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的文化之旅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秦鍾是《紅樓夢》裡寧國府賈蓉的嫡妻——秦可卿的弟弟,賈蓉的小舅子。
秦鍾屬於賈寶玉的侄子,他們是叔侄輩秦鍾是賈寶玉的侄子輩,賈寶玉在寧國府見秦鍾時,他們以叔侄之禮相見。
秦可卿特意囑咐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防頭,你千萬看著我,不要理他”。
賈母見秦鍾容貌標緻,舉止溫柔,覺得他可以陪寶玉讀書,非常喜歡秦鍾。賈母對秦鍾說道:“你家住得遠,或一時寒熱飢飽不便,只管住在我這裡,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寶叔在一處,別跟著那起不長進的東西們學。”
賈母也確定了秦鍾和寶玉的關係是叔侄。
秦鍾臨終時,賈母將寶玉和秦鐘的關係定義為:同窗秦鍾病危,託人來告訴寶玉。寶玉向賈母彙報。
賈母吩咐好生派妥當人跟去,“到那裡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不許多耽擱了。”
此時,賈母將秦鍾定義為寶玉的同窗,而不是侄子。賈母這句話大有乾坤。那麼,賈母為什麼不再認秦鍾為親戚,只當作是寶玉的普通同學呢?
賈府不認秦可卿為媳婦秦可卿已經死了,賈家和秦家的姻親關係自動解除
秦可卿在賈家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秦可卿一死,賈家和秦家的姻親關係就自動解除了,秦家和賈家再無瓜葛。
如果秦鍾和寶玉沒有一起讀書,有同窗關係,大約不會告訴賈府秦鐘的訊息。秦鍾病危,也沒見賈蓉。秦鍾死了,是賈母拿出銀子給辦理的喪事。按理說賈蓉應該出現在秦鐘的喪禮上,畢竟他是姐夫。可是書裡並沒有寫賈蓉。顯然賈蓉已經不認秦鍾為小舅子了。
賈府之所以將林黛玉接進賈府,就是怕賈敏死了,林如海不認賈府為親戚,賈府失去一個強有力的聯盟。林黛玉在賈府住著,就彷彿是一個質子,讓林如海不能拋棄賈府。
賈母不認秦可卿為賈府媳婦在法律上,秦可卿還是賈府的宗婦,進賈府的祠堂。可是,在賈母的心裡已經不認秦可卿為賈府的孫媳婦了。秦可卿與賈珍的關係,是大逆不道的。賈母站在賈府的角度,不會怪罪賈珍,會怪秦可卿,認為秦可卿是狐媚子勾引賈珍,敗壞賈府名聲。賈母心裡不認秦可卿為重孫媳婦。
秦可卿既然不是賈府的媳婦,秦可卿的弟弟自然也不是賈府的親戚,更不是寶玉的侄子,只是寶玉的一個同窗而已。
賈母厭惡秦鐘的為人,不認秦鍾為親戚秦鍾是一個有漂亮外表的小壞蛋。
第一,以身作則,挑唆寶玉喜愛風流、溫柔的小學生。
秦鍾和標緻風流的香憐玉愛的交往,啟發了賈寶玉。後來賈寶玉一見蔣玉菡就心生愛慕,握住蔣玉菡的手,兩人又交換了汗巾。
第二,秦鍾輕薄二丫頭。
給秦可卿送殯途中在二丫頭家更衣,秦鍾和寶玉遇見了一個健康的鄉下姑娘。
秦鍾暗拉寶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寶玉一把推開,笑道:“該死的,再胡說,我就打了。”
秦鍾在給姐姐送殯的途中,還有閒情逸致欣賞姑娘。如果沒有寶玉阻止,秦鍾很可能去勾引二丫頭。如果那樣,二丫頭可能就是第二個智慧。
第三,秦鍾得趣饅頭庵。
智慧經常跟著師傅到榮國府走動,化些銀子。秦鍾和寶玉一起讀書時,也經常在榮國府留宿。他們在賈府遇見了。智慧看上了秦鍾人物風流。秦鐘相中了智慧的鮮豔嫵媚。
寶玉在老太太屋裡,發現秦鍾摟著智慧。
給秦可卿送殯,秦鍾和寶玉、鳳姐住在饅頭庵,這正是智慧的地界,秦鍾得趣饅頭庵,背地裡,與智慧有多少幽期密約,也沒有盡述。
第四,秦鍾氣死了老父親。
秦鐘的父親秦業,年近七旬,為了秦鍾能出人頭地,特意東挪西湊地送他到賈府的義學讀書。沒想到,秦鍾把書讀到了狗肚子裡。連禮義廉恥都忘了,在姐姐出殯時,與小尼姑私通。小尼姑都找到家裡來了,老人家悔不當初,他攆走了小尼姑,把秦鍾打了一頓。自己沒幾天就死了。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秦鐘的風流韻事傳開後,一定又被扒出了以前的種種不好。賈母因此厭惡了秦鍾,不認秦鍾為親戚。其目的是撇清賈府和秦家的關係,避免秦家的風流事,影響賈府的名譽。
賈母不忍心讓寶玉留下終生遺憾,她讓寶玉以同窗之禮送秦鍾秦鍾雖然有種種不是,讓賈母討厭,可是畢竟賈母喜歡過他,而且寶玉視秦鍾為知己。賈母不忍心阻止寶玉送秦鍾,只好讓寶玉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秦鍾死後,賈母有給了幾十兩銀子操辦喪事,成全了寶玉和秦鐘的友誼。
賈母是一個聰明的老太太,她知道,水只能疏導,不能堵塞。如果賈母不讓寶玉去見秦鍾最後一面,那麼寶玉一生都不會放下秦鍾。如今賈母讓寶玉以同窗的身份去看秦鍾,既避免承認秦鍾和賈府的關係,又能讓寶玉沒有任何遺憾。他送了同窗最後一程,又對同窗盡力了。該做的,都做了,寶玉亦無可如何了。
-
3 # 伯仲679688
實際上,作者在第一回就已經強調自己寫《紅樓夢》:“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他是據實而寫,並無造謠之意。也就是說作者是玩真的。所以脂硯齋才說《紅樓夢》:“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脂硯齋也多次指出:“‘真有這樣標緻人物’出自鳳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筆看”。第十三回:“‘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史筆”二字,可謂字字千金。無非是想告訴我們:《紅樓夢》一部紀實小說,《紅樓夢》竟是大清正史!上面記載著包括清宮四大疑案在內的各種絕密清史。這種宮闈秘史,連清史都不敢記載。即使清史記載了,也是被篡改的。
大清皇宮坤寧宮的文王鼎,它竟出現在紅樓夢第三回:“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左邊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文王鼎全球僅此一件。並且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之前,一直秘藏於清王朝的皇宮內府。而是有文獻記載和傳承的,可是在《紅樓夢》寫書的時期,也就是1754年之前,這件珍貴的文王鼎卻堂而皇之地擺在了王夫人的臥室裡,令人震驚!它說明了兩件事:第一、賈府就是大清皇家,王夫人就是大清帝后,且不容置疑。第二、上述這段描述王夫人臥室的文字,便是當年坤寧宮東暖閣陳設的寫實。並且這件文王就放在坤寧宮的東暖閣。
脂硯齋竟然說秦鍾和寶玉兩人:“眼見得二人一身一體矣”和“實寫秦鍾,雙映寶玉”?脂硯齋是不是昏了頭,秦鍾和寶玉怎麼可能是同一人呢?相信看到了這裡,讀者也跟著昏了頭,越來越看不懂《紅樓夢》了。但這卻是真的。秦鍾和寶玉是同一人,作者用秦鍾影射寶玉。誰如果看懂了這層關係,那麼他已經真正走進了《紅樓夢》的大門,真正讀懂了紅樓夢!
賈寶玉為什麼喜歡吃胭脂?其實“寶玉”就是“寶璽”之意,胭脂就是“印泥”。“賈寶玉”的名字玉石寶璽之意也!
第八回。賈寶玉去看望薛寶釵時,戴著縲絲嵌寶紫金冠,額上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竟還穿著一件“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因為《大清會典》規定:除了皇子,皇貴妃以下的任何人都不許穿戴秋香色服裝。賈寶玉是皇子無疑!第五回:警幻道:“……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甲戌側批:多大膽量敢作如此之文!】脂硯齋向讀者發出暗示:“多大膽量敢作如此之文?”原來這個“淫人”,諧音竟然是“胤礽”也。賈寶玉是太子胤礽。難怪脂硯齋說紅樓夢作者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
4 # 薇薇polly愛紅樓
賈母的眼中,她一定覺得自己允許寶玉以同窗的名義去探望秦鍾,已經是對他的最大利禮遇了。
俗語有云,人走茶涼。秦鍾同榮國府關係也一定是這樣的。
榮國府之人都是一顆富貴心,兩隻體面眼,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會這樣對待秦鍾,絕對不是一個特例。
親戚間的關係也有薄有厚,有親有疏。秦鍾其實算不得榮國府的真正親戚。
一.秦鍾同榮國府的真正關係
秦鍾是寧國府賈蓉之妻,秦可卿的弟弟。
如果此時秦可卿活著,那麼秦鍾可以算得上是寧國府的小舅爺。
但此時,秦可卿已死。秦可卿一死,就意味著秦鍾與寧國府的聯絡已經大打折扣!
寧國府的賈蓉才二十歲,他必然會續娶,這是人人都能預見到的事情。
此時,秦鍾對賈蓉那一聲姐夫已經叫得很勉強了。
秦鐘的父親秦業是營繕郎,這份工作一定與內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秦家與賈家聯姻,一定是賈政與秦業在工作中互相依存,共同作出的對自己、對家族最有利的選擇。
豪門貴族的婚姻,從來都是兩個家族的結盟和兩個家族利益的交換。
秦家與賈家也絕對不例外。
當秦家有足夠的資本與賈家作利益交換時,這門姻親便不會因為的秦可卿的死亡而消失!
雖然秦可卿已死,但人情禮往,賈家與秦家可以保持著親戚關係。
可是這個時候秦業也已經死亡。
秦家在官場上,再無資本可言。這就意味著在寧國府人的眼裡,秦家再也算不上是他們的什麼親戚。
秦鍾只是寧國府的親戚,他同榮國府差的太遠了。
這種拐彎親戚榮國府有很多,李紋、李綺、邢岫煙,薛寶琴,她們都比秦鐘的關係,同榮國府更密切。
所以秦可卿一死,賈母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說出:
賈母吩咐好生派妥當人跟去,“到那裡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不許多耽擱了。”
這樣的話。
此時秦可卿,在整個賈府都無人敢提,更何況她的弟弟,大家只會想躲開這個人。
二.秦可卿的神秘死亡
秦可卿是怎麼死的?在寧國府絕對是一個疑案!
秦可卿是如何死亡的,《紅樓夢》的讀者們眾說紛紜。
可以肯定的是,秦可卿是非正常死亡。秦可卿之死事關風化,是寧國府的大丑聞。
家醜不可外揚!所以所有的罪孽與骯髒都要這個女人來背!
在秦可卿神秘死亡之後,這個賈母口中重孫媳婦第中一得意之人,便成了賈府中的一個忌諱。
在舉行了遠超秦可卿本人地位的盛大葬禮之後,也再也沒人提過她。
而且就連秦可卿的葬禮,賈母和尤氏也都沒有參加。
賈府的最高統治者,和秦可卿的婆婆都不參加她的葬禮,足以意味著賈府對秦可卿的否定態度。
當秦可卿本人,賈府中人都已經不願提及時。對於他的弟弟,更不會拿他當親戚待了。而秦鍾本人,也確實不是一個品行端正、溫厚可疼之人。
三.秦鍾本人品行不佳
秦鍾是小官宦人家出身,他本人容貌清秀,舉止溫和、靦腆。
這樣的秦鍾給了賈母一個錯覺,賈母以為小官宦出身的他,一定有著平凡人家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
當榮國府給了他一個學習的機會,他一定會頭懸樑、錐刺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賈母認為讓秦鍾同寶玉一起學習,會讓寶玉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可是賈母真的想錯了!
秦鐘的出身雖然貧寒,可他紈絝的習氣一點都不比寶玉差!
秦鍾連同寶玉舉止不端,在家學裡都能有汙言穢語流出,暗指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清不楚。
這件事情秦可卿知道、尤氏知道,那麼賈母也一定會知道。
賈母溺愛孫子寶玉,不會覺得寶玉有意任何問題,她一定會把所有的責任統統推到秦鐘身上。
榮國府是一個是非之地,人多口雜,在這樣的地方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秦鐘身為親戚,真是色膽包天,居然敢調戲智慧兒。
要知道智慧兒的身份是一個出家的女尼。榮國府這種詩禮簪纓之家,居然有人調戲尼姑,傳揚出去這就是一個大丑聞,會讓榮國府成為貴族圈的笑柄。會讓人覺得榮國府這樣的豪門公府,居然沒有規矩!
這件事情一定會有人彙報給賈母知道,賈母一定會對秦鍾失望透頂。
秦鍾跟著寶玉這種富貴風流的少爺混在一起,給了他一個錯覺,好像他自己也是這豪門貴族中的一員了。
四.秦鍾迷失了自己
秦鍾只是賈蓉的小舅子,除此之外,賈府的富貴榮華,都與他無關。
但是秦鐘意外地得到了寶玉的注意,成為了他的同窗。
在賈家家學,秦鍾其實什麼都不算!
眾人只是怕寶玉這位榮國府的鳳凰,才給秦鍾幾分面子。
可是秦鍾在榮國府的家學好好學習了嗎?並沒有。
大名鼎鼎的茗煙鬧學這件事情,如果要是分責任的話,寶玉佔50%,另外一半的責任則在秦鐘身上。
寶玉傲嬌,可他真的有傲嬌的資本,誰讓人家是少爺呢!
秦鍾他可算得上是什麼東西,居然也敢恃寵而驕。
有的時候做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金榮罵人是不對,但是他作揖賠禮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非得讓他下跪道歉。
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寶玉沒有人敢追責,但所有的責任都會被算到秦鐘的頭上。
秦鍾在賈府家學的口碑一定極差!
在他姐姐秦可卿的葬禮上,這一次秦鍾敗光了他在榮國府所有的人緣!
秦可卿一死,那個時候他就已經算不得榮國府的什麼親戚了。
可秦鍾居然還不知收斂。他的姐姐過世,他居然毫無悲痛之意。
此時的秦鍾,非但沒有幫忙操持自己姐姐葬禮之意,還有心同寶玉玩耍,留心什麼農家女孩二丫頭。
秦鐘的姐姐喪儀未過,他就同智慧兒偷起情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榮國府的僕人眼睛都精著呢。榮國府的僕人,連真正的主人都敢造謠誹謗。何況他秦鍾!
而且秦鍾與人偷情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並沒有人誣陷他。
這件事,最後一定會傳入賈母的耳中。
此時的秦鍾對於榮國府來說早已算不得什麼親戚了,他真的就只是寶玉的同窗。而且秦鍾這位同學品行不佳,且不愛學習。任何一位祖母,都不會喜歡孫子與這樣的同學過多來往。
-
5 # 丫頭陪你看山海
秦可卿是秦業的養女。抱養她之後才秦家才生了秦鍾。秦鍾得病的原因非常上不得檯面。
因為給秦可卿在寺廟裡守靈與尼姑智慧爾廝混,感染風寒。後來智慧兒私自下山找秦鍾,被老父親秦業趕走了。秦業被氣死了。雖然賈府沒幾個好男人,但勾搭佛門中人,秦鍾算是頭一個。
賈母信佛,寬厚仁慈,秦鍾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出格的。當然對他有不滿。秦可卿已經死了,秦鍾對於賈府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再聯絡的必要。以親戚的名義去看望,有人願意交往這樣的不肖子孫嗎?多丟人……
回覆列表
秦鍾病危,賈母不讓寶玉去看他,這無疑是賈母對他的厭惡,而歸根揭底,還是這一對姐弟留給賈母的印象實在太差了。
☞秦鐘的姐姐秦可卿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母等人受尤氏的邀請,來到了寧府賞梅花,中午十分,寶玉困了想休息,賈母原打算叫下人將其帶回榮府那邊休息,但秦可卿聽了,忙說道,我們這裡有給二叔準備的房間,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給我就好了;賈母素知她是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所以很高興的讓她帶去了。然而,秦可卿接下來的舉動,無疑辜負了賈母的原意。
秦可卿將寶玉安排在準備好的休息房屋時,賈寶玉看見那滿含著文人氣息的房間當時就不樂意了,吵著要出來,秦可卿見了,便說道,這還不好,往哪裡去呢?要不就往我屋裡去罷;秦可卿將一個叔叔輩的寶玉安放到了自己的閨房之中休息,這從封建社會下的倫理綱常來看也是不合適的;而賈府素來是禮儀大家,秦可卿的行為,無疑不討賈母的喜。
也因此,秦可卿生病,賈母都從來沒有去看望過,秦可卿死時,賈寶玉要去,賈母也是及力勸阻,在秦可卿全程的葬禮之上,唯有兩個賈府的主子沒有參加,一個是賈母、一個是尤氏,可見,此時的賈母,對秦可卿這個孫媳婦早已由喜歡變成了厭惡。
☞秦鐘的弟弟秦鍾
秦鍾是誰?賈母原不知道,是王熙鳳和賈寶玉在其面前說了半天好話,後秦鍾來見賈母,賈母見他長得面目清秀,斯斯文文,又看在她姐的份上,讓他同寶玉一起上學;最初之時,賈母對秦鍾也是喜歡不已,無論是為他添置衣服,還是准許他偶爾居住在賈府,都體現了賈母對他的喜歡。但,秦鐘的表現,卻誠然是讓賈母失望的。
其一:同寶玉上學,傳風他與寶玉之間男風的謠言
銘煙大鬧賈府學堂那一回裡,曹公向我們展示了秦鍾、寶玉在學堂裡走雞鬥狗,不思進取的一面,說的粗俗點,就像金榮說的,貼的一副好燒餅;雖然,金榮最終委屈的在寶玉、秦鐘面前下跪道了歉,但內心是不服的,他認為,寶玉雖然是主子,秦鍾卻跟自己是一樣,這二人平時又不清不楚的,反來說我,而這番話,他回家後,也說給了他母親聽;誠然,她母親是一個怕事的人,不願意去惹這些主子,但隨後橫大奶奶聽見後,便有意要去找秦鐘的姐姐討個說法。
橫大奶奶來到寧府,正直尤氏在為秦氏的病發愁,見她來了,傾訴了一回;尤氏又說到,她聽見自己的弟弟在學堂裡不好好唸書,還傳出了那些不好聽的,早飯都不願意吃;橫大奶奶聽了這話,哪裡還敢去理論呢?但也能夠看出,寧府這邊是知道他們上學的事的;既然寧府知道,榮府這邊估計也知道,賈母或許也知道,這似乎違背了賈母初次見面,叮囑他好好讀書,不要和那些不長進的學的初衷,也自然,賈母對他的印象差了。
其二:秦可卿的葬禮之上,秦鍾同智慧兒行雲雨之事
如果說秦鐘上學鬧出的緋聞沒有根據,那麼,秦可卿葬禮之上他的表現,則是板上釘釘的;在秦可卿葬禮結束以後,智慧兒偷偷跑出了水月庵,來秦鍾家找他,被他老爹發現,秦鐘的父親秦邦業也因此氣的病倒了,沒幾天就死了。
姐姐屍骨未寒,秦鍾卻同尼姑勾搭在一起,又氣死了自己的父親,這些種種,都足以讓賈母感到噁心,似乎秦鐘的人品,比寶玉還差,起碼寶玉不至於同尼姑勾搭在一起。
也因此,賈母對他的死毫無同情,若不是看著寶玉這個孫子對他情意深重,估計她連安葬費都是不樂意給的。
小結:
賈母對秦可卿最初的印象都是很好的,這一來是因為秦可卿長得好,賈母素來喜歡長得漂亮的孩子;二來也是因為秦可卿是寧府長孫媳婦的原因;而對秦鍾,更多的也是源於她姐姐的關係和王熙鳳、寶玉對他的認可;但誠然,他們這一對姐弟的表現太讓賈母失望了。也因此,秦鍾死後,賈母對他毫無同情之心,不願意賈寶玉去看望他;奈何寶玉執意要去,賈母才讓他以同窗之情前去慰問,其目的,就是不願意寶玉學他不長進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