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聲護事

    痛風其實是機體蛋白質代謝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了高尿酸血癥。當血裡的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飲酒、高嘌呤飲食及劇烈運動都有可能會導致痛風的發作。

    規範化治療是治療痛風的關鍵,而飲食、體重控制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其復發的重要因素。

    說到痛風,我們不得不提尿酸,它是食物中嘌呤的代謝產物,正常人從飲食中攝取的嘌呤僅佔20%左右,其餘的嘌呤都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從食物攝取的嘌呤雖少,但極少被機體利用,大部分會被分解轉化為尿酸,所以從飲食中獲取的嘌呤對尿酸水平影響不容忽視。

    所以,除了藥物治療外,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是治療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不二法門。因為痛風不但能夠導致急性發作疼痛,慢性痛風還會導致關節破壞。同時會增加腎臟及心臟疾病的發病率。

    飲食上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1.對於肥胖或超重的痛風患者,每日膳食攝入總能量可按每公斤標準體重20~25千卡計算,還需要適當減少蛋白質與脂肪在飲食中的比例。

    2.痛風患者應遵循低嘌呤飲食原則,儘量限制動物內臟、海鮮、魚類、肉類等動物性食物的攝入。但牛奶和蛋類完全可以吃,其中,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需注意蛋黃不要過量。由於嘌呤易溶於湯中,各種肉湯嘌呤含量極高,即使是病情較輕的痛風患者也不能喝肉湯,但可以將瘦肉經煮沸後棄湯限量食用。

    3.痛風患者急性發作期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動物性食物外,也要儘量避免食用蘆葦、黃豆芽、紫菜、豌豆苗等含嘌呤較高的蔬菜,緩解期減少進食次數和進食量即可。

    4.痛風患者應多飲水,一般每天至少要達到2000毫升。

    附件:痛風患者的食物選擇

    1. 痛風患者可以吃的食物

    2. 痛風不能吃(儘量別吃)的食物

    3. 痛風患者可適當吃一點的食物

    痛風是一種慢性病,不管是發作時的急性期處理,還是降尿酸治療,以及其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最後附送一句:沒病好好防,有病好好養!

  • 2 # 別痛風

    為什麼需要貼秋膘?

    “苦夏, 悲秋”,自古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可以算是農耕為主的國家。夏日高溫下,長期的田間勞作,極為容易產生疲倦,食慾不振,厭食油膩的狀況,再加上夏日又是農耕的繁忙季節,體力付出較多,所以前人們在夏季,不單會曬成非洲人,還會瘦成非洲人。

    所以當進入天氣轉涼,食慾回覆的秋季,人們免不了要“大塊吃肉”一番,以補充夏日所流失的營養。二來秋季豐富的食材,也給予了人們更多選擇。

    不過到了現代社會,“貼秋膘”這樣的習俗,更多成了一種媒體與商家引誘你多去消費,多吃肉的理由。你要傻傻地信了,就等著減肥失敗嘍。

    秋季都有哪些好食材?

    1.薯類:

    全國多地,薯類食物都是秋冬的盛產。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的營養學家,均認可薯類的營養價值。

    例如甘薯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B族等,都是夏天瓜果(例如黃瓜)所不具備的營養元素。某些詞條中,更認為甘薯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便、減肥、防癌等功效。

    在這個季節,經常吃一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作為精白米麵的替換品,如能配合其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就是非常好的健康主食。

    2.黃綠色蔬果:

    如果不及時補充,到了冬春季節容易發生暗視力下降、眼睛乾澀、呼吸道容易感染之類維生素 A 不足問題,也容易造成葉酸和維生素 B2 的不足。

    在秋季適當吃一些諸如胡蘿蔔、南瓜、菠菜這類的黃綠色食物,就可以很好解決這些問題。

    3.堅果

    堅果能提供給人體豐富的維生素E與微量元素。而某些研究顯示,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對於減少尿酸生成有一定輔助作用。

    不過部分堅果脂肪和嘌呤含量不低,所以每日的推薦量大約一勺左右(15-25克),最好生食或水煮。炒的就算了,秋燥上火。

    4.牛羊肉

    其實這裡小標題原本是蛋白質。不過想想奶蛋你們都吃了一整年,再不吃點牛羊肉補補,天冷的時候,瘦弱些的兄弟們怕是扛不住寒冷喲。

    強調一下,肉食每日最好1-2兩左右,發作時最好忌食。吃前記得焯水。要吃涮肉的話,調味蘸醬千萬記得少油鹽。

    其他需要注意的東西

    從夏入秋,意味著天氣即將轉涼,而每逢季節交替的時節,都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外加秋天乾燥氣候的影響。所以多喝水與注意保暖,就成了小編我這醫學復讀機又一次需要強調的東西。請各位沒有秋褲的同學們提前備好秋褲,買好毛襪,防範於未然。畢竟“秋老虎”過後,就是真正的降溫時間了。

  • 3 # 風溼免疫科陳主任

    *我是成都風溼醫院陳建春醫生,我回答的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眼下快到立冬節氣,也是秋季進補的好時候,諺語就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營養專家介紹,對於現代人而言,秋補並不意味著大魚大肉,而應該根據個人體質狀況,補充自己缺乏的營養成分,平衡膳食,做到攝入與消耗的熱量平衡。

    傳統秋補因人而異

    傳統秋補就是吃動物性食品和各種麵食,有一定承前啟後的作用。因為夏季炎熱高溫,很多人胃口很差,限制了營養的攝入。而到了寒冷的季節,人又需要更多的能量去禦寒,同時冬季蔬果匱乏,所以夏冬之間的秋季,也就成了儲備能量的關鍵期。

    對現代人來說,營養缺乏已不多見。超重、肥胖、痛風、高血脂、高血糖者此時再猛補,對身體就是負擔而非養生。而對於身體瘦弱、貧血、低血壓的人,推薦還是按傳統方法,多吃點牛羊肉、動物內臟,配以足夠的主食,有益於改善健康,提高抗寒能力。

    過猶不及注意祛燥

    大魚大肉等都是酸性食物,容易引起痛風,所以忙於秋補的時候,不要忘了多吃些新鮮的、時令的蔬菜和水果等,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多食肉類食物,補得太厚重,易出現口乾舌燥、乾咳無痰等燥熱病症。可適當吃些梨、蘿蔔、銀耳、百合等潤肺祛燥的食物。

    各種發酵食品也可作為秋補的選擇,如酸奶、火腿、酒釀、饅頭等。這些食品可助消化,對於一到秋季就容易“爛嘴角”的人來說十分有益。食物發酵時,微生物會產生大量B族維生素。同時,微生物還能消除食物中的抗營養因素,使營養能夠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另外,老年人及兒童進補需要格外注意。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這類人常表現為食慾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兩歲男孩,家裡老人經常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如何巧妙糾正這些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