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玫瑤老師說育兒
-
2 # 職場爸媽育兒手冊
一般家長與孩子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有三種: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而這三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與後遺症,家長們需要好好了解與避免。
指責型指責型父母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即使被證明犯錯也很難讓他們承認,甚至還要用各種理由來矮化對方、為自己辯解。
指責型父母只會發現孩子的錯誤,並不斷地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覺得是自己對不起父母。
指責型的父母經常使用的語言是:
“你怎麼那麼笨呀?”
“你是怎麼搞的,連這都不懂!”
“我不是已經跟你講過了嗎?你要我講幾遍?”
“再不用心點,看我怎麼修理你!”
“你是要把我氣死你才甘心嗎?”
甚至連“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都說得出口。
指責型父母的情緒通常是憤怒的、冷漠的、不滿的、束縛的、猜疑的。通常他們很不容易快樂,孩子一點點小事都可能讓指責型父母勃然大怒。
指責型父母的行為通常是否定的、批評的、挑剔的、攻擊的、打罵的、敵視的。
因此孩子通常會對指責型父母採取逃避、表面配合、敷衍、說謊等行為,特別是孩子認為自己的表現無法讓父母滿意時,就會用這些行為來爭取一時的安全感,以避免受到父母的指責。
指責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對他人說的話都是以“不同意”為基本模型,也就是用“否定別人”來撐起自己,處處質問責難他人,身體語言也會不由自主地擺出攻擊、責罵、批判的架勢,而其實他們的內心卻總是存在著不安全感、寂寞與無成就感。
臺灣著名導演吳念真,曾以自己的父親為指令碼拍了一部名為《多桑》的電影,深刻詮釋了指責型父母的心態與行為。吳導演的爸爸是礦工,雖然是入贅的人,但是家裡的經濟靠他撐起,所以對待妻子、孩子總是盛氣凌人。
礦工的家庭很辛苦,吳媽媽省吃儉用就為了養育孩子長大。而每次吳爸爸從礦井休假回到家,吳媽媽總是得把握機會跟吳爸爸要錢,否則等吳爸爸回礦井又要好幾天才能回來。
只是吳爸爸很厭煩吳媽媽看到他就要錢的行為,這種厭煩的情緒不斷積蓄,逐漸發展成強烈的指責與批判。
吳導演說他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每次跟爸爸要錢,都得采取很卑微的態度,先是把頭低下來,眼睛往上看著吳爸爸,語氣溫柔怯懦地說:“拿錢,家裡沒錢了。”
接著就看到吳爸爸瞪大眼睛,很兇地看著吳媽媽說:“拿錢!一天到晚就知道拿錢,上次回來才拿了,這次又要拿,我又沒賺多少錢,一天到晚要錢,沒錢啦!”然後轉身就走了。到了晚些時候,他會從口袋掏出些錢拿給吳媽媽,依然是用很兇狠不耐煩的口吻說:“拿去!拿去!以後不要再拿了!”
吳爸爸強勢的態度與表達方式讓孩子個個對他敬而遠之,加上吳爸爸長時間在礦井工作,回家的時間不多,因此跟孩子之間就形成了一種莫名的隔閡與距離,孩子不跟他說話,怕接近他。
30 年的歲月就在無聲無息中飛速地過去了,孩子也都長大成人出外成家立業了,吳爸爸也早就從沒落的臺灣煤礦業退休許久。吳導演回顧說:打從吳爸爸退休回到家,加上孩子都能賺錢拿回家,吳爸爸長期被採礦摧殘的老邁身軀就不再有絕對的權威了。
吳導演說,他們這些孩子每次回到家,總是把錢拿給母親,而他們竟然發現,30 年後家裡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變成了吳爸爸用卑微客氣的方式跟吳媽媽要錢,而吳媽媽一反年輕時的態度,反倒像極了吳爸爸年輕時的氣焰,提高音量對吳爸爸說:“拿錢!一天到晚就知道拿錢,上次才拿了,這次又要拿,我又沒有賺錢,一天到晚要錢,沒錢啦!”然後轉身就走了。
到了晚些時候,吳媽媽會從皮包裡掏出些錢拿給吳爸爸,然後用兇狠不耐煩的口吻說:“拿去!拿去!以後不要再拿了!”這種變化讓他們這些孩子驚覺,真是 30 年風水輪流轉。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指責型的父母,請一定要提醒自己,指責型的方式在孩子還小時可能是見效最快的方式,但是孩子常常不是心甘情願地配合,只是迫於你的威懾而不得不順從。
而一旦孩子的承受力到了極限,孩子就會逃避、說謊,甚至跟你對著幹。
等到孩子不願再屈服,受傷的親子關係就很難被修復,有些孩子甚至一輩子跟父母沒話講,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這幾乎都是父母指責型的溝通方式造成的。
討好型討好型父母將自己的地位放到最低,一切以孩子為重,甚至還會在行為中表現出懦弱、遲疑、自我貶抑,講通俗一點就是讓孩子爬到自己頭上去了。
討好型的父母經常出現的語言是:“只要你開心就好了”“都是我一個人的錯,害你吃不少苦,真是對不起”“你不必做了,我來處理就好”“沒關係”“我就是為了你的幸福快樂而努力工作的”。
討好型父母的情緒常是內疚的、自貶的、依賴的、無助的、擔心的、焦慮的。
討好型父母的行為常是敏感的、乞求的、順從的、神經質的、取悅他人的。
討好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常常是兩極化的:一種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要大家都順著他(她);另一種發現外面的世界不一樣,當別人不吃家裡那一套、自己不斷受挫後,演變成對自我的矮化,對人說的話常常會是“同意”,身體語言常擺出一副討好的姿態,內心深處卻想著“沒有人喜歡我”“我是沒有價值的”,總是表現出一種逢迎的方式,常常向人道歉,數落自己的不是,試著取悅他人。
之前這樣一個網路貼圖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大馬路上一個男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緊緊勒住媽媽的脖子,只因為媽媽不買東西給他,而幾乎被勒得喘不過氣來的媽媽,最終還是妥協了,買了男孩子期盼的東西。
就是這種一再的妥協,才讓孩子知道用這種方式能夠得逞;也就是一再地退讓,讓孩子認為家長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理所當然的。
當有一天身為父母的你不去滿足時,孩子會認為你有問題,是你的不對。
捨不得孩子不開心,怕孩子難過,這是很多討好型父母的通病,在中國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中,很多父母協同爺爺奶奶及外公外婆,聯手溺愛家裡的小皇帝或刁蠻公主,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討好型的父母,請一定要提醒自己,討好型的方式會在無形中建立起孩子錯誤的自我認知,也因此容易使孩子用錯誤的方式與態度對待別人。
一旦孩子在現實社會中遭遇挫折或不如意,常常不能冷靜理智地處理人際關係,對他們的人生髮展與人際關係的建立,往往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家長寧可給孩子一定程度的挑戰甚至挫敗,也比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好。
理智型理智型的父母喜歡講道理,採取固執的立場,缺少與孩子的親密交流,扮演冷靜、冷酷的角色,隨時保持理性以避免情緒化。
理智型的父母經常出現的語言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你應該這樣做才對”“按照目前的資料來看,你最好那樣做”“我們要採取具有理論基礎的做法,這方面我有研究”“不要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來思考”。
理智型父母的情緒常是固執的、強迫的、冷靜的、就事論事的,也是講理的、有原則的。
理智型父母的行為常是權威的、獨斷的、規律的、操縱的、理性的、具有優越感的。
理智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對他人說的話都是道理、邏輯和分析。其思維常表現出“我是穩定、冰冷與鎮靜的”,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語言單調、語意抽象。
之前在重慶九龍坡區有一位媽媽,為了考驗五歲女兒的應變能力,到了公共場合故意躲起來讓孩子找不到。女孩足足號啕大哭了十分鐘,不僅沒達到訓練的效果,還可能造成孩子心靈的創傷。
對於眾人的好心,這位媽媽卻氣急敗壞地認為大家破壞了她考驗孩子應變能力的計劃,這就是過度理智又自以為是的表現。
很多時候,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過度的理智,忘記了孩子的理智發展尚未成熟,而一味以大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所以講出來的話與做出來的事都讓孩子難以理解,甚至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不愛他(她),這往往不是讓孩子快快長大,而是讓孩子建立對人或事錯誤的連結。
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孩子畢竟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與孩子溝通,一定要進入孩子的思維與角度,否則就很容易在親子關係上讓孩子感到一種冷淡、無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理智型的父母,別忘了在跟孩子溝通時多一點溫情和情緒傳遞,少一點應該和理所當然,畢竟人是感覺的動物,一旦感覺不對,再好的出發點、再大的道理,也會讓孩子敬而遠之。
-
3 # 阿娥你好
一直以為親子溝通是個技術活,需要學習和打磨,溝通成本是時間、心力和親情,不明所以的付出,難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耗神、費時、傷感情,投入多,收益少,成本打了水漂。
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正確,再正確的關係也不如相處不累。
孩子的世界,父母應該多懂一些。心與心之間,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一、真實的關係是溝通的基礎。
這裡的“真實”不是指明面上人人都看得見的表象,而是雙方內心感受的真實表達。一方的“真實”被壓抑,出於本能,接下來的反應就是抗拒和攻擊。增加了解、減少誤解是保護真實關係的唯一辦法。
比如,父母教導,孩子不聽,父母情緒急躁顯強勢,孩子情緒低落顯弱勢,表面上看強勢佔了上風,實則父母的強勢破壞了關係的平衡 ,久而久之,孩子真實自我在不斷壓抑下產生抗拒和攻擊,從抗拒父母教導,發展成為抗拒和父母溝通並不意外。
因此,父母教導孩子的時候,不妨增加一道保險程式,那就是傾聽,信任孩子,允許孩子為需求發聲、為失誤辯解、為解決問題親力親為。
二、有效溝通3要素:接納情緒、換位思考、耐心引導。
在女兒小學4年級前,因為我自身心理能量不足,所以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做不到接納,在女兒的很多事情上,我的態度越強勢,女兒和我的關係越疏遠,那時我還沒系統學習過如何做合格媽媽,現在回望以前的日子,遺憾頗多。
接納情緒從心理學上講是個“看見”孩子的過程,這個“看見”不只是看見眼前這個給自己增添了煩惱的孩子,而是看見孩子行為背後動機的合理性,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理由的,哪怕這個理由在其他人看來很荒謬。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耐心是稀缺品,行百里者半九十,大多數人自己都做不到持之以恆,更別說對身邊弱勢的孩子保持耐心了。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唐晶有句臺詞“你會比我先受不了”,說的就是誰定力不夠,誰先受不了,其實父母在孩子的事情上太焦慮,對孩子所謂的“缺點”,反應往往過激,而情緒化是溝通的大敵。
三、成為孩子的“自己人”。
女兒從小到大,她同學都很羨慕她和我的關係,因為女兒跟我無話不談,而她同學和父母的關係達不到如此親密。
女兒小學時有個女同學頗有些小心思,有次接女兒的路上一起正走著,女生說“阿姨,某某(我女兒)今天被老師罵了”,然後觀察我的反應,我看了眼女兒,那時雖然沒學什麼科學養育,但是“自己人”的概念還是有的,於是我輕描淡寫地回了句“老師可能累了,心情不太好”,那女生聽後一臉失望。
當我總結為什麼我脫胎換骨了,女兒能立馬跟上節奏煥然一新時,最大的動力莫過於她確信我是她的“自己人”,無論什麼時候,媽媽都不會做“拆臺”和“掉鏈子”的事,這些年來,她開心,我和她一起高興;她傷心,我陪著她安撫她的情緒。
女兒上大學的時候情緒已經相當穩定了。有一次做試驗,燒杯在手裡突然炸了,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一起做試驗的同學嚇壞了,女兒舉著流血的手,先是小跑到醫務室做了個簡單包紮,後出校門打了輛計程車又去了醫院,陪著她的女生看那麼多血,說腿都軟了,等我和孩兒爸去醫院的時候,傷口快處理完了。
結語孩子願意在父母面前表達真實的自我,是親子溝通的前提;只有先接納情緒,再換位思考,後耐心引導才能讓溝通成本低、收益高;讓孩子把你當“自己人”,關係親近,溝通阻力小。
-
4 # 羅羅老師生活錄
親子溝通我覺得首要的是放下架子,把孩子當著我們的朋友在聊天。
很多時候很多家庭,孩子一出現問題,父母就大罵,包括我也一樣,其實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我覺得孩子出現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我深有體會,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嘗試,這樣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除此之外孩子還會變得不誠實,說假話,因為他做錯事被罵多了,以後不管是對錯會時常撒謊。
對於孩子出現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動不動動粗口,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這個威信不是動不動就打罵,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應當表現出一種讓他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態度,但同時還要好好的教育他下次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也很複雜,和孩子相處,我覺得放下架子好好溝通是一件很重要的的事情,它回收法比我們打罵好得多的效果,把他當著無話不談的朋友,我們才知道他的內心想的是什麼。
-
5 # 一葉知秋9
這個就得因人而異了,而且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每個階段的溝通方式。
幼兒時期,因為感覺孩子很可愛,所有行為都是那麼的美好和天真,所以,我也會受到孩子的感染,尊重他的天性,一般都會和平視說話,或者把把抱在懷裡和他說話,講道理,教規矩。當然,有時親子間的溝通方式也會有巴掌♀️。
上了小學後,如果有問題了,需要溝通了,我會先把我的觀點及底線講給他,因為這個時期有些行為習慣必須的養成了,比如多長時間能把作業寫完,看多長時間的課外書,睡覺前自己自覺的整理個人衛生等等,和他溝通時我首先是家長,然後和他平視去對話,然後讓他說自己的觀點。
進入初中後,有問題了,我首先聽他的解釋,溝通時也是引導他先說,聽他的觀點,哈哈哈哈,基本我就是個聆聽者,也會和他開玩笑,逗他,大多數聊天時我們就是朋友。溝通方式嘛,就是倆人都坐下來平等對話。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我把家長的姿態端的高高的,我想,孩子是不會和我敞開心扉的聊天的,所以,換個方式去引導他,讓他主動的,而且是願意的和我講一天中學校發生的事,並講自己的觀點。
-
6 # 孩子高效能習慣養成
親子溝通的正確姿勢,我想這個問題可以拆解為3個:
1、我們用什麼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2、溝通的方法、技巧;
3、溝通的時機。
關於態度,這個育兒理論育兒專家都說得很多了,最主要是平等交流,前面也有家長說了,不要命令、不要強勢、不要先入為主,這樣溝通的氛圍就不好,孩子會牴觸,會在心裡設防。
關於方法技巧,之前我有一個同事,她的經驗我覺得很值得父母們借鑑,她有心理學教育背景,她在和她的兩個孩子溝通時,很像心理諮詢師,她的用語基本都是銜接語“噢?說來聽聽”“那你是怎麼想的呢”“你怎麼看”“噢~那你覺得呢?”“然後呢”,激發對方的表達,這樣很容易引導孩子說出真實想法,並且在表達的過程中讓孩子自我梳理、發現問題,她很少在溝通中表達自己,弱化自己,讓孩子主導。
關於時機,依據我自己的經驗,最好是選擇一些閒聊的時間、假裝“不經意”地溝通,比如送她上學、上課外班的路上閒聊,在她洗漱時靠在洗漱間的門框上隨意閒聊,在讀了一本相關的繪本後聊這本書(如果你這段時間想和孩子聊某個話題,可以假裝不經意地看這樣的繪本、動畫片之類),建議家長可以創造一些共同做家務的時間,比如一起擇菜,擇菜時就是非常好的時機,以不經意的閒聊形式溝通。
-
7 # 陽光180276992
1.和寶寶講話語氣要溫和,要有耐心
2.每天睡前可以和寶寶講故事
3.工作之餘可以和寶寶一起做遊戲
4.週末多帶寶寶出去走走
-
8 # 小西媽媽講故事
親子溝通的正確姿勢?我覺得是把孩子當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你就把自己當做小朋友。陪孩子閱讀,做遊戲,給孩子講故事,還可以和孩子扮演故事裡的角色演戲玩,和他一起瘋。
如果你的孩子大了,上小學中學了,你還是要和他做朋友,並且一定要真正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追的什麼明星,喜歡什麼遊戲,愛看什麼書等等,這樣你們才會有共同語言,孩子遇到問題才會找你,有煩惱才會和你說,有心事才會告訴你。
我家孩子就是這樣,她喜歡的明星我知道;她愛聽的歌曲,我會去聽 ;她推薦的電影我會去看;她想看音樂劇,我倆一起去買票。有什麼有趣,有意思的微博,孩子會轉發給我,有什麼值得推薦的書,我也會建議她讀一讀。基本上無話不說,每次放假回家,我倆聊天能聊到半夜。
以我的經驗,在孩子面前你不用時刻擺出家長的架子,該嚴時嚴,該松時松,放低姿態孩子才會親近你。
不信?你試試看?
-
9 # 弦之錚
推薦一本書。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這本書裡面有大量的案例,手把手的教父母們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溝通。
當然,並不是書在手就夠了,還要反覆的去看。
明白一個道理很簡單,但是,把這個道理內化成自己的行為就很難了。建議可以把書放在床頭,每天睡前看一點,可以時時督促自己的行為。
裡面講到的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要共情,要說出孩子的感受。
比如,你的孩子作業沒有做完,有同學打電話來叫他去玩,你說,作業沒有做完,不能出去。此時,他開始大發脾氣,我們該怎麼辦?
第一步:說出孩子的感受
我們可以把他拉到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很想出去玩,這位同學是你的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你非常開心對嗎?”
“但是,現在媽媽不允許你出去玩,你感覺非常的難受,怕失去一次這麼好的機會對嗎?”
這時候孩子會覺得他內心的感受被你體會到了,心情會平復下來,不再對你產生牴觸的情緒。”
第二步:你表達你的理解。
“媽媽很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換成是我,我也會很難受,一定會想去玩”
第三步:把問題還給孩子
“要不,這個作業我們就不要做好了,明天讓老師批評算了,可以嗎?”注意不要用諷刺挖苦的語氣來說,這時,孩子肯定會說,作業是要做的,但是玩也要玩。
第四步:幫孩子一起分析
“我有兩個方法,第一:先出去玩,但是你剩下的時間不多了,玩回來估計會來不及做作業。第二:你和這位朋友約好明天玩,明天做作業不要拖延,早早就做完,開開心心的出去玩,今天呢,就做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先完成作業,你認為哪個更好呢?”此時的孩子已經平復情緒,進入良性思考了,很容易知道應該選擇第二個方法。但是,心裡難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第五步:表揚孩子的決定
對,雖然是我們巧妙的引導孩子作出的決定,但一定要當作是他自己的決定。“我真佩服你的選擇,你這麼想出去玩,卻能夠理智的留在家裡做作業,知道先做該做的事,再做喜歡做的事,了不起!”你對孩子的肯定,會把孩子心中小小的鬱悶給打消,開開心心的做作業去了。
溝通的學問很多,沒有一個必然的姿勢,還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10 # TT辣媽愛美麗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我是這樣認為的,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人生開始階段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必定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而如何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也是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的。
第一,要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談
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討厭別人說教式的,或者是喋喋不休的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指責,或者是強壓式的糾正,這樣的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更將孩子引向叛逆的階段。
建議父母多采用平等的談話方式,以孩子朋友的角度來和孩子溝通出現的問題,以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能夠喜歡溝通的方式,來與孩子交談。多采用提建議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說教、命令和強迫的方式來讓孩子聽你的話。
第二,要耐心的多傾聽孩子的心聲,注意孩子對事物的反應與態度,共情式的體會孩子的感受。
現在的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比較快,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通常會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決定,而不去認真的傾聽孩子的心聲即使孩子受了委屈或者是有什麼傷心的事情,也只是一味的指責,甚至是具有負面意義的語氣,而不能體會孩子的感受,這樣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會喜歡和家長溝通。
孩子的成長必然要經歷被保護,被指導和自立的幾個過程,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最重要的是保護他健康成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的角色應該從一個保護者轉變成為一個指導者和一個傾聽者,千萬不要再拿父母的權威來干涉孩子,要與孩子交朋友,耐心的指導,讓孩子樂於與你分享,建立完美的親子交流關係。
-
11 # 1997sxx希崎
與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我是這樣認為的,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人生開始階段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必定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而如何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也是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的。
第一,要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談
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討厭別人說教式的,或者是喋喋不休的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指責,或者是強壓式的糾正,這樣的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更將孩子引向叛逆的階段。
建議父母多采用平等的談話方式,以孩子朋友的角度來和孩子溝通出現的問題,以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能夠喜歡溝通的方式,來與孩子交談。多采用提建議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說教、命令和強迫的方式來讓孩子聽你的話。
第二,要耐心的多傾聽孩子的心聲,注意孩子對事物的反應與態度,共情式的體會孩子的感受。
現在的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壓力。
-
12 # 樂歡爸媽
導讀:親子溝通的正確姿勢有哪些?
養育好一個孩子,對父母來講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接受挑戰的過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很重要,同一個出發點,不同的溝通方式,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親子溝通的正確姿勢有哪些呢?
一:溫和而堅持
溫和是指態度上對待孩子要溫和,特別是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會變得異常暴躁,憤怒,他們甚至會透過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並不能讓孩子就此改錯。
這時父母可以溫和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如果孩子不配合,那就一直堅持到孩子配合。記得曾聽一個老師分享過他教過的一個孩子,這個小朋友專門愛打人,屢教不改,有一次這個小朋友打了這個老師,老師既不罵他也不打他,只是堅持要他跟自己道歉,開始這個男孩怎麼樣都不肯,僵持一個多鍾之後,男孩終於開口道歉了,並有了這次之後,他再也不打這位老師了。
二: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人物品
這個尊重是指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尊重孩子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曾在一個商場看到這樣一幕,孩子嚷著要喝爸爸手裡的冰水,爸爸不想給孩子喝,開始的時候對孩子說:“你咳嗽了,不能喝冰水”,孩子還是不依,爸爸就發火了,呵斥道:“這是我買的水,我想給你喝就給你喝,不給你喝,你沒得話說。”
尊重一個孩子不僅體現在平日,更體現在面對一些比較棘手的情況下,父母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把孩子的尊嚴踩在了腳底下,孩子會為了取悅父母而做一些違背自己本心的事情,並且日後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討好型的人格。
-
13 # 雷小雷雷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場旅行。每天會遇到什麼風景、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對他來說都是新鮮的。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模仿你的行為。如果你在工作期間時不時拿出手機玩一玩,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精力不集中,總想著玩具和動畫片。
養育好一個孩子,對父母來講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接受挑戰的過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很重要,同一個出發點,不同的溝通方式。
以上分享的內容都是個人的觀點的看法。同時也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孩子:媽媽,我覺得動物園一點都不好玩。
媽媽:不會啊,你看那隻袋鼠媽媽口袋裡還有小袋鼠呢。
孩子:媽媽,這裡好臭。
媽媽:這些動物多可愛啊,看,袋鼠跑地可快了!
孩子:我要走,我不要呆在這裡。
媽媽:媽媽平時要上班,今天週末才有空帶你來動物園,花了這麼多錢買門票,再玩一會吧!
孩子:不要!走、走、走....
上面的這一則對話的場景,出現在我前段時間帶孩子去動物園時,看到的一對母子的互動。
有時我也會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也嘗試耐著性子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就是講不通,有時還不領情呢?
其實很多親子無法愉快地溝通,關鍵在於父母誤把孩子當作一個成年人,認為和他們溝通可以又快又清楚。同時大多數家長又都太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表達不喜歡動物園、不喜歡做某件事時,父母又沒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他是怎麼想的?而是急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希望孩子能夠明白父母的感受,但這樣的溝通只能南轅北轍的各說各話,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溝通的效果自然是不盡人意的。
皮亞傑在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中,提出了2-7歲的孩子在智力上處於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的特點之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這個世界的,因此如果我們只是單方面把我們的觀點強加給孩子,他們不僅不能共情、理解我們的思維和角度,可能還會產生與我們對抗的力量。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和孩子更愉快高效地溝通呢?1、重複孩子的話是的,你沒有看錯,不需要給孩子任何的建議,對於學齡前的兒童,僅僅透過重複孩子所說的話來回應孩子,就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願意和我們說出他的想法。這個方法在我們家3歲半女兒的身上屢試不爽,舉個例子:
孩子:我畫了一個城堡。
爸爸:哇,你畫了一個城堡!
孩子:是啊,這是我給小公主愛莎畫的城堡。
爸爸:哦~這是給你的小公主愛莎畫的城堡呢。
孩子:嗯,我需要在這個城堡上再新增一些雪花來裝飾。
爸爸:你想用雪花來裝飾城堡,真是個好主意。
孩子:我喜歡畫城堡!
爸爸:你畫城堡畫得很開心。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透過重複孩子的話,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接納和理解。更為神奇的是,當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事情表現出興趣,你會發現這很好的促進了孩子的語言,他會變得更願意和我們說說他的想法,甚至有更多的創造效能力(如用雪花來裝飾)被激發出來。
這是以孩子為主導的一種語言和遊戲模式,可以鼓勵孩子更多自己的思考和創造,他們也會愛上和我們說話。通常他們會對自己想出來的想法感覺很棒(自信心),孩子只有感覺好,才能做得更好。(自我肯定)僅僅透過重複孩子的話,就可以做到輕鬆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2、學會提問我先生是一個很用心陪伴孩子的人。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原因,他天天在家陪孩子玩。我注意到我先生和孩子互動時的語言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
≥≥≥≥以前是這樣的:
孩子:爸爸,看!我的樂高積木搭好了!
爸爸:哇!你太棒了寶貝!
孩子:。。。(得到表揚後滿意地離開,去做其他的事)
這種方式看似是在鼓勵孩子,同時也很積極的迴應了孩子,但是這樣的方式只停留在了表揚,一般的情況就是表揚後就沒有後續了。孩子並不知道具體什麼樣的行為是值得被鼓勵肯定的。久而久之孩子容易會為了得到“表揚”而做事情。
≥≥≥≥看看我們家那位現在怎麼和孩子說的:
孩子:爸爸,看,我的樂高!
爸爸:哇!你把樂高積木搭地高高地!不會倒呢!你是怎麼做到的?
孩子:%##%&……%*&……(……*%……#%#!~@(眉飛色舞嘰裡呱啦的描述)
孩子學習的過程,就是理解和建構各種關係的過程。透過這樣子客觀的描述+啟發式的提問,可以讓孩子總結回溯自己做的好的事情,總結好的經驗。(就是我們想要誇獎的具體表現)。越小的孩子,如果越早能夠用這樣的思維去回溯總結,對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反思能力就越有幫助,這些回溯和總結包括新、舊知識的聯絡,新、舊材料的聯絡,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聯絡等等,而好的提問,是建立種種聯絡的有效方式。
講到這裡,我再舉幾個“消極提問”的溝通例子吧,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提問都能讓孩子更主動的學習並喜歡上和我們聊天。我們要避免以下這些消極的提問
爸爸:寶寶,我們來畫畫好不好?
孩子:回答“好”或者“不好”。(隨便)
爸爸:你要畫什麼顏色的呀?塗成紅色怎麼樣?
孩子:(畫了一些圓圈)
爸爸:它是什麼?我們來畫一個房子吧
上面這些提問之所以說是消極的提問,是因為這些提問都是以成人為主導,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這類提問其實只是成人直接或者間接的命令,答案通常是yes or no或者只有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封閉式的而非開放式的。通常我們在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因為是以我們為主導,我們並不太在意孩子真正在做什麼。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並沒有特別認同他。當孩子在做手頭上的事情的時候,如果經常性被這種被動的提問打斷,那麼就不容易變得專注。
3、模仿孩子的動作和反應有效愉快的親子溝通,還可以從模仿孩子的動作和反應開始。也許光是這麼一招,就可以讓對你很少關注的孩子愛上和你聊天和玩耍。我們可以透過模仿孩子的動作和反應,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適當的旁白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孩子:我用橡皮泥搓了一個小湯圓。
媽媽:我也來用橡皮泥搓一個小湯圓。
孩子:(正在把橡皮泥捏成小塊放進小盒子裡)
媽媽:你把大塊的橡皮泥捏成了一小塊一小塊,放進盒子裡了!我也要像你一樣把我的橡皮泥捏成小塊小塊的....
這樣的溝通,同樣是展示了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但是當中一個“棒”字都沒有,而是透過實際的行動,模仿孩子的行為,和孩子一起做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認同。與此同時,我們向孩子示範了許多語言詞彙,如大和小的概念、動詞捏的概念等等。我們在做適當的旁邊描述時,同時也在幫助組織他自己本身對這個遊戲的想法。
最重要一點,這樣的方式互動,孩子真的可以專注玩很久!!!他的注意力會一直放在上面,因為我們的互動非常積極有效~~
有效的親子溝通,不在於和孩子多說話,而是和孩子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