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皮皮
-
2 # 冼守業
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後怎麼辦?請安心,有3種方法都能緩解症狀
類風溼關節炎,在臨床上不僅容易反覆發作,而且治療難度大,發病機制不明確,一旦患上,只能夠透過藥物來緩解其症狀。
因此,當發現患上類風溼關節炎的時候,必須及時治療,否則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嚴重病變,如關節變形、行動不便、縮短患者的壽命,甚至是出現多系統的傷害。
那麼,當出現類風溼關節炎的時候,該如何治療呢?
一、什麼是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是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統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徵是手腳小關節的炎症,這種炎症具有多關節性、對稱性、侵襲性,經常會連累到關節以外的身體器官,嚴重的會導致關節畸形,出現運動障礙,會致殘。
二、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一般包括休息、鍛鍊、物理治療。當疾病發作的時候,關節會明顯的腫脹、發熱,甚至殃及體內臟器,所以需要很好的臥床休息。日常患者在為發病的時候需要多加強關節功能的鍛鍊,促進恢復。
2、使用解熱鎮痛的藥物:解熱鎮痛類的藥物有利於暫時緩解患者發病時帶來的疼痛感,不過不能阻止病情發展,而且至少要服用1到2周才能判斷療效。當連續使用後發現這種型別的藥沒什麼效果,可以更換為其他的藥物,但是切記禁止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炎症痛的藥。
3、手術治療:患者可以透過關節置換治療。當關節出現畸形並且已經喪失了其該有的功能性的時候,患者可以考慮透過置換關節來讓自己重獲希望。
4.中藥治療:中醫治療類風溼關節炎,以風邪、溼邪入侵為原則進行治療,主要用到一些祛風除溼的藥材如寬筋藤、訶子、毛訶子、決明子、黃葵子,也可以直接使用(同濟堂)十味乳香膠囊來緩解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所帶來的不適症狀。
類風溼性關節炎具有自體免疫的特點,所以治療主要以治療免疫抑制劑為主。不同的階段的類風溼的疾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患者可以透過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等來緩解病痛。止痛藥可以選擇阿斯匹林,另外還有免疫抑制劑、青黴胺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類風溼性關節炎在初期還未導致關節變形的時候是可以治癒的。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切記勿碰冷水,患者一定要注意平時的保暖防寒工作,平日裡的飲食需以清淡營養為主,多多參加鍛鍊,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事半功倍,藥到病除。
類風溼性關節炎要是發展到中後期嚴重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患者殘疾,這個階段的治療並沒有什麼特有效果的藥物,主要以緩解患者的病情為主,控制病情的快速發展。
-
3 # 風溼病專科解答
以滑膜炎為主要病理表現。最常損害的是指間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腕關節。治療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抗炎止痛,在急性期的時候用非甾體類的藥物或者小劑量激素抗炎止痛,對症治療,緩解了症狀以後,可以用改善預後、改善病情的DMARDs藥物,經過這些綜合治療以後類風溼性關節炎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
回覆列表
究竟什麼是類風溼關節炎?得了類風溼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症狀和表現?它又是如何作踐人體的?該怎麼檢查如何治療?
類風關是個愛欺負女生的人,男女患病比率約為1:4,也就是說,每5名類風關患者中有4名是女性。
別以為類風關只是老年病,類風關的好發年齡是20~45歲,小花們也要小心啦!
類風關的5年致殘率為18.6%,15年致殘率超過60%,這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滿滿的類風關患者血淚史。
到底什麼是類風關?書上說,類風關是一種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是導致人類喪失勞動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義太抽象,扔掉書本看症狀。
“早晨醒來關節硬得像灌了鉛,洗把臉吧,咦?這手咋握不住毛巾了?”
晨僵是類風關的典型症狀,多表現為晨起後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活動一段時間後可緩解。
“腳踝腫得跟饅頭似的,特別疼,走兩步都費勁。”
關節腫痛是類風關的常見症狀之一,多出現在手指、手腕等處的小關節,其次是足趾、踝、膝、肘、肩等關節,多呈對稱性。
“最近手上長了幾個硬疙瘩,不痛不癢的。”
類風溼結節也是類風關的症狀之一,表現為圓形無痛性的皮下結節,質硬,用力壓也不痛。
“手指嚴重變形,洗澡穿衣要人幫,就連吃飯都要人喂!”
隨著病程的發展,患者還會出現關節畸形和關節功能障礙,常表現為腕和肘關節強直、手指偏斜或畸形,無法行使關節的功能。
類風關的炎症除了禍害關節,還會作踐其他器官。
如果類風關波及到肺,會搞出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等疾病;
波及到心臟,還會搞出心包炎、心肌炎等疾病。
類風關是個慢性病,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類風關的辦法。
目前針對類風關的治療是以緩解症狀和延緩病情惡化為主,透過科學治療,80%以上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只有少數人會出現殘疾。
有些患者害怕藥物副作用,私自停藥,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灰常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有些患者迷信各種所謂的偏方,不僅耽誤了治療,最後還落得個人財兩空。
類風溼關節炎具體該怎麼治療呢,先來說說類風關的檢查診斷吧。
類風關是自身免疫系統出錯引起關節炎症,搞出來的關節損傷。所以鑑別類風關有“三查”,一查炎症,二查免疫系統,三查關節病變。
查炎症
血液裡的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以及C-反應蛋白,能反映人體有無感染炎症。
查炎症炒雞簡單,抽血看看這兩個指標是否正常就可以啦!
當血沉和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時,就說明身體裡有炎症啦。
查免疫
人體免疫系統的存在感,都是大白研製的武器刷出來的。
正常情況下,在體內能找到的都是些常規武器。
如果在人體內發現了秘密武器或非常規武器,就說明免疫系統發生了不正常的活動啦!
科學家發現,類風關患者體內的類風溼因子和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明顯增多,這就是非常規武器呀,說明免疫系統發生異常啦!
血液檢查中,如果發現類風溼因子和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異常升高,那類風關的可能性就很大嘍!
查關節病變
想知道關節被作踐成啥樣了?
看關節周圍的組織有沒有腫脹、關節腔有沒有變窄、關節面有沒有被侵蝕、關節有沒有脫位,X線檢查完全OK!
治療篇目前人類還無法根治類風關,常見的治療思路是延緩病情的發展,減少關節損傷。
類風關就是滑膜發炎惹的禍,所以藥物治療的中心思想就是抗炎。
一、讓大白見不到滑膜
大白乘坐血液小火車專程來到關節裡揍滑膜。
想揍滑膜,就必須先穿過血管,才能進入關節啊!
我們可以把血管的通透性變小,讓大白無法穿過血管,壓根就沒機會到達關節,這樣滑膜就安全啦!
非甾體類抗炎藥就是這個戰略的代表藥物,比如雙氯芬酸、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敲黑板:
該類藥物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還會引起消化道潰瘍、出血等,
所以該類藥物適合短期使用,主要用於緩解症狀。
二、減少攻擊滑膜的大白數量
一個大白的攻擊和一群大白的攻擊,滑膜表示差距很大。
想讓滑膜少捱揍,就得讓揍滑膜的大白數量少一點。
抗風溼藥就能減少攻擊滑膜的大白數量,從而控制炎症,減少滑膜損傷。
代表藥物有甲氨喋呤、來氟米特等。
敲黑板:
該類藥物起效慢,需長期用藥,萬萬不可亂停藥。
藥物可能會引起肝損傷,用藥期間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三、讓大白的武器失效
大白向滑膜開戰,最愛扔各種炸彈——細胞因子。
如果能讓大白的細胞因子失效,那滑膜就能免受炮火之苦,也能少死些細胞。
生物製劑就是那種能壓制大白細胞因子的黑科技,能有效控制關節炎症。
代表藥物有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IL-6(白介素-6)拮抗劑和IL-1(白介素-1)拮抗劑等。
總而言之:
類風關病會致殘,早查早治很關鍵。
寒潮來襲要保暖,謹遵醫囑好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