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鎮節度王忠嗣

    盛唐與吐蕃勢均力敵?開玩笑!薛訥、孫仁獻、王中嗣、張守珪、崔希逸、皇甫惟明、杜希望、張孝嵩、高仙芝、哥舒翰等將領在開元/天寶年間,可是把吐蕃按地上摩擦的!

    開元二年,吐蕃大將達焉、乞力徐等率眾十餘萬寇臨洮軍,又進寇蘭、渭等州,掠監牧羊馬而去。楊矩悔懼,飲藥而死。玄宗令攝左羽林將軍薛訥及太僕少卿王晙率兵邀擊之。仍下詔將大舉親征,召募將士,剋期進發。俄而晙等與賊相遇於渭源之武階驛,前軍王海賓力戰死之,晙等率兵而進,大破吐蕃之眾,殺數萬人,盡收復所掠羊馬。賊餘黨奔北,相枕藉而死,洮水為之不流。

    三年,吐蕃與大食共立阿了達為王,發兵攻之,枝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孝嵩謂都護呂休璟曰:“不救則無以號令西域。”遂帥旁側戎落兵萬餘人,出龜茲西數千裡,下數百城,長驅而進。是月,攻阿了達於連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餘級,阿了達與數騎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賓等八國皆遣使請降。

    四年辛酉,吐蕃寇松州,廓州刺史蓋思貴伐之。丁卯,至自溫湯。癸酉,松州都督孫仁獻及吐蕃戰,敗之。

    五年,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及吐蕃戰,敗之。

    十年,攻小勃律國,其王沒謹忙詒書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曰:“勃律,唐西門。失之,則西方諸國皆墯吐蕃,都護圖之。”孝嵩聽許,遣疏勒副使張思禮以步騎四千晝夜馳,與謹忙兵夾擊吐蕃,死者數萬,多取鎧仗、馬羊,復九城故地。

    十二年,破吐蕃,獻俘。

    十五年,大將悉末朗攻瓜州,守圭擊走之;鄯州都督張志亮又戰青海西,破大莫門城,焚橐它橋;隴右節度使杜賓客以強弩四千射虜,破之祁連城下,斬副將一,上級五千首。虜敗,慟而走山。

    十六年秋,吐蕃大將悉末朗復率眾攻瓜州,守圭出兵擊走之。隴右節度使、鄯州都督張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與吐蕃接戰,大破之。俄而積石、莫門兩軍兵馬總至,與忠亮合勢追討,破其大莫門城,生擒千餘人,獲馬一千匹、犛牛五百頭,器仗衣資甚眾,又焚其駱駝橋而還。

    十六年八月,蕭嵩又遣副將杜賓客率弩手四千人與吐蕃戰於祁連城下,自辰至暮,散而複合,賊徒大潰,臨陣斬其副將一人。賊敗,散走投山,哭聲四合。初,上聞吐蕃重來入寇,謂侍臣曰:“吐蕃驕暴。恃力而來,朕今按地圖。審利害,親指授將帥,破之必矣!”數日而露布至。

    十七年,朔方大總管信安王禕又率兵赴隴右,拔其石堡城,斬首四百餘級,生擒二百餘口,遂於石堡城置振武軍,仍獻其俘囚於太廟。

    二十四年,吐蕃西擊勃律,遣使來告急。上使報吐蕃,令其罷兵。吐蕃不受詔,遂攻破勃律國,上甚怒之。時散騎常侍崔希逸為河西節度使,於涼州鎮守。大破吐蕃於青海之上,殺獲甚眾,乞力徐輕身遁逸。

    二十六年四月,杜希望率眾攻吐蕃新城,拔之。

    天寶元年,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破虜大嶺軍;戰青海,破莽布支,斬首三萬級。

    二年,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裡,攻洪濟城,破之。

    五年戰青海、積石,皆大克捷。尋又伐吐谷渾於墨離,虜其全國而歸。

    六年,吐蕃每至麥熟時,即率部眾至積石軍獲取之,共呼為“吐蕃麥莊”,前後無敢拒之者。至是,翰使王難得、楊景暉等潛引兵至積石軍,設伏以待之。吐蕃以五千騎至,翰於城中率驍勇馳擊,殺之略盡,餘或挺走,伏兵邀擊,匹馬不還。

    六年,會於吐蕃連雲堡。堡中有兵千人,又城南十五里因山為柵,有兵八九千人。城下有婆勒川,水漲不可渡。仙芝以三牲祭河,命諸將選兵馬,人齎三日干糧,早集河次。水既難渡,將士皆以為狂。既至,人不溼旗,馬不溼韉,已濟而成列矣。仙芝喜謂令誠曰:“向吾半渡賊來,吾屬敗矣,今既濟成列,是天以此賊賜我也。”遂登山挑擊,從辰至巳,大破之。至夜奔逐,殺五千人,生擒千人,餘並走散。得馬千餘匹,軍資器械不可勝數。

    十三年,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部落。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駝,日馳五百里。

  • 2 # 寶雞精神病醫院周院長

    晚唐的時候,中國藩鎮割據,已經不能組織對外大規模的戰爭了。盛唐的時候,中國還是統一的,晚唐的時候已經是形式上的統一了。

  • 3 # 蔣南強讀歷史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

    統一西藏的歷史始於松贊干布(公元604-650 年)的統治,他統一了雅魯江流域的一部分並建立了西藏帝國。他還帶來了許多改革,西藏勢力迅速蔓延,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強大的帝國。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公元763年末,吐蕃乘機偷襲唐朝首都長安,佔領只持續了十五天,之後被唐朝及其盟友突厥維吾爾族Khaganate聯合擊敗。

    吐蕃在公元780年至790年的高峰時期。吐蕃西藏帝國統治並控制了從現代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緬甸,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延伸到的領土。

    公元821 年至822 年,吐蕃與唐朝簽署了和平條約。該條約是雙語,包括兩國邊界的細節,刻在拉薩大昭寺外的石柱上。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在公元835年進入到晚唐時期,此階段正是吐蕃內戰分裂的時期。

    公元9世紀中期,一場王位繼承引起的內戰,導致了吐蕃西藏帝國的崩潰,吐蕃進入“碎片化時代”。

    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統一吐蕃西藏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朗達瑪(Langdarma)被一名名叫Pelgyi Dorje的僧人暗殺。留下了兩個可能的繼承人,即大王妃抱養的Yumtän永丹和小王妃生的Ösung歐松,雙方爆發王位繼承之爭。Yumtän的繼承者控制拉薩地區,Osung的繼任者控制了阿里地區,大臣們也分成兩派,從此吐蕃王室分成兩支,連年混戰,這場內戰削弱了西藏君主制的政治權威,將西藏分解為不同的部落和小王國。

    公元851年,趁著吐蕃爆發內亂,唐宣宗出兵收復河湟三關七州,沙州(今敦煌)張議潮率領漢人大起義,推翻吐蕃人在當地的統治,甘涼十一州重歸大唐版圖,受封歸義軍節度使。

    吐蕃帝國最後一任宰相(大相)論恐熱,被歸附唐朝的蕃將拓跋懷光斬殺,其首級傳首長安,宣告了雪域高原空前絕後強權的徹底終結。

    吐蕃乘著唐朝的內亂和衰落而逞兇一時,最終內部分裂迅速衰敗被晚唐吊打,其首領的頭顱也成了長安大唐府庫的珍藏品,歷史就是這樣在輪迴。

  • 4 # 尚宮女史

    大唐和吐蕃幾乎是同一時間建國的,但是吐蕃的強盛期較盛唐要來的晚一些,吐蕃真正強盛期是在安史之亂後的幾十年間,那時候,大唐的強盛不在,內亂不止,國力下降,對吐蕃已經形不成壓制之勢,所以吐蕃趁機強盛起來。但連年用兵也讓吐蕃損耗巨大,國內也出現動亂,在晚唐時期,吐蕃也不可避免的沒落了。那時候的大唐雖然同樣強盛不再,但還是在幾個有為皇帝的治理下短暫的復興,正是在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時期,大唐收復了河湟之地。吐蕃滅亡之後,大唐又堅持了幾十年。

    吐蕃與大唐打了近二百年,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說是大唐帝國勝的多,而吐蕃最終在頻繁的戰亂中爆發了內亂,最終被滅。實際上並不能說盛唐和吐蕃勢均力敵,盛唐時期,吐蕃的國力根本不能和大唐相比較,但是其軍事能力確實是很強悍的,是整個大唐最頭疼的邊患。

    吐蕃自松贊干布開始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並在第一時間和大唐取得聯絡,松州之戰成功的讓李世民對吐蕃刮目相看,遂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為吐蕃帶去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促進了吐蕃的發展,之後的二十年,唐蕃之間的關係是友好的,大唐對外的戰事,松贊干布都會予以支援。

    高宗李治時期,唐蕃之間的矛盾被激化,自663年吐蕃滅掉土谷渾之後,唐蕃之間友好的過去就真的成了過去。670年的大非川之戰,唐軍的失敗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吐蕃已經成為大唐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在安西四鎮的爭奪上,雙方互有勝負。而李治和武則天在對吐蕃的態度上就是防禦為主,很難組織大規模的進攻,但是也並非任由欺負。

    實際上,唐軍進攻吐蕃的不利因素實在太多,比如吐蕃佔據高原的天然地理優勢,比如吐蕃民風剽悍,戰鬥力強悍,再比如長距離作戰補給線太長等等,這些都在制約著大唐,而吐蕃正是利用這些優勢不斷向外擴張,試圖從大唐的已有版圖中奪出點土地。

    到了唐玄宗時期,盛唐到來,而對吐蕃的軍事政策變為主動,這一時期,唐蕃之間再次和親,金城公主嫁去了吐蕃,唐玄宗設立節度使制度,在河西、隴右設兩軍,統兵達到15萬,專門對付吐蕃。節度使王忠嗣和哥舒翰都是讓吐蕃聞名喪膽之人,這個時期的吐蕃實際上大多時候就是龜縮著的,時不時出來騷擾邊境,但是不敢進一步進攻。

    但是唐玄宗設的節度使制度最終還是玩火自焚,外重內輕的軍事設定,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大唐由盛轉衰。安史之亂進行的第二年,吐蕃遣使要求幫助唐肅宗平叛,但是唐肅宗卻接受了回紇的援軍。大唐天子將河隴地區的邊鎮軍調回來平叛,結果給了吐蕃入侵的機會,吐蕃向東攻佔河隴的大部分地區,更是在763年長安兵力空虛的時期長驅直入,進入長安進行掠奪,而唐代宗只能狼狽的跑到陝州避難。

    雖然郭子儀在半個月後將吐蕃軍趕了出去,但是大唐衰弱無力阻擋吐蕃的進攻已經成為事實。這之後,吐蕃對大唐的入侵相當頻繁,更是趁著大唐無力管外族之事的機會瘋狂擴張。很快,吐蕃就達到了最強盛的時期,大約在8世紀的最後十年裡,吐蕃達到了鼎盛時期,其疆域更是達到了最大值,帝國的安西、北庭、河西、隴右都被吐蕃奪去,吐蕃往西南更是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恆河北岸。

    但盛極必衰,吐蕃進入9世紀之後,因為連年征戰帶來的苦果全部爆發,吐蕃內部發生動亂,直接將吐蕃推向了滅亡,不僅無力對外擴張,已有的土地也無法正常佔有。當然這個時候的大唐也已經處在晚期,只是大唐雖強盛不再,但到底還是大國,而且地區軍事力量並不弱,再加上又出現了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因此在848年左右,唐宣宗時期,大唐終於從吐蕃那裡奪回了河湟之地。

    這一時期,很難說大唐吊打吐蕃,但是收復自己曾經的土地還是做到了。在這之後,吐蕃很快滅亡,而半個多世紀之後,大唐也轟然倒塌。

  • 5 # 好吧898

    這種部落民族或者遊牧民族的強盛,一般強不過五六十年。隨著強人出世上位統一各部落,整個民族開始搶答,隨著強人謝世緊接著就是民族分裂兄弟父子諸侯各部落相互爭伐

  • 6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盛唐時期豈止是和吐蕃勢均力敵,太宗朝侯君集和牛進達把松贊干布打的裝了二十年孫子。玄宗朝河隴有哥舒翰,西域有高仙芝和封常清,這幾個人多方出擊,徹底打垮吐蕃。

    唐朝雖然在強盛時期能夠吊打吐蕃,但是對吐蕃的土地並不感興趣。唐朝之所以和吐蕃為敵,僅僅是因為吐蕃一直惦記著唐朝控制的青海,西域,乃至河隴地區。而唐朝為了維護絲綢之路的暢通,這幾個地方必須要守好,所以把吐蕃打回高原上去就行了,沒那麼多功夫一直搭理他。

    但是吐蕃不一樣,當時吐蕃正在處於上升期,古代一個國家的上升期必然伴隨著領土的擴張。雖然幾次被唐朝堵了回去,但是吐蕃賊心不死,對西域,乃至對大唐都有一種夢想。

    終於等來的安史之亂,唐朝不斷抽調安西北庭乃至河隴地區的駐軍回國平叛,吐蕃趁機大舉進攻,幾十年後,吐蕃攻陷了西域大唐的最後一個據點龜茲。此時吐蕃的實力才達到鼎盛。而此時的唐朝內部藩鎮林立,已經開始走向衰落。此後唐朝對吐蕃基本都處於守勢。

    但是吐蕃雖然軍事實力強勁,但是其社會還是奴隸制社會,贊普的權力也大多來自於其它部落首領的服從,且征服地域太多,境內民族成分複雜,有漢人,羌人,吐谷渾人等眾多民族,民族矛盾突出。

    更關鍵的是吐蕃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宗教之間的傾軋非常嚴重。吐蕃後幾任贊普都是因為宗教矛盾被殺害,墀祖德贊大力崇佛,被信仰本土教派的貴族刺殺,貴族扶植起來的達瑪贊普施行禁佛崇本,結果不久以後又被殺死。

    達瑪死後,他的兩個妃子為自己的兒子爭位,導致吐蕃發生大的動亂,王室之間互相征伐,領軍將領也紛紛割據,不光如此吐蕃境內奴隸,農民還有其它被吐蕃壓迫的民族紛紛發動起義。原本強大的吐蕃就此崩潰。

    與此同時唐朝雖然已經是垂垂老矣,但是在被稱為“小太宗”的唐宣宗的治理下,隱隱也有迴光返照的感覺。

    唐宣宗抓住吐蕃內亂的機會,出兵收復河湟三州七關。隨後民族英雄張議潮發動起義,從吐蕃手裡奪回甘涼十三州,並將甘涼十三州版圖獻於大唐。

    後來吐蕃最後一任大相論恐熱被歸順唐朝的藩將拓跋懷光殺死,吐蕃王朝覆滅,論恐熱傳首長安。唐朝終於在垂暮之年收拾掉了這個幾百年的敵人。

    (敦煌莫高窟裡的張議潮出行圖)

  • 7 # 理工男讀歷史

    這個就要說一下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一個關鍵領導者,唐德宗,他用了二十年時間全力以赴削弱吐蕃,才使之後的唐王朝擺脫了吐蕃的壓力。

    史書上對唐德宗評價並不高

    首先,唐德宗繼位初期急於削平藩鎮,造成藩鎮集體反抗,唐德宗被迫逃離長安,史稱“涇原兵變”,唐德宗下罪己詔,軍事政治手段齊出才平息了藩鎮作亂。但國都丟失、天子出逃,算是唐德宗的一個大汙點;

    其次,唐德宗在財政政策上採取了很多新的舉措,廢除租庸調製度,改行兩稅法,並增加了房產稅、茶稅等稅種,反對聲音很多。這些措施使唐王朝中央財政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並建立了一支十餘萬人的神策禁軍,後來唐憲宗元和中興也是藉助了唐德宗的積累;

    第三,唐德宗時期殺了劉晏、楊炎兩位能力出眾的理財能手宰相,任用奸相盧杞,並把神策禁軍交給宦官掌握,這是唐德宗最受後人詬病的地方。

    削弱吐蕃,是唐德宗最大的功績

    唐德宗鬧出了藩鎮造反的大亂子,在國內就不能有什麼超常規的舉動,這使得他把注意力轉向了吐蕃。名相李泌給他理順了國內外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提出了“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如此,則吐蕃自困”的建議,唐德宗接受了這個建議,這成為大唐應對吐蕃的國策,一直到吐蕃滅亡。

    一是瓦解了反唐聯盟,形成了對吐蕃的戰略包圍。

    吐蕃佔領西域之後,已經與回鶻接壤,雙方也是戰爭不斷。唐德宗對回鶻採取懷柔政策,允許和親,回鶻重新上表稱臣,認唐朝皇帝為父;

    南詔原本是大唐藩屬國,後來唐玄宗時期錯誤的民族政策使南詔轉投吐蕃,但南詔跟著吐蕃得不到什麼好處,藉機重新投奔唐王朝懷抱;

    與吐蕃簽訂清水之盟,唐王朝放棄了一部分土地,一定程度緩解了雙方的敵對狀態。

    在此之後,唐王朝周邊的形勢轉好,原本較為敵對的回鶻、南詔都加入了唐王朝的反吐蕃聯盟當中,加上大食、天竺,對吐蕃形成了戰略包圍。

    二是任用名將,攻守兼備,吐蕃從大唐佔不到便宜,無法以戰養戰。

    唐德宗任用了李晟、渾瑊、韋皋三位名將,分別在西北、蜀中統御大軍,對吐蕃採取了戰略防禦姿態,靜待事態發生變化。

    李晟鎮守西北三年,是吐蕃的主攻方向,多次抵禦吐蕃入侵;他的繼任者邢君牙延續了李晟的策略,不貿然進攻,士兵屯田固守,鼓勵百姓耕種,十幾年邊境安寧;

    渾瑊鎮守河中十二年,修復城池,吐蕃知道是渾瑊統兵鎮守,不敢來犯;

    韋皋在蜀中任職二十一年,一手促成了南詔重新投唐,並在西南對吐蕃主動進攻。根據史書記載,韋皋累計擊敗吐蕃軍隊48萬,擒殺各級官吏將領1500人,斬首5萬多級,繳獲牛羊25萬、各種器械630萬。

    三人都被封為郡王,去世後的諡號都是忠武,大唐289年一共五人獲得忠武諡號,另外兩位是尉遲敬德和郭子儀。

    (李泌)

    等到唐德宗末期,吐蕃已經在與大唐的交戰中略處下風,內部也是出現了分裂的苗頭,雖然還沒有戰略性的失敗,但之前年年入侵的囂張勢頭已經大減。在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轉移內部矛盾入侵西北,韋皋在西南策應唐軍反攻,五萬軍隊十路伐蕃深入吐蕃境內。吐蕃軍隊回軍來救,韋皋設伏大破十萬吐蕃大軍,生擒吐蕃大相論莽熱獻俘長安。

    此戰可以說是吐蕃衰落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唐王朝削弱吐蕃戰略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吐蕃已經再也構不成對大唐的威脅了。這種情況又持續了20年,唐王朝經過唐憲宗元和中興國力又上了一個臺階,吐蕃卻是日益衰落。821年,雙方長慶會盟,標誌著雙方從初唐高宗時期爭奪吐谷渾開始,持續了一百多年的唐朝吐蕃戰爭終於落幕。

    至於後面張義潮收復十一州使隴右重回大唐只是吐蕃衰落的一個必然結果,也就是大唐那時也處在國力衰退期,否則藉機全面佔領高原不是難事。

    (吐蕃最強盛時期)

    總之,吐蕃對大唐取得最大的戰略性勝利有兩次,一次是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爭奪吐谷渾勝利,第二是趁安史之亂奪取了整個西域、隴右。究其原因,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沒有把吐蕃作為主要戰略目標,才造成了這兩次重大的戰略失敗。後期經唐德宗時期對吐蕃的削弱,吐蕃已經國力衰退瀕於分裂,雖然唐王朝國力下降日子也不好過,但畢竟先熬死了吐蕃。

    大唐和吐蕃這對老冤家,大唐笑到了最後。

  • 8 # 另類文史

    這個問題屬於典型的“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另類君爭取在600字內解釋這個問題。

    吐蕃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屬於喜憂參半。由於高原氣候,導致吐蕃居民性格頑強堅毅,加上世界屋脊的險要位置優勢,讓吐蕃成為一個易守難攻,民風剽悍的族群;

    然而也是由於高原地區獨特的氣候特點,導致吐蕃人生命短暫,繁殖能力低下,人口稀少,更要命的是由於先天就缺乏農耕文明的滋養,糧食問題也是制約吐蕃發展的一大瓶頸;

    我們再說盛唐。隋唐時期由於大運河的出現,唐朝疆域內的糧食運輸和商品流通日益繁榮。由於唐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唐朝人口急劇增加,軍事實力顯著增強。

    這時候吐蕃和唐朝的關係開始彆扭起來。

    有人說文成公主下嫁給松贊干布是盛唐的屈辱,這種話元芳都懶得回答“怎麼看”!

    前文說過,吐蕃地處青藏高原,民風剽悍,易守難攻,但是他們糧食短缺,人也活不長,所以他們派出精兵下來一通哄搶劫掠,回去就能吃上一年半載,但是如果唐朝對其用兵剿滅的話,西北邊陲惡劣的天氣和差勁的道路會讓後勤補給線很長很弱。當然硬要打吐蕃完全可以拿下來,但這個涉及到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唐朝派出千軍萬馬,平定一個不毛之地,損失的代價慘重不說,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然而對吐蕃來說,隨便搶劫一個縣域,就能滿載而歸,一整年吃喝不愁。

    事實上,在當時,吐蕃內部也是割據混戰的存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松贊干布出現後在吐蕃完成形式上的統一,然後給李世民上書,請求賜予自己一個老婆,這是友好的表示,對唐太宗來講,自己有35個子女,“賞賜”給松贊干布一個,換取一方和平安寧,還有吐蕃的臣服,這太划算了。

    從歷史記載來看,文成公主攜帶農作物種子、各種工匠到吐蕃後,吐蕃也的確國力日隆,與唐朝相安無事,而且唐朝歷次對外用兵,吐蕃都派出軍隊跟隨出擊,可見關係親密無間。

    以上說明盛唐打不過吐蕃是個偽命題。

    現在再說晚唐吊打吐蕃。

    當時松贊干布已經死了上百年,吐蕃經歷連年內亂,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即使是派出一支千人隊伍也足以將其橫掃,所以說“吊打”能夠勉強成立,不過真要吊打,也不會那麼容易,後勤補給線以及氣候適應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哎,鬧了半天,又回到了投入產出比的老問題上來了(O_O)?

    民族融合來之不易,我們應倍加珍惜。

  • 9 # 靜夜思160519196

    跟李唐的大一統不一樣,吐蕃是部落聯盟。唐初貞觀年間,松贊干布擴張的非常厲害,一路打到青海,在松州跟唐軍交手後,松贊干布的擴張才算是停止。松贊干布和李唐停戰和好的最大原因就是內部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地步,松贊干布自己所屬的部落強勢的時候還能壓制其他各部,一旦部落強勢不再,帝國就會分裂。而晚唐的時候,松贊干布一脈的贊普已經絕嗣,部落沒有了繼承人,出現混亂,其他各部的土司看到機會來了馬上扯旗造反,於是吐蕃分裂,實力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情令》魏無羨戰鬥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