業量大小和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孩子記得這個約定,現在基本九點之前能寫完作業,一般完成作業的時間比9點要早。

    關於寫字的問題,同樣是我家孩子遇到的問題。到了三四年級,字還不如一年級寫的認真好看。在寫字上,一是鼓勵。檢查作業的時候,我會挑出寫的好看的字鼓勵一下,或者說,今天的字寫的比昨天要認真多了。當然,如果,不認真,寫的不好也一定要指出來。字寫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如果有時間,可以陪孩子每天寫字帖,哪怕寫半頁,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效果!

    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相比於學習成績更加重要,而學習習慣的養成,家長所起的作用比老師大的多!

    孩子是正在萌發的種子,只要耐心澆灌,一定能開出美麗的花

  • 8 # A00Dizuo周

    很多人之前都說孩子一二年級不重要,但他不知道什麼不重要,老師說成績不重要,不是學習態度不重要,一二年級只要養好學習的習慣,才能說成績不重要,所以現在一旦3年級你想改變他的學習習慣比較難,當初一年級你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去陪他養好習慣的話只用一年,現在三年級你想養好他的習慣鼓勵的陪他倆年時間,而且不知道你自己能不能堅持的住,不要說孩子了,所以這就是當初的代,還有接下來你想如何改變他,那你要抓住他的愛好,我兒子之前也是這樣,後來從一年級暑假的時候,我給他一個要求,每天早上必須完成作業,下午隨便玩,當時他不肯,因為他的愛好就是看電視,後來每天早上電視不允許開啟,後來他還是不肯做說做累了休息一下,我說那好那就休息,他說那看一會電視,我說不可以,他又哭,哭的話下午也沒有電視看了,早上不完成下午完成就晚上看電視,一天不完成一天不要看電視,最後哭過鬧過我都堅持我自己的原則,就這樣慢慢的習慣了,所以現在二年級週末在家了他自己都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個先做作業,所以最近的成績也慢慢好轉了,二年級期中考試成績數學98語文95,這次測試考試數學100分,他自己也高興了,所以說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好習慣,成績只是看他最近的學習狀態好不好而已,期末考成績也就是看他在這個學期的學習認真度如何,但是隻要你習慣養好了不怕成績差到哪裡去,

  • 9 # 小布點mami

    孩子做作業拖沓,不認真寫字多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習慣最好的養成期在5-8歲左右,而學習習慣的養成,但靠孩子的自覺性很難辦到,這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並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習計劃適當的調整。

    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努力做一個愛追求知識的人,努力做孩子的榜樣

    我們再給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的同時,也要給自己制定一份計劃。這份計劃的內容包括(讀書,寫作等)。而這份計劃的完成時間,可以考慮和孩子在做作業時同步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更好的監督孩子,做作業時是否磨蹭,是否認真,同時我們的認真讀書寫作,也會給孩子做個很好的榜樣。

    總之,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各種缺點,我們的指責只會讓孩子更加的不自信。對於孩子的缺點,我們要有包容心,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們的孩子也不可能完美無瑕,我們只有不斷的去閱讀教育書籍,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只要父母肯努力追求,孩子肯定會以優秀的成績回報我們。

  • 10 # 父母學點心理學

    作業拖沓、沒有自律不自覺、寫字亂七八糟,這些是孩子目前的狀況。如果把它看成是能力問題,那就是孩子在之前的學習狀態中還沒有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如果把它看成態度問題,那就是孩子不愛學習,背後的意思是你明明能做好,卻因為學習態度不好故意做成這樣。

    父母想要幫助孩子,必須把它看成能力問題,做好孩子的支持者,缺什麼補什麼。

    拖沓,需要培養的是專注。可以透過父母一段時間的陪伴幫助孩子抓回飄散的注意力。孩子慢就慢在做一會兒思維飄出去半天才能往下做。

    寫字屬於熟能生巧,一開始的孩子寫的都是糟糕的,除了多加練習沒什麼好辦法。批評孩子寫的不好,不會讓孩子有練字的積極性,每次都能找出一兩個比之前的進步,孩子才有動力越練越好。

    學習中的很大一部分需要孩子養成重複的習慣,這時一定要動用賞識教育,激發出孩子重複練習的動力。

    什麼樣的孩子愛學習?一定是越早感受到為自己學習的孩子;還有因為學習能讓自己收穫到進步的愉悅的孩子,這個既取決於孩子的表現,更取決於父母對孩子任何進步的看見和及時地讚賞。

    關注《父母心法》,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 11 # 小米媽咪說育兒

    七歲八歲的孩子特別不自律,約束不了自己。特別喜歡玩,寫作業如果家長不約束,他可能都不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作業。

    在低年級的時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陪伴,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直至孩子能夠習慣這個習慣,那時家長就可以放手了。這個過程一般要1-2年差不多,所以家長要分成一定的精力來照顧孩子。

    孩子寫字的不認真,家長可以給孩子報書法班,讓孩子養成一個認真書寫的習慣,而且書法在以後的中考中可能會記入成績,所以孩子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不要寫的亂七八糟讓人感覺非常的不舒服。孩子認真書寫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卷面分,不是有一句話叫“字如其人”嗎。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時時刻刻的關注,一分付出一份收穫,認真養育孩子孩子也會給你一個良好的回報。

  • 12 # 墨晨讀書會

    我家孩子也有這個習慣,現在改好了。

    孩子寫作業拖沓,字跡亂七八糟有三個原因:

    第一原因:是他做的作業題不會做!

    這個需要家長和老師幫助提升他的學習能力!作業自然就可以寫快了!可以送輔導班!

    第二個原因:一個孩子的習慣

    孩子養成這種寫作業拖沓的習慣,其實是可以改變的!方法很簡單,但是需要堅持!

    1.獎勵看一會動畫片

    前提是家裡對孩子看動畫片有控制,比如平時他每天是看30分鐘,這樣你獎勵的話,才有用!如果孩子平時在家看動畫片沒有節制,這個獎勵就沒有辦法進行!

    孩子寫作業之前,你可以跟他說,寶寶,如果你寫的作業字跡很工整,寫完作業媽媽可以讓你看一會動畫片哦!孩子為了看動畫片就會快速的配合寫作業~因為我家孩子還小,不會的題要輔導~所以兩個人配合很重要,你給他講,他願意聽,願意做也很重要~

    2、獎勵玩一會手機遊戲,當然這個遊戲不是亂七八糟的遊戲,是學習遊戲

    比如拼音學習,數學遊戲,這些遊戲大多數都是鍛鍊孩子的口算和拼讀的,平時很少讓孩子玩手機,所以給他玩這些遊戲,他也會願意趕緊寫作業,然後玩會遊戲!

    3.帶孩子出去玩

    如果孩子對動畫片不感興趣的,可以說,寫完我們出去玩!但是公園越早才有小朋友玩,所以你要快點寫完哦,這樣可以帶你去玩蹦蹦床!

    第三個原因:練字,八歲的孩子可以嘗試讓他每天練習兩頁字帖

    剛開始最好大人一起陪著寫,大人寫大人的,孩子寫孩子的,首先端正態度,要讓他知道,練習寫字是為了自己練習的,不是給爸爸媽媽寫的!

    注意,剛開始的時候要堅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寫作業要寫的快,寫的好!後期他養成習慣以後,速度就會很快,尤其是孩子越長大,越想玩,所以作業就會寫的越快!反正我小時候為了玩,作業可以寫的很快很快~拿住筆就是666的停不下來!從小養成的這個的習慣!現在我想寫慢都很難改!

  • 13 # 雨媽育兒之路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分析。

    第一,父母的問題

    其實,大多數孩子的問題最直接反應的就是父母的問題。作業拖沓證明孩子不自律,那父母就要反思自己,是否自己在生活上也不自律,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孩子。

    寫的亂七八糟反應的是孩子的態度問題,孩子不重視學習,那父母就要捫心自問,你對於孩子的學習持什麼態度?是關心還是監管?如果屬於後者,那很抱歉,孩子明顯在反抗家長的教育。

    大部分父母肯定會說,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每天都會陪孩子寫作業。是的,你是陪著孩子,你在陪孩子的時候是全心全意的在陪孩子麼?

    有時候父母的陪伴不像是陪伴,反而像是一種表演。幫孩子聽寫片語,一邊念,一邊催促“快點寫!”“聽到沒有?”“不會的空著”,當孩子表示不會寫的時候,父母邊不耐煩的說“你怎麼學的?”“待會自己看書”。

    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是父母的不耐煩和焦躁。孩子並沒有從陪伴中得到任何快樂和幫助。

    第二,孩子問題

    首先我要說的是,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不愛學習”不過是家長給孩子貼的標籤。

    因為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被認可,在學校的環境裡,大家都在學習,唯有學習才能證明自己,試問,怎麼會有孩子不愛學習?

    當孩子的努力,付出和進步,沒有人關心,長期處於被挑剔和審視的狀態,孩子自然而然的會充滿了沮喪感,缺乏耐心和自信心。

    一個才8歲的孩子,剛剛正式開始他的學習生涯,這時的他處於茫然失措的時刻,家長的正確引導是重中之重。

    做到有效的陪伴,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方式,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才是父母該做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請不要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想做媽媽的好寶貝。

  • 14 # 燃媽育兒

    八歲都到了上一年級的年紀,寫作業特別拖沓不自覺,寫字亂七八糟而且不愛學習,肯定會讓爸媽擔心的,都說越大越難管,那麼就要從現在做起:

    1.找到背後的原因

    孩子這樣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那麼爸媽就要給孩子一段時間,找到孩子拖沓不愛學習背後的原因,因人而異,不能馬上強迫孩子改過來,否則會適得其反。

    2.耐心

    對待這樣的小孩,肯定會讓每一個家長頭疼,但一定要有耐心,對於孩子每天的小進步,看到就及時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相信他可以做好。

    3.養成好的習慣

    孩子可能在幼兒園的時候,大人就沒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麼從現在做起,每天回到家,先和孩子溝通,問孩子先寫作業還是玩一會再寫,有選擇的答案,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4.作業是否太多,還是不會做

    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對於剛剛開始學習寫字的孩子來說,手肯定很累,時間久了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另外有的作業不會做,如果家長平時太嚴厲了,孩子害怕,不敢問的話,也會讓孩子不愛學習。

    5.營造輕鬆的家庭氛圍

    知道了孩子的問題後,父母也要開始反思,自己平時在孩子面前是否做了好的榜樣,有沒有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刀劍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