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寫作業拖拉不認真,怎樣去改正下不好的習慣呢?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88678777384

    小孩子從小要抓學習習慣,學習習慣不好後期影響孩子的成績,新華對面有家叫什麼思的,當時建議的還不錯孩子有點改變了

  • 2 # 絲雨潤春風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三年級寫作業老是拖拉,不認真,這是很多小學生遇到過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之後,家長就會特別的發愁、焦慮,催促,數落孩子,反而適得其反,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根據題主提供的資訊我們先對這種情況進行初步解析:

    1.三年級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很顯然孩子的注意力並沒有集中在做作業上。

    2.孩子寫作業拖拉,一方面是說明孩子自覺性不強,時間觀念薄弱,另一方面是課本知識掌握不到位。

    3.寫作業不認真,說明孩子在對待作業上,態度不夠端正,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夠。

    4.三年級孩子相對年齡還小,容易受外界影響,家庭“環境”是否適合孩子認真寫作業,是不是出現了影響孩子學習的嘈雜現象?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作為孩子的家長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呢?這個問題需要多角度進行分析,萬萬不能“一刀切”,“治標不治本”,而是要透過表象看透問題的本質,從源頭根治,立竿見影。

    建議之一:先改習慣 再談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的良好基礎和開端,習慣好習慣受益終生,沒有良好的習慣,很難達到高效學習。

    (一)培養孩子注意力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的原因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對作業有意無意的不重視,或者說對作業的興趣度不高,目的性不強,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作業上呢?家長必須做到這三點:

    1.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無干擾。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家庭環境中存在有對孩子有誘惑或影響的因素,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效率明顯就會低下。

    情景假設:

    1.孩子一邊寫作業,旁邊的電視機還開著。

    2.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在旁邊聊天,聲音嘈雜。

    3.家長一會噓寒問暖,一會讓喝水,一會讓吃東西。

    4.孩子一出現錯誤家長就打斷糾正,在旁邊喋喋不休。

    以上情景只是諸多情景中的一部分,就不一一列舉了,在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犯過類似的錯誤。孩子在剛集中注意力想寫作業,由於定力不夠自制力差,很容易被打擾,不得不又重新調整進入狀態,這個都需要時間的。

    作為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Ⅰ、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留給孩子更多獨立自主空間。總體來說就是家長要“管住嘴、管住腿”,再關掉電視、電腦和手機,肅清一切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家庭外在環境,給孩子一個安靜無干擾的學習氛圍。

    ⅠⅠ、家長該“消失”時“消失”,不分散孩子注意力。家長怎麼“消失”呢?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一會命令喝點水,一會讓吃點東西,孩子做作業你“消失”,杜絕此類事情發生。除非孩子提出了要求之後才可以做。

    ⅠⅠⅠ、做好陪護,放下你手裡的手機。家長在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收起來自己的手機,可以看書讀報,寫東西,和孩子一起學習,營造一種“家庭學習”氛圍。切莫抱著手機在一邊玩遊戲,刷影片,聊天,否則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很難安心學習。

    (二)興趣引導轉移注意力於學習之中。

    與其說是培養孩子注意力,不如說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學習拖拉不認真,很大原因是因為對學習的興趣不大,不能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學習上去。

    舉例:孩子在玩輪滑,在看電視,在玩遊戲等時候,是不是不需要家長催促?原因顯而易見,是因為孩子對這些都有濃厚興趣。孩子在和你談論這些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都是興致勃勃、手舞足蹈的,而到學習的時候就像“癟了的氣球”、“霜打了的茄子”無精打采、愁眉苦臉。

    家長應該怎麼做,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Ⅰ、第一步:激發學習興趣。眾說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很多孩子對作業反感,主要是因為覺得作業無聊,沒有興趣。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比如:孩子喜歡玩遊戲,你可以問問孩子游戲是如何製成的,都需要什麼,需要什麼知識,以自己現在的能力能否製作遊戲,如果不能還需要彌補什麼,孩子會發現自己現在的知識很難支援,會給自己立個flag,增加知識量,如何增加唯有學習。

    ⅠⅠ、由易到難,簡單入手,增加孩子自信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從簡單的題目入手,難題留到最後,如果最後還是無法搞定,那就留下來和家長一起討論,家長引導孩子如何去解決難題,完成之後家長在進行檢查訂正,孩子會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對學習興趣慢慢增加。

    小結: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很正常,後天培養也非常重要,家長要有意無意的把孩子注意力往學習上轉嫁,而不是一味的催促、埋怨,適得其反。

    建議之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麼時間就應該做什麼。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即使是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學過了時間單位,但是對時間的理解只停留在數字層面。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勢必導致:做作業不認真,拖拉,總覺得時間還多,不知不覺已經浪費很多時間,學習效果不佳,效率低下。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製作一個完善的時間規劃表

    孩子現在放學時間普遍集中在4:00左右,放學之後的時間應該安排好。

    4:30—5:10 完成數學作業,三年級相對作業比較少,40分鐘搞定數學作業綽綽有餘,不能休息。

    5:20—6:00 完成語文作業,三年級語文作業主要以字詞、閱讀為主,40分鐘搞定沒有問題,完不成不能吃飯和休息。

    6:10—6:40完成英語作業,三年級英語作業主要以背讀課文和單詞為主,能力強的孩子家長應該要求會聽寫。

    7:00—7:30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一起看會電視,可以是動畫片,電視劇,推薦家長帶孩子看《新聞聯播》,多瞭解國內外大事,積累寫作素材。

    8:00—9:00家長帶著孩子複習和預習,養成習慣的複習預習習慣。

    9:00—9:30孩子自由安排,放鬆一下,之後洗漱休息,保證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

    以上時間安排只是我個人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調整,三年級作業量並不重,一個多小時完全可以完成。

    家長給孩子制定時間表,還要立規矩,要嚴格執行,執行的時候,最好配有鬧鐘,切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二)制定獎罰制度,強化時間觀念,加強習慣養成。

    既然要強化時間觀念,一定會涉及到積極性的問題,所以相應的獎罰制度是好習慣養成的“催化劑”。

    1、強化態度和行為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會有惰性,也需要“刺激靈魂”,不觸動靈魂深處,無法勾起“慾望和動力”。

    家長如何來引導孩子做作業的行為和態度,比如可以是你先完成作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我檢查作業的時候,你可以看一會電視或玩一會手機或休息一下。

    在強化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極大的刺激孩子的主動性,滿足孩子的小心願,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完成作業,從而主動完成作業。

    獎勵的東西不要只是“口頭獎勵”,或者是“空頭支票”,也不要只以吃喝玩樂為主,最好轉嫁到對孩子身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的事物上來。

    舉例:

    1.如果孩子喜歡運動,可以是一雙輪滑鞋,一個籃球,一副球拍,讓孩子更加熱愛運動增強體質。

    2.如果孩子喜歡繪畫,可以是一盒好一點的畫筆,畫板畫紙,促進孩子對繪畫的熱愛。

    3.如果孩子喜歡外出旅遊,可以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4.如果孩子喜歡遊戲,可以是一套三國殺、大富翁等。

    既然是獎懲制度,有效完成有獎勵,完不成自然也會有對應的處罰措施。

    2.透過處罰讓孩子又被動轉變成主動。

    怎麼處罰,如何處罰,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不能過激,要把握好度,不然適得其反。

    例如:今天你沒有完成作業,會扣除相應的獎勵分值,必須把作業完成再休息,再吃飯。如果還是不做,完不成,家長就陪著耗著,放心,孩子是耗不過家長的,不出幾天孩子就會自帶投降,自己完成作業。有句話是:負責人的家長都比較心狠。因此,家長必須堅持原則,切勿心軟,心態孩子,不然徒勞無功,沒有任何意義。

    處罰並不是真正的目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做什麼事情都有規矩和原則,都需要遵守規則,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並且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不只是一朝一夕,而是隻要違背規定都會出現的事情,打消孩子的僥倖心理和消極性。

    小結:好的時間觀念不僅是隻用於做作業,對於課堂效果,考試測驗,以及日後的生活和發展都有益無害。家長必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習慣,改變現狀。

    (三)提高孩子自覺性和自控力

    孩子做作業拖拉、不認真是因為他腦子裡有兩個小人在打架,就是做作業和不做作業,就如同成人要工作和不想工作是一樣的。

    Ⅰ、意志衝突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想著要“魚和熊掌兼得”,既想玩一會,又想寫作業,想兩個同時進行,結果是時間也浪費了,作業也沒有完成,自己也沒能玩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只想要魚,不想要熊掌,想玩,不想做作業,但是作業沒寫完,又不能完,結果就出現了“斷崖式”極端結果,兩者都沒得到。

    孩子在做作業過程中意識衝突,選擇上出現了衝突,才會導致越來越不認真越拖拉。

    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切斷一切外在干擾因素,定準孩子的雙手,你會發現孩子的小動作非常多,所以家長要盯緊,不給孩子“可趁之機”。

    ⅠⅠ、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

    孩子之所以拖拉、不認真,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沒有在做作業上,腦子裡想的都是各種玩,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用拖拉的行為告訴家長:快讓我玩!快讓我玩!

    此刻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明確告訴孩子:不寫完作業,什麼都不用想,那是不可能的,認真寫你的作業,我不打擾你,你也不要打擾我,我們各自完成各自的“職責”,作為學生完成作業是第一要務。讓孩子在意識中形成一個概念,不完成作業,什麼都不能幹,久而久之,自然養成習慣。

    ⅠⅠⅠ、養成良好習慣

    習慣養成,才能提高自制力和主動性,沒有好習慣更不會有較好的自控力。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手裡小動作不斷,一會扣這,一會撓那,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家長透過切斷一切感染源,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孩子不要分心,專心學習,其他一切與你無關。

    小結: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自控力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從小培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習慣養成終身受益,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覺養成,主動去做,並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 3 # 牽手同成長

    家長首先找一下原因,孩子是不會,還是其他原因。如果不會,家長耐心點多教教就好!如果是其他原因,那說明孩子時間管理和注意力不太好。家長可以著重培養一下孩子管理時間能力和注意力。

    分享一個我管理我兒子的方法。

    在他寫作業之前家長先預測好寫作業的時間,然後再規定時間,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家長可以有所獎勵,如果完不成要接受懲罰。在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旁邊給孩子準備一個鬧鐘或者沙漏,用來計時。時間由短到長,慢慢培養,切過心急

  • 4 # 多學語文好

    解決孩子做作業拖延的難題,首先要明確為什麼要做作業?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老師,我給出的理由有以下四點:

    其一、孩子需要透過作業鞏固所學的知識。

    其二、孩子需要透過做作業鍛鍊思維能力。

    其三、孩子需要透過做作業暴露自己沒掌握的地方,以便及時彌補。

    其四、老師需要透過觀察孩子的作業完成效果,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習態度、思維品質、知識掌握程度等,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而且家庭作業,一定要在當天晚上完成的。如果沒有做,等第二天老師發現,一般來說是沒有時間補的,還有的同學是趁著老師不注意,迅速抄襲,這樣做作業就沒有任何意義。

    關於如何高效快速地完成作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去解決:

    1、注意力集中是快速完成作業的前提

    注意力集中是快速做作業的基本前提。比如在做數學題時,腦子裡要想著這道題,眼睛看著這道題,嘴裡默唸著這道題,手在寫著這道題,這樣做題的速度自然很快,效果也會很好。

    最切忌的是邊玩手機,邊做題。有的孩子一開啟作業,就把手機音樂開著,一邊哼著歌一邊做題,其實你的頭腦是沒在題目上的,解題的思路也常常被音樂打亂。心思散漫,很容易造成粗心寫錯,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帶來的弊端。

    眼耳口筆手心,都專注於一事,才能儘快進入思考狀態,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做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自然就提高了。

    2、時間規劃是提高作業效率的保證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指規劃、計劃的重要性。同樣在做作業這件事上,時間規劃也很重要。

    既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作業這件事上,那麼就要規劃在多長時間完成,一般小學生的作業在兩個小時左右完成比較合適。

    那麼這兩個小時,如何分配,就要行進具體規劃,比如語文用多長時間,英語用多長時間,數學用多長時間,完成一項作業休息幾分鐘。把時間規劃好,就是在心理上認同這個時間能夠完成作業。

    有了這個目標規劃,就要按時間點嚴格去執行,比如英語作業,計劃用時半小時,時間到了,還有幾道題沒完成,就一定停下來,按照下一步的規劃去做。這樣就知道自己時間安排得是否合理,或自己在哪些地方該改善。

    3、優先完成簡單的、筆頭的作業是快速的有效途徑

    簡單的作業,用時較少,可以快速完成。比如單詞的抄寫、詞語的抄寫等。把會做的、容易做的作業先完成,不必糾結於一些不會做的題,這樣就能避免思維停滯不前,先易後難可以保持做作業的流暢度。

    老師佈置的作業有時有筆頭作業,有時有背誦、朗讀、閱讀等作業。那麼一般是要優先完成筆頭作業,再完成其他作業。

    另外,家庭作業不要完全等到回家再做。因為很多時候,老師上完一節課就已經佈置了當天的作業,這時候鼓勵孩子利用在校的課餘時間提前完成家庭作業。

  • 5 # 星笛說

    怎樣在孩子開始寫作業時養成好的習慣?

    第一,好的氛圍。

    第二,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的房間不要有玩具,把他的桌面清乾淨,只留他現在要做的作業。

    第三,。開始做作業之前就跟他說,喝好水去,上完廁所。做完作業才能出來

    第四,最好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小孩在房間裡做作業,媽媽最好進那個房間假裝看書。不要玩手機。培養讓他靜下來的能力。

  • 6 # 夜雨V健身ing

    如果你實在是苦於沒有好方法了,就用老祖宗留下的最簡單方法

    黃金棍棒出好人

    事後記得好好安慰

  • 7 # 養豬的二孩媽

    在孩子作業拖拉方面,講講我自己的最近經歷的事情,也請大家幫忙解惑。

    2020年的寒假真的是非常的長。以至於開學後,桐寶就忘記了自己是個小學生。上學期養成的好習慣這學期全部忘掉。表現最為嚴重的就是作業拖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4:30放學,作業可以做到晚上10:00。作為她的老母親,真是氣爆了。

    事不過三,大家都聽說過吧:

    事過一:5月3日晚,我下班回到家7:00桐寶正在做作業。我走過去,問她,還有多少作業沒有做?她說還有三項,我讓她把記作業的本子拿出來給我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火就上來了。總共三項作業,才寫了5個字。我告訴她,再給她1個小時,寫不完就不要寫了。明天開始,7:00鍾之前作業不寫完就不要寫了。最後,半個小時(8:00)就把今天的作用全部寫完了。

    事過二:第二天5月4日晚,我回到家7:00左右,作業還是沒有做完。我讓她不要寫了。她牛氣的說:“不寫就不寫,不是我不寫,媽媽不讓寫。什麼媽媽,不想我成績好。”一邊哭一邊下樓告訴爸爸,不明就裡的爸爸,直接和孩子說了一句:“那你趕緊去寫啊。”桐寶就像得了聖旨一樣,神氣得又去寫作業了。

    事不過三:第三天5月5日晚,作業還是沒寫完。上去我就給她把作業全部收起來,告訴她:“你沒有做作業的能力,媽媽給了你三次機會,你都沒有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至於你明天怎麼和老師交代,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話音剛落,各種么蛾子就來了:“明天我就和老師說,媽媽不讓寫。你不想我成績好,是不是?我去找爸爸……”。

    幸虧那天爸爸不在家,她沒有指望也就不鬧了,但是賭氣不和我說話,也不吃飯。最後,知道我這次是來真的了,第二天凌晨4:00桐寶偷偷爬起來把作業做完了。當時我已經醒了,裝睡,就當什麼也不知道。從此以後,桐寶作業再也沒有拖拉過,基本上6:00左右作業都寫完了。

    事後,我和爸爸討論了這件事。爸爸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他認為我們應該鼓勵她,比如桐寶第一天10:00完成作業,第二天做到9:30完成作業,第三天如果能做到9:00完成作業,慢慢的總會回到正軌。不應該像我這樣使用強制手段。爸爸說,如果桐寶真的就沒有寫作業,回到學校,真的和老師說,媽媽不讓寫作業。老師在群內@我,我該如何招架。

    但是我個人認為,首先,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她的品行;其次,在做這個事情之前,我也糾結過要不要提前和老師打個招呼。但是轉念一想,老師如果提前知道這個事情,在批評桐寶的時候所給的壓力會降低,起不到震懾的作用;最後,我認為如果能經過老師這一關,以後她就應該能明白,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應該給老師一個交代,作業不是為媽媽寫的。

    事實上,桐寶偷偷補作業這個事情,後來她偷偷告訴了爸爸,但是,自始至終沒有和我說。這是我覺得,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敗筆。

    大家是贊同我的方法還是爸爸的方法,對於我認為的敗筆,大家有沒有好的方法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兩千左右的有啥好的平板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