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RANSLUCENT

    因為家長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心理學出現及半盛行的階段,那個年代資訊基本都是封閉的,所以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家長們通常會覺得不是問題,因為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不也好好的嗎?加上人們在不瞭解心理學的情況下普遍會認為是精神問題相關,所以會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誰都不想承認自己的孩子心理有問題。

  • 2 # 霍體清

    為什麼很多孩子願意配合心理治療,家長卻各種質疑?

    需要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很多家長緊盯孩子成績,到處找教輔機構補課,但成績上不去,還以為是學生不學,學生笨,老師不會教等,沒看到根本問題。學生的學習障礙和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的發病原理是一樣的,本質也是焦慮,所以解決學習障礙,提升學習成績就是心理學要解決的問題。

    還有更明顯的,孩子根本去不了學校,到了學校就難受,學不進去,學生就儘量的迴避學校,很多家長還以為孩子裝病,偷懶,找藉口逃避學習。

    很多科學的知識沒有普及,影響了很多孩子的正常發展,也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 3 # 心靈之窗鑰匙

    第一,家長對於心理諮詢不是很瞭解。國民意識有待提高。

    第二,在家長心理,希望立馬見效,只有這樣才覺得是好的。

    第三,對於有些家庭,費用也是一個原因。

  • 4 # 詩或遠方的你

    這就是很多家長當代家長的很多心聲,覺得心理問題不是病是一種精神,但的確是病,還是要學著去接受而且,這些問題可以慢慢的看,特別是家長,要相信醫生專業的幫助。積極配合。

  • 5 # 摩健道

    很多心理治療如果停留在心理疏導和心理技巧層面是不夠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有身心複合層面的病理基礎,其實透過身心集訓不如單獨制定治療方案,採取針對性方案,克服心理障礙,我覺得先進行準確的心理分析後,進行身心理介入療程,觀測成長資料,然後制定下一階段方案。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被壓抑的個體往往會在後期釋放無窮的能量,那個出口只需你引導孩子自主搜尋,然後就是時間和等待。切記!一定是身心療法才會有效,必須克服身體機能障礙,培養覺知發現辨別能力是基礎。

  • 6 # 老田美食

    需要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很多家長緊盯孩子成績,到處找教輔機構補課,但成績上不去,還以為是學生不學,學生笨,老師不會教等,沒看到根本問題。學生的學習障礙和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的發病原理是一樣的,本質也是焦慮,所以解決學習障礙,提升學習成績就是心理學要解決的問題。

    還有更明顯的,孩子根本去不了學校,到了學校就難受,學不進去,學生就儘量的迴避學校,很多家長還以為孩子裝病,偷懶,找藉口逃避學習。

    很多科學的知識沒有普及,影響了很多孩子的正常發展,也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 7 # 艾倫影視奇葩說

    1.質疑源於認知,這部分家長的認知未及!

    2.質疑源於擔憂,擔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3.質疑源於恐懼,害怕心理治療後有創傷

  • 8 # 天福歌

    遠來和尚好唸經,

    興趣部落似遊戲。

    獵奇心態人皆有,

    善意規勸必正道。

  • 9 # 辰浩一家人

    謝邀!很多家長都以為自己的孩子自己最瞭解,何必花那個錢去做心理治療呢?其實不然,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會隨著家庭的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以至於很多心裡話不願意去跟爸媽講,心理治療因人而異,既然孩子願意,我覺得父母也沒必要質疑,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 10 # 心理諮詢師哈雷

    在我的實際諮詢工作中,發現很多孩子有心理諮詢理念,反倒是很多家長對心理諮詢很排斥,甚至質疑。我個人分析有以下一些原因:1.網際網路時代,孩子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各大媒體包括現在的電視節目關於心理健康話題也很多。2.親子關係普通不好,孩子需要有一個傾訴和宣洩的途徑,而心理諮詢師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安全。3.孩子需要一個除了父母之外的傾聽者,接納,理解自己。而大多數父母一般都喜歡說教,無法承擔這個角色。所以孩子都很願意配合。4.家長心理上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心理有問題,一些家長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天,一談收費就說自己的孩子只是情緒低落,不愛學習。不需要心理諮詢。一些家長認為做心理諮詢的目的就是改變孩子,如有的孩子厭學,家長忽略了自己家庭環境,夫妻關係對孩子心理的影響作用。一旦孩子心理諮詢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就認為心理諮詢沒用。

  • 11 # 黃子薇

    因為孩子認可心理指導,而且已經感受到心門被開啟後的舒適感,而家長卻主觀的認為孩子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理想模樣。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這些家長認為的心理指導後的孩子基本上是很多正常孩子都可能不具備的,而這些家長卻武斷的認為事實就是這樣。

    這些心理有隱疾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其實多半也是有問題的,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問題,才導致了孩子的疾病。

  • 12 # magus2017

    家長首先心理可能有點排斥,感覺孩子不正常才心理干預。就是很難接受自己小朋友有點不夠優秀的現實唄。奉勸家長們,夢想要自己去實現,小孩子很忙,他們有自己的夢想要去實現。

  • 13 # 瀟湘夜雨2512

    很多都願意?幹啥願意??

    是因為抑鬱還是有其它心理疾病。然這兩項加起來,不可能有很多人。

    沒病治啥?更談不上配合治療了吧

  • 14 # 羅桂田心理諮詢

    孩子有心理問題產生,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源頭)在哪裡?是不是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問題來自於父母的“自以為是”?來自於父母親的“智慧水平的不高”?來自於父母親的“固執”“執著”?父母的因素佔全部因素是比例多大?是不是佔很大的比例?

    孩子有了心理問題,孩子的痛苦孩子知道,孩子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容易接受。

    父母不清楚、父母的“自以為是”,父母親的“自私自利”,父母親的“固執”執著”,父母親的低水平的智慧的制約,是父母親不想接受專業人士的幫助指導的原因。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父母親是孩子的命”。。。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很多的家長把自己親生的孩子培養成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又繼續用他們的“固執“執著”去“治”“治療”孩子,(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沒有錯,都是孩子的錯,孩子有病)把孩子“治”“治療”,成嚴重程度問題,甚至把孩子最後“治”成“精神分裂症”。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觸目驚心!

  • 15 # 找心理

    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從家庭找到原因,孩子承擔了家庭關係異常的“責任”,出現各種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工作中遇到很多帶孩子做心理諮詢的家庭,有家長要求孩子前來做心理諮詢,也有孩子本身主動要求做心理諮詢的,一般出現家長質疑心理諮詢效果的大多數都是孩子主動要求做心理諮詢。

    1、家長本身不在乎心理諮詢,對心理諮詢報有懷疑態度。很多家長從本質上是不瞭解心理諮詢的,認為幾次心理諮詢之後就能發生改變,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會開始產生質疑;

    2、覺得諮詢費用高。心理諮詢收費是按照小時計價,普遍一小時的收費準備都字幾百元,且心理諮詢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兩次諮詢就能起到效果,家長覺得費用太高,反向產生排斥與質疑心理。很多諮詢中斷都是在此基礎上發生的;

    3、家長潛意識裡可能不希望孩子被治療好,有些孩子在諮詢室裡明顯能夠發現他的改變,但一回到家中又回到之前的狀態,所有的心理治療效果清零。家長將孩子送進諮詢室,但家庭氛圍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或者說家長沒有改變家庭氛圍的想法,均表明這個家庭可能是不希望孩子被治療好的。

  • 16 # TV記錄者

    孩子願意配合心理治療,首先是孩子與現在周邊的人和環境溝通出了問題。現在很多孩子希望在一個新的環境裡面與新的面孔進行交流或者說是傾訴。首先這種新的環境和新的面孔對於孩子來講他們不瞭解自己的過往,也就不會帶有偏見。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社交平臺火爆的原因之一。而家長疑慮擔憂的其實不是心裡治療的本身,而是對目前我們社會上心裡治療機構能力的一種質疑!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提高心理諮詢與治療水平,加大宣傳,讓更多人擁有朋友一樣的心理醫生。

  • 17 # 心理老師左叔

    是啊,“為什麼很多孩子願意配合心理治療,家長卻各種質疑?”

    我是一位從事心理學及心理健康的工作者,我做心理諮詢的物件有一部分來訪者就是青少年兒童,對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有感同身受的體會。

    家長們為什麼對心理治療會有各種質疑呢?我想是基於以下原因吧!

    第一,接受心理治療就表明家長的教育有問題;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有心理問題以後出現的狀況;我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打你電話說孩子有心理問題該怎麼辦,我回答說需要做心理諮詢,而且告訴家長,青少年兒童做心理諮詢必須家長參加,家長就問有必要,是孩子出了問題,給孩子做就行了,與家長有什麼關係?這是你要耐心的給家長說,孩子都是在某個家庭成長的,與這個家庭的環境有很大關係,一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的教育是不是也有問題呢?此種情況下,有些家長就接受了你的建議,參加心理諮詢,即與心理諮詢師、孩子共同組成心理諮詢聯盟,這樣有利於發現孩子問題的原因,有益於解決孩子的問題,有益於形成家庭正向動力,促進孩子成長;但是有些家長在此種情況下,不但會說很多牴觸的話,而且就沒有下文了;記得有一位男性家長曾經說,左老師你是不是搞錯了,孩子成績下降,做作業拖拉,與我何干?我告訴這位男性家長,你聽過這句話嗎?“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身後站著兩個有問題法父母!你怎麼看?”家長質疑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是非常正常的,我也曾經是家長,也有孩子,能夠理解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以後的心情,可謂五味雜陳,“我的教育出現問題啦?”“這不說明我的家庭教育失敗了嗎?”所以,作為心理諮詢師要站在家長的立場考慮問題,要理解家長此時的心情,要給家長一個慢慢轉變的時機,只要家長讓孩子來做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就有觸動家長的機會,就有改變這個孩子家庭動力不順的時機,因此心理諮詢師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很好的共情家長。

    第二,家醜不可外揚和病恥感;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有心理問題說明家長的教育失敗了,這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如果讓外人知道那多沒有面子啊;好在我還是一個有社會地位、有身份、有自尊心的人;我的孩子去做心理治療?這不是很傷自尊心,我在單位還是領導呢,如果再讓外人知道那怎麼好啊!於是很多家長質疑心理治療,不願意讓孩子做心理治療;同時,華人有很深後的病恥感,中國社會對患精神疾病或有心理問題的存在很強烈的排斥心理,認為誰有心理問題或患有精神疾病那是一種恥辱,如果讓別人知道,那是非常丟人的事,因此很多家庭和家長非常忌諱別人說自家的孩子有心理問題或者去做心理治療。這一點我也感受很深,許多家長告訴我,左老師一定要保密啊,一定不能讓別人知道。

    第三,心理治療是一種外來的幫助人解決心理行為問題的事物;心理治療是外來事物,是20世紀以後才逐漸進入中國的新鮮事物,中國社會特別是普通大眾還沒有做好普遍接受心理治療的心理準備,普通大眾的心理健康素養不高,不瞭解心理治療,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心理治療,因此家長質疑心理治療也是很正常的事;對我們從事心理健康服務的工作者而言,要理性看待家長對心理治療的態度,接納家長的質疑。

  • 18 # 和本博士

    首先對這個結論質疑,

    做心理諮詢的成年人並不少見。

    不過你的觀察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現代的孩子們,心理問題出現的頻率,

    確實要比上一代要更高一些,

    家長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為什麼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好像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抑鬱,

    嚴重的,甚至會絕食、自殘,

    有的父母不重視,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和本老師做了7年的心理諮詢,

    有一個很深刻的認知,

    大多數心理問題,

    往往是因為人際關係出現了問題。

    而關係中出現心理問題的人,

    往往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在家庭關係中,誰的心理能力最差?

    ——孩子

    心理問題出現的時候,

    誰最可能是尋求專業心理人士的幫助?

    答案是誰痛苦,誰去。

    像初中生青春期叛逆,

    丈夫躁狂症打人、傷人,

    往往來尋求幫助的人,

    不是患者本人,而是關係中感覺痛苦的人。

    初中生青春期叛逆,

    往往是家長受不了孩子這麼皮,

    然後找人幫助,怎麼解決叛逆期。

    丈夫躁狂症打人、傷人,

    往往不是丈夫主動去看心理醫生,

    而是妻子受不了,丈夫情緒時好時壞,

    不想活在恐懼中,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所以孩子之所以願意主動配合,

    是因為在關係中,

    是孩子覺得痛苦,所以去尋求心理幫助。

    家長不去,是因為家長不痛苦,

    孩子去,是因為孩子在關係中痛苦。

    02 孩子孤立無援 心理諮詢師成救命稻草?

    現代是一個和平年代,

    並沒有什麼太可怕的天災人禍,

    通常心理出現問題,是由人造成的。

    非常經典的一個例子,

    學生一個人在看小說的時候,

    很難說會出現什麼心理問題。

    這個時候,家長突然出現,

    告訴他不能夠看小說,

    老師出現覺得他成績不好,

    讓他去寫作業,否則他就是一個壞孩子。

    這個學生的心理就會出現衝突,

    想看小說的慾望,

    和想滿足外界要求的慾望衝突。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小的衝突,

    但是生活中往往有無數這樣的衝突,

    這些衝突有大有小,有多有少,

    積累起來,如果不能處理,

    就會造成心理問題。

    你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

    很少有人會去同意孩子“看小說”的需求,

    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老師、家長的那邊。

    所以孩子找不到人傾訴,

    也找不到人交流,

    大人往往是相反的,

    所以孩子往往是孤立無援的,

    這時候,心理諮詢師成為了救命稻草。

    03認可需求,但不是縱容

    需求就是需求,沒有好壞之分,

    有的需求能夠實現,就幫助他孩子現,

    有的需求不能實現,就拒絕孩子,

    但是需求不能不被認可。

    現實中,

    孩子的需求往往不得到認可,

    而家長的需求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

    這就導致了根本沒有人,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認識問題。

    很多心理問題的出現,

    家長不僅僅不認可孩子的需求,

    還否定孩子的需求,

    甚至否定孩子這個【人】。

    “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你就是一個壞孩子。”

    “你是一個好孩子,所以你應該按說我說得做。”

    在和本積極溝通智慧中,

    認為這樣的互動就是一種禁止資訊,

    禁止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資訊很強烈的話,

    成人以後會造成某些很嚴重的問題,

    例如被禁止有飢餓感的小孩,

    長大後可能發展出厭食症。

    有些溝通分析師認為,

    某些精神病的根源,

    就是“不準有身體的感覺”這個禁止資訊。

    有些父母會傳遞這樣的資訊:

    “不準照你的感覺,要照我的感覺。”

    比如母親對小孩說:

    “我餓了,你想吃什麼?”

    或是“我好冷,你把毛衣穿起來。”

    認可需求也不等於縱容,

    認可需求代表著,

    孩子是被家長愛的,是被關注的。

    比如孩子非要買玩具,

    不被認可的做法是

    “你非要不寫作業,就是壞孩子”

    被認可的做法是,

    “我知道你很不想寫作業,

    寫作業會很煩,也很痛苦,

    媽媽工作時也有相同的體會,

    我和你說…..”

    前者是指責孩子、透過愧疚感操控孩子,

    而後者母親是透過自己的共情,

    是提升孩子應對枯燥乏味事情的堅持能力。

    04 從心理問題中得到好處?——繼發性獲益

    還有一種角度,

    可能是因為繼發性獲益,

    讓孩子從心理問題中,得到了受益。

    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業名詞,

    叫【繼發性獲益】。

    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繼發性獲益是病人透過疾病獲得益處,如得到外界的關注、承認、 滿足其自戀的心態或獲得賠償。病人在有病 不愈時,吋以獲得比無病或疾病痊癒時更多 的利益。故其症狀具有較多的暗示性與波動 性特徵,但病人又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有意識的偽裝,而是由於繼發性獲得的利益而使疾病行為得到強化,患者安心作為一個病人而不必爭取早日恢復,因此應與詐病相區別。

    簡單來說,

    就是用症狀來操縱別人,

    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不是故意欺騙別人,

    本人是真的生病了。

    詐病是好像一個妻子,

    不願意丈夫出差,所以假裝生病了,

    然後讓丈夫請假在家陪自己,

    這裡妻子並沒有真的生病,

    而是由“詐病”這樣的行為得到的。

    繼發性獲益,更多的是潛意識行為。

    比如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媽媽帶著一個女兒在外打拼,

    生活實在是太艱難了,

    在女兒上高中時,交不起學費,

    於是找了一個繼父。

    對於女兒來說,

    媽媽帶著一個陌生的叔叔,

    讓她喊“爸爸”,這對女兒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而且繼父出現後,母親的愛分散了。

    女兒對繼父產生了巨大的敵意,

    但是她又清楚,

    如果這個時候對後爸不好,

    母女二人的生活就會變得很艱難。

    在這種衝突下,

    女兒因為嘔吐住院了,

    生理醫生檢查不出任何問題。

    但是心理醫生會察覺到,

    女兒透過嘔吐住院的行為,

    可以遠離繼父,又可以得到母親的愛。

    05 繼發性獲益不能隨便停止

    當然,在心理治療中,

    往往不能剝奪女兒的繼發性獲益,

    心理問題的出現,

    本來就是因為心理平衡被打破,

    現在剛剛好平衡了,可以應對壓力,

    如果再次打破,就可能讓女兒往更嚴重。

    在這個案例中,

    女兒的主要問題是,

    自己沒辦法獨立,缺乏安全感,

    害怕失去自己母親的愛。

    如果這個時候,

    剝奪了女兒遠離繼父,

    和母親的悉心照顧的話,

    那麼女兒只會感受到周圍人的惡意,

    讓病情更加的嚴重。

    我們只能在女兒提升了安全感,

    自己的獨立能力和認知能力後,

    能夠接受繼父存在的前提下,

    才引導她看清繼發性獲益的影響。

    所以,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

    萬不可以說孩子矯情,

    而是明白孩子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要這麼做?

    自己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吃雞裡要把AK47和M4A1替換為AKM和M416?這兩把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