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禮觀書
-
2 # 哈尼合安
雍正非常勤墾,日評論批閱奏摺一萬多字,一萬多字,什麼概念,還是評論一萬多字,基本上天天如此!當然,這與他出手穩定全域性關係不大,不過足以說明其勤政!他在全域性的角度出發,在重要崗位上佈置了自己的人,而且敢於堅持對的事情!眾位阿哥私下裡搞小動作最後被整,也算是作惡多端最罪有應得!
-
3 # 沅汰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的話,其實第一個想到的是“鐵腕”這個詞。因為在雍正繼位之前各種社會矛盾、宮廷矛盾積弊太深,而雍正繼位之初的大掃陰霾也確實是深度、力度驚人,有了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氣象。
宮廷矛盾與社會矛盾是不能割裂開來看的。首先從大背景的社會矛盾來看:
康熙末年懶政,倦於政務,不再如早年般進取,而且非常怕晚年有失而令已成功名受到影響,所以凡事持保守態度,於是表面上說起來就成了“治天下務以寬仁為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於是積弊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激化。
如朋黨之爭,朝中每遇大事往往滿洲大臣一議,漢大臣一議,以滿漢相區別。還有貪贖之風,與民爭利。如火耗加稅,這是地方官員私自加收的私稅。起初康熙不許徵收火耗,加派私徵者革職提問。但因體制問題難以禁絕而官員低俸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於是康熙不得不同意私徵火耗。但如此一來火耗日重,民不甚重負。還有西北用兵的問題,自康熙五十四年戰事肇起,調兵遣將開銷非常大,西北前線之民負擔非常重。
總之,康熙末年的政治就是以寬仁之心而實際廢弛不理。
下圖為雍正行樂圖中的一幅
相應於廟堂宮廷,皇帝懶政而導致於官員貪利、貪權,結常營私。而其圍繞的核心事件正是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一廢太子,和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廢太子事件。宮廷爭儲將滿朝官員悉數捲入,矛盾集中暴發,其實正是當時社會情況的集中體現。
雍正為皇子時在爭儲活動中八面玲瓏,最終上位。繼位之後首先對於爭儲中極為出眾的允禩、允禵集團一一分化瓦解其勢力。
康熙皇帝死的第二天,還沒有正式即位雍正就任命了四個總理事務大臣: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他對四個總理事務大臣表示了充分的信任,所有啟奏諸事,除藩邸事務之外,全交送四大臣,凡諭旨也都由四大臣出。這樣一來,初步開始建立自己的勢力,任用政敵允禩和其集團的大學士馬齊又安定異己之心。
對於另一個異己,同母弟弟允禵,雍正完全是另一種態度。速如允禵回京,一方面又令輔國公延信管理大將軍印務,川陝總督年羹堯署理大將軍軍務,等於解除了允禵的兵權。因為允禵覲見時的無禮,雍正消其王爵,連他的親信也都跟著罷官、囚禁全遭了殃。
對於允禩集團的另一個核心人物允禟,雍正更是不客氣。打擊其生母宜妃,把允禟的親信太監籍沒家產發配為奴。康熙死了百日冥辰不到就發配允禟往西寧,並且迫令速行,中途圈禁在西大通。第二年革了允禟的貝子爵位。
允禩集團的另一個核心成員允礻我也受到重懲。革爵,永遠圈禁,查抄全部家產。
另一個作為年長親王的雍正三哥允祉也受到打擊。其蒙養齋修書的主力陳夢雷被安上耿繼茂逆案罪犯的帽子,連陳夢雷的兒子也要被髮配。
如此一來孤立無援的允禩當然不能維持太久,到了第二年雍正開始指責允禩的過失,有點尋釁的意思。比如說允禩在母喪時過於悲痛是偽孝,說他事重君事兄只懷挾私心等。樹立自己的親信年、隆,大刀闊斧殺向允禩,趕盡殺絕。最後把兄弟裡的異己全剷除乾淨。此後又興起年、隆之獄,將尾大不掉的兩個寵臣也剷除了。
解決了這些政治威脅,雍正開始大肆革除弊政:查虧空,耗羨歸公,士民一體當差,重農抑末,打擊科甲朋黨,革除滿漢矛盾……基本做到了雍正改革,政治一新。
-
4 # 寳貝儀
一通王八拳,打死老師傅!一個乘先帝遺詔繼位的正大光明的皇帝,眾阿哥為什麼不服?自己去想!康熙是仁政,他喜歡的人你猜是鐵腕雍正還是仁義的十四阿哥!康熙最討厭兄弟不合,千古一帝難道不知道傳位給雍正會兄弟相殘嗎?雍正為什麼鐵腕,為什麼殺這麼多人?因為他心虛……
-
5 # 江寒古冷
在康熙年間,由於皇太子被廢,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繼承人,展開了殘酷的政治鬥爭,史稱“九子奪嫡”。
雍正
胤禛(雍正皇帝還是皇子時的名字)在爭奪儲位之間,懂得韜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實則明修棧道,暗地裡培植親信。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逝。十二月二十日,胤禛奉康熙遺詔,即皇帝位於太和殿,改元雍正。胤禛的繼位使得各皇子措手不及,由於不甘心失敗,當時以八爺黨、十四王爺為首的皇子蠢蠢欲動。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雍正皇帝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
胤禵
雍正皇帝繼位後,十四皇子胤禵是第一個打壓的的物件。當時胤禵做為西征統帥,掌握軍權,又得人心,在朝中威望很高。在胤禵回京奔喪時,雍正就密令在路上攔截他與康熙來往的所有奏摺密信,嚴防他帶任何信件到京城。以防有可能威脅他皇位的信件。隨後軟禁於景陵讀書,而後雍正皇帝開始重用年羹堯,任他接替胤禵執掌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解決外患危機。
年羹堯
雍正在尚未登基時,即命八王爺胤禩、十三皇子胤祥、大學士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
胤禩
雖說當時八王爺胤禩由於奪儲失敗,被康熙多次打壓,但當時他在朝中的聲望還是很高,先命以總理事務之一,以示安撫。
胤祥
十三皇子胤祥,早年由於和雍正皇帝的關係非常密切,被任為總理事務大臣之一,由於出色的理事能力,慧眼識人,手段老練,進一步了鞏固了雍正的皇權。
馬齊
大學士馬齊身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自康熙中葉起,始終身居高位,手下聚集一大批忠實學士,本是八王爺的擁護者。雍正確重用他,安慰其心,可見其能力非同一般,後期為雍正皇帝處理不少內務總管大事。
隆科多
隆科多當時任步軍統領多年,掌控京城武裝力量,因擁戴有功,雍正皇帝命為總理大臣之一,被授為吏部尚書。由於控制京城武裝力量,使各個皇子不敢輕舉妄動,很快就穩定了京城局面。
雍正由於早期深藏若虛,不露圭角,暗地裡結與隆科多,年羹堯等朝中大臣多人密切聯絡。使得他繼位後,迅速控制局面,待其皇權鞏固後,開始逐步打擊有威脅其皇位的政敵。雍正皇帝在政期間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使大清朝進入盛世王朝。
-
6 # 東方京川
能和雍正的真正對手是八爺,八爺要亂,亂中取勝。雍正聽了鄔思道建議,要穩住局面。先把十三爺放出來,撐握軍權,撐控隆科多,宣佈康熙遺詔,四爺登上皇位。
-
7 # 滿樓說書
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嫡”堪稱帝王史上極其精彩的篇章,時至如今,仍為各種歷史、小說、影視劇所津津樂道。
如果撇除各種小說或影視劇的各種誇大其詞或者任意虛構,那麼真實的歷史是如何呢?
事實上,“九王奪嫡”大戲直到康熙駕崩當晚,才算是真正揭開謎底,而這個謎底的揭開,也是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形式,那就是:由國舅隆科多口頭傳詔!
請注意,雍正繼位是沒有書面詔書的,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康熙駕崩後,國舅隆科多的口頭傳詔。
從這個意義上說,康熙的諸皇子乃至包括雍正在內,其實都是無能為力的,一切都取決於隆科多是不是真實的傳達了康熙的旨意。
當然,從各種跡象來看,隆科多絕沒有也絕沒有膽量敢去捏造遺旨,雍正繼位應該說是歷史的真實,是康熙真實的意圖。
之所以選擇隆科多傳口頭詔,一則是隆科多是國舅,二則隆科多是當時的重臣,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隆科多當時是步軍統領,整個京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換言之,雍正即位,主要來自於隆科多的支援,而並非是自己實力有多強大。
由此可知,如《雍正王朝》裡編排的八阿哥等各種陰謀和十三阿哥帶兵護衛之類,其實在歷史上是完全不存在的,也完全不符合邏輯。
當然,鑑於“九王奪嫡”的長期鬥爭,尤其出於對手握兵權、身在前線的十四阿哥的防範,雍正即位後還是做了一些防範。
就在康熙駕崩的當晚,雍正在隆科多的保護下,將康熙遺體運回皇宮以準備後事,同時,雍正下令封閉京城九門,隆科多親守朝闕,沒有雍正的允許,“諸王非傳令旨不得入大內”。
而這種緊張的封閉狀態,一直要延續到二十日舉行登基儀式。
換言之,從康熙駕崩到開放,京城九門封閉時間長達一週。而這一週,也足夠雍正穩定局勢了。
之所以要採取這種非常措施,估計雍正也是為防範其他阿哥會有異動而不得已為之。
從某種程度上說,封閉京城九門的舉動可能確實起到了作用。
畢竟,在封門之後,城內的人無法和外界聯絡,就算八阿哥、九阿哥等人即使想搞出點事來,恐怕也是無能為力。
而且,和電視劇裡說的不一樣的是,八阿哥等人其實在此期間十分安靜,並沒有搞什麼事。
以此而論,說八阿哥如何陰險狡詐,其實是有些冤枉他了。
歷史上的八阿哥,真沒有那麼壞。雍正把他說得如此不堪,電視劇還接著給他抹黑,一個字,冤!
回覆列表
向敬之
胤禛在康熙“九子奪嫡”的皇位爭奪戰中勝出,除了以超常的理政能力和強硬的政治制度贏得康熙帝的認可外,十三阿哥胤祥、張廷玉、隆科多、年羹堯、馬齊、戴鐸、鄂爾泰、田文鏡和李衛,九大功臣,功不可沒。如透過隆科多穩定京中局勢,透過年羹堯控制胤禵和穩定西北地區。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而且他的繼位並無前兆,故而諸多兄弟對他的合法性充滿了質疑,甚至在給他輔政時也不斷結黨生事。因此,強悍的雍正帝以鐵腕手段,對諸阿哥進行了血腥的打擊,以兄弟無情而換得朝局穩定。
允禮所繪雍正像
老大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時年37歲,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被幽死,終年63歲。
老二胤礽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至雍正二年十二月幽死,享年51歲。他與胤褆為康熙定的案,康熙遺詔胤禛要善待廢太子和皇長子。胤礽死後,雍正哭奠後給了一個和碩理親王的追封。
老三胤祉在康熙四十七年因平日與太子胤礽關係和睦,博得康熙好感。翌年,在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同時,晉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雍正即位後,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其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向蘇克濟索要賄賂被人彈劾,又私下發牢騷,對怡親王胤祥之死遲到後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責其無人臣禮,議罪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至雍正十年閏五月病逝于禁所。
《雍正王朝》胤禩劇照
老八胤禩才德出眾,為雍正所忌。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追隨,結為八爺黨。雍正登基後,對老八等三個弟弟,雖委以重任,卻一直防備,不時責罰敲打。
雍正三年二月,雍正諭責胤禩懷挾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動搖百官意志,攪擾阻撓新政。雍正四年正月,胤禩、胤禟被革去黃帶子。不久,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等罪,將胤禩、胤禟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罪狀40款,議胤禟罪狀28款。同年九月,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認為他是被毒死。胤禟被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雍正帝特降旨李紱:“除下賤飲食”以轉擁送人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在獄中被折磨而死,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雍正命胤禩、胤禟分別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清史稿》和《清世宗實錄》中記載,允禩因雍正下令而被迫改名阿其那,允禟改名塞思黑為誠、恆二親王奉旨所為,並得到雍正皇帝的首肯。
老十胤䄉還算是幸運的。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到京師,謁拜康熙梓宮,不久病卒,雍正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胤䄉齎印冊賜奠。胤䄉稱病不肯去,後來在半途又稱有旨召還,居張家口。胤䄉第二次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被雍正知道後,“斥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命令釋放胤䄉,封輔國公。乾隆六年病逝,乾隆下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老十四胤禵與雍正是同娘生的親兄弟,但與老八交好,曾為護老八說理而不惜與康熙發生衝突。同時,傳聞康熙有意把江山交給會打仗的大將軍王老十四。康熙帝去世後,胤禵被召回京師,隨即軟禁於景陵讀書,並派馬蘭峪總兵監視。後因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晉封允禵為郡王,但是虛銜,未賜封號,註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致使允禵“並無感恩之意,反有憤怒之色”。隨著雍正統治地位的日漸穩固,對胤禵也愈來愈嚴酷。雍正三年十二月,胤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沒過多久又被革去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雍正四年正月,胤禩、胤禟案發,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等罪,將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禵罪狀14款。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胤禵,給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