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喵喵太萌
-
2 # 貪玩阿玉
就個人而言分析了一下討好型人格的人格特點
1、善於發現對方的慾望和需求——成長生活環境中處於“白色恐怖”之中,害怕被偏執型人格的人責難怪罪,把自己不受責難寄託於對方對於慾望和需求的滿足,而偏執型人格的人反倒覺得是你誇大你的感受;
2、習慣性接受別人的要求,不懂拒絕——曾經,因為拒絕,他受過煎熬,長期以往,自我保護機制告訴他,接受所受到的傷害最小。換句話說,即便他不願意接受,但他能腦補出不接受後那個心中的偏執型人格的人會如何對他。
3、脾氣好,好好先生,但內心掙扎——因為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成長生活環境中都伴隨著一個偏執型人格的上位人(長輩,領導或者同輩中不可違逆的人),所以他們非常害怕起衝突。還是前面說的,自我保護機制的啟動告訴他,“以和為貴”才能“化干戈為玉帛”。但其實內心驚濤駭浪,又或淚如泉湧。
綜上,這種人格在出現最開始的時候不需要過分警惕,這是一種自身心理的防禦機制。在周圍環境讓自己不舒服的情況,一種自我情緒微調。確實,你會發現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但是某種意義上來,這種人格讓你更容易發現別人的想法和要求,更容易捕捉對方的慾望。
所以,討好型人格的轉型自然也就有了兩個方向,一個是情商越發出眾,深知自己的想法,並且努力的打破曾經束縛自己的牢籠;另一種就是變得敏感多疑,脆弱膽小,一詞以蓋之,就是懦弱
-
3 # 被遺忘的常識
缺乏自信,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遇到衝突,不敢堅持自己的主張,習慣於退縮,盲目認同他人觀點,至少語言表達上表現尤為突出,總是習慣於滿足他人的感受,即使犧牲個人感受或利益
-
4 # DIY怡居
就是什麼事情都想著別人,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害怕傷害到別人,之前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裡面的松子就是討好型人格,在小的時候妹妹常年生病,所以家人就把愛傾注在妹妹的身上,忽略了松子,所以松子看到父親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扮鬼臉讓父親開心起來,但是父親依舊沒有表現出喜歡她。當松子成為老師之後,她被男同學誣陷偷錢,為了能夠保住這個職位,她跟校長上了床,但是依然沒有保住職位,後來又經歷過幾任男友,松子都會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但是換來的卻是無情的拋棄,於是開始自暴自棄了,整天吃東西把自己養成了一個大胖子,後來我忘記因為一件什麼事情,松子又振奮起來了,準備從頭開始,結果因為叫外面的幾個孩子趕緊回家,孩子們見她不順眼,就把她打死了,松子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慘嗎?她也有過甜蜜的時候,苦嗎?大部分生活都是苦的,討好型人格大概就是這樣了,希望父母要傾注愛在孩子的身上,尤其是家裡子女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到公平,否則他們會有不完整的童年。
-
5 # 幸運的伍月
很會看別人臉色 然後一味的迎合 別人說什麼都預設 即使自己再不喜歡也會選擇委屈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是童年缺愛沒有安全感 其實蠻讓人心痛的!
-
6 # 小小團長
討好型人格。,我覺得他的家教不會太差。然後成長經歷也不會太差,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想著謙讓是一種美德。
不是討好性人格的人做錯了什麼,而是現在的人太喜歡標榜自己給自己立標籤。現在的人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說難聽點吧,就是自私自我。
討好型人格人格通常是善良的處身著地為別人著想,是現在的人太不善良了,覺得誰好欺負就一直欺負。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僅要想,這個世界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標榜利益,標榜錢途,那善良的人怎麼辦?也要都變成這一類人嗎?
-
7 # 使用者1843916089
就是服務型人格,這樣活著太累了。稍微麻煩一下別人就覺得內疚,幫別人沒幫成或者沒幫到位也覺得內疚,為了不內疚就儘量獨來獨往,然後你又成了一個涼薄的高冷逼。
-
8 # 星空成長課堂
討好型人格就是過於把別人的感受當回事,過於把自己的感受不當回事。
百科上說“討好型人格是一味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本身無原則的善良所致。”
討好型人格的人會有幾大表現特徵:
對他人的要求不會拒絕,偶爾拒絕他人自己像做了天大的錯事,害怕給別人做不好讓別人失望,可是自己從不輕易麻煩別人,寧肯委屈自己也不提要求。
和人交往特別敏感,特在意別人的感受,生怕自己惹人不開心,說話做事謹小慎微,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隨大流,不敢表達自己,對事情的評價總是還行,好像沒有自己的態度,抬高他人,貶低自己。
曾經有人向我借錢,不好意思拒絕就借給他了。後來他一直不提還錢的事,我也一直不好意思要回來,每次想要都像自己借錢一樣難以張口,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想起這件事,覺得自己太慫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又沒做錯,憑啥不好意思啊,當年還是太年輕。
如何改變這種討好人的心理呢?
關注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愛人之前先愛自己。樂於助人是好事,但是要適度,不能壓縮自己的需求去討好別人。
學會說不很重要。多數討好型人格的人是不會拒絕人的,如果有人要你做能力之外的事或是你不願意做的事情,要敢於拒絕。
總之,接納自己最重要。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侷限,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評價。
-
9 # 魯中居士
從文字敘述看,這根本不是″討好",而是″與人為善”一種行為,亦是一種教養秉性而已。也不是什麼"型"的作風,更與″人格"毫無關聯。"人格"是衡量人全部文化所處的層次的。至於"討好型人格"純屬貼標式"詞彙造句,世上無此類言行!
-
10 # 綠草滴
從我個人的工作當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看,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優秀出類拔萃的人,二是嘴巴甜會說會道的人,三是會留須拍馬屁的人,我覺得這些都是討好型人格,前者是很受人尊重的,後兩者讓人討厭,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但我就是這樣的認為。
回覆列表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別人拒絕你時輕描淡寫;而你拒絕別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幫別人忙時,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謹慎,甚至覺得是自己的本分;而自己從不會開口要求,因為擔心被拒絕。
不敢表露出壞情緒,不敢哭,因為怕自己的負能量會影響到別人。別人借了自己錢,不敢談還錢的事,實在活不下去了開口要求還錢,彷彿是自己做錯了事情。 克服討好型人格的方法:
1、採用“興奮點轉移大法”,培養自己的喜好,多關注自己的事業;
2、多運動以促進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五羥色胺、多巴胺的分泌,調整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行為;
3、可定期找心理醫生諮詢,探究自己討好型人格背後的心理成因。當審視自身,如果發現自己存在討好型人格的某些特質,那麼在做某些事前,不妨好好思考,更慎重地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