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黑子114

    這個問題三五幾句話說不清,首先幾個大的原因有幾點:1,戰爭資源和潛力蘇聯遠大於德國:2,德國只能靠閃擊迅速打垮蘇聯,但是在莫斯科城下希特勒和陸軍出現了分歧,陸軍堅定要求一舉拿下莫斯科,希特勒看重戰爭資源要求分兵兩路分別打列寧格勒和烏克蘭,結果浪費了半年時間把時間拖到嚴寒的冬季,3,盟軍在背後狠狠插了德國一刀,4,後期德軍的先進黑科技和武器沒成型,由於英國破壞,原子彈也沒造出來等等很多原因,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人的原因,希特勒太獨斷,這和德軍的指揮體系嚴重背離,德軍的一貫作風是發揮各級軍官的能動性,不受上級太多幹預。所謂成也希特勒,敗也希特勒。

  • 2 # 藍色宇宙1

    1.德國自身的資源不足。當時德國在攻打西歐,對戰爭所需要的原材料(如橡膠,石油,銅,鉑,鋅,石棉,黃麻和鎢等)依賴越來越大,而德國有一半的原材料是從蘇聯進口的,雖然在1940年德國和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希特勒明白,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也是一個狠角色,如果蘇聯把資源進口中斷了,那等於是釜底抽薪,對德國的工業打擊將是災難性的。但如果迅速攻打蘇聯,情況就不同了,德國就可以從蘇聯安心獲取原材料和農產品:烏克蘭的小麥,頓巴斯的煤炭和礦石,高加索的石油,科拉半島的鎳,白俄羅斯的木材等等。可惜的是希特勒沒有料到他的巴巴羅薩計劃裡面的三個地方(烏克蘭,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除了烏克蘭一開始佔了外其他的地方根本沒有佔領,更不要說之後的阿斯特拉罕,伏爾加和阿爾罕格爾斯克了。

    2.德國的戰爭潛力佔下風。德國的一切因素都說明了德國不適合打消耗戰,隨著戰爭的拖延,蘇聯終究會佔上風。而且後來的事實證明,德國的許多軍事指標和蘇聯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比如士兵人數和坦克數量,畢竟當年蘇聯和德國11:1的這個恐怖比例可不是鬧著玩的)。

    3.選了兩個“坑”隊友。只能這麼說:日本都還算有些資本,義大利就不說了(除了義大利炮外我還沒有想出它更好的事蹟)。

  • 3 # 寫哯茬

    二戰時,蘇聯打贏德國,不少人覺得是因為天氣原因。蘇聯國土遼闊,冬季氣候惡劣,德軍在不瞭解蘇聯氣候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導致僵局,最後潰敗。但如果仔細分析,其實德國戰略誤判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戰 蘇聯 德國 軍事歷史 環球歷史 天下有警

  • 4 # 剛剛他爹

    二戰時,蘇聯打贏德國,不少人覺得是因為天氣原因。蘇聯國土遼闊,冬季氣候惡劣,德軍在不瞭解蘇聯氣候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導致僵局,最後潰敗。但如果仔細分析,其實德國戰略誤判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戰 蘇聯 德國 軍事歷史 環球歷史 天下有警

  • 5 # 港漂漂深圳

    因為蘇聯更強大,如果不是大清洗的緣故,德軍連烏克蘭都不可能攻下,說不定第二年就被蘇聯反推過去了。

    蘇聯是開了社會主義的掛的。不僅社會主義勞動熱情非常高,而且技術也比較先進。就比如蘇聯最新的T34坦克,一開始德軍根本無可奈何。還有火箭炮,讓德軍非常震撼。連工業產值,蘇聯也略超過德國。開戰的時候,無論是坦克大炮的數量和質量,蘇聯都遠超德國。德國一開始逞能,不過是因為蘇聯措手不及,加上大清洗太嚴重了。德國最牛逼的坦克閃電戰術,蘇聯也有,只是因為大清洗,發揮不出來。

  • 6 # 愛看愛思考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面對的是東西兩線作戰。自己的資源又無法保障軍隊的需要,才會有這樣的下場。蘇聯的戰略縱深及其廣大,德國人能夠採取的有效戰略還真的不是很多。死拼硬打是最愚蠢的辦法。畢竟,德國人是消耗不起的!這個就是,強國和大國的差距。德國最多也就是個強國而已,算不上是個大國的。

  • 7 # 天天都上班4

    主要敗在後勤上。

    在進攻英法聯軍時,因為法國的面積不大,加上西歐發達的基礎設施,使得納粹德國的後勤壓力並不大。

    但是進攻蘇聯時,他們才發現,自己進入的土地是何等廣沃,但是道路條件又是何等的落後。

    因為兩國的鐵路不同,納粹德國的鐵路部門又是一通胡搞,弄得運輸效率大幅減低。

    國內的工廠也沒有轉入戰時機制,當戰爭拖入冬季時,很多德軍手裡連禦寒的大衣都沒有,非戰鬥減員急速上升。

    蘇聯挺過最艱難的時刻後,開始逐步的反擊。不過他們缺乏機動力量,美援卡車到來以後,才解決這些問題。

    在傷亡大量有生力量之後,蘇聯的軍隊越來越重視技術兵種。武器的產量也得到完全釋放,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某個師在渡河時損失了大量武器,其後補充的數量甚至還超過原有。

    而美國參戰以後,持續對德國戰略轟炸。雖然德國工廠的產量一直增加,但是四面楚歌之下,兵員損失得更多,失敗只是時間問題了。

  • 8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蘇聯實力不是很弱,而且斯大林已經建立起了遠超沙俄時期的工業力量,能夠生產不是非常弱的坦克和飛機,加上俄羅斯的國土和氣候優勢,蘇聯成功的拖住了德國,等到了美國和英國的援助,最終反敗為勝

  • 9 # 手機使用者54680333544

    ①實力!蘇德戰爭後期,蘇聯得到了美國巨大的物質支援,而德國除了在戰敗國收了破銅爛鐵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外援!②政治!希特勒不是一個政治家,鼓吹的“人種論”對德國人打雞血有用,但必定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對!無法用來統治戰敗國,為其戰爭服務!③戰略戰術!希特勒的閃電戰,對小國勢如破竹;但對付一個國土是德國幾十倍的蘇聯,如同一顆石子掉進湖裡!這一點希特勒做夢也沒想到!

  • 10 # 狐羊樹

    二戰時希特勒在進攻蘇聯失敗有以下原因:

    第一,氣侯原因:蘇聯的冬季異常寒冷,通常零下40度左右,惡劣的氣侯蘇聯本地人有方法應付且習慣了,而對德國士兵來講是惡夢:

    A,德國士兵適應不了氣侯且缺冬季的衣服。

    B,德國的坦克,車隊等所需的柴油和汽油因標號不夠而時常凝固,對坦克作戰有極大影響,運輸車隊不能正常工作,後勤保障有極大問題,甚至有時槍械因寒冷凍結打不開,戰鬥力下降!

    第二希特勒戰術戰略有失誤:

    A,在庫爾斯克及斯大林格勒兩地過度消耗兵力,為爭奪地盤<攻破城市>為目的而死磕,沒有以消滅對手的兵為主要目的,結果失去時機,讓蘇聯緩過來了,

    B,希特勒在北非,西歐,東歐三線作戰,後勤資源和兵源沒有跟上,尤其空軍調去轟炸英國本土,空軍對蘇聯打擊不夠!

    第三其它如軍團之間配合有問題,當地平民突擊也造成軍心惶恐。

  • 11 # 戰鬥大黃蜂

    二戰時,為何希特勒為何敗給蘇聯的原因。

    主要是國力與策略的原因。

    1,國力上,二者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德國的國土面積狹小,資源並不豐富,除了魯爾區能夠產出大量煤炭來之外,其餘的戰略資源都要靠國外進口,比如鐵礦來自瑞典,鎢、銻等戰略資源來自中國,石油更是短板,是想佔據羅馬尼亞與蘇聯巴庫的油田來滿足戰爭需要。蘇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國土面積廣大,各種資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就算失去了巴庫的油田,還可以依靠西伯利亞的油田來彌補。

    2,國力上的另外一個差距就體現在工業體系與生產能力上。德國的武器精良,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完全可以虐殺T-34,但是,據統計生產一輛“豹”式坦克的工時,蘇聯可以生產5輛T-34,“虎”式坦克用的工時則可以生產更多。所以蘇聯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T-34,用數量來壓制德國的坦克。這點可以體現出來兩國的巨大工業差距。

    3,德國開始就採取了一個錯誤的戰略。原本德國的計劃是等到英國求和以後在進攻蘇聯,只是希特勒錯誤的判斷了形式,在英國依舊堅決抵抗的前提下就開闢東部戰場,導致了兩線作戰。而且蘇聯雖然剛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但是蘇聯早就做好了開戰準備,只是沒有預料到戰爭提前了而已。而且,蘇聯一貫的戰略就是以空間換時間,用自己巨大的國土來拖死德國,在依靠後方完備的軍事工業發動反擊。所以,蘇聯雖然開局不利,但是還是按照自己設定的戰略來發展,可以說採取了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的正確戰略,一步步的擊敗了德國。

    4,德國的武器設計思路也不適合大規模的戰爭。再拿“虎”式坦克舉例,這款坦克雖好,但是過於複雜,在戰場上維修十分的不便,而且培養出一個車組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嚴重限制了在戰場上的使用,德國所有的武器基本都存在這個缺點,效能優異,但是並不適合惡劣的戰場環境,導致補充跟不上損失。蘇聯在設計武器時,則是能簡則簡,生產迅速,不用經過特殊的培訓,就可以上手。這個思路完全適合大規模的國家戰爭的需要。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方面。

  • 12 # 山上一課樹168

    第一是德國不是正義的一方,而是侵略者的一方,他發動的戰爭得到了全世界大多國家的反對,

    第二德國要面對兩線作戰,德國並非打不過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可以說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英國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將德國拖入蘇聯深處,同盟國用了了四年才把德國擊敗,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二戰中,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加上美英的武器和物資,蘇聯才頂住了德國的進攻。

    第三天氣原因,蘇聯天氣轉冷,在極寒的天氣下作戰下,德軍戰鬥力大大下降,惡劣的天氣使德軍士兵無法接受,許多士兵更是被凍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連槍栓也被凍住,根本就拉不動,德軍並沒有做好冬季作戰準備,反而是蘇軍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惡劣天氣,蘇聯惡劣的天氣和泥濘的道路,是德軍後勤無法跟上,讓蘇軍有喘息之機。

    第四蘇聯是一崇拜英雄的國家,是一個同敵人血戰到底的的戰鬥民族。蘇聯人骨子裡就帶著野蠻、嗜血、侵略的因子,具有彪悍尚武的民族精神,加上蘇聯特殊的社會體制,動員能力非常強,二戰中蘇聯人共動員了約3440萬人參戰,婦女和老人都上了戰場,城市被攻破了,蘇聯軍民並不會投降,而是利用街道和制高點進行激烈爭奪,甚至逐街逐樓逐屋反覆攻守,在以“米”計算的推進與防守之間,每片磚瓦、每寸土地上都灑滿了蘇聯軍民和侵略者的鮮血,

    蘇聯能打敗德國是由於世界多國的支援,和蘇聯軍民同仇敵愾的勇氣,還有遼闊的戰略眾深和強大的動員能力。

  • 13 # 出太陽託尼

    一戰、二戰蘇俄都未輸,只是慘勝,命也運也。 只是進攻方採用的閃電戰,而非持久戰,只要熬過最困難的階段,加之北方的寒冷,戰鬥民族的強悍,戰爭的天平必然傾向了蘇俄。

  • 14 # 深圳的阿超

    二戰德國確實強大,但是無奈蘇聯的體量太大,德國無法一口吞掉,陷入了僵持,導致需要東西兩線作戰,國內的經濟和資源被耗盡。同時蘇聯得到盟軍的源源不斷的物資援助,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打不過蘇聯。

    本來蘇聯的實力就不差,只是開戰初期,蘇聯對戰爭方面沒有做過多準備,加上德國的閃電戰確實迅速,打得蘇聯方面措手不及,幸好最後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一線頂住了,把戰爭拖入了消耗戰。最終德國被蘇聯消耗殆盡,為了後面反攻創造了條件。當然蘇聯也是傷忙慘重,蘇聯是二戰中死傷最多的國家。

    還有其他的因素,德國屬於侵略者,被世界各國拋棄。還有盟國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讓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盟軍一直都源源不斷供應物資給蘇聯,幫助抵抗德國等等。

    所以種種因素加起來,最後德國再強大也還是打不過蘇聯這個宿敵。

  • 15 # 海事先鋒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可謂強大,但是卻不是蘇聯的對手,說起來這也不能說德國不夠強大,主要還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蘇聯陸地上比德國更強大;第二,德國要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第三,德國的海軍不夠強大,被英美包圍在歐洲出不去。

    從東線戰場來看,德國前期發動了突然襲擊,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但是蘇聯竟然能夠在損失近半兵力的情況下挺過來,這就是蘇聯強大的國力做支撐,要知道,蘇聯在二戰中生產製造了近6萬輛T-34坦克,二戰後最初幾年,還製造了3萬多輛T-34-85坦克,這還是在誕生T-34坦克的哈爾科夫坦克廠長期被德軍佔領的前提下做到的,起技術非常易於生產製造,就連拖拉機廠都能製造,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就曾經一邊製造坦克,一邊在讓這些新坦克在廠房內朝外射擊。

    蘇聯也是一個陸權主義強國,蘇聯雖然沒有強大的海軍,但是陸地上卻無人能敵。蘇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確定了德國為其未來的主要軍事對手,因此蘇聯很早就制定出深遠戰役學軍事理論,確定發展機械化陸軍,給每個集團軍配備坦克、卡車等裝備,使之具備縱深獨立突破的能力,只不過,被德國巴巴羅薩計劃突然打擊後,蘇軍大量有生力量和裝備物資被摧毀,這才陷入了苦戰,事實上,如果二戰按照蘇聯預想的1942年爆發,那麼德國會敗的更慘。

    圖為駕駛T-34坦克衝擊的蘇軍部隊,整個二戰後期,蘇軍就是在這樣的反覆衝擊中度過,而德軍則節節敗退。

    比如說,在二戰初期,蘇聯的BT-5、BT-7等快速坦克損失巨大,使用克里斯蒂懸掛的這些快速坦克,雖然對比其他歐洲國家有一定優勢,但是在德國反坦克火力面前,他們脆弱的裝甲不堪一擊,僅僅1年就損失殆盡。但是反過來,蘇聯製造的T-34坦克在東線戰場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德國的1號、2號、3號乃至4號坦克的早期型,都無法奈何T-34,一度陷入了T-34危機之中。

    圖為德軍進攻中的1號坦克,這些小坦克在閃電中很好用,但是中後期面對T-34,就基本沒有用了。

    而蘇聯同期的重型坦克,KV-2和KV-1,則在戰爭初期給了德軍巨大的震撼,或許正是他們把德國坦克的發展道路一步步引向了重型化,畢竟當時,德軍任何坦克的火力都無法在正常的1000米距離洞穿KV-2,甚至出現了1輛KV-2摧毀一整個營的德軍坦克。當然,德國在初期還是打的很快的,這是“閃電戰”的功勞,並不代表德軍當時技術裝備就多麼先進。

    德國畢竟在體量上不如蘇聯,因此德軍最後走上了以質量取勝的路線,德軍的“黑豹”坦克能夠比蘇聯的T-34-85稍強,而德軍的“虎式”坦克也能比蘇軍的IS-2重型坦克更強,可是蘇聯的特點就是,不但規模大、體量大,關鍵軍事技術也過硬,T-34-85單車是不如“黑豹”坦克,可是“黑豹”中坦再強,也不過製造了6000多輛,T-34-85卻在二戰中就製造了12000輛,戰後還製造了33000輛,T-34-76則製造了40000輛左右,海一般的T-34使得蘇軍早早實現了機械化,也成為了德軍的夢魘。

    而且從機械化戰爭的角度來看,德國也完全夠不上真正的機械化,他們的後勤還是以騾馬為主,並非是以摩托化交通工具為主,德軍的後勤部隊經常趕著歐洲四輪馬車,追趕前方的機械化軍團。反觀蘇聯,倒是真正實現了機械化,起碼也是摩托化,畢竟人家的後勤是實打實的摩托化部隊,在蘇聯將領們的回憶錄中甚至指出,在蘇軍最困難的時候,蘇聯部隊後勤已經無以為繼的時候,蘇聯統帥部依然不願意給機械化部隊配發騾馬化的後勤,依然在到處找卡車。

    圖為德國虎式坦克戰鬥場景繪畫。

    在二戰後期,一個蘇聯的集團軍會有4000多輛卡車作為後勤支撐,換言之,蘇軍之所以在後期能夠打出一戰解放烏克蘭、再一戰解放白俄羅斯的大縱深戰役,就是因為蘇軍機械化軍團後勤保障也是摩托化的,是能夠伴隨部隊前進的,每一個蘇聯坦克集團軍,都具備獨立向前突進至少1周的能力,這個能力比德國要強多了。

    從國際局勢來看,德國腹背受敵,東線和蘇聯打,西線雖然早早把法國打敗了,但是後期又面臨著盟軍諾曼底登陸後開闢的新戰線威脅,兩邊分兵,自然不如蘇聯集中於一個方向要強大,畢竟蘇聯得到了情報:日本短期內不會在陸地進攻蘇聯,日本的方向是往東南亞進攻。再者,德國還面臨著美英在海上的封鎖和空中的轟炸,雖然美英在二戰大部分時間都沒有進入歐洲戰場,但是在初期,美英也透過戰略轟炸等手段,破壞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和大量軍工企業,讓德國不至於爆發出更大戰爭潛能。

    海上的封鎖更為致命,德國無法獲得歐洲沒有的黃金、橡膠等戰略物資,只能使用大型潛艇透過遠洋航行到日本那裡獲取相關物資,可見其被封鎖的有多困難了,在蘇聯奪取了羅馬尼亞後,德國也失去了8成的石油供給,實際上,從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即便沒有其他因素,單憑蘇聯也能擊敗德國,畢竟德國的命脈還是資源和工業,失去了這些,德國也就失去了作戰潛力。

  • 16 # 歷史的重負

    閣下是不是以為英美買了門票在臺下看熱鬧?中蘇友好時期,把英美的二戰功績一筆抹消,現在造成那麼多人還以為是蘇德單挑……

  • 17 # peng0517

    一是蘇聯地域遼闊,便於蘇聯紅軍縱深防禦,及時調整戰略,調兵遣將,伺機反攻。德軍也遇到戰線拉長,多頭並進,兵力分散問題。二是蘇聯大後方的保障。蘇德戰爭期間,蘇聯的工業體系基本沒有被破壞,為贏得戰爭提供了軍工保障。三是反法西斯聯盟的作用。英美在蘇德戰爭前期對蘇聯給予戰略物質支援,後期開闢第二戰場,也緩和了蘇聯的壓力。最後是從道義上來講,正義的戰爭必將戰勝邪惡的戰爭。

  • 18 # 歷史情感大視野

    1941年6月22日,震驚世界的蘇德戰爭爆發,納粹德國糾集義大利、羅馬尼亞、芬蘭等多個國家大舉入侵蘇聯。聯軍出動了550萬軍隊,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各類火炮、190艘戰艦以及60萬輛運輸車,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但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仍然沒有徵服蘇聯,希特勒和他的帝國聯軍兵敗蘇聯,第三帝國功敗垂成。那麼蘇聯為何那麼難打?

    第一,蘇聯有遼闊的領土和龐大的戰略縱深。蘇聯領土面積2200多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東西最遠距離達10000多公里,就是蘇聯不抵抗德國人從西部邊境跑到達勘察加也得跑半年,估計走到一半就迷路了。蘇聯那麼大,德國那點人分攤到蘇聯好幾平方公里都分不到一個,農民拿耙子就能幹掉他,蘇聯太大了,戰略縱深大的國家很可怕,蘇聯如此,中國也如此。 第二,蘇聯氣候惡劣,非常寒冷,特別是冬天的嚴寒,一般人根本受不了。零下三四十度家常便飯,一年裡有半年在下雪,除了渾身是毛的俄國人誰都扛不住。蘇聯人一旦堅壁清野搞游擊戰,德國後勤補給跟不上,冰天雪地的沒吃沒喝忍凍捱餓,用不了多久就得撤。法國和德國入侵蘇聯之所以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候,傷寒減員比戰鬥減員還厲害。

    第三,蘇聯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人口眾多,國力強大,蘇聯人又將工業和物資儲備向東部轉移。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雖然一潰千里,裝備和人員損耗巨大,但蘇聯強大的工業迅速彌補了消耗,蘇聯廉價簡單的裝備源源不斷的運到前線。T34、B4重炮、SU-152自行火炮、喀秋莎都是世界範圍內的好武器。蘇德戰爭中蘇聯損耗了近7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強大的生產很快彌補了不足,二戰中蘇聯共生產坦克10.8萬輛,加上戰前的和英美援助的,共有坦克14萬輛,蘇聯人用坦克海淹沒了德軍。

    第四,蘇聯人非常野蠻,是標準的戰鬥民族。蘇聯人骨子裡就帶著野蠻、嗜血、侵略的因子,具有彪悍尚武的民族精神。加上蘇聯特殊的社會體制,動員能力高的嚇人,二戰中蘇聯人共動員了約3440萬人參戰,婦女和老人都上了戰場,這動員率和兵員數量不服不行啊。

    第五,蘇聯雖然和西方不是一路,但也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國,和西方關係錯綜複雜,是歐洲乃至世界戰略平衡重要的一環。蘇聯在被德軍打的幾乎崩潰時,英國和美國很快伸出來援助之手,讓蘇聯從死亡線上起死回生。二戰中英美給蘇聯的物資多到嚇人,這些物資幫助蘇聯人度過了難關。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蘇聯當然不好打。

  • 19 # 人生若4有如果

    單挑肯定德國贏,但到了反攻階段,即使英美不動手,德國也必敗了。蘇聯這個巨人一旦全國總動員沒有那個國家單挑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被低估了的武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