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憤怒野虎
歷史的發展有它的規律。威廉二世要俾斯麥辭職,是當時德國政府需要。至於內因,我們事實上很不清楚,有些自媒體為飽觀眾慾望而私制些驚訝言論。
-
3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威廉二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但對於彼時的威廉二世來說,這可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其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兩人的政見不同。俾斯麥雖然以鐵血政策統治了德國,但他是一個保守的封建官僚,在完成統一德國的事業以後,俾斯麥並沒有興趣繼續擴張德國的領土。
在俾斯麥的政治思想中國家利益至上,為了保證德國的利益,在對外關係上俾斯麥採取的是溫和而又保守的大陸政策,即建立外交和同盟關係。德國剛剛統一時,外部局勢很不穩定,尤其是隔壁鄰居法蘭西當時很強大。
為了維護德國的利益,俾斯麥一面採取拉攏英、俄和奧地利,以孤立法蘭西,另一面又假意和法蘭西維持外交關係,鼓勵法蘭西政府在海外擴張殖民地,以此穩定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對於這個剛剛統一的國家來說,它需要的是穩定的環境以便保持健康發展。
因此在對外關係中,俾斯麥又採取結盟政策,1873年俾斯麥和俄國與奧地利達成軍事同盟的關係。這種穩定的外部環境讓德國得以休養生息,迅速壯大起來,於是帝國主義思想開始在德國內部抬頭,而威廉二世就是帝國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
這個繼位時30歲不到的年輕皇帝曾經十分仰慕俾斯麥,因為後者統一德國,是英雄般的政治人物。但威廉二世繼位後卻發現這位年邁的政客在諸多方面都並不符合自己的思想,在威廉二世看來,俾斯麥過於守舊,甚至還有點怯弱,落伍了。彼時正值殖民主義進入高潮,威廉二世頗有雄心壯志,他眼看著法國,英國和俄國在海外相繼開闢廣闊的殖民地。
坐立不安的威廉二世不願落伍,不願將來德國吃虧,所以也決心開闢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這個年輕的皇帝是一個狂熱的帝國主義者,所以他的政策和俾斯麥是對立的世界政策。所謂世界政策,就是威廉二世妄圖建立一個版圖遍佈世界的大帝國。
因此,威廉二世在帝國會議演講中甚至一度公開批評俾斯麥的政策說:
俾斯麥推行的歐洲大陸政策十分狹隘,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柏林應當是世界都市柏林, 德國貿易應當是德國世界貿易,德國與世界的含義是一致的,因為世界各地都應體現德國政策……可見在當時殖民主義盛行的時代背景下,狂熱的威廉二世已經妄圖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德國”,而柏林就是這個“世界性的的德國”的中心。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25週年之際,威廉二世更是狂熱的發表極為危險的政治演說,道:
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在地球遙遠的地方,到處都應當居住著我們的同胞,德國的商品, 德國的知識,德華人的勤奮要漂洋過海……由此可見,威廉二世是一個毫不遜色於希特勒的妄圖統治世界的政治狂人,而他的這一言論得到了大批資本家和容克貴族的支援,反映的就是當時德國內部的階級矛盾的利益需求。此外威廉二世還是“黃禍論”的主要倡導者,甲午戰爭以後,威廉二世看到中國日益衰敗,而日本正在崛起,同時中國又在積極尋求改變(雖然清朝政府不情不願)。
但總的來說,彼時的中國體量龐大,一旦改革成功,必然成為西方國家的頭號強敵,加上日本又強勢崛起。所以“黃禍論”在西方日益興盛,威廉二世和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不斷交流,他還畫了一幅《黃禍圖》(The Yellow Peril)送給後者,並在國內大量的刊登和宣傳。
義和團殺洋人運動激怒了威廉二世,他派出一支兩萬人的遠征軍準備報復中國,在出徵之前,這位具有強烈軍國主義思想的皇帝要求他的軍隊像幾千年前匈奴人攻打華人一樣不留餘地,所以這支軍隊也要像匈奴人一樣對付華人,他發表演講說:
不存在憐憫,不接受俘虜,要像1000年前的匈奴人一樣……為他們自己贏得名聲,他們的威名至今迴響,所以要讓德國的名字像這樣被華人知曉,使他們再也不敢睨視德華人。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讓威廉二世陷入了對擴張德國領土的幻想中,由此也導致他和俾斯麥在政見中的各種不和。而俾斯麥也不喜歡這位年輕而又莽撞的皇帝,對他的政策也時常加以批評,同時俾斯麥也知道在這位皇帝的領導下,自己必然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得到重視。
1890年他主動向威廉二世遞交了辭呈,提出辭去宰相一職,而威廉二世也順理成章的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把他晉升為陸軍元帥銜海軍上將,實際上是個空銜,對此俾斯麥譏諷說:
奇怪得很,皇上把出類拔萃的將軍任為首相,卻把輕車熟路的首相捧出來當個空頭元帥、將軍。俾斯麥時代宣告結束,德國從此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敏銳的俾斯麥察覺到了威廉二世這種所謂“世界政策”的危險之處,因為他把德國放在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之上,俾斯麥已經提前預知了德國的失敗和威廉二世將要面臨的處境。
俾斯麥曾經對此預言說:我去世20年後,威廉二世的CROWN也將保不住了。
他是1898年去世的,而威廉二世在1918年一戰失利以後被迫退位,果不其然,在第20個年頭,威廉二世失去了他的皇位以及君主頭銜。可見俾斯麥對於威廉二世策劃的這種所謂“世界政策”的判斷是多麼準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界政策”是一種過度狂熱,不切實際的政治野心,其中糾纏著複雜的利益糾紛,而德國顯然也並不具備征服世界,建立一個世界性帝國的能力。
總的來說,威廉二世基於當時殖民狂潮的背景積極推行世界政策,實際上以當時的環境和背景去看,它並不是錯誤的。相反之於威廉二世來說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在那樣一種西方列強集體在海外開闢殖民地的背景下,年輕而又打算有一番作為的威廉二世又怎麼甘心看到幾個鄰居肆無忌憚的吃肉,而自己只能坐在一旁幹看著呢?
巨大的誘惑和利益促使威廉二世加入到瓜分世界的浪潮中來,但他畢竟不是俾斯麥這種經驗老到的政客,看不到這種狂熱背後蘊藏的巨大危機和風險,最終導致德國被拖入一戰的泥沼裡,由此遭受重創。
-
4 # 蒼海巫山
德皇威廉二世逼迫俾斯麥辭職,在二世自已看來是正確的,因為政見不和,因為俾斯麥功高蓋主。做為職場規矩,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這一條,德皇二世這麼做,並沒有什麼錯誤。二世當然不會承認自已剛愎自用,當然不會承認自已無能。而在俾斯麥的角度上看,二世的決定是錯誤的,德國統一大業雖然完成了,稱霸稱雄歐洲的萬里長征才邁出一兩步,革命尚未成功,任重而道遠,同志仍須努力才對,怎麼能卸磨殺驢,讓偉大的事業中途夭折呢?從局外人,第三者角度看,假如俾斯麥繼續執政,結果會怎麼樣呢?恐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統一程序中,丹麥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勝利了,雖然證明俾斯麥的決策是正確的,能力是超群的。但能證明在以後德國與法,俄,英的博弈中步步正確嗎?因為國家之間博弈,有許多變數,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也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無法預測的因素,有時天意不可違的因素摻進來,歷史走向就出乎意料。比如,拿破崙在戰績輝煌之時收手,不進攻俄國,他的聲名該是多完美,然而,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結果很遺憾。那麼俾斯麥繼續執政,誰能保證他一帆風順,誰能保證他不野心膨脹,誰能保證沒有不可預測的因素。因為歷史不能假設,所以,德皇逼俾斯麥辭職,也不好說是正確,還是錯誤。不過,筆者認為,德皇逼俾斯麥辭職,並沒有指出俾斯麥任何錯誤,缺少法律和道德層面的依據,屬於師出無名,所以,很難服眾。
-
5 # 二辻四畫生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關係,如果在中國古代找一個組合,很像萬曆皇帝和張居正。這是當權者和實際掌權者之間的矛盾,威廉二世是一個野心勃勃、剛愎自用的年輕人,而俾斯麥是大權獨攬、專橫跋扈的宰相。而以威廉二世主導一戰失敗的後果,來討論威廉二世罷免俾斯麥是否正確,對威廉二世兵不公平。
俾斯麥大陸政策的失敗俾斯麥一直將德國的發展放在成為歐洲大陸大國上,並不認為應該發展海外殖民地。用俾斯麥的話說就是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領導權”。他認為“德國在歐洲的領導權要比法國、俄國或英國的領導更為有益,更為公正,並且對其他國家的自由較少損害。”而且他認為德國處在歐洲中心位置,並且沒有屏障,有可能會面對反德聯盟,所以俾斯麥一邊聯合奧國孤立打擊法國,一邊討好俄國,挑撥英俄關係,阻止法俄聯盟,爭取英德聯盟。
但是他這一招卻並不管用,英國和俄國都不願看到德國打擊法國,反而促進了英法俄聯盟,導致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失敗。
俾斯麥鎮壓工人政策的失敗隨著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德國國會議員席位越來越多,並且成為德國第四大黨後,俾斯麥驚恐萬狀,他認為這是社會民主主義的危險的增長,所以俾斯麥透過帝國議會通過了“非常法”。
俾斯麥無所不用至極,實行戒嚴,封閉工會組織,解散群眾機會,取締社會民主黨,逮捕判刑、監禁、流放等等。
俾斯麥的命門在德皇俾斯麥之所以能成為德國的主宰,那是威廉一世在位時,對俾斯麥非常倚重,言聽計從,雖然也有分歧,但卻再三忍讓,把大權交給俾斯麥。但是新上臺的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又怎麼能忍受像俾斯麥這樣大權獨攬的存在呢?
而在德國,宰相的任命是皇帝決定的,去留完全看皇帝,所以威廉二世就趁著俾斯麥對外對內政策都陷入絕境時,把俾斯麥撇開,自己親政。
這就是張居正和萬曆,雖然張居正死的早,但萬曆在成年之後還是急於擺脫張居正帶來的影響。
與俾斯麥不同,威廉二世渴望擁有海外殖民地,擴大德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另外他雖然也不喜歡社會民主黨,但他不願意看到流血事件過早發生。
俾斯麥看到威廉二世像個毛頭小子一樣和自己唱反調,他直接躲到莊園裡迴避政事,希望用消極策略來讓威廉二世屈服。雖然有人提醒過他,這會使他有被免職的危險,但俾斯麥居功自傲,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當俾斯麥試圖用辭職來要挾威廉二世時,威廉二世並不像威廉一世一樣屈服,反而是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所以俾斯麥的離職其實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他以為能像以前一樣獲得勝利,但是他失算了,他沒能要挾住威廉二世,反而讓自己陷入了絕境。
-
6 # 經典守望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任務,正如同亞歷山大大帝建造了廣大的帝國,但是卻在他死後轟然崩塌。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關係很複雜,嚴格說來更像是主少國疑的關係,鐵血宰相幫助德皇統一了德國,但是終究是宰相。
俾斯麥是德國傳統容克地主階層的代表,是真正的三朝元老,德國的建立者。而威廉二世在1888年6月才剛剛登基,當時他年僅二十九歲,正是意氣風發等著書寫自己的時代樂章的年紀。而俾斯麥已經是垂垂老矣,所以在威廉二世繼位兩年後就要求俾斯麥辭職。
嚴格說來,這也不能算錯。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已經有所轉變,各國的關係開始變得緊密起來。再依靠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就不合適了,威廉二世認為俾斯麥過於專橫─—所有官員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會見皇帝。而俾斯麥退休後,一直猛烈批評威廉的政策。威廉二世對社會主義組織的採取容忍的態度,贏得了公眾的正面評價。這些行動都是為了樹立屬於皇帝的權威性,所以說俾斯麥的辭職對於德皇威廉二世是正確的。
-
7 # 博美大觀
威廉二世逼俾斯麥遞交辭呈是不是錯誤的,這個要從歷史對他的評價說起。
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是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862年上任時提出“鐵血政策”,並於1866年擊敗奧地利統一德國(除奧地利),1870年擊敗法國使德意志帝國稱霸歐洲大陸。俾斯麥結束了德國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這在歷史上是進步的。但是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影響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這是俾斯麥不可推卸的責任。俾斯麥被稱為“德國的建築師”、“德國的Navigator”。
時勢造英雄,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德國迅速發展的時代。為了衝破封建割據對經濟的阻礙,德國的統一提到了歷史的議事日程。在當時的情況下,德意志的統一存在著兩條道路。一條是“自下而上”,由民眾起來革命,推翻封建勢力,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另一條是“自上而下”,透過王朝戰爭把德意志諸邦統一在普魯士或者奧地利君主的領導之下。但是由於當時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不成熟,前一條道路沒有走通。德國透過第二條道路走向了統一,這其中俾斯麥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以“鐵血宰相”而聞名於世的俾斯麥在歷史上爭議頗多,有褒有貶,譭譽兼之。而他本人的一生也確是波瀾起伏,極其複雜的。他出身於普魯士鄉村容克貴族,早年屬於頑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爆發時,他曾說:“我是一個容克,我一定要壓倒革命。”當他走上政壇,50年代以後,他的思想轉變了。他認識到統一德國的歷史必然性,同時他正確地估計了形勢,把統一大業的領導權抓在普魯士容克手裡,而又在一定程度上聯合新興的資產階級。自此,統一德國成了他奮鬥的目標和抱負。他出任普魯士駐德意志邦聯議會代表,駐俄、駐法大使,無對無刻不是緊盯這一目標而施展才幹。在德國統一的關鍵時刻,他出任普魯士首相這一關鍵職務,縱橫捭闔,排除干擾,堅決實行“鐵血政策”,終於達到目的。俾斯麥順應時勢,全力以赴,表現了他的毅力,反映了他的膽識,在統一德國的過程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列寧評價他說:“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進步的事業。”,蘇聯歷史學家葉魯薩里姆斯基說他“不僅僅是1848年不徹底的革命的掘墓人,同時也是這場革命的遺囑執行人。”這句話可說是精當而形象地概括了俾斯麥複雜而又矛盾的一生。 -
8 # 飛奔而來的橙子
說俾斯麥辭職是錯誤的,其實指的是威廉二世最終發動了一戰,然後德國慘敗,最終導致了世界局勢的變化。
我們這裡不說俾斯麥辭職是不是錯誤,只說為什麼威廉二世要俾斯麥辭職。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不同。
在威廉一世時期,俾斯麥一直奉行的是大陸政策,主要特點是想方設法壓制法國的發展,鼓勵法國,防止法國的復仇。
為此,俾斯麥與俄國交好,因為俄國和法國具有傳統友誼;與奧地利交好,主要表現在普奧戰爭奧地利失敗後並沒有剝削奧地利。德意志帝國建立後也一直和奧地利保持良好的關係,支援奧地利在巴爾幹半島的訴求,當然,也只一定程度上壓制奧地利,避免激怒俄國;拉攏義大利,避免和英國敵對。
俾斯麥高超的外交手段,與周邊國家簽署了一個又一個條約和協議,可以說比較成功的限制住了法國。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一大陸聯盟體系破裂的危險越來越大,俄奧之間在巴爾幹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俾斯麥只能在兩者之間盡力周旋,卻不能化解矛盾。德俄之間從來沒有建立堅固的友誼,俄國一直對德國保持警惕。
到了十九世紀末,俾斯麥的外交政策的漏洞越來越大了。
同時,俾斯麥的大陸聯盟的外交政策忽視殖民地的建設,但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民間要求擴大市場的呼聲越來越高,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也逐漸不適應形勢的發展。
另一方面,威廉二世上臺以後,想要對外擴張,俾斯麥就是最大的障礙,要像獲得“Sunny下的地盤”,德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俾斯麥這個大障礙。
所以威廉二世要俾斯麥下臺,其實就是俾斯麥這個老頭子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更有野心的威廉二世,朝氣蓬勃的德國社會,迅速壯大的資產階級,都要求對外擴張。
“世界政策”的提出也就是必然的了,俾斯麥的下臺也是必須的。
回覆列表
“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德國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結束了德意志民族400年分崩離析的局面,而且憑藉充滿智慧的外交手段和政治眼光,一舉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其執政的26年中,德國遊走在各大國之間,遊刃有餘。
然而,隨著威廉二世的登基,一改俾斯麥時期孤立法國,迫使俄國保持中立的外交體系,拒絕俄國友好,積極與英國結盟。結果,非但沒有討得對方歡喜,反而促使法、俄兩國結盟,德國在歐洲越來越孤立。這都與威廉二世的獨裁和自以為是分不開。
逼走俾斯麥是威廉二世的最大失誤。俾斯麥之所以能夠成就德國的輝煌,都與威廉一世始終信任分不開。儘管他的一些做法處處充滿著風險和冷酷,兩人也發生過爭執,但威廉一世從沒有要離開俾斯麥的意思,因為他知道普魯士的輝煌,離不開俾斯麥的智慧,他要知人善任。
只有29歲的威廉二世即位後,年輕氣盛,更有天生殘疾的自卑,稱帝后更加強勢和咄咄逼人,十分反感俾斯麥在外交的保守做法,最終迫使其遞交了辭呈。一時間成為全世界熱議的話題,不同的是,國內一片惋惜聲,列強們卻鬆了一口氣。
狂妄的威廉二世,認為只有與當時的頭號強國——英國結盟,才能真正的威懾俄國和法國。為了討好英國,斷然拒絕了俄國示好的舉動,甚至將埃及的利益,慷慨地送給對方。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英國非但沒有結盟的意思,反而避而遠之。
這讓自命不凡的威廉二世倍感屈辱和沒有“面子”。而法、俄兩國的結盟,使得德國在歐洲面臨著來自英、法、俄三方的威脅。他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向了“不夠意思”的英國,並十分幼稚地認為,既然結盟無望,那就走向對抗。
他要給英華人一個教訓。當英華人在南非作戰失利時,他竟然給南非總統發去一份賀電,讚揚他們維護國家獨立的精神,並將英軍比作“武裝匪徒”。電文引起了英國上下一片憤怒,反對德國的聲音越來越高,英、德兩國矛盾從此公開化。
俾斯麥苦心經營20多年的外交體系,不到2年就被剛愎自用的新皇帝毀於一旦。儘管俾斯麥也十分的專橫、跋扈,但他知道統一不久的德國應該“韜光養晦”、慢慢做大。如今,在威廉二世的“莽撞”下,德國的侵略性愈發彰顯出來。
肆意擴大殖民地,為殖民地而殖民地。1892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繼續,作為加工型工業十分依賴對原材料的獲取,大國紛紛謀求海外殖民地,以獲取原材料對工業生產的穩定輸入。威廉二世也將目光投向了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這一點,還是符合當時國內工業發展的需要。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要選擇有價值的殖民地。否則,不僅得不償失,還很有可能拖累整個國家。其實,俾斯麥執政時期,也知道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的重要性,但他更清楚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殖民地,必須符合這些特徵:
一是,政治上高度分裂。最好是“形如散沙”的國家,可以在統治期間,不會遭到大規模的反抗,減少殖民成本。二是,物產豐富。這是向海外擴充套件的目的,必須擁有有價值的原材料,可以維持本國的工業生產。
更重要的是,要有眾多的人口,不僅擁有廣闊的市場,消化本國的工業產品,而且還可以向企業提供廉價的勞動力,獲取更多的價值。放眼全世界,當時符合以上條件的,只有印度。這也是英國,自始至終不願放棄和保護印度的原因。
除此以外,真正能獲得經濟利益的殖民地不多,大都是既賠錢又分散國力的貧瘠土地。說白了,有利可圖的殖民地早被英、法等國瓜分完了,現在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不僅不能帶來經濟利益,還要維護殖民地的正常運轉,增加德國的負擔。
更何況,德國受地理位置影響,並不適合發展成一個海軍強國,也就無力去保護這些殖民地。然而,虛榮的威廉二世怎會有俾斯麥的深謀遠慮,他根本不考慮能帶來什麼好處,只希望透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來滿足自己作為統治者的成就感。
無形之中,威廉二世推行建立的全球霸權,成了為殖民地而殖民地。他缺少的不僅僅是政治遠見,而且處處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和不可一世,“軍國主義”色彩越來越濃,列強們對此十分戒備,特別是英國,不但疏遠,而且更加警惕。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