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春哥66
-
2 # 蓬安小青年
1、藝術性不一。脫口秀是英文talk show的音譯,屬於舶來品,而單口相聲屬於中國傳統藝術。
2、臺本不一。脫口秀的臺本內容一般是即興的;而單口相聲普遍都有固定的臺本。
3、內容廣泛度不一。脫口秀的內容比較廣,政治、時事、名人都可以拿來搞笑;而單口相聲普遍都是隻敘述一個故事,基本沒有太廣泛的內容。
4、表演的形式不一。脫口秀表演的形式比較活潑,表演者有時會和現場觀眾互動;單口相聲表演者不和觀眾互動,只靠敘述故事把觀眾逗樂。
-
3 # 河東城事
1、含義
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
2、起源
相聲一詞,古作象聲,原指模擬別人,又稱隔壁相聲。經華北地區民間說唱曲藝進一步演化發展,並融入了由摹擬口技等曲藝形式而形成,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
脫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咖啡吧集會,在集會上人們討論各種社會問題。然而,脫口秀得到真正的發展是在美國。20世紀,隨著廣播的產生以及人們對公共集會的熱衷,越來越多人將興趣投諸於透過廣播這一新媒介進行討論,這也催化了脫口秀的誕生。
3、特點
包袱是相聲藝術特有的。包袱在相聲藝術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包袱”一詞是個形象化的比喻詞,它實際上指的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醞釀、發展的一個過程。
所謂的“三翻四抖”,則是相聲包袱常採用的結構。其中“三翻”是指對矛盾假象反覆進行渲染和強調;“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後揭露矛盾的真相。
-
4 # 網紅八卦時時報
這兩者大概有三點不同。
一是結構上的。二是技法上的。三是方向上的。
第一點:結構。
單口相聲作品基本上全都是敘事性的(可以去看看《中國傳統相聲大全》的單口相聲部分目錄),也就是說:整段作品從頭到尾講述一個故事。
當然前頭也可能有“墊話”——跟三言二拍裡大部分故事的做法一樣。
但主體一定是個故事。整段作品的結構也一定是敘述性的,敘述是線性的。
而脫口秀則沒什麼長篇敘事類作品吧。至少我還沒見過。我看到的大多是零散笑料的羅列(有些會故意選取同類題材的笑話),或者是對同一話題的論說。
敘述的結構通常是“平行”的。
具體地說,面對一段脫口秀影片,通常你從任何一個時間點開始看都是可以的,因為反正都是一個一個的笑話。單口相聲卻不行。
第二點:技法。
技法上,脫口秀的“平行結構”導致每個笑點基本上是獨立的。
也就是說,每個段子都單獨成立。每個笑點都獨自存在。笑點是以“包袱兒”為單位的。
而每個段子都可以自由地採用不同的搞笑手法。這個用諧音、下個用雙關、再下一個玩兒禁忌……
而單口相聲則不是以“包袱兒”為單位的。因為有人物、有故事,很多笑料就是從“情境”的衝突裡產生的了。是以對種種衝突、矛盾、反常的描摹,將聽眾帶入所描述的可笑情境裡,引人發笑。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1950年代新編的單口相聲《追車》——常連安、劉寶瑞都說過(常連安版本似乎更好些)。開頭兒為你慢慢描述幾個人物各自的背景、心態,接著,把這幾個人放進同一個情境裡,讓他們各自不同的動作糾纏在一起——這種糾纏產生了誤會、衝突。只有觀眾和敘述者是知道這種糾纏的真相的,大家看著這幾個人在一個無奈的情境裡亂起來、鬧起來。併為此發笑。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馬三立的《賣黃土》、《逗你玩》,張壽臣的《賊說話》,都很典型——笑點出自情境。
第三點:方向。
說“方向”也可以,說“追求”也可以。反正我想說的是——脫口秀與單口相聲,這兩種藝術形式要追求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把這玩意兒叫做表演的“方向”。據我看,密集的包袱兒、頻繁的爆笑,其實在很多年裡,並不是相聲這門藝術所追求的。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目標。
那些被人稱頌的相聲大師,也沒有任何一個是因此而被視為大師的。
也就是說,相聲並不是希望自己爆笑而做不到爆笑(近10餘年來的一些演員和作品充分證明相聲是可以做到的),而是在之前的很多年裡,相聲並未以爆笑為己任。
“語言藝術”四個字不只是爆笑那麼簡單。相聲能為人帶來的也不只是“爆笑”。只追求“爆笑”的相聲未必是好的相聲。
當然,好的相聲是否仍被這個時代所賞識、為這個時代的人們所需要,就另當別論了!
但在我看來,脫口秀這種樣式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追求密集的包袱兒和頻繁的爆笑。但這不是相聲或單口相聲一貫以來所追求的。說單口相聲的演員並不指望觀眾每30秒大笑一次,聽單口相聲的人恐怕大多也沒有這樣的預期。事實上,很多單口相聲作品都是在長篇大套的敘述之後丟擲唯一的一個笑點,就下臺鞠躬了——“撓撓”、“燒完啦?”、“沒賊我棉襖哪兒去了?”、“我忘拿鑰匙了。”都是如此。但奇怪的是,這些全篇只有一個笑點的單口相聲卻被公認為單口相聲的經典之作。我覺得這足以證明,單口相聲與脫口秀在追求的方向上就是不同的。多說幾句:常聽相聲的人恐怕會與我有同樣的感受:那些真正經典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作品是“百聽不厭”的。而這種“百聽不厭”就很能說明問題,當你已經完全對每一個“包袱兒”爛熟於胸,而卻仍然津津有味地反覆收聽,你在欣賞的是什麼?是敘述本身的美妙,是語言本身的精巧,是每個語氣、節奏帶給你的愉悅感。這才是上好的相聲作品所應該達到的境界,這才是相聲演員應該努力的方向。
其實作為觀眾的我們只要這些表演方式能給我我們帶來歡樂,那我們就不要去糾結區別,笑一笑十年少,祝大家笑口常開!!!
-
5 # 精彩影片文章
脫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格蘭地區的咖啡吧集會,在集會上人們討論各種社會問題。然而,脫口秀得到真正的發展是在美國。20世紀,隨著廣播的產生以及人們對公共集會的熱衷,越來越多人將興趣投諸於透過廣播這一新媒介進行討論,這也催化了脫口秀的誕生。與今天不同的是,那時的脫口秀大都是一言堂,即一位專家向聽眾發表觀點,而沒有聽眾的參與。從1933年開始,許多新的脫口秀形式出現,觀眾也有機會主動參與到討論中。而同時,脫口秀的關注點經常被放在一些受到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爾單口相聲是相聲中的一種形式,一個人說稱為單口相聲,兩個人為對口相聲,三個人以上為群口相聲 。 單口相聲是在民間笑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既有相聲的特點也繼承了民間笑話、故事、評書的藝術手法。它故事性強,情趣橫生,因而在社會上也得到廣泛流傳。
-
6 # 涼夜軒
單口相聲是相聲表演的一種形式。
相聲分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對應的表演人數就是一人、兩人、三人及以上。
一個人表演的叫單口相聲,有別於評書和脫口秀。單口相聲我們熟知的是劉寶瑞、楊少華等人。
單口相聲在內容上側重於反映人物之間的對話, 並主要依靠對話構成包袱、塑造形象。由於其創作中對包袱的組織要受情節、人物性格的制約,所以單口相聲創作的難度很大。
表演單口相聲的演員可以叫做敘述人。由於敘述人把他所熟悉的事物,用第三人稱敘述的方式說給觀眾聽,這就決定了敘述人在敘述故事過程中以採取客觀的態度為主。
演員對故事常常直接加以評價。一般相聲演員把這叫做“自己系‘包袱兒’”和“自己抖‘包袱兒’”。
也就是說,單口相聲一般將別人的故事,甚至講我們熟知的古代故事,用相聲的手段進行處理之後進行表演,並加以評書,需要自己一個人完成鋪和抖。
而脫口秀則通常對當下熱點人物或事件進行調侃,如果要說故事,一般以自己為主角,也就是第一人稱來表達,透過自嘲或以自己眼中看到的內容找到包袱。
脫口秀形式比較多樣,也沒有更多的限制,只有符合主題,能迅速讓觀眾get到你設定的笑點,可以用影片、照片甚至PPT來起到輔助作用,當然,也可以找助手、觀眾來配合,這在單口相聲中是罕有的。
而且由於脫口秀的節奏很快,通常不會鋪墊,直接以反轉或意外的結局讓人眼前一亮。
在《歡樂喜劇人》中出場過的艾傑西、孫建弘甚至方清平的節目,嚴格來說都是脫口秀,而不是單口相聲。
-
7 # 鄭捕頭
雖然同為以說為主的喜劇藝術,但相聲和脫口秀的不同之處還是非常多的。
對口相聲都是兩個人的進行表演,脫口秀一般都是一人表演;相聲分為傳統相聲和新相聲,脫口秀只有老段子,並沒有傳統作品的說法;相聲很多時候都是以第三人稱進行表述,而脫口秀多為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事情;相聲作品時間比較長,尤其劇場相聲一般都在20分鐘以上,脫口秀表演除非是專場,一般都是10分鐘左右;相聲演員絕大部分都有師承關係,脫口秀並沒有這樣的講究……
不過話說回來,兩者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都是以講述和評說作為主要表演內容,都要講究表演節奏,製造笑料都有一定的規律等等。
今天想說的,兩種藝術對大致所屬同一件事情的表述,有什麼區別。
其一,笑料。
相聲和脫口秀的最終目的,都是把人逗笑,不過把觀眾逗笑的這個笑料,兩者的說法不同。相聲管它叫包袱兒,而脫口秀叫做梗。
包袱兒的說法,早在清末就已經有了,是舊相聲藝人對笑料的形象比喻。包袱兒就像一個裝滿笑料的包裹,演員先埋下伏筆填包袱,然後組織語言系包袱,時機成熟之時突然出人意料地解開包袱,將笑料抖出來,也就是所謂的抖包袱兒。
我不太清楚“梗”這個詞的具體由來,可以確定的是儘管脫口秀演員都這麼說,但它並不是脫口秀表演所專有。據說這個字是對“哏”的以訛傳訛,而哏的說法同樣也來自相聲,比如逗哏和捧哏。如今除了脫口秀,綜藝節目中也常把笑料稱作梗。
我印象中以前的綜藝節目也曾經順著相聲的說法,把笑料叫做包袱兒,而到了網路時代,很多講法都從快從簡,與網路天然貼近的脫口秀,可能也就慢慢採用了這種更為簡潔的說法。
其二,作品。
這就不得不說到段子這個詞。最早在相聲當中,段子就是指作品,相聲演員內部也經常說成是“活”,一個段子、一段作品也可以稱為一塊活。而隨著網路笑話在微博的興起,段子逐漸成為網路笑話的統稱,而寫這些笑話的人,也被稱為段子手。
在脫口秀演員這裡,段子有時候是指一整個作品,有時候單指作品中的某一個橋段。
其三,洩露笑料。
在相聲表演方面,洩露笑料叫做刨活。它以前是單指演員提前把後面的包袱兒說出來,此舉會嚴重破壞表演節奏,包袱兒往往因此而失效,是相聲表演的禁忌之一。不過到這些年,由於劇場內觀眾互動大大加強,很多觀眾會在臺下接臺詞甩包袱兒,這種情況也開始被叫做刨活。
而脫口秀表演方面,不管是自己洩密還是觀眾搗亂,都被叫做破梗。這個破不是破舊的破,而是破壞的破,意味著笑料被提前點破,演員很可能因此亂了陣腳。
其四,笑料的重複。
這是喜劇表演的一種手段,就是將前面一個笑料在後面再進行重現,間隔使用的效果往往會使效果加倍。
相聲中的這種重複沒有專門的說法,基本就可以叫做重複。比如《夜行記》裡“撞藥鋪裡去”就是一種重複,更典型的是《巧立名目》中的“領導,冒號”。
脫口秀也經常使用這種方法,有的還不止一次進行重複,被脫口秀演員稱作call back。它本來是回電話的意思,被脫口秀演員借用過來。很多演員都使用過這種手法,比如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節目中,老田多次重複car engineer,而最新一期節目中,周奇墨在表演末尾再次說出“晚安北京”,引發笑聲並意味深長。
相聲有時會自我封閉
說到這裡,想起幾年前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大山老師的採訪。
他是聽著脫口秀長大的,對這種表演方式絲毫不陌生,如何鋪墊,如何展開,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大山表演脫口秀時儘量拋開相聲味道,但他此前所學的相聲表演手法,以及和觀眾現場互動的感覺,還是能在表演中用到。
大山認為相聲演員有時會自我封閉,宣稱相聲藝術是笑的藝術,而其他喜劇形式都為下品,這是不太合適的。另外從手法上說,相聲講究三翻四抖,但其實這並非相聲獨有的方法,西方的脫口秀也講究三翻四抖,只不過不叫這個名字,英文叫Rule of three,也就是“三”的規律。很多相聲演員認為三翻四抖是相聲祖師爺傳下來的,大山坦言,其實只要講幽默說笑話,都會逐漸摸索出這樣的規律,這是一個普遍規律。
去聽去看去感受
我既聽相聲也看脫口秀。兩者進行比較,不能說絕對的孰優孰劣,關鍵不在形式,而在演員和作品。
相聲如今的市場比脫口秀大很多,幾千人的大劇場也能滿坑滿谷,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更接受歷史更久的相聲。但當今優秀的相聲演員和作品並不多見,很多時候演員都在表演一些過於陳舊的老段子,或者不講原則地改頭換面,聽上去已經不是一種藝術享受,也很難真正笑出來。
脫口秀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還很短,它沒有形成相聲那麼大的市場,但由於熱播節目效應和李誕、池子等脫口秀明星的出現,也吸引了不少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目光。一些起步較早的演員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有更多新人正在摸索和試錯,整個行業既蘊藏生機又野蠻生長,有些演員給人驚喜,有些則讓人失望。
如果你喜歡笑的藝術,就不該輕易否定其中一方,而是要去聽去看去感受,認演員,看作品,兼聽則明。
-
8 # 無劍的劍客
如果把單口相聲和脫口秀都看成一篇文章的話,那麼脫口秀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那麼單口相聲就是記敘文,通篇都是圍繞一個人或一件事去說的。
脫口秀是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大多是有一個人在舞臺上表演。 表演風格輕鬆活潑,表演內容天馬行空,為了證明或突出中心利益,可以在一段當中列舉出各種不同的事例,有時候都能感覺這些事例之間毫無關聯性,比較隨意隨性,似乎就是想到哪兒說哪兒。但是實際上脫口秀也有自己的中心主題,那些看似互不相連的事例,其實也都是為了突出中心主題服務的。這就好比聽當今方清平所謂的單口相聲,聽上去感覺有些本身就是脫口秀,與傳統的單口相聲已經相去甚遠了。
單口相聲,尤其是是傳統的單口相聲,大多是圍線一個人或者一段事來講述,事件更完整,人物更突出,主題更鮮明。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表演的絕大多數單口作品,都有這麼個特點。像是《山東鬥法》、《珍珠翡翠白玉湯》、《小神仙》、《連升三級》等等單口小段兒,表現的更為顯著。即使是像《君臣鬥》、《化蠟釺》、《謝學士》、《黃蛤蟆》等中長篇單口相聲作品,也基本上是圍繞幾個人,或者一件事去講述的。總體上來說,聽單口相聲,更像是聽評書或聽講故事,只不過是內容上或表演上增添了許多包袱和笑料,可我們是聽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的。
另外,脫口秀可以是即興表演,更考驗表演者的臨場應變能力。單口相聲是有文字的,更考驗表演者的基本功。
-
9 # 薛白袍
脫口秀往往會在一個故事之中講明白一個觀點,甚至故事都未必完整,但是觀點必須鮮明。為了講述這個觀點,演員設計的故事短平快,一切講述都圍繞著觀點展開。
脫口秀也和相聲一樣需要鋪平墊穩最後翻包袱,但是脫口秀給的刺激時間很短,一個十分鐘的段子每一兩分鐘都會丟擲一個梗,讓人們發笑。
脫口秀的梗有時候演員設計的和觀眾預期不再一個頻道上時,就不會響,相聲術語叫泥了。如果觀眾笑了,說明這個梗就炸了,如果能讓觀眾笑個不停,就叫炸場子了。
炸場子的案例,比如今年《脫口秀大會》上趙小卉被淘汰時候的感言,幾乎一句一個包袱,現場從觀眾到領笑員笑的停不下來。
這段脫口秀精妙之處在於,用了很多效果最近的新聞素材,比如卡姆吸毒等等,但是又不說破,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的情況下,自然起到了奇妙的作用。
這有點類似於于謙父親王老爺子,讓觀眾感覺熟悉又陌生。
其實岳雲鵬在德雲鬥笑社那個綜藝節目中那段單口,應該也算是脫口秀,小嶽嶽的控場能力一流,如果放到脫口秀舞臺上,他這段表演也是一段炸場子表演。
相聲這點和脫口秀很像,原來的諷刺相聲其實就是此類。
包裝成相聲的脫口秀。
現在王自健不說相聲了也不說脫口秀了,專心做一個演員,白袍同學覺得還是有點可惜。
單口相聲和脫口秀不同一點是,一般單口相聲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不要求作品炸場子,一段單口有時候只有一個笑點也行,比如馬三立的《逗你玩》,其實就是最後那個底是笑點,整個故事都在為這個底做鋪墊。
那個故事設計的很巧妙。
還有劉寶瑞大師的《化蠟扦》,也是百聽不厭的單口,整個故事其實也沒太多笑料,最好玩的是最後的反轉,很多觀眾開著上帝視角來聽故事,也是為了最後能爽那麼一下。
最近聽了很多脫口秀,有的中間過程很精彩,但是到了底就洩氣了,這有點像我脫了褲子,你就給我看這個的感覺。點我覺得脫口秀得像相聲學學。
單口相聲其實更多的是靠近評書的一種方式,而當年郭德綱的很多返場小段,和現在的脫口秀很像,用四五分鐘講個小故事,能讓人笑出來了,郭師傅的功力還是很深厚的。
單口像茶,適合慢慢品,越品越有味道。
脫口秀像一杯烈酒,辛辣刺激,快樂給的直接,但是因為太快,往往不會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比如我現在還能想起馬三立的逗你玩,但是脫口秀大多聽過就忘了,印象深刻的大約就是楊笠被消音的那一段:男人~LJ~
因為被消音了,反而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這個年代人們壓力大,生活負擔沉重,需要脫口秀這種短平快帶來快樂的娛樂方式,哈哈一下,明天再為房租發愁。
那種需要細品的單口,適合有閒有錢的人,帶著一個漂亮姑娘,喝著三萬一兩的菊花茶,慢慢消磨一下午的時光,等待天黑。
這時候如果聽脫口秀就有點煞風景了,因為太短,不夠消磨時間的,但是單口就挺好,足夠長,時間充裕,瞭解傳統文化又顯得很有文化,挺好。
-
10 # 韻律哥哥666
最大的區別,脫口秀節奏更快,笑點更密集。單口相聲可以講究鋪平墊穩,節奏平緩,甚至一段裡只有一個包袱,像《逗你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單口相聲小點少,但確是少而精、四兩撥千斤,還是說到《逗你玩》,整個節目只有最少一小部分有笑點,但是由於前半部分做了大量鋪墊、烘托,讓笑點還有爆發力,讓聽眾笑瘋。脫口秀達不到這個搞笑程度,一個個笑點力度欠奉,只能靠數量補償一下。
-
11 # 本人字敦敏
我的理解,脫口秀和相聲唯一的區別就是,脫口秀是幽默,對生活幽默的解讀。相聲和二人轉都是紮根於人民群眾中的藝術,主要以搞笑為主。所以我心中脫口秀一哥永遠都是龐博和呼蘭。
-
12 # 佛曰如是我聞
脫口秀是西方現代興起的,以各種幽默,諷刺的言語來評論事物,表達觀點的一種節目;單口相聲就是單人表演的相聲,相聲從社會底層誕生,核心就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種種正常、反常的事物,透過藝術加工後呈現給觀眾,特點是隻呈現,不評論,所以初期的相聲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因為各種色段子,各種屎尿屁,但好的相聲真的非常非常優秀,能讓人回味無窮。
-
13 # 大森林裡的河馬
二者區別很大。談二者的區別,就得先了解什麼是脫口秀。脫口秀新興於國外的一類評論性電視節目。由一些對某類問題有經驗,口才又好,表達能力強的節目主持人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評論。在幽默的語言,輕鬆的氣氛中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講解或批判。在國外,他們就認為單口相聲是脫口秀,其實二者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對演員要求標準不同。脫口秀演員不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只要口齒伶俐,思維敏捷,有幽默感,就成功了一大半。而單口相聲是相聲門類中最難的,最不好表演的,基本功要求最高的。它要求表演者必須有深厚的相聲功底,對作品對人物有很強的掌控能力。第二,表演形式不同。脫口秀表演形式比較寬鬆,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可以在臺上有較大的肢體語言動作,和誇張的表情,不需要過度塑造人物形象,只要把事情評論清楚即可。而單口相聲正相反,他要求表演者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塑造出不同的人物,但不能有太大的舞臺動作,誇張的表演形式。同時,還要求塑造出的人物的性格要鮮明,鮮活,引人入勝,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和老先生背古書一樣枯燥無味。但不強調評論功能。不信您聽聽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的作品,閉上眼睛就是一幕情景喜劇。這就是語言的藝術,而脫口秀達不到這一深度,要靠語言包袱來支撐。第三,沒有互通性。相聲演員能說好脫口秀,相反,脫口秀演員一定說不了單口相聲。這足以說明脫口秀的門坎要比單口相聲低的多。
-
14 # 於小小
脫口秀是最近幾年風靡的一種娛樂方式,受很多人歡迎,我也很喜歡,尤其池子的脫口秀,總是能讓我開懷大笑。但是,我覺得脫口秀還是有區別於單口相聲的。我覺得脫口秀是快餐,整個一期節目是用很多段子,笑話,透過主持人的連珠妙語連在一起的,看的時候頗能身臨其境,看過,笑過就忘了。
單口相聲是正宗的中式大餐,吃過後,回味無窮,而且,單口相聲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單口整場講的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整場下來要相互連貫,要講的精彩,使觀眾願意聽,還要在當中加上各種笑料,還不能跑偏,想想都很難。沒有一定的水平是說不成的。當下,中國最受歡迎的單口相聲演員非郭德綱莫屬,看郭德綱的單口相聲演出現場,好多觀眾都能跟著郭德綱老師念定場詩,可見有多受歡迎了。
-
15 # 閒白社
我的觀點很簡單,不說什麼脫口秀是舶來品之類的,單從包袱的構成來說,脫口秀屬於單口,相聲包袱組織講究三番四抖,但是脫口秀的包袱結構很簡單,大部分是一番一抖。
額,基於什麼叫做番,什麼算是抖,不是今天的重點,有機會解釋吧。我的觀點是脫口秀屬於單口相聲的一種,至少從技巧上來說,相聲組織包袱的技巧上包含著脫口秀的技巧。
在相聲的十三門基本功裡面單口相聲只是一門基本功,脫口秀猶如是單口相聲裡面的一個分支。
脫口秀單獨拿出來算一種表演形式,和口技一樣,單獨算一門技藝,也可是劃歸到相聲的一門基本功上。
所以說相聲演員可以從脫口秀演員身上學一些東西,兩門藝術可以交流,有互通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有些地方就是脫口秀,這也是相聲演員王自健,擺脫相聲演員的身份之後可以直接去說脫口秀。
但是相反,脫口秀演員想要直接去說相聲,就有點開玩笑了。拿一門基本功來算做相聲這肯定是不行的,何況脫口秀甚至代表不了單口,只可以看做是屬於單口的一部分。
湊個小節目說這當單口相聲表演來看是可以的,畢竟這中間的定義模糊是在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的。
-
16 # 娛扒府
差別大了,誰說都是用嘴說話,可本質還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耍嘴皮子、抖機靈,標榜的是腦子快,“毒舌”,另一個是曲藝形式,是能傳承的文藝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的區別
前一段時間曹雲金參加了脫口秀演員的集中地《吐槽大會》,從他的表現和口才可以看得出來,相聲演員轉行做脫口秀演員實在是大材小用。其噁心人、挖苦人、抖機靈的方式不見得比專業的脫口秀演員少多少。這個是天生的優勢,畢竟相聲演員就是從事的說話技巧的研究。
反觀脫口秀演員,特別是《吐槽大會》中的脫口秀演員基本上都是抖機靈、“毒舌”、挖苦人的居多,他們不太在意自己的語言方式,反而以自己的“毒舌”沾沾自喜,以自己能夠說的別人啞口無言為最終的目的。
單口相聲不好說
自打有相聲這種藝術形式以來,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的單口相聲演員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如果是兩個人來表演,有抖包袱的、有翻包袱的,這節目做下來也能順風順水。可是單口相聲不行,抖包袱、翻包袱全得自己一個人來。
而且,單口相聲不是抖機靈,也不是毒舌,是需要紮紮實實的笑料、包袱,不然,你不可能做的了單口相聲演員這個職業。這個職業是有門檻的,不是是個人都能做。
-
17 # khl心情愉快
單口相聲是以逗樂的形式,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而脫口秀也是一次講十幾個小笑話!差別太大了!而且口齒沒毛病的都能講
-
18 # 愛思記憶
1、藝術性不一。脫口秀是英文talk show的音譯,屬於舶來品,而單口相聲屬於中國傳統藝術。
2、臺本不一。脫口秀的臺本內容一般是即興的;而單口相聲普遍都有固定的臺本。
3、內容廣泛度不一。脫口秀的內容比較廣,政治、時事、名人都可以拿來搞笑;而單口相聲普遍都是隻敘述一個故事,基本沒有太廣泛的內容。
4、表演的形式不一。脫口秀表演的形式比較活潑,表演者有時會和現場觀眾互動;單口相聲表演者不和觀眾互動,只靠敘述故事把觀眾逗樂。
脫口秀圖片:
單口相聲圖片:
擴充套件資料:
脫口秀在表現形式上,不僅有現場觀眾參與的談話節目,也有無現場觀眾的談話節目,不僅有帶嘉賓的談話節目,也有不帶嘉賓的談話節目,不僅有在演播室現場錄製的談話節目,也有利用衛星通訊技術讓不同地域的嘉賓同時進行交流的談話節目。
單口相聲在表現形式上,是一個人說,在民間笑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既有相聲的特點也繼承了民間笑話、故事、評書的藝術手法。在編寫創作相聲段子時,有意識地按相聲的特點組織起幾個或多個讓人聽了發笑的笑料。
-
19 # 天雨146927234
單口相聲是對口.群口.相聲劇的另一種表演形式。它表演只是有一名相聲演員,在表述相聲故事中,一人跳進跳出幾乎同時塑造多個人物形象。與講故事不同的是它運用相聲的喜劇元素,在故事中有若干的喜劇衝突產生的喜劇效果。在相聲創作中運用鋪平墊穩的三翻四抖的藝朮手法,揭穿矛盾製造笑的包袱,與觀眾身邊生活中的事產生共鳴,而引發觀眾發自內心的喜笑,它是真實的也是藝朮的。所以,稱做單口相聲也是區分逗樂耍笑.歇後語.噱頭等的不同的地方。總之,單口相聲是以相聲創作的藝朮手法,展現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喜劇藝朮形式,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短平快的曲藝形式之一。謝謝邀談。
回覆列表
1、藝術性不一。脫口秀是英文talk show的音譯,屬於舶來品,而單口相聲屬於中國傳統藝術。2、臺本不一。脫口秀的臺本內容一般是即興的。而單口相聲普遍都有固定的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