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李頭有話說

    歷朝歷代的都很喜歡幹一件事情,那就是誅殺功臣。他們之所以要誅殺這些功臣,無外乎這三個原因。其一,功臣們功高震主,君王封無可封,其中典型的就是。其二,功臣跋扈,居功自傲,擾亂統治秩序,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三就是功臣勢大,皇帝擔心其威脅後繼君主的權威,典型代表就是誅殺。

    歷代的雄主,如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等都有誅殺功臣的行為,哪怕是手段溫和的都有的典故留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誅殺功臣是開國君主的通常做法,但是歷史上卻有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就沒有誅殺功臣,也沒有剝奪功臣們的權力和地位,他就是秦始皇。很難想象,在傳統觀念中、殺人如麻的秦始皇居然是歷史上唯二(另一個是)沒有對功臣下手的開國君王。

    很多人都在想秦始皇為什麼敢留下功臣,而不對功臣們下手,難道他不擔心功臣們造他兒子的反或將之架空嗎?秦始皇之所以不誅殺功臣,是因為他沒有誅殺功臣的必要性。皇帝誅殺開國功臣的理由也就只有上面講過的那三個。第一個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功高震主對秦始皇來說根本就不存在。身為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並且還做下了書同文、車同軌、收百越、拒匈奴等功績的秦始皇,基本就是當時功勞最大的一個人了,哪有什麼功臣可以挑戰他的地位。

    第二個理由也不成立,因為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和一個強大的統治階級,功臣們本身就是這個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和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員,他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和能力來破壞現有的統治秩序。並且功臣們滅六國的功勞,本身就是在秦國強大的國力支援下而建立,他們也就沒有居功自傲的資格了。

    第三個理由也就更不成立了。秦國到秦始皇時期,已經延續了500多年,早就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傳承秩序,並且功臣集團只是當時內部勢力的一小部分,功臣們根本就沒有能力來架空後繼君王,就如同後來賜死一般,功臣們都沒有能力反抗或者說沒有反抗的意願。所以秦始皇當然就不會誅殺功臣了。

    除此之外,秦始皇不誅殺功臣,或許還有留下他們來輔佐後繼之君的想法。秦朝當時的統一,只是依靠強大的武力來強行統一的,當時的六國遺民對秦朝還沒有多少的歸屬感,所以憑藉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他應該知道,他死後會出現六國貴族反叛的情況。所以秦始皇才留下了開國的功臣,因為只有他們才可以鎮壓住規模巨大的六國復辟運動。

    只不過出乎秦始皇預料的是,趙高和李斯沒有遵循他的遺詔立扶蘇為帝,反而立下了胡亥。並且扶蘇也沒有憑藉著蒙恬和長城軍團的支援來反對胡亥的繼位,反而和蒙恬一起自殺了。於是秦朝在趙高和胡亥的胡作非為之下,脫離了秦始皇的預料,走向了徹底的滅亡,否則的話,憑藉著駐守南越和長城的軍團,秦朝未必不可以再次統一天下。

  • 2 # 墨子的遠行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殺功臣既不是從秦開始,也沒有因為秦朝的滅亡而結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制度、人性、君權的不容挑戰等方面的原因。

    1.任何對君權造成威脅的人,都不可能有好下場。

    一人之下的執政大臣如商君衛鞅,作為秦國的變法強臣,在秦國擁有不亞於秦孝公的政治影響力,在政治上影響力就意味著權力。秦孝公在位時,衛鞅會感念其知遇之恩,並且孝公擁有著豐富的軍事戰鬥經驗,於公於私都不會輕舉妄動,當初因為變法利益受損的貴族集團畏懼秦孝公,也不敢對商鞅下手。秦惠文王等位,公子虔、公孫賈等復仇勢力和貴族復辟勢力必然勾連在一起,至商鞅於死地。嬴駟還是太子時,由於觸犯新法被處罰,一朝君臨天下定然想報復,正是這種心理被窺見,公子虔等人的復仇行為,得以順利實現。

    2.人性層面

    在秦國變法完成之時,不懂得功成身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才商鞅就是明證。趙良曾勸告商君,透過國君的寵臣推薦被重用,結怨於秦國貴族,要及時放棄封地、權位,以求自保。商鞅還是捨不得放下,以及過分自信。自古以來功勞越大,就意味著危險越大,非秦國所獨有。

    3.在制度上,以古人的認知水平沒辦法做到,較為清晰的劃分國君與執政大臣(丞相)權力範圍。

    執政大臣統領百官、協理陰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言行上稍有差池,就會被國君猜忌,可能死於非命。君權與丞相之間的權力矛盾,伴隨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自明太祖朱元璋徹底廢除丞相制度才終結。最高政治權力,不能合理清晰的分配,宰執大臣只要不被君王信任,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漢武帝時期丞相有一半死於非命就是例證。但這對於最高政治權力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只是一般層次的權力劃分問題,最多導致相互之間推諉不負責。

    4.君臣之間的關係

    君臣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相互之間利用、猜疑,君王真正做到寬容、信任臣子,大臣完全忠誠於君王,不計較個人的生死得失,為君主出謀劃策,這都是少數。更多的是學好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得到個人的富貴、使家族受惠。以儒家的學說來看,君臣關係是倫理尊卑問題。以法家學說來看,君臣之間就是利益關係,君王需要時刻防範臣下。歷代王朝的帝王,明面上都是尊儒學崇尚孝道,實則絕大多數都是以法家來治國,越是明Lacrosse是如此。

    商鞅被秦惠文王下令車裂,是因為曾經觸犯嬴駟,並且出於穩定政治局勢的需要被處死。李斯被秦二世下令腰斬,蒙毅兄弟死於非命,不過是趙高借胡亥之手害死的,這是趙高自己想篡權,慫恿胡亥下詔的,不能簡單責怪秦國君王無情。秦始皇時期,對大多數功臣還是厚待的。政治鬥爭從來只有利益,沒有任何人情可講,這非秦所獨有,權力對人的腐蝕和誘惑力太大,沒有多少人能夠禁得起考驗。

  • 3 # 十點說史

    中國封建社會的朝代更迭是很快的,自秦朝統一全國,開始中央集權制之後,就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超過三百年,三百年這個時間節點就好像一個魔咒一樣,將中國曆代王朝的命運定格那個時間節點之前。

    《史記》中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是這樣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就是說,能陪皇帝打江山的人很多,但是大都不會有好下場。

    而歷史上殺開國功臣的皇帝也很多,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了,這兩個皇帝都是布衣出身,與那些本身出身名門貴族的皇帝不同,他們當上皇帝后,特別害怕有人奪他們的皇位,因此上,他們在為期間就殺了很多的功臣,以確保後代子孫皇位的絕對安全性。

    劉邦在奪取天下後,分別殺了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而被殺的這些人中,大都是異姓王,劉邦辛苦幾十年打下的天下,為了守住劉家天下,自然是不能允許對劉家天下有威脅的人存在的。而另外一位朱元璋,在稱帝之後,殺得開國功臣那就更多了,其中胡惟庸和藍玉案殺得最多,據說有三萬多人,開國第一謀士李善長也是難逃一死。

    開國皇帝如此的喜歡誅殺功臣,並不是說他們喜好殺戮,而是有一定原因的,在皇帝坐上龍椅之後,他的心思便和當初陪他打天下的大臣們不一樣了,皇帝們心中想的是長治久安、這些人能繼續輔佐自己,自己的皇位可以遺傳萬世。

    而大臣們心中想的則是要封疆裂土,成為一方諸侯,從此吃著俸祿,安度餘生。而在起義之初,皇帝和大臣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現任統治者,所以雙方有一個共同得目標,因此可以相安無事,而一旦事成後,皇帝想著約束大臣,而大臣想著要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由的權利,雙方的矛盾也就此產生。

  • 4 # 夏天的雷風

    秦朝一共就兩皇帝 ,哪來的歷屆啊?

    秦始皇粉就拿秦始皇沒殺功臣來説秦始皇不是暴君了,你這咋還成了喜歡殺功臣了?

    這怎麼話説的…

  • 5 # 千年歷史千面遊

    沒有過吧?秦始皇掃六國時的功臣王翦和李斯過的不是好好的嗎?秦二世是殺了李斯,但這筆賬應該算到趙高頭上。趙高是秦二世最大的功臣,但是秦二世也沒殺他,反倒被他所殺。所以說秦國皇帝殺功臣這檔子是壓根就沒有。

  • 6 # 豪哥讀史

    秦始皇之所以被稱為千古一帝,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能夠善待功臣。這裡所說的善待功臣不只是保住他們的性命,秦始皇依然讓這些願意出力的功臣繼續身居高位,這是後來的李世民、趙匡胤等人無法做到的事情,朱元璋這樣的劊子手更是不值一提。我們先來看看秦始皇如何對待統一六國過程中的幾個功臣。

    第一個是李斯。他作為秦始皇的得力助手,輔佐嬴政制定了消滅六國的順序,這才有了秦軍接二連三的大勝仗。李斯還有一個大功勞,那就幫助秦始皇堅定了以郡縣制為基本政治制度的信心,這種制度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秦朝建立後,李斯依然身居高位,主要的國家大事還是由他來處理。

    第二個是王翦。這名老將和自己的兒子王賁一起消滅了六國中的五國,可以說秦始皇能夠統一天下,這對父子的戰功最大。王翦是一個很懂政治的人,他在消滅六國的時候就多次表示出了自己只喜歡錢不喜歡權的心思,秦始皇對他很放心,王賁應該遺傳了父親的基因,兩人都對權力沒有興趣,統一天下之後就功成身退。王氏家族的第三代將軍王離是長城軍團的副帥,依然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第三個是蒙氏兄弟。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蒙恬作為將軍參加了一些戰爭,他的弟弟蒙毅一直是秦始皇的重臣,兄弟兩人一文一武,都是秦王朝的重臣。秦始皇稱帝之後,蒙氏兄弟依然身居高位,蒙毅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蒙恬帶著30萬人修長城,可見嬴政對他們的器重。

    以上是秦滅六國過程中最重要的幾個功臣,秦始皇不但沒有殺他們,也沒有奪他們的權力,而是繼續對他們委以重任,因此殺功臣的事情完全不存在。至於秦二世,他和秦始皇完全不能相比,在趙高和李斯的配合之下,胡亥透過非法手段登上帝位,他首先要確保的就是自己的地位。因此,在秦二世時代,他把所有對自己最有威脅的人都一一除掉了。其中,蒙氏兄弟被逼自殺,李斯被滅三族,只有趙高他沒想過動手,結果被反殺。總的來說,秦始皇沒有屠殺任何一名功臣,秦二世確實對幾位朝廷重臣下手了,但不能說秦朝的皇帝就喜歡殺功臣。

  • 7 # 浮華的滄桑

    其次,歷史上雖然說有很多開國君主殺功臣名將的事情,但是秦始皇一生卻從未殺過一個功臣。所以秦始皇是歷史上誤解最深的一個人。我們應該正確瞭解歷史,不要以訛傳訛,存在偏見。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是他的雄才大略,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列國混戰的局面。為後世中華民族形成統一的整體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後世,歷史卻將其描述為一個殘暴,昏庸的暴君。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後世劉邦,朱元璋等所謂的明君大肆誅殺功臣,這又算什麼呢?那麼,在當時情況下,秦始皇為何沒有誅殺任何一個功臣?真相是什麼?

      第一,“極度自信”。

      與劉邦,朱元璋不同的是,秦始皇那是幾百年的老貴族。天生就是唯吾獨尊,十分自信。而劉邦是一個亭長,而且自己沒有任何的軍事才能,完全靠這些功臣打下天下。朱元璋就更慘,窮苦出身,更是自卑到極點。因此,他們奪得天下後,都很不放心功臣,怕他們造反奪了自己的天下。而秦始皇則不然,其有充分的自信,任何叛亂在他看來都不堪一擊,六國都是自己給你滅的,還怕什麼功臣?

      第二,“依法治國”。

      在秦國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國內治國最高的準繩那是法律,而且商鞅將國家各項管理都融入法律,什麼事情都有法可依,而且,秦國曆代君主,都十分遵守這套法律,他們認為這是統一世界,維護統治穩定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武將功臣都有法律依據,他們該享受什麼待遇,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有法可依。那麼一旦出事,或者犯罪,自然走法律制裁。無需誅殺。

      第三,“戰國思想”。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對於功臣,謀士都是很尊敬的。因為這幫人既掌握知識,又能興邦安國,拉攏還來不及呢是怎麼可能會誅殺,因此,你看,整個春秋戰國,除了一些變法的將軍,謀士,被殘殺外!絕大多數的國家,都不會去誅殺為自己立功的功臣,頂多就是不讓他們掌握軍權,頤養天年。因此,秦始皇當時也沒有概念說,要去把功臣誅殺掉。這在那個時候沒有先河。而先河是由後來的劉邦首先創立的,一上來就開始殺功臣,簡直是太不自信了。

      因此說秦始皇是昏君、暴君的簡直讓人費解。要說秦始皇過度利用民力那是有的,但是說他昏庸,暴力那絕對是後世的刻意摸黑。想想沒有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歸,哪有後世統一的大中華民族!

  • 8 # 黃小莊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殺功臣既不是從秦開始,也沒有因為秦朝的滅亡而結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制度、人性、君權的不容挑戰等方面的原因。

    1.任何對君權造成威脅的人,都不可能有好下場。

    一人之下的執政大臣如商君衛鞅,作為秦國的變法強臣,在秦國擁有不亞於秦孝公的政治影響力,在政治上影響力就意味著權力。秦孝公在位時,衛鞅會感念其知遇之恩,並且孝公擁有著豐富的軍事戰鬥經驗,於公於私都不會輕舉妄動,當初因為變法利益受損的貴族集團畏懼秦孝公,也不敢對商鞅下手。秦惠文王等位,公子虔、公孫賈等復仇勢力和貴族復辟勢力必然勾連在一起,至商鞅於死地。嬴駟還是太子時,由於觸犯新法被處罰,一朝君臨天下定然想報復,正是這種心理被窺見,公子虔等人的復仇行為,得以順利實現。

    2.人性層面

    在秦國變法完成之時,不懂得功成身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才商鞅就是明證。趙良曾勸告商君,透過國君的寵臣推薦被重用,結怨於秦國貴族,要及時放棄封地、權位,以求自保。商鞅還是捨不得放下,以及過分自信。自古以來功勞越大,就意味著危險越大,非秦國所獨有。

    3.在制度上,以古人的認知水平沒辦法做到,較為清晰的劃分國君與執政大臣(丞相)權力範圍。

    執政大臣統領百官、協理陰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言行上稍有差池,就會被國君猜忌,可能死於非命。君權與丞相之間的權力矛盾,伴隨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自明太祖朱元璋徹底廢除丞相制度才終結。最高政治權力,不能合理清晰的分配,宰執大臣只要不被君王信任,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漢武帝時期丞相有一半死於非命就是例證。但這對於最高政治權力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只是一般層次的權力劃分問題,最多導致相互之間推諉不負責。

    4.君臣之間的關係

    君臣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相互之間利用、猜疑,君王真正做到寬容、信任臣子,大臣完全忠誠於君王,不計較個人的生死得失,為君主出謀劃策,這都是少數。更多的是學好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得到個人的富貴、使家族受惠。以儒家的學說來看,君臣關係是倫理尊卑問題。以法家學說來看,君臣之間就是利益關係,君王需要時刻防範臣下。歷代王朝的帝王,明面上都是尊儒學崇尚孝道,實則絕大多數都是以法家來治國,越是明Lacrosse是如此。

    商鞅被秦惠文王下令車裂,是因為曾經觸犯嬴駟,並且出於穩定政治局勢的需要被處死。李斯被秦二世下令腰斬,蒙毅兄弟死於非命,不過是趙高借胡亥之手害死的,這是趙高自己想篡權,慫恿胡亥下詔的,不能簡單責怪秦國君王無情。秦始皇時期,對大多數功臣還是厚待的。政治鬥爭從來只有利益,沒有任何人情可講,這非秦所獨有,權力對人的腐蝕和誘惑力太大,沒有多少人能夠禁得起考驗。

    樂意

    中國封建社會的朝代更迭是很快的,自秦朝統一全國,開始中央集權制之後,就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超過三百年,三百年這個時間節點就好像一個魔咒一樣,將中國曆代王朝的命運定格那個時間節點之前。

    《史記》中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是這樣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就是說,能陪皇帝打江山的人很多,但是大都不會有好下場。

    而歷史上殺開國功臣的皇帝也很多,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了,這兩個皇帝都是布衣出身,與那些本身出身名門貴族的皇帝不同,他們當上皇帝后,特別害怕有人奪他們的皇位,因此上,他們在為期間就殺了很多的功臣,以確保後代子孫皇位的絕對安全性。

    劉邦在奪取天下後,分別殺了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而被殺的這些人中,大都是異姓王,劉邦辛苦幾十年打下的天下,為了守住劉家天下,自然是不能允許對劉家天下有威脅的人存在的。而另外一位朱元璋,在稱帝之後,殺得開國功臣那就更多了,其中胡惟庸和藍玉案殺得最多,據說有三萬多人,開國第一謀士李善長也是難逃一死。

    開國皇帝如此的喜歡誅殺功臣,並不是說他們喜好殺戮,而是有一定原因的,在皇帝坐上龍椅之後,他的心思便和當初陪他打天下的大臣們不一樣了,皇帝們心中想的是長治久安、這些人能繼續輔佐自己,自己的皇位可以遺傳萬世。

    而大臣們心中想的則是要封疆裂土,成為一方諸侯,從此吃著俸祿,安度餘生。而在起義之初,皇帝和大臣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現任統治者,所以雙方有一個共同得目標,因此可以相安無事,而一旦事成後,皇帝想著約束大臣,而大臣想著要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由的權利,雙方的矛盾也就此產生。

    歷朝歷代的都很喜歡幹一件事情,那就是誅殺功臣。他們之所以要誅殺這些功臣,無外乎這三個原因。其一,功臣們功高震主,君王封無可封,其中典型的就是。其二,功臣跋扈,居功自傲,擾亂統治秩序,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三就是功臣勢大,皇帝擔心其威脅後繼君主的權威,典型代表就是誅殺。

    歷代的雄主,如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等都有誅殺功臣的行為,哪怕是手段溫和的都有的典故留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誅殺功臣是開國君主的通常做法,但是歷史上卻有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就沒有誅殺功臣,也沒有剝奪功臣們的權力和地位,他就是秦始皇。很難想象,在傳統觀念中、殺人如麻的秦始皇居然是歷史上唯二(另一個是)沒有對功臣下手的開國君王。

    很多人都在想秦始皇為什麼敢留下功臣,而不對功臣們下手,難道他不擔心功臣們造他兒子的反或將之架空嗎?秦始皇之所以不誅殺功臣,是因為他沒有誅殺功臣的必要性。皇帝誅殺開國功臣的理由也就只有上面講過的那三個。第一個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功高震主對秦始皇來說根本就不存在。身為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並且還做下了書同文、車同軌、收百越、拒匈奴等功績的秦始皇,基本就是當時功勞最大的一個人了,哪有什麼功臣可以挑戰他的地位。

    第二個理由也不成立,因為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統治秩序和一個強大的統治階級,功臣們本身就是這個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和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員,他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和能力來破壞現有的統治秩序。並且功臣們滅六國的功勞,本身就是在秦國強大的國力支援下而建立,他們也就沒有居功自傲的資格了。

    第三個理由也就更不成立了。秦國到秦始皇時期,已經延續了500多年,早就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傳承秩序,並且功臣集團只是當時內部勢力的一小部分,功臣們根本就沒有能力來架空後繼君王,就如同後來賜死一般,功臣們都沒有能力反抗或者說沒有反抗的意願。所以秦始皇當然就不會誅殺功臣了。

    除此之外,秦始皇不誅殺功臣,或許還有留下他們來輔佐後繼之君的想法。秦朝當時的統一,只是依靠強大的武力來強行統一的,當時的六國遺民對秦朝還沒有多少的歸屬感,所以憑藉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他應該知道,他死後會出現六國貴族反叛的情況。所以秦始皇才留下了開國的功臣,因為只有他們才可以鎮壓住規模巨大的六國復辟運動。

    只不過出乎秦始皇預料的是,趙高和李斯沒有遵循他的遺詔立扶蘇為帝,反而立下了胡亥。並且扶蘇也沒有憑藉著蒙恬和長城軍團的支援來反對胡亥的繼位,反而和蒙恬一起自殺了。於是秦朝在趙高和胡亥的胡作非為之下,脫離了秦始皇的預料,走向了徹底的滅亡,否則的話,憑藉著駐守南越和長城的軍團,秦朝未必不可以再次統一天下。

    因為秦始皇暴虐,胡亥是趙高扶上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想考二建,不知道哪一個專業的含金量高,哪一門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