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柚子愛民謠
-
2 # 三七8113
歡迎閱讀!何首烏藥性徽溫不燥,補而不膩,是補腎益精的良藥,不但能治療肝腎精血虧損所致的虛弱症,同時還可以增強人體的掋抗能力。生何首烏和炮製加工不完善的制首烏,對肝腎均有一定的毒性,這點需注意!何首烏的繁殖主要有種子和扦插,塊莖種植三種,目前何首烏的種植和繁殖技術都已十分成熟,現就何首烏種子繁殖的方法簡述如下,供參考。
選擇好適宜的種植地何首烏喜溫暖潮溼的氣候,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所以在選擇何首烏種植地時,應儘量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地,不可選用易積水,易乾旱的土地,另外,黏性土質也不適合種植何首烏。
何首烏種子的播種方法何首烏有三種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比較適合大面積種植的播種,有節約種植成本,省時省工的優點。何首烏種子一般在10一11月份採摘,採摘後曬乾放入透氣的蛇皮袋中通風儲存,到第二年的3一4月份播種,也可以購買何首的種子播種。
何首烏種子繁殖,既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種子繁殖在每年的3一4月,在已起的畦面上進行條播,條播的行距為30一35釐米,播種前最好先施一遍比較淡的人畜糞水入溝內,然後再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釐米即可。這是傳統的何首烏播種方法,比較實用,有較高的出苗率。出苗後待苗長高約五釐米時,以株距3O釐米的間隔間苗。在苗高30釐米時,應及時插扦引蔓,供莖蔓纏繞生長。
何首烏的種子繁殖主用於大面積種植,一般小面積種植,還是用扦插或塊莖種植較好,相比較而言,在生長期三年後同時採挖,塊莖和扦插的何首烏比種子繁殖的產量要高。
-
3 # 廣西阿合
何首烏的種子播種方法:採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於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採用條播法,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30~35釐米,開3~4釐米深的溝,...
-
4 # 生活百態人生如夢
1.選地整地
選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和沙壤上、山坡或房前屋後的零散地種植,整地時每公頃施農家肥30000千克,深翻,整平,做畦寬120~150釐米的畔。
2.繁殖方法
可採用種子繁殖和扦插育苗、塊根繁殖等方法。
(2)種子繁殖
秋季11月收割藤蔓時,先將種子採回,曬乾,貯藏於通風乾燥處,次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種。以行距15~20釐米順畦開深3釐米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釐米,鎮壓,澆水。約15天出苗,當苗高10~12釐米時移栽或定苗。株距15~20釐米。每公頃播種量22.5-30千克。種子繁殖幼苗生長慢,苗高30釐米以上後生長迅速,塊根粗大,但生長週期稍長。
(2)插枝繁殖
在3~4月或8月多雨季或秋季10月份,選較粗壯的莖蔓,截成15~20釐米一段,每根插條上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節,上面一節留下葉片,其餘摘除葉片。在整好的畦內,按行珠距20釐米*15釐米,挖5~10釐米的小坑,將莖蔓插入,用腳踩實後澆水。春、夏插10天左右可長出新根,秋插翌年春季生根。插枝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種植年限短,結塊多。放生產上多采用此法。
(3)壓條繁殖
在春、夏季,選近地面的粗壯枝條進行波狀壓條,蓋上部分埋深3釐米左右,生根後剪下定植。
(4)分塊繁殖
收穫時選帶有莖的小塊根或大塊根分切成幾塊,每塊帶有2~3個芽眼,用草木灰塗上傷口,或放在陰涼通風處晾1-2天,等傷口形成一層癒合層後種植。
3.栽植
3~5月栽植,栽植時留莖部20釐米左右的莖段,其餘剪掉,並將不定根和小薯塊一起除掉,這是豐產的關鍵。行距20~25釐米,穴距12-15歷釐米,覆土3釐米,壓實,澆水。
4.田間管理
(1)澆水和排水
苗期需經常保持田間溼潤,以利成活,待成活後可少澆水。雨後注意排除積水。
(2)除草追肥
生長期間每年除草追肥2-3次。5~6月開花前每公頃施餅肥750千克;10~11月以施磷鉀肥為主,每公頃施過磷酸鈣375千克,氯化鉀375千克。
(3)搭架修剪
栽植苗成活後莖蔓生長到30釐米時,要用樹枝、竹竿等物搭架,縛蔓。有的不設架蔓,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如莖蔓鋪地過於徒長,7月份割去一部分葉,通風透光,以利塊根生長。一般每株只留一藤,多餘的分菜苗要剪掉,到1米以上才保留分枝,這樣有利於植株下層的通風透光,如果生長過旺,可適當打項。大田生產每年修剪5~6次。
(4)摘花
除留種株外,於5~6月間摘除花蕾,以免養分分散,影響塊根生長。
-
5 # 晴格格在東北
你好,我是晴格格,何首烏是比較名貴的中草藥,下面就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何首烏也叫做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何首烏的塊根可以入藥,具有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消癰的功效,經常食用何首烏可以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所以何首烏是比較名貴的中草藥。
何首烏的種植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種植時間
(1)播種繁殖:可以選擇在3月上旬-4月上旬進行直播,按照行距為30-35釐米,然後施入適量人畜糞水後,把種子均勻播入溝內,並覆蓋土壤3釐米,當幼苗長到5釐米的時候進行間苗,適宜株距為30釐米左右。
(2)塊根繁殖:可以選擇在每年的2月-3月或者8月-9月採挖何首烏塊根,然後挑選中小型塊根,或者塊根的莖基部作種,種植在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地裡。播種以後需要澆定根水1次,出苗以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管理。
2. 挑選種子
(1)挑選優質、無病蟲害的種子,何首烏的種子由白色變成褐色,而內部變為黑色的時候就已成熟,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採收。
(2)把採收後的種子曬乾以後,可以裝入麻袋或者沙布袋中,期間要把種子放置在通風乾燥處儲存,不可以使用塑膠袋儲存種子。
3. 選地整地
(1)選擇合適的土壤進行種植,何首烏適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水源方便、能排能灌的砂質土壤種植。
(2)在冬季深翻土壤30釐米,經過冬風風化以後,在第二年春季進行整地,起寬度為100釐米,高度為20釐米的畦,要求每平方米施入優質的農家肥10千克,可以均勻的撒在畦上,再淺翻入土。
4. 適時播種
(1)何首烏的適宜播種的時間是3月上旬-4月上旬,期間可以在整好的育苗地畦上,按照行距為10-15釐米開淺溝。
(2)把種子均勻的撒入溝中,撒大約1.5釐米厚的土壤,然後覆蓋上草料,把土壤澆溼透,通常每平方米的播種量為4-6克。
5. 後期管理
(1)何首烏播種以後,需要在每天上午10點或者下午5點用噴壺澆1次水,等到何首烏出苗以後,可以隔2-3天澆1次水。
(2)要及時掀掉草料,在保持畦土溼潤的同時可以拔除雜草,等到何首烏出苗20天以後,需要進行間苗補苗,期間可以按照株距為4-5釐米進行定苗。
-
6 # 老艾葉
搞清楚何首烏種子長什麼樣?
何首烏為蓼科蓼屬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這一蓼科植物種子都很細小,多是由圓錐花序而生,這花很小而多,何首烏你沒見過,其它蓼科植物火炭母,金蕎麥,虎杖,竹節蓼總有一樣見過吧,它們的果實種子學名叫瘦果,都是三角狀很細小,不會象前幾位那樣用個黃獨種子糊弄人。給張何首烏花序圖片,種種子圖片給大家看看就十分清楚了。
何首烏繁殖為什麼很少用種子繁殖?何首烏我們所作商品的是何首烏的塊根或藤蔓(夜交藤),現在栽培技術已經很先進了,免去了種子繁殖中一些遺傳性不良,生產上比較能眼見的選擇,我們可以選用扦插這一技術,比較適合於多產塊根,只有扦插藤蔓不夠,需要大批苗栽種時才會應用種子播種育苗,選擇性移栽。
何首烏種子什麼時候種?這就看你所處在我國的哪裡,因為何首烏種植的地方跨度相當廣,南可到海南,兩廣熱帶,北到溫帶陝西,甘肅,還有亞熱帶華中,華東大片地區,這就給何首烏種植上用時間限制有了難度,在熱帶何首烏種子成熟的9一10月後,種子播種依然能種植發芽生長,小苗能安全越冬,到了亞熱帶地區和溫帶,9一10月份,長江以南採收何首烏種子播種依然能當年發芽生長(何首烏種子發芽發芽溫度25度左右),但是許多不能安全越冬,反而消耗著生長中根部,使塊根不能在春季溫度上升後,快速萌發,有時萌發速度反而低於春季播種,所以亞熱帶地區多數以早春3月份播種育苗移栽。長江以北要到穀雨(4月20日)後立夏時期當地氣溫穩定在20度以上時再播種,這樣露天條件下播種的何首烏苗生長的健壯,如果採用薄膜拱棚提溫,也可採用3月份播種在棚內,出苗後4月份揭去薄膜煅練,待苗高5釐米後移栽。
我們不能盲目的,不知提問者在哪裡種植何首烏給定一個播種時期,只能大致情況說明一下,讓你知道何首烏種子在自然情況下約25度上下,能發芽生長,但生長後的禦寒能力在各地不同,為確保苗期很好生長,有些地區可以人工提溫生產,只是你投資上合不合算而己。
-
7 # 刺楸
問:何首烏什麼時候播種?
何首烏多以扦插、分株移栽為主,種子育苗播種費時費力,不太建議。
一、何首烏用扦插和分株法栽種由於何首烏為多年生的,因此種植時最好扦插或分株移栽,這樣可縮短栽培時間,早點獲得何首烏塊根。為提高扦插成活率,宜選擇健壯、無病害的藤莖,且不影響原植株的生長。將選中藤莖剪成腳掌長的插條,每根插條最好有兩三個枝節。與紅薯不同,扦插何首烏不能倒插。如果何首烏長勢喜人,可把根際周圍萌發的櫱株刨出來,按照合適的行間距挖穴定植。
-
8 # 滇北黔南
何首烏屬於蓼科,是多年生纏繞狀藤本植物,很多地方又叫多花蓼、紫烏藤,有的地方也叫夜交藤。其藥用部分為塊根,它的塊根肥厚,黑色,一般為長橢圓形,是常見中藥材。何首烏有安神養血、活絡解毒之功效,除此之外還可提升髮質,補肝腎,強健筋骨等。何首烏在我國分佈廣闊,大多省份均有分佈,其中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為何首烏主要產區。通常來說,何首烏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種植完畢。
一、何首烏生態習性何首烏喜歡溫暖溼潤,向陽或半陰的環境,忌乾旱和積水。野生何首烏大多生長於草坡、路邊、山坡、灌木叢等向陽或半廕庇處。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等也常見它的蹤跡,海拔通常在200-3000米。何首烏栽培品種一般種植在溼潤,排水良好,土壤質地疏鬆、呈微酸性,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和沙質壤土。二、繁殖方式:何首烏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三種形式。1、扦插繁殖:選取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去除葉子,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具節3個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扦插於大田中,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覆土壓緊, 扦插繁殖通常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進行。2、種子繁殖:這裡介紹的主要是直播繁殖,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後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種子繁殖生長週期一般較長,故很少採用。3、分株繁殖:選取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萌櫱,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鬚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釐米、株距25-30釐米挖穴栽種。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按株行距15釐米X25釐米開穴,穴深6~10釐米栽種於大田,每穴栽人1個種塊,覆土後及時澆透水。三、田間管理1、除草:何首烏生長期應注意除草,幼苗期應勤除草,做到有草即除。
2、澆水:定植初期須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成活後可減少澆水次數,雨後要注意排水。
3、搭架:當幼苗長到30釐米以上時,用竹子或樹枝搭成“人”字形,高150釐米的支架,並將藤蔓引到支架上,使其向上伸長,以增加植株光合作用面積,提高通風、透光度。
4、間苗與定苗(此項主要針對採用種子繁殖的何首烏)種子繁殖幼苗高10釐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釐米時,按株距25-30釐米疏弱留強定苗。
5、培土:南方地區於12月底在何首烏莖基部培土,促進翌年多生莖蔓,增加繁殖材料,以及促進塊根生長;北方在入冬前培土,以利越冬。
6、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後澆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定植15天后即可進行第1次施肥,可施腐熟的人糞尿或土雜肥1500千克/667平方米,開淺溝施於行間,或用硫酸銨10~15千克加過磷酸鈣25~30千克混勻施之。以後每隔15天追肥1次,施肥濃度可逐次提高。整個種植期,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適當施磷肥、鉀肥,促進塊根生長。開花後追施2%的鹽水和石灰,有助於提高產量。7、打頂剪蔓:當藤蔓長至2m高時,應當摘去頂芽,促進分枝。打頂後30天枝葉繁茂,應剪去過密的分枝和從基部萌發出來的徒長枝,以免消耗養分,影響塊根生長。同時要將基部的葉子摘淨,不留種的花蕾也要摘去,以利通風、透光。
8、採收與貯藏:於春季萌芽後,待植株20-30釐米高時,一次或分次採收嫩莖葉。植株3-4年後可收穫塊根,採收於秋季進行,採後鮮食或切片曬乾。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後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釐米的莖段,捆紮成把,曬乾入藥。
四、病蟲害防治何首烏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根腐病
1、葉斑病:夜斑病多發生於夏季,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剪除病葉,發病初期用採用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0.5:0.5:150)等均可用於防治葉斑病。
2、根腐病:根腐病主要發生於夏季,染病病株根部腐爛,地上部枯萎死亡。防治方法:注意排除積水,發病初期用7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噴射莖基,對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3、蚜蟲: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嚴重時可造成莖葉發病,影響植株生長,降低產量。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枯藤落葉集中燒燬,發生期用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2~3次。
4、地老虎、蠐螬:以幼(若)蟲為害根部,造成地上部生長不良或枯萎死亡。防治方法:發生時可用75%鋅硫磷與炒香的麥麩、穀糠等配製成毒餌或毒土,在傍晚撒於畦面誘殺。
-
9 # 老周說三農
何首烏種子什麼時候種合適?
何首烏種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怕乾旱和積水,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比較好,可以種植在田邊、溝渠邊、林地。
何首烏種子繁殖一般是在春季進行播種。何首烏種子是在10月份成熟,何首烏種子成熟後採集貯藏。種植何首烏與種植山藥方法差不多,採用高畦種植,在3—4月份整地施肥,在整好的高畦上,按8—10釐米行距開溝條播,將何首烏種子均勻撒在溝裡後覆蓋泥土,壓實澆水並且覆蓋草或者農作物秸稈。保持土壤溼潤,每畝播種1.5—2公斤,一般播種後15天左右出苗。在苗期有經常澆水,拔除雜草,苗高達到10—12釐米後按照行距50釐米、株距25釐米定植在大田。
在大田要設定支柱和摘花,防治病蟲害。
何首烏種植需要3—4年的生長時間,3—4年後在秋季莖葉枯黃後挖塊根。何首烏藤也叫夜交藤在每年秋季收割一次,捆成小把,直接曬乾就成為商品。
-
10 # 唯美兒童歌舞
種子繁殖 秋季11月收割藤蔓時,先將種子採回,曬乾,貯藏於通風乾燥處,次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種。以行距15~20釐米順畦開深3釐米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釐米,鎮壓,澆水。約15天出苗,當苗高10~12釐米時移栽或定苗。株距15~20釐米。每公頃播種量22.5-30千克。種子繁殖幼苗生長慢,苗高30釐米以上後生長迅速,塊根粗大,但生長週期稍長。
(2)插枝繁殖 在3~4月或8月多雨季或秋季10月份,選較粗壯的莖蔓,截成15~20釐米一段,每根插條上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節,上面一節留下葉片,其餘的葉片摘除葉
。在整好的畦內,按行珠距20釐米*15釐米,挖5~10釐米的小坑,將莖蔓插入,用腳踩實後澆水。春、夏插10天左右可長出新根,秋插翌年春季生根。插枝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種植年限短,結塊多。放生產上多采用此法。
(3)壓條繁殖 在春、夏季,選近地面的粗壯枝條進行波狀壓條,蓋上部分埋深3釐米左右,生根後剪下定植。
(4)分塊繁殖 收穫時選帶有莖的小塊根或大塊根分切成幾塊,每塊帶有2~3個芽眼,用草木灰塗上傷口,或放在陰涼通風處晾1-2天,等傷口形成一層癒合層後種植。
3.栽植 3~5月栽植,栽植時留莖部20釐米左右的莖段,其餘剪掉,並將不定根和小薯塊一起除掉,這是豐產的關鍵。行距20~25釐米,穴距12-15歷釐米,覆土3釐米,壓實,澆水
回覆列表
1.選地整地 選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和沙壤上、山坡或房前屋後的零散地種植,整地時每公頃施農家肥30000千克,深翻,整平,做畦寬120~150釐米的畔。 2.繁殖方法 可採用種子繁殖和扦插育苗、塊根繁殖等方法。 (2)種子繁殖 秋季11月收割藤蔓時,先將種子採回,曬乾,貯藏於通風乾燥處,次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種。以行距15~20釐米順畦開深3釐米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釐米,鎮壓,澆水。約15天出苗,當苗高10~12釐米時移栽或定苗。株距15~20釐米。每公頃播種量22.5-30千克。種子繁殖幼苗生長慢,苗高30釐米以上後生長迅速,塊根粗大,但生長週期稍長。 (2)插枝繁殖 在3~4月或8月多雨季或秋季10月份,選較粗壯的莖蔓,截成15~20釐米一段,每根插條上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節,上面一節留下葉片,其餘摘除葉片。在整好的畦內,按行珠距20釐米*15釐米,挖5~10釐米的小坑,將莖蔓插入,用腳踩實後澆水。春、夏插10天左右可長出新根,秋插翌年春季生根。插枝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種植年限短,結塊多。放生產上多采用此法。 (3)壓條繁殖 在春、夏季,選近地面的粗壯枝條進行波狀壓條,蓋上部分埋深3釐米左右,生根後剪下定植。 (4)分塊繁殖 收穫時選帶有莖的小塊根或大塊根分切成幾塊,每塊帶有2~3個芽眼,用草木灰塗上傷口,或放在陰涼通風處晾1-2天,等傷口形成一層癒合層後種植。 3.栽植 3~5月栽植,栽植時留莖部20釐米左右的莖段,其餘剪掉,並將不定根和小薯塊一起除掉,這是豐產的關鍵。行距20~25釐米,穴距12-15歷釐米,覆土3釐米,壓實,澆水。 4.田間管理 (1)澆水和排水 苗期需經常保持田間溼潤,以利成活,待成活後可少澆水。雨後注意排除積水。 (2)除草追肥 生長期間每年除草追肥2-3次。5~6月開花前每公頃施餅肥750千克;10~11月以施磷鉀肥為主,每公頃施過磷酸鈣375千克,氯化鉀375千克。 (3)搭架修剪 栽植苗成活後莖蔓生長到30釐米時,要用樹枝、竹竿等物搭架,縛蔓。有的不設架蔓,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如莖蔓鋪地過於徒長,7月份割去一部分葉,通風透光,以利塊根生長。一般每株只留一藤,多餘的分菜苗要剪掉,到1米以上才保留分枝,這樣有利於植株下層的通風透光,如果生長過旺,可適當打項。大田生產每年修剪5~6次。 (4)摘花 除留種株外,於5~6月間摘除花蕾,以免養分分散,影響塊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