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通史影片A

    李世民逼宮的時候,已經控制了軍隊和長安城的禁軍,李淵已經是孤家寡人了,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拿什麼反抗?

    從地圖看,玄武門是李淵的宮殿太極宮的北門,控制玄武門,就說明解除了李淵的武裝,而且,李世民政變,就是衝著李淵去的,他就是為了控制李淵,然後奪權做皇帝的,

    所以說,李淵才是他的目標。

    在玄武門之變前,朝中大量官員支援李世民,武將中,李靖和李績都是支援李世民的,當李淵看到李世民帶著尉遲敬德披甲來見,就說明李世民已經控制局面了,李淵還能怎麼辦?

    李淵比較識時務,馬上就宣佈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退位做太上皇,李世民在太子東宮執政,

    三年後,李淵才搬出太極宮,到了大安宮,李世民這才搬進太極宮,

    如果李淵想翻盤,李世民會毫不猶豫的解決李淵的,方法有很多,想想看,趙武靈王怎麼死的?

    這時候的李淵,除了在宮裡養老,還能怎麼辦?沒得選了,他的太上皇,可不是乾隆啊,乾隆可是掌握實權的,是自己退位的,他是被逼退位的。

  • 2 # 飛越人間

    在古代執行皇帝或者官員意志是需要人的,再好的想法一個人很難去做,作為皇帝和將軍是一樣的,再好的規劃和佈局都需要有人衝鋒陷陣。

    李淵沒有了執行意志的人,和聽其指揮的人就是光桿司令一個,在被軟禁的院子裡,整天無所事事,有吃有喝,每天只能混吃等死,和蹲監獄有什麼區別?能做的或許也只能是娶妻生子了,而且在寫歷史書的人再添油加醋的寫點壞話,誰有能知道真實的狀況,在沒有話語權的歷史裡面,筆桿子就是話語權,至於真相就永遠的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3 # 蒼海白雪

    一、繼續為大唐貢獻微薄之力。李淵是唐高祖,是當朝皇帝的父親,是唐朝的奠基人,他又是隋朝的遺老,是他起兵反隋,把隋朝滅亡的,雖隋煬帝暴政引起民怨,但李淵也擔負"逆臣″的罵名,他不得不修史揚名,為大唐基業重新立傳,他會閒著嗎?

    二、李世民繼續剷除異已。李世民逼父出宮,殘殺兄弟,消除隱患,為其執政掃平道路也是迫不得已,是其政治手腕,李世民會坦然讓李淵娶妻生子,平空多幾個小阿弟嗎?他會想,說不定真的再來一回"玄武門兵變"之類亂七八糟的事情來,這不給自已添亂嗎?說白了,李淵還是一邊待著吧。再說,李淵年齡已大,國事操勞,也早已料到,已無心於風花雪月。

    三、李世民發動宮變,是其既定國策,從其隨父出征開始已顯露帝王之術,在戰爭中鍛鍊其帝王手段。在政變過程中,射殺兄弟不得已而行之,但必競是手足之情,對李淵而言,喪子之痛打擊很大,也是風燭殘年平添幾分蕭殺。

    綜上所述,遭逼宮後的李淵,能平安度過晚年已是不易,那還有娶妻生子這份閒雲野鶴之心呢?

  • 4 # 村落黎明

    個人認為也不是沒辦法去處理,因為他在哪個位置,只要他一句話,李世明的逼宮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正面性,最主要是為了穩定時局

  • 5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李淵從一個問鼎天下的開國帝王,淪落為一個只能在後宮生孩子玩的太上皇,那都是他自己作的結果。

    開創李唐基業,其實沒有人可以否定唐高祖李淵的功績。他在起義的過程中,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不管李世民怎麼抹殺歷史,都無法將所有功勞都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

    可是李淵玩權謀之術的時候,玩脫線了。因為他完全控制不了兒子們之間互相殘殺的狀況,最後把自己逼入絕境,也是必然的了。

    01李淵想要學習孫權,平衡諸皇子之間的力量。

    家有長子李建成,在唐王朝建國以後,李建成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帝國的合法繼承人。成為皇太子以後,李建成的行為舉止還算符合規矩,可問題是李淵不希望過早看到李建成大權獨攬的情況。

    因為皇帝還活著,而且還有很長的時間來管理這個國家。他壓根就不希望有任何人來分割他的權力,就算是親兒子也不行。

    宗親執弓以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時也,窮兇極慘,而人之心無毫髮之存者也。史臣修高祖實錄,語多微隱,若有怵惕不寧之情焉,夫人皆有之心也,且以示後世,與宋太宗燭影斧聲之事同其傳疑,則人固謂天倫之不可戕也。而太宗命直書其事,無畏於天無憚於人而不掩,乃以自信其大惡之可以昭示萬世而無慚。---《通讀鑑論》

    所以李淵為了平衡太子的力量,就扶植起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能征善戰的李世民。最初李世民對自己的定位是武將,很簡單,類似曹操的兒子曹彰這種型別。

    因為李世民擅長打仗,所以長期活動在軍隊之中,也積累了一批忠勇的武將。可是李淵卻覺得這還不夠,光有武將輔佐怎麼能跟太子李建成相抗衡呢?於是乎李淵特批,你小子可以招攬一點謀士為你出謀劃策嘛!李世民心裡的小悸動就這麼被挑出來了,原來老爸有心把他培養成為繼承人!有了這麼一個想法以後,李世民開始大肆培養文臣武將,直接把一套領導班子給帶出來了。李淵看情況不對,立刻打算打壓李世民,結果這個時候局勢以及超乎了李淵的預料。李世民的個人能力太強,比他老爸和老哥都要強,這幫文臣武將對李世民的忠誠度那是沒的說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淵刻意削減李世民的配置,比如將房玄齡和杜如晦調出秦王府,到朝中任職。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對手下人的掌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02李世民個人能力太強,李淵壓根扛不住。

    李淵的確做了一些打壓李世民的事情,可是情況早就超出了李淵的控制。就算房玄齡等人成為了朝廷的官員,依舊還是聽從李世民的調遣。

    你不管李世民用了什麼特別的辦法,反正最後他的手下對他都是十分忠誠的。所以李淵壓根就掌控不住局面。

    高祖大悅,群臣皆呼萬歲,極夜方罷。齋 帝宜九年五月庚子,高祖大漸,下詔:“既殯之後,皇帝宜於別所視軍國大事。其服輕重,悉從漢制,以日易月。園陵制度,務從儉約。”是日,崩於太安宮之垂拱前殿,年七十。群臣上諡曰大武皇帝,廟號高祖。十月庚寅,葬於獻陵。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舊唐書》

    李淵沒這個本事,李建成就更加沒轍了。因為李世民是久經戰陣的猛將,而李建成則是在家養尊處優的太子。

    這就好比如果鄢陵侯曹彰帶著十萬大軍要造反的話,養尊處優的曹丕也未必就是他的對手。所以李建成的努力,壓根就撐不起他的野心。

    在玄武門之變爆發之前,其實雙方都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狀態。兩個人為了爭奪繼承人的位置,已經不止一次交鋒過。玄武門之變只是對整個事件做了一個了結罷了。按照李世民的說法,是李建成事先在玄武門設下了埋伏,想要殺了他。所以他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反擊,殺害李建成和李元吉,那也只是無奈之舉罷了。而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李世民進入玄武門帶那麼多文臣武將幹嘛去了?其實他就是去登基的。不管李建成設下什麼埋伏,對李世民來說,那跟小兒科沒什麼區別。

    王世充、竇建德這樣的豪傑,都不是李世民的對手,你一個小小的李建成就能鬥倒了李世民?實在是太天真,一切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裡,而李建成卻渾然不知。

    03李淵真的在遊湖嗎?玄武門之變爆發的時刻,他難道一點訊息都得不到?

    最讓人感到詭異的事情就是,當玄武門之變爆發的時候,李淵居然在後宮遊湖。而且整件事從發生到結束,李淵從始至終都沒有得到任何訊息,殺害李建成的事情,還是李世民親自跑到宮裡去告訴李淵的。

    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屢許以為太子。太子建成懼廢,與齊王元吉謀害太宗,未發。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門,殺太子建成及齊王元吉。高祖大驚,乃以太宗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新唐書》

    難道皇宮中的通訊如此閉塞嗎?宮內的大內侍衛和密探們都是吃乾飯的嗎?理由可能只有一個,李淵早就被李世民給控制住了。

    所謂擒賊先擒王,如果李世民殺了李建成以後,李淵公然反對李世民的話,那李世民必然就是亂臣賊子。聰明的李世民當然不會讓這件事發生,所以李世民選擇先把皇帝給控制住了。只有封住了李淵的嘴,才能在殺了李建成以後,掌握整件事的主動權。

    有人會認為李淵當時沒得選了,兒子只剩下李世民了,所以就算不控制李淵也沒辦法。這就有點天真了,我們可以看看李淵的生殖能力有多強悍,就知道他完全不會擔心這種無聊的問題。

    包括後來做了太上皇生的,李淵一共有22個兒子。李世民誅殺的只是竇皇后嫡出的兩個而已,所以說李淵可選擇性還是非常大的。

    做事就要做到絕對,既然想要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那這就說明李世民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既然沒有其他選擇,為什麼不把唯一的一條路走得精緻一些呢?

    總結:李淵在後宮生孩子,也算是李世民對得起他了。

    李淵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能在那個時代站出來建立政權的人,都不是什麼小人物,至少得有膽量和眼光才行。

    可惜的是,在玩弄權謀之術的時候,忽略了兒子們之間水平的差距。後來情況失控,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事後李淵“主動”退位讓賢,把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李世民,這應該是開國之君中唯一的一例了。事後李淵的小日子還算逍遙,做了10年太上皇,生了一波小兒子。

    李世民對自己的父親算是比較客氣的了,要是他內心再狠毒一點,可能李淵也得跟著李建成一起下去了。畢竟一杯毒酒就能解決所有事情,而且李淵也到了那個歲數了。

    當然了,千古明君李世民是做不出殺害父親的事情的。李淵在政治上的表現,恰好反稱出李世民傑出的政治才能。當然他的這一行為為後世子孫做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表率。

    參考資料:

    《新唐書》

    《舊唐書》

    《通讀鑑論》

  • 6 # 仁者厚德載物

    在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之後,作為皇帝的李淵已經非常被動,很難對李世民的兵變進行有力鎮壓了。

    在玄武門兵變之前,唐高祖李淵只有三個嫡子即竇皇后生的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四李元吉,還有一個嫡子即老三李玄霸在十幾歲的時候已經早夭。

    因為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門兵變被殺,李世民成為李淵唯一的嫡子,因此李淵手下的大臣將領大都倒向李世民一邊。宰相中只有裴寂是李淵的鐵桿親信,其餘的宰相比如蕭瑀陳叔達等都是李世民的親信。守衛玄武門的禁軍將領常何是李世民的臥底,另外兩名守衛玄武門禁軍將領敬君弘、呂世衡也倒向李世民一邊,因為與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作戰而戰死。

    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並沒有對李淵掉以輕心,仍然派親信大將尉遲恭等人去控制李淵,以確保萬無一失。

    因為李建成李元吉雖然已經被殺,但李世民在宮中的敵人尹德妃張婕妤還在,李世民在玄武門兵變之前曾經向李淵公開控告尹德妃張婕妤與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給李淵戴綠帽子,張婕妤尹德妃也因此給李建成李元吉通風報信,因此李世民與尹德妃張婕妤也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

    李世民擔心尹德妃張婕妤勸說李淵鎮壓自己,如果李淵殺了李世民,尹德妃生的老八李元亨、張婕妤生的老九李元方就成為地位最高的皇子,雖然他們玄武門兵變的時候都只有8歲,但有可能被李淵立為皇太子。

    因此李世民派尉遲恭控制李淵也是玄武門兵變的繼續,其實不僅是控制李淵,李世民很可能在玄武門兵變以後殺了尹德妃張婕妤,或者把她們打入冷宮再折磨死。

    而李世民繼位稱帝以後,張婕妤生的李元方10歲就死了,尹德妃生的李元亨13歲就死了,有可能是因為李世民殺了他們的母親尹德妃張婕妤之後為了斬草除根把他們害死。何況李世民指控他們的母親與李建成李元吉偷情,也有可能懷疑他們是李建成李元吉的私生子,因此必須斬草除根。

    而與李元方李元亨年紀差不多的李淵其他兒子活的時間都比他們長很多,也許這並不是巧合。

    李淵在玄武門兵變當天就死了兩個嫡子與十個孫子,可謂傷心欲絕,哪有閒情逸致娶妻生子。

    因為李淵有22個兒子,在玄武門兵變之前出生的有19個,在玄武門兵變當年或者以後出生的只有3個,可見李淵在玄武門兵變之後只顧娶妻生子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玄武門兵變對李淵來說絕對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不僅兩個嫡子與十個孫子一天之內被殺,自己也成為被兒子李世民控制的傀儡皇帝,不得不退位做無權無勢的太上皇苟延殘喘,身邊沒有一個親信,形同軟禁,只剩下與妃子們造人這點樂趣了,何況也沒造多少,大家不要調侃李淵這一點碩果僅存的愛好了。

  • 7 # 夏雨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李淵態度到底如何?史家有不同看法。

    作為太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父親,對一母所生的兄弟倆,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都是文武雙全當成左右手的,功績都不相上下。一種觀點是不偏不倚,任其自然。

    一種是傾向太子,立長不立幼。

    第三種是答應過李世民,預設李世民替代。

    但事實上是李建成先動手的,一種說是給李世民喝了毒藥未死;另一說是李世民已被扣押,是尉遲恭救於危難之中。

    不管那一種,李世民後來反戈一擊,玄武門一變滅了李建成,眾將士又逼宮,唐太祖禪讓李世民為唐太宗,自己退而成太上皇。

    當然,歷史有時為勝利者唱讚歌。具體如何,只有李世民集團最清楚。

    在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唐太祖已無力阻止其前進步伐,為了大唐,為了不再自相殘殺,唐太祖退位,還是唯一的安全選擇。

    唐太宗還是很有才華,不久就獲得了貞觀之治。

  • 8 # 歷史伶俜者

    玄武門事變本質上其實是一場奪"權的戲碼,裡面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至於《唐史》中所說的“李淵答應把太子給李世民”亦或者是“李治企圖先下手為強”其實可以算作是勝利者的歷史,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李世民其實只是狼子野心,想要霸佔皇位而已,據專家研究:李世民在登基之後十分頻繁的召集史官,在他的耳邊吹風,企圖讓他掩蓋或是美化玄武門之變這個不光彩的事情,專家聲稱唐史上很多事情都是經過美化的,稱中國史書的嚴謹性、真實性也是從李世民這裡發生改變的,變成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至於真相真正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只能就眼前的材料進行分析,玄武門事變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其實就是對頭,所謂皇室之內無兄弟說的正是這種情況,李建成作為長子,按照中國的傳統來說是要以後繼承皇位的人,而李世民又作為唐朝的開國元勳,可以說唐朝之所以能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李世民的功勞,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互相猜忌,李建成認為李世民功勞太大,可能會影響他的太子位,而李世民這邊則是認為自己的功勞最大,太子理應是自己的,於是兩人便展開了一場明爭暗鬥,一直到玄武門事件發生,他們之間的爭鬥才結束,而且是永遠的那種;還有一種說法是李淵為了玩弄權術,平衡太子李建成的權利所以又另扶植了李世民,讓他倆互相鉗制,可是李淵卻玩火玩脫了,李世民逐漸失去了控制,並最終釀造了這個事件。

    不管怎麼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李建成在玄武門被殺,李淵”主動“推位,其實這就很有意思了,李淵作為一國之君,事情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後都沒有動靜,還是李世民主動去告訴李淵他才知道的,那麼這李淵是真的不知情嗎?我想是不是的,動靜鬧得這麼大、肯定要有人向李淵稟告的,可李淵沒有動作只能表明李淵已經被李世民的人控制住了,擒賊先擒王正是這個道理。

    逝者已經死去,那麼李淵在”退位“後真的甘心嗎?其實他不甘心也沒有用,朝中的文武大臣都已經被李世民收買,自己的幾個親信也被李世民調走,就是自己也被李世民派來”照顧“他的人監視,換句話說李淵現在已經被軟禁了,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現在能做的就只能是和妃子們一起消遣玩耍了,至於問題所說的,換個方向說起來也對。

  • 9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斬下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腦袋,傳首長安,東宮與齊王府勢力紛紛下跪俯首,李世民力服兩宮反對勢力。

    當時在宮中的李淵被尉遲敬德軟禁於宮中,只等李淵自己做出選擇。

    如果李淵不肯禪位李世民,而要追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因,那麼尉遲敬德就會殺掉李淵,將罪名按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身上,因為這兩人已經被定為謀逆。

    李淵是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知道事已至此,自己的權力已經所剩無幾,不如順水推舟,讓位給李世民,自己也好落得一個安享晚年。

    於是父子二人合力演出了一場苦情戲,李世民更是吮吸父皇李淵的乳頭來表達這份情感。

    但是李淵雖然禪位,卻一直沒有搬出代表皇帝居住的宮殿。

    李世民一開始隱忍,但一年之後,李世民面對仍然對權力表現出戀棧的父親,狠心將其感到了別宮去。

    此後,除了必要的場合,李世民很少去參見這位太上皇,李世民有避暑的習慣,但是一次都沒帶上李淵。

    李淵的晚年非常寂寞孤單,他原先的老朋友老寵臣,都讓李世民給趕得遠遠的,遠離李淵。

    最後,直到李淵死後,李世民才覺得自己作為兒子,對晚年的父親太過苛刻,深為自責後悔。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0 # HuiNanHistory

    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淵權力盡失,他只能把人生剩下的時間都用來生孩子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所有權力盡失,只能讓位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當太上皇。

    面對李世民逼宮,他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結果,當然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退位後,李淵的生活也不自由,一直遭到李世民的監視、軟禁。在貞觀三年(629),李淵還被李世民從太極宮遷出,安置在了皇城外的大安宮內。

    大安宮的規模是遠遠遜色於皇宮的,地方比較逼仄。根據唐朝的史書記載:

    大安宮乃在宮城之西,制度比於宸居,尚為卑小,於四方觀聽,有所不足。

    這就是李世民給父親安排的晚年。李淵能有什麼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唄,因為他已經沒有權力了,當然只能默默接受一切。

    不過,在大安宮的李淵,卻享受到了一定的自由度,李世民對他的監視和約束降低了。

    在此期間,李淵沉迷於酒色,開始可著勁兒的生孩子,這算是他晚年最重要的活動了。

    李淵退位時年滿60歲,這之後又活了十年,在這十年間,他生下了一大堆皇子、公主。

    根據統計,這些孩子包括但不限於:

    皇子:密貞王李元曉、滕王李元嬰

    公主:丹陽公主、臨海公主、館陶公主、萬春公主、安定公主

    這幾個孩子,只是序齒的皇子、公主。換言之,可能還有一些妃嬪懷孕流產了,或者孩子生下了很快就夭折了的情況,不在考慮的範圍內。

    縱然如此,也不得不感嘆李淵真是老當益壯,60多歲生育能力還是這麼強。

    總之,李淵也是沒辦法,只能默默忍了、默默生孩子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阡溫泉何時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