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雲中君
-
2 # 二凰士
李世民雖然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但唐朝的建立,其實是他和父親兩代人一起達成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其實可以算唐朝的開國之君。若是以開拓事業的角度來講,從無到有,貞觀之治自然要更勝一籌。
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五代、第十個皇帝(算上武則天),他繼承的是先祖們打下的江山,也繼承了武則天時代奠定的繁華盛世。開元盛世本質上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奠定的,從守成之君的角度看待,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將先輩們的基礎鞏固發展到極致。
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開拓事業的李世民更值得讚頌,貞觀之治的含金量應該更高一些,原因如下:
1、貞觀之治更重視總結經驗唐朝承襲於隋朝,隋朝亡於好大喜功的隋煬帝,隋煬帝不愛惜民力,曾用14個月就興建了一整座都城,土木建設能力讓現代人都歎為觀止,但同時也讓隋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唐太宗李世民常常跟大臣們一起討論政務,以隋朝的覆滅為基礎,討論各朝各代的興亡成敗,君臣論政形成了《貞觀政要》一書。
李世民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流傳後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任人唯賢、兼聽納諫貞觀之治時期,李世民任人唯賢、兼聽納諫,從各個階層、各個集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臣子們也敢於直諫,形成了封建社會中少有的良好社會風氣。其中以魏徵最為突出,魏徵曾經是李世民的政敵,李世民也不計前嫌地啟用了他。
李世民曾經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3、輕徭薄賦、發展生產隋朝末年,隋煬帝不愛惜民力,整個國家奄奄一息,隋朝覆滅之後又是戰亂,中原地區民不聊生,唐朝建立於一個搖搖欲墜的基礎上。於是李世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恢復和發展生產。比如春耕的時候不徵發老百姓來當兵,關東關中地區連續數年發生水旱霜蝗等災害,運用各種措施緩解老百姓的生活艱辛,縮減政府機構和開支,改善生產。
4、布柔懷施、民族關係密切中原國家周圍一直有不少的少數民族,李世民雖然多次派兵征伐突厥、吐谷渾等,但他大部分時候還是採取的懷柔政策。李世民因此被各民族尊奉為“天可汗”。
李世民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李世民是開創並奠定事業的前輩,李隆基是將事業承接並發展到鼎盛的後輩。若比較到現代社會來看,因為資源更少、環境更有壓力,大多也是開創事業的創始人更有魄力、毅力和能力,所以我認為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含金量要更高一些。
-
3 # 佛系說事兒
貞觀之治把大唐從戰亂真正領導向發展的道路上。政治清明、君臣和諧千古傳頌,大唐開始具有了盛世的氣象。大唐滅亡了突厥,打通了絲路,為後面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開元盛世把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推向了頂峰,物質、文化發展豐富。人民生活不像是唐初那般缺衣少食,武將將大唐疆土拓展到了西域,能夠直接影響到昭武九姓甚至與阿拉伯開戰。
單論含金量,當然是開元盛世更高。但是如果沒有李世民、李治、武則天等奠定的良好基礎,大唐估計還在世家的陰影下苟且呢。所以人不能因為吃了第三個饅頭飽了,就只吃第三個饅頭吧?
-
4 # 文藻巧翁
貞觀之治
李世民輔佐李淵建立唐朝以後,經過七年時間,平定地方割劇勢力統一全國。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繼位,取年號貞觀。
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任用房玄齡、杜如晦等賢相,知人善仁,進忠賢,退奸侫,
朝政清明;以輕代重,君臣執法不避權貴;重視吏治,慎擇刺史,嚴懲貪官汙吏;實行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的政策,以恢復經濟,發展生產;縱鷹犬,罷貢獻,節儉自持,力戒奢淫,20年間風俗淳補;修撰《貞觀氏族志》,以抑制山東舊士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促成了“胡越一家”的盛況,唐太宗被少數民族尊為“大可汗”。透過上述政策和措施,貞觀時期形成了連年豐收、谷價低廉、馬牛布野、外戶不閉的狀況。
唐太宗說:“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常念魏徵隨事諫止,多中朕失,如鏡鑑形,美惡必見。”
貞觀之治的出現,展示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歷代封建帝王中甚為突出。他既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在唐朝的建立和統一中,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而在貞觀年間在治國行政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政治才能。
唐玄宗開元年間,經濟繁榮,社會相當安定,文化昌盛,國力強大,從而達到了繁榮的高峰。社會生產經過了由唐高宗、唐太宗到唐玄宗100年的恢復發展,最終達到“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是唐朝百餘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唐玄宗統治後期,政治敗壞,釀成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持續8年的安史之亂,國力大損,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強盛的唐朝由此走向衰落。
貞觀之治開創唐基業。開元盛世是唐朝百年發展的結果。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盛唐基業。
-
5 # 讀來讀趣
毋庸置疑是李世民更勝一籌。從能力來說,唐太宗李世民勇武剛毅,又十分聰慧善謀,打下唐朝江山基業他居功至偉。玄武門之變他殺伐果斷,順利搶到帝位,登基後,他又善於納諫,精心治理,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從功業來說,開創了開明興盛的貞觀之治,奠定了大唐幾百年帝業的基礎。
而唐玄宗雖然也有開元盛世,但是建立在太宗,則天朝發展的基礎上。況且唐玄宗個人剛愎自用偏聽偏信,不善於納諫,寵幸美人,耽誤朝政,終於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可以說他是唐朝的罪人。
簡單來說,一個有大功於國家,一個有大過,孰優孰劣,高下立分。
-
6 # 文學者277
唐太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貞觀之治,開明為民,社會清明,吏治廉潔,國力強盛,社會太平。唐玄宗李隆基虎頭蛇尾,唐朝從此由盛極而衰落,歷史也是從此成為轉折點。
-
7 # Yuhuashi666
貞觀之治的含金量高點,二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挺偉大的,無論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藝術、大唐版圖上都有較好的發展,但李隆基在後期發展中不能知人善任,尤其是自從和楊玉環一起任人唯親,昏庸無度,信任佞臣,爆發了有名的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大唐王朝從鼎盛時代開始走向沒落......
-
8 # 一鳴驚人影視
李世民比李隆基厲害。李世民十八歲從太原起兵,東征西討,南征北討為大唐打下大半個天下。平劉武周,王世充,杜建德等戰役不遜色歷史上任何一個軍事家。而李隆基只有在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帶兵參與了推翻武側天的戰爭而已,軍事方面絕對李世民厲害。
貞觀之治比開元盛世含金量高,因為開元盛世是建立在貞觀之治的基礎上的,所以沒有貞觀之治就沒有開元盛世。李世民即位後虛懷納諫,讓國家修養生息,推行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生產,積極推行一系列重農業的政策。
軍隊實行府兵至,府兵至是建立於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戰時出征,忙時務農,顯時習武,兵農合一,很好地減輕國家負擔,對貞觀之治起到了積極效果。
到唐玄宗即位時期,由於邊防已經十分危機十分嚴重,還府兵至為募兵制。養馬屯田,憑藉強盛的國力和兵力,逐步收復失地,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安寧,之後不久。便出現了有名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是把一個平弱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大唐帝國,讓周邊的所有國家誠服,尊李世民為天可汗。而開元盛世只是在貞觀之治強大的國力為基礎情況下,實施軍事改革,收復失地而已。所以貞觀之治比開元盛世含金量高。
-
9 # 百里無風
兩個人作比較的話
軍事:李世民更勝一籌。
李世民參與晉陽起兵。從起兵至統一全國,居功甚偉。平薛舉、劉武周、王世充,所有統一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都與他有關。李世民親自指揮、衝鋒陷陣。登基後,作為平突厥、吐谷渾的總指揮,並親征高麗(雖然未勝)。李世民善用奇謀、奇兵,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是能與李靖、徐世績相提並論的軍事家。
李隆基較少直接指揮戰役,其在位期間軍事成就亦不如太宗時期。
政治:各有千秋。然而綜合起來,李世民仍然更勝一籌。
政治中的用人:李世民用人不拘泥於原來的政治立場,重用原來敵對陣營的人才,善於納諫,用人各盡其能。貞觀之世用人未出現大的錯誤。
而李隆基早期用人得當,但是中後期不能納諫,也不願意重用納諫之臣,任用阿諛之人、重用親近之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這種小人奸臣,對安祿山的面目沒有認清,致使國事日敗,終於導致安史之亂。
李世民沒有重用宦官,而李隆基一直重用高力士,使得宦官勢力開始上升。
政治舉措:都有可稱道之處。但是必須說的是,李隆基重用節度使,而唐代中後期的藩鎮割據開端於此!
政治成就:唐太宗有貞觀之治,玄宗有開元盛世。但是,唐朝重要制度,都在貞觀時期制定。而且唐太宗的成就是在隋末百廢待興之基礎上的,玄宗則是在貞觀之治及武則天的基礎上。相對來說,太宗成就之達成更難,且開元盛世之後,唐朝隨即開始走向中衰。民族關係也是太宗時期處理得改為更好。
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是勵精求治的皇帝。但是,比起唐太宗、武則天來,就顯出他是弱點最大的一人。唐太宗經常以“守成難”、“慎終如始”警戒自己,武則天執持政柄,權不下移,唐玄宗恰恰相反,在勵精求治,取得成就以後,便精疲力盡,驕侈心代替了求治心。唐朝到開元時期才達到極盛的頂點,也就在這個時期,造成了天寶時期的亂源。
私德:兩人私德均有虧。半斤八兩。
才情:確實是李隆基更勝一籌。太宗喜好也擅長書法。但相對來說,李隆基藝術才能更高、影響更大。李隆基喜好藝術,對音樂、舞蹈均有造詣,更被譽為梨園祖師。
總得來說,李世民更勝一籌。
-
10 # 華仔168
各有千秋吧。政治上,李世民更勝一籌。唐太宗李世民麼,他開創的貞觀之治讓唐朝走向了富強之路,並且將這一盛世維持到他駕崩以後,可謂一刻都沒有鬆懈。唐明皇李隆基麼,他在早期的時候平定了唐朝的外戚之患,解決了由武則天后期所造成的一些動盪,皇權的旁落等問題。其後又開創了開元之治。早期的他應該是屬於勵精圖治、皇圖霸業的那種。可是到了他晚年時,也就是天寶年間,大概因為年歲上去了,太平日子過久了,加上有心愛的楊貴妃的陪伴,他開始縱情享樂,對待政務也沒有年輕的宏圖之志,政務上也是交由他人代理,所託非人,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得唐朝開始走向了衰落。若說才情上,李隆基要優於李世民,據說李隆基在於音律上極富才情,他喜歡自己作曲然後由楊貴妃來跳,以此取樂。
-
11 # 齊桓與晉文
大家好,下面談談我對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哪個含金量更高的認識。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在唐朝兩個不同時期,一個是初唐,一個到了中唐,一個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唐玄宗李隆基,若論含金量,我認為是開元盛世時期。
貞觀之治:
1、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開創了大運河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促成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弊在當時,功在千秋。3、前期的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正如漢朝初期汲取秦滅亡的教訓一樣,讓百姓休養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虛懷從諫。但是,晚期的李世民變了,不再那麼虛懷從諫,不在讓百姓休養生息,而是好大喜功,征服高麗失敗。這些是貞觀之治不能持久的原因。開元盛世:
開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所出現的盛世。唐玄宗治國初期,以開元作為年號,那時玄宗勵精圖治,並且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共29年。
任用賢能
玄宗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玄宗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改革吏治
玄宗採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同時間,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瞭解和信任。玄宗亦將全國分為十五道,於各道置採訪使,以監督地方州縣的官員,並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而在選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對科舉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提高官吏整體的素質。
發展經濟
玄宗於這段時間甚為節儉,規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內宮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製作的飾物,並且遣散宮女,以節省開支。他又下令全國各地均不得開採珠玉及製造錦繡,一改武則天以來後宮的奢靡之風。他並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國的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萬戶,大幅增加唐朝的稅收及兵力來源。因為這些措施,唐朝的財政變得豐裕,而且全國的糧倉充實,致使物價十分廉宜。
綜上所述,我認為開元盛世含金量更高。
-
12 # 方圓論壇
唐朝最強大的階段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時期開始,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達到了其實力的頂峰。如果硬要比較的話,從表面來看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唐朝的實力和影響力確實更盛唐太宗李世民一步。但你要知道,正因為有了李世民開創的貞觀之治,這才會有後來李隆基的開元盛世。李隆基的強大是建立在李世民的基礎上開創出來的。一個是最原始的開創者,一個是深度開創者,其難易程度自然不言而喻。用大白話講,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的難度,是從零到一。而李隆基的開元盛世是從一到二。一個從無到有,一個繼承家業更進一步,誰更偉大,哪個盛世含金量更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
我們縱觀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整個唐朝的整體國家情況和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唐朝的整體情況來看,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無疑含金量是要高於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李世民是唐朝歷史上第二位皇帝,之所以有很多在印象中把李世民歸為開國皇帝,也是因為一方面唐高祖李淵在位時間很短,另一方面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功不可沒。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李世民和開國皇帝沒什麼區別。唐朝初年,李世民接手的是隋朝留下來的爛攤子。經歷過隋朝末年的天下大亂,整個國家遭到了全方位的破壞,民生凋零,悽慘至極。想當年北周起碼還給隋朝留下了690萬戶人口。而隋朝卻只給唐朝留下了僅200萬戶人口。可見隋朝這個爛攤子不是一般的複雜。而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由此可以想象到李世民建立貞觀盛世的難度了吧。
要知道李世民的貞觀盛世可是一個全方面的盛世時期。是從內政,經濟,軍事,農業,社會,疆域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復甦甚至是蓬勃發展。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唐朝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發展經驗可以供李世民學習借鑑。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自己邊摸索邊實踐才趟出的一條路。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李世民給李唐王朝的後世子孫打造了一個完美的模版。唐玄宗李隆基則完全是按照李世民這個模版來發展的。李隆基所發展的一切領域,都是有經驗可以學習。很明顯李隆基的成功是建立在李世民的基礎之上。
當然了,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個十分厲害且英明神武之人。否則就算有模版可以學習,一個平庸的皇帝也做不到李隆基那種程度。李隆基一手平定了武則天之後的動亂局面。在徹底鎮壓到一切不穩定因素後,李隆基開始整頓內政,重新恢復國家實力對外實行領土擴張使得唐朝疆土達到了唐朝歷史上的最巔峰。東北三省也是第一次融入到中國的領土當中。天寶年間唐朝人口更是達到了8000萬人。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李隆基的指導下實現的。但還是那句話,李隆基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的。沒有李世民打下的堅實基礎,李隆基再有本事也沒有施展的空間。所以相比較來看,含金量更高的盛世還是李世民的貞觀之治。
-
13 # 平山小強
說實話對李隆基這個人不太瞭解,只知道他在位的時候,前半身被是很荒淫無度的,但是後半生很是勵精圖治,楊貴妃被殺之後還可以,但是都是建立在先人留下的基業上才大方光大,但是李世民確實不同,可以說一身都在為祖國的強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為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帶來了最輝煌的時代!
第一,年輕的時候,招攬各地英雄豪傑,身為秦王,唐朝的大半個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知道死的時候還是渾身的傷疤。
第二,等級之後,在亂世中治理的國家,當時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卻能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先河,使得百姓歸於王化之治之下,不但擺脫了生死的困境,還慢慢的使全國走向了繁榮富強,只是開創性的壯舉,並開創了偉大的貞觀之治
第三,李世民在位的幾十年,雖然朝中也有黨爭,也有皇子之間的爭鬥,但是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沒有使得朝中的內鬥給國家帶來災難,在侯君集太子反叛之後,還把侯君集列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可見李世民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意的人。
最後,還有派遣唐玄奘去取經的事,據查確有此事!
綜上所述,我對李世民的崇敬之情很是深刻,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是一位有情有義的人,是一位偉大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謀略加,哲學家等。
回覆列表
軍事:李世民更勝一籌。
李世民參與晉陽起兵。從起兵至統一全國,居功甚偉。平薛舉、劉武周、王世充,所有統一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都與他有關。李世民親自指揮、衝鋒陷陣。登基後,作為平突厥、吐谷渾的總指揮,並親征高麗(雖然未勝)。李世民善用奇謀、奇兵,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是能與李靖、徐世績相提並論的軍事家。
李隆基較少直接指揮戰役,其在位期間軍事成就亦不如太宗時期。
政治:各有千秋。然而綜合起來,李世民仍然更勝一籌。 政治中的用人:李世民用人不拘泥於原來的政治立場,重用原來敵對陣營的人才,善於納諫,用人各盡其能。貞觀之世用人未出現大的錯誤。
而李隆基早期用人得當,但是中後期不能納諫,也不願意重用納諫之臣,任用阿諛之人、重用親近之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這種小人奸臣,對安祿山的面目沒有認清,致使國事日敗,終於導致安史之亂。
李世民沒有重用宦官,而李隆基一直重用高力士,使得宦官勢力開始上升。
政治舉措:都有可稱道之處。但是必須說的是,李隆基重用節度使,而唐代中後期的藩鎮割據開端於此!
政治成就:唐太宗有貞觀之治,玄宗有開元盛世。但是,唐朝重要制度,都在貞觀時期制定。而且唐太宗的成就是在隋末百廢待興之基礎上的,玄宗則是在貞觀之治及武則天的基礎上。相對來說,太宗成就之達成更難,且開元盛世之後,唐朝隨即開始走向中衰。民族關係也是太宗時期處理得改為更好。
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是勵精求治的皇帝。但是,比起唐太宗、武則天來,就顯出他是弱點最大的一人。唐太宗經常以“守成難”、“慎終如始”警戒自己,武則天執持政柄,權不下移,唐玄宗恰恰相反,在勵精求治,取得成就以後,便精疲力盡,驕侈心代替了求治心。唐朝到開元時期才達到極盛的頂點,也就在這個時期,造成了天寶時期的亂源。
私德:兩人私德均有虧。半斤八兩。
才情:確實是李隆基更勝一籌。太宗喜好也擅長書法。但相對來說,李隆基藝術才能更高、影響更大。李隆基喜好藝術,對音樂、舞蹈均有造詣,更被譽為梨園祖師。
綜合來說,李世民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