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化文觀字不語他

    子我生也,老子生我也。

    為得日益,是他非我,他名老子。為道日損,是吾非它,自稱老子。無相我生,眾生相我,是名老子。

  • 2 # 語言文韻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 3 # 黛黛金屬創意繪畫

    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又名李耳,字伯陽。春秋末期人約公元前571-前471,在老子生活的西周時代,禮崩樂壞,多私多欲,諸侯紛爭,群雄割據,貪圖富貴,天下亂相橫生。一部道德經,從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到治理國家,恢復次序,具有深邃的道家哲學思想,遵從自然,大道為先,無為而治,對於現在的我們,仍具有深遠的借鑑和指導意義。

  • 4 # 行走的番茄

    《道德經》相傳為老子所著。

    司馬遷的《史記》一說他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在函谷關留書5000餘字。書言“德”、“道”,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故稱《道德經》。

    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道”既在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雙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是這個道理!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 5 # 一七夕一

    歷史上的《道德經》是老子所著,如果沒有老子一個人那也會出來個別的人來著作比如孫子,孔子,孟子,韓非子等,但是這些人都有著作,所以還得是老子,就像三國是司馬懿奪了曹魏的政權,如果沒有司馬懿也可能會出來個司牛懿來奪取,應徵一句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大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間),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 6 # 阿菲不想說

    老子簡介以及《道德經》的由來。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間,《史記》載“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楚國苦縣厲鄉,即現今的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鄭店。老子曾擔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圖書典籍,學問淵博,見周王室衰微,棄官西去,至函谷關遇見關令尹喜。尹喜請求他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最終成了隱士,“莫知所終”(《史記》)

    《道德經》又名《老子》,文約義豐,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還提出對立面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視矛盾雙方的鬥爭,把轉化看成是無條件的迴圈往復。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的無力,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但他對“侯王”的告誡,如“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卻是很精闢的。《老子》的歷史觀是落後的,要求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死不相往來”。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後代不少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自漢以後註釋《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國古籍中是罕見的。老子不但創立了我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教奉為教主或教祖,尊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以為聖人生有老容,故號為老子”。《史記卷六十三.老莊申韓列傳》內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河南鹿邑東)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耳外輪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老子見周室衰亂,於是西行出函谷關時,應關令尹喜之請,遺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經》、《道德五千文》、《道德經》等),後不知所終。

  • 7 # 文播苑

    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國苦縣的厲鄉曲仁里人,生於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圖書館長、管圖書,是孔子的前輩,曾向他問禮。

    後來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老子長壽,大約卒於公元前471年,享年一百零一歲。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祥符六年(1013)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 8 # 館閣秀才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言》等,歷史上對其作者是誰的問題頗有爭議,但現在已經基本在學術界有了定論。

    一,《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

    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們所能見到的《道德經》版本是漢代青年學者王弼所編撰的通行本,因其在文章中改動的痕跡太多,以至於人們懷疑《道德經》不是老子所著。好在,八十年代以後我國陸續出土了帛書本和楚簡本兩種《道德經》,而這兩種版本都稱為“老子”。帛書本字數和內容跟通行本很接近,楚簡本雖然字數少了一半,但內容還能夠關聯起來,顯然是一部刪減本或者叫做摘抄本。

    這兩個版本的出土,進一步證明了《道德經》的作者就是老子,這基本沒有什麼爭議了。

    二,老子是誰

    老子是春秋時期人,出生於陳國苦縣,因陳國很快就被楚國吞併,所以歷史上也說老子是楚國苦縣人,並不矛盾。

    關於老子的身世有多種說法,有的說他父親是陳國大將軍,戰死後,老子的母親逃難到苦縣並在那裡產下老子;有的說他父親本是周王朝的大夫,老子出生後就在京城生活。我們不去詳細考證了。

    老子,名老聃,字李耳(春秋時有身份的人有姓也有氏,老和李可能都不是他的姓)。年輕時師從當時大文化人尚樅為師,後來被他推薦到國家檔案館任管理員、館長,因周室內鬥檔案館被毀,加之老子對周天子的失望,便辭職西去。

    據說在出關時被一個叫喜的關尹截留,在其強邀下寫就《道德經》,流傳至今。

  • 9 # 魚頭聊史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日諡伯陽,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曾任周王朝守藏室史,即圖書館長。

    《道德經》是老子思想主要成就的體現,所以《道德經》又稱《老子》。

    周景王時,周王朝發生內亂,老子受權貴們排擠,逐辭官隱居,潛心學問。周敬王時,老子看到周王朝逐漸衰敗,於是離開周西出雲遊。一天,老子騎著青牛來到函谷關,被守關長官尹喜看見。實際上尹喜此人也是學識深厚。傳說一日尹喜在城樓觀看天象時,只見天上紫氣東來,長約三萬公里,尹喜知道有聖人到來。看到老子後,尹喜知道聖人已到,忙到關口迎接,並對老子說你出關可以,但得留下一部著作。於是,老子就在關上住了下來。幾天之後,老子交給尹喜一部5000字的著作,即《道德經》。隨後老子騎著青牛,向西而去。

    《道德經》一共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37章;下篇為德經,44章。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生飽讀詩書,其主要思想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還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惡。表面看來,正相反對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對立的,而實際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道德經》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它與《易經》、《論語》成為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

  • 10 # 揚光666

    老子所處時代,已經融匯了百家之思想精華,到了老子的時候,種種因緣成熟,所以老子能夠寫下五千言《道德經》。

    一、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生活在春秋時期。曾經擔任周朝守藏史(藏書室室長),就是國家的史官,也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著有《道德經》,他的學說後來被莊子發揚光大。道家認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後世把老子與莊子並稱為老莊。道家把老子奉為道家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相傳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老子給予耐心而深刻的講解與指點。

    二、思想融匯

    老子之前,道家的思想就已經呈現出非常豐富的思想發展。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在老子之前,道家書籍就有《黃帝四經》、《黃帝銘》、《黃帝君臣》、《雜黃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管子》等,說明道家思想在老子之前的時期,就從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伊尹、許由、巢父、姜尚、辛甲、管子等人的思想中表現出來。

    到了春秋後末期,也就是老子生活的時代,各種道家思想理論已經發展的相當較為豐富,道家思想基本上成熟,也就為《道德經》的問世奠定了比較深厚的理論基礎。

    老子一生學識淵博,曾擔任國家史官,圖書館館長。所以對於以前歷代的歷史、文化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習與造詣。所以能夠集前人各種道家思想於一身而為大成。

    老子的學識與修為,可以從孔子前往求教中一段對話來表現(引用):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

    孔子把老子比做“......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之龍,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孔子認為老子像龍那樣神秘而不可測度。

    儒家聖人對老子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見得老子的學識與修為,非常人之所能想像的。

    三、經典傳世

    後來老子感覺自己的學說並不能被當時社會所理解和接受,於是決定西出函谷關,走到函谷關被關令尹喜攔阻留下,老子於是不利己在函谷關停留三個月,寫下了名震千古的道家思想大整合——《道德經》,然後騎青牛瀟灑而去,從此世間不再有老子!

    老子不在世間了,但是卻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道德經》共五千言,分81章。前37章是道經,後44篇是德經。全書思想核心說明: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自然規律,所以人要遵循規律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物物有都其兩面性,比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行,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福禍相倚”等,這些都是恆常存在的。

    類似的辯證法觀點都在書中大量的進行闡述,對中國道家思想、傳統文化、哲學發展等許多方面都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 11 # 水殿風來暗香滿

    老子《道德經》從全視覺的高度揭示了宇宙大道、天之道、聖人之道的運化規律,內容涵蓋了自然、哲學、政治、軍事、人文、藝術等諸多領域。老子《道德經》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既是一本融通萬事萬物的“生命使用手冊”,也是人類文明程序中的一座燈塔。

    老子是一個謎!

    老子的生平,根據歷史記載,一說在安徽,一說在河南,一說在甘肅,職務是周朝守藏室之吏。目前社會上關於老子的介紹基本都是自家式的推測而已。

    司馬遷治學嚴謹,他把當時收集到的七種不同說法,以史學家存疑的筆法在《史記》中進行了如實記錄:

    一、“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dān)。周守藏室之吏也。”

    二、“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yé)。’”

    三、“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四、“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疆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五、“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六、“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dān)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七、“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

    以上是《史記》中所收集的關於老子的記述,但均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定的唯一答案。從整篇《道德經》的內容上看,寫《道德經》的作者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極具重量級的人物,他應該是一位頂級軍事家、政治家,是一位深受君王信任與尊重、具有無上智慧和全視角、高維度的哲學家。

    中國歷史上,始終流傳著“天子九鼎,老子十鼎”的傳說。

    因為在禮法森嚴、規制繁多的封建社會體系裡,老子能超越天子的地位而擁有十鼎,可謂絕無僅有!但這一傳說始終得不到力證,直到2003年1月19日,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出土了二十七件窖藏青銅器文物,其中發現了單逨十鼎——鼎上銘文詳細記錄了周宣王命單逨做十鼎之舉的前因後果,終於證實了這一歷史傳說的真實性,進而也確認了單逨(lái)應該就是《道德經》的作者老萊子。

    從這批珍貴文物中,可以看出單逨當時身兼四職:一是掌握軍權、南征北戰、保家衛國、戎馬一生的統帥;二是擔任掌管國土四方農林發展、讓王室與百姓共享山澤物產、安居樂業的農林部長;三是周宣王命單逨做超越天子九鼎禮制的“十鼎”,成為百官之首,將其冊封為“歷人”,行使監察群臣選拔與錄用的職權;四是為周王朝立法,負責組織、整理、修訂國家法律法規等重要典籍。 

    很多考古學家認為:這位西周“歷人”單逨就是《道德經》的作者。單氏家族為西周乃至後來的東周王朝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史冊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楊家村出土文物的銘文上看,手握高於皇權之權的單逨是單氏家族的天之驕子,當時受周宣王旨意寫下了一部傳世寶典,既是為周王朝立法,也是為西周王朝、為歷朝歷代、為全世界留下了一部永不失色的鴻篇鉅著——《道德經》!

    三千年歲月悠悠,時至今日,往事已矣。

    當年到底是誰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經》,那已是屬於歷史學家和學者們的研究課題了。今天很多學者對老子的研究眾說紛紜,其實只是因為各自站立的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所以導致觀點也有所不同而已。

    今天,道德經學用的重點在於瞭解並感知《道德經》中所講述的宇宙觀、社會觀、人生觀是穿越、適合於任何歷史時期的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國度共同學習踐行的“生命使用手冊”;《道德經》既是古代帝王不可不讀的治國書,同時也是一部適合所有人學用的生命使用典籍!感謝《道德經》,他為中華文化、為世界人民留下了一部無比珍貴的思想文化瑰寶! 

    《道德經》的核心就是熱愛國家、熱愛大自然、熱愛和平、熱愛生命。所以,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本《道德經》,當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從《道德經》中尋找到我們所需要的答案與力量。

    《道德經》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在世界思想史中,《道德經》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最令人著迷的一部奇書!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任把代表中國智慧的《道德經》傳出去,把這部蘊涵著至高宇宙觀、社會觀、人生觀的生命使用手冊傳出去,讓《道德經》惠及全世界!

    近三千年前的老子,是中國哲學之父,同時也是人類辯證法之父。

    老子所著《道德經》,以“道”為核心,構建了一套獨特而完整的宇宙觀、社會觀和人生觀的生命體系。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漢唐兩個朝代,即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在奉行道德哲學。而漢唐這兩大帝國,毋庸置疑,是當時所有地球文明中最健康、最幸福、最先進的國度——監獄中沒有罪犯,遺落在街頭的貴重物品沒人撿拾,所有國民對生命充滿著幸福感和獲得感……歷史學家把這兩個朝代稱為中國的“黃金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輪胎的尺寸對行駛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