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月的貓
-
2 # 廣州一高焰
首先從構圖上去看,構圖是對一幅畫作整體的把控力,也決定了畫作的廣度和深度。構圖的美感經驗也是最直接的,對藝術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為乾脆的,結構形態的形式美感是重要的基礎。第二要看色彩,色彩就是一幅畫作的語言,也是繪畫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徵,是繪畫者表達自己與觀賞者交流的一種獨特方式。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繪畫作品,雖然構圖一般,但由於色彩處理得恰當,還是能吸引觀眾。與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 在構圖、素描、透視、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處理和運用上存在問題,這幅作品就遜色了。三看光影,光影實際上是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我們用眼睛感知物體是靠光的反射,在繪畫上也大致如此,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最後是筆觸,不論西畫和中國畫,繪畫中的筆觸指的是畫家在繪畫過程中筆、顏料、畫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後留在畫面上的痕跡。它在畫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繪畫藝術區別於攝影藝術的重要標誌。筆觸作為繪畫藝術中的基本元素,有其自身的藝術形式美,是繪畫形式美的一部分,也是藝術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以上四點就基本知道這幅畫好不好了。
-
3 # 石濤峰筆
繪畫是一種高境界的藝術,要認識一幅畫作,做出評價,那是很難的。首先對於一個欣賞者,應該具有繪畫的知識,不然,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一幅畫好好在什麼地方?賴賴在什麼地方。這就是欣賞一幅畫的根本。欣賞一副畫,首先是直觀,看題材,結構,佈局,作者表現的目的是什麼?,其二,畫作的水平,字講骨力,畫講意境,意境萬千,功在千秋。其三,畫的真實性,畫是給人看的,畫啥要向啥,現在有很多寫意畫就象醜書一樣,是是而非,讀者無從看懂。下邊是兩副看不憧的寫意畫。寫意畫也得叫人看懂。齊白石畫的寫意畫,葫蘆。
透過這三方面就可以基本欣賞一副畫好與否。
-
4 # 老虎他爹
這要看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了,二者規範不同,形成的審美正規化不同,彼此難以通約。
1、欣賞畫的前提是至少要會畫一點畫
很多人喜歡空洞地去談意境、計白當黑、變形、創造力等,其實毫無意義。意境必須透過手段來表現出來,大家都會那個手段了,意境也就沒有了,就要去創新手段。
從人類美術史看,存在著一個技藝不斷深化的發展脈絡。
想欣賞畫,前提就是要會畫畫,才能明白畫家在哪裡有創新,在哪裡技術還不過關,才能明白其構思高明在何處。
這就像寫文章,文章不可能完全是思想的傳聲筒,有了想法,如何表達其實是一個大問題。毋寧說,人類歷史上真正的好想法是不多的,好的表達很重要。
我們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和“大丈夫死則死耳,何辭為”,乃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意思層面就是有接近之處的,但在表達方面,卻有差別。誰好誰壞,這就只有自己寫過詩才能明白。
畫也如此,非常厭倦那些動輒就說氣勢、靈動、深厚之類廢話的人,畫是一筆筆畫出來的,懂得這筆為什麼這麼畫,才能明白畫好在哪裡。
2、中國畫與西洋畫不太一樣
學過一點西洋畫,始終比較喜歡那種正規化,就是非常準確,其中也是有功力的,同樣一張素描,畫10年的人與剛入門的人之間區別就非常大。
我們說畢加索、達利難懂(說實話,我也不懂,也不喜歡),但看一下畢加索年輕時畫的素描,實在是太好了,非常有才華,再看達利的鋼筆畫,驚為天人,當年在美術館展出,我去看了好幾次。
我只學過很短一段時間素描,因此學會了一點透視、筆觸之類的東西,裡面的學問實在太大了。很多人說的很玄虛,我覺的沒意思,你先把人畫像了,再說畫不像,如果你連像都做不到,你說你有創造力,我反正是不太信。
學過一點素描的人,大體對中國畫有偏見,其實今天學中國畫的人也要學素描,其功底並不差,只是工具不同,中國畫比較風格化,容易形成個人風格,但太早風格化了,這個人發展的潛力就不大了。
我也帶我兒子學畫畫,不過不想讓他幹專業,而是一生覺得有個樂趣就可以了。世界這麼多美,你要沒長眼睛,你就看不到,而學了畫畫,你就能從世界中得到快樂,學畫的人整體上是比較大氣、比較忽視現實利益的(當然,也有醉心功名的),社會不論怎麼發展,繪畫給人類精神的塑造可能依然是重要的。如果只有遊戲能給你快樂,那多少有點膚淺。
我暫時沒讓兒子學國畫,不是國畫不好,而是他太小,暫時別太風格化,否則會限制他的發展。他現在畫的不算太好,特別是不喜歡傳統油畫的醬油色,也許將來會改變吧。
3、欣賞畫是玩,不要誇大
欣賞畫最好的方式,是仿畫,透過仿畫,自然知道其中的奧妙在哪裡,過去用素描仿過不少張梵·高的自畫像,可惜年輕時搬家次數太多,都丟了,畫的並不好,但是個人的一個記憶。
欣賞畫未必比吃頓美食更高尚,這麼多名畫,也不可能張張都喜歡,關鍵是遇到你喜歡的那個,你就走不動路了,那種震驚感是很快樂的。
像很多隻學了皮毛的人一樣,我比較喜歡梵高和八大山人,曾經只要有梵高的畫冊,就會買下來,可惜後來沒時間畫,畫畫這個東西一放下,就不太容易撿起來了,所以後來也就淡了。此外有一段比較喜歡安格爾,此外克里姆特、德拉克羅瓦也是很喜歡的,買過他們的畫冊,但買的不多,而且畫冊太貴。
畫畫是人尋找自己的一個過程,沒必要凝神靜氣,現在畫冊這麼多,欣賞已經超市化了,不太需要一臉敬畏了,好的畫你有仿畫的衝動,我是不太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能喜歡那麼多畫家,我喜歡的人不多,好多人還不知道,可能是太不專業的緣故吧。
欣賞畫和讀小說一樣,是一種生活方式,沒必要自卑,也沒必要誇大,裡面也沒有什麼神秘的東西,就是一種技術,發展到成熟的地步,技術本身就不重要了,成為抒寫人本身,你和這個人相遇了,互相喜歡了,你就學會欣賞了。
概括一下我的意見:首先,會畫才能欣賞畫,我不太信不會畫畫的鑑賞家的話;其次,畫畫是愛好,別當成任務和解決方案;其三,你想模仿的那張畫,就是你真正欣賞的畫。
-
5 # 閩南聯邦調茶局
在我們的美術課本上有一幅畫,當時我個人覺得畫得歪歪扭扭的,且畫得也不像。我就好奇的問:“老師,這畫畫得歪歪的而且裡面的東西畫得也不像,這麼差的畫怎麼會出現在我們的美術教科書上?”老師摸了一下我的頭,“一幅畫好不好,關鍵不是它畫得整不整齊,畫得像不像,而是它有沒有內容,能不能充分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從而達到一個至高的思想境界?”我對老師的這番話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彷彿就在昨天。
-
6 # 池老師chishaowei8868
藝術第一價值和意義是個人主體的情感、情緒、思考、想法、思想、精神和創造的主觀表達,是向內的,可以是個人平衡世界的一個能力、一生的長度和維度,可以是一個故事一種愉悅、一個發現和思考、一個創新或發明、一個時代或歷史見證和記錄、一個被遺忘和忽略的內心。好不好第一是表達和創造,所謂的審美和好不好看其實是很細枝末節的東西,能夠成為好畫名畫的,永遠不可能是因為技巧和畫面好看或畫的真實、準確、合理和畫的像。凡高畢加索畫的像和準嗎?為什麼好畫和名畫都只屬於原創者?為什麼很多人畫的很像大師甚至比大師還好看到成不了好畫和名畫?因為作品裡沒有他自己的靈魂和創造?為什麼有些看起來簡單或亂七八糟的畫確成了名畫好畫,因為他所有的作品裡有自己和開創了一個表達的新徑和方式,而其他人只是一直在畫別人只是一個工匠。
-
7 # 藝術狂人2
其實判斷一幅畫怎麼樣,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的
藝術沒有一個特定的評判規則,也沒有一個特定的界限規定一幅畫到底好不好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欣賞眼光不同,修養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所以對一幅畫的判斷也不同
有些人喜歡超寫實繪畫,如冷軍的極端主義寫實油畫,自然不喜歡意象油畫的寫意性
有些人喜歡意象油畫,自然會覺得意象油畫很好,而超寫實油畫沒有意象油畫那麼有內涵和意境
有些人喜歡抽象油畫,自然也會覺得寫實油畫的作者會沒有主觀想法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欣賞眼光不同,修養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所以對一幅畫的判斷也不同
一 從藝考的角度來說,什麼樣的畫才是好畫?
也許親會說,藝考美術的評定,還是有一個標準答案的,但是終究一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個模特,出自不同的人的筆下,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對於藝考素描而言,什麼樣的畫才是好畫?
大致而言,就是構圖合理不呆板,素描黑白灰光影明確,結構準確嚴謹,透視關係準確,刻畫是否深入,畫面虛實關係等等
對於水粉靜物而言,什麼樣的畫才是好畫?
判斷一幅水粉靜物怎麼樣,肯定先看水粉靜物的素描關係
因為水粉靜物的色彩關係,也是建立在素描關係之上的
素描關係準確了,再判斷一幅水粉靜物的色彩關係,是否形色結合,色彩冷暖關係搭配等等
二 從藝術角度而言,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畫?
學畫畫十多年,個人拙見,我覺得創新的畫才是好作品
之前大學時,聽老師說,好的藝術作品,必須有三個因素
獨創性 難度 情感
其中藝術作品的獨創性,就是創新的作品,是判斷一幅畫好壞的首要因素
縱觀藝術史上,創新的藝術家還是不勝列舉
如南宋畫家馬遠的作品《踏歌圖》,突破了北宋全景式構圖,取山之一角,創作山水小品,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一次創新之舉
如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潑墨山水畫,突破了中國古代畫家們循規蹈矩的傳統技法和構成
畫家大膽潑灑,開創新畫法,其實不然,畫家大膽揮灑潑墨,卻無意中展現了一種天地間雄渾浩蕩之氣勢,山水波瀾壯闊之氣勢
張大千的山水畫,也是創新的畫,是經典之作
再如西方藝術家波洛克的滴灑藝術,行動繪畫,打破了光色,明暗,體積,空間,結構的造型侷限,是創新的藝
再如西方藝術家杜尚的現成品藝術《泉》,突破了架上繪畫的束縛,也是創新的藝術
再如畫家夏小萬獨創的空間三維繪畫,利用多層玻璃疊加創造立體的藝術效果
畫家突破了二維平面上作畫的束縛,這種玻璃重疊製造三維立體影象效果,是獨一無二的創意
創新之作,才是好作品,也許你技法很熟練,你功底很紮實,無論畫一個模特,一幅風景,你都信手拈來,輕鬆駕馭
但是對於技法和功底而言,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功底紮實,基本功成熟的,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練習,技法肯定會達到成熟的地步
但是你的藝術靈感,你的創意,你的思想,都是別人模仿不來的
之前也提到,藝術作品的完美,是必須有難度的
而表現你的藝術靈感,你的創意想法,你的藝術思想都是有難度,都是決定一幅作品的好壞和層次
總結
怎樣的畫才是一幅好畫?
1 從藝考的角度來說,肯定是構圖合理,結構嚴謹,空間明確,黑白灰關係明確,體積感塑造強的作品是好作品
2從藝術角度來說,勇敢創新的作品,突破前輩傳統的作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作品
-
8 # 使用者71069749880
判斷一個畫的好壞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楚,看人要在繪畫主要是在心情和眼力,能表示出畫畫人的藝術叫人能看的明白她畫的是什麼?能看出來畫畫的意義這就是一幅好畫
-
9 # 是綠豬吖
分析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創作條件,創作人的背景,然後根據這幅畫的種類,進而分析這幅畫的作畫手法然後進行客觀或主觀評價
-
10 # 詩夜城主
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應該如何評論一幅畫?”然而若是要做到直截了當的去評價,那還真有些難度,畢竟自己的觀點代表不了別人的觀點,哪怕是“大多數”或者是“極少數”,都要做到不違背自己的初衷,一幅畫,無非就是“好”與“不好”的視覺效果,可往往這簡單的三個字“好、不好”,卻要有很大的勇氣才能說出口,
言歸正傳吧,評價一幅畫作,其一:從整體到區域性,因為畫作最明顯的就是構圖了,一幅畫就好比一個人的外貌特徵一樣,我們初次在看對方時都是先一下就從頭看到腳,然後再仔細觀察身體的某個部位,一幅畫作裡有主題和背景,主題鮮明的畫作才容易讓人有繼續欣賞下去的興趣,
比如,一幅畫作裡的主題是人,背景是風景,那麼畫家在創作時就會把人描繪的很鮮明亮眼,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明明是人物畫,卻讓人感覺像是風景畫,那麼這就是畫家的錯了,因為“主次不鮮明”,才會讓人誤解,
其二:從畫作的色彩入手,一幅畫作除了“色彩”就是“線條”,然而在肉眼面前,線條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剩下的就全部都是色彩了,都說繪畫是情緒的表達,而不同的色彩代表著不同的情緒,畫作中主題的情緒自然比背景(陪襯)的情緒來的強烈,所以不同部位,畫家對色彩的處理都不一樣,具體點就是筆觸有輕有重,
綜上所述,要評論一幅畫到底如何?除了具備一些相關的繪畫基礎知識之外,自身還要有一定的藝術認知,所謂的藝術認知可以讓自己容易理解畫家透過畫作所要表達的寓意,比如,剖析一些社會現象、人性、哲學、心理等等,“藝術來源於生活”,所以生活人生閱歷越豐富的人對一幅畫作的評價會更透徹、深入骨髓。
-
11 # 樂翻天698
回答:這個問答題看起來很容易回答,其實卻沒那麼簡單。
如何評價一幅畫,首先要分油畫和國畫這兩種不同的畫技與真品價值。
油畫作品,也稱西畫作品。它是由西方國家引進中國以及全世界個國家的。著名作家,達分奇就是畫西畫的畫家。它的油畫作品享譽全世界,價值面額那是可想而知的。我也是在油畫的畫冊上看到的。
西方的文化在很早世紀就引進中國了,其中就有油畫。油畫的畫法,是以塊的形式來組成畫面的。從中不難看出,也是遠虛近實,藍天白雲,大海氣勢磅礴的,山水麟峋。波濤洶湧的畫面,遠看也是非常的美麗壯觀的。
再說說國畫,國畫是我們國家自己民族文化燦爛歷史的一首詩歌。以它那獨有的,巧妙的設計畫面手法,揮畫出祖國山水這美,花朵之秀麗,鳥兒之飛翔,舟帆之拍浪,瀑布之流淌,梅,蘭,竹,菊之留香,各種動物之奔放等等的美麗畫面,都要透過調香墨來揮就而成的。
我親眼見過一位專畫動物的畫家,他專畫老虎。曾經畫了一對老虎被世界博物館珍藏起來,他的這幅作品畫了三年時間才畫完的。為什麼世界博物館珍藏他的作品呢?因為他的這幅作品是有特殊意義的。
他畫了兩隻虎,都是雄性的老虎。畫的手筆是栩栩如生的,就像真虎一樣。老虎的動態非常的友好,兩隻老虎很親暱的表現。畫家所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功夫,此畫的含義就是友好和平的像證。這幅作品一公佈,立刻引起了反響,先從市裡,省裡,國家最後越急到世界博物館了。要說這幅作品的價值怎麼去衡量呢?當時,世界有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就象兩隻老虎似的影響著全世界的和平。
這幅作品的含義在這兩隻紙老都這麼和平親近的。國家與國家也應該主張和平友好嗎!所以才被世界博物館收藏至今。
以上的論述就是我回答的問答題,有不妥之處,希望朋友們給予指點為盼!
-
12 # 燈影書畫
大家知道,繪畫是一項藝術,是一項比較高階的技術活。每一件成熟的繪畫作品,都浸透著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當然,也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審美取向和藝術追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一幅畫呢?
繪畫既然做為一門視覺藝術,首先給人帶來的是視覺感官的衝擊和感染。人們通常首先會把目光投向畫面,看畫面是否明快、亮麗、乾淨、清朗,構圖是否嚴謹、合理、巧妙,主體是否突出,色彩是否搭配,還有光線、背景等,這是第一印象。這個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就好比一對戀人初次見面時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往往會對接下來的審視和評判產生直接影響。
接下來,要審視這幅畫運用的是什麼表現手法,作者的畫技如何,作者為什麼要這麼畫,這幅畫取自什麼題材,有什麼背景,畫家在這幅畫裡表達了什麼等等。這樣由外及裡,從畫面延伸到內涵,從直觀印象到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造詣,才能對一幅畫作作出比較客觀的評價。
英國十八世紀著名畫家約翰·柯里爾有一幅畫《馬背上的葛瓦黛夫人》很多人都比較熟悉。畫面主體是葛瓦黛夫人赤裸身體騎著一匹棗紅馬緩緩走向城區。沒有人不認為這幅畫畫得很美,很有特色。但是也有不少人不明白畫家為什麼要畫成葛瓦黛裸體騎馬,認為這是譁眾取寵,格調不高。可是當了解到這幅畫的題材是取自公元1004年英國考文垂地方的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時,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再次審視這幅畫時,不禁肅然起敬。
安格爾的《泉》是世界最著名的人體油畫之一。如果不能以平靜的心態欣賞畫面的美,感受畫中少女的青春活力和目光中透著青純無邪的神韻,有些人會覺得這幅畫就是個裸體油畫。真若這樣評價這幅畫,那就太太對不住這幅畫了,也太對不住安格爾老先生了。要知道,這幅畫是安老先生構思醞釀創作用了26年時間才完成的一幅力作。該畫以人體油畫的表現形式塑造出一位有著美麗容貌和像清泉一樣純淨內心的少女形象。這幅畫和《蒙娜麗莎》一起成為巴黎盧孚宮的鎮館之寶,並被世界許多國家列為人體藝術教學的範本。
-
13 # 老人頭1234
應當如何評價一幅畫,首先你要會畫懂畫才能對畫做出評價。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繪畫水平欣賞水平高低不一樣對畫的評價也就不一樣沒有應當如何一說。
-
14 # 不上鏡的老表
美是取決於感官的,而非理智
有很多人經常會問:怎麼去欣賞一幅畫?藝術品收藏家文生.普萊斯巧妙地回答說:能取悅你的畫,就是一幅好畫。
美是包羅永珍的,畫家終其一生也必能涉獵美得一小部分。每個人看到的美是不一樣的。
以齊白石的花鳥畫為例,齊白石認為繪畫的作品應該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既要追求神情上的相似,同時又不能太過拘泥於平時的所見所聞。所以,齊白石的畫的特點便是神似動作不似,雖然近處仔細觀看,好像有貌合神離的感覺,但在遠處看起來,絕對是把花兒和小鳥都畫的栩栩如生。
回覆列表
不僅要看顏色、技法,更多地要結合時代來看。古典主義的畫,更多地去看技法嘛!古典主義更多的就是講究真實,說白了就是像不像,真不真。達芬奇的鏡子說理論:繪畫要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去再現。所以看古典主義的畫,看技法是必須的。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個地區的畫來做例子。尼德蘭地區(現比利時附近)就是看畫的精細!真的是太精細了!衣服上的貂毛都是一根根畫的。佛羅倫薩地區,特點:特別講究透視!形體!因為這才是科學嘛!威尼斯地區,因為威尼斯當時地理位置比較偏,離宗教中心也遠,當時來看是相對窮山惡水一點啦,所以呢比較世俗!(因為人們飯都不一定能吃飽,哪裡還管死後上天堂的事兒呢)顏色也很鮮豔!要是去看一個文藝復興的展覽,如果某張畫顏色特別鮮豔!極有可能是威尼斯畫派的畫作。
現當代的畫,其評價方式和古典完全兩碼事!藝術不只是看技巧!更要看新的表現形式!比如你欣賞畢加索的畫,你要是拿著古典主義那套形準不準啦,顏色合理不合理啦,那估計畢加索的畫連美院考試都通不過。他的畫為什麼那麼好!因為他新的表達方式!他完全不鳥古典那一套,搞變形,搞抽象。在當時來看實在是太新穎了!
那比如看當代的一些畫,更是雲裡霧裡咯!當代藝術更多的是表達觀念啦!
所以美術館,畫廊看畫,還是要了解藝術家、瞭解藝術家所處的時代、瞭解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