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農百姓

    那要看是被什麼武器擊穿,如果是以金屬射流穿甲為主的火箭彈,高溫的金屬射流,會以密集的射流流體將裡面的的成員打得千瘡百孔,並可能點燃可燃物或引爆炮彈造成坦克整體爆炸燃燒,如果是爆炸式穿甲彈,那就穿甲後在內部爆炸,或是破甲彈,穿甲的同時產生爆炸,那裡面的人員就可想而知了,現在的坦克有的配備了爆炸式反穿甲裝置,就在穿甲彈擊中時,同時產生強烈的區域性爆炸,爆炸的反作用力抵消穿甲彈的衝擊,但在爆炸時也會對裡面的成員造成強烈的振動但不會有生命危險。沒有實踐,憑空想象,不要見笑!

  • 2 # 軍武決戰

    第一種狀態,向天祈福-------別炸(好死不死是個穿甲彈(破甲彈),又沒有擊中內zu油箱,又巧妙的避過了彈倉,又沒打中你,恭喜你,你活了。)

    第二種狀態,抱著手槍(或微衝或手榴彈)等死(行動部分被打壞,恰好你是進攻方,又是先頭部隊,又特麼衝過了敵前沿。總之,周圍都是你的敵人。)

    第三種狀態,叫救援。(恰巧你是防守方,或者是進攻方還沒衝過敵前沿。行動部分壞了就趕緊呼叫搶修分隊。另外,把自己當做直瞄炮兵,為團隊做點貢獻。)

    第四種狀態,跑出來,搭乘順風車(最好是步戰車,坦克可能沒地方了,要坐外面。)行動部分壞了(火炮系統壞了,通訊系統壞了),搶修分隊過不來(或者已經被吃掉了),自己也修不了。那就不能在那當活靶子了,趕緊跑。

    對於你的提問,如果仔細研究一下,那最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在那一瞬間,他們還保持著戰鬥的狀態。

  • 3 # 老康哥

    擊穿坦克的就是穿甲彈了,穿甲彈擊穿留下一個洞,殺傷乘員的是高溫鐵流,如果打在後方發動機壞了那乘員沒事,乘員的衣服有防護作用的,坦克還有滅火裝置,戰場上155以上大口徑直接命中坦克會震壞裝置或之燃油燃燒或燃爆,震傷乘員但不一定死亡(抗震設計者什麼都想到了),如果戰場上坦克被敵方武器擊中損壞(不能行動了),乘員的總生存率可達75%,完全無損者可達50%。關鍵是坦克乘員在逃離坦克時如何防止敵人步兵射殺,因為坦克乘員離開坦克後他們的野外作戰能力很低,這就要有己方步兵保護,所以坦克部隊也有自己的步兵、工兵、炮兵等等大批的伴兵,還有我們戰場搶修,我們這些修理營連雖然說主要是修坦克,但我們訓練時,就是發現坦克中彈進行搶修時第一時間快速開倉首先搶救乘員,要知道坦克可以換,而坦克兵死了那什麼都沒有了,訓練一個坦克兵要有相當長的時間。

  • 4 # 紙上的宣仔

    不同的彈種打穿坦克後效果不同,擊穿後引起的毀傷程度被稱為後效。擊穿了到底坦克會怎麼樣也存在很大的偶然性,運氣不好的話,彈藥殉爆帶走整個車組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如果彈藥後效不佳,或者坦克抑爆系統工作良好,那麼只帶走一個乘員,或者只造成乘員輕傷的也有,沒法一概而論。所以還是討論一下坦克各種彈藥的後效比較有參考意義。

    坦克被擊穿後最怕彈藥殉爆,後果是毀滅性的

    二戰期間的反坦克彈藥威力

    所以這和大家的印象不同。一般認為坦克既然都被擊穿了,那肯定是成員都被炸死了呀,但是反裝甲彈藥不止穿甲榴彈一種,二戰期間就已經出現了完全沒有裝藥動能彈——APCR(硬芯穿甲彈),也就是俗稱的鐵坨彈,這種彈丸完全是實心的,中間採用一枚碳化鎢彈芯增加穿甲能力,這種彈在近距離擁有非常強大的穿透力(當然也得看角度擺的好不好),但是後效非常爛,這玩意只要不碎,就很難造成覆蓋性傷害,碎了破片數量也很有限,所以後效和穿甲榴彈(HEAP)沒法比,如果不擊中彈藥架,很難一炮帶走對方,玩過戰爭雷霆的都懂。

    APCR(也叫HVAP,即高速穿甲彈)

    鐵坨彈要想一發帶走車組,除非往彈藥架上打

    到了戰爭後期,出現了次口徑的APDS(脫殼穿甲彈),穿深進一步增強,但是後效並沒有得到什麼提升,原因也是一樣,都是鐵坨彈。

    APDS——現代坦克用標配的APFSDS的前身

    那麼二戰期間什麼樣的炮彈後效高一些呢?按照後效由高到低,應該是HE>APHEBC(風帽穿甲榴彈)>APCBC(被帽風帽穿甲彈)>APCR和APDS,而穿深則應該恰好反過來。純HE炮彈很難擊穿裝甲,能打穿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就不錯了,但一旦擊穿就是毀滅性的效果,基本上成員沒有活路;即便無法擊穿裝甲,也可以透過爆炸傳遞衝擊波,透過超壓&過壓殺傷或者引起車體內裝甲崩落來殺傷成員;其他穿甲彈藥則要依靠穿透裝甲鑽入炮塔和車體來殺傷內部成員,為了保證穿深,裝藥量都不大,甚至不裝藥(裝藥太大炮彈外殼就薄,穿透之前就會解體),裝藥一般只是為了讓彈體碎裂的更徹底,產生更多碎片而已,衝擊波殺傷可以忽略不計。

    二戰蘇聯T-34/85用的幾種85mm彈藥,從左到右依次是:APCR,APCBC,APHEBC,HE

    戰後反坦克彈藥的威力

    HEAT破甲彈

    二戰末期出現的還有一種彈藥,HEAT(破甲彈),這是利用門羅效應,將透過對藥罩塑造成倒置的錐形,使炸藥爆炸時出現定向聚能效果,沿著錐形對稱軸錐形成一條細長的液體金屬射流。這種彈藥兼具高爆彈和穿甲彈的特點,即可以用液體金屬射流造成驚人的穿深,同時高溫高壓氣體也可以順著孔洞進入坦克造成超壓殺傷,應急時甚至可以直接拿來當HE反步兵和工事。

    由於自旋對HEAT金屬射流有彌散作用,線膛炮用這種彈藥效果並不好,破甲彈破甲深度基本不超過100mm,所以二戰期間更多使用在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手榴彈上了。但是到了戰後60年代,隨著滑膛炮和線膛炮滑動彈帶的出現,HEAT重新成為坦克炮的主力彈種。

    HEAT彈反裝甲和殺傷原理

    二戰時期HEAT更多是用在了單兵反坦克武器上

    前面說了HEAT的殺傷是金屬射流+超壓殺傷,但這種殺傷機理是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隨著裝甲厚度增加威力會越來越弱。因為金屬射流會越來越細,同時射流被裝甲約束得方向性非常好,只能在縱向方向上運動。此外超壓殺傷也越來越小。因此在裝甲太厚的情況下即便擊穿,也無法造成太大的殺傷。比如2006年8月,有一輛英軍的挑戰者2坦克遭到游擊隊的RPG-29的襲擊,擊穿了挑戰者2的首下裝甲後,僅僅是打爛了駕駛員的腳。

    紅箭破甲彈頭打出的靶板,金屬射流的典型特徵就是進口大,出口小

    HESH

    HESH(碎甲彈)最早是用在戰列艦上,用易變形的塑性炸藥貼到裝甲上爆炸,使裝甲內壁崩落來實現殺傷的,用的是“隔山打牛”的招式。到了60年代,英國人把這種炮彈用在了坦克上。此時坦克的裝甲以鋼裝甲為主,對沖擊波的削弱能力較弱,因此破甲彈可以輕易將衝擊波傳遞到炮塔和車體內壁,在衝擊波反射瞬間產生峰值應力,使內壁裝甲崩落殺傷人員,好像一枚高爆榴彈在內部爆炸一樣。這種彈打中坦克,對乘員殺傷還是比較嚴重的,但是很難做到同時把駕駛艙和炮塔內的乘員同時幹掉。

    HESH殺傷原理

    被HESH擊中的靶板背面,有大面積裝甲崩落

    APFSDS

    APFSDS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它是誕生於二戰的APDS的延續,特點是進一步增加了長徑比,使用一根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長杆打出高速來殺傷目標,硬生生把裝甲鑽開後殺傷車內目標。

    APFSDS結構

    雖然同樣是鐵坨彈,但它的後效表現比APDS、APCR這種要好得多。裝甲越厚,APFSDS轉正效應越明顯,出口也就越大,帶出來的高溫的碎屑就越多。穿杆在擊穿裝甲後也可能發生斷裂,剩餘的速度會使穿杆剩餘部分在車體內來回碰撞,造成嚴重的殺傷。

    APFSDS殺傷原理

    此外,動能彈與裝甲摩擦碰撞產生的高溫也會使坦克內部如同地獄一樣,使車內瞬間超壓。比如下面這個豹1:

    被DM13穿甲彈擊中瞬間的豹1,產生了類似爆炸一樣的效果,高壓甚至將艙蓋頂開了

    被擊中後的豹1內部,黑色全部是融化的金屬碎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裡面有人的話是什麼情況

    如果是貧鈾製成的APFSDS,高溫殺傷這方面的效果就更明顯。因為貧鈾的燃點較低,在碰撞時產生6000度的高溫,足以讓貧鈾劇烈燃燒,對坦克進行縱火。所以只要貧鈾彈被擊穿,坦克的彈藥殉爆機率很高,乘員也肯定是凶多吉少。

    被貧鈾彈擊中的坦克,彈孔附近產生了嚴重的燒蝕痕跡

    但APFSDS也並非對所有裝甲目標都很有效。比如對一些只有幾毫米厚的薄皮輕裝甲車,很容易出現“我還沒用力,你就倒下了”這種情況,也就是已經把車體打了個對穿,卻沒有產生足夠多的碎屑和碰撞,這種情況對車內的殺傷效果不明顯,車裡的人只要別當著它的道就行。比如前兩天一輛阿聯酋的豹式F9裝甲運兵車被APFSDS打了對穿,但是除了留下兩個眼,打壞兩個座椅,其他的破壞非常有限。所以對付輕裝甲車,還是RPG和高爆彈效果更好。

  • 5 # 軍機處留級生

    坦克被擊中後,要看擊中它的是什麼炮彈,有的是爆裂彈,有的是穿甲彈,有的是破壁彈,有的是破甲彈,還有的是碎甲彈,那麼我們就來說下這其中的擊中炮彈擊中後會造成怎麼樣的損傷。

    破甲彈擊穿裝甲後,金屬射流還會在坦克車體內部空間四濺。無論是坦克內的乘員還是電子裝置,那都是擦擦兒皮破,挨著一下筋傷,要是被直接命中,不管是人員還是電子裝置,基本上可以宣佈報廢了。大家可別小看內部崩落造成的傷害,這種傷害弄不好可能會比直接擊穿坦克帶來的傷害還要嚴重。所以近年來,各國都在努力研製一種可以讓坦克裝甲既有剛性,又有韌性的材質,以避免因坦克內壁崩落而對內部人員造成傷害。

    要是穿甲彈擊中的話,危害更大,當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擊中坦克時,坦克的裝甲就會產生破碎式穿透,此時穿甲彈彈體會在穿甲過程中碎裂,最終與穿透後的裝甲碎片一起射向坦克的車體內部。這種碎片速度很高,殺傷力很大,能夠輕易擊穿坦克乘員的頭盔和衣物,並將成員的身體撕裂。如果不小心命中了彈藥室或者油箱,還會產生殉爆。對於這樣的彈藥,坦克乘員最好的應對手段,就是加大馬力跑路並祈禱不要命中。

    要是被爆破彈擊中的話,也是十分致命的,坦克外部爆破時產生的超壓、振波傷害。這種傷害主要發生在大當量爆破時,由炮彈帶來的衝擊破對坦克內部人員造成的震盪損傷。這種損傷的大小不一,如果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距離坦克足夠近,那麼坦克內人員所承受的超壓、振波傷害也會特別大。嚴重時,會直接對人體的心臟、大腦、耳膜等造成致命傷。

  • 6 # 雪夜天蠍

    攻擊坦克的彈藥主要有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

    穿甲彈可以看成一個堅硬的鋼釺,在擊穿後不會爆炸,但會產生巨大振動和噪音,可致命,鋼釺可能斷成幾截在成員倉高速無規則運動,加上裝甲車體剝落下來的碎片,相當於彈片,在狹小的倉體內,乘員活命機率渺茫。

    破甲彈形成的是一股高溫高壓高速金屬射流,液態的金屬射流進去艙體,乘員的狀態不用說,基本燒沒了。

    碎甲彈已經逐漸被淘汰,他一般不會擊穿裝甲車,而是通過沖擊使裝甲體內側剝落,碎片相當於彈片,乘員最有可能全屍的就這種情況了。

    萬事都不絕對。

    穿甲彈有可能卡在車體,破甲彈也有可能沒擊中乘員。

    當然,如果擊中彈藥艙殉爆,或擊中油箱爆炸,大家可以想象。

    戰爭是殘酷的,全屍都算幸運。

  • 7 # 味冷

    從二戰的統計來看,即使是號稱朗森打火機的美系坦克,乘員傷亡率也不是特別高。印象中美國損失了6000坦克,而坦克兵只損失了5000左右。那可是坦克5-7名乘員的年代。

    因此坦克被擊穿,乘員要麼啥也不知道了,要麼暗叫一聲tmd中了,開始跳車逃跑。牛人車組會檢查人車損傷,決定繼續打或者撤退。

    這是破甲彈擊穿裝甲以後的破片分佈。殺傷椎的角度為60到90度。這次實驗在五輛坦克中放了31只兔子,模擬乘員。在破甲彈擊穿後5只兔子死亡。

    衝擊波的傷害相對較小,二戰的統計,被擊毀的坦克中約三分之一的乘員鼓膜破裂,但超壓值遠小於造成肺損傷的程度。

    二戰後對Panzerfaust的傷害分析與這個結果類似,每次擊穿,有四分之一機率出現乘員死亡,五分之一機率成員重傷。如果沒有擊穿,三分之一成員可能出現輕微傷。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統計結果是每次擊穿,如果沒有殉爆,會造成15%的人員死亡和15%的人員受傷。要是發生殉爆就慘了,四人車組平均只能跑出一個囫圇人,兩個成員死亡,一個重傷。

    2006年黎巴嫩的治安戰中,18輛以色列坦克被反坦克導彈摧毀,造成23人死亡。

  • 8 # 梓蕤

    坦克被擊穿的瞬間,裡面的乘員非死即殘。

    能擊穿坦克厚裝甲的大多數是穿甲彈。穿甲彈從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主要應用是穿透軍艦的厚甲,並對輕甲內部造成損害。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反坦克任務需要穿甲武器。小於2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用於輕裝甲目標,如防彈衣、防彈玻璃和輕型裝甲車輛。穿甲彈現在很少用於海戰,因為現代戰艦幾乎沒有裝甲保護。在反坦克方面,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裝甲的改進,開始研發使用更小但密度更大的穿透彈。這些輕型炮彈以非常高的初速發射,並在較長距離內保持高速和穿透力,以形成穿透坦克裝甲的彈幕。

    穿甲彈為了具備穿透坦克裝甲的能力,為此設計的穿甲彈有可以攜帶更多彈藥的大體積彈體和一個特別硬的彈頭。一個常見的彈頭設計是使用一個更軟的環或金屬蓋在鼻子上稱為滲透帽。這樣可以降低撞擊的初始衝擊力,以防止剛性彈殼破碎,並有助於目標裝甲與穿甲彈彈頭之間的更劇烈碰撞,以防止彈頭在斜射中彈跳。理想情況下,這些防彈罩有一個鈍的外形,這導致使用一個更薄的氣動蓋來改善遠端彈道。一些小口徑的穿甲彈有惰性填充物或燃燒裝藥來代替爆破裝藥,而填充具備放射性彈藥的貧鈾穿甲彈還會導致被擊中目標人員即使不當場陣亡,也會留下癌症等後遺症。

    APHE

    二戰時含有炸藥填充物的穿甲彈一般含1.5%氦,這種型別沿用了1877年英海軍使用的第一種帕利斯爾式穿甲彈。二戰時用帶有爆破裝藥的裝甲彈有時以後綴“HE”(氦)來區分,簡稱APHE,在75毫米及更大口徑的反坦克炮彈中很常見,因為它與已經普遍使用的更大的海軍穿甲炮彈相似。隨著戰爭的發展,軍械設計不斷髮展,使得穿甲彈變得越來越小,而在德軍使用的37-88毫米小口徑的Panzergranate 39穿甲彈中,只有0.2%的氦填充。爆破裝藥的目的是幫助炮彈在穿甲後產生的破片數量,即從高速反坦克炮發射後產生的碎片能量。

    (Panzergranate 39)

    APHE穿甲彈中使用的炸藥需要對沖擊高度不敏感,以防止過早爆炸,因此其填充物由後置延遲引信引爆。這種穿甲彈在穿透坦克時,由於填充了氦氣,會造成坦克內部缺氧,即使裡面的乘員沒有當場陣亡,也不得不離開坦克駕駛室,防止窒息或腦死亡而死。因此就會出現二戰時期的坦克兵在被APHE擊中後,棄坦克而逃,或者雙方坦克兵逃出駕駛室後繼續用輕武器射擊甚至肉搏的情況。

    破甲彈

    破甲彈是二戰期間發展起來的一種穿甲彈,它是由一種爆炸性的聚能裝藥製成的,它利用門羅效應在超塑性狀態下產生一種非常高速的金屬粒子流,並用於穿透固體車輛裝甲。破甲彈在二戰期首次使用時,引起了反坦克戰爭的革命。一個步兵可以在50-150米的距離用手持武器有效地摧毀任何現有的坦克,從而極大地改變了機動作戰的性質。

    破甲彈在穿透普通鋼裝甲方面極為有效,但在對抗後來的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時則不那麼有效。破甲彈穿透力的有效性與它的速度無關,因此它的射程在1000米處的有效性和在100米處的有效性一樣。這是因為破甲彈在一定距離內不會失去穿透力。當在目標前方的某個最佳距離引爆時,破甲彈最為有效,它通常由一個長而細的探針在炮彈的其餘部分前面伸出,並在正確的距離引爆。破甲彈如果旋轉效果會較差,因此用避免用線膛炮發射。

    因此如果是使用複合裝甲或者反應裝甲的坦克在面對破甲彈時,裡面的乘員還是有一線生機。而如果是線膛炮發射的破甲彈,也有可能不會發揮破甲彈最大的殺傷效果。

    (反應裝甲)

    黏著榴彈

    它是由查爾斯·丹尼斯頓·伯尼在1940年代為英國而研製的,最初是作為一種反防禦工事的爆破彈藥,用於對抗混凝土。儘管如此,其發現其對金屬裝甲也非常有效。

    黏著榴彈是一種裝有塑膠炸藥和延期起爆引信的金屬薄殼。在撞擊時,塑性炸藥被“壓扁”在目標表面,展開後形成一個圓盤附著在目標表明。引信在幾毫秒後引爆炸藥,產生一個衝擊波,由於它的表面積大,直接與目標接觸,透過材料傳播。在壓縮波和張力波相交的地方,金屬中會產生一個高應力區,從而使裝甲脫落或出現縫隙。除了較小的裂縫外,它還以高速投射入駕駛室內壁,即使在沒有真正穿透裝甲的情況下也可以損壞內部裝置和乘員。

    與破甲彈不同,黏著榴彈並不是專門設計用來穿透主戰坦克裝甲的。因此,只要裝甲足夠厚就能夠承受其爆炸威力。然而,它仍然被認為是有用的,因為不是所有的車輛都配備間隔裝甲或者複合裝甲,而且它也是拆除混凝土結構最有效的彈藥。而且黏著榴彈不像破甲彈,可以用線膛炮發射,它不受旋轉的影響。

    合金穿甲彈

    一般情況下,穿甲彈的侵徹能力隨著炮彈動能的增加而增加,也隨著動能在小範圍內的集中而增加。因此,提高侵徹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炮彈的速度,以造成更大程度的衝擊。不同的材料決定了穿甲彈的最大沖擊能力,為獲取相對較高的衝擊速度,鋼不再是穿甲彈的合適材料。由於鎢和鎢合金具有很高的抗衝擊性和抗破碎性,以及它們的高熔化和沸騰溫度,鎢和鎢合金適用於更高速度的穿甲彈。

    而鈾合金比其他合金更便宜,滲透性更好,因為它們密度更大,並且具有自銳性。鈾也是自燃的,可能會成為燃燒物。貧鈾穿甲彈產生的熱量和能量可以集中在目標裝甲的最小區域,特別是當其穿過裝甲暴露出未氧化的金屬時,金屬碎片和灰塵都會對戰場造成有毒危害。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使用了約300噸貧鈾彈,對付伊拉克的裝甲部隊。海灣戰爭後,美軍的回國士兵就不少人發生“海灣戰爭綜合徵”的疾病,有人主張貧化鈾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但被美國官方否認。另外過去使用到貧化鈾彈頭的波斯尼亞與科索沃等地區,白血病的罹患率與畸形兒的出生率有所增加。因此除美國和俄羅斯外,大多數國家都偏愛毒性較低的鎢重合金的穿甲彈,以避免最大程度的反噬。

  • 9 # 大穴覺獸

    記得看過一個關於參加過二戰的蘇聯坦克兵回憶的文章:

    當時他所在的那輛t3485坦克被迎面來的黑豹擊穿了,他剛開始覺得受到了猛烈的震擊,接著就是天旋地轉,然後暈了過去。

    沒多久他醒了過來,感覺整個世界都在燃燒,且是一片血紅色,他的腿被彈片打斷了。模模糊糊中他看到機電員的頭被打爛了,炮手幾乎被彈片打成了篩子但是卻沒死,還在那裡痛苦的呻吟。

    他聽到附近有人在說話,而且是俄語,然後他用盡了力氣呼喊救命,坦克外面的兩個士兵把他從燃燒的坦克里拉了出來,用雪把他身上的火撲滅了。沒多久那輛燃燒的坦克也爆炸了。

    後來,他被送到了後方。一個護士看著他受傷的樣子忍不住哭了起來。他的身上大面積燒傷,眼皮甚至因為燒傷而粘在了一起導致很難看到任何東西。他當時感覺到口渴,讓醫護人員給他一杯水。但是那個醫護人員卻給了他一杯酒。於是他便隊醫護人員進行了質問,得到的回答卻是:因為這個可以讓你減輕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長在一個家庭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差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