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jrtshe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出現這種情況就一定要注意了,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排除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糖尿病足的可能,如果是則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發展到截肢的程度。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1.嚴格控制好糖尿病,保證患者血糖正常穩定。也包括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症和高血粘稠度的控制。可長期服用胰澱素調節劑艾唐敏林控制血糖,可長期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及腸溶阿司匹林、複方丹參片、金脈膠囊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藥物。

    2.注意足部衛生和保護工作。要保護足部的乾淨與乾燥,經常以溫水泡腳,但要避免足部燙傷,洗後可用植物油按摩。避免穿過緊、不合腳的鞋,注意清除鞋子內的異物,以免磨破面板。注意修剪趾甲,不要太短過禿。對雞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損傷或感染都應給予積極的處理,以免形成潰瘍或壞疽。每天做好足部的檢查工作,仔細觀察面板的顏色、溫度、溼度,檢查有沒有水腫、皮損、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動、感覺、運動、反射情況等,這對及時掌握病情很重要。一旦出現水皰、破損、感染等,一定要找專科醫生,贏得糖尿病足治療時間。

    3.改善下肢迴圈。注意足部保暖和戒菸,保證下肢血液供應充足。這裡再強調一下,吸菸能使血管進一步收縮,是造成下肢壞死的重要原因,所以為了您的腳,千萬要戒菸,“要煙不要腳”的做法不可取。

    4.每天喝杯天然硒蕎子茶。據研究發現,天然硒蕎子茶可以起到降血脂、血糖以及尿糖的效果,所以它可以很好的輔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天然硒蕎子茶裡面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富硒的特點,可以幫助補硒。如果人體血硒的水平出現下降,就會使得身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導致有害物質在體內堆積,從而降低血管的彈性,增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喝天然硒蕎子茶能夠有效的補硒,幫助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的出現。

    天然硒蕎子茶裡面含有其他穀物沒有的蘆丁,也就是維生素P,它能夠幫助擴張血管,降低血管的脆性。此外,能夠幫助降低血脂以及膽固醇,所以可以幫助有效治療血糖它裡面還含有一種名為D-手性肌醇的成份,它能夠讓胰島β細胞對胰島素更敏感,從而讓胰島素更好的發揮抑制血糖的作用。

    5.對於足部傷口、壞疽要及時治療。一旦患者的足部出現了裂開、甚至潰瘍,需要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搭配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良藥進行治療。治療的同時還可透過血管搭橋術之類手術有效地改善下肢迴圈。

    6.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注意做好飲食調理。飲食注意事項包括食物品種多樣化。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或B、礦物質的食品是動物性食品和幹豆類。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 2 # 雅格西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那一定有關係,並且情況嚴重的話,不得己就要截肢。

    糖尿病“爛腳”,醫學術語叫“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肢端壞疽,是糖尿病人常見的慢性致殘性併發症,其發生幾乎均由區域性組織缺血、神經病變、感染三個主要因素協同作用引起。大血管病變在糖尿病足的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面板壞死的最終原因均是微迴圈障礙。糖尿病足的發生多見於以下情況:

    1、缺血:肢體動脈硬化後引起缺血.血流不暢.發生大小血管栓塞.區域性組織血流受阻,以至發生本病。

    2、神經病變:發生血管改變的同時伴有血管自主神經病變.影響血管運動,使區域性抵抗力減低.知覺障礙易致外傷發生感染。

    3、感染:某些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區域性出現雞眼處理不當、襪子縫線的摩擦、面板外傷等,均可造成感染。雖然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惟一發生因素.卻會使糖尿病足的損害進一步加重。

    糖尿病足是可以採用中醫藥方法治療的,讓患者免去截肢痛苦,花費還少

    薏米金錢柳茶。

    金錢柳葉中不僅含有鉀、鈣、鎂、磷等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還含有對人體保健很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鐵、硒、鉻、銅、鍺、錳等,此外,研究發現金錢柳中還含有三萜、甾體類化合物、內酯、皂苷、香豆精和黃酮類物質,在降糖、降脂、降壓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加入薏米,排溼利尿特別適合虛胖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

  • 3 # 華絡健康

    不一定,需要到醫院檢查確認。因為導致月跟底痛的原因很多,不止糖尿病。

    一、常引起足跟痛(腳底痛)的疾病包括:

    蹠筋膜炎

      足跟痛(腳底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常常發生於需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表現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筋膜處可有骨質增生,形成骨嵴。在側位 X射線照片上顯示為骨刺。後者常被認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臨床研究證明它與足跟痛的因果關係很難肯定,蹠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會有足跟痛。蹠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癒。墊高足跟,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前足蹠屈,緩解蹠筋膜的張力,都可使症狀減輕。可於足根內側區域性壓痛點進行藥物注射治療,每週一次,注射後多數病人在二週內可以治癒。

      跟墊痛

      常發生在老年人。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為間隔,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所形成的彈性襯墊。青年時期,跟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盪。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對體重壓力的緩衝較弱,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最終可引起足跟痛(腳底痛)。跟墊痛與蹠筋膜炎不同,在整個足跟下方都有壓痛。治療方法可使用海綿跟墊或區域性藥物注射。

      跟骨後滑囊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面板之間的滑囊,由常穿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受損後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區域性腫脹,並有壓痛。治療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腫脹不消,可以穿刺吸引,並可注入氫化強的松。

      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於8~12歲的男孩。病變時臨床症狀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這是在發育過程中,未癒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症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症狀加重。骨骺癒合後症狀自然消失。一般對症處理,可使患兒減輕活動,避免穿高跟鞋,也可用跟墊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負重時疼痛加重。一般做保守治療,若保守治療失效,則需做跟距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可能引起足跟痛。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類風溼性脊椎炎,腰椎間盤突出壓迫骶神經根時,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

      引起腳跟疼痛(足跟痛)的原因臨床上主要還有:(1)跟腱周圍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墊損傷;(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竇軟組織勞損;(8)跟骨結核、腫瘤等。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矽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鍊。

      足部疼痛患者可試試如下幾種家庭保健方法緩解疼痛:

      1.選擇軟底鞋,鞋穿得舒適比穿得好看重要,走路時避免走在堅硬的表面上。

      2.可以在鞋底墊上軟墊,並在足部疼痛處,將鞋墊挖一個洞,空出縫隙。

      3.足部藥浴,可選擇活血通絡的中草藥,加溫至40℃~43℃,早、晚各足浴30分鐘。

      4.減少體育運動對足部的負荷,用蹬腳踏車或游泳、散步代替蹦跳、跑步等對足部刺激性大的運動。

    二、糖尿病腳後跟痛怎麼回事?

    1、血糖高導致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的原因,導致人們出現動脈硬化,微血管變窄,腳部血液迴圈不足等症狀發生,足部因為長期供血不足導致腳後跟疼痛的症狀發生。

    血糖高、血液濃稠會造成血管損傷和閉塞,還會導致損傷組織神經損傷,引起肢體血管的植物神經病變,進而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2、韌帶發炎

    絕大數人腳後跟疼痛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的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和後跟疼痛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腳後跟疼痛。

    3、其它疾病

    腳後跟疼考慮兩類可能,若是是隱隱的疼,並且是累了之後痛苦悲傷加沉,可能是腎虛,考慮吃些補腎強筋骨的藥;若是尖疼,痛苦悲傷比力猛烈,則無可能是刪生,醫院能夠做個小手術,也能夠吃刪生的外成藥,痛苦悲傷難忍的話能夠加服行疼藥。大腳趾發麻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若是不安心,能夠去相關科室做個檢查。

    4、鞋子摩擦

    如果您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四肢很有可能會出現浮腫現象,當腳浮腫出現的話,患者在行走很長時間就會導致摩擦,進而使腳疼痛難忍。

    5、長期站立

    如果您是售貨員、餐飲員等工作要求站立的,那麼也會產生腳後跟疼,這是正常的身體本能反應,這就需要經常坐坐,緩解疼痛。

    糖尿病人腳後跟痛的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證血糖的健康穩定。對於較為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可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進行治療。同時,檢查患者足部血管以及神經,對於發生了血管病變的患者及時使用藥物或手術方法進行疏通和修復,進而減輕患者足部的痛苦。

    對於發發生了嚴重潰瘍、壞疽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清創,控制感染。對於常規換藥沒有效果的患者,可使用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良藥進行換藥治療。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生素藥物控制傷口炎症感染。

    2、重視足部保養

    每日用溫水洗腳,連結血液輪迴,減輕區域性炎症。防寒保暖。冬季要出格留意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鞋的大小要合適,量地柔嫩、寬鬆,能讓所無腳趾平放和略為勾當。鞋底要無必然的厚度,外軟裡軟,特別鞋跟裡面要無彈性,鞋內最好墊無薄的鞋墊,那樣能將本身的體沉平均分派,鞋底過薄過軟還容難毀傷腳部。

    3、調整飲食

    糖尿病人可以是高鈣飲食,如蝦米皮、海帶、紫菜、酥魚、海藻、芝麻醬等,含鈣豐碩的動物骨頭湯,含維生素C豐碩的食物如新穎的蔬菜和生果,多喝牛奶、豆乳。100克豆腐渣外含鈣100毫克,幾乎取牛奶的含鈣量相等,是最價廉、最難得的補鈣佳品。

    看了以上的介紹,現在你知道糖尿病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了吧。糖尿病人出現腳後跟痛症狀要及時處理,避免誘發糖尿病足。

  • 4 # 神外姚醫生

    足跟痛是常見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纖維炎、跟腱周圍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蹠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腫瘤、畸形性骨炎)、距跟關節炎等,最常見的是前五種疾病。 所以需要檢查一下明確病因,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包括內服藥、外用藥,按摩、手術等。

    糖尿病人足跟痛一般來說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糖尿病人血糖如果控制不穩定的話,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等,糖尿病人足跟痛可能與糖尿病足有一定的關係,建議您到醫院進行一下具體的檢查,糖尿病足危害無窮,患者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切莫因為初期沒有太大的疼痛而忽視它的存在,一旦發展下去就會面臨著截肢的危險。

  • 5 # 拼命四琅

    對這個問題,現答覆如下:第一你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如果是,那就是糖尿病病足。此病由周圍血管神經病變或感染引起的,最好的辦法是手術治療。第二如果你沒有糖尿病,那很可能與骨刺有關,需要到醫院拍片檢查才能明確。

  • 6 # 清風水墨蝦

    可能有關。糖尿病患者一但被確疹就要控口,這不能吃那不能嘗,人是雜食動物,長期的控口,身體會出現缺乏營養的狀況。營養缺乏又會使骨頭不結實,導致缺鈣缺礦物質,這樣足跟痛也會發生了。得了這種痛病,真是有苦難言啊!但是我們別被痛苦嚇倒,只要多曬太陽,多補充營養物質,配合運動會改變的。只要每天不訂時的坐著或站著時用腳後跟輕釦地面,過十天半月輕者自愈,重者改善。只要堅持,輕釦腳跟還能防治尿頻,好起夜的症狀呢!

  • 7 # 骨往筋來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造成跟痛症的主要原因。

    跟痛症的產生目前骨科學界普遍認為存在以下四類病因。

    1,蹠底筋膜炎

    先來看看什麼是蹠底筋膜。

    上圖中白色的條索狀的是肌腱和筋膜,其中位於腳底板的那一條就是蹠底筋膜,紅色的部位就是蹠底筋膜的病變部位。所謂蹠底筋膜炎,就是這條筋膜在腳後跟的止點處發炎了。實際上也並不全是因為炎症,更多時候是因為反覆勞損、退變,引起的筋膜微小的撕裂口。

    當我們走路抬起腳後跟時,前腳掌和地面接觸並負重固定,後腳跟抬起,蹠底筋膜被拉伸,天長日久,每天要走多少步,如此大量的反覆的拉伸,逐漸導致了這條筋膜的病損。

    蹠底筋膜炎的疼痛位置一般在腳後跟的底部稍偏內,常常按壓會有疼痛感,腳跟下面有固定的壓痛點。

    所以,可以想象下,如果你體重比較大,或者走路特別多,或者是軍人/運動員長期高強度訓練,又或者是孕婦短時間內體重迅速增加,再或者平時不怎麼運動突然增加運動量,很容易導致蹠底筋膜的微小撕裂、勞損積累,從而導致肌腱病變和發炎。

    幾乎所有的蹠底筋膜炎的病人,都有早晨起床下地時腳後跟疼痛的經歷。

    2,跟骨周圍神經卡壓

    這個名詞很學術。通俗的說,就是神經在途經跟骨周圍時,被跟骨周圍的肌腱、韌帶、骨骼、骨刺、脂肪,或者因為炎症而水腫的蹠底筋膜等“勒住”了。神經這東西很脆弱,只要你卡住它,不讓它舒舒服服的,它就會馬上讓你不能舒舒服服的,主要表現是疼痛或者麻木,有的會往腳底板放射。還有的病人常常表現在夜裡疼。

    3,跟墊病變

    跟墊就是跟骨下面的纖維脂肪墊。

    這個纖維脂肪墊平時就像是個腳後跟的小鞋墊一樣,在我們每一次走路、跑跳過程中起到吸收震盪,減震緩衝等作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積勞成疾,這個小墊子的內部結構損壞了。這個也很好理解,你就是買的再好的鞋墊子,用的時間久了都會穿爛吧,尤其前腳掌和腳後跟下面的鞋墊最先磨爛。這個脂肪墊也一樣,被磨爛了。這時候就會在腳踩地的時候產生疼痛的症狀。

    4,跟骨病變

    還是這張圖。

    上圖中纖維脂肪墊上面那個斜著的骨頭就是我們的跟骨,跟骨是我們人體非常堅強又非常脆弱的一塊骨頭。為什麼這麼說呢,跟骨是我們直立時主要的負重骨,我們的體重一半左右傳遞到跟骨。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這塊骨頭非常堅硬,即使你從高處跳下,跟骨大多數時候也能讓你安全著陸。但是,漸漸的,年紀大了,問題來了。

    跟骨是這樣一塊骨頭,外殼堅硬,但是殼子裡面充斥了骨小梁,也就是松質骨,這些松質骨隨著年齡增大會變得越來越疏鬆,強度也會越來越低,這就是骨質疏鬆,這種骨質疏鬆讓我們的跟骨不再像年輕時候一樣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和衝擊力,有時候甚至只是走路多一些或者活動劇烈一些,也會導致內部骨小梁的斷裂,當然了,這些斷裂的小梁只能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因此我們稱為微骨折。這些微骨折雖然你看不到,但是它真實存在,一樣會讓你產生疼痛,尤其在你的腳後跟負重的時候。而有時候,由於突然受到衝擊力,跟骨會出現明顯的壓縮骨折,這種骨折也經常被忽視。當出現了這種骨質疏鬆或者微骨折,它們導致的疼痛往往範圍更廣泛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點,是一小片區域,或者用力擠壓跟骨也會疼。多數時候這種疼不是間斷的,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

    除了骨質疏鬆和微骨折之外,跟骨骨刺有時候也會引起跟痛症。

    這種跟骨骨刺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但是你可不要認為你的腳跟疼痛就是這個骨刺引起的。這種骨刺我們稱之為牽拉骨刺,看下面的圖。

    這個跟骨骨刺常見的部位往往是蹠底筋膜的起點,恰恰是因為蹠底筋膜在運動中反覆的牽拉這裡的骨骼,大腦命令身體裡的鈣質在這裡沉積,來加強這個點(就好像防止這個筋膜從骨骼裡拔出來一樣),久而久之,就有了這個骨刺。所以,骨刺也很無辜,也很被動。但是我們看到這個骨刺,就知道,這個人的蹠底筋膜是一個反覆勞損的筋膜,腳後跟是一個反覆勞損的腳後跟,脂肪墊也是一個反覆勞損的脂肪墊,所以,這個骨刺提示我們,這個人跟痛症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現在還沒出現症狀,也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除了跟骨骨質疏鬆、微骨折、骨刺外,還有一個可能導致跟骨病變的因素,就是跟骨高壓症。神馬?只聽說過高血壓,怎麼骨頭也能高壓。有一部分高血壓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血管的管徑、通暢度、彈性等變的不如從前了,心臟想把血液泵到全身的阻力增加了,出現了高血壓。而跟骨由於長在人體的最低處,跟骨內部的靜脈裡的血液想要克服重力往上回流,是很“累”的。是的,血管也不是鐵打的,日以繼夜的工作下,它們也會退化衰老。慢慢靜脈血迴流不是那麼“鏗鏘有力”了,很多血流變的很慢,在跟骨內部淤積,而跟骨前面說過了,是一個外殼比較硬,包裹的也比較嚴實的骨頭,這樣裡面的壓力釋放不出來,也就產生了疼痛。中醫有云,不通則痛嘛。

    5,跟腱及跟腱周圍病變。

    再來看這簡單有效的示意圖。

    剛才說了,腳底板橫著的那條是蹠底筋膜,而腳後面豎著的那條,就是跟腱了。也就是武俠小說裡自廢武功所說的“腳筋”。

    這個跟腱可以看到也是終止於跟骨上,它也會出現前面類似蹠底筋膜一樣的微小撕裂、勞損、炎症等等,就不再贅述了。再者,嚴格來說,跟腱周圍疼痛並不在我們所說的跟痛症範疇,我們醫學上講的跟痛症,主要還是集中在腳跟底部附近的疼痛,而跟腱痛則在腳後的後側甚至踝關節的後側,位置偏上。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有一些風溼科的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侵犯肌腱韌帶起止點的疾病,所以有的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會出現跟腱的疼痛、病人自己說就是腳後跟疼,而這有時候偏偏是一部分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早期唯一的症狀。所以,在門診,只要是十幾歲,二十來歲的,尤其是瘦長身材的男孩來說自己腳後跟疼,我一般都會讓他們排查下強直性脊柱炎。畢竟這個病早期發現還是很有治療意義的。

    搞懂了跟痛症的病因後,我們再來分析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上述的那種情況。

    1,糖尿病影響肌腱、韌帶、筋膜組織的修復。這就會造成蹠底筋膜炎的經久不愈。

    2,糖尿病會引起血管病變,跟骨內的靜脈迴流本就不怎麼好,再加上糖尿病的影響,會導致跟骨內高壓,也會造成疼痛。

    3,II型糖尿病的患者很多體重較大,也可能是加重跟痛的原因。

    4,糖尿病病人常合併骨質疏鬆,這也是造成跟痛的一個重要原因。

    5,再者,糖尿病病人神經病變,有些表現為痛覺敏感,在足跟周圍的神經受到輕度卡壓時就可能出現明顯症狀。

    6,糖尿病患者組織修復差,微迴圈差,纖維脂肪墊老化退變後很難及時得到修復,因此跟墊所致的足跟疼痛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綜上,糖尿病和跟痛症關係密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現在過中秋節更有節味?還是春節更有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