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穆恩l

    有個女孩求助,自己是有車一族。

    有幾次下雨或加班,順路捎帶了同事們,結果後來同事們每天下午都要等她,和有車的她一起走。

    使得這個女孩心裡很不舒服,覺得自己不僅做了免費司機。

    從此以後還很不自由,臨時去別的地方,都需要向同事們提前報備。

    她問,她該怎麼委婉又不傷和氣的拒絕同事們蹭車呢?

    還有一個在學校的妹子,因為每天都會去圖書館自習,宿舍裡一個不愛出門的同學,便每天準點讓她幫忙帶飯。

    理由是“你每天都要出去,順路帶個飯而已”。

    學妹每天不管自己有什麼計劃,是不是有同學約吃飯,有沒有事情耽擱晚回宿舍,都要先給舍友送飯回去,再去解決自己的事。

    長此以往,學妹開始不舒服了,我為什麼要為她服務啊?

    為什麼給她帶飯變成了我每天固定的任務啊?

    兩個女孩都是因為幫別人忙,說好的助人為樂,卻還是幫出了牢騷和不舒服。

    這就是因為太過沒有原則的表現。

    無條件的長期幫助別人,讓別人對此幫忙形成了依賴,別人是舒服了。

    為此而付出行動的幫忙者卻覺得自己好像莫名其妙無條件為別人做了很多事。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拒絕,又覺得自己有點小氣,去要一些回報,好像也有點過分。

    只因為一開始的沒有原則,造就了後期的自己為難。

    02

    網劇《春風十里不如你》裡,妖刀對這種幫忙處理的就很好。

    當時她們在軍訓,輪到了妖刀值班,妖刀便說道:“反正我也挺喜歡值夜班,安靜,可以多背幾個單詞啊。”

    一旁的一位女同學聽到後,對妖刀試探道:

    妖刀,既然你這麼愛值班,以後你幫我值班吧。你也知道我不能缺覺,晚上不能睡覺對我來說太痛苦了。

    這個請求驟然間聽到,覺得挺過分的,你不能因為人家喜歡,你就讓人家幫忙啊,還大言不慚自己很缺覺。

    但妖刀沒有猶豫就答應了,轉而她就擺出了自己的原則:“可以。但你要幫我開啟水,整理內務。”

    女同學伸手比劃說“ok”,也欣欣然同意。

    本以為是個令人為難的請求,沒想到被妖刀進行幫忙互換後瞬間覺得好接受多了。

    我有我喜歡做的事,也有我不喜歡做的事,你要求我幫你做我喜歡做的事,那我不喜歡做的事,就請你也幫我做了。

    這樣即使幫忙很多次,因為大家是互換的,長時間後,也就不會自己覺得吃虧,或者委屈,就不會讓自己為難。

    所以對於那個求助的姑娘,有人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如果覺得自己單方面付出讓自己心裡不舒服,那就變成雙方面、多方面付出啊;

    比如讓蹭車的人幫忙帶早餐啊,或者我有個檔案,你幫我處理一下,有個文案幫我改一改,總有一件事,你也是需要別人幫助的,為何不進行交換呢?

    對於這個學妹則更簡單,不是說這個忙你幫了,從此以後就成了你必須完成的任務,所以要有原則性。

    我方便的時候就幫你,不方便的時候呢,直接拒絕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

    但若你在選擇幫她後,覺得自己是單方面付出,像上文中的姑娘一樣,把付出改成雙方面。

    你總有需要別人幫忙的地方,那就一起啊。

    當然,一定會遇到這樣的人。

    想起我之前一個我認為和我關係挺好的朋友,平時很少和我聯絡,一旦有事兒找我才會出現。

    而且請我幫忙,是直接通知我式:你幫我收集一下某某資料,你幫我寫份報告,你幫我找個房子,我需要搬家……

    對於這樣的請求,我曾經盡我之力幫過她,我單方面以為,我這樣對她,也許會換來關鍵時刻她對我的幫助。

    然而事實是,當我有一次求助她的時候,一件小事,她完全沒有理會,連拒絕都沒有,直接沒有理。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幫過她,對於這樣只懂索取不懂付出的人,要麼直言拒絕,要麼選擇遠離,都是不錯的選擇。

    從來都是互幫然後互助,何必因為幫了別人,讓自己為難,讓自己不舒服呢?

    03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需要,就有幫忙。

    所以,如何做到合理地幫助別人,還讓自己心裡舒服呢?

    有自己的原則,能幫一次的忙,就不要連續幫到二次。

    人的依賴性這種特性,真的不可小覷,一旦讓求你幫忙的人,對你產生依賴,那基本你都沒得逃。

    當她一遇到這個問題時,首先就會想到你。

    所以,不要讓找你幫忙的人,對你的幫忙產生依賴,能少幫就不多幫。

    對於所要幫的忙,不要出現長期單方面的付出,你要讓大家,都行動起來。

    長期單方面付出,勢必會出現憋屈或者不舒服的心理。

    所以,為了改善你的心理,那就互相幫忙,有人找你幫忙,那你必然也有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

    互換,讓大家都動起來,不要讓任何人坐享其成。

    從自身實際出發,有能力幫的就幫,不能幫的不願意的,大可直接拒絕。

    對於幫忙這種事,對於別人來說,幫了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很多人都願意接受情分而不是本分,於是就會出現很多單方面付出的沒有原則的幫忙,這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但原則總在於自己,如果你完全不願意幫忙,何必有心理負擔,合理拒絕,也是幫忙。

    因為你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也不至於讓別人對你充滿期待和依賴。

  • 2 # 駿澤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我熱血男兒應該做的,所以我願意幫。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不應該只靠一腔熱血,主要還要靠智慧。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去考職業資格證書。上午一個女孩在我前排,考完後去商場吃飯。那段時間,濟南外地小偷很多,而且是團伙作案。上午一起考試的那個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天下著小雨,一個小偷悄悄的跟在她後面,用一個長長的鑷子去包裡夾她的錢包,我走在後面 ,看的清清楚楚。當時我就想英雄救美,把那個小偷揍一頓,可是一想,猛虎難鬥群狼,我一個人打他沒問題,可是他們如果四五個人我就麻煩了。所以我當時轉換思路,立刻大喊一聲:xx,等我一下,咱倆一起去吃飯。那個小偷一聽,嚇了一大跳,連忙把鑷子藏在懷裡轉身就跑了,那個聰明的女孩回頭一看,就明白了我意圖,連忙衝我微笑,連說好幾個“謝謝”。就這樣,我化解了女孩的危機,並且也沒有把自己陷入困境。

    所以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對的,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但是,我們要區分不同情況,以化解危機為原則,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是最好的策略。如夫妻倆打架,男的揍女的,你想幫助女的,你要是揍這個男的,造成他受傷,女的這時又心疼她丈夫,不實事求是,那你就很難脫身了啊。最好的辦法就是拉開他們,勸說一下。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出手就要講“謀略”啊。

  • 3 # 兵哥鄉村雜記

    當然會,,做為一個有正義感的華人,當遇到路見不平的時候定當挺身而出,但要看當時周邊的實際情況!也要保護好自己,也是對實庭負責的一個表現!

  • 4 # 郭曉波G

    肯定會第一時間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穩定住局面在打電話呼救。要不然犯罪分子急眼會傷害自己和他人!

  • 5 # 琴瑟琵琶807

    路見不平,我願意挺身而出!

    首先,要初步瞭解現場中發生不平糾紛的原因,預測事態的走向及產生的後果。其次,從公平公正的角度擺事實講道理,盡力勸和,化解雙方矛盾,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三是視情況報警。

  • 6 # 光信善待家人

    肯定會挺身而出。看到有的公交車上滿車都是人,還有些自以為自己很霸道的人和公交司機搶奪方向盤。如果有朝一日讓我遇到這樣的事,我會毫不憂豫地把歹徒幹翻,幹不過也絕不會袖手旁觀。只要你出手,相信車上乘客都是你的助手。正義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總之,路見不平,挺身而出是沒有錯的。只要人人都能挺身而出,相信歹徒就不敢違所欲違了。

  • 7 # 聰慧高山bv

    古話說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要弄清明白事非,若是一名弱女子,被人犯子欺負和流氓欺負,還有人受到欺騙,我會挺身而出,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以身作則,制止和報警,給壞人落到法律懲罰,有個平安和諧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認識一個離兩次婚的女人,分別有兩個孩子都歸男方,能和她交往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