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221922584
-
2 # 此箋
單就詩歌而言,李白的造詣明顯高於蘇軾,而蘇軾是以詞取勝,勝在其“以詩為詞”的豪放詞風。具體到浪漫主義,李白也遠在蘇軾之上。
浪漫主義作為一個文學術語,是從西方文藝理論傳播而來的,它強調自我的表達,注重想象力、直覺和感受,與現實主義流派相對。李白的詩無疑做到了這一點,想象瑰麗神奇,情感自由奔放,對於自我的表達毫不節制,喜怒哀樂,酣暢淋漓。李白不會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實寫照,而多是對於自己主觀內心世界的表達。孤獨的時候可以優雅地寫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藐視權貴的時候,可以大膽喊出“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門去”。
一個夢境,可以化為他的妙筆生花《夢遊天姥吟留別》。雲霞海霧,仙人指路,在他的筆下亦真亦幻,浪漫飄逸。他是謫仙人,也是遊俠兒,仗劍天涯,妙筆生花,那雄奇瑰麗的想象力,就像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湧而至,一發不可收拾。
而蘇軾,詞風以豪放曠達取勝,雖也有些個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詞,但更多的是表現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與苦難的超脫,有著古代士大夫的曠達圓通。他比李白更為接地氣,他的眼光始終注視著人間,即使高處不勝寒,也要顧念著這“何似在人間“。
蘇軾更具有煙火氣,也更為接地氣。他對於自己坎坷的一生,有著哲學式的思考與超脫。當我們面臨苦難,讀蘇軾的詩詞,即使穿越千年,也依然能感受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與曠達,從中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浪漫多屬天成,曠達多靠後天的修為。來一趟人間,賞心樂事會有,悲歡離合常見。李白的浪漫,蘇軾的曠達,兼而有之,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3 # 歲月悠悠73399941
李白是唐朝詩第一人。蘇東坡是北宋詩詞第一人,在詩歌創作上各有千秋。如果從浪漫主義這一項比較。
蘇東坡的作品、有許多的浪漫主義色彩,讀來情趣盎然,與李白相比,蘇東坡還是相對理性一些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偏重於寫實。
李白的詩浪漫主義色彩較為濃厚,李白的詩思維跨度大,有許多的神來之筆,出人意料之外。李白和蘇東坡相比,大部分時間都自由之身,李白更能放得開,所以論浪漫主義第一我覺得應該是李白
-
4 # 2分鐘看世界
唐代出了個獨一無二的詩人,詩仙李太白;宋代出了個獨一無二的文人,蘇仙蘇東坡。
李白,是唐代文壇的驕傲;蘇軾,是北宋文壇一哥。雖“文無第一”,但多年來關於兩
人誰更牛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李白真愛粉丟擲了很多李白更牛的理由,他們認為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等作
品達到的水準,別說蘇軾,放眼幾千年文壇,也沒有人能達得到。挺蘇軾的,自然也有
自己的理由,蘇軾詩、詞、書、畫、散文,樣樣精通,他的成就令後世可望而不可及。
聽過最有見地的,非常中肯。
康震講了這樣一段往事:當年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欣賞,便有意問侍臣:我
朝中誰可與李白相比。侍臣回答神宗:“蘇軾可與李白比”。神宗則表示:“你說得不
完全對,李白有蘇軾的才氣,但卻沒有蘇軾的學問。”
宋神宗這樣說,看上去有點兒想為自己北宋爭面子的意思,但其實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康震老師當場也是認可神宗的這個看法的。接著王立群老師,也表示贊同,而且他還給
出了客觀的原因:宋代文人普通比唐代文人有學問,因為宋代雕版印刷通行,所以文人
們讀書量比唐代詩人們大得多。
二位老師的說法是非常中肯的。要理解這一點,其實大家比較一下李白和蘇軾在同一地
點寫的兩首詩,就能發現兩者的不同: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
河落九天。
《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此山中。
大家來看看這兩首七言絕句,寫的都是廬山,李白寫的是廬山的瀑布,蘇軾詩則是對廬
學問。
李白的這首詩,論文學價值個人覺得是所有詠廬山詩中最好的一首。前兩句就寫得出神
入化,太陽照在香爐上為何會生紫煙?因為此句中的香爐指的是廬山的香爐峰,以山為
爐,以山中的煙氣水氣霧氣在陽光下呈現出的紫煙,為香爐中飄出來的煙,這開篇7個字
的格局之大,筆力之雄,非一般詩人所能及。
而後兩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三千尺和落九天,那一掛廬山瀑布的氣勢和神韻,被
抒寫得大氣磅礴。前一句“掛前川”還是靜態之美,這兩後句則躍筆而起,由眼前寫到
銀河之上,太白之筆令人歎服。
而蘇軾的詩作,在語言顯然要低調了很多,但他卻在936年前就悟出了“當局者迷”的道
理。而且他還有本事,將這一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話,為我們呈現出來。這要的不只是才
情,更多的是學識,以及運用學識的能力。全詩28個字,寫景和寫哲思完美融合,李白
的詩僅是一首千古名作,而蘇軾的詩則是一番哲學和美學的思維方式。
李白和蘇軾,不能說誰更牛,只有說兩人各有特點。蘇軾雖學問比李白強,但他對李白
是很服氣的,他的多首詞作中都有李白詩的影子。比如《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以及“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就有借鑑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
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痕跡。
-
5 # 歷史檔案館
像李白和蘇軾屬於神仙打架,一般人很難置喙,我的說法只屬於我個人觀點。
貼兩首李白(可能)的詞。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更)短亭。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簫聲咽》
為了對比,再貼兩個蘇軾的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為了更加能說明問題,再貼一首李清照的詞和李白的詩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首先詩詞就是為了抒發情感而創作的,所以像“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樣不涉及任何情感的打油詩,最多算有趣。而高階點的詩人會寫些“怨婦宮闈詞”。再高階的就是表達自己的志向,這其中有出世和入世以及明出實入三個大類。再高者就是跳出個人興衰榮辱,把情感上升到一種普遍的情緒,像杜甫的詩歌。張若虛“孤篇壓全唐”就是他問出那個關於“存在”的終極問題。馮至在《杜甫傳》中就舉了這麼幾個例子:“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這些信手拈來、歌詠自然的詩句二流詩人寫出來是極好的,但杜甫這種超一流的這種東西就輕飄飄了。
舉的兩詞,蘇軾感情的重點都放在了個人的興衰榮辱,高興起來就“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不高興就“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些情感雖然說不單蘇軾一人表達過,但在他的詞裡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這裡只涉及到自己的情感,與前人無關也與後人無關。反觀菩薩蠻和憶秦娥都,讀完之後有一種作者確實有情感要表達,但不單純是自己的情感,像是整個時代整個人群的東西,而且這種情感接受起來不是很突兀,就在景裡。只寫個人情感是出不來偉大(本人慎用偉大,猶如本人慎用砒霜)作品的,因為個人情感就那麼點東西,只可能精緻些。就像舉的李清照的漁家傲,對個人情感修飾的很精緻了。當然蘇軾強的一點是他對個人問題思考的很深,尤其是《赤壁賦》以後。《赤壁賦》對於蘇軾就像《兵車行》對於杜甫,在這之後蘇軾從一流變為0.5流。
其次優秀的浪漫主義者善於把平字用奇,平景寫瑰。王維有兩句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兩句詩西安市近年來用於旅遊宣傳,好不好?對於普通人來說夠好了,能寫這樣的詩在知乎上可以冠以大神稱號了。但這兩句其實就是用生僻術語把“從大門進來就是高高的宮殿,各國的低帽子叩拜高帽子”。冗餘且不錯落有致,比不上“閶闔開黃道,衣冠拜紫宸。”(諸君可以猜猜這是誰的)什麼叫錯落有致?閶闔和衣冠是地上的,具體可見的,黃道和紫宸是天上的,抽象代指宮路和皇帝。這就是錯落有致。
所以先看看蘇軾的兩首詞裡是不是有幾個生僻字。而且情景交融是一門很難的手藝,像李白這種寫詩歌,而且還是幾乎每一篇都自然而然把情感加進去的人是極其稀有的。而且詞的長短變化會很影響情感表達。比如說“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這也是姜夔為啥獨創了《揚州慢》。再多讀幾遍舉的詩詞,不難覺察上述例子句子長短對情感的影響了。
最後,儘管不同人在不同時期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李白和蘇軾也都有自己的巔峰和低谷,但總的來說我站李白
-
6 # 蔣新國
李白和蘇軾都是古典詩詞的集大成者。李白被尊為“詩仙”,蘇軾則是全能高手。
若單以詩歌衡量,蘇軾的全能高手要遜色於李白的單項冠軍。
同是豪放派,李白是江湖俠風,豪放不羈。蘇軾則是“圈內”的搞活,豪放有度。李白個性豪爽,不拘於約束和規則。雖然官至翰林,但只是徒有虛名並不被朝廷重用。
又經歷安史之亂,社會動盪,生活更是輾轉不寧。加上喜酒愛劍,雖舞文弄墨確極具江湖俠客之風。
所以,他的詩歌充滿個性的張揚和無拘無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首《將進酒》語境曠達,氣勢灑脫,幾乎把李白的豪放風格推向了極致,彰顯了他的個性和自我。難怪有人說,在李白彪悍的詩風裡似乎找不到文人墨客的影子。
也許正是這種個性成就了他的詩歌造詣,創造了後人無法超越的輝煌。
相比之下,蘇軾接受的是正統教育,仕途相對順暢,又受到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崇。可以說無論生活還是事業都遠比李白幸運。
在這種背景下,蘇軾積澱了淵博的學識,文運廣開,詩詞文賦,書法繪畫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但躋身唐宋八大家,而且還成為大宋文壇的泰斗。
所以,他的詩詞雖然豪放,但偏重於官場文人氣息。
以最負盛名的《赤壁懷古》來說: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詞境深遠,氣勢磅礴,豪情萬丈。但這些都有的放矢,豪情是建立在正統的“仁智禮儀”基礎上的。“浪淘盡”的是“風流人物”,“驚濤拍岸”捲起的是“江山”“豪傑”……
同樣以詩抒懷,李白傾向於因景生情,以景釋懷,奔騰不息一瀉千里。蘇軾則偏重於寓情於景,以景寓理,這或多或少牽制了詩歌意境的延伸。李白熱愛祖國的山川河流,但從不亂髮感慨,而是用雄壯的筆墨,瑰麗的圖景順其自然的釋放情懷。
例如《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中看不到任何情感道白,但情感又無處不在。
再如《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字裡行間沒有植入任何情緒,但確把流放途中,遇赦迴歸的輕鬆喜悅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難怪清人楊慎稱此詩“驚風雨泣鬼神”。
同樣寫山川河流,蘇軾注重的是理性思考。比如《題林西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種哲理思維幾乎涵蓋了蘇軾的所有詩詞。《赤壁懷古》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其中,《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尤為突出: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以詩講道理,以文發議論是宋代文人的通病。這對於詩歌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意境的深度與廣度。
同是浪漫主義手筆,李白超越現實,用極致的誇張和比擬為想象插上了翅膀。蘇軾則筆鋒收斂,浪漫色彩更偏向於現實感應。說李白是詩歌天才倒不如說是浪漫主義天才。他的主觀能動思維異常活躍,想象力驚人,看似天馬行空確又順乎邏輯。以《夜宿山寺》為例: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誇張比擬用到極致,“摘星辰”“驚天上人”簡直有點痴人說夢,但又那麼自然天成。讓人讀後不但不感詫異,反而賞心悅目。可以說,這樣的詩句除了李白鮮有人能用,敢用。
相比之下,蘇軾雖有“李白遺風”的美譽,但在浪漫實力上還是望塵莫及的。
拿《望廬山瀑布》和《飲湖上初晴後雨》作對比,便一目瞭然。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誇張逼近極限,比擬出神入化,通俗的詩句確魔化出奇幻瑰麗的美景。
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體現出的浪漫主義只是現實版的精雕細刻,雅緻小品,遠不能及《望廬山瀑布》的恢宏與絢爛。
這也折射出宋代儒家理學對文人思想的深刻影響。因此有人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說,蘇軾的詩詞不屬於浪漫主義,而是現實主義。
這種說法不夠妥當。因為浪漫主義不是天上人間,它和現實主義只是一種相對性的區分。不是水火不容,而是互補互通,共生共存。
因此,浪漫主義自始至終都伴隨著詩歌和詩人。從屈原開始,詩歌的浪漫主義就名家輩出,李白,李賀,蘇軾,李商隱……
如果非要論個“第一”,那除了能把“瀑布寫上天”,能把“緣愁”拉成“三千丈”的李白還有誰擔當的起呢?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7 # 南京老呂
在詩歌成就方面,蘇軾不及李白。這是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李白處於詩歌顛峰時期的唐代,流派縱橫,百家紛爭,李白能以一己才學,華蓋詩壇,可見非凡。千古以來,學文者皆置以為象。名詩名句,婦孺尚可信口,拾輟其一二,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詩仙不二。
蘇軾的文學成就是詞與賦。尤是詞,一任群芳妒,豪放衝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情愫纏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思念切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由於時代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兩大文豪的文化差異。
-
8 # 忠平667
李白。單就詩而言,李白的詩奔放豪邁,佳偶天成,彷彿神一樣䇄立在那裡,誰也撼動不了他的地位。而蘇軾只能是一位在詩、詞、書、畫等方面的集大成者,在宋朝可獨樹一幟。不過他晚了李白幾百年,地位自然不可與李白同日而語了。
-
9 # 蚍蜉撼大樹可敬不自量
李白是寫詩超神,其餘優秀
蘇軾是寫詞超神,其餘史詩
論詩,李白勝
論詞,蘇軾勝
論綜合,蘇軾略勝一籌。
-
10 # 坦歌探戈
李白和蘇軾兩人經歷不同、境況不同、條件不同、思想不同,實難分誰勝誰負。兩人同樣都是恃才放曠、有一說一、敢說敢做的人。“李白是天真漢,蘇軾是阿Q翁,他們都是浪漫的牢騷家,都懷抱偉大的政治理想,之所以他們的騷怨一個清高、一個豁達,一個飄逸、一個幽深,那是因為他們一個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一個則同時兼具儒釋道思想的色彩,但兩人都是欲入世而不得後的出世之想,是充滿苦味的空靈和灑脫。”李白是屌絲蘇軾是學二代,李較具理想化色彩蘇則相對現實。李白是天才心比天高,智商、靈商、情商、膽商都比較高,但官商、逆商、志商、心商則不高,關鍵是運氣不好又沒賢內助,初時心高氣傲,後運氣不佳無官可做、無所事事!蘇是天才加人才苦樂人間,智商、情商、靈商、膽商不僅可以,逆商、志商、心商也不錯,但官商(職商較高)同樣不高,雖幾經波折但關鍵是運氣好有女人緣,多次為官、有事可做!李之苦一生飄泊不定、居無定所、枕無知音、子女無靠、職無護佑、苦則惶急、急則無功、無功則廢、廢則偏頗、偏則不透;蘇之樂雖有流放但有居所、雖有折但有護(其特別有女人緣,一生在朝有兩太后護佑、在家有妻妾照顧、在外有知音可念)、賢妻良妾(侍妾朝雲似母親呵護子女一樣愛護他)、子女能幹、親友眾多、雖苦有樂、樂則事成、成則達觀、觀則看透!唯心一點來說就是李白有本事但時運不濟、依靠無力,蘇軾有本事但命運也不太差、內外依靠有力!
如果說詩歌上的造詣,明顯李白才是古今浪漫第一人。如果說詞,雖然蘇軾造詣很深,但李白才是一代詞宗!
-
11 # 漢蜜耳燉張三
文字水平各有千秋,甚至蘇軾略勝。但境界,蘇軾輸李白太多。
我有一個基本論斷,宋代沒有真正的豪放派,頂多算“悲憤派”。用現在接地氣的話來解釋,蘇軾的“豁達”就像在說:“行吧,你們不跟我玩,我自己找樂趣,比你們還有趣,到時你們自然會懂我的好。”而李白呢:“去尼瑪的,一幫SB,老子沒空陪你們浪費時間,喝酒去了。”
舉例來說一一我太喜歡舉例了一一哈哈哈哈,“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種境界,除了太白還有誰?!;而如果讓東坡來寫,文字上我相信也寫出來,但最後一定會加上一句類似的話:“可憐應笑我,兩鬢微霜。”誰真豁達,誰真浪漫,一目瞭然。
當然,這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氛圍有關。唐代以後,中國文學乃至整個民族的精神核心都在走向頹敗,這是不爭的事實。詩人很難掙脫。
回覆列表
以前不論,解放後,人們把李白放在第一位,直到餘秋雨之後,人們開始認可蘇軾比李白高的觀點。不過我認為,從浪漫主義這一角度來論,應是李好一點。李詩之高妙.無人能及。同是詠月,蘇軾的《水調歌頭》似乎是浪漫得最完美,其實蘇是隱括了李詩,蘇詞的完美在於他的人情練達和理趣。李白的"對影成三人″在浪漫方面無出共右。李詩的浪漫是無拘無束,天馬行空,沒有顧忌,像《夢遊天姥吟留別》這樣的境介面前前,李是我行我素,蘇是高處不勝寒。但若說"第一人″,其實應該是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