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本昌談歷史

    孔子說"有教無類",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們說的並不存在矛盾。因為他們是在不同語境下說的有關教育的兩個方面。

    孔子的“有教無類”是從教育體制說的。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有教無類”,是針對夏商周以來,一直是"學在官府”,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平民百姓是沒有受教育權利的,所以受教育是"分類”的,孔子打破了這種"分類”受教育的限制,人不分貴賤,人人都可以受教育,這就是"有教無類”,他指的受教育物件的範圍。

    孟子說"得英才而教育之”,是從教育對向說的。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教育家。他認為作為君子有三種快樂:第一種快樂是父母身體健康,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第二種快樂是做事無愧於天地,無愧於任何人;第三種快樂是得到天下的英才來教導他們。顯然,作為第一和第二種快樂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唯獨第三種快樂,當老師能得到天分好的生源並教育他成才,只有教育工作者才能體會到。

    所以孔子和孟子說的這兩句話是在不同語境下說的兩件不同的事,所以不矛盾。

  • 2 # 十四阿哥郎春濤

    老師說的是概論,普遍培養,重點選拔。學生說的是重點人才重點培養。不矛盾,和現在的重點、一本、二本、專科差不多。

  • 3 # 上帝說我們天生是一對

    並無矛盾,兩者說法對應的學子能力不同,側重點不同。

    首先,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出自論語,大意為什麼人都可以受教育,指的是所有人,無論貧苦,無論出生如何,無論有無學習經歷,只要是人,都可以學習。這句話更多是側重回答哪些人可以受教育的問題。

    我們將孟子所說的話帶入三樂的語境,也不難想想,孟子所說收天下英才,指收天下以受教育之人,向已有學習基礎的傳授知識,必定相談甚歡,指的是孟子的樂,即我教授有基礎的人,聽懂我說什麼的人,更有樂趣,也是著重回答什麼是樂的問題。

    我想題主把孟子所回答的問題搞錯了,有點斷章取義的味道。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

  • 4 # 使用者6173735279937

    說白了孔老二的儒家教學都是垃圾教學內容的教學,師資水平也是垃圾水平,儒的空洞儒學教學是不實用的,孔儒的喪葬祭祀,巫術教學是儒家唯一的實用教學,孔儒在科考以前屬於小規模的私熟教學學,從孔老二起一多年的時間都是以孔老二講述述禮樂之類垃圾為教學內容,孔儒教學最致命的弱點是學科單一又無用,孔儒分子垃圾教學招不到好生源,教學內容又垃圾,鬧出了孔老二,孟軻之流儒學教師,幾百年沒教出能挑大樑的精英人才的笑話,正應了儒學名高實秕糠的名言。

  • 5 # 玉出昆岡

    這兩句話一點都不矛盾。要想理解這兩句話,我們必須瞭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孔子生活於春秋末時期。在春秋之前的西周時期。:學在官府“。也就是說。只有貴族的子弟才有資格享受教育。而孔子是私學的鼻祖。他作為一個知識淵博的沒落的貴族後代。以向民間傳播教育為己任,他認為普通百姓以及子弟有受教育的權利。他說這句話呢,是從孩子的受教育權上來說的。他弟子3000賢人72為當時的中國培養了一大批飽學之士。這些人也像火種一樣把知識傳播到民間。

    孟子生活在春秋之後的戰國時期。這個時候教育已經普及。他說人生有三種幸福。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所以對於一個教育家來說,培養出人才是他的人生追求。是從教育者的人生價值上來說的。

  • 6 # 民間奇譚
    孔子說的是擁有受教育權利的群體——群眾需求角度——教育的權利。

    春秋時期的教育有一定階級性,主要是貴族官府家庭的特權。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出所有的人天性相近,打破了貴族官宦天生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也因此思想,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其主旨意思是:教育目前,人人平等。孔子關注的是教育的普及性,認為所有人都能在教育之後有所成長,為此爭取平民擁有受教育的權利。

    “有教無類”的推廣具有以下現實意義:一是更多人得到教育,社會綜合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二是發現更多有天份的學生,能塑造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孔子提出該觀點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孔子又說: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天份、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可以給天份高的學生講高深的道理,天份低的學生不能講;等等。

    因此,孔子主張所有人都應得到教育;同時他也很清楚學生各有差別,所學所教的形式和內容應有區別。孔子難道不喜歡天分高的學生嗎?當然喜歡,又有哪個老師不喜歡天才學生?但並不意味著他不願意教普通的學生。

    孟子說的是自己喜歡的學生的標準——學生個體差別——老師的喜好

    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指的是他所認為的三種樂趣之一:“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這段話表達了兩種意思:其一,他傾心於教育,在他心中教育能與“家人身體平安”、“為人俯仰無愧”並列為自己的三大樂事。其二,表示他從教育中獲得的最大樂趣——教育英才。

    孟子主張“性善論”,並以此作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認為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的要求源於人的本性本心;同時認為透過學習人人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君子,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性善論”被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實際上孟子本身就是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繼承人和推行者,他跟孔子一樣,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加強學校教育。

    綜論

    孔子提出“性相近”,孟子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解釋了“性”的具體表現:天性良善,因此提出“性善論”。這兩種思想為遞進形式,均得出人人都需要教育的主張。所以,他們在教育觀點完全一致。“有教無類”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兩句話角度不同,雖然看上去有所矛盾,但實質上都是他們的心聲。他們都認為人人都要受教育,但在接受教育的人人之間,他們更喜歡有天份的人。所以,孟子也推崇“有教無類”,孔子也喜歡“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並不矛盾,結論如此。

  • 7 # 猛哥厲史

    如果這都不算矛盾,那什麼算矛盾?蠕家信徒們為了抬高祖師爺,才會不要臉的說這不矛盾。其實不光孔孟之間矛盾,孔丘自己就經常打自己的臉,矛盾百出,典型的小兒麻痺導致的精神分裂晚期。

    例如:孔子一邊說“有教無類”,一邊又說“朽木不可雕也”。

    蠕家信徒們說孔子搞的是全民教育,但當時能拿出十條肉乾當學費的人,根本不是什麼平民!

    《禮記•曲禮》中記載:生十年曰幼,學。就是說:男子長到十歲叫做幼,這個年齡該出外上學了。

    證明孔子辦學之前,學校已經很普遍了。

    而子產不廢鄉學的典故,更證明當時學校是免費公辦,孔子搞的教育產業化,毀了中國教育,何談什麼“有教無類”——上不起學的不教,女人不教。

  • 8 # 東海八仙

    孔子說的"有教無類",是說大家都可以受教育,無論窮富、無論出身什麼家庭都可以上學。兩個人說話的場合不同,珍對的物件也不同,無矛盾之說。孟子當時說話是對學音樂的人而說的。

  • 9 # 楊哥之翩翩舞

    中庸在中國古代演繹得淋漓盡致,好壞不分、是非不分,衝突與揉合並存,正氣與邪惡為友。

    舉例:看到賣肉的,就說生意興隆。看到吃素的,就誇不殺生,勝造七級浮屠。

    總之,古人的言談及思想就是矛盾的,虛偽的,這恐怕是為了生存吧。只有左右逢源才能保平安。這種矛盾思想形成了中庸理論,看似大智大愚,今天看來,其實是精神衛生指數很低的表現。孔子、孟子都具有精神衛生低的特徵。

  • 10 # 鬼谷子思想

    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沒有矛盾的;都是尋求人才而育之;首先了解一下二位聖人這二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孔子說“有教無類”真是是無類嗎? 不是的,還是有條件的。主要是說:受教育權利,人人平等,可以“有教無類”。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到同樣的教育,人與人的不同接受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但是受教育的權利是共有的。

    有教無類”從根本上決定了儒家學說的本質。“有教無類”的涵義不是某些特定階層、特定集團、特定群體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學,人人可學即大眾之學。

    “有教無類”不是某部分人的問題,而是所有人的問題。孔子教導人的,不是如何掙大錢、發大財、當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稱得上是人,怎樣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孔子告訴我們做人比發財更根本、更基礎、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孔子儒學的意義就在於將禮樂教化不分族類、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開,實踐“有教無類”。

    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是: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父母親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這是一種快樂;上不慚愧於天,下不慚愧於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了這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

    孟子把教育當做是一種快樂,在此是有好的人才一定要去好好教育他們,如果錯過了那就是人生遺憾了。在教育的過程中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有教育的資格,只是遇到好的人才是一定要教育的,好好培養的,對國家同樣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兩位聖人的觀點並不矛盾,教育的本質是沒有什麼的,都是在不能放過棟樑之才,對民,對國有利的人進行教育。同樣每個人也都可以接受教育成為這樣的人。

  • 11 # 淡淡一掬水

    沒有矛盾。只是對收納學生的人群範圍有所區別。孔子的“有教無類”是說不分學生的身份地位和家庭背景,凡願意來學習者都收納;孟子也沒有說區別弟子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但是他要他們對佼佼者進行教育和收納為弟子。

  • 12 # 紹興李珍

    孔子說“有教無類”、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你們覺得這二位聖人矛盾嗎?

    答:您可真會提問題,這兩句話就是“聖人”與“亞聖”的區別地方,孔子是什麼人都可以教,因為對於孔子而言這就是“愛人”。他可以按照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受教能力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樂趣《論語·先進》“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老子的樂趣《道德經·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孟子的樂趣“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講述一樂由天賜——家庭人員健在相伴安樂康寧;二樂自助焉——終身努力所致;三樂人助也——得才俊而育之。

    老子和孔子都是不敢奢望天賜、人助,都只想到自助,可見孟子這三樂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兩相比較:老子和孔子沒有什麼名利,孟子有點不同,由此可知,孟子當時社會的混亂程度。敬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較宅的女生(戀愛小白)怎樣能交到男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