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攝影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古今次位面

    諸葛亮七次北伐的意義在於: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

    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國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三國的國力對比,蜀國還真是魏蜀吳三國當中力量最為薄弱的。

    國力可分作領土、人口、軍隊、人才等。先說領土。魏國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雍州、涼州等十個州,基本相當於今天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陝西、寧夏、甘肅,以及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還包括內蒙古的一部分,總之長江以北,盡歸魏國所有。

    吳國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荊州與魏國共有,大體而言,吳國的勢力範圍就是現在的江南和華南,包括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地方雖然也不小,但還是比不過魏國,而且當時中國南方開發還很不充分,所以人口和綜合國力,更是沒法比。

    蜀國只有一個州,益州,當然益州相當大,包括現在的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的一部分,統稱西南。對照一下地圖,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三國的實力之比:三國當中,魏國最大,蜀國最小,吳國與蜀國的領土相加才接近魏國。

    再說人口。金文京列出了三國滅亡之時的人口資料:蜀國共28萬戶,94萬人;吳國共52.3萬戶,230萬人;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這一比,更加明瞭,魏國相當於兩個吳國,五個蜀國。

    與人口相關的資料,是士兵與官吏。蜀國94萬人中,士兵佔10.2萬,官吏佔4萬;吳國230萬人中,士兵佔23萬,官吏佔3.2萬;魏國計程車兵沒有明細的數目,金文京推測有40萬以上。資料一列,強弱分明,已經沒有對比的必要。我們只想指出一點,蜀國的人口雖然還不到吳國的一半,官吏人數卻超過吳國,可知他們的政府隊伍臃腫,行政效率與財政壓力都將構成執政者的難題。

    明確了士兵人數,再說軍隊的性質。三國的形成,可視為軍閥之間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大軍閥吞併小軍閥,最後決出三個勝利者,就是三國的君主。不過這三大軍閥之間,依然有其區別。魏國堅持中央集權,把私人武裝改編為中央直屬,同時推行軍屯制,積極組建隸屬於國家的軍隊。吳國則相反,由於孫氏父子在江南地區屬於外來政權,不得不跟當地的豪族勢力尋求合作,讓渡一部分權利給他們,造成豪族勢力過於強大,尾大不掉,所以吳國的政治體制,從表面上看,屬於中央集權,實際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聯合政權,吳國的皇帝,更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幕府將軍或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君主。

    至於蜀國的軍隊,與前兩者毫無可比性。劉備不像曹操和孫權那樣出身豪族,金文京稱他為“浪子英雄”,說白了就是流浪漢,因劉備大半生流浪、轉戰各地,他的軍隊則是一個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裝集團,而且,在蜀國的本地人看來,劉備的軍隊更是標準的外地人軍隊,劉備的政權也屬於外地人政權,戰鬥力既差,而且不接地氣。

    最後來說人才。如果相信《三國演義》的敘述,顯然蜀華人才最盛,數一數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劉備那兒去了,實際上恰恰相反,人才層面上也是曹魏政權佔絕對優勢。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賢令,為魏國培養了至少兩代人才,何況魏國的領土,中原和華北,本是人才匯聚之地。吳國地處江南,文采風流,所出產的魯肅、周瑜、陸遜等,都是三國時代的第一流人物,問題在於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最慘的還是蜀國,且不說五虎將都是被神化的人物,單講一點,劉關張的年紀,比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等到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已經年過四十,雖然他們在這之後也都有過出色表現,比如張飛在漢中爭奪戰中的功績,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關羽別的事蹟很多都是演義裡虛構的,但水淹七軍是真的),但畢竟他們年齡擺在那呢,巔峰時期都已經所剩無幾了,用足球術語來講,他們和諸葛亮的巔峰期不幸錯開了,沒能擦出多少火花。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一來當地人才匱乏,二來即便有些人才,並不甘心為劉備所用,第三,金文京研究《三國志・蜀書》,指出蜀國群臣好內鬥,劉備和諸葛亮在世,還能鎮住局面,他們一死,蜀國內政逐步陷入混亂,無可救藥。

  • 3 # 巴州刺史

    諸葛亮“五次北伐”,而《三國演義》發揮成“六出祁山”。

    諸葛武侯堅持北伐的原因是綜合的:一是要宣示興復漢室的理想,西西弗斯的堅守;二是保持對曹魏的襲擾;三是借戰爭彌合蜀漢政權內部矛盾。

    一、“興復漢室”事業未竟,必須堅持

    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武侯以“隆中對”謀劃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大家就都是一個創業集團的同路人了。

    223年,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繼而又在白帝城憂憤辭世,丟下蜀漢政權這個諾大的集團。

    諸葛武侯作為集團戰略的制定者,必須擔起帶領蜀漢繼續走下去的重任。

    五次北伐,連我等凡人都知道徒勞無功,難道武侯會不明白?他當然明白,但是卻不能放棄。

    因為其一北伐是在宣示理想,向世人尤其是蜀漢國民表示沒有放棄。其二北伐也是實實在在踐行理想,即便此時荊州已失、關羽張飛劉備相繼死去,但是再困難也不能放棄一絲一毫的機會。

    北伐是要給人興復漢室的希望,也是給武侯自己一個希望或者交待。就如同法國文學家加繆論述西西弗斯一樣,“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樂”因為“向著高處掙扎本身足以填滿一個人的心靈”。

    二、北伐保持了對曹魏的戰略襲擾

    自曹丕篡位稱帝,曹魏已逐漸抬升了與蜀漢的實力優勢。如果蜀漢、東吳只是儲存實力,結果也無非就是等死而已。

    保持對曹魏的戰爭態勢,可以起到襲擾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曹魏的發展速度或方向。

    同時,也可以實現以戰養兵,不然軍備廢弛,蜀漢也會亡得很快。

    三、戰爭可以轉移矛盾,彌合內部

    蜀漢政權的內部政治力量,一直以來都處在彌合過程中,或者說對立邊緣上。

    雖然透過任用蜀漢本地士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爭取了支援。但一旦戰爭機器停下來,蜀漢政權這種戰時體制就會把矛盾放大,難以消化。

    同時,對曹魏的戰爭也在不斷宣示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就如同它自己所宣揚的那樣。

    諸葛武侯五次北伐,有勞師遠征的意味,也基本上算是徒勞無功。然而,對於蜀漢尤其是諸葛亮本人來說,是有著世俗之外的意義——理想。

    為了支援北伐,蜀國確實民力殫竭,可是蜀漢百姓和後人卻異乎尋常的懷念和推崇他,這就是對他的最大支援。

  • 4 # 資治通鑑學習讀書會

    諸葛亮七次北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

    一是對劉備的承諾,展示忠臣形象

    《出師表》這篇表文,歷來被人們所熟悉,是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之前給後主劉禪寫的。

    《出師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這一句就點明瞭,諸葛亮有種匡扶漢室的決心,完成對劉備的承諾。

    二是轉移國內矛盾,團結國內民眾。

    在當時的情況下,魏蜀吳三國中國中,蜀國的綜合實力是最低的,不得不要面臨另外兩國的軍事威脅。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北伐,轉移國內矛盾,那麼國內的反動勢力就會蠢蠢欲動。北伐了,蜀國國內都知道外部有強大敵人,內部的凝聚力就會比原來強大,形成國內穩定的局勢。

    三是牢牢把握軍權,保持軍隊實力。

    這一點不容易被發現,這是站在諸葛亮自身的角度講的。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在劉備三顧茅廬,天下局勢很不明朗的時候,他的“隆中對”就已經對天下局勢有了完美的預判,他會不知道北伐會失敗嗎?

    如果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講,我們就好理解了。只有北伐,他才能把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下面的戰將才會服服帖帖,軍隊一穩定,國家自己就穩定了。多次的北伐,軍隊的戰鬥經驗也在不斷提升。

    從綜合實力來講,蜀國的確是最弱的。軍事上,原來有名的戰將幾乎都老了或者去世了,年輕有為的戰將青黃不接;政治上,智囊的總量與質量都不如另外兩國,君主偏偏又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民生上,國內的百姓在多次北伐下,很多民生物資被優先用於軍事,生活並不如意。

  • 5 # 重溫經典歷史劇

    題主有兩個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諸葛北伐的意義!首先得宣告,諸葛亮北伐沒有七次,也不是演義裡的六次(有一次是司馬懿主動伐蜀,諸葛亮出祁山抵禦)。所以諸葛亮北伐不過五次,其中較大規模不過兩次,有一次只是屯守,並沒出擊,實際北伐總計不過四次,每次北伐之間,也是有間隔準備年數不等的,並非不停,是否有意義?一直有爭議!在當時的蜀漢就有很大爭議,按照諸葛亮前後《出師表》闡釋:北伐是為繼承先帝還於舊都,興復漢室,王業不可偏安一隅。有人對此解釋是:以攻為守戰略,有其價值意義,主要有三:

    其一、諸葛亮從國力、人囗、兵力上考慮,蜀國被魏國吞併只是早晚的事。與其坐等被魏國吞併,不如主動出擊,攻擊魏國。在魏國領土上作戰,消耗敵人的物資人力,在輿論上造勢待變。戰幕拉開制定計劃,北伐中原先佔魏國的大西北做為根據地,再慢慢擴大戰果。北伐戰鬥打響之後,就有很多機會改變戰局。諸葛亮要的就是在亂中尋找戰機,佔領魏國城池擴大戰果。可惜的是,有幾次機會都沒有把握住。將遇良才棋逢對手,遇到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諸葛亮北伐之路坎坷不順,沒有大的收穫。

    其二、徵敵在本土之外,保證蜀漢政權的正常運作,要亂在別人家裡亂。可把戰線推前,並控制隴右一帶,擴張領土,進而增強國力,隴右如果拿下,它的軍事意義深遠,戰馬資源、農耕資源,利於補給、易守難攻等優勢太多太多。自然是透過北伐,一統天下。總的來說諸葛亮北伐,對外是為了消耗魏國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以減緩北方的發展。對內是為了轉移蜀漢內部的政治矛盾,使其團結一致。

    其三、製造做大做強的機會,機會不是平白撿來的,是需要幾代人不斷努力嘗試的。當時蜀國要做大做強,只有等待中原(魏國)發生大的變化才有機會。那麼中原怎樣才有變化,無疑戰爭是最合適的。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蜀國的力量在魏蜀吳三國中毋庸置疑是真弱的一個。以下我從領土,人口,經濟 ,軍力四個方面進行一一闡述:

    一、領土

    曹魏定都洛陽,主要控制北方九個州(長江以北),勢力最為強大。國土面積約為291萬平方公里。

    蜀漢定都成都,主要控制益州(蜀地),勢力最為弱小,國土面積約為106萬平方公里。

    孫吳定都建鄴,主要控制揚州、交州、荊州等江東地區,國力居中,國土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二、人口

    人口本是孕育在土地上的。魏國是領土最多的,他的人口也是最多的,亡國時大約有66萬戶,443萬人。

    蜀國那是本來地盤就小,加上那時候的蜀地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所以亡國時大約有28萬戶,94萬人。

    吳國雖然地盤也不小,但是那個時候江南可不像是今天的江南,那時候算是沒有開化的地區,所以人也不多,亡國時大約有52萬戶,230萬人。至於為什麼要說亡國時的人口那,是因為戰爭的時候人口基本是沒法統計的,但是國滅的時候史書上都會有一個完整的統計。

    三、經濟

    魏國是延續正統王朝,把自己的地盤當成一個國家看待,所以它是實行的正統王朝的經濟方法,輕搖賦稅,實行屯田等等,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經濟也得以快速的增長。

    蜀國是典型的軍閥殖民的做法,軍事永遠高於一切,從建國到亡國都沒有把蜀地當成一個國家好好的治理。雖然孔明想了很多辦法來恢復經濟,由於蜀國連年的北伐也消耗殆盡。

    吳國既不是正統王朝,也不是軍閥殖民,他是類似於諸侯王的家族式管理。加上北方由於連年打仗,北方的人口向南逃,就給江南地區帶來了生產技術與文化,加上江南土地肥沃,所以經濟還是可以的。到了三國後期,吳國的航海業更是發達,給吳國帶來了很多的經濟增長。

    四、軍力

    魏國軍力最盛。大概有四五十萬的總兵力,但是他要駐守的地方也多,西線雍涼為6-7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洛陽及各據點10-15萬。

    蜀國那是本來就沒啥人,所以軍隊大概就是10到13萬左右,北線漢中5萬,東線永安2-3萬,成都各據點3-5萬。

    吳國那兵力也不多總兵力在20-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須口,南郡等長江沿線據點。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綜合國力魏強於吳遠強於蜀的。

  • 6 # 逆天而行唯我逆天

    觀諸葛亮後半生,都在北伐,可以說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國雖大,好戰必亡。更不要說蜀漢這個小國了。諸葛亮幾次北伐成效不大,那麼它有別的什麼意義嗎?有。觀東漢一朝,可謂是士族的天下,觀兩晉尤其是東晉初期,士族可謂是達到頂峰,一度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但是在東漢末期(前三國時期)整個天下都掌握在軍閥的手上,士族是依附於軍閥的,到了三足鼎立時候,軍閥又開始依附於士族。於是曹魏設立了九品中正制。諸葛亮呢?對不起,我不設。皇權依附於士族,對不起,我做不到。這樣看,士族是和蜀漢政權有矛盾的,而諸葛亮是怎麼緩和這種矛盾的?戰爭。也就是北伐。

  • 7 # 青絲暮雪為君狂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一是蜀國平定西南,經濟發展比較好,希望可以統一天下完成劉備的遺囑,達到收攬劉備舊臣人心的目地。二是蜀國東西處於魏國和吳國的夾縫之中,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換去戰略上的喘息之機,為蜀國發展贏的時間。三是如果你不去攻打他國,魏國和吳國也會攻打蜀國,主動出擊可以把戰爭帶到國土之外,避免蜀國內部受到破壞。四是蜀國處於盆地,被包圍的狀態,人才流動少不利於國家發展,多打仗可以發展歷練人才,增強軍隊戰鬥力。三國之中,魏國佔據中原經濟實力第一,蜀國有四川盆地實力第二,吳國佔據的江南在這個時候沒有開發出來只們排第三。

  • 8 # 古今中外多少事

    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在於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以期為蜀國贏得了一個勢均力敵的外部環境。

    其實蜀國在當時三個國家都成立之後,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的。

    曹丕稱帝時,曹操剛去世不久,加上自己又患有肺疾,如果動武太過,難免會招來精力的消耗。

    而且,三國成立,天下子民也對疲弱的漢室江山不抱什麼希望了,各自在三個國家內尋找自己的歸屬感。

    打仗的目的不就是成立一個政權嗎,現在目的達到了,所以心裡的那股勁也沒了。所以三國初成立時,各國都是採用修養生息的國策,養民富教。

    要不是呂蒙一直惦記荊州,關羽一時大意失荊州。沒準蜀國在當時就已經是三國的領頭羊了。

    但是被陸遜火燒連營之後,有生力量被消滅,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東吳也是兩敗俱傷。

    諸葛亮之所以一直北伐,是看到蜀國後繼之秀太少,難以堪負大任。所以想盡快趁著自己還在,及早的為蜀國取得優勢,這樣即使有小規模的區域性戰爭,也動搖不了蜀國的根本。

    但是諸葛亮的後方太不穩定了。每次北伐都是因為糧草問題夭折。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朝內有二心,不能一致北伐。

    李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免受軍法,寧可騙諸葛亮錯失大好戰機。

    如果劉備在,估計北伐大業第一次就能成功了。因為劉備肯定不會讓馬謖去守街亭的。

    制衡之術有時候是好,那是在國家安定統一的局勢下,防止有人勢大震主的。但在亂世裡,團結一心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只會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 9 # 球員兼裁判

    那就得看是從演義,還是正史的角度來說了。

    三國演義是九伐中原,理由很簡單,三國演義,實際就是一本算計百科全書,主要內容就是教你咋算計人,演義中諸葛亮只有待在軍中,他才能大權獨攬,才不會兔死狗烹,待在軍中對諸葛滿門才是最安全的,而待在軍中的方法,只有戰爭,只有北伐,皇帝不可能處置一個在外出徵的統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作為一名基民,你所能忍受的最大虧損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