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倔強的小媽呀
-
2 # 行走的娛
為您推薦一部美片《寂寞嶺》。
寂靜嶺上一群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以女孩阿蕾莎是私生女違背基督教義,是邪惡不潔的象徵為名,把女孩活活燒成焦炭(西方中世紀無數次上演過類似的慘劇,燒死女巫對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來說曾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這不是電影亂編) 。這個女孩阿蕾莎僥倖被救了下來,但被燒得面目猙獰,終身躺在病床上。 她的怨念,惡毒報復之念不斷髮酵膨脹積蓄,在1974年的時候將寂靜嶺小鎮摧毀,把那些曾經圍觀迫害她的人帶入她復仇意念複製出來的寂靜嶺中,用恐懼折磨這些人。但是這些人集合在教堂的時候用所謂宗教信仰給自己造就了一個避難所,女孩報復的惡念無法攻入這個教堂。 阿蕾莎為了徹底復仇,把自己善的一面從身上剝離出去,創造了一個新的女嬰莎拉,把這個女嬰送到了現實世界,被羅斯夫婦領養 。羅斯在莎拉的意念牽引之下,回到寂靜嶺,並在阿蕾莎用幻覺製造的車禍中進入到寂靜嶺的平行世界裡 ,然後阿蕾莎用各種線索指引羅斯經歷自己當年曾經受到迫害的地點場所,讓她感受到自己曾經的痛苦和恐懼,最後一直把她引到自己被燒焦的地點,把事情真相徹底告訴她,為了實現復仇,她鑽進羅斯的身體裡,讓羅斯把自己帶入教堂,羅斯在教堂裡把阿蕾莎釋放出來,教堂裡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
結局就是阿蕾莎和莎拉合體為一,羅斯被永遠留在了平行世界裡。劇情是非常簡單,根本用不著玩什麼遊戲,電影本身就交代得一清二楚。當觀眾看見教堂裡的那些以信仰為名,嘴臉醜惡猙獰叫囂著要燒死女巫,燒死女孩的西方愚民的卑劣嘴臉,難道不覺得一絲快意?這個電影生動刻畫了西方人的劣根性,西方宗教的醜惡面目,血腥嘴臉。 作為一部批判基督教的電影,它還是非常成功的 ,基督教在歷史上確實如這部電影揭露的那樣,犯下了種種滔天罪行,這些罪行的血腥殘忍醜惡程度,比電影描繪的有過之無不及。
-
3 # 村村遊戲
李少紅的影片《血色清晨》,取材自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大師加西亞·馬爾科斯的小說《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這部影片無疑是1990年代中國影壇的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影片的核心事件“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不再是一種魔幻,一種荒誕不經的偶合與殘忍,而正是一場至為殘忍的愚昧對文明的虐殺。
影片中破損的典儀之鏈以紅杏的新婚之夜為開端。其中古老的婚俗,因新娘處女的證據、也是丈夫初夜權的印證——白被單上的血跡既告闋如而崩潰。且不論此間男權文化的暴虐、荒誕與脆弱;顯而易見的是,這與其說是不貞的鐵證,不如說是一種愚昧、過時的偏執與幻覺。
-
4 # 啊偉332
《戰狼Ⅱ》《敢死隊》《第一滴血4》甚至《血戰鋼鋸嶺》這類好萊塢電影性質很相近,最大的亮點都是將愛國主義與動作戲完美結合,吳京的打戲拳拳到肉,而且各種先進武器裝備輪番亮相,再加上在異國拯救同胞和難民的情節,各種大規模戰爭場面再現,完全擊中觀眾的燃點。
為什麼一定要拿色情、血腥、恐怖來作噱頭?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們有效。為什麼有效?因為它們本質。換一種說法,這些東西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本性,所以不用花什麼心思,稍微挑逗一下就OK了。所以永遠存在著兩種電影,一種試圖帶我們超出肉體的界限,體驗一種美的東西;一種讓我們回到肉體,感受慾望的脈動。前一種讓人尊敬,後一種能讓人得到發洩,B級片無疑屬於後者。
-
5 # 別哥愛生活
為您推薦最近新上映的南韓電影《寄生蟲》。
看完影片後,透過演員樸實逼真的演技和故事情節的發展,確實能讓觀眾產生一種共鳴。那麼接下來我就大致將情節的過程發展描述一下。
現實的階級差距與來自生活壓力的壓迫,會讓人嚮往著富麗彷徨,安逸且舒適的生活。蝸居在地下室的一家四口正是廣大苦於為生計而生存著,貧苦低薪家庭的縮影。昏暗的燈光下,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氣味”,一家四口卻能夠怡然自得的處於其中。
而隨著好友送來的一塊寓意著能讓生活事業蓬蓽生輝的石頭後,一家人的命運逐漸開始發生變化。好友的出國,為哥哥帶來了為一個富裕高階家庭女兒補習的機會,依靠著妹妹精湛的偽造假冒印章技術,成功取得了女主人的信任,從而使得一家四口中的哥哥率先“寄生”在此家庭中。
當聽到女主人對於自己孩子美術學上的喜愛深刻的時候,哥哥想到了自己妹妹的天賦,便見縫插針式的向女主人引薦了妹妹,而妹妹依靠著網路上學來的套話也成功讓女主人刮目相看,妹妹也成功“寄生”。之所以先介紹兄妹的寄生過程,是因為這些手段沒有摻雜明顯的負面因素,為了維持生計,從親人角度來看是在正常不過了。但接下來爸爸媽媽的寄生過程,卻很明顯的是靠陷害其他人而換來的信任(栽贓陷害司機被辭職,父親接替職位;偽造女管家身患疾病被辭職,母親接替職位。),從而為接下來的劇情埋下伏筆。
當一家四口都如願以償的寄居在高階家庭中時,每個人體現出了從貧苦氛圍解脫下來的愉悅與酣爽,貧窮的壓迫和為生計苦於奔命的日子實在是過得太久,太苦了,一家人能夠獲得一份能為家庭解困的工作,又何樂而不為呢。
隨著高階一家人出去露營的契機,一家人徹底釋放了壓抑已久的情緒狂歡起來。隨著一陣閃電劃過,天空驟然下起了細雨,眾人也都欣賞著這般美景。(下雨埋下伏筆)
但一陣倉促的鈴聲打破了歡愉的氣氛。原本已被辭職的女管家再度出現,藉著自己有東西放在地下室忘拿為由進入了屋內,從地下室一道暗門被開啟,女管家一個離奇驚人的秘密也被揭開,暗道中竟然躲藏著一個面容憔悴的男子,而這名男子正是女管家的丈夫,因為了躲避高額債務而寄生在此,依靠著妻子每日暗地送來的伙食為生。
正當女主管祈求不要揭穿時,她同時也發現一家四口偽造詐騙的事實,並拍下影片要挾,經過一陣激烈的打鬥,女管家夫妻二人寡不敵眾被捆綁囚禁在暗道中。恰逢女主人一家因下雨取消了露營計劃折返家中,眾人也紛紛倉促隱藏起來,女管家極力掙扎起來,想要衝出暗道向女主人告發時,被媽媽一腳踹下階梯,從而導致了後面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因一家人處理得當,表面上並看不出有任何異樣。一切仍然照常進行。隨後高階家庭兒子的生日聚會將故事情節推至高潮。哥哥捧著那塊石頭走向暗道,想要親手解決掉夫妻二人,因為他想要一家人以後融入到這美好生活中,就必須把這隱患給除掉。沒想到的是,丈夫因為妻子的死亡早已失去理智,奪過石頭將哥哥砸昏死過去,隨後抄起一把鋒利的水果刀,徑直走向了屋外正在歡頌樂曲中手捧蛋糕的妹妹。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女兒,父親紅了雙眼,最終殺死了他,但同時也將利刃刺向了男主人(因為男主人曾多次厭惡父親身上的味道,而在現場時也做了捂鼻子的動作,眼神中全是蔑視和厭惡,這激起了父親仇恨的尊嚴心)。
隨著四散逃竄的人群,父親茫然的逃離了現場,因為他不想連累的家中的其他人。而最終妹妹失血過多而亡,母親和哥哥入獄判刑。隨著多年出獄後,哥哥依然尋找的父親的下落,並時刻關注曾經高階家庭的房屋。隨著屋外燈光莫名的熄閃,哥哥終於發現原來父親一直隱藏在那個暗道當中,利用莫斯密碼向兒子述說著自己處境安穩,不必擔心的話語。而哥哥也從此立志好好工作,將來一定要賺足夠的錢將房子買下來,讓父親重見天日。
-
6 # 蝸牛Q剪輯
批判性極強的電影推薦:
南韓《82年生的金智英》主演:鄭有美、孔侑、金美京、孔敏晶、樸成妍。
影片由南韓作家趙南柱所著長篇小說改編,描寫了一位80後普通女性,沒有風花雪月的浪漫,只有過日子的平淡,敘事著耐人尋味的生活。
影片講述的是金智英(鄭有美飾演)是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家庭主婦,有一位收入不菲、又體貼溫柔的丈夫鄭大賢(孔侑飾演)和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在波瀾不驚的日子裡享受著每一天的平淡和安穩。
實際上,金智英的內心早就產生了天崩地裂的動搖,在她的內心深處揹負著無比沉重的枷鎖。
在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來順受的好兒媳,在丈夫面前,她又是無條件支援他的賢妻,在女兒面前,她必須隱藏起脆弱,做她無堅不摧的母親。
真正的金智英到底在哪兒呢?長久的壓抑和掙扎中,讓金智英患上了心理疾病,丈夫鄭大賢知道後,決定和妻子一起接受心理諮詢,共同面對命運給他們安排的難題。
影片著重講述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混亂、驚嚇、挫折。透過金智英的人生具體探討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偏見具體體現在什麼位置,這些看不懂的性別歧視是如何制約和壓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職場、婚姻中到底犧牲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影片中蘊藏著令人心驚的現實批判,金智英所經歷的人生故事,在她的身上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縮影,感同身受、令人痛心。
-
7 # 愉快的小工
甯浩導演的作品《無人區》,
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
《無人區》早在2009年就已經制作完成,但是等到即將上映的時候卻傳出了需要補拍的訊息。
我們從導演甯浩的口中得到的訊息是需要補拍,
後來據網上訊息說,廣電總局以“裡邊全都是壞人,沒一個好人”的理由要求導演甯浩修改。
結果一改就是四年。2013年終於和觀眾見面後,一時被譽為中國產型別片的希望。
直至今日,《無人區》的豆瓣評分都維持在八分以上。
豆瓣評分8.1(249786人評價),好於89%犯罪片,好於77%劇情片。
從型別的角度講,它屬於西部片和公路片的結合體。而它的戲劇主線也是典型的西部片式的:文明都市和蠻荒原野氣質衝突,一個陌生人的到來掀起風浪。
這種衝突以青年律師潘肖孤身前往西北開始,在他而言這是關乎名利財富的探險之旅——
這次探險之旅沒有被呈現為正邪之爭,而是濃縮成了寓言,變成了一個故事,一個有關環境與生存法則的故事。
人性是複雜的,本來就包含自私與利他,墮落與高尚,野蠻與文明。電影《無人區》展現了在文明的規則不起作用的情況下,一個身處現代世界的荒蠻之地會陷入一種怎樣無序與瘋狂的境地,這是對現代社會某些時刻與方面的對映,也是對每個社會人的警醒。無人區,是我們生活的陰影。
-
8 # 米視屏
王寶強電影《盲井》講述早期黑煤窯的故事。講述有人專門從窮苦地方騙人去煤礦打工,在礦井偽造礦難圖錢害命的故事。值得一看。
甯浩電影《無人區》幾經波折才得以上線的電影。整部影片講述法治社會所涉及不到的邊緣人物的種種黑暗操作。令人咂舌。
《喊山》講述了被拐賣到山區的女性的痛苦生活,堅強不屈,奮起報仇的故事,演員演技線上,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心迷宮》沒有明星大腕,完全是普通百姓演繹自己的故事,一個小小的村莊各自懷著自己的小心思。好看。
-
9 # 心靈的方向
《狩獵》影片用一個關於緋聞、謊言、仇恨和懷疑的傳聞毀掉一個男人生活的故事,講述了謊言變成“事實”的過程,向我們揭示了眾口鑠金的的含義。
狩獵的故事並不複雜,主線即是男主盧卡斯遭遇間隙性短暫失憶的小女孩——卡盧盧的一次偶然控訴,聲稱盧卡斯對自己實施了性侵。這樣的一個事件當被小女孩的幼兒園老師知曉後,開始如同滾雪球一般,在整個小鎮散佈開來,而男主盧卡斯也隨著流言的日益膨脹,從被以前好友排擠,到被警察逮捕拷問,雖然隨後被釋放,但是在整個小鎮已經失去了立足之地,剩下的只是無窮無盡的仇視和排擠。
-
10 # 乘勝飛機
影像形式是表述的工具,批判是表述的目的。因此,電影有沒有批判性,和需不需要批判性,與表達者直接相關,與電影本身的關係次之。下面簡單衍生一下上面這句話的意思,隨手整理,有疏漏之處,請大家提醒電影與社會批判的關係發展二戰之後的冷戰時期,因為大部分國家的電視廣播、報刊等媒介被政府所控制(包括美國),因此藉助影院這種大眾傳播渠道,藉助於攝製技術的發展,電影成為表達社會批判最犀利也最便捷的內容工具(實際上是退而求次之的選擇)。最終形成了法國新浪潮、美國新舊好萊塢時代的更替等一系列全球電影產業的變革,奠定了作者電影在各種藝術形式中的批判者、革命家地位。而冷戰結束後,全球經濟趨於一體化,跨國境併購變得日益頻繁,使得以企業利益為核心的媒體平臺與某國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相對獨立。同時因為一系列的技術革新,促使電視直播、錄播技術日趨成熟,節目形式越發多樣,逐漸從內容上承接了電影的某些功能,從傳播能力上全面戰勝了影院。以北美為例,“水門事件”標誌著傳統的大眾媒體重新掌握了輿論的影響力,之後80年代裡根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既放寬了對實體經濟的干預,同時也放鬆了對媒體的管制,社會批判的主陣營逐漸從影院向電視媒介轉移。特別是到了90年代之後,真人秀節目在全球興起,留給電影這種內容形式的發揮空間便更加有限了。時至今日,在全球表達社會批判的形式就變得更加多樣,一旦存在有社會熱點,各種藝術形式,各種媒體紛湧而上,解讀嚴重過剩。從社交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個體也在不斷抒發著各種觀點,而在以前,我們是沒有這種公開的表達途徑和渠道的,我們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數。透過觀看電影,因為浸入感才能獲得的情感宣洩,在今天完全可以轉變成更加主動的發聲。社交媒體時代電影的批判性對比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媒介變革,我們可以發現在影院大範圍上映的電影,這種用於表述的內容形式,因為製作週期較長,資金規模較大,趨於娛樂性是它的必然選擇,它肯定不再是表達社會批判最便捷最優質的工具。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全球各個國家的票房榜單,在1995年之後,北美高票房電影均是奇幻類,而法國則大多是喜劇類,一些進行深度批判的電影,因為表現形式的複雜,逐漸變為精英人群的小眾消費。(南韓市場較為特殊,因為輿論開放時間較晚,發展節奏相對不同,中國亦然)個人覺得,電影如果想在社交媒體時代,保留批判的意義和價值,那麼需要從原本對社會熱點的追逐,向深層次生命倫理的探討轉移。也就是說,電影不再是日報,依靠標題黨和三板斧從而暢快淋漓,而是要考慮做月刊,走深度報道,潤物細無聲的路線,以此來發揮電影重塑現實又凌駕於現實的能力。但是,這種轉向必然會提高普通觀眾對電影敘事能力的要求,從而給創作者提出了更苛刻的挑戰,也給電影的市場操作人員,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在今天,表達電影的批判性並不難,難得是這種批判如何獲得更多人接受。資訊嚴重過剩的時代,以及資訊來源的多元化,使得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評判世界的角度均有所不同,想要滿足大多數人的理解,又能有所創新和引領,確實不易。這是在今天所有想要表達深層認知的藝術創新,都要面臨的問題,而不僅僅是電影。電影的批判性與娛樂性之間的關係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本雅明曾對電影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因為電影與建築一樣,既有很強的功能性,又有藝術性,因此可以讓觀眾潛移默化的獲得藝術的體驗。但是我們會看到很多創作者,在試圖剝離大眾電影的這種特性,從而陷入在一種自我的矛盾中。一方面牴觸票房的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被觀眾所肯定,這種矛盾使得他們在創作中往往陷入在一種不可調和的情愫裡,從而很難準確的找到作為創作者的價值所在。全球最大的電影產地,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好萊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集體無意識的選擇了一個比較討巧的角度,那就是不斷探討人類的“母題”(motive),這也是21世紀奇幻類電影占比日趨增高的主要原因。奇幻類題材所具備的延展空間,使得表達的視角可以輕易的凌駕於人類之上,讓這些視覺大片們很容易的便獲得了一種深度批判(雖然表達方式很直白)的能力,從而得以保持創意的源生動力,又可以讓全球大部分觀眾找到共鳴。隨便舉幾個例子:阿凡達的故事可以隱喻所有“落後文明”和“先進文明”之間無限迴圈的倫理關係,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可以反映所有社群對領袖的渴望和恐懼,X戰警系列一直在講述多數與少數之間的糾結,雷神則放大了力量與妥協之間的關聯,以及幾乎所有好萊塢電影都在持續不斷的探索自我與實現之間的平衡,這更是人類最永恆的主題。從這些隨處可見的全球票房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議題都早已不再是聚焦於北美社會關係以及國家政治的層面,而如《美國騙局》、《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等這種有著更加明確奧斯卡需求的電影,它們則很明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他們往往聚焦於那些極為特殊的個體身上,去反應某個區域和族群在大時代下的特徵。這便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給電影所帶來的變化,“共性的越發共性,個性的越發個性”,“要麼就是大家的,要麼就是特別的\",雙方的目的都非常明確。至於在國內,如何保有和表達電影的批判性,以及當下中國產電影的娛樂性與批判性之間的關係,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時間有限,就不贅述了。。。
-
11 # 金光燦燦88888
《三塊廣告牌》,是一部高階含蓄的表達手法的電影,留給觀眾想象的空間。它不僅僅展現了人性的黑暗,也有對真相的追求。揭示了一個暴戾的社會現狀,卻能夠在微妙的社會感情上彌合現實狀況的分裂。
回覆列表
8月的第二個週末,上海經歷著颱風,一部關於上海的災難片也經歷了“狂風暴雨”。《上海堡壘》票房慘敗,首週末的票房剛剛勉強破億,豆瓣評分跌至3.3,排片已經下降到7.8%。這部號稱投資3億多的“科幻鉅製”,意味著原本的市場定位起碼是衝10億級別去的,上映四天雖然票房已經過億,但截至8月12日9時,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它將止步1.48億元。
截至8月12日9時,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上海堡壘》將止步1.48億元
相比過去電影市場上並不少見的“高票房低口碑”電影,似乎佔據大IP、流量明星、熱門檔期等因素,一部電影即便頂著“爛片”的罵名,也總還是能有不錯的收成。而《上海堡壘》首日上映口碑告急後,從排片到票房全面崩潰可謂少見的。這其中既有觀眾對“接棒《流浪地球》的中國科幻片”的心理落差,也有對流量演員和不專業的資本多年來擾亂影視創作情緒的“反彈”。
截至8月12日上午9時,《上海堡壘》的豆瓣評分已經跌落至3.3分
導演發微博道歉:沒有人想要去關上這扇閃著光的門
如今回顧《上海堡壘》一路走到觀眾面前的歷程,始終爭議滿滿,從公佈主角花落鹿晗開始,“原著粉”的吐槽多年來就從未間斷。
今年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
《上海堡壘》的釋出會就是以“迴應爭議”為主題進行的
,釋出會上,滕華濤導演解釋了影片中對外星人的設定沒有采用原著中的生物文明,而是以機甲文明的方式呈現,是因為 “中國科幻電影正在起步,從製作和特效難度上說,機甲比生物更可控一些”。而江南也迴應了關於“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片”的質疑,稱“科幻不止一種,電影裡放大了故事中的戰爭元素,也保留了原著的‘魂’,有朋友的友情,有戰士的豪情”。當時滕華濤在釋出會上希望觀眾不要“急著踩我們”,呼籲大家“中國的科幻電影工業才剛剛開始,作為第一部科幻戰爭電影,請給我們更多信心。”
8月4日影片在北京舉行的首映禮上,滕華濤說,自己用六年時間做這部電影,正好是讀完一個小學的時間,交出了“小學畢業水平的答卷”。
8月8日電影上映前,滕華濤在微博中寫道,“從2013年到現在,《上海堡壘》陪伴了我六年的時間。終於在這個暑假,我交上了小學畢業作品,他還不完美,僅僅是個小升初的作業,但我相信你們可以開始期待我三年以後的中考了。”
而不論導演如何消化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僅僅將一部“小學畢業”水準的作品放到市場上讓觀眾為之買單顯然是不對的。也正是因為此前過度宣傳“接棒《流浪地球》硬科幻”的概念,讓影片在“科幻”這個指標上狠狠地跌了跟頭。因此最受認可、傳播度最廣的關於影片的吐槽就莫過於“《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一扇門,《上海堡壘》又把它給關上了”。
8月11日上午,導演滕華濤在微博上向觀眾發出一段道歉的文字,表示自己“很難受,但這就是一個沒有做好事情的人,應該有的感受,我會記住。希望還有以後,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