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小周藥師

    抗生素主要是用於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的一類藥物。馬丁代爾藥物大典中將抗生素稱為抗菌藥。抗炎藥主要是非甾體抗炎藥,主要用於減輕疼痛、抗炎以及某些情況下的解熱。因此,抗生素和消炎藥不是一回事。

    抗菌藥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β-內醯胺類­:如青黴素、青黴素V、氨苄西林、頭孢氨苄、頭孢曲松、頭孢呋辛、氨曲南、亞胺培南等;

    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林可黴素類:如林可黴素、克林黴素;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黴素、多西環素;氟喹諾酮類:如鹽酸左氧氟沙星、鹽酸莫西沙星、鹽酸環丙沙星、加替沙星;磺胺類: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多肽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替考拉寧、桿菌肽、多黏菌素;醯胺醇類:氯黴素、甲碸黴素;硝基呋喃類: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等;抗結核分枝桿菌藥: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乙胺丁醇等;抗真菌藥: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酮康唑、氟胞嘧啶、米卡芬淨、特比萘芬等。

    非甾體抗炎藥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水楊酸類:阿司匹林、貝諾酯;

    乙醯苯胺類:對乙醯氨基酚;芳基乙酸類:吲哚美辛、雙氯芬酸、舒林酸;芳基丙酸類:布洛芬、萘普生;1,2-苯並噻嗪類:吡羅昔康、美洛昔康;選擇性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尼美舒利、依託考昔。

    現在有部分人仍然將抗生素稱為消炎藥,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將細菌殺滅後,由細菌所導致的機體的炎症反應也相應的減輕,抗生素間接發揮了抗炎的作用,但是它並不是抗炎藥物。臨床上沒有消炎藥一說,以下將其稱為抗炎藥。抗炎藥物主要指的是非甾體抗炎藥,透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物過程中的環氧酶(COX),進而抑制前列腺素,最終發揮抗炎作用。炎症可由感染性因素引起,也可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因此,切不可將抗菌藥物當做消炎藥物用於所有炎症的治療,加速細菌耐藥的產生。

  • 2 # 萬花筒57

    消炎藥不等於抗生素。

    長期以來,人們對消炎藥和抗生素的界定混亂,認為“消炎藥就是抗生素”,出現感冒、牙疼、頭疼、拉肚子等症狀時,想當然地會服用頭孢或阿莫西林等“消炎藥”,而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炎症的典型表現有“紅、腫、熱、痛”,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改善這些症狀,也就是常說的消炎藥。而抗生素,則是直接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來發揮作用的藥物,但是要區分炎症型別使用,否則會導致細菌耐藥,甚至產生超級細菌,而無法控制炎症。

    痛經、頭疼、牙疼等,可以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消除“紅腫熱痛”症狀,但它不能殺菌。如果真是因為細菌感染而出現炎症,則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按療程使用抗生素。

  • 3 # 簞食瓢飲一壺酒

    1.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2.消炎是指體內出現炎症後透過使用藥物等途徑減輕或消除炎症。

    3.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但是國內家庭出現濫用抗生素,出現有炎症就吃阿莫西林!把阿莫西林當做消炎藥本身就是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對一些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有效果,對病毒,真菌等無能為力。

  • 4 # 骨科丁大夫

    在中國古代,紅腫熱痛的表現統稱為炎

    炎有兩大類:1細菌性感染(如肺炎,扁桃體炎),2無菌性炎症(如腱鞘炎,骨性關節炎)

    在西方語言裡分別對應infection 和inflammation

    現代醫學裡,中文已經有相應的對應,前者叫感染,後者叫炎症

    由於漢語語法遵循約定俗成和習慣用法,所以,日常還是籠統的說:“發炎了,吃消炎藥”

    因此,坊間說的消炎藥,通常指殺細菌(抗生素)或抑制炎症反應(抗炎藥)兩類

  • 5 # 永盛醫生聯盟帶頭人

    炎症是:紅腫痛。

    抗生素的“生”:細菌、微生物。

    炎症先紅腫痛——腫堵塞了細菌排出體外的通路——加重紅腫痛—-作用於反作用的關係。我在下面詳細闡明。細菌是寄發的。開始沒有

    抗生素。這個詞是衍生出來的。抗擊微生物的東西。只不過是說的人多了。就一直這麼說的。真正沒有這個詞。

    抗生素用於細菌和微生物引起的炎症。

    比如B-內醯氨類。常見的青黴素類的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頭孢類的頭孢呋辛、頭孢氨苄、頭孢哌酮、頭孢xx。他們是使細菌胞壁缺損,菌體膨脹破裂。產生的殺菌效果。

    比如氨基糖苷類。常見的阿米卡星等。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產生殺菌效果。

    比如大環內酯類。常見的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導致核糖體結構破壞。產生的殺菌效果。

    比如喹諾酮類。常見的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造成細菌DNA的不可逆損害,而使細菌細胞不再分裂。產生的殺菌效果。

    上面這些都提到了細胞壁,蛋白質合成rna、dna。通俗的說細菌都是有生命獨立存在的。

    消炎藥:應該是吲哚美辛,布洛芬的非甾體抗炎藥。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解熱鎮痛藥。透過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產生的消炎效果。

    我知道你要問的大概意思。為什麼生病了要打所謂的抗生素。

    這是個邏輯問題。炎症未必有細菌。細菌未必有需要打抗菌素的炎症。

    我來句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第一你的手劃破了一個小口。哪怕更大的口子。周圍少出現了一些紅腫。自身的免疫力和白細胞就會讓他很快好起來。但是如果大面積的燒傷。傷口暴露在外界。身體沒有能力抵抗傷口接觸的細菌。所以就需要使用所謂的抗生素。

    第二感冒咳嗽為什麼打“消炎藥”。其實感冒藥叫對乙醯氨基酚。你可以看看任何感冒藥的盒子。但是為什麼後來又加上了抗菌素。嗓子發炎嗓子會炎性的水腫。氣管支氣管也會出現不同的水腫。這時候水腫堵塞了一些通路。這時候呼進的空氣有細菌。細菌被堵在了肺裡。肺產生防禦性的粘液也就是痰。成為了細菌滋生的好地方。這樣細菌大量繁殖。又反作用於水腫的地方加重病情。所以這個是寄發的感染。

    尿路感染也一樣。尿路不通暢了。細菌排出去慢了。就會慢慢滋生。然後就一點點加重。尿路感染初期就是尿分叉、灼熱。這都是水腫所導致的。

    任何一個體內的感染都差不多是不通暢引起的。跟外傷接觸的直接感染不同。先是有炎症,最後才會有細菌感染。

    可能這裡你還是不明白我在加深一下。肝膿腫。肝膿腫就是肝部被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治療肝膿腫的最好辦法是引流。比單純的打抗菌藥要好很多倍。只要細菌流出來。自然就會好了。人本身有調節菌群的能力,有的是菌群相互制約。有的是透過人自我排洩。尿尿啊。咳嗽啊。大便啊。各種排洩啊。其實都是人自我排除細菌的一種方式。一旦炎症水腫排除方式受阻細菌被積攢就寄發了。

    不讓亂用“抗生素”的原因一個對世界是細菌透過進化論變異。另一個是對你本身。因為每個要的抗菌譜不同。打下去導致了你原有的細菌平衡狀態失調。也是你這個病好了。下次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又生病了。因為可能某一種菌沒有制約他的另一種菌了。

    做良心自媒體。純手工一一碼字。望能幫助你。

  • 6 # 問之之問

    首先需要明確,抗生素≠消炎藥。但在很多醫院/診所卻把抗生素誤當成消炎藥在用,這就造成了抗生素濫用,導致抗生素耐藥問題,所以,現在對抗生素使用的管控越來越嚴格。

    抗生素是什麼?

    抗生素是指從微生物(細菌、真菌等)提取的,是微生物自身在生命活動中合成的具有抗病原作用和其它活性的物質。屬於抗菌藥,但是抗菌藥的範圍更廣,抗菌藥還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比如喹諾酮、磺胺等。

    抗生素主要有β-內醯胺類(青黴素、頭孢)、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大環內脂類(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四環素類(土黴素、多西環)、多肽類(萬古黴素、多粘菌素),還有氯黴素、絲裂黴素、博來黴素等。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抗菌譜。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會帶來很多問題,如毒性反應、過敏反應、二重感染、細菌耐藥性等等,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只有確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種類以及抗菌藥的敏感性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

    因此,切不可把抗生素當消炎藥來濫用。

    消炎藥又是什麼?

    臨床上是有專門的一類消炎藥的,叫解熱鎮痛抗炎藥。大家熟悉的就是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保泰松等,也叫非甾體抗炎藥。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病毒感染、過敏、細菌感染、外傷等等可能都會引起炎症,體內的多種炎症細胞,如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炎症物質(組織胺、緩激肽、PGE2、PGD2、PGF2、PGI2、LTC4、LTD4、LTE等),誘導免疫系統發生瀑布式連鎖反應,支氣管收縮、血管通透性增加、發熱、疼痛、組織損傷等。

    所以,抗炎消炎就是針對炎症的產生過程來想方設法阻止的。阿司匹林、對乙醯水楊酸、吲哚美辛、雙氯芬酸、布洛芬、吡羅昔康、保泰松、塞來昔布是經常用到的消炎藥,是感冒時經常吃的,因為感冒確實會引起炎症。但是,這時候如果濫用抗生素的話,抗生素只能殺細菌,那就不會起到消炎的作用。

    糖皮質激素也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對物理、化學、免疫、病原體引起的炎症反應都有作用,能夠減輕炎症引起的滲出、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白細胞浸潤及吞噬反應、改善紅、腫、熱、痛等症狀,還可以防止黏連和疤痕形成,減輕後遺症。但是,糖皮質激素在抗炎的同時,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導致感染,阻礙傷口的癒合。

    因此,消炎要合理用藥。合理用藥的前提就是明確引起炎症的原因,抗生素不是說絕對不能用,但不能濫用,更不能把抗生素就當成是消炎藥!

  • 7 # 愛文字小藥師

    我的回答是抗生素不是消炎藥。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誤解。這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因為當時在上課的時候,老師特意強調了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不僅很多老百姓認為抗生素是消炎藥,甚至有些醫生也有這樣的誤區。

    一、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區呢?

    細菌感染確實會引起炎症。當使用了抗生素之後痊癒了。人們就會認為抗生素治癒了炎症,就以為抗生素是消炎藥。事實上,炎症並不一定是細菌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

    二、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產生的,能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質。

    消炎藥是指抑制炎症反應的藥物。包括類固醇類消炎藥和非甾體類消炎藥。

    類固醇類消炎藥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激素。比如:潑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等。

    最後,當有炎症發生的時候,在沒有確診為細菌感染的時候,不要輕易使用抗生素。這樣不僅造成藥物的浪費,而且濫用抗生素,也可能引起細菌耐藥。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參考資料:《藥理學》

  • 8 # 健康療養師

    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炎症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如果由感染引起的炎症,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如果不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症,需使用消炎痛、雙氯酚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來治療,抗生素和消炎藥,針對物件不同,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

  • 9 # 用藥諮詢室

    炎症的典表現一般為紅腫熱痛,引起組織發炎的因素除了物理和化學因素,如外傷,燒傷,腐蝕性液體如酸性或者鹼性液體的刺激之外,最重要的是體內炎症細胞如巨噬細胞,白細胞的聚集,炎性介質的釋放引起,常見的炎性介質包括組胺,前列腺素,五羥色胺,等。當然,細菌感染也會引起區域性組織的發炎。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肺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在殺滅細菌的同時炎症自然就會逐漸緩解和消退,對於炎性細胞以及炎性介質引起的炎症,如過敏性鼻炎,關節炎,腱鞘炎等粘膜,關節以及結蹄組織的炎症,則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外用吸入劑舒利迭,口服的強的松,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以及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等對症治療。

    一句話,要根據導致炎症的原因選擇合適的藥物,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需要用抗菌藥,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需要對症下藥。

  • 10 # 藥師方健

    人們常把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這類抗生素喚作“消炎藥”,其實這類藥物並沒有消除炎症的作用。它們實質上屬於抗菌藥物,主要用於殺滅細菌或抑制細菌生長。

    臨床上常稱之為“消炎藥”的是另一種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這是一種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釋放從而消炎止痛的藥物,包括感冒時常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骨科常用的雙氯芬酸等。只不過許多炎症是由於細菌入侵人體導致的,在治療這類炎症(或者醫生口中的“感染”)時,抗菌藥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療藥物。這就使得許多人誤以為抗菌藥物就是消炎藥,打了抗菌藥物炎症就消失了。

    因此,抗生素並非消炎藥。值得提醒的是,抗生素屬於處方藥,一定要在明確細菌感染診斷前提下才能使用,而且需要醫生指導下使用!

  • 11 # 春素a小皙

    過程中許多患者都提到“消炎藥”,在這裡面有很大的誤區;醫學上的消炎藥通常指的是像芬必得之類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像潑尼松龍類的糖皮質激素,而不是大家認為的抗生素;對於慢性疼痛幾乎所有的病因均與細菌直接感染無關,而是無菌性炎症,自然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

  • 12 # 媽媽說吧育兒

    談起炎症,很多人搞不清是用抗生素還是用激素。比如皮炎,很多人去醫院最後拿回來的軟膏都含有激素;而嗓子痛,喉嚨發炎了,去醫院時醫生給開的藥卻是抗生素。那麼同樣是消炎,激素類藥物和抗生素類藥物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定義

    首先,我麼先來明確什麼是激素類藥,什麼是抗生素類藥。

    激素類藥物就是以人體或動物激素(包括與激素結構、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機物)為有效成分的藥物。通常,我們口中的“激素類抗炎藥物”是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簡稱。

    抗生素類藥物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也就是我們口中的 “ 抗菌藥 ”。

    分類

    激素類藥物按藥物類別來劃分,共可分為以下五類:

    1、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

    2、性激素類:雌激素類、孕激素類、雄激素類、同化激素類、促性腺激素類;’

    3、甲狀腺激素類: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類;

    4、胰島素類:長效胰島素類、中效胰島素類、短效胰島素類;

    5、五垂體前葉激素類 :生長激素類、生長抑素類、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及類似藥、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類。

    抗生素類藥作為抗菌劑使用的有以下五個主要類別:

    1、β-內醯胺類抗生素:青黴素、頭孢菌素、非典型的β-內醯胺類抗生素;

    2、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3、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黴素、紅黴素、克拉黴素等;

    4、四環素類抗生素:四環素、土黴素、米諾環素等;

    5、氯黴素: 氯黴素、甲碸黴素等。

    在不嚴格的情況下,有時候也把喹諾酮、磺胺類藥物這兩類抗菌劑並稱為“抗生素”。

    藥理

    激素類藥物藥理作用廣泛,包括抗炎、退熱、抗過敏、免疫抑制、抗休克,對骨骼、血液、神經、胃腸道等都有一定的作用。我們在這裡僅重點介紹一下抗炎的藥理作用。

    糖皮質激素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對抗以下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症:

    1、物理性損傷:燒傷、創傷;

    2、化學性損傷:酸、鹼損傷;

    3、生物性損傷:細菌、病毒感染;

    4、免疫性損傷:哮喘、過敏性鼻炎、溼疹等各型變態反應;

    5、無菌性炎症:缺血性組織損傷等。

    在各種急性炎症的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炎症早期的滲出、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白細胞浸潤和吞噬等反應,從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現的紅、腫、熱、痛等臨床症狀;在炎症後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毛細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的增生,抑制膠原帶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組織增生,從而防止炎症後期的黏連和瘢痕組織的形成,減輕炎症的後遺症。但必須注意,炎症反應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功能,炎症後期的反應也是組織修復的重要過程,故糖皮質激素在減輕炎症、抑制症狀的同時,也降低了機體的防禦與修復功能,可導致感染擴散和延遲傷口癒合。

    抗生素類藥等抗菌劑有4大類作用機理:

    1、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在低滲透壓環境下溶脹破裂死亡,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β-內醯胺類抗生素。哺乳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不受這類藥物的影響。

    2、與細菌細胞膜相互作用,增強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開啟膜上的離子通道,讓細菌內部的有用物質漏出菌體或電解質平衡失調而死。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桿菌肽等。

    3、與細菌核糖體或其反應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這意味著細胞存活所必需的結構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環素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氯黴素等。

    4、阻礙細菌脫氧核糖核酸的複製和轉錄,阻礙DNA複製將導致細菌細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礙DNA轉錄成mRNA則導致後續的mRNA翻譯合成蛋白的過程受阻。以這種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劑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

    值得注意的是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菌群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以及細菌的耐藥性增加、二重感染,甚至是延誤病情導致死亡等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 13 # 沐春風思盪漾

    “抗生素”是以前的叫法,目前臨床上規範為“抗菌藥物”,指殺滅或抑制細菌微生物的一類藥物,如:青黴素、先鋒黴素、四環素等。而消炎藥通常指緩解非特異性炎症的一類藥物,臨床上主要有兩大類即激素類和非甾體類,如地塞美松、芬比得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漢《乙瑛碑》作為初學隸書的範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