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北辰資尚

    什麼是“高送轉”

    “送”是指送紅股,即分配股票股利,屬於股利政策的一種。“轉”通常指公司透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雖然兩者在概念和性質上差別很大,但都能造成擴大股本的結果,通常將送紅股和公積金轉增股本加總在一起,統稱“送股”或“送轉”。“高”則是指送股或轉增股比例較大。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指用資本公積金向股東轉送股票。資本公積與股本、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等同屬於股東權益類賬戶,這些都是公司的淨資產,都歸投資者所有。從會計角度來講,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也可看作是股東權益類賬戶下的轉賬,即記減資本公積,同時將轉增的金額記入股本賬戶,投資者在公司中的權益當然也不可能因此增加。

    可見,“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淨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高送轉”後,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股東權益並不因此而增加。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做除權處理。比如,某公司實施“每10股轉增20股”的分配方案,登記日的收盤價為30元/股,投資者持有100股,市值3000元,該方案實施後,雖然投資者的股份增多了,由100股變成了300股,但股價卻由每股30元變成了除權後的10元,除權後如股價沒變化,投資者的股票市值還是3000元。可見,儘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

    高送轉的行情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高送轉方案公佈前;階段的炒作比較多,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搶權行情,這個階段處於訊息不對稱階段,投資者更多的是要關注年報或半年報公佈之前滿足條件的上市公司走勢,一旦它們的股價開始上漲,便可以跟進

    第二、高送轉方案公佈後;上市公司在高送轉分配方案公佈後,股價走勢並不一定就會上漲,一些前期沒啟動的個股,也就是說其主力機構沒有提前得知訊息的個股,股價可能會上漲,而那些提前被炒過的股票,股價往往會下跌,因為主力機構在這個時候一般都會趁機出貨

    第三、除權後;個階段個股開始除權時,大多個股難以走出大行情,填權行情只屬於少部分股票參與難度較大

    案例

    我們看的例子,2011年2月27號,常鋁股份釋出年報並公佈了分配預案,擬每十股送三股轉增七股派現0.4元,合計派發現金股利680萬元,當日股價大幅上漲

    在4月12號公佈高送轉實施方案後,股價瘋狂趕頂,在4月18號作為除息除權日正式實施方案,股價短期上漲之後便一路下跌,進入常鋁股份的最佳時機,仍是年報公佈之後的分配預案後面的正式公佈與實施階段,股價已經高高在上,存在較大風險。

    最後,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態,而不是盲目的聽訊息,追漲殺跌,總覺得別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貪婪。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

  • 2 # 小白讀財經

    高送轉,也叫高送配,是指那些送股或轉增比例較大的一類股票。一般送股或轉股比例超過50%即贏得這個名號:比如每10股送8股,每10股轉增6股等。

    高送轉的分紅方式可以分為股本分紅和現金分紅:

    股本分紅相當於基金裡的份額再投資,即把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變成股本,派發給全體投資者。而其中往往伴隨著除權,因為分紅前的股價中包含了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所以要進行除權。把“權”的那部分除掉後,你手中的股票市值依然不變,但股本多了。

    現金分紅就相當於上市公司把每份股價中的一部分折現了,然後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給投資者。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分紅方式與基金類似,但投資者根本就沒有佔什麼便宜!可為什麼高送轉依然受到市場的追捧呢?

    1、示範訊號。就像大股東、高管增持一樣,其實他們可能只增持了幾百萬,對於股價的漲跌毫無影響,但卻起到了一種示範的作用:你看,人家高管都增持了,說明他們對公司未來的前景非常看好。高送轉也是一樣,上市公司透過高比例的分紅向資訊不對稱的投資者“秀肌肉”,傳達利好訊號。

    2、流動性更好了。網上有觀點認為是因為除權後股價“跌了”,很多小散買得起了,從而在市值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流動性。小白認為只說對了一半,而且這只是針對於那些高價股而言。根本的原因在於:投資者對於填權一直抱有幻想。(PS:填權,簡單說就是股票除權後,股價開始上漲,把之前“跌”去的部分“漲回來”。)

    股票除權後,在k線圖上會留下一段懸崖,有種被腰斬的感覺。許多小散認為:這下好了!一下子“跌”這麼多,後面肯定會漲上去的。於是大家紛紛買入。尤其是對於那些大盤藍籌,大公司效應很顯著。

    說到底,這還是對於填權太過於自信。如上圖,這隻股票在除權後,連一半的“權”都沒填滿,而之後股價卻一直維持弱勢震盪。

    綜上所述,高送轉本質就是糖衣炮彈罷了,如果你真要做長期穩健投資的話,高送轉還是不碰為好。尤其是A股的小散,他們是最不理性的投資群體,很容易跟風,受到高送轉的矇蔽。有資料顯示,高送轉後會只會引起個人投資者大量湧入,而那些聰明的機構資金則會悄悄逢高離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萬是買國債還是存款?還有什麼其適合的理財產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