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口徑航空機槍不香嗎?
18
回覆列表
  • 1 # 簡慶餘

    二戰時期,戰機的主力武器大都用機槍,直到北韓戰場美國的F6戰機也用六挺機槍為主戰武器,受到蘇制米格15戰機航炮的毀滅性打擊,後來美軍在戰機才進行一系列武器裝備改進。-

  • 2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的主力是噴火式戰鬥機,是英國第一種成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的戰機,其綜合飛行效能在二戰時,始終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噴火式戰鬥機,以其優異的空戰效能,粉碎了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的狂轟濫炸,維持了倫敦上空的制空權,對日後扭轉歐洲戰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戰時各型噴火式戰鬥機高達2.2萬餘架的產量,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此型戰鬥機,一般裝備有8挺7.7毫米口徑的航空機槍,後期生產的也有部分裝備有2門20毫米西斯帕諾機炮和4挺7.7毫米或2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此外,還可攜帶1組約250公斤的炸彈,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至於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的戰鬥機喜歡用7.7毫米機槍作為主力武器,就是英國空軍認為8挺7.7毫米的航空機槍,用來對付敵方的戰鬥機、轟炸機等機種,威力其實已經足夠用了,因此,前期的戰鬥機上,就沒有安裝航空機炮。這個就全球範圍空軍裝備的戰鬥機而言,也是大同小異、相差無幾的,前期裝備的基本上都是4-8挺航空機槍,後期推出的戰鬥機才裝備有2-4門航空機炮。對於空軍來說,在戰鬥機上裝備什麼武器,要涉及到方方面面,一般研發戰鬥機時,不會同步研發機槍和機炮,而是在現有的機槍和機炮中選擇,加以適當改進以後,就搬上了戰鬥機,成為航空機槍和航空機炮。一戰時期,英軍就裝備了7.7毫米的槍械,比如李·恩菲爾德步槍,劉易斯機槍和維克斯機槍,參戰的英國軍隊對這些槍械的使用,基本上還是比較滿意的。1928年,維克斯·貝蒂爾機槍的航空型-採用導氣自動式、結構簡潔明快、射擊時後坐力很小的維克斯GO MarkⅠ型機槍就此誕生,口徑為7.7毫米,由100發彈盒供彈。此前,英國空軍也裝備有7.7毫米劉易斯航空機槍,兩者的區別只是劉易斯為彈盤旋轉,子彈落入進彈口實現連續射擊;而維克斯·貝蒂爾航空機槍,彈盤在射擊時並不旋轉,是依靠彈盤內部繃緊的卷簧將子彈頂入彈膛。二戰時期,參戰的戰鬥機中,一般都裝備航空機槍,口徑也就7.5、7.62、 7.7、7.92毫米等,其實,就是步槍發射的大威力子彈,只有命中戰鬥機、轟炸機等機型的飛行員,以及油箱、發動機等要害部位才能造成致命損害。

  • 3 # 大王勾沉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各國空軍爭雄稱霸的時代,誕生了無數留名青史的機型和王牌飛行員,成就了無數英雄史詩和光榮故事。以往人們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國飛機的機動性,動力,速度方面,武器配備可能一筆帶過,今天我們來仔細地對比一下各國戰鬥機的武器配備,可以看出各國軍工,作戰理念等方面細微區別。

    英國“颶風”“噴火”戰鬥機,7.7、毫米機槍為主。在二戰中空戰中表現搶眼,遠過海陸軍。無論是戰鬥機部隊還是轟炸機部隊都戰績斐然。有一個特點是整個機群幾乎都是以維克斯公司生產的勃朗寧7.7毫米中口徑機槍為主,和日本飛機類似,而沒有采用美德大口徑機槍,難免讓人懷疑其火力強度。

    但英國即便在最危險的時刻,也在堅持這一點,自然是有原因的,就是該槍的射速高達1150發/分。雖然射程和威力遠不能和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相比,但英軍認為,空中開火的時間短暫,戰機交錯時速極快,開火時間只有短短几鈔,因此射速比其他指標重要,而英軍戰鬥機的8挺機槍火力可以達到瞬間“暴風驟雨”般的打擊效果。英軍直到戰爭後期才給少數戰鬥機換裝12.7毫米機槍。

    1940年7月德國發動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德國空軍開始大規模空襲英國,英德空軍在不列顛上空進行了激烈的交鋒,空戰持續近一年。德國總共出動了4000多架飛機,而英國飛機數量不足2000架,但處於優勢的德國空軍慘敗,損失一半飛機,是英國的兩倍。那麼強大的德國空軍為何會輸得這麼慘?

    英國空軍就是颶風及噴火式戰鬥機配備7.7毫米機槍,武器效能優勢。加之英國本土空戰,對飛行員救助優勢,德國飛行員飛機墜落飛行員就損失回不去了。德國只能放棄轟炸英國。

  • 4 # 史海淘金客

    淘金客說:7.7毫米這個級別的機槍,在二戰初期是主力,效能不算弱。英國初期的航炮有些問題。到了戰爭中後期,英軍就以機炮為主了。

    戰爭初期

    二戰前的一些戰鬥,比如中日之間的空戰,都是這個級別的機槍做主力。“霍克II”就是2挺7.62毫米機槍,到“霍克III”才把其中1挺改成12.7毫米。伊-16也是2挺7.62毫米機槍。而中國的對手日本,零戰以前都是2挺7.7毫米機槍的配置。即使是零戰這樣7.7毫米機槍和20毫米機炮混合配置的,也普遍反映7.7毫米彈道比機炮直,射速快,如下圖,在空戰中更容易擊中對手。

    德國戰機初期槍炮混搭,槍也是7.92毫米口徑的,中後期才轉向13甚至15毫米的大口徑機槍。美國情況比較特殊,參戰比較晚,有充分時間吸取戰爭中的教訓,而且對手缺少4發重型轟炸機這樣難啃的大傢伙,所以彈道效能優良、射速很快、威力適中的12.7毫米機槍成為主力。不過,初期的P-40甚至“Mustang”的早期型,都有7.62毫米機槍的影子。如下圖紅圈中的3個槍眼,有2個是7.62毫米的機槍。當然,這個也出口到英國啦。不過再下一張的P-39“眼鏡蛇”美英都用過,螺旋槳中是37毫米炮,機頭上是2挺12.7毫米機槍,機翼是4挺7.62毫米機槍混裝,地勤人員看了心裡會有很多羊駝奔過。

    英國的情況

    英國戰爭初期被德國炸得很慘,其實很早就重視了機炮的作用,但是有個難言之隱:初期的20毫米“希斯帕諾”機炮雖然威力和彈道效能都不錯,但故障率高得驚人,一個劇烈的機動動作往往導致所有機炮都卡殼!另外德華人也沒有英美那樣變態結實的4發重型轟炸機,所以靠7.7毫米機槍還是頂住,8挺小水管每分鐘能潑出近萬發子彈(只是射速,備彈量是沒這麼大的),德國飛機也很難應付。

    等到機炮的故障率問題解決了以後,英國飛機立刻全面換裝20毫米機炮,從原來的6-8挺7.7毫米逐步換到2炮4挺7.7,再到2炮4挺12.7或者4炮。不僅僅是“颶風”、“噴火”、“暴風”這類自產飛機,向美華人訂購的“Mustang”、“海盜”等戰鬥機也有不少換上了4門20毫米機炮。不少美國飛行員也認為這個配置超過美國飛機上的6挺12.7毫米機槍(主要是槍法好的老手,新手更喜歡射速高的機槍),但受後勤因素的影響,美國自己的飛機用“希斯帕諾”機炮的很少,尤其是航母上。這個時期的特徵是英國戰鬥機機翼上會向前伸出一大截炮管,如下兩圖

    最後結論

    一、7.7毫米機槍在二戰初期是夠用的,並不算差

    二、初期英國機炮品質不好,7.7毫米機槍服役期比預計的長

    三、中後期英國飛機實際上以機炮為主了,機炮的裝備比例比美國高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夏天,您還能背誦多少首描寫它的古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