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雙響炮

    我從全面分析一下整個西遊記矛盾

    大家討論的很多關於西遊記中的矛盾都是從劇情的角度來看的,即這件事的起因、發展、經過、結果符不符合邏輯,但是個人認為,對於文學作品,單純討論這些是沒有價值的,比如後現代主義小說,其主要特徵就是非理性,反傳統,而它的邏輯就難以用一些評判標準去衡量。西遊記作為一本神魔小說,就是作者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再者,西遊記成書的時代是我國小說發展剛開始沒多久的時候,其小說結構也與當代小說有很大差異這都不足為奇。

    好了下面進入正題,#(哈哈) 西遊記開篇詩最後一句“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轉”口氣很大,足有“天書”的氣勢,但我認為它絕對擔得起這個稱號,因為它解決了一個很大的矛盾,一個歷代哲學家都在探討的矛盾-----就是關於人性的慾望與理性的矛盾。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原動力,所以有矛盾是一件好事。叔本華在這一問題上認為這種矛盾是難以調和的,提出了他關於鐘擺的論調,即“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這二者之間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當你需要為生存而勞作時,你是痛苦的;當你的基本需求滿足之後,你會感到無聊.”而理性在慾望面前似乎不堪一擊,所以他是悲觀主義的。西遊記中對於這個矛盾的集中體現就是孫悟空,孫悟空在書中主要乾了三件事-----為求長生不老拜師學藝、大鬧天宮、西天求取真經。而這一過程簡直就是這一矛盾從發生到激化,最後解決的過程。人生而有慾望(這裡的慾望為褒義),猴子的慾望就是長生不老,所以他為了這一目的能夠離開花果山這個福地,而遠涉重洋,可以說整個拜師學藝的過程,孫悟空帶給人的都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形象,不畏艱難,勤學善思,所以積極的慾望人們是歡迎而不排斥的,然而矛盾也就此展開,菩提祖師點明瞭悟空所修之道是“非常之道”,上天要降下報應,也就是說“想長生不老,沒那麼容易!”所以悟空的求長生之路剛一開始就受阻了,後來悟空心性不定,在人前賣弄,祖師就把他趕走了,能交的都交了剩下的就看自己的造化了,到此拜師學藝就結束了。

    下面一部分就是大鬧天宮了,悟空回到了花果山,就像一個初世為人的人剛進入社會,只有一腔激情,卻被現實的條條框框所累,這便是矛盾所在。武力清除混世魔王后,龍宮奪寶,強銷死籍,如果說第一個還是一種“正義”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後兩個完全就是自我慾望的發展,這裡其實不得不說是,謀求發展是生物的本能,這是一切進步的動力,但人身處社會之中,社會有道德、法律,搶別人的東西就是不符合社會規則,但我們不會覺得一隻獅子搶獵豹的食物有什麼不道德的,因為獅子沒有社會規則。此時的悟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在社會之中,認為自己還是一隻猴子,自己這樣做是沒問題的。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這時他的心態其實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超過別人,“憑什麼他就能當領導?”一般人也就忍忍,背後努力,可悟空不幹了,辭職去了。在這裡要說的是,天庭不能等同於封建統治階級,也不能等同於封建制度,天庭應該是世界規則的維護者,是保證天界、人間、地獄能良好運轉的機構。而全書的重點也完全不在“革命、鬥爭”這個問題上。之後的故事大家已是滾瓜爛熟。個人慾望與社會理性的矛盾衝突達到了最大值,而且雙方都有理有據,其實我個人認為悟空此時身上所散發的人性光輝,一點也不比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差,看的著實讓人感動,這與尼采的哲學思想是一致的,悟空就是他心目中的“超人”,就是反理性的代表。然而,結果是超人之火被撲滅,五行山下定心猿。也說明了人類構築出來的理性世界怎麼能夠在悟空的大棒下就此瓦解?就算在今天世界依然如此。那到底該怎麼辦呢?很顯然作者花這麼大的篇幅去講大鬧天宮,他對於猴子的表現絕對不是說個好壞,就此罷了,他其實是在試圖探究人性慾求與社會理性之間的矛盾,所以,此處無所謂好壞、善惡,如果西遊記就此結束也就不會有開篇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轉”這句詩了。所以有了接下來的取經的故事。

    取經的故事就和宗教有關係了,但我認為它也僅僅是以宗教作為背景,雖然西遊記中的神佛眾多,但是他們都和實際的佛教、道教人物不相關聯,在西遊記中自成體系,構建了一個神仙系統,(真是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創造力!)這部分是整本書的主體,看來作者是有意向用最大的篇幅去講如何實現矛盾的解決。悟空一開始是為了長生不老走上了修道的道路,只不過是“一朝有變散精神”,如來為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參加西天取經,修成一個正果(其實是如來自己要向東土傳經)。被壓了500年,悟空其實也算是明白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恣意妄為,要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這從他與菩薩的對話便能看出。如來給他指明瞭一條路,這也是悟空願意的,從此他便重新走上了修道大路,對於悟空來說,主要便是修心。其實矛盾的解決就是採用西天取經這個方式本身,首先,取經是修道的正途,是真善美的,這不管是神仙還是,妖怪都認同的,所以悟空才能到處求得幫助,路上也有妖怪想要取經也映證了這一點,也就是說取經是符合理性的,是大家公認的修成正果的方法。如來透過這一方式,滿足了悟空想要長生不老,又能獲得眾神認同的願望(蟠桃會沒有邀請悟空也說明了之前雖然受了仙祿,但無功無果,終究無法得到認同),可謂是將其欲求引入理性,實現了這兩者的統一。所以人的能量雖大,但無正確的引導,就會像悟空之前那樣造成大禍,而心性不定,就難以完成大事,所以給悟空帶上緊箍咒,以收其心,心意合一,就能戰勝自己,戰勝困難。

  • 2 # 叫我小俊俊唔該

      但皈依後、特別是保了唐僧之後,就有了很多有形無形的清規戒律的束縛。比如,他不能只顧自己逃跑,還要救出被妖精俘獲的唐僧;他不但要打跑妖精,還要把妖精降伏;他不能攜帶唐僧騰雲駕霧直奔大雷音寺,而必須在陸地上亦步亦趨走著去面見如來;他不能隨意殺生;繳獲了有助於降妖捉怪的“寶物”還要“交公”,“緊箍咒”的威脅也使他受到了種種限制。

  • 3 # 真相很簡單

    自由。

    一個石頭裡出來的猴子,就想過自由自在的日子。

    然後,這個世界豈能有自由自在?

    一番爭鬥的結果,只能是被壓在五行山下。

    想自由嗎?

    那麼,兩條:

    第一,妥協與屈服,接受強權的價值觀,放棄自我。

    第二,用實際行動,證明你的妥協和屈服,那叫什麼來著?投名狀。

    什麼是投名狀?就是把與你類似的同伴,一個個幹掉。

    唐僧是什麼,是誘餌。

    把有二心的、不同價值觀的那些傢伙都引誘出來,一一干掉。

    幹掉這個詞不好,叫超度吧。

    對於唐僧來說,這是九九八十一難。

    對於佛祖來說,這是九九八十一次特種行動。

    對於猴哥來說,用執行這些行動,換來身份的認同——你是我們的一分子,你自由了。

    這個自由當然是體系內的自由,當絕對的自由不存在,那就只有去求得這種自由,這一過程就叫做《西遊記》。

  • 4 # 落入空門怎知紅塵

    自己單幹誰都打的過,團體乾的時候能力下降,說明猴哥透過500年思考明白了,自己蠻幹沒有好的結果,做人不能太耿直

  • 5 # 使用者晨夢

    西遊記貫穿全書主要矛盾是陽與陰的較量,神仙與魔鬼的鬥爭,也就是正義的力量永遠是勝利的,邪惡終久會身敗名裂的下場,猴哥的矛盾是它與法術語咒的制約,猴哥的七十二變也不如來佛的法術利害,大鬧天宮沒有能制負它的,西天取經一路降妖捉怪取經而歸,最後還是如來佛收負了它…

  • 6 # 止水如心

    小說《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貫穿全書的主要矛盾,我個人淺見:就是唐僧的肉眼凡胎、只知慈悲、愚昧無知、不辯人妖、不分是非真假和孫猴子的火眼金睛之間的矛盾。另外還有天庭的腐敗、管理混亂。孫猴子的矛盾,也是由上述主要矛盾派生出來的,眾人皆睡我獨醒,因此,孫猴子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中,是非常困難的,內心也是特別糾結的。

    我個人理解,作者吳承恩先生主要生活在明朝後期,他是以神話故事,揭示出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

    一,是明朝廷(天庭)內部的管理混亂,各級官員的腐敗、墮落。

    二,國家各級行政機構的運作機制,已經遠遠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三,一邊是層出不窮的各種社會問題(妖魔鬼怪橫行),一邊是人們的醉生夢死、渾然不覺。比如像唐僧(朝廷)的不辯是非,豬八戒(官員)的貪色、貪吃、貪睡,沙和尚(老百姓)的憨厚、老實,還有白龍馬(間或出現的個別覺醒者,後人評價小說《西遊記》時總是會忽略白龍馬的作用)的偶然覺醒。

    個人淺見,不一定正確。

  • 7 # 老漢未忘國家事

    西遊記貫穿全書的矛盾,就是釋教勢力要謀生,需要佔領別人的地盤。但是其他地方不需要(排斥,老百姓不肯信仰)它,只能往中國地盤來才有生存的希望。如來繼承了古佛佛教成為教主,看到原有的觀音、文殊、普賢三個菩薩已經在中國各有地盤,就有了搶地盤的主意。要知道中國原是道教勢力和官府勢力的天下,不交門票費就進來搶地盤,道教和官府是不會鳴鑼開道的!一來中國有不少造反的,都被鎮壓殺害了。二來官府皇室家族爭權奪利,也殺了不少失敗者。皇帝當的穩不穩,陰間地府(包括民間輿論)是總要抓辮子議論紛紛的。於是李世民進陰間,就算有個交代;開辦水陸大會祈禱,超度鬼魂(哄人的把戲不做不行)。佛教就是利用中國傳統有超度陰間的理由,說你那個不行不行啊,必須按我的經文來做。於是透過“左道旁門伎倆”撬開了中國的大門,官府承認了。從此和道教分庭抗禮了!

    孫悟空作為“沒爹沒孃生育”的野路子(乾脆叫石猴)猴,就像一個正常的兒童生長在花果山。他也有不永遠知足的特點,就是好鬥天不怕地不怕,作為低矮的猴族,要想贏得過高大威猛的妖精,必須有本事。透過漂洋學法,取棒銷壽,爭取到了“長命百歲”。至於驚動天庭被招安,也是上天好生之德吧。有了齊天大聖,就要天上神仙都尊敬他。蟠桃宴不請他,有氣就攪亂(誰叫王母娘娘不尊敬他呢?)。吃了番番的虧就是不服輸,能打贏多少就打。壓在五行山下幾百年,唐僧救他出來拜唐僧為師,也是要唐僧有個客客氣氣,坦誠相待的意思。唐僧觀音給他戴上金箍,認為他們有欺騙行為,他雖然有怨言但不想再造反了。護著唐僧一路西行取經,矛盾不少,大矛盾就是覺得天庭、如來、唐僧串通一氣,路上動不動念緊箍咒痛來折磨他;天庭派來的不少妖精讓他吃了不少苦;也有如來的親戚,老鼠蠍子還有黃毛童子來搗亂,就是把孫悟空折磨的死去活來吧。孫悟空是在歲月如梭中漸漸明白道理,為了唐僧取經大業不屈不撓任勞任怨,一路戰勝多少艱難險阻完成任務,實實在在配的起“鬥戰勝佛”功果的。孫悟空個人的經歷和矛盾,難道不也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中經歷的磨難嗎?

  • 8 # hg170000

    主要矛盾是出在師徒四人間的矛盾,也是師徒四人經常鬧矛盾,結果經常被各色妖精鬼怪的有縫可鑽,從而經常發生唐僧被抓的事故。

  • 9 # 山脊406

    《西遊記》貫穿全書的主要矛盾是正義與邪惡,統治與被統治,壓迫與反壓迫之間的矛盾。書中師徒四人,天庭地府,神仙妖怪各代表當時的封建社會各個階層人生百態。如同《聊齋》一樣,作者在借神仙妖怪而刺謔當時社會。

  • 10 # 吉月文

    什麼叫主要矛盾?一般文學當中很少用這樣的說法。最常用的說法應該是主題。在反映主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對立雙方,於是在形式上就會出現一種矛盾對立的現象。

    明白了這一點,再來看西遊記的主題問題。而這恰恰是目前西遊記研究當中最大的困境。西遊記的主題是不確定的,現在沒有形成主流的一致意見,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西遊記的主題如此晦澀,從而成為四大名著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辦法進行主題解讀的著作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作者身份的不確定。雖然現在文學界當中還有很多人主張吳承恩是小說的作者,但是這種觀點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學者們所否定,不過否定吳承恩並不能解決作者的身份問題,現在最合理的觀點應該是沒有辦法確定真正的作者。

    吳承恩的作者身份是由胡適考證確定,然後在當時得到學術界的主流認可的。最主要的依據來自於明代淮安府志當中的一個記載,但這個記載本身的可靠性不是很強,也不能否定同名現象的存在,所以很有可能並不是現在所指的西遊記這本書。民國晚期,在故宮博物院整理發現了吳承恩的文集射陽先生集。從這個文集的文學水準和思想意識傾向來看,吳承恩不具備成為作者的條件。

    那麼誰才是西遊記小說的真正作者呢?現在一部分學者主張,嘉靖時期的狀元首輔李春芳是比較有可能的作者。李春芳是江蘇興化人。在西遊記現存最早版本當中序言當中提到的華陽洞天主人,和李春芳曾經所使用的字號非常相似。李春芳的祖籍是江蘇句容,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道教名山茅山的所在地,李春芳因此對於宗教很感興趣。而小說當中頻繁出現的江淮官話,其實也可以呼應李春芳的生活背景。

    這種說法總體來說其實比吳承恩的說法還更可靠一些,但是同樣面臨著證據不夠充分的問題。所以同樣不能輕易下定論。

    小說作者身份不確定就導致研究者無法透過對小說作者生平的考察來仔細分析小說的主題,而主要依靠對小說文字本身的解讀來探尋主題,這樣的話難度就會比較大。

    第2個原因就是小說本身的解讀難度大。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西遊記是一部類似於童話式的作品,所以應該是四大名著當中最容易解讀的,其實事實恰恰相反,西遊記是四大名著當中主題最隱晦,最難以解讀的,其深度超過了紅樓夢。

    導致小說解讀難度大的最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是小說題材導致的。西遊記是神魔小說的開創者和代表作。與其他三部小說相比,西遊記描寫的世界光怪陸離,雖然反映人間,但又和人間有諸多區別。這就使得解讀的時候,不能單純的依靠歷史記載和現實比較,還要考察作者自身所設定的意向等內容來分析,很顯然就加大瞭解讀難度。第二是作者大量採用了影射手法來進行創作。簡單舉幾個例子。大鬧天宮,使得天庭幾乎毀於一旦,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影射明代前期的一個重要事件,土木堡之變。取經路上壽星的白鹿化作妖精,要使用小兒心肝,也被學者認為是影射明代的時候,太監在地方上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百靈下凡危害世間,卻能在最後關頭得到神仙搭救,其實也是一種對於當時地方上的霄小之輩作亂卻受到頂層大人物庇佑的一種影射。這種顏色在小說當中比比皆是,但又不可能全部被解讀出來。細節相對來說比較好解讀,但主題方面的掩飾往往需要結合作者自身經歷來進行,但是在目前的研究狀況下很難取得突破,又反過來影響了對於文字的解讀。因此這種創作手法實際上也形成了一種障礙。

    那麼現在比較常見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呢?

    總體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類。

    第1類。政治隱喻。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種說法。這種說法的支援點在於確實有很多的細節,是用來影射明代中後期的政治現實的。但問題在於,很難從這個角度對於整個全文的主題進行解讀,這也是這種說法最大的短處。

    第2類,宗教主題。這種觀念認為,小說實際上是以整個取經的歷程來比擬修道的過程。不過有趣的是,並不是用來論證佛教,而是用來論證道教全真龍門派的修道觀念。應該說這種說法在某些方面確實和寫作的主題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呼應之處的,比如孫悟空應對的是心猿。但問題在於小說當中大量出現對佛道兩教的戲謔之語。如果作者是道教徒這一點就很難解釋。

    第3類是遊戲主題。這種觀念認為,小說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內涵,寫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娛樂。這種解讀把整個小說淺薄化了,應該說不能很好的解釋小說當中針對現實的影視。但是某些學者認為,從這個角度對主題進行解讀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從宗教隱喻的主題來解讀,那麼書中的矛盾實際上就是修道者內心的魔性和神性之間的鬥爭。

    如果從遊戲角度來進行解讀,那麼書中的矛盾,實際上就只能理解為是一種類似於取樂性質的這樣一種打鬧。

  • 11 # 天人心義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奉唐王之命到西天取經的曲折經歷。貫穿全書的主要矛盾應該是取經與阻礙取經之間的矛盾。全書透過揭示這一對矛盾的具體情況展開講述,使一個個故事形成鏈條全面展示取經過程中的艱難曲折。猴哥在取經隊伍中是英勇神武、最激進、最能戰鬥的急先鋒,探路除妖責無旁貸。他的主要矛盾應該是除妖與不能除妖之間的矛盾。他在除妖過程中收到各種阻撓限制,經過八十一難,最終取回真經。

  • 12 # 人笨就守拙

    百讀不厭是西遊,反正是神話,容各說個話。

    一、先說猴哥是“誰”?

    二、再說猴哥怎麼了?

    (另種問法:這顆叫猴哥的“心”怎麼了?)

    先看猴哥最初什麼樣子?仙石內育,產石卵,見風化作——石猴。

    這顆“心”最初也就是這個樣子,即“石”又“猴”。

    再看猴哥最後什麼樣子?全始全終,大職正果,鬥戰勝佛。

    這顆“心”最後的樣子,亦“聖”亦“佛”。

    說這些是為了說明:猴哥的外在“形”、“名”的變化,實質是隱喻的“心”在發生著變化。抓住這個實質方能認清書中種種現象之根本之必然。

    三、“心”是怎麼變化的?

    這四個地方對於猴哥分別是:出生之地、受教之地、受困之地、成佛之地;那麼(對於叫猴哥的)“心”則是:心生之地、開竅之地、心困之地、覺悟之地。

    全過程出現了四個節點,則對應了三個階段,即是猴哥的三個階段,也是“心”變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猴哥在這三個階段幹了點什麼?求學、鬥天、取經。前兩個階段猴哥表現的刻苦勤學、不畏威不認輸,可到了取經階段總讓人感到是被迫的、被束縛、被強制的,這與猴哥在前兩個階段戰天鬥地的人物性格不合。

    取經階段用“階級壓迫”的觀點解釋著實牽強,既然猴哥這一下界“妖仙”被壓迫,那作為上界的觀音菩薩等眾神佛為什麼還總是幫他?取經如是被迫那怎麼就從被迫不願意轉變到了願意?解釋不清,至少用“人物相”(即帶有“人物性格相”)的“實體的”“人物化的”猴哥解釋不通。

    那麼用“虛體的”“非人物化的”“心”哥,又能作何解釋?

    還是那四個節點三個階段,叫猴哥的“心”哥,在各個階段又是啥“心”,又都幹了點啥?

    這是隱喻的“心”的變化發展過程,由“虛體的”“心”相的變化為先,才能有機的必然的帶動“實體的”猴哥行為上的變化。

    凡心階段,即矇昧混沌心。

    凡心也是煩心,有煩心必生煩惱。煩管束(不伏麒麟、不伏鳳凰、不伏人王管束),憂生死(求學求長生、後消生死簿)則成必然。

    自由心階段,學道得道,開竅生自由心,騰飛變化無所不能,但沒有善惡約束的自由心也就成為無邊界的自由,也分不清是任性還是自由。這也造就了猴哥下界結交眾魔王為弟兄,上界打砸了個稀爛之必然。

    責任心階段,自由心有進步的一面,但無邊利己的自由也有破壞的一面,矯枉歸正,能耐大者須對其他生命也要有些許責任,生責任心,有責任心就要有擔當,有取捨,有牽絆,有難還不能放手。故此,菩薩規約,猴哥在九九八十一難當中的種種表現也有了必然的解釋。

    佛心,即覺悟慈悲心。完成責任心的積累,達到能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掃除他人心中的不確與悲傷的慈悲心也就成為必然。

    “心”相的修煉變化帶動“實”相猴哥的行為變化表現也就邏輯合理了。

    既然全篇以“心”變為主,那麼“心”又是什麼樣的矛盾?縱觀是凡心與佛心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矇昧混沌心與覺悟慈悲心之間的矛盾,這是全書的主要矛盾。

    全程通是去除矇昧混沌心達到覺悟慈悲心,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種種表現,也就有了:行(與形)隨“心”轉的合理性,煩心的求長生、利己自由心的無限放大,利他責任心的承難與堅持、慈悲心的普度。

    最後,也如吳老先生所表意的從凡心到佛心即是十萬八千里之距,也是轉瞬間之事。

    綜合上述即是心神飛思的十萬八千里之廣大(精神世界之廣),又是手掌翻覆間泯滅之微渺(現實世界中神思之微)。精神之廣大或不如一粒米大。

    敬 神思且現實的吳老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盛唐與吐蕃勢均力敵,晚唐卻可以吊打吐蕃,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