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婦康製藥

    基本上沒有能夠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桿菌的食物。抑制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

    採用聯合用藥方法,如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四聯療法+衛樂舒益生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

  • 2 # 平安吉祥忘憂草

    貌似沒有什麼食物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只有實行分餐制和用公筷及個人專用餐具,並經常及時消毒餐具,會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 3 # 大度讀人生

    目前沒有任何物質吃了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所謂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指超過數值,才有病。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最好方法。

    01飯前便後洗手

    02吃水果等要洗淨

    03家庭餐具每個人都有固定的,並且定期消毒。

    04用流動的水洗碗筷

    05不聚餐

  • 4 # 心血管王醫生

    面對很多疾病,絕大部分人都想著吃什麼食物就能治病!

    食物沒有副作用,有能填飽肚子,還能治病,一舉三得!

    可是吃食物就能治病,基本上是天方夜譚,都是童話裡的故事。食物是食物,藥物是藥物;健康的食物科學的吃飯,能預防疾病,能減少疾病的發生。但是大部分已經明確的疾病,還是要靠正規的治療。

    我們想一個問題,如果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反證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某一種食物就能治療疾病,那麼這種疾病就不用發明藥物,大家只需要吃食物就行了,幹嘛醫院、檢查、醫生、吃藥,甚至打針手術等等。

    如果吃大蒜、洋蔥、蜂蜜等等如果能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那麼平時吃這些食物的人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是現實並不是這樣,目前的研究並沒有發現吃什麼食物能夠直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那麼吃什麼食物能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呢?

    一、幽門螺桿菌感染

    與胃腸疾病發病有關的細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常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與胃癌及胃相關淋巴瘤密切相關,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一類致癌因子。

    全球有一半人都有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人口密度,經濟水平,衛生水平都有關係。我國發病率50%,發展中國家約50-80%,發達國家25%。

    二、是傳染性疾病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傳染者,透過糞口途徑及口口途徑。

    感染者含細菌的糞便,在某種情況下這裡的細菌汙染後食物,就會感染飲食者;

    感染者的唾液,汙染了食物或餐具,就可能感染別人;

    理論上還存在醫源性感染,就是給感染者做完內鏡檢查,消毒不徹底,再次給另一個患者做內鏡,就會被感染。

    最常見的感染,比如長期與感染者密切生活,一起生活,容易被感染;吃飯喝水不洗手,容易被感染;吃不乾淨的食物和不乾淨的水容易被感染;與感染者共用餐具等等都容易被感染。

    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什麼表現

    大部分人初期沒有任何表現,早期一部分人可能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等表現。

    比較典型的症狀:腹痛不適、噯氣、腹脹、反酸等慢性胃炎表現;如果這些症狀加重,伴隨腹痛及體重減輕,病情可能在進展: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癌。

    四、十四天正規“四聯療法”

    目前幽門螺桿菌感染正規的治療方案就是鉍劑+PPI+兩種抗生素,連續吃14天,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1、鉍劑:膠體果膠鉍、胃鉍鎂;

    2、PPI:奧美拉唑、泮托拉唑、拉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3、抗生素方案: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環素;四環素+甲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

    經過正規治療能夠根除,但是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還容易復發。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後,慢性胃炎風險降低73%;潰瘍復發風險降低5%;胃癌風險降低39%。

    五、如何預防

    因為感染人數太多,所以人人都需預防。我們具體能做到的就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吃乾淨食物,和乾淨水。餐具分開,公筷使用,餐具消毒。有潰瘍的人少吃刺激食物,戒菸戒酒。如果出現類似症狀,找正規醫生就診。

    總之,飲食健康很重要,但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某一種食物肯定能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 5 # 路標醫生

    一、就在1個月前我朋友老陳,一家三口去醫院都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全部進行了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據老陳說,整整兩個星期的時間,他們家每天的任務就是互相提醒吃藥,總算煎熬過了兩星期於藥相關的日子,也想問問這以後每天吃什麼食物,甚至吃什麼保健品能預防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我對朋友老陳說,健康營養的飲食習慣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如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進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飲食習慣肯定對身體是有益無害,但說到天天吃點什麼食物可以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絕對沒有的,就連有些中藥或中成藥僅僅是有可能抗幽門螺旋桿菌作用,至於是否有確切療效和如何組合根除方案還都需要更多研究。更不要相信什麼保健品可以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如有保健品宣稱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那百分之百是騙子

    二、讓我們瞭解一下幽門螺旋桿菌:

    ①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②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胃癌、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④有傳染性,一般透過消化道傳播,包括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

    ⑤所有人對幽門螺旋桿菌均易感。

    三、為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我們必須著重瞭解一下它的傳播途徑,避免傳播途徑才能減少感染機會。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的傳播途徑為:

    ①食用不潔的食物或飲用不潔淨的水;

    ②接觸到感染者的唾液、體液、嘔吐物或糞便排洩物,不進行徹底洗手進食;

    ④與感染者共餐,使用感染者用過的不潔飲食餐具;

    ⑤幼兒園和學校內兒童、學生之間密切接觸;

    ⑥直介面對口餵食或密切接觸。

    四、吃什麼食物都不可以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只有切斷上述傳播途徑才能有效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

    ①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儘量不吃生食,儘量吃經過高溫加熱煮熟的食物,喝開水,生吃瓜果蔬菜是洗淨、去皮。

    ②注意口腔衛生,提倡餐後刷牙或漱口,定期更換牙刷,定期消毒餐具水杯等;

    ④定期體檢,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及時治療,保持心情愉悅。

    五、如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想清除它,只有藥物最可靠有效,目前推薦“鉍劑四聯”,為:

    鉍劑+PPI(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

    PPI可選擇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抗生素的組合有7種:

    阿莫西林+克拉黴素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阿莫西林+甲硝唑

    阿莫西林+四環素

    四環素+甲硝唑

    四環素+呋喃唑酮

  • 6 # 全科馬醫生

    首先幽門螺旋桿菌是不可能透過吃一點食物就能殺滅的,胃酸是一種強酸,本來就有殺菌的作用,而對幽門螺旋桿菌根本無濟於事,所以說幽門螺旋桿菌生存能力強而且不易被殺滅,所以說很多人受胃病的困擾,主要還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導致的,由於不易被殺滅所以會反覆發作。幽門螺旋桿菌本來就存在於人體中,大多數在人體牙菌斑中,還有一小部分在胃記憶體在,但是由於胃粘膜保護屏障防禦功能強,所以幽門螺旋桿菌沒有機會破壞到胃粘膜,但是由於長期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長期飲酒吸菸、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各種因素,會使得胃粘膜保護屏障被破壞,所有幽門螺旋桿菌會進入胃粘液層下對胃粘膜造成傷害。胃粘膜主要有分泌消化液的作用,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刺激後會容易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因此胃功能會受到影響,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會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反酸噁心、腹脹不適、口臭等症狀,這些是早期症狀,感染嚴重者會容易導致出現胃潰瘍、胃淋巴瘤,甚至出現胃癌。而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首先要用抗生素去殺滅,但是不能盲目的用藥,藥物配合服用後殺滅的效果更好,臨床最常見的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主要是四聯用藥,主要是胃酸抑制劑(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胃粘膜保護劑(膠體果膠鉍、枸櫞酸鉍鉀)+兩種抗生素(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規律服用7~14天,定期複查。

  • 7 # 心血管黃醫生

    什麼食物天天吃點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居住在胃粘膜下的細菌,也是唯一能夠在胃酸環境內生存的細菌,幽門螺桿菌有鞭毛,能分泌大量尿素酶,尿素酶分解產生氨,因此當胃內有幽門螺桿菌時,可以加重胃炎病情,長時間的毒性作用可能會導致細胞癌變,所以預防胃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及時根治幽門螺桿菌。

    吃什麼食物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可傳染的,並且傳染力很強,靠食物是不能預防的,只能是透過注意用餐習慣和個人衛生,來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比如做到飯前洗手、不吃幹不淨的食物、不用不乾淨的餐具等等,在家庭用餐時,可以採用分餐制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在飲食方面,有胃病基礎的人群儘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少吃煙燻、油炸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養護胃粘膜,抵抗幽門螺桿菌的傷害。

    已經感染幽門螺桿菌,飲食要注意什麼?

    如果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要太恐慌,如果沒有胃病基礎、沒有胃癌家族史、比較年輕,不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根除治療,但是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雖然沒有食物可以殺死幽門螺桿菌,網傳的大蒜、白酒等都不能殺死幽門螺桿菌,飲食調理只能是在疾病基礎上緩解症狀,養護胃部。

    1. 多喝酸奶,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可以抑制有害細菌分泌毒素,酸奶中的益生菌也能幫助胃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2. 多吃瓜果蔬菜,多攝入植物纖維,能夠幫助胃腸道若定,修護胃黏膜,抵禦幽門螺桿菌的傷害。

    3.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暴飲暴食,飯前要洗手,家庭最好採用公筷制、分餐制,食物和餐具都要消毒徹底,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大人在喂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口對口餵食,成人與兒童的餐具也要分開使用,以免把細菌傳染給孩子。

    如果有胃病、家族病史等胃癌高風險人群,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可以採取四聯療法,即兩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兩種鉍劑,服用一週,比較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是奧美拉唑(奧美),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 8 # 天天醫學

    首先要說明的是任何食物不是藥物或者疫苗,沒有預防病毒或者細菌感染的作用,幽門螺旋桿菌也不例外,要用多吃什麼食物去預防感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很強的抗酸性及耐藥性,一般抗微生物藥很難將其殺滅,所以說用食物對付幽門螺旋桿菌就是個“謠言” ,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幽門螺旋桿菌廣泛存在於被感染者的上消化道中和不潔淨食物以及衛生條件不達標的餐具上,它們透過親密接觸、共用餐具和個人衛生用品,以及食用被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在人與人和人與物之間傳播。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和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切斷傳播途徑。如不吃剩菜剩飯及不潔淨的食物,不去衛生狀況差的飯菜館吃飯,飯前洗手,聚餐時實行“分餐制”。其次是在已知家人感染有幽門螺旋桿菌時要注意飲食隔離,不共用餐具和洗嗽用品,避免親密接觸。另外,在平時生活中戒菸限酒,少吃辛辣刺激、肥肉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胃黏膜屏障功能的損傷,也能抵制幽門螺旋桿菌在胃黏膜上安營紮寨。

    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並且發生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人,及時足量足療程應用四聯或三聯療法兩週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消滅傳染源。

    總的來說,預防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措施除了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之外就是應用疫苗接種,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食物預防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希望大家明鑑!

  • 9 # 劉藥師自媒體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個會引起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需要用到抗菌的藥物。可以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還有甲硝唑等,替硝唑加克拉黴素。

    比如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潰瘍。可以用四聯療法。

    可以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

    用藥方案舉例,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枸櫞酸鉍鉀。

    . 當然,有的時候也可以用三聯。三聯療法就是兩種抗生素,奧美拉唑或枸櫞酸鉍鉀任選一個。

  • 10 # 百憂解藥師

    雖然現在流行很多幽門螺桿菌的食療方案,比如:喝酸奶,吃蜂蜜,火麻油以及吃大蒜等等。但是,在這裡我們需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些其實全部都是騙人的,因為這不可能透過食療來治癒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屬於一種細菌,如果真的想要殺滅細菌,必須要使用抗生素。誰見過哪一個肺炎、肺結核和是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可以透過吃某一種的食物治好的嗎?因為食療只有預防的並沒有治癒的作用,所以,我說那些食療其實都是騙人的行為。

  • 11 # 藥文匯

    什麼食物天天吃點可預防幽門螺桿菌?

    一場新冠疫情撥動了全國人民的神經,使大家對各種病毒與細菌的防禦意識明顯增強。可是,筆者想說,大家有這種防病心理非常好,也固然值得提倡與弘揚,但是,要根據實際來則其恰當的方法,以免陷入盲目防病的誤區!就拿預防幽門螺桿菌來說,靠吃食物是達不到預防目的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從感染率來看,據有關報道,目前,全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在50%左右。部分發達國家的感染率在10%-20%;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感染率在50%-70%;而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在40%-60% 。由這些資料看,這是一種較常態化的致病菌。而且人群對於它具有普遍易感性。這些都說明它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不是能用簡單的食物來預防得了的。

    其次,從發展時間來看,早在1892年起就有學者注意到胃記憶體在細菌。只是當時受胃酸有殺菌作用的意識影響,這種細菌沒能作為致病菌而得到重視。但我們並不能因為此而否定它的一直存在。

    到1979年澳大利亞醫生Warren在研究胃粘膜時注意到了胃炎的炎症活動中的這種細菌,從而才開啟了對此的正式研究模式。雖然1990年,這種細菌才被命名為幽門螺桿菌,但若忽略命名時間而從發現胃內細菌算起,迄今為止一百多年了,假如真存在能預防它的食物,細菌會因被人類防禦而難以存活至今,就不會有如今我們探討的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話題了!

    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東西,以至於它綿延這麼多年還讓人類勞神費力地與其作鬥爭呢?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螺旋狀細菌。它透過口腔進入人體後自然定植在胃粘膜上表皮和胃粘液的底層。因為人的胃上皮表面存有幽門螺桿菌的特異受體。幽門螺桿菌透過釋放的毒力因子,與特異受體相互作用產生一系列炎症反應,最終導致慢性炎症、潰瘍、癌症等臨床結果。而感染輕者,不會有明顯症狀,即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而重者將會出現系列胃炎及胃潰瘍的症狀。比如:燒心、噯氣、反酸,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等症。

    提到這些症狀,筆者禁不住想強調:其實,目前臨床上已經有了對幽門螺桿菌型胃病的規範化系統性治療措施。但往往正因它的這些症狀與普通消化道疾病相似,致使部分醫生與患者本身很容易忽視它的存在。而把它混於其它的胃病中進行治療。這樣不單是使患者走了彎路,而關鍵是增加了患者忍受疾病折磨的時間(當然,這其中存在其它嚴重後果的可能性還不算)!

    這樣的例子筆者的表嫂就曾親歷過:表嫂家在農村,因胃疼不適,就在當地醫院進行了系列檢查,包括驗血、彩超、胃鏡等,然後被確診是胃炎與胃潰瘍。本以為是常見病,吃點藥就能好唄!可是,過了兩月,表嫂的病情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了!無奈她又去了縣上醫院,把胃鏡等相關檢查又做一遍,還是沒啥新結果!回家後又吃一段時間藥,病情依然照舊。這次表嫂害怕了,擔心是癌症。於是來到三甲醫院檢查,結果確診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病。這次服用醫生開的“四聯藥”,表嫂的胃病逐漸恢復了。自從有了表嫂這例子,再有誰說胃疼,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幽門螺桿菌”。說到這裡,可能有朋友很想知道,這“四聯藥”到底是什麼?

    其實,我們只要知道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機理,那麼就不難知道所用的藥物了。既然幽門螺桿菌是細菌,細菌就是微生物,而微生物的剋星恰恰是抗生素,所以治療需要用抗生素把細菌殺滅。同時用質子泵抑制劑來抑制胃酸的分泌,並用鉍類藥來把受損的胃粘膜修復好,這樣三管齊下,大多就能藥到病除了。通常用的鉍劑是膠體果膠鉍;質子泵抑制劑有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等。雖說幽門螺桿菌可治,但畢竟治療也存在個別的耐藥性。所以說再好的刀傷藥不如不受傷,也就是防病往往比治療都關鍵。既然幽門螺桿菌不能靠食物來預防,那麼該怎麼做呢?

    由於幽門螺桿菌是傳染性疾病,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口以及糞-口途徑而傳播。所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且切斷傳播途徑才是防病的關鍵。具體:

    一、避免與已感染者供餐以及使用感染者用過的飲食器具,

    二、避免接觸感染者的唾液、體液、嘔吐物或糞便排洩物,尤其是家庭成員中若有感染者,一定要保持好有效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三、避免飲用受汙染的水源,

    四、飯前便後要洗勤洗手。

  • 12 # 畢先生

    個人建議,注意飲食衛生,比什麼都重要!食物多樣性即可。沒必要花心思去想吃什麼好,什麼不好,滿則溢的道理應該不難理解!

  • 13 # 何醫生說胃腸

    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系統相關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臨床以根除治療為主。目前沒有研究表明哪些食物能夠具有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所以並不能單純透過調整飲食來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時地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果患者存在胃炎,胃潰瘍等疾病,需要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需要應用克拉黴素、甲硝唑等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從而促進胃部疾病的康復。

    另外,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多吃一些綠色蔬菜,新鮮的水果,多吃一些新鮮、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這樣也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 14 # 人類事兒多

    蔬菜就是蔬菜,它所能為人體提供的只是一些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已,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殺菌功效,退一步講,就算某些蔬菜真的含有殺菌物質,有殺菌的可能,那我們也要考慮到其殺菌物質含量的問題,但以我們所能食用的蔬菜量來看,基本都是無法達到這個劑量的,就算能達到,怕是也可能要吃這種蔬菜到噁心為止,萬一吃出個毛病,反而就得不償失了。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

    我們知道,幽門螺旋桿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並有可能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至是引發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與胃癌,因此,其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病均密切相關。

    大蒜與西藍花真的能殺菌?

    有很多人都認為,大蒜與西藍花具有殺菌甚至是抗癌功效,並且也有很多的說法對此表示贊同,但目前,由於相關的研究還僅僅處於動物實驗甚至只是細胞實驗等初級階段,並且也並沒有得到流行病學的調查證明,所以,關於這些食品殺菌、抗癌的科學依據還並不是特別的充分,因此也不足以得出一個確定的結論。

    當然,這並不是說大蒜與西藍花就不值得我們食用了,它們所能提供的營養物質還是比較多的,只是說別指著用他們用來殺菌、抗癌,併為此花費大量資金就好。

  • 15 #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捲心菜和甘藍富含維生素u,又稱“氯化甲硫氨酸”,可殺死幽門螺桿菌,Vu還是一種抗潰瘍劑,主要用於治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並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嚴格地說,氯化甲硫氨基酸並不是維生素。只是在治療有胃潰瘍的兔子時發現的。其分子式:C6H14ClNO2S。其治療胃潰瘍的原理是可對於幽門螺桿菌具有滅活作用,從而可以讓胃潰瘍儘快恢復健康。

    Vu只存在於捲心菜、白菜、甘藍、萵苣、苜蓿等綠葉蔬菜中。可由蛋氨酸與碘甲烷反應制得,有特殊氣味,味鹹苦。光照或久置空氣中都不穩定。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因此作為預防或治療胃潰瘍,可以經常以甘藍捲心菜做冷盤(用胡麻油效果佳),如果僅為了治療幽門螺桿菌,可以將甘藍或捲心菜榨汁飲用。蒜泥涼拌白菜芯,麻辣鮮香,冬季佐餐也特下飯。此外苦丁茶和蒲公英對幽門螺桿菌有殺滅作用,原理是其中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但負作用是可以影響腸道的菌群平衡,容易導致有益菌弱於有害菌而引發腹瀉。最具營養價值的是“酸奶+胡麻油”。胡麻油亦稱亞麻子油,對人體有益,對幽門螺桿菌具有毒性。而酸奶可以有效地去除幽門螺桿菌的保護傘,加速了幽門螺桿菌的死亡。因此生活中常吃酸奶與涼拌菜,可以養胃護胃殺幽門螺桿菌,保持口氣清新。

  • 16 # 李藥師談健康

    我們曾經談過,透過飲食無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那麼透過飲食能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嗎?很多時候,幽門螺旋桿菌都是透過飲食傳播傳染的,但是透過吃某種食物,期望能夠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想法,還是不靠譜。想要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更多應該注意的,不是多吃某種食品,而是如何透過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

    到目前為止,對於幽門螺旋桿菌,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據表明,哪種食物對其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包括有一些自身具有一定殺菌效果的蔬菜,比如大蒜、洋蔥等,同樣也是無法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的。想要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養成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對於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在飲食方面,給大家以下2點建議——

    1. 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飲食不衛生,經常在外面不乾淨的餐館就餐,如果餐館的消毒工作做的不好,交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不要覺得拿開水燙一下杯子盤子就萬事大吉,這種做法的殺菌效果聊勝於無。

    另外對於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情況,家庭成員之間儘量施行分餐制是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好辦法,很多人認為分餐就是不在一起吃飯,這實際是一種誤解,大家完全仍然可以歡聚一堂坐在一起吃飯,只是專人專碗專筷,分餐用公筷母勺,這樣的分餐,即減少了病菌的傳播機率,同樣也能其樂融融。

    對於嘴對嘴餵食,嚼碎食物餵食等一些不良習慣,也應該堅決杜絕,這些餵養方式,是兒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途徑之一。

    2. 健康合理安排飲食:飲食上注意營養均衡,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主食增加雜糧的比例,減少精米白麵的比例,一日三餐要有規律,定時吃飯,合理用餐,吃飯吃八成飽,不暴飲暴食,不酗酒,吃飯時細嚼慢嚥,不要過快,不吃過熱過燙的食物,這些都是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些和幽門螺旋桿菌有什麼關係?當然是有關係的,胃部負擔過重,身體的免疫力降低,胃酸的過度分泌多個方面,都有可能導致幽門螺旋桿菌乘虛而入,造成感染,能夠健康合理的飲食,保持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身體的免疫力和胃部的健康自然就好,也就更加不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這麼說,您理解了嗎?

    除了上述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對於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要注意勤洗手,正確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注意平和心態,不熬夜,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做到這兩點,一定能夠有效的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比起多吃什麼食物來,一定靠譜的多了!

  • 17 # 小克大夫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存能力很強、而且可以引起胃部疾病的細菌,在胃內幽門螺桿菌憑藉自身的結構特性,可以在胃黏膜的深層繁殖,引起較多的胃部疾病。

    對於吃什麼食物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小克認為食物是不具備有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能力的,因為像很多所說的大蒜、蜂蜜、火麻油、西藍花等可以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胃部疾病,其實只是商家的一種包裝和炒作。

    在臨床上要想完全的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要用到四聯療法或者是三聯療法,而四聯療法中包括有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胃黏膜保護劑,雖然抗生素對幽門螺桿菌有良好的殺菌作用,但是在胃內這種強酸環境中,單純的使用抗生素很容易被胃酸破壞,從而導致藥效發揮不完全,使得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

    所以要使用抑酸藥物和胃黏膜保護藥物,來聯合根除幽門螺桿菌,而如果單一的食用某一種食物,就可以避免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話,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胃內是一個強酸的環境,食物到達胃部就會被胃酸分級和消化,之留存了營養成分和能量會在腸道吸收,所以各位患者不要單純的用蜂蜜、大蒜等來根除幽門螺桿菌。

    雖然食物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無效,但是這並不能就完全的否定這些食物的價值,像蜂蜜、西藍花等食物,在營養補充上還是有著良好的作用的。

    總之,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用一個科學的心態去治療,不要想著用蔬菜、食物、偏方等去進行治療,到最後只會延誤病情。

  • 18 # 普外科曾醫生

    朋友圈流行很多幽門螺桿菌的食療方案,例如喝酸奶,吃蜂蜜,火麻油,吃大蒜等等。我告訴大家,這些全是騙人的,不可能透過食療治癒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想要殺滅細菌,必須使用抗生素。你見過哪個肺炎、肺結核,泌尿系感染的患者, 透過吃某種食物治好的嗎?那都是騙人的。目前來說,如果得了幽門螺桿菌,標準的治療方法為四聯療法, 選用四種藥物,兩種抗生素+一種抑酸藥物+一種胃粘膜保護劑,口服14天。對於初治的患者,根治率可以達到80%至90%。

    幽門螺桿菌是可以透過飲食途徑傳播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50%以上的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因為中國是共餐制,菜是共享的,如果一個人有幽門螺桿菌,他的口水裡面就有可能含有細菌,然後他的筷子上面有口水,夾菜的時候,就有可能導致傳播。如果家裡面有人是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應該要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患者用過的碗筷需要單獨消毒。還有,大人不要嘴對嘴給小孩餵食,這樣也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傳播。

    總而言之,大家儘量在家吃,少出去聚餐,聚餐要使用公筷,或者分餐。

  • 19 # 消化科鄭醫生

    我們都知道百度這個搜尋引擎,也知道魏則西事件,這起悲劇的產生就是因為偏信百度廣告,而目前所謂的各種能夠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食品,應該也是類似的產物,當然它們並不會像魏則西那樣產生危害,最大的損失無非金錢,不過倘若抱著吃某種事物來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話,我個人覺得還是可以洗洗睡了。

  • 20 # 骨科醫生路遙

    或許是因為「食為天」的傳統,或者是源於人們潛意識對醫學藥物的恐懼,在中國食物總是被冠以很多特殊的功能。其中最為典型的一類就是:吃XXX食物可以預防XXX病。

    回到題主的問題,“什麼食物天天吃點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關於這個問題,我調查檢索了下,坊間的確傳說有很多食物能殺或預防幽門螺旋桿菌。說的最多的就是大蒜,還有比如麻油、酸奶等。就在這個問題的下面,也有一些掛V的人說喝酸奶等能預防幽門螺旋桿菌。

    然而,真的是這樣麼?

    呵呵,全是假的。1、別說不可能靠吃某種食物來【治療】幽門螺桿菌了,連【預防】都做不到

    幽門螺旋桿菌,本身就是一種【抗擊打能力】極強的菌種,所以在強大的胃液中都能長期生存。別說吃食物殺不死,普通的抗菌藥物都很難根除。

    而實際上臨床上想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都是要四種藥物聯合應用(“四聯療法”,其中兩種是抗菌藥),而且連著用兩週,才可能一次性殺滅乾淨。

    而且,就算四種藥連著吃兩週殺乾淨了。在中國供餐的大環境下,很快很容易就再次被感染。

    2、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到底該怎麼做

    想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做的不是希望寄託於神藥或神食物,而是在生活中儘可能的使用公筷,甚至分餐,避免口對口餵食孩子。對於有不適症狀懷疑感染的,要及時去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儘早正規治療,且一旦確診需要與大家分餐。

    食物,是用來吃的,不要把預防甚至治療疾病的希望寄託在它們身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辨別你買的地毯是不是真正的手工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