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書房
-
2 # 傻子不如瘋子
可笑!楚國沒有分裂,楚國比晉國弱嗎?地理位置比晉國還好,楚國咋沒統一天下?晉國雖強,分家後的魏國不見得比他差。於秦而言,商鞅變法奠定了秦東出的根基,無論是誰,即便是曾經橫行天下的魏武卒,擋在前面也必死無疑!如果把國力和當今的戰鬥機類比,晉國可能是一代機中最強的,如果不分裂,頂多可以發展到最強二代機(如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魏國),而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已然是直接跳到三代機了(吊打魏武卒),誰強誰弱清楚明瞭!
-
3 # 還得是你龍兄
統一天下,靠的可不是地理位置有多好,而是這個國家所能調動的國家力量有多少,過秦論有言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qūn)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亡六國者六國也!秦的勝出不是幾任傑出君王或者幾個厲害的將軍成就的。沒有秦法獎勵耕戰,何來將士用命?沒有將士用命,如何以一敵六?山東六國打仗贏了功勞戰利品都是貴族的,輸了送命的都是平頭百姓,這要是讓他們統一天下還有天理嗎?
更何況,晉四面環敵,朝中公卿把持朝政架空君王不說,還互相殘殺,晉楚爭霸百年,吳越兩個南蠻小國一招崛起,說稱霸就稱霸,可見晉楚所謂大國不過外強中乾,徒有虛名。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如同秦國那樣激賞軍功,獎勵耕戰的政策,就是晉文公一直活著,也只有被崛起後的秦國滅掉的份,統一天下?那是做夢
-
4 # 輔修絕殺學
有個觀點是,除了戰國末期的秦國,其他任何時段的任何國家都不會統一天下。因為在此之前的大國,沒有一個國家打過滅國戰,各個國家都是透過複雜的聯姻交織在一起,打仗更多是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而不是什麼滅國,統一。
要統一,要滅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剪除各國在核心權利層的勢力,否則各項政策會受到各種羈絆。秦國從昭襄王開始,就有意地減少國外宗室對朝廷的影響。在秦始皇時期,終於將朝內楚國,魏國,趙國多方勢力剪除,最後才開始了肆無忌憚的滅國戰。
晉國那種朝內分權的情況,別說剪除各方勢力,能不分裂就萬幸。
-
5 # 餓狼不傳說
不會,即使晉國不分裂,他也不會統一整個華夏。首先他的地理位置不適合統一戰爭,他處在四戰之地很難統一華夏。東接齊國,南接楚國,西接秦國。北部還有匈奴可以忽略不計。二是沒有變法,
-
6 # 89度銳角
先說結論,完全有可能。而且這個機率在所有諸侯國中是最大的。
春秋時期齊、楚、秦、晉是當時最強大四個諸侯國,吳越雖然短暫強大,卻不久後滅國。秦國在整個春秋時期基本都被限縮在函谷關內。齊國最先稱霸,但時間很短,在齊桓公晚年管仲死後齊國國力就開始回落,而晉國和楚國互相爭霸了上百年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國力,毫無疑問,晉楚是當時綜合國力最強的兩個大國,但如果單就晉楚兩國來說,晉國的實力又在楚國之上。晉楚兩國爆發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分別是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以及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除開邲之戰楚國戰勝以外,其餘兩場都是晉國勝出。而且在這期間,楚國的主要交手物件只有晉國一個,但晉國不但北方要防備西戎,它還要同時阻止齊國和秦國向中原擴張。可以說晉國是春秋時期最重要的諸侯國,假如沒有分裂的話,晉國完全有可能最後統一全國。
第一,從身份上講,晉國由唐叔虞建立,而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的弟弟,正宗王室血統,當時周禮已經深刻影響了老百姓幾百年,這種身份優勢是齊楚秦都比不了的。晉國稱霸後事實上也一直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強調諸侯國要維護周天子的尊嚴,當時各中原諸侯國都是積極響應的。正是因為晉國從齊國手中接過了這面大旗,周王室才在名義上又延續了幾百年。隨著趙魏韓三家分晉,晉國滅亡,周天子就徹底失去了影響力,各諸侯國開始各自稱王,歷史從此迎來一個新拐點,由春秋走入戰國。
第二,從實力上講,晉國當時控制著中原最發達的地方,周王室就在自己旁邊,軍事上和其他各諸侯國交手時也是勝多敗少,身邊有一大幫小老弟跟著。齊國在鞌之戰戰敗後求和與晉國結盟,秦國在麻隧之戰後被限制在函谷關內,而楚國是唯一一個能夠和晉國爭霸的諸侯國。公元前546年各諸侯國弭兵會盟後,晉楚兩國同為霸主,兩國從此休兵。在外部威脅解除的情況下晉國內部開始了長期鬥爭,卿大夫互相搶佔勢力範圍,晉國國君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我們來看看當時晉國最強大的對手楚國發生了什麼事?公元前538年,楚國開始伐吳,隨後吳楚交戰將近20年,楚國差點被吳國滅掉。這是整個春秋時期楚國最弱的時候,如果晉國這個時候沒有內鬥,晉國完全可以乘機滅掉楚國。這裡我們不用糾結當時弭兵盟約這樣的事情,春秋時期有很多打破約定的案例,就是放到現在,我們來設想一下,幾十年前的約定對於兩個互相敵對的國家有多大約束力呢?如果晉國滅掉楚國,中原各諸侯國都會被控制在晉國手中,晉國會成為了一個巨無霸,控制著全國超過一半的領土,秦國成了晉國最大的對手,而這時的秦國還遠遠沒有強大起來,單獨對抗晉國都有問題,更不用說晉國吞併楚國後實力會大大加強,這種局面下秦國根本不是晉國的對手。開啟地圖你會發現,晉國這時控制了大片中國中央領土,齊國和吳越在海邊,秦國被夾在晉國和西戎之間,和吳越、齊國隔著上千公里,以當時的通訊條件,這幾個國家一起聯合起來對付晉國的可行性很小,互相派個使者都要來回穿越上千公里的晉國國土,只要晉國的統治者不是草包,秦國被滅掉只是時間問題,一旦秦國被打敗,齊國和吳越也抵抗不了多久,假如這一過程耗時100年左右,那麼中國統一的時間大約會在公元前450年前後,這要比秦始皇統一六國早了200多年。
-
7 # 漩渦鳴人yy
我覺得不大可能會實現,因為我認為,如果說韓,趙,魏三國沒有把晉國給瓜分了,照樣不可能阻擋秦國的崛起也照樣不可能阻擋秦國一統天下。
有人會問認為我這是在瞎說,說你看晉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就為什麼就不能夠阻擋秦國的崛起呢。國家越大,它的是裡面的問題也就越多,不然的話晉國也不可能被韓,魏,趙三個國家給瓜分了呀。
晉國有什麼問題呢?原因便在於它的統治者過於軟弱,致使整個國內貴族派系林立,當時的話,三家分晉的時候發生過一場戰爭,在此期間晉國的國君,就好像人間蒸發一樣,什麼事情都不管就可以看得出來。晉國的國君,對於整個國家的管控能力之弱。
晉國在春秋戰國的時代,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是當整個帝國擴充套件的版圖停滯的時候,對於外在的矛盾,很有可能直接就轉移到內在的矛盾了。國家以內,士大夫與國君之間的爭權奪利就愈演愈烈,《趙氏孤兒》,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也看過戲劇。事實上,這就是當時整個晉國士大夫之間權利爭奪的寫照,而且整個晉國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樣,他的王族很容易自相殘殺,以至於留存下來的那些王族都不是整個同輩人裡面最賢明的人,而是矮個子裡面拔尖,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嫌命的人早就在權力內部的爭奪之中,早早的被其他人給除掉了。
諸葛亮曾經給當時劉表的兒子叫劉琦出了一道計策說什麼呢?重耳在外,而成為晉文公稱霸中原。而當時另外一個公子,因為在晉國則是直接被除掉了,由此可見,整個晉國當時可以的王位爭奪的激烈,在晉厲公之後,姬姓王族就難在出現一位雄主,士大夫們都喜歡自己的君王稍微傻一點兒,這樣才能給自己的家族謀得更多的利益。
晉國如果不倒臺,趙國,南韓,魏國,就不可能分離出來,那麼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尤其是魏國這個國家是經李俚變法,才得到強大,趙國則是透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但是如果這些國家生處於一個大的環境下,那麼這些變革就不可能發生,因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當他一統四海,國家的疆域變大的時候,他推行一道政令,他都得考慮其他地方的感受,不能夠像趙武靈王或者是李俚,就不可能,只因為自己本地區的情況而選擇在全國內推行這樣的政法,這樣的變法,只能夠胎死腹中。
至於說我們一直關心的晉國鎖住秦國東出之路,事實上,這一點也並不現實,因為在秦國的正對面還有一個楚國,晉國,楚國兩個國家可以說是一直水火不容,因為兩個都是強大的政權這個時候,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對於秦國而言,只要他們能再次得到張儀,使用楚國攻打晉國或者晉國攻打楚國從中漁利,這一點是可行的。
那麼又有人就會反駁了,說晉國就不可能再把張儀這個大才給供起來嗎,不會,我問你是一套行政班底需要的官員比較多,還是三套行政班底需要的人多,我想肯定是三套,需要的人多吧。
那別說張儀了,就是龐涓,吳起這樣的人物也估計很難有出頭之日。
在我看來,晉國從他開始出現士大夫派系林立的時候就進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命運,在春秋戰國時代,講究的是優勝劣汰,當一個國家出現軟弱的時候,其他國家就很有可能討伐你,甚至吞併你,即使是大國又如何,周國這個國家難道一開始不龐大嗎?
-
8 # 晉公子
晉國即便不分裂,也無法統一中國,因為到春秋晚期,晉國的外強中乾、色厲內荏,已經被很多人看穿了。不妨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吧:
在公元前529年那場同時牽動了楚、蔡、陳、吳四國的驚天政變爆發之後,楚國輝煌的爭霸歷史隨著楚靈王的自縊戛然而止。
在鬥爭中艱難獲勝的楚平王帶領楚國急速轉向了全面性的戰略收縮(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往期文章《政變的策劃者,弒君的陰謀家,卻為何獲得優遇:想做什麼官隨你挑》)
楚國眼下的虛弱讓此前一直被楚靈王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晉國燃起了重奪霸權的希望。
雖然晉國六卿各自為陣,難以合力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但像模象樣地拼湊一支軍隊嚇唬嚇唬那些個不聽話的盟國總還是辦得到的。
因此,在楚靈王時代高調呼籲國際交往必須“守之以信、行之以禮”(《左傳·昭公五年傳》)的晉國智囊叔向,此時口風忽然變了:
諸侯不可不示威!
——《左傳·昭公五年傳》
為了示威,晉國治兵邾南,集結了多達四千乘兵車(也就是30萬軍隊),並知會各國諸侯,晉國將在平丘召集會盟,重塑領導地位。
在這30萬甲兵的強大壓力下,此前覬覦同晉昭公輪流坐莊、代興霸權的齊景公首先表示了屈服。繼而企圖蠶食邾國與莒國的魯昭公也在叔向的恫嚇下懼而聽命,放棄侵略。齊、魯屈膝稱臣,諸侯從風而靡。
到平丘會盟正式舉行的那天,前來效順的諸侯人數之多,讓與會的鄭國大夫子產和遊吉連塊兒搭帳篷的地方都找不到。
咄咄逼人的叔向揚言:
“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左傳·昭公十三年傳》
“我晉國手握30萬甲兵,橫行天下,誰人不懼?瘦死的公牛大過豬,不用動拳腳,就憑這副身板兒壓都能壓死你們。”雖然叔向口中的晉國貌似強大無匹,但骨子裡其實色厲內荏。
耀兵平丘,一方面是為了威懾中原的盟友們,另一方面卻也是聲東擊西,暗算北邊的鮮虞部落。
晉軍主力朝南方集結,給遠在河北的鮮虞造成一個錯覺:晉國將調整對外擴張的方向,調轉兵鋒南下中原。
就在鮮虞漸漸放鬆戒備的時候,晉卿荀吳突然自著雍發動攻擊,一路長驅北進,直攻到位於今天河北唐縣的中人,狠狠地打劫了鮮虞一把,掠奪到了豐厚的戰利品。
這次軍事行動說明,即便楚平王已經實行了全面的戰略收縮,即便晉國又重新坐上了諸侯盟主的寶座,但翻越中條山南下用兵,與楚國迎面爭衡,卻並不在晉國的外交選項之中。
既然不敢南下,晉國又為什麼這麼大張旗鼓地召集會盟呢?答案是:晉國要藉機向自己的盟友們敲骨吸髓,威逼他們向晉國繳納更多的貢賦!
在盟會上,鄭國執政子產就直言不諱地批評晉國“行理之命無月不至”——幾乎每個月,晉國都會派遣使者到鄭國來催繳貢賦,實屬貪得無厭!
看穿了晉國的外強中乾,子產決心要堵住它的獅子大口。於是鄭、晉雙方就貢賦的具體數額展開了艱難的拉鋸式談判。爭論從中午一直持續到黃昏,最終子產成功迫使晉國做出了讓步。
在一旁觀看這場外交磋商的遊吉始終惴惴不安,事後他問子產:“寸不相讓地與盟主爭執,你當真不怕晉國興兵討伐我們嗎?”子產不屑地說:“晉國現在六卿內鬥,政出多門。家裡一攤子的麻煩還擺不平呢,哪兒有閒功夫討伐我們!”
在公元前六世紀下半葉的外交史上,鄭國對晉楚雙雄的態度是頗堪玩味的。
雖然子產對晉國的貪婪和市儈憎惡之極,但此時的他卻沒有接過楚平王伸來的橄欖枝,仍然堅定不移地奉行著聯晉制楚的外交戰略。
子產說:
諸侯修盟,存小國也。——《左傳·昭公十三年傳》
在子產的外交思想中,春秋時代的所謂霸政,本質上是新崛起的大國以諸侯會盟的形式代替周天子行使維護國際秩序的權力,而既有國際秩序的維護則為鄭國等弱小諸侯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制度保障。
從歷史上說,霸政的產生源於西周王室權威崩潰,南蠻北狄交侵中國。因而霸政初興之際,齊、晉等中原盟主才會高高舉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以便號令諸侯。
從這個角度看去,晉國既是周王室也是鄭國的同宗,是中原政治秩序的維護者,而楚國則恰是中原諸侯口中要被攘除的“夷狄”之一。
從現實的情況來觀察,晉國因為內部紛爭不斷,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兼併戰爭。維護霸政格局,固然方便了晉國盤剝諸侯。但鄭國等小諸侯既然交了“保護費”,帶頭大哥多少總得承擔一點保護弱國的國際責任吧?反觀楚國的情況可就不同了。
這個對中原禮義素無信仰的南方強國是由“霸政時代”邁向“兼併時代”的急先鋒。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楚國所要求的不是中原諸侯的貢賦,而是他們的土地和人民。
當楚強晉弱之際,野心勃勃的楚靈王接連吞併陳國與蔡國,並在新佔領區設縣管轄的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啟了戰國時代以戰爭手段推進國家兼併的先聲。所幸他的兼併擴張僅僅維持了十年時間就宣告失敗。
從國別史的角度來解釋,楚靈王的失敗是他過分打壓世襲貴族、激化國內矛盾的結果;
而從外交史的角度去分析,楚靈王的失敗則是陳、蔡等弱小諸侯不甘心被拖入兼併時代,因而奮力恢復霸政格局的迴光返照——雖然這樣短暫的迴光返照將隨著戰國時代的正式開啟而在半個世紀之後宣告終結。
作為鄭國的當家人,子產的立場與思維同陳國、蔡國一般無二。維護鄭國的主權與獨立將是他唯一的選擇。而要做到這一點,子產就必須牢牢地拉住晉國,利用它來遏制楚國的再度崛起。
所以自從楚靈王失敗自殺之後,鄭國就死心塌地地充當著晉國遏制楚國的馬前卒。
牢固的晉、鄭同盟在楚國的北方降下了一道冰冷的鐵幕。是以到了公元前524年,為了鞏固北疆防禦,避免與鄭、晉開釁,楚國被迫將方城山外與鄭國交惡的附屬國許國遷往了西北的白羽。
內亂未已,外交孤立,這樣的內外交困極大拖累了楚國與吳國的鬥爭形勢。就在晉國召集平丘會盟的當年(公元前529年)冬天,吳國主動對楚國出手了:
吳滅州來,令尹子旗(蔓成然)請伐吳。王弗許,曰:“吾未撫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備,未定國家,而用民力,敗不可悔。州來在吳,猶在楚也。子姑待之。”
——《左傳·昭公十三年傳》
自楚靈王時代以來,州來一直是楚國對吳作戰最重要的前沿陣地。可眼下吳國已經兵發州來,面對憤然求戰的蔓成然,楚平王竟然無奈地拒絕了他的請求。
楚平王說,現在民心騷動,內政不穩,至少需要5年的休養生息,方能對外用兵。
在吳楚戰爭的歷史程序中,吳滅州來是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事件,從此開始,楚國的對吳作戰由攻勢轉為守勢。
5年之後,楚平王期待中的安內而後攘外並未如期到來,反倒是從前那個不起眼的東南小邦吳國,看起來越發不可一世了。
回覆列表
晉國不分裂便能阻止秦國一統華夏,你信嗎?
在群雄爭霸的東周春秋時期,晉國文公是繼齊恆公之後第二個稱霸諸侯的君主。如果從晉國稱霸的時間來看,除了春秋初期的齊桓公稱霸和末期的吳越之爭,晉國稱霸天下長達一百三十年。其中有長達百年的時間都是晉楚爭霸,其它各國添為陪襯。除了楚莊王時期楚國佔些優勢外,其餘時間,晉國總體處在上風,晉國所處的中原地區,在土地、資源、人口等多方面上都是優於其他諸侯國的,而且,晉國良相、戰將等人才倍出。那麼,如果晉國不被韓、趙、魏三家肢解,是否能統一華夏?
首先,在春秋末期,晉國擁有最廣闊和肥沃的土地,在這一點上,楚國的國土面積雖然廣闊,但是春秋戰國時的南方,大都還是蠻荒之土,沒有開化之地。再加之,當時的氣候屬溫暖期,南方炎熱,蚊蠅滋生,瘟疫、瘧疾橫行,河道縱橫,便於舟楫,不便於車戰,步戰。因此,楚國君主及士族位並不是積極向南方開疆拓土,而是不斷地北上和中原各國爭奪江淮之地及中原沃土。而且和北方諸侯爭雄,也有挑戰中原人士視楚人為南蠻的偏見。至今,武漢的土語中,還保留有“不服周”即“不服氣”的意識。最常見的打架習語,就是一方推著搡狠頭狠腦地說:“麼樣!你不服周?”一方卻撐著擋著赳頸傲腮地回道:“不服周,就是不服周!麼樣?”。
楚國雖然沒有像晉國那樣分裂,可國內政治基本上也是由出身於王族的貴族世家掌控,其它人才難以在楚國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貴族世家之間也是相互掣肘,雖有廣闊國土,財力,軍力也是足夠具備有一統華夏的實力。然而,這樣的體制往往政出多門,貴族世家們相互也是為權、為利而相互明爭暗鬥,所以,在與諸侯的爭霸中,楚國並不能發揮出自己國家的全部實力。國雖大,只是虛胖而已。吳起在楚國實施變法,可因此也觸及貴族的利益,所以,短暫的變法圖強後,隨著支援變法的楚王去世後,吳起連帶起實施的變法也隨之被拋棄,楚國實際上已經退出了統一華夏的歷史機遇。其在戰國後期也只能是個配角而已。
其次,晉國的人才倍出,分家後的趙國、魏國等在戰國時期也是名將、良相紛紛湧現,而秦國之所以能走上強大,乃至秦始皇可以橫掃六國、統一華夏。拔擢人才、選賢任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如若晉國沒有分裂,在和其它諸侯國爭奪人才中將佔有極大的優勢。再者,只要晉國不被分裂,便是中原第一強國,那種三晉相互攻伐,互相吞併的話,那麼秦國很可能就會被壓制在函谷關以西,其中,魏國曾經一度有滅亡秦國的戰略機遇,只是當政的魏國君主及大夫們,沒把秦國這個西僻窮弱之邦當回事,才給了秦國孝公變法圖強的戰略機遇期。
然而,常言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晉國的分裂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晉國卿士制度發展演變了近二百年,前期尚能六卿和睦,大夫盡職,大家能團結在晉公的周圍,南征北戰,會盟諸侯,尊王攘夷,成就晉國霸主地位,然而,到了後期,卿士之間的關係越發變的微妙,大家相互爭權奪利,因為,不在爭鬥中成為勝利者,隨時可能面臨身死族滅。再則,後續國君的能力和威望不能保證都如文公、襄公一般。對國家權力的掌控也是每況愈下。晉國在沒有分裂成三個諸侯國之前,已經政出私門,相互內鬥不斷。在戰國時期,各國所進行的變法改良政策,也很難在晉國推行。
在戰國的大爭之世背景下,誰能最後脫穎而出,關鍵還是看其能否透過內部改革,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加強君主集權,實現富國強兵。因此,秦國能崛起,還是待看秦孝公之賢,用商鞅之能,對國家實行深徹的變法,這一點秦國無疑是成功的。而且,孝公之後,雖然商鞅被處死,然商鞅之法並未廢除,並在後續國君執政中獲得以一貫之的執行。經過變法後的秦國就是為了適應戰國這樣的環境而生的,其最後能實現一統華夏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一點,山東六國是沒法比的,即便是那個大晉國真的還存在,如果沒有像秦國那樣實行變法,僅僅是個虛弱的胖子而已。
秦國的勝利是其制度的勝利,就算是在統一之後的秦帝國只歷經二世,僅僅存在了15年。但不可否認的是,秦國的制度在當時的七國爭雄的大時代背景中是最成功的。秦帝國的短暫存在,便遭滅亡,內在本質是從戰爭轉到和平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實現政策轉變,再加上其它的偶然因素,如:沒有在死前確定帝國的繼承人,給趙高、李斯這些人改變歷史走向的機會。
所以,晉國就算沒有分裂為韓、趙、魏三國,也不可能實現統一華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