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筱伊人樂
-
2 # 木若水
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這是一種既正常又很不正常的心理。說正常,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種心理;說不正常,因為這種心理長此以往,會造成一個人的心理脆弱甚至是心理疾病。
這又是個矛盾的情況:一方面,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也都會用這樣的話去開導別人;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心理,到自己的時候卻是陷在這句話中。如果能夠真正領會這句話,尤其是能夠按照這句話去做,那一定是一個明智的人。
-
3 # 陌上行人
首先,每個人都有過去,或不堪回首,或鮮為人知,或光彩照人……當那又怎樣呢?我們不能活在過去裡,那樣只會讓我們得今天和明天過得黯淡無光。其次,每個人都有被人揹後議論的時候,可這又能怎樣?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在別人的嘴裡,或許我們的經歷是傳奇的,是平凡的,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正因為有這些議論,我們才能在世俗中鞭策自己努力前行,不至於迷失了自己。最後,對於這個世界而言,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於錢而言,其本身的存在並沒有錯,相反,錢的出現加速了時代發展。我們能去評判的只是掙錢的渠道,錢的使用和錢帶給我們的變化,這個時候,正確的金錢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人生百態,活好自己而無愧於心就足以。
-
4 # 嘯傲異度
試問有幾人能夠做到?想回到過去做回不至於如今追悔莫及的自己,然世間沒有後悔藥,唯有活在當下,且行且珍惜,努力過奮鬥過才不至於面對無力改變的結局而唉聲嘆氣。我們都是別人眼中的別人,是善是惡是悲是喜是醜是美眾說不一,你羨慕他人的同時你也是別人羨慕的物件,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對於金錢,所謂人為財死,烏為食亡。錢夠用就好,不要盲目追求被其矇蔽了雙眼而成為它的奴隸,不攀比不奢侈,知足常樂,人生匆匆幾十年,活在當下各自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別人的人生你無法複製,做開心快樂的自已就好。
-
5 # 萌二哈2019
@木若水 說的我確實比較認同,似乎也是道家理論推崇者?
其實在這一點上,道家和佛家思想中都有說明。比如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隨其自然就好,“道”是存在的,只要坦然地接受便好。另外,儒家也有相應的說明,所謂“聖賢”是怎麼樣的人,正是不掙求這些,就算成就了大的功德,也會“心如止水”“寵辱不驚”,更不會把自己當做“聖賢”。
佛家:勸人放下“煩惱”,主要就是真正地摒棄“貪嗔痴”三毒,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戒定慧”,也就包括了此論題的本質論點。
當然,我們不是也並不一定要成為所謂“聖賢”,同樣地沒有“頓悟”而“立地成佛”,但是,我們不能忽視自我的“平衡”,不管“佛道儒”哪家哲學理論還有心理學理論(由於現在分支出來了,所以單獨提一下。也可分為現代哲學、宗教、心理學),都是注重“自省”和努力做到自我的“平衡”。
因此,面對誘惑、慾望、執念,能做好自我調節、平衡、控制(注意要和“壓抑”區分開,否則會產生心理問題的!)等就好。不必太執著於——是我控制還是我被控制,“不如守中”,增長“智慧”啊……
-
6 # 使用者老王不往隔壁411
近期網上流行一句話叫:咋天的陽光再強,也曬不幹今天的衣裳。不貪戀過去的輝煌,不抱怨過去的境遇。學別人的優秀而不是去模仿,更不要在別人的評價裡迷失了自己。 沒有人會理解你,別人更不會對你的經歷感同身受,別人的參悟,我們的參考,生活之路,風雲雨雪,冷暖自知。 自已的生活只有自己去領悟。而生活最終目的是幸福,我們創業,積累財富,這一切都是讓生活更美好,病入膏肓再有錢也難治癒,所以錢解決不了一切,那些最寶貴的東西金錢也買不來,健康,長壽,友誼,真誠,博愛,看哪一樣是能買來的。財源不淨終是病,病到無醫必是亡。錢能成善,錢也能奪志。有錢別失德,無錢不失節。取財來路正,不花無益錢。
-
7 # 滴滴答答薇
過去也就是曾經走過的路,如果一個人總是回頭看以前走過的路而忘了繼續前行,不僅會徒添煩惱,還有可能心情抑鬱,為了美好的明天應該忘記過去,努力前行。別人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從別人的評價中得知自己的樣子,但是對於別人的評價應該採取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不要因為別人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更不能因為太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而迷失了自己。對於金錢,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然都希望有錢,但是對於金錢的取捨和用途應該有個自己的度,明白自己要用金錢做好事,這樣才能不拘於心不困於行。
-
8 # ZL雲鶴
過去的已成回憶,不論是美好的或是不堪的,都可以從中取得一些有益經驗,人要活在當下,併為夢想而努力,不能一味沉浸在過去裡。人生一世,重要的是要活出自己,至於別人的議論,對的可以借鑑,造謠的要給予還擊,不必浪費寶貴時間去深究。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成功者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真心待你的朋友會對你推心置腹,那些無關人士的口舌真的沒有意義。社會生活離不開錢,但我贊同一句話,那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9 # 北京得明
生活中,只要不被“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的做人狀態束縛住或不沉溺於其中,你就能廣結善緣,就能得受善果,就更大程度上受用順遂,安康,快樂和幸福。
道理其實很簡單: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這是“反公眾利益”的,也是侵害公眾利益的,若如此,能不遭人痛恨和唾棄嗎?能逢凶化吉嗎?答:當然不能,反之,你走出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的束縛,做一個利益社會大眾文明進步的人,你就是一個普利社會大眾的人,若如此,你當然就是一個受歡迎受愛戴的人,怎麼能不順遂,安康,幸福快樂呢?至於過去,金錢,別人,這三個因素並不是根本性的關鍵因素,而只有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的做人狀態才是最根本性的關鍵因素,也是最應當摒棄的。僅此。
-
10 # 警是我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髮鬢鬢。
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
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
一個人夜瀾人靜的時候,時常會想起過去的種種:有童年樂事,有悲歡離合,有人情冷暖。過去的總會過去,人生是一齣戲,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或者我們都不是主角,只要我們用心去演,一樣的很精彩。
偶然懷念下也是可以的,我們都是念舊情的人。但我們不要痴痴的想,被過去控制而影響生活,(即使過去艱苦歲月,什麼苦都捱過,相信你當時是堅強地生活著)生活仍需繼續。
或者過去發生的事太刻骨銘心了,難以忘懷,但我們也不能活在過去的陰影裡,當我們不能自拔的老想著過去的時候,首先你要相信自己,你是沒問題的,你是最棒的。平時多點交流吧!
生活中不要被金錢控制覺得好難的,現在流行一句話。錢能辦到的事情,都不是事。我們上班打工還不是為了錢,人民幣誰不愛它,我是不是有點過了。看官,君子愛財,取之道,我們也不能昧著良心去賺呀。我們要做金錢的主人,不被金錢所奴役,知足常樂也。
-
11 # 一尾潛水魚
同意,講得在理。在生活中,最容易讓人放不下的是過去的經歷,最容易讓人在意的是別人的看法,最容易讓人迷失的是金錢的慾望。
講一段我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歷吧。我的朋友來自單親家庭,因為爸爸很早就不在了,從小隻能跟著媽媽生活。但這個媽媽自她記事起就好吃懶做,並沒給予她多少家庭關愛。仗著自己年輕時有很多有錢有勢的追求者,總愛跟人攀比。相反,我這個朋友受姥姥和姨媽影響卻三觀正得很。我認識她時年齡已經不小,自己努力賺錢生活得很好,沒有喪失對愛情的期待,但也認為不必將就自己必須走上結婚生娃的道路。說實在的,我驚訝於她如此強大的內心下,居然能頂住這麼多旁人的壓力,還能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淡然談及往事,才知道十年前她也曾經結交官二代準備談婚論嫁,但是因為自己想努力在自己剛起步的事業上而不願過早結婚,也不願接受男方父母對自己勢利的母親及家庭背景的鄙夷,於是在傷心欲絕中錯過了一段真心付出的感情。從她身上,我能看到她對過去遺憾的釋然,能看到她對自己內心想法的堅持,也能看到她的深入骨子裡的驕傲和自給自足的豐盈。倘若換作他人,生活在從小缺愛的環境裡,遇到別人能輕而易給予甚至說是施捨的東西,有多少人能保持清醒的自我認知和重新開始上路的勇氣。
當你學會不受生活裡各種誘惑的控制,便能反過來掌握自己的生活。過去有多讓人留戀,也要學會告別並努力往前走;別人的看法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生活是冷暖自知;金錢能給人尊嚴,也可能剝奪你的自由。所以,別忘了自己的初心。
-
12 # 我是女版的大哥
生活中,不要讓自己被三件事所控制:過去、別人和金錢。人生有許多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無法控制就要被控制,總是對立的存在。但是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我們都知道人最容易被情緒所影響,什麼影響情緒呢?過去、別人、金錢都包含在內。情緒被影響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態,心態不好什麼都無從談起。
過去:時間詞,現在以前的時間都稱之為過去。為什麼過去容易影響心情呢,因為過去是一個過程,成就了現在的你。現在的你會覺得不公平,埋怨過去,後悔過去,可是過去不能重來,任憑你如何悔恨都無濟於事。
別人:除自己以外的人都稱之為別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說來說去,除了自己沒人能替代自己,所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在自己認定的路上前行,不要淹沒在別人的聲音裡。
金錢即貨幣,商品經濟社會里變生的,商品之間等價交換的媒介。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錢不能成為人生的唯一追求,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能夠左右你人生的,從來都不是過去、別人、金錢,而是你自己。而能夠成就你的是你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一個積極的心態必將帶來積極的結果,有積極的心態,你就可以控制人生。
-
13 # 我們仨
生活中,不要讓自己被三件事所控制:過去、別人和金錢。這句話我完全認同。
(一)過去
過去是什麼?過去其實就是回憶,就是經歷。人的一生總要有各種各樣的回憶,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成功或者失敗。大家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員,誰能做到不食人間煙火,放下回憶呢?無論回憶裡是美好還是苦澀,那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是在生命軌跡裡留下的烙印。不記得過去哭過或者笑過,怎知現在是苦是甜?
幸福需要比較。
既然幸福需要比較,那麼怎樣比較呢?當然是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雖說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卻也不可以一直沉浸在過去裡。過去,字面就是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那就需要向前需要走出來,人生只有回頭看時才瞭解,然而生命必須向前。
(二)別人
別人是什麼?別人就是除自己以外的人。每個人生來註定不是可以一個人獨自過完一生,我們在社會里生存,就會遇到數不清的別人。我們都不是完人,一定是做不到讓每個人都喜歡,只要我們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其實完全不必在意別人怎麼說你、怎麼看你。
勇敢的做自己。
勇敢的做自己,其實就是在道德約束的範疇內,做好自己、表達自己、追求自我。勇敢的做自己如果只是拘泥於表面的特立獨行,與周遭格格不入這很膚淺。真正的勇敢的做自己,其實是要求自己內心強大,包容周遭的質疑,堅持實行自己的人生價值,別人始終都是別人,可以給你建議,但是不能替你做決定,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把握。須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三)金錢
我想大概只有古來聖賢才能視金錢如糞土,把金錢視作身外之物吧。在當代,沒啥都行,就是萬萬不能沒有錢。沒有錢意味著你什麼都做不了,肚子都吃不飽了,還能做什麼呢?還能談理想,追逐夢想嗎?這是痴人說夢。由此可見金錢真的很重要。
金錢很重要我們就應該被金錢束縛?應該成為金錢的奴隸嗎?當然不應該。要錢為了幹嘛呢?為了享受。如果賺錢的過程不是心安理得,這享受的過程會心安理得嗎?為了賺錢而賺錢,這樣的人很孤獨,很可悲。自己都被金錢控制了,眼裡也就只剩下錢,還會有時間有心情享受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別被金錢衝昏了頭腦,不義之財不可取,取之無道,用之無度,終將害人害己,聰明的人會做金錢的主人,不會被金錢所控制。
-
14 # 陌上光影
過去,是一扇關緊的斑駁的門,在記憶深處,已成歷史。如果一個懷舊的人老是念念不忘過去,時不時推開這扇緊閉的門,將支離破碎的陳年舊事拼湊,除了獨添傷感,還能排繾什麼情懷呢。曾經有過的輝煌或是失落已是過眼煙雲,不必搬弄消極因素來作繭自縛,影響現在的情緒和生活。開心過好每一天,豈不痛快?
別人,只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個參照物,只供參考,但絕不能左右自己的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性,有生動光鮮、令人敬仰的一面,也有陰暗晦澀,令人不齒的一面。取其長可助己增光添彩,避其短可叫人少走彎路多長智慧,使自己生活有度,人生更精彩。
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適可而止就好。如果做錢的主人,知足常樂,多少隨意,處一種平和謙恭的姿態,人就活得瀟灑,自在。如果是錢的奴隸,象葛朗臺一樣見了銀子兩眼放光,臨終之際都在惦念著一生積攢可觀的錢財。可見他患得患失、貪婪無厭的一生活得多麼彆扭,多麼乏味。
總之,要想人模人樣地生活,就不要沉緬在過去的記憶裡,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不要拚命地往錢眼裡鑽。想不通的不想,看不透的不看,追不來不追。自信,自在生活就好。
-
15 # 別聲響
過去,別人,金錢和我
一個人不論是颳風下雨或是旭日朗照的在路上向前走著,他會不由自主的嘆口氣,不時的回頭看看不時的看看左右,他也許會被路旁美麗的野花吸引而停留一會兒。也許會停下開歇會兒。但是最終他還是向前走著。前方等待他的不論是輝煌還是黑暗,他不管,依然向前走去。
我想,看過上面的這個畫面,可能對你有所幫助。人的一生是漫長的。未來無法確定。只有過去才是人生豐富的儲藏室,只有過去才是人感情真正滋養的土壤。人不能獨自生存在世界上。除自己之外要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們,要有左鄰右舍,要有親朋好友,要有不認識即將認識的或者成為你朋友和敵人和莫不相關的人。生活就是吃飯穿衣,掙錢養家。你一天天的長大,你接觸的範圍在逐漸闊大。有時候因過去你更加成熟,有時候因別人你更加燦爛,,有時候你看重了金錢而傷失的友誼,我想父母兄弟姐妹們和左鄰右舍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聖潔的友誼。有時候你看淡了金錢擁有了友誼。但是不論你生活的怎樣你都得無可無不可願意不願意的任時間的流水湧著你向前走。
人生在世間,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要想不被世俗拋棄,要想擁有真正的人生?應該在過去裡吸收營養,就像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他的根在土壤裡扎的很深很廣。俗話說獨木不成林,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捆筷子牢牢抱成團。大樹之所以長的挺拔高昂,全靠樹冠上樹葉的密切和諧的配合。一個樹葉再綠再有能力都養不活一棵樹。只有與眾多樹葉團結起來才能成為一處壯麗的富有魅力的風景。一片樹葉固然重要,風霜打落首先的是那幾個耷拉出來的樹葉,就是平常那樹葉也是乾巴無神。當然人活著在過去要利用有用的,放棄無用的,要融入別人,人生在世雖然不能太看重金錢,但是離開金錢是不可能的。人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質,就像元帥帶兵打仗一樣,運籌帷幄,才能掌握好手下的千軍萬馬,才能用兵如神,才能經常打勝仗。
人生再世,自己要看重自己。要如同元帥掌握千軍萬馬一樣看待你的過去,別人,金錢!自己才是自己的太陽!
-
16 # 請到我的夢裡相遇
不受這三個方面控制,其實就是一句話:徹底迴歸本性本心。
不累過往:人生活在時空裡,生活在因果裡。今天是明天的昨天,昨天是昨天的今天,無數個今天,連續成昨天,如果總是被昨天所累,那麼將永遠活不好今天。當然,反思過去,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反思是為了總結、克服,為正確的因,結出更好的果,是為了當下,為了更美好的今天。
不羈於人:魏晉南北朝大詩人陶淵明歸去來兮,離開官場迴歸田園,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想被人控制。但他始終沒有脫離社會,樂遊於人境中。以後的一千多年,幾乎沒人做到象陶淵明那樣。現代社會分工細了,人與人之間更需要合作,我需要你,你需要我。我們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思想分一分,一部分用於人際交往,一部分留給自己和愛的人。
淡泊名利: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把人的差別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是人的自身,即人的個性的東西。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等。第二類是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他認為人最重要的幸福來源是第一類。金錢也重要,但只是幸福的補充來源。
完全做到上述三點真的不容易,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留一塊天地,給自己的本性本心吧!
-
17 # 送客人
歸家
青春作伴離鄉早
白首還家山依舊
樹下豆蔻今何在
耄耋老嫗不相識
-
18 # 路陽華
過去,就是孟婆手裡的那碗湯。喝掉它,就會被“過去”控制,就會忘記生活的方向。過去本就是留不住的,比如,我寫下這個字的現在,已經成為現在寫出這個字的過去。對於已經經歷過、不可再改變的往事,苦也好,甜也罷,“不生怨恨心”,才是糊塗中的聰明。應當時時警醒自己記住本心,記住人生的大方向、大目標,而忘記生活中小事的糾葛,這樣才能做到釋懷,不會受怨恨和遺憾糾纏。
別人,就是那面照妖鏡。那個妖,正是自己。我們永遠都在努力地做別人眼裡的自己,認為那個自己才是最完美的。人愛惜自己的形象,如同鳥愛惜自己的羽毛,於是,“別人”就成了把玩自己的籌碼。人,總愛比較,尤其是愛和別人比,看到這個人比自己好就眼紅嫉妒,看到那個人不如自己就藐視怠慢。看到別人換車換房,自己也想換,比來比去經濟力量達不到。別人上了個職位,自己也想上,謀來謀去僧多粥少謀不到。你愛上了某女,某女卻鍾情於某男。你想做名醫生,卻不得不在藥店賣藥打工。比來比去,最終比得自己要抑鬱。
金錢,就是貪心。柳宗元在《哀溺者序》中,講述了一個善游泳的人因不捨得解下腰間錢袋而被水淹死的故事。活生生的貪相讓人在慨嘆間,內心倏然一驚。有多少人又不會因為金錢而被淹死呢?
人都想擁有更多的金錢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畢竟,沒有錢就沒法做很多事情,衣,食,住,行,就醫,養老,都得看錢包的臉色行事。於是,掙錢,攢錢,是人一生中天經地義亙古不變的主題。有人靠色賺,有人靠權斂,有人靠苦力,有人靠招搖撞騙,什麼都靠不上的人,就靠賣血賣命。越是有錢人越是吝嗇,因為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施捨給別人,那好比拿刀割肉,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疼。 因為怕疼,我們把錢財捂得越來越緊,似乎只有把它握在手裡,栓在腰上,擱在眼皮子底下,我們才能踏實放心。因為怕疼,我們顛倒夢想,顛倒追求。錢本是為人服務的,反卻成了人的主人。我們被貪所縛,被錢所累,在貪的洪流中越陷越深。貪,淹死了親情,讓兄弟因為爭奪財產反目成了仇人。貪,淹死了良心,讓熊失了掌,貂失了皮,張牙舞爪的人類,讓獸類膽戰心驚。貪,淹死了道德,賣米的不敢吃米,種菜的不敢吃菜,老人跌倒不敢扶起。貪,淹死了責任,發現有人跳河不是先阻止,看見有人打架不是先拉架,而是舉著手機拍照片發影片。
願我們每個人都不被“過去,別人,金錢”困擾,願我們每個人都光明向上的活著。
回覆列表
過去終究已成為了往事,別人終究也只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看客,金錢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去解決很多問題,我們的人生,需要我們自己自主,有的時候,太在意別人,太糾結過去,太注重金錢,那麼我們終將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