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情冷暖需自知

    個人感覺,調平水釣幾目這個對漂的要求太高,吃鉛越小的越好,既然魚口不明顯,那多數就是魚口輕,那在這種釣頓的情況下只能頓中找靈,那就只有靠浮漂來決定了

  • 2 # 獨行漁客

    原因有三:1.子線太長,這種釣法子線一般5釐米~8釐米,為好。2.鉤餌分家,墜到底餌卻沒到底,找實底,3.選擇的漂不對,

  • 3 # 漁者靈魂

    你好,空鉤調平水釣兩目,漂相不明顯,這個問題其實也簡單。

    1、檢查是否調釣目正確。首先你得確定你調漂的是不是調的準確。把浮漂往下推一個漂的長度+20-30公分,重新看一下空鉤的情況下,調目是否正確,有沒有出現變動。如果不正確,你要重新調漂,直到正確為止。如果調漂正確,沒問題,那就繼續往下看。

    2、漂調的過於頓。調平水釣兩目,屬於釣頓,在釣小體型魚的時候,魚吃鉤餌,由於力道小,杜樸調釣過於頓,子線在水底彎曲魚拉動子線的力量小,漂相就會很輕,有時候還會看不出來。這種情況我們就要重新調整浮漂,你可以試著釣一目,或者重新調漂,可以調二釣二,調三釣二,試一下。

    3、減輕餌料比重。魚兒在有點時候吃食口很輕,吸食魚餌的力度很小,這時候就需要調整餌料的狀態,讓餌料比重輕,方便魚兒吸食魚兒,減少阻力。漂相自然就會明顯。

    漂相不明顯大部分的原因是浮漂調釣目與目標魚的魚情不符造成的,這種情況建議重新調漂,靈與頓之間可以調整一下,試一下是否釣目的不正確。

  • 4 # 邙山字畫

    鉤距過大,木考慮鉤重,雙鉤子線一樣長不會有這現象,鉤距小不會很明顯,想靈,調高目釣低目會改善,也可以減小線徑,換吃鉛小的浮漂

  • 5 # 釣友星辰

    首先想說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調平水釣2目是釣友們常用的調釣方式,特別是野釣很常見,簡單方便。

    如果漂相不明顯我們應該從一下幾個方向去考慮:

    漂形的選擇

    我想對於有經驗的釣友來講,野釣浮漂基本都會選棗核形的浮漂,他的特點是綜合性能好,應用場景豐富。那麼為啥我還要提這個漂形的選擇呢?原因是很多人會忽略的一個細節:漂尾款式的不同,會影響漂相的清晰度。

    常規漂尾款式:小碎目、細扁尾、空心加粗尾等

    漂尾的選擇在魚情好的時候,感覺不太明顯,但是當魚情慢,魚的活性不夠的時候就會有漂相不明顯這個問題,如果目標魚個體小漂相就會更加放大,這裡不用細說如何選擇,我相信大多數釣友都會,但這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

    線組搭配,浮票吃鉛量選擇

    大部分漂相不清晰的原因都是出現在這一部分。

    釣魚時間不長的釣友都會忽略這個問題,就是浮票的吃鉛量如何選擇呢?

    浮票選擇公式:(水深+主線線號)除÷2=浮票吃鉛量

    例如:水深2米,用1號主線,浮票應該選擇吃鉛量1.5克左右。

    上面的公式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對我們選擇浮票的吃鉛量,有重要的參考標準。

    如果浮票吃鉛量選擇過大,很明顯在調釣完畢後,浮票的剩餘浮力會過大,魚吸食餌料所產生的漂相就不夠清晰。

    魚鉤過大,導致餌料重量過大

    很明顯,漂相的清晰與否也可以說是靈和的頓的一種表現,我們常規所謂的靈頓,基本都是子線在水中的一種狀態,子線繃的越直越靈敏,反過來自然成立。

    本身空鉤調平水釣2目是一種不頓的調釣,除非我們餌料過大,過重,雙子線彎曲大。也會導致漂相不夠清晰。

    漂相的清晰與否,可以說代表了一個人釣技高低,細節決定成敗,我們都應該把漂相調整好。

  • 6 # 深圳餵魚哥老李

    其實調漂很簡單,無論是掛鉤調漂還是不帶鉤調漂,其原理相差不多,唯一不同在於不掛鉤調漂沒有把子線和魚鉤的重量計算在內,而且操作比較複雜,推薦大家使用掛鉤調漂法,也稱為半水空鉤調漂法,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組裝好釣組,掛重鉛,鉛墜到底,上擼浮漂,使漂尾露出水面,此時從鉛墜到漂尾的距離即為釣點的大致水深,可移動浮漂上太空豆簡單定位。

    第二步、下擼浮漂,使魚鉤到浮漂的距離小於水深15-20公分,反覆拋入水中,不斷修剪鉛皮,使浮漂露出水面,直到自己想要的調目為止。(操作時一定要注意,越接近自己想要的調目時,每次剪掉的鉛皮量一定要小,一點一點的剪,米粒大小的一塊鉛皮就會影響到浮漂一目的變化)。

    第三步、上鉤掛一塊鉛皮可壓下整支浮漂的鉛皮,上擼浮漂,拋入水中反覆調整,找到自己想要的釣目,此時魚鉤在水底狀態為一鉤躺底,一鉤觸底。

    半水空鉤調漂法操作比較簡單,適用性強,無論是黑坑、競技還是自然水域垂釣都可運用,調靈與調頓,釣友可根據垂釣時的具體情況調整,只需記住調高釣底為靈,調低釣高為頓即可。

  • 7 # 酷湖釣魚人卓哥

    空鉤調平水釣2目,漂相不明顯,其實會有多個方面的問題,接下來我將透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來逐個排除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最終確定最有可能的問題所在。

    浮漂調校作釣深度餌料狀態地形特點問題總結浮漂調校

    透過你的描述,是空鉤調平水釣2目,我們根據你這種搭配,來分析一下浮漂的調校。

    我們調漂的目的 是為了,魚在吃口的時候,可以反應到浮漂上,那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魚在下面有了吃口,浮漂就必須有反省,無論我們根據這個反應,是否提幹刺魚。

    因為你說的是空鉤平水,也就是說,在不上餌的時候你是平水,釣魚的時候你是上餌釣2目,這個場景很容易判斷,如果你在懸浮的情況下,校驗浮漂會發現,你上餌絕對會黑漂,換句話說。你的餌有可能是都睡在水下,在不考慮別的因素的情況下,這還是最理想狀態下。

    作釣深度

    我們上面說了,最理想的狀態下,你的雙鉤上餌後,是睡在水下的,因為你平水已經釣出2目了,那就是說你自己判斷出,合適的水深沒有問題。

    我們來分析一下,既然是空鉤平水,那我們如果是子線全繃直的情況下,你雙鉤上餌睡水下,也應該是平水多出二個鉤的重量,如果你單鉤觸底,也是平水冒尖的情況,那也不會是2目,既然你釣出2目的情況,最少也是子線有點彎曲對嗎?

    那這個作釣的情況,即便有魚吃鉤,漂像不明顯也是正常的,因為最少也需要魚開始走線,將彎曲的子線帶直之後,才會有明顯的口,這些還是判斷你所有地形都沒問題的情況,最理想的狀態下。

    餌料狀態

    我們前面說了,你目前最少是子線彎曲,雙鉤睡底下,其實這也沒有問題,大不了就是釣的太頓了。

    但不難看出,空鉤平水,也就是說,餌料睡在底下的時候,起到支撐力,減去了2顆鉤的重量,試想一下,浮漂的漂目減去鉤的重量後,也應該是不到一目,別說鉤剛好可以壓2目下去,那我們可不可以,想像出一種最壞的可能,不僅僅是你的雙鉤在底下,可能是因為拋竿的角度問題,因為沒有垂直在水下,導致你的鉛也下底了,才會出現2目的情況。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的餌料很難讓魚入口,魚只能吃霧化散落,吃不到嘴裡,就更加不可能,走線帶動浮漂有明顯的訊號。

    地形特點

    透過上面的分析,地形會導致吃口不明顯,從技術層面來說,反應不靈敏,就導致浮漂訊號不明顯,那即便你調整的沒有問題,也會導致吃口問題。

    其實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你的線組因為地形的問題,導致沒垂直水下,導致在魚吃口的時候傳到有問題,就沒有那麼明顯的吃口動作了。

    問題總結

    透過你個釣組的搭配,和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其實是因為,調校浮漂導致的問題。

    如果你決定帶鉤調平水,那需要釣2目就必須考慮,減去鉤重量後你還有多少漂目。如果減去鉤後,還有2 目你剛才釣2目,表示你雙鉤下底,但子線還是直的,沒有問題。如果你這個時候繼續釣深,那就會導致線組睡在水下,不是垂直狀態,就會釣的更頓如果再加上地形的問題。

    漂相不明顯的問題其實,和調漂調校有很大關係。

    如果是釣蚯蚓,一般可以調個空鉤1目,這樣上蚯蚓後,減去鉤的重量,釣個2目基本就很靈了,但是雙鉤還是下底了,如果再調頓點就會睡在水下,子線彎曲了。如果是釣餌料,一般也是帶餌調平水,釣2目,這樣最多也是餌料大小控制不好,也只有單鉤觸底,如果再想調頓點就,釣3目或是4目,大不了雙鉤觸底,但子線還是蹦直的。

    所以無論我們調漂,如何搭配,都必須要考慮,遵循我們調漂的目的。

    我們調漂的目的是為了,魚在吃口的時候,可以反應到浮漂上,那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魚在下面有了吃口,浮漂就必須有反省,無論我們根據這個反應,是否提幹刺魚。

    最後,我們透過上面的分析判斷,你的問題主要是出在調目和作釣深度上,導致子線彎曲厲害,反應出的小動作,這時候如果餌料狀態再不好進口,那就只有看著魚吃,而釣不到魚。如果透過這三個方面改進,也許效果會更加明顯。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 8 # 小魚的世界

    半水搓單餌調平水釣1一2目,雙鉤必到底,這是調漂何大師著名調釣法。所以半水空鉤調平水釣2目,不用說絕對到底!

    我也天天晚上釣魚,也愛調平水釣2目,也一樣有你這感覺。

    通過幾年實戰,我個人一點建議供你參考:

    1:子短不宜過長,對摺後不超過15釐米,

    建議目前1+0.4--0.6#配4號袖。

    漂吃鉛合適,比如1.5-----2米選吃鉛1.8克漂

    2:這段時間口輕,建議上拉鉛墜一公分,上下太空豆鎖死,釣1一2目,

    3:若有走水,就把鉛墜上面太空豆上拉10公分左右,

    4:拉餌為主

    先試試這方法,咱們再交流。

  • 9 # 牛城狙鯽手

    首先來分析出現浮漂訊號不明顯的四種可能性原因。

    一,雙鉤在底狀態過頓。隨著調平水釣兩目在近兩年被吹成野釣最強調釣方法,導致了很多新手釣友不顧實際魚情,盲目選擇此種調釣方法。之前也有文章跟大家分享過,調平水釣兩目在不同的線組和浮漂搭配下,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有很大區別的,其主要影響因素就在於鉤重和漂尾的粗細。

    結合到題主所說的漂像不明顯,很大可能是漂尾較粗或者用了加粗目的浮漂,而魚鉤卻用的比重較輕的小鉤。在這種情況下由於雙鉤並不能壓下浮漂最上面的兩目,所以當咱們釣到兩目時就肯定是出現了八字環觸底的情況,此時子線完全躺在水底就屬於小跑鉛,靈敏度自然就低很多,沒有靈敏度自然就會出現題主所說的漂像不明顯的現象。

    二,所用線組和浮漂吃鉛量搭配不合理。浮漂吃鉛量越小越靈敏沒錯,但是它是有一個前提的,就是它可以讓線組保持繃直的一個狀態。線組越粗,釣點的水越深,保持繃直狀態所需的浮力就越大。如果浮漂吃鉛量達不到要求,那麼水線在水底就會出現一定彎曲當魚兒產生吃口時會在水線上損失一大部分的訊號,傳達到浮漂上的訊號自然就會降低,漂像自然就不明顯了。

    三,餌料狀態不符合魚情。垂釣當中,餌料的狀態控制不好也會出現浮漂訊號輕的情況。現在的鯽魚餌大都是入水以後會出現二次膨脹,如果搓餌過大時鯽魚會很難一下吸到嘴裡,當它反覆的吸食餌料時表現在浮漂上就是輕微的點動,也會讓人誤以為是魚口過輕。

    四,釣點的魚自身活性較低。野釣當中在冬季和初春這段時間這種魚情非常普遍,這個時間段由於水溫降至最低,所以魚的活性也會比較差,動作不再那麼靈活,並且變得不怎麼愛動。這個時候的魚在吃餌時由於魚體僵硬吸食力降小,即便是釣靈浮漂的訊號也非常的小,很多都是半目甚至四分之一目的魚口,這種情況下浮漂的動作自然不會明顯。

    結合四種原因,分享解決思路和操作步驟

    第一步,明確雙鉤在底狀態。首先需要先判斷是不是出現了八字環觸底的現象。判斷思路就是在鉛皮座上加一小塊鉛皮重新拋投到釣點然後找到浮漂又能露出兩目的那個位置,這個過程記錄好浮漂的上推距離。如果浮漂上推距離很小,那麼就判定是出現了八字環觸底的情況,這個時候建議重新調漂改為調高釣底。如果上推距離大概等於子線的長度,那就可以排除這個因素。

    第二步,搓餌改拉餌,提高入口性。如果作釣時是用的搓餌,建議重新開制一份拉餌進行垂釣。因為拉餌相較於搓餌比重更輕,餌團更小,魚就餌時更加方便,更利於出口。

    第三步,及時更換浮漂。如果做出了以上兩點調整效果仍然不明顯,同時釣點水又比較深,那麼就懷疑是浮漂吃鉛和線組搭配不當,此時有兩個辦法,一是換一支吃鉛量更大一點的浮漂,另一個思路就是換一套更細的線組。這裡其實我更推薦換細一點的線組,因為如果確實是魚本身的問題,那麼越細的線組越柔軟對魚的入口影響就越低。如果沒有合適的線組,那麼就建議換一支更大吃鉛的浮漂,如果都沒有,那麼就建議從浮漂的位置用一顆太空豆一直推到鉛皮座的位置,然後再推回來,這是為了消除線組在纏線板上產生的硬性彎曲,從而儘可能的提高靈敏度。

    第四步,集中注意力,抓口上不要猶豫。如果說做出了以上三點調整漂像依然不明顯,並且當時水溫是處於很低的時候,那麼基本就可以判斷是魚口本身就比較輕,出現這種魚情,咱們前三步的調整也都做到位了,這個時候在抓口上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有口就要抓。因為輕口魚不同於滑口魚,並且冬季又很少有雜魚鬧窩的現象,所以看到口就要大膽去抓,其實很多魚口會小到不到浮漂的四分之一目,這時候新手釣友由於精神不集中往往就會錯過,這一點需要多注意。

    最後總結

    本文針對題主所說的浮漂訊號不明顯做出了以上四點原因分析,包括雙鉤在底狀態、餌料狀態、浮漂跟線組的搭配問題以及魚兒自身的活性因素,同時結合四點可能的原因分享了具體的解決思路和操作步驟,希望這個回答能夠給釣友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 10 #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說到空鉤調平水釣2目,漂相不明顯的問題,我也遇到過,那我就把我找到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釣友有幫助。

    子線過長、過細

    我曾經釣魚用長子線、細子線,並且當時配的浮漂浮力比較大,這樣的搭配用空鉤調平水釣2目,除了頂漂外,其他漂相都不明顯,而且經常出現浮漂沒動作,提竿中魚的情況,後來分析我發現了原因:空鉤調平水釣2目的時候,掛上子線,由於子線過細、過長,都是躺在水底的,這個時候就算有魚吃餌需要遊動比較長的距離,很多時候都會中途吐鉤,所以漂相併不明顯。

    解決方法:根據釣的魚大小選浮漂,選子線,儘量不要釣小魚用大浮漂、長子線,一般來說釣小魚,子線長度不要超過15cm,一般10cm就可以。

    用的浮漂浮力過大

    我在釣魚過程中,還遇到過用大浮漂漂相也不明顯的情況,當時感覺漂相不明顯,就分析原因,原因也是跟上面的一樣,魚太小帶不動,所以就果斷換了一副線組,用的小浮漂,漂相立馬就出來了,而且釣上來的魚個體都偏小,所以有時候漂相不明顯,不僅跟我們的裝備有關,跟魚也有關係,魚太小,吃口輕,也會導致漂相不明顯。

  • 11 # 真心讓狗咬

    帶鉤調平水釣兩目要知道鉤重,如果雙鉤重量低於兩目,那麼即使雙鉤到底,浮漂可能還是隻有一目在水上,繼續上推浮漂到兩目這時候只有一種情況,就是鉛墜到底了,輕口這時候肯定看不到,只能等死口

  • 12 # 漁人自悅

    我來說說吧!

    空鉤調平水釣二目是屬於典型的調低釣高。

    那麼,在底釣高時鉤餌是什麼狀態呢?現在,我們就一起分析一下吧!

    一、下鉤觸底上鉤懸浮

    下鉤觸底形態時要滿足二個條件。

    1.單鉤鉤重是否大於本只浮漂二目的浮力加單餌重量以上。

    2.餌料重量是否小於本只浮漂二目浮力。

    比如說:

    我們將調整好的平水的子線取下一鉤。這時,浮漂上浮露出三目。那麼,我們單鉤鉤重基本就是三目的浮力。在將單鉤上好蚯蚓、蛆芽等重量較輕的餌料。再次確認浮漂露出目數,比如浮漂露出二目。那麼,單餌重就是一目。此時,我們就知道單鉤鉤重和餌料重量了。上述過程需半水完成。

    單鉤重三目,下鉤觸底可以釣到三目。再減去上鉤餌料重一目。在正常作釣二目時,就是下鉤觸底上鉤懸浮的狀態了。

    二、上鉤觸底下鉤躺底

    上鉤觸底下鉤形態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釣目不大於雙鉤下壓浮漂目數。

    2.釣目不小於單餌下壓目數

    比如說:

    半水調整至平水。雙鉤重四目,單餌重二目。這時,我們可以釣三四目都是可以的。二目雖然也可以。但是,可能存在上鉤懸浮的狀態。

    三、鉛墜觸底

    鉛墜觸底就非常簡單了。釣目大於雙鉤下壓浮漂目數即可。

    比如說:

    雙鉤重4目。這時,我們直接釣五目就可以了。

    至於問者所說,調平水釣二目吃口不明顯。可能存在如下問題。

    1.調釣不準確。漂尾較粗,魚鉤重量較小。如:加粗目配細條袖鉤。二個袖鉤重量不足二目。垂釣時如果要釣二目。必然會造成鉛墜觸底。

    解決辦法,使用比較合適的漂尾與魚鉤進行搭配。

    2.找底不準確。由於調低釣高,餌料重量較大時。拋投的比較滿。這時,雖然是二目。但是,是靠你壓線將浮漂壓入水中。水下線組與浮漂不是垂直關係。

    解決辦法:壓住水線後,充分將魚竿前推。留意浮漂是否存在上浮現象。

    3.子線鉤距過大。這種情況出現在上鉤觸底時較為普遍。上鉤觸底後,下鉤鉤距較大,子線堆積。傳遞魚訊不夠清楚。

    解決辦法:更換子線減小鉤距

  • 13 # 一筆一杆一生

    空鉤調平水釣兩目飄向不明顯是為啥?首先你給的條件不完全,必須是空鉤半水調平水釣兩目,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在垂釣當中漂相不明顯。可能有幾下原因。

    一、首先是你的浮漂和線組不匹配。吃鉛量很小的浮漂如果你的主線很粗子線也很粗,鉤子也大。當你在垂釣當中平水釣兩目時,浮漂的剩餘浮力可能拉不直線組,造成魚兒吃口時漂相不明顯。

    二、鉤的大小與浮漂不匹配。也就是說你在調平水的時候,沒有對鉤進行稱重,空鉤調平水,對雙溝進行稱重,這個細節非常重要,不然你就根本不知道,在垂釣當中你鉤餌在水下的狀態。比如你的浮漂的漂尾直徑在一毫米以上吃鉛量又大,這個時候調平水,當你去掉子線和雙溝,把浮漂再次拋入水中時,他可能還是平水,或有一點不以察覺的變化,因此,在垂釣當中,當你調兩目時,八字環就已經觸底了,或躺底,甚至鉛皮有可能輕觸底,這個時候的漂相,你覺得可能明顯嗎?除非是死口。說再仔細一點,你空鉤半水調平水,和不帶鉤,調平水沒什麼兩樣,在垂釣當中,你要讓浮漂長目數,那八字環必須觸底或躺底,浮漂上才能長出目數來,如果你對調漂還不完全理解,我這樣跟你講,是越講你越糊塗,不如你到河邊用大小的浮漂配大小的鉤親自來回除錯一下,就一目瞭然了。

  • 14 # 什麼都知道一點的土老

    臺釣經過這些年來不斷的發展,調釣方式越來越多,但是釣無定律。

    題主所說的空鉤平水釣兩目,可以判斷為雙鉤躺底,相對較鈍,一般漂相為頂漂,雖然出口少,但準確率高。這種方式近幾年在野釣當中是比較熱門的調釣方式,可以有效抗風浪走水,在釣大體型魚的尤其是鯉魚的時候有不錯的效果。

    調釣只是釣魚的其中一個環節,關於出口動作,鉤子過大或者過小,魚體大小,開口情況都是影響魚獲的重要因素。題主的情況是動作小,說明魚體較小鉤子相對過大,可以試試將魚鉤換小一號。也可以減鉛帶鉤平水釣兩目,將調釣變靈一些,但這樣也可能會導致動作變多,提竿不中,或者釣上來的魚個體不大,所以說靈與鈍各有千秋。

    重要的,屁股決定魚獲。你出釣的時間地點天氣釣位基本上就決定的你的魚獲,調釣餌料味型狀態鉤號決定了你能否釣的比別人多。最後祝題主大鯽大鯉。

  • 15 # 小劉釣魚方程式

    空鉤調平水釣兩目本來就是一種比較鈍的調釣。至於靈與鈍,主要取決於你的餌料比重和你稍微的粗細。

    目前很多人休閒野釣都喜歡調平水釣兩三目,但這種釣法一包都是針對餌料比較輕,壓不下去目數,但又想去釣雙鉤到底,所以只能選擇調低釣高。如果是搓餌比重比較大得時候到是沒必要。

    帶鉤調平水釣幾目,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你的雙鉤重量,很多時候你用的鉤子可能非常小,非常輕,可能你雙鉤的重量是小於了浮漂兩目的浮力,那麼這個時候就算你雙鉤完全躺底,鉤重抵消那浮漂反上來的目數,也不貴超過兩目,可能是1目,也可能是1目半。那你想釣到兩目那你得八字環就會去觸底,非常鈍。

    所以說,調平水釣幾目,一定要去測你的雙鉤重量到底能不能大於你釣的這幾目的浮力。如果小於那麼八字環就會到底。尤其是加粗尾的浮漂,一定要去注意。

    釣無定律,靈活運用。調無定數,釣無定目。細節往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 16 # 野釣浪裡白條

    由於你是空鉤調的漂,帶上鉤加上餌應該釣兩目雙鉤已經躺底了,釣得太頓了吧?所以訊號不靈敏。建議往下推點漂試試。

  • 17 # 遊釣山水的四毛

    調平水釣二目,朋友如果覺的不靈!我敢肯定是空釣調的平水,並且沒有精確找底,也不知道釣餌在水底的狀態!說白了,道聽途說根本就沒弄明白道理!

    朋友在告訴你原因之前,能不能先靜下心,好好學習一下調漂的原理和漂象產生的原因!

    沒別的意思,只是敦促你學習,再學習!

    簡單的說:空鉤半水調平水是沒錯的。但你必須精確找底,從而減少誤差!二個精確找底呢。第一個:必須地知道水的實際深度,保證調漂的精準!方法是下鉤裝上一個大於漂浮力的配重。例如顆粒,鉛皮等。拋杆入水後移動漂座調至平水。此時子線加漂座以下的主線加漂長就是水的實際深度!第二步不移動卡漂座的最上面太空豆,向下移動漂座。可以再次拋杆入水看漂尖與水面的位置來判斷移動的長度是否夠了。第三步去掉配重透過修剪鉛頭調平水。此時風線,水線必須地都入水!第四步二次精確找底:向上移動漂座到末動的那顆太空豆時,裝上餌看一下漂尖的位置是否已下沉到水中。再問上一點點移動漂座四到五目的長度,此時在過程當中露的目數是不是逐漸到二目。如果是那麼恭喜你調好了,如果不是就又出問題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調平水,釣二目一般情況下都是一餌平躺一餌半躺,比較鈍!再教你一招:帶餌調平水就簡單多了。步驟和空鉤調是一樣的。優點是更直觀,更準確,更靈!

  • 18 # 1210742990

    空鉤調平水漂相絕對冇問題.問題是你的子線長短。我的子線底鉤6公分.上鉤3.5公分,10克以上的魚口青楚到不得了。

  • 19 # 釣魚人烏蘭

    調平水調2目,從理論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說漂像不明顯,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3種可能。

    確定是空鉤離底調平水?

    調漂最重要的是要離底調漂,如果沒有完全離底,那麼所有的調目都是不準確的,這種現象最容易出現在重鉛找底的時候,有些釣友喜歡先重鉛找底後,向下拉動一個浮漂的距離,然後修剪鉛皮來調漂,這個方式本身沒有錯誤,錯誤的是重鉛找底和向下拉動浮漂的細節上。

    大家都知道,如果是特別重的鉛皮,到底後會讓線組變得傾斜,也就是說線組的實際長度是大於水深的,這時候是鉛皮躺底的狀態,那麼向下拉一個浮漂的長度,一般浮漂40多公分,還要計算子線的長度,如果一個子線30公分長,那麼加上傾斜的主線,可能你以為已經雙鉤離底了,但實際上魚鉤還在水底,那麼你調多少目都是錯誤的。所以這裡注意點是,找底的鉛皮不要太重,大過浮漂浮力就可以了。向下拉動浮漂要用子線來計算,一個子線加1、20公分的距離就可以保證肯定離底了。

    魚口輕加上使用線組過粗

    很多時候包括野生魚也會有輕口,加上很多釣友在野釣的時候認為差不多就行,為了防止遇到大魚,線組用的比較粗,這樣自然魚口的反應就不明顯。

    這個問題在水溫低的時候表現很明顯,就鯽魚來說,子線用到0.8號就已經足夠了,不過我在冬季釣魚的時候,發現還是有部分釣友使用1號以上的子線,這樣魚口自然要差一些。

    餌料狀態有問題

    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不要以為野生魚什麼都不挑,當餌料的狀態很差的時候,魚的吃口也會很不明顯,我多次遇到這樣的釣友了,尤其拉絲粉過多的時候,加上沒有一定的粗顆粒支撐結構,拉出來的餌料形狀過不不規則,藕斷絲連的形勢,我試過重新按照他的餌料重新開餌,更換後魚口變得很明顯,證明了餌料狀態如果不好,同樣也會讓魚口變得很差。

    綜上所述,在題主描述的調漂前提下如果出現漂像不明顯,原因主要是這三種原因造成的,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如漂像明顯的概念是什麼?黑漂才算明顯嗎?很多時候浮漂有力下頓半目就已經算很明顯了。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注意每一個細節,和是否是野釣還是黑坑無關,只要是釣魚,就要精細對待。

  • 20 # 石頭釣魚記

    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很大機率是在魚口輕的情況下產生的。

    空鉤調平水釣兩目,這種調法最起碼在空鉤的情況下,下鉤是躺底或者觸底的,是我們常講的調低釣高,雙鉤掛餌釣頓的範疇。如果出現了不明顯的漂相,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魚口輕,鉤距過大。

    我們知道,一般的鉤距是在兩個鉤距左右。如果鉤距加到三個甚至更多的距離,餌料比重大的話,上鉤到底,這時鉤距這段距離是完全彎曲在水底的,再加上這時魚兒輕,魚兒在吃下鉤的餌料,在這段子線不崩直的情況下,確實是會出現訊號不明顯的現象。

    解決辦法:檢查鉤距適當調整。

    2,在魚口輕的情況下浮漂浮力大。

    如果浮漂浮力大,在魚口輕的情況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比如說,吃鉛量兩克和吃鉛量五克的浮漂同樣都是調平水釣兩目,要打破這種平衡,同等魚口的力道下,吃鉛量大的用力要大些,當然浮漂吃鉛量小的就需要力道就小些。

    解決辦法:更換浮力小點的浮漂。

    寫到最後:

    出現這種情況,解決的方案除了以上兩點,還可以適當減點鉛釣靈一點,或者把餌料比重減輕一點,讓上鉤掛餌處於懸浮狀態。總而言之,垂釣不是一層不變的,只有根據當時的魚情,水情適當調整,才能有所收穫的。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籲釣魚謹遵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分類放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覺得生活很難的時候,想過要做出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