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生

    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20世紀中期以來觀察到的趨勢,人類擴張的“溫室效應”—當大氣吸收從地球向太空輻射的熱量時,就會導致變暖。

    大氣中的某些氣體阻止熱量散失。長壽命氣體在大氣中保持半永久性,對溫度變化沒有物理或化學反應,被稱為“強迫”氣候變化。對溫度變化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氣體,如水蒸氣。

    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包括:

    水蒸氣

    最豐富的溫室氣體,但重要的是,它是對氣候的反饋。隨著地球大氣變暖,水蒸氣會增加,但是雲和降水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使得這些成為溫室效應最重要的反饋機制。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大氣的一個次要但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透過自然過程(如呼吸和火山爆發)和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土地使用變化和燃燒化石燃料)釋放出來。人類增加了大氣中的一氧化碳2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集中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是氣候變化最重要的長期“推動力”。

    甲烷

    氧化亞氮

    土壤耕作產生的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使用商業和有機肥料、化石燃料燃燒、硝酸生產和生物質燃燒。

    含氯氟烴

    完全源於工業的合成化合物在許多應用中使用,但由於其有助於破壞臭氧層的能力,現在在生產和向大氣中釋放方面受到國際協定的主要管制。它們也是溫室氣體。

    溫室效應還不夠:火星的大氣非常稀薄,幾乎全是二氧化碳。由於大氣壓力低,而且幾乎沒有甲烷或水蒸氣來加強微弱的溫室效應,火星表面大部分是冰凍的,沒有生命跡象。

    不夠的溫室效應:火星的大氣非常稀薄,幾乎全是二氧化碳。由於大氣壓力低,而且幾乎沒有甲烷或水蒸氣來加強微弱的溫室效應,火星表面大部分是冰凍的,沒有生命跡象。

    太多的溫室效應:金星的大氣層和火星一樣,幾乎都是二氧化碳。但是金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地球的154,000倍(是火星的19,000倍),產生失控的溫室效應和足以融化鉛的表面溫度。

    過多的溫室效應:像火星一樣,金星的大氣幾乎全是二氧化碳。但是金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地球的154,000倍(是火星的19,000倍),產生失控的溫室效應和足以融化鉛的表面溫度。

    在地球上,人類活動正在改變自然溫室。在上個世紀,燃燒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這是因為煤或石油燃燒過程將空氣中的碳和氧結合在一起生成一氧化碳。在較小的程度上,為農業、工業和其他人類活動清理土地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濃度。

    改變自然大氣溫室的後果很難預測,但某些影響似乎是可能的:

    總體而言,較暖的氣候條件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蒸發和降水,但個別地區會有所不同,有些地區會變得更潮溼,有些地區會變得更乾燥。

    更強的溫室效應會使海洋變暖,部分融化冰川和其他冰,從而增加海平面。如果海水變暖,海水也會膨脹,進一步導致海平面上升。

    同時,一些作物和其他植物可能會對大氣中一氧化碳的增加做出有利的反應生長更旺盛,用水更有效。與此同時,更高的溫度和不斷變化的氣候模式可能會改變農作物生長最好的地區,並影響自然植物群落的組成。

    人類活動的作用

    在過去的50年裡,人類活動有超過95%的可能性使地球變暖。

    在過去的150年裡,我們現代文明所依賴的工業活動已經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百萬分之280提高到百萬分之412。該小組還得出結論,在過去的50年裡,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有超過95%的可能性導致了地球溫度的大幅上升。

    太陽輻照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球接收的太陽能量一直遵循太陽自然11年週期的小起伏,沒有淨增長。同期,全球氣溫顯著上升。因此,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太陽極不可能造成觀測到的全球變暖趨勢。

    有理由假設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會導致氣候變化,因為太陽是驅動我們氣候系統的基本能源。

    事實上,研究表明,太陽可變性在過去的氣候變化中發揮了作用。例如,太陽活動的減少加上火山活動的增加被認為有助於觸發大約1650年到1850年之間的小冰期,當時格陵蘭島從1410年冷卻到1720年,冰川在阿爾卑斯山前進。

    但是幾條證據表明,當前的全球變暖不能用來自太陽的能量變化來解釋:

    自1750年以來,來自太陽的平均能量要麼保持不變,要麼略有增加。

    如果變暖是由更活躍的太陽引起的,那麼科學家們將會在大氣層的所有層看到更暖的溫度。相反,他們觀察到高層大氣變冷,地表和低層大氣變暖。那是因為溫室氣體在低層大氣中捕捉熱量。

    如果不考慮溫室氣體的增加,包含太陽輻照度變化的氣候模型就無法重現過去一個世紀或更長時間內觀察到的溫度趨勢。

  • 2 # 世界和平Word

    人類活動的溫室效應致氣候變暖氣候變暖也有自然因素擴充套件資料:當代全球氣候在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氣溫上升不僅是人為因素,而且還是自然因素。但是,有關當代氣候變暖的原因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盛夏重慶的特大幹旱和去年我國發生的多種極端天氣事件,主要都是由引潮力共振的異常疊加而引起。

  • 3 # 高山流水4552

    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口急劇增加,大氣汙染,海洋生態惡化,森林資源銳減,大氣層遭到破環,嚴重汙染以及溫室效應,這些因素就造成了全球變暖。

  • 4 # 能量工坊

    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星系運動!

    地球溫度週期性升降幾度十幾度是宇宙執行規律,週期從幾百年到幾百萬年,比如幾十萬年前的冰期,北京都有冰川。可是二千多年前河南還是亞熱帶,有大象生存。

    所以現在地球溫度變化與人類活動關係多大需要科學論證。在我看來整體關係不大。

    當然這並不是支援西方資本主義揮霍無度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為了物質利益的惡性鬥爭。

    勸導說服改變人類過度追逐物慾的行為,根本還是在於以理服人,就是說清楚人是什麼,人為什麼活,人為什麼過度追逐物慾是錯的?而不是簡單甚至沒有依據的恐嚇,這個基本沒用!

    人的總重量大約只佔地球的千萬分之幾,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只是大氣層裡極少的比例。地球溫度決定因素非常之多,甚至地球本身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比如地核熱。更主要的因素是太陽、太陽系所在的位置、銀河系所在的位置。西方那些科學界基本這些因素都沒考慮,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這是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再從時間尺度看,人類工業化三百年,在地球氣候週期看也就是一個小波動的時間。從地質運動幾十幾百幾千萬年週期看,就是微小波動。再從地球太陽宇宙幾十幾百億年曆史看,簡直就是一剎那,連蝴蝶煽動翅膀都不算。就像一粒沙子投入大海,忽然引發海嘯了[呲牙][呲牙][呲牙]

    現在西方大多數環保主義者,尤其是政客和明星資本家,大都是表象,科學上依據不足,瞎子摸象,或聳人聽聞,背後邏輯是穿鞋的怕光腳的在泥地裡亂來,濺髒了他們的皮鞋。還有就是人人都想穿皮鞋,最後可能資源不夠,他們的優越感也沒了。

  • 5 # 會講故事的外星人

    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地球的“生理期”

    地球並不是一層不變,它也存週期性的變化,如同人類的生老病死迴圈。

    地球的溫度變化很大關係取決於外界因素和人為因素,兩種因素的相互影響下,環境溫度變得越發增高。

    其中人為因素是助推劑,增強了熱週期內的環境的變化。

    科學家認為氣候變暖是自然現象,距今25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不同尺度的溫度變化,如今我們正處於1500-1800年的熱迴圈週期內。

    其次冷熱週期交替間隔越長,溫差變化越大。

    根據資料顯示,10萬年的冰封時期,氣溫變化10℃,兩萬年的週期,溫度僅僅變化了5℃。

    從良渚文化遺址算起,“現代人”有5000餘年的歷史,氣溫變化週期同樣適用於現在環境變化。

    除去人為因素,環境溫度應該為每千年溫度變差為2-3℃,也就說我們現在所處於的溫度環境是自然的變化週期內。捱過熱迴圈週期後就會迎來降溫。

    人為因素的溫室效應

    還有一種普遍的說法,人類社會生產活動造成的臭氧層破壞,導致了全球變暖。

    大氣的成分氮氣、二氧化碳、臭氧、氦氣。其中氮氣和氧氣佔據了整體部分,分別佔比78.1%和20.9%,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只佔據1%。

    氮氣和氧氣是非極性分子,它們會自動過濾太陽輻射波段,可問題就出現在佔比較少的二氧化碳身上,它吸收太陽的長波輻射,放行短波輻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後,吸收了更多的長波輻射,造成全球變暖。

    這類說法得到眾多人的支援,近百年內工業革命劃開了時代序幕,煤炭、石油等能源大量的被使用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益漸增的小汽車、密密麻麻的工業廠區,成千上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中,大氣層堆積的二氧化碳好似只進不出的“單向門”,堆積越來越多的熱量,又無處宣洩,因此引發了溫室效應。

    惡性迴圈

    全球變暖是惡行迴圈,氣溫升高,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南極冰層融化,北極凍土解凍。

    兩者會讓本來高溫的環境,火上焦油。

    其一原因,南極冰層就是巨大的鏡面,將來自宇宙的太陽粒子反射回去,免受太陽粒子直接侵襲。

    如果冰層融化,南極就失去了最大的資本,形成惡性趨向,此時還不至於威脅到南極。

    若南極冰面融化的程度加深,突破了冰川面積的臨界值,就會形成惡性迴圈,大量的太陽粒子,就會留在南極,加速冰川融化。

    其二原因北極甲烷爆發,甲烷對全球變暖的危害要比二氧化碳更甚,威力直接提升20倍。

    北極永久凍土下面蘊含著世界最多的可燃冰(甲烷水化合物),1立方米的可燃冰足以分解成164立方米的甲烷。

    由此可見,甲烷的爆發對於溫室是最好的肥料,溫度越高,凍土層解凍速率越快,釋放的甲烷氣體越多,反過來促進溫度上升,以此形成惡性迴圈。

  • 6 # 木靈呆小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資料顯示,進十幾年來,地球氣溫不斷上升。

    全球變暖很大可能就是溫室效應導致的。

    先介紹一個知識點,地球的地表溫度於三方面有關,首先是太陽直接傳遞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再就是地表反射走太陽能的能量,第三就是大氣層吸收地表反射的能量和再次反射回地表的能量。

    那麼導致溫室效應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呢!?

    一、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

    總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人類對埋在地下的化石能源不斷挖掘,進而燃燒,使之轉化成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之中。本來按自然的流程走,岩石圈層裡的化石想要全部變成二氧化碳進入大氣起碼得花上幾千萬甚至上億年才有可能。但是人類卻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做到了。絕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這是導致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

    二、地球地表的變化

    這裡包括了人類對森林的砍伐、對地表的破壞等。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氣的場所,森林的減少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得不到減少。

    三、水蒸氣的增多

    隨著全球變暖,自然會有更多的水汽會變成水蒸氣,從而加劇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是會吸收來自太陽的熱量的,而水蒸氣就像個鍋蓋把熱量困在地球上,反射不出去。

    四、凍土層的融化

    凍土層中含有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全球變暖使凍土融化自然也會使裡面的甲烷等溫室其他釋放出來。

    五、工業化排放溫室氣體

    第一點就說到了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其實除了二氧化碳,人類工業生產、交通工具的使用等還導致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氫化物等等的釋放。這些也會加劇溫室效應。

    六、城市熱島效應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農村的時候會比在城市的時候感覺更涼快。其實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大城市都存在熱島效應。大城市裡由於人口集中,交通擁擠,工業發達,空氣汙染嚴重,而且城市中的建築通常熱容量低,導熱快,再加上建築會阻擋風吹進城市,這就加劇了城市的熱效應。城區熱就會使得氣壓低,城外氣壓高,這就會導致周圍大氣會向城市中央聚集,這樣各種大氣汙染物質也會聚集於城市中央,危害人們的健康!

  • 7 # 楓中飄落的種子

    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人為因素:

    1.人口劇增因素: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汙染因素: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釐米;

    4.森林資源銳減因素: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二、自然因素:

    1.火山活動;

    2.地球週期性公轉軌跡變動: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3.冰山融化;

    4.太陽活動:有專家認為現在氣候變暖跟太陽週期有關,太陽活動變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 8 # 地理有意思

    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只有“溫室效應”,而關於太陽系週期性變化、宇宙天體運動等因素,當前更多是理論概念,沒有明確的科學支撐。

    首先說一下溫室效應,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工業生產、汽車尾氣等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聚集到特定高度給地球穿上了“棉服”,導致全球平均溫度升高。在這個前提下,海洋蒸發量增加,大氣環流波動,高脊線、低壓槽不停地移動和變化,給區域性地區帶來鋒面強降雨,我國長江流域今年的降雨量就是案例。

    另外是太陽系週期性變化,雖然沒有確切的實踐研究,但根據歷史氣象記載,也有理由相信太陽系週期會引起地球氣候變化。最明顯的案例是明清小冰期,當時整個地球平均溫度較當前下降5度以上,我國的廣東、海南地區都普遍降雪,長江流域冰凍一尺,這一寒冷時期迴圈了近300年,對映到當前,太陽系有可能進入炎熱期。

    此外,宇宙天體運動也可能影響到地球氣候,宇宙愛好者都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顆行星,連恆星都算不上,整個宇宙的運動規律我們無從未知曉,宇宙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空間,宇宙是三維還是四維等也都是未知數,是否有更廣闊的“未知”控制著宇宙執行等,我們更加不知曉,這麼廣闊的宇宙,影響地球氣候,根本不在話下。

    最後,在我們不能掌控宇宙之外事物的前提下,努力經營好自身所在的地球是最基本的觀念,阻止全球氣候變暖刻不容緩。

  • 9 # 袁聰

    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地球自身、本身、本質、本性、本來終極壽命造成、形成的自然規律和叢林法則。

    主要是地球上人類社會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大量開拓、開發、開採地球地下的各種天然自然資源的礦產資源;大量、大批、大型採伐地球地上的各種物質資源;大量、大批、大型興建人類社會謀生存、求發展的超級、超大水泥專瓦的森林成市等一系列、系統的嚴重、極大、極危人為的破壞了與損害、損傷了地球的原始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超大、超強、超負荷的環境汙染,所以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 10 # 神龜洛書

    人為因素以及地球自身因素都有,但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

    全球氣候變化這個表述是一種很溫和的表述,實際上地球的氣候每天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也是氣候變化的一種。

    溫室效應

    不過,在人類世界中全球氣候變化又指代了另外一種描述,那就是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這個變化會給全地球的生命帶來難以想象的影響,水平面上升致使沿海地區被淹沒,兩極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甦,溫度持續上升致使每年熱死的人數不斷攀升。

    石炭紀

    發生這些變化其中有地球氣候週期變化的原因,現在的地球和石炭紀時期的地球很像,石炭紀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範圍的大火引發的溫室效應,不同的是那時地球的溫室效應是自然產生,而現在的則是人為因素造成。

    幾乎人類的每一個活動都會產生溫室氣體,你在家中燒一壺熱水也會生成,因為水蒸氣本身就是強溫室效應氣體。

  • 11 # 今天有檸檬茶

    目前的氣候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全球變暖、酸雨、臭氧層破壞。其中全球變暖是當前人類最應該關切的問題。

    引起氣候變化的原因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自然界的氣候波動和人類活動兩類。

    自然因素引起的氣候變化外因是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太陽輻射變化的原因有太陽活動的不穩定和地球公轉軌道變化等。另外火山噴發產生的塵埃等物質會到達平流層,反射太陽輻射,降低下層大氣的溫度。

    人類活動則加快了氣候變化的過程,如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導致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等)的排放,從而形成溫室效應;地表覆蓋物的變化(地表硬化、毀林導致溫室氣體濃度升高等)。

  • 12 # 每日科學前沿

    科學家們將自20世紀中期以來觀測到的全球變暖趨勢歸因於人類的“溫室效應”的擴大。“溫室效應”指的是大氣阻擋了地球向太空輻射的熱量,從而導致全球變暖。大氣中的某些氣體阻止熱量散發。氣體半永久地留在大氣中,對溫度的變化沒有物理或化學反應,被描述為“強迫”氣候變化。氣體,如水蒸氣,對溫度的變化作出物理或化學反應,被視為“響應”。

    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包括:

    水蒸氣,二氧化碳(CO2),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化碳。

    引起溫室效應的原因主要有:

    人類活動的作用

    在其第五次評估報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群1300個獨立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專家在聯合國的支援下,得出95%以上的機率人類活動在過去的50年使地球變暖。在過去的150年裡,我們現代文明所依賴的工業活動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百萬分之280上升到百萬分之414。該小組還得出結論,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有超過95%的可能性是過去50年地球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太陽輻射

    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會導致氣候變化是合理的,因為太陽是驅動氣候系統的基本能源來源。的確,研究表明,太陽的變化在過去的氣候變化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例如,太陽活動的減少和火山活動的增加被認為導致了1650年到1850年之間的小冰期,當時格陵蘭島在1410年到1720年之間變冷,而阿爾卑斯山的冰川也在上升。但是,一些證據表明,目前的全球變暖不能用來自太陽的能量變化來解釋:自1750年以來,來自太陽的平均能量要麼保持不變,要麼略有增加。如果變暖是由更活躍的太陽引起的,那麼科學家們將期望看到大氣層各層的溫度升高。相反,他們觀察到高層大氣變冷,而表面和低層大氣變暖。這是因為溫室氣體在低層大氣中吸收熱量。

    綜上,引起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

  • 13 # 沒有夢想的作家

    中國最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不是很早就得出結論了麼

    記得中學課文裡面,有一篇文章是讚揚竺可楨的。其中的一個事件就是他批判“全球變暖”的觀點為杞人憂天。但是今年的冬天這麼暖和,好像不是冬天了,世界各地也是如此,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共識。估計中學語文裡面早已沒有那篇課文了吧。

    竺可楨的觀點就是,漫長的歷史上,溫度高個幾度,低個幾度很正常,人類根本無法去影響地球的演化。現在的地球演化根本就不是個事情。

    選自《人民日報》1973年6月19日 http://www.silkroaddunhuang.com/ShowF/668.htm

    毛主席教導我們:“在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範圍內,人類總是不斷髮展的,自然界也總 是不斷髮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有些人認為在人類歷史時期,世界氣候 並無變動。這種唯心主義的論斷,已被中國歷史記錄所否定。 在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範圍內, 人類總是不斷髮展的, 自然界也總是不斷髮展的, 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 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 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有所創造, 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 悲觀的論點, 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 都是錯誤的其所以是錯誤, 因為這些論點, 不符合大約一百萬年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 也不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體史, 地球史, 生物史, 其他各種自然科學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歷史事實。”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在豐富的過去的氣象學和物候學的記載,可惜非常分散。這篇論 文就手邊的材料進行初步分析,希望把近五千年來的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寫出一個輪廓 。

    在東亞季風區域內,雨量的變動常趨極端,而溫度的變化在冬春即能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中國冬季溫度主要受西伯利亞冷空氣所控制,升降比較統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溫度 作為氣候變動的指標。

    近五千年的時間,根據材料的性質,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考古時期(約公元前300 0——1100年)

    西安附近的半坡村遺址(屬於仰韶文化,用C的14次方同位素測定為約5600—— 6080年前)和河南安陽殷墟(約公元前1400——1100年)的發掘表明,當 時獵獲的野獸中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熱帶和亞熱帶的動物,而現在西安和安陽一帶已經 不存在這些動物了。此外,在殷代留下來的甲骨文上可以看出當時安陽人種稻比現在大 約要早一個月。在山東歷城縣發掘龍山文化遺蹟中找到一塊炭化竹節,有些陶器外表也 似竹節。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竹類的分佈在黃河流域,可直到東部沿海。根據這 些事實,我們可以假設,五千年以來,竹類分佈的北限大約向南後退1°—3°緯度。 對照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各地溫度,可以說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時代是中 國的溫和氣候時代,比現在年平均溫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溫度高3°—5℃。 物候時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

    人們要知道一年中寒來暑往,常常用肉眼來看降霜下雪,河開河凍,樹木抽芽發葉、開 花結果,候鳥春來秋往,等等,這就是物候。物候學也可以說是沒有觀測儀器時代的氣 象學和氣候學。中國勞動人民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便開創了這種觀測,積累了三千年的 豐富材料。

    中國的許多方塊字,用會意象形來表示。在周朝(公元前1066年開始,定都於西安 附近的鎬京)初年的檔案中,如衣帽、器皿、書籍、傢俱和樂器等名稱都以“竹”為頭 ,表示這些東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見周初黃河流域竹類廣泛生長,而現在則不 行了。商周時代,黃河流域的勞動人民都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對於他們,季節的執行是 很重要的事。人民採用各種方法來定春分,作為農業操作的開始時期。當時位於山東近 海的郯華人民,每年觀測家燕的最初來到以定春分,但是現在家燕3月22日才到長江 下游。郯城和長江下游的上海兩地的年平均溫度相差1.5℃,正月平均溫度相差4. 6℃。這個結果與考古時期用竹子分佈區域變化的方法所得的結果是一致的。

    周初溫暖的氣候不久就惡化了,漢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就兩次結冰。但是, 到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81年)又和暖了。《左傳》中往往提到,山東魯國過 冬,冰房得不到冰。周朝中期,黃河流域下游到處可以生長梅樹。《詩經》中就有五次 提過梅。《秦風》中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終南山位於西安之南,現在無 論是野生的還是栽培的,都無梅樹了。而且在商周時期,梅子被普遍用來調和飲食,因 當時不知有醋。這說明梅樹的普遍性。戰國秦漢時期,氣候繼續暖和。清初的張標研究 了秦朝《呂氏春秋》中的物候資料,認為秦時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個星期。漢朝司馬 遷在《史記》中描寫了當時經濟作物的分佈,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齊魯(山東) ,竹在渭川(陝西),漆在陳夏(今河南南部)。這些亞熱帶植物的北界比現時都推向 北方。公元前110年,黃河在瓠子決口,斬伐了河南淇園的竹子編筐盛石子來堵口, 可見那時河南淇園竹子的繁茂。

    到東漢時代,即公元之初,中國天氣有趨於寒冷的趨勢,有幾次冬天嚴寒,國都洛陽晚 春還降霜雪,但冷的時間不長。當時,河南南部的桔和柑還十分普遍。直到三國時代, 曹操(公元155—220)在銅雀臺(今河南臨漳西南)種桔,已經不能結實了,氣 候已比司馬遷時寒冷。曹操兒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廣陵(今淮陰)視察十多 萬士兵演習。由於嚴寒,淮河忽然結冰,演習不得不停止。這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一次有 記載的淮河結冰。那時,氣候已比現在寒冷。這種寒冷繼續下來,直到第三世紀後半葉 ,特別是公元280—289年這十年間達到頂點。當時每年陰曆4月份降霜,估計那 時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低1°—2℃。南北朝時(公元420—579年),南京覆舟 山築有冰房,是用以儲存食物新鮮的。那時南京的冬天應比現在要冷2℃,才能提供儲 藏需用的冰塊。約在公元533—544年出版的《齊民要術》,總結了六朝以前中國 農業最全面的知識。根據這本書,當時黃河以北陽曆4月中旬杏花盛開,5月初旬桑樹 生葉,與現在相比約遲了兩週到四周。此外,書中還講到當時黃河流域石榴樹過冬要“ 以蒲藁裹而纏之”,也表明六世紀上半葉比現在冷。

    隋唐時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紀中期,氣候變得和暖了。公元65 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無冰無雪。八世紀初和九世紀的初和中期 ,西安的皇宮裡和南郊的曲池都種有梅花,而且還種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宮中柑桔 結實,公元841—847年也有過結實的記錄。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溫,而現在 的西安幾乎每年的絕對最低溫度都在—8℃以下。到公元十一世紀初期,華北已不知有 梅樹了。宋朝詩人蘇軾(公元1036—1101年)有“關中幸無梅”的詩句。王安 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誤認梅為杏,他的詠紅梅詩有“北人初不 識,渾作杏花看”的句子。從這種物候的常識,就可知道唐宋兩朝溫寒的不同。十二世 紀初期,中國氣候加劇轉寒。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還可以通車。太湖和 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桔全部凍死。杭州落雪頻繁,而且延到暮春。根據南宋的歷史記載, 從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遲日期是4月9日,比十二世紀以前 十年的最晚春雪約推遲一個月。公元1153—1155年,蘇州附近的南運河冬天結 冰。公元1170年陽曆10月,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現在,這種現象是罕見的了。福 州是中國東海岸生長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來,曾有兩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 110年,另一次在1178年,均在十二世紀。

    日本的封建主歷年在西京花園設宴慶祝日本的櫻花盛開,從公元九世紀至十九世紀,均 有日期的記載,從而保留了一份物候記錄。這個櫻花開放時期,以第九世紀為最早,第 十二世紀為最遲。

    十二世紀剛結束,杭州的冬天又開始回暖。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 和1220年,杭州沒有冰和雪。這個時候,北京的杏花也是在清明開放,與今日相同 。這種溫暖氣候好象繼續到十三世紀的後半葉。因為自隋唐在河內(今河南博愛)、西 安和鳳翔(陝西)設立的管理竹園的竹監司,在宋元兩代斷斷續續,直到明朝(公元1 368—1644年)末年才完全停止。從此,竹子在黃河以北不再作為經濟林木而培 植了。

    十三世紀初和中期的比較溫暖的期間是短暫的,不久冬季又嚴寒了。據收集到的記載, 公元1309年,無錫一帶運河結冰。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結冰數尺, 桔樹再次凍死。1351年陽曆11月黃河在山東境內就有冰塊順流而下,而近年河南 和山東到12月時黃河才出現冰塊。當時家燕在北京是4月末來,8月初去,同現在物 候記錄相比,來去各晚早一週。可見,十四世紀比十三世紀和現時為冷。日本櫻花物候 也有同樣的反映。

    公元1221年丘處機從北京出發去中亞見成吉思汗,曾路過新疆賽里木湖。他稱之為 “天池”。他說,湖的四周有山環抱,山上蓋雪,影映湖中。但是,現在那些山峰上已 無雪了。那些山峰高約三千五百米,說明那時雪線在三千五百米以下。現代天山這部分 的雪線位於三千七百至四千二百米,則十三世紀的雪線大約比現在低二百至五百米。在 歐洲的俄羅斯平原,寒冷期約在1350年開始;在德意志、奧地利地區,1429— 1465年是氣候顯然惡化的開始;在英格蘭,1430年、1550年和1590年 的歉收,也與天氣寒冷有關。由此可見,寒冷的潮流開始於東亞,而逐漸向西移。方誌 時期(公元1400——1900年)

    近人曾經根據六百六十五種方誌統計了太湖、鄱陽湖、洞庭湖、漢江和淮河的結冰年代 (十三世紀至二十世紀),以及近海平面的熱帶地區降雪落霜年數(十六世紀開始)。 從這些材料可以看出,中國溫暖冬季是1550—1600年和1720—1830年 間。寒冷冬季是在1470—1520年、1620—1720年和1840—189 0年間。以世紀來分,則以十七世紀最冷,十九世紀次之。

    這個結果與日本諏訪湖(北緯36°,東經138°)的結冰日數相比較,是近乎一致 的。只是日本嚴冬開始和結束的年代,比中國提早四分之一世紀。

    上面談到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冬季是相對寒冷的,最冷的是十七世紀,特別是公元16 50—1700年間。例如,江西的桔園和柑園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兩次寒 潮中,完全毀滅了。在這五十年期間,太湖、漢江和淮河均結冰四次,洞庭湖也結冰二 次。中國熱帶地區,冰雪也極頻繁。湖北沙市在1608—1617年記載有過桃、杏 、丁香、海棠等開花日期,與今日武昌相比,要遲七天到十天。1653—1655年 間北京物候記載與現在相比,也要差遲一、二星期。並且根據當時旅行記錄,1653 年11月18日天津運河已冰凍,不能通航,只得乘車到北京;1656年返程時,北 京運河是3月5日解凍的。因此可以估計當時封凍期為一百零七天,而目前冰凍期只有 五十六天。從物候的遲早可以估算北京在十七世紀中葉冬季要比現在冷2℃左右。儀器 觀測時期

    清代(公元1644—1910年)北京、南京、杭州和蘇州有過雨日的記載,根據秋 季初次降雪到春節末次降雪的平均日期,得出結論是,1801—1850年間比其前 的1751—1800年間和其後的1851—1900年間為溫暖。這與上節資料是 相符合的。

    根據上海氣溫的趨勢,十九世紀最後二十五年氣候寒冷,1897年左右冬季溫度達到 平均值,隨後在平均值以上約十四年。約在1910—1928年,溫度又逐漸下降到 平均值以下。然後升高,1945—1950年超出平均值0.6℃。此後,溫度逐漸 降低,1960年回到平均值。在這期間,天津的冬季溫度趨勢,也與上海類似,但頂 峰和底點比上海早幾年到來,幅度也較大;而香港的曲線波動頂峰和底點則比上海遲滯 ,幅度也較小。上海八十多年的氣候變幅,在0.5—1℃上下襬動。這種擺動直接影 響植物和動物的生產,間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以及影響農業操作和農業生產。

    中國近八十年以來的溫度變遷,已使天山雪線和冰川進退受到了影響。根據中國科學院 冰川隊的調查,證明在1910—1960的五十年間,由於氣溫升高了,天山雪線上 升四十至五十米,西部冰川舌後退五百至一千米。東部天山冰川舌後退二百至四百米。 同時,森林上限也升高一點。因為發現有新鮮的冰川堆積物,無論是在風化程度還是在 土壤、植被髮展方面,都明顯地區別於古老的冰川堆積,所以可以認為現在覆蓋在天山 高峰的冰川是歷史時代(即1100—1900年寒冷期)的產物,而不是第四紀冰川 期的殘餘。

    本文可導致下列初步性結論:(一)在中國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原始氏族時 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隸社會的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 一月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二)在那以後,有一系列的上下襬動,其最低溫 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擺動的範圍為1° —2℃。(三)在每一個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間裡,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為週期的小循 環,溫度升降範圍是0.5°—1℃。(四)上述迴圈中,任何最冷的時期,似乎都是 從東亞太平洋海岸開始,寒冷波動向西傳播到歐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時也有從北 向南傳播的趨勢。

    我們把公元三世紀以來歐洲溫度升降與中國的作一對比,發現兩地溫度波瀾起伏是有聯 系的。在同一波瀾起伏中,歐洲的波動往往落在中國之後。由於一地的雪線升降與溫度 有一定關係,將我們的結果與挪威的雪線高低相比,大體也是一致的,但有先後參差之 別。只是公元前400年(戰國時代),挪威出現過一箇中國所沒有的寒冷時期。

    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物理研究所在格陵蘭島上的冰川塊中,以○的18次方的放射性 同位素方法,研究結冰時的氣溫。一千七百年來格陵蘭氣溫的升降與本文結果是一致的 。此外,三千年前中國有一個寒冷時期,在格陵蘭有○的18次方方法也得出了同樣的 反映。

    本文主要是用物候方法來揣測古氣候的變遷。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種氣候標誌,用○的18 次方和○的16次方的比例來測定古代冰和水的古氣溫是近代的方法,而兩種途徑得 出的結果竟能大體符合,這也證明了用古史書所載物候材料來做古氣候研究是一個有效 的方法。我們若能掌握過去氣候變動的規律,則對於將來氣候的長期預報必能有所補益 。我們若能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古代物 候、考古資料,從古代氣候研究中作出週期性的長期預報,是可以得出結果的。

    初步性結論是——

    1、在中國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從原始氏族時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隸社會的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

    2、在那以後,有一系列的上下襬動,其最低溫度在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擺動的範圍為1—2℃。

    3、在每一個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間裡,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為週期的小迴圈,溫度升降範圍是0.5—1℃。

    4、上述迴圈中,任何最冷的時期,似乎都是從東亞太平洋海岸開始,寒冷波動向西傳播到歐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時也有從北向南傳播的趨勢。

    結尾還參照對比了挪威的雪線高低的變化,丹麥格陵蘭島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體一致的結論,證明了用古史書所載物候材料來做古氣候研究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下面的氣溫變遷圖,可以在一些大學的地理教材中看到。這裡,我無緣看到《竺可禎文集》和當年的《考古學報》,因此無法斷定是竺可楨論文中的原圖,還是後人根據論文的結論繪製而成的。

    從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運用的一些史籍中的資料事例,有些不免顯得零星,由此得出的關於某些歷史年代氣溫冷暖的一些結論也似乎證據不夠充分。後來有學者專門發文對竺可楨論文中的事例逐個考證,指出了該文在史料的引用和理解方面存在的某些錯誤,但對作者確立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毫無異議。

    的確,今天研究古氣候的學者,有冰芯記錄、沉積岩芯、花粉研究、樹木年輪……等多種精密的科學手段和研究方法,與這其中的任何一種相比,竺可楨當年用物候學的方法來揣測古氣候的變遷,無疑是顯得有些“笨拙”。

    但是,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就在於他能突破那個時代的限制性因素,在工具和研究手段都顯得捉襟見肘的條件下,運用開創性的方法做出許多貢獻和成果,令我們後人碎步疾行亦難企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是單身好還是結婚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