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風雅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是說哪個歷史時期的事情,只要國富民豐、社會公平,實現了“大治”,哪一個時代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史記·商君列傳》載:“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這個典故說的是戰國時期,商鞅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後制定一系列新法,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執法嚴明,不循私情。經過一段時間,秦國社會安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國力強盛。 《韓非子·外儲說左》:“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這個故事講的是鄭國公子子產在執政的事情。公元前543年,子產實行新政,一開始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不被人認同,經過5年後人民得到好處,達到了“國無盜賊,道不拾遺”的程度,子產受到人民的愛戴。 西漢·戴聖《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這個故事說的是孔子心目中的大治社會。孔子說:人人都能誠實相待,和睦相處,故不會有陰謀詭計發生,也沒有劫奪偷竊殺人越貨的事情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舊唐書》中也有個類似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不小心把一件心愛的衣服丟了。他走了幾十裡後才發覺,心中很著急,有人勸慰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但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故事中的武陽是現在河北館陶一帶。《資治通鑑》記載:“丙午,上與群臣論止盜......朕當去奢省費,輕徭博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旅野宿焉。”這個”上“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說戒除奢靡減輕稅負,選用廉潔的官吏,人民衣食豐足了就不會為盜了,還用的著施行重法嗎?數年後人民安家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經商的、出遠門的即使在野外露宿也不會發生意外。

    以上事例都是經過改革實現了國家“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現在我國一直在推行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各方面改革,依法治國、增強民生,改善社會各方面的大環境,“自是數年之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出現“貞觀之治”般的社會指日可待吧。

  • 2 # 晨昊02399

    對於一個出生在60年代的人來講,毛澤東時代確實是這樣,儘管當時也偶有偷竊,但很少很少,我們農村裡基本上都不上鎖,那個時候雖然清苦,但人們卻很樂觀,苦中有甜。

  • 3 # 使用者8909647914534

    在毛主席時代,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講二個小故事,親眼所見,那時我還只有十二三歲,生產隊有桃子園,桔子園,地裡種了香瓜,沒有圍起來,也沒有人看管,我們讀書過身,大人過身,伸手就可以摘到紅紅的桃子,桔子,香瓜,就是根本沒有人摘一個,私人也載有果樹,果實成熟的時候,也沒有人去摘一個,生產隊有豬場,牛羊場,雞場,都沒有鎖門,糧食放在平裡,也沒有人看管,住也是住在一個屋裡,一個房子可以住_一百多戶人家,裡面四通八尺,出工時,都只關門,不鎖門,這時的人們,道德品質很好。

  • 4 # 手機使用者11628462943

    這是形容社會治安好,社會風氣好,是社會的某一時期,某一節段,也並不是絕對的,某些不良現象什麼時候都有不足為奇,現在社會偷摸的並不多,但是現在社會的不良現象太嚴重了,食品有毒有假,飲品,藥品,電器,化妝品,生活用品等等,人口拐賣,電信詐騙,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也不認真誠實,不作為,要想真正改變這種現象還得一次社會變革吧。

  • 5 # 使用者764842961751

    這是毛澤東時代的真實寫照、人們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正確領導下:人人都是活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人民群眾團結一致自立更生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這一偉大的共同目標無冤無悔努力奮鬥。

  • 6 # 退休工程

    五八年:1大家都去練鋼沒有時間幹壞事,2經過掃四舊,家裡己無值錢的東西,3大家一樣窮,有啥好偷,4大家都有美好的嚮往,覺悟大大提高,所以根本用不閉戶,防作誰呀?

  • 7 # 生於一九七四

    小學歷史告訴我,唐·貞觀之治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鬥米僅七錢”"年刑斃二十又九"“天下大治”。遵重史實,誠實回答。

  • 8 # 風帆ch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在故鄉河南省許昌市、漯河市一帶農村親身經歷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安定祥和年代。那時候,很多家庭連院牆都沒有,即使有院牆的,許多都是土打的矮牆,簡陋的板門,包括屋門院門上都是舊式的掛鎖,很容易就捅開了。如果聽說那裡有廟會唱戲或那裡放電影,婦女們領著孩子就走了,沒有關門上鎖的,甚至走親戚能去幾天也是這樣,沒聽說誰家被盜被偷的。

  • 9 # 郭寶285264327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其實這句話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預言,說的就現在社會,當今社會已經實現了,因為現在有天網,不但家裡裝有監控攝像頭,而且出門到處都是監控攝像頭!

  • 10 # 使用者1151396393431

    如果到了"第三步"真是如此?西方國家與中國的一線城市早就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了,這與錢多少不能劃等號,是瞎說。

  • 11 # 青山綠水青揚灣

    記得六、七十年代就是。村裡人開著家門就出去辦事或串門了,或門上用繩拴一下就下地幹活了,有客人來看見門拴著就知道主家人不在,同時拴門也是防止雞狗豬進去。

  • 12 # 林鳳枕

    建國七十週年的社會實踐已經和正在證明,要想恢復毛澤東時代的路不失疑,夜不閉戶,只有按毛澤東思想所指引的方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勝利前進,實現社會平等公正,共同富裕才能恢復,否則就不可能實現。

  • 13 # 自然182850911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六、七十年代家的大門大部分都是不用上鎖的,也不丟東西,真的是社會風氣很好。很懷念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氣

  • 14 # 時髦男人花起來

    是50/80年代!哈哈哈,想鎖門可是家裡沒東西,是真的沒有鎖。我們房道是沒法進小偷,來個生人媽媽們就問你找誰,說不上來就有點麻煩。

  • 15 # 朝陽1704

    夜不閉戶說明治安好,犯罪率低。路不拾遺說明人的覺悟高,兒童撿到一分錢交到警察手裡邊。人與人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人與人沒有戒心,以誠相待。

  • 16 # 聖誕老人246657382

    古有“盛唐”(李世民貞觀鼎盛時期),近代史中,毛澤東時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平等,思想境界高尚,人民安居樂業。

  • 17 # 雪峰亮

    毛主席時代。開門睡覺,拾金不昧。連剛走路的兒童都是拾到東西交公。那時的人稱得上高尚。都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

  • 18 # s大番茄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形容當時人們的生活道德水平較好,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社會風氣很好。夜裡睡覺不關門也沒有人來偷盜,治安較好。社會安定民風淳樸,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種境界,是民眾的文化精神,道德修養

    描寫的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時期的社會情況。“貞觀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時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當時的景象並不是用律法逼迫出來的,而是人們具備了內在的道德高尚修養體現出來的,當時的社會秩序好的令人難以置信

    大唐皇帝李世民是個賢明才智和個人修養很高的人,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和估計文化教育,唐詩成為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打通維護河西走廊開通古絲綢之路

  • 19 # 廬山百龍霸1

    愚見識膚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好像是說周文王時代的事情。所謂。心胸寬大,自然就是這種情況,也是天下大同的思想,當然,由於主觀和客觀必須統一性,同一性。所以,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同時提高主觀的精神方面和文化的修養。

  • 20 # 筱利奧

    那就是沒啥偷的年代,都沒啥偷鎖什麼門?你能撿到什麼?哪個時代大家很多人都懂的!啥都沒有你說你關什麼門撿什麼東西,真是搞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冬天把地翻,害蟲命歸天”,深翻果園真能滅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