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四先生影視
-
2 # 電影推薦經典
張國榮是橫跨歌壇影壇發展的香港藝人,並且他同時拿到了代表香港歌壇和影壇最高榮譽的兩大獎項:金針獎和金像獎影帝。截至目前,也是唯一一位這兩個獎項的滿貫藝人。
歌壇上,他是叱吒80年代的流行霸主,香港歌壇有“三王一後”譚張梅陳的說法,他與譚詠麟展開的譚張爭霸,更是80年代香港歌壇的瑰麗篇章。
影壇上,他與周潤發聯手,留下《縱橫四海》《英雄本色》等佳作,後來牽手王家衛,奉獻了《阿飛正傳》《東邪西毒》《春光乍洩》等經典。
張國榮的一生,都可以用傳奇和風雲來詮釋。
70年代出道,“連張國榮都要捱十年”在圈裡人盡皆知。80年代登上巨星寶座,90年代迴歸,03年翩然離去,他一直都站在風雲之巔,充滿傳奇。
他是香港娛樂圈黃金年代的弄潮兒,他是天生的巨星。斯人已逝,一襟晚照,唯有記取!
-
3 # 二次出征0224
四月一日是愚人節,但在很多人眼中,它不是愚人節,而是緬懷哥哥張國榮的日子。
尹正、章子怡、袁詠儀、古巨基等眾多娛樂圈明星紛紛發文悼念哥哥,引無數網友表示懷念。但這些都不是最令我感動的,最讓我感動的始終是他的那個“他”。
今天是哥哥張國榮逝世的第16年,唐鶴德在ins上曬出了一張多年前和哥哥的合影,並配文“過去多少快樂記憶,何妨與你一起追”來緬懷哥哥。
照片中的二人親密的坐在一起,兩人微笑著看向鏡頭,身穿白襯衫的哥哥還將眼鏡別在了頭髮上,表情是那麼的溫柔親切。
那是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快樂記憶啊,每每看到哥哥和他最摯愛的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樣子,都會感嘆一句:這是多麼美好的神仙愛情!
16年過去了,唐鶴德依然一個人獨居在他二人以前位於加多利山的公寓,與哥哥的骨灰作伴。可能在大眾的眼中,唐鶴德是孤單的,但我認為他並不孤單,因為哥哥與他始終是一起的!
還記得在2013年4月1日,哥哥逝世十週年的日子,唐鶴德透過媒體給大眾的一封信,“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還記得他在電臺節目中私人點播《你在何地》,透過這首歌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張國榮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唐生,而唐生亦將自己所有的愛給了張國榮。他已走了16年,他的心也跟著走了16年。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他活在多少人的聲勢浩大里 也活在一人的心頭。哥哥,想念你!
-
4 # 我有一個眯寶
對於一個八零後來說,好多港星,不管拍戲的還是唱歌的,甚至於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他們都是在我有記憶的時候就存在了,可以說,陪著我們過了一個少年時代,我喜歡他,是有情有義的縱橫四海,是在笑的差點被過氣去的東成西就,17年前的今天,在家裡剛收拾家,電視裡新聞說他跳樓自殺了,愚人節,開這個玩笑?有點過吧,等我坐下認真看新聞才發現是真的,可以說,當時我就嚎啕大哭,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傷心,應該是一個從小陪我長大的人,他就這麼消失了,我傷心,難過,但願天堂的你開心,快樂,但願天堂的你有心事會向朋友訴說
-
5 # 平安同學會
我不知道怎麼回覆他才好
對於我來說,我不去紀念他,他就永遠那麼鮮活地在我的世界裡,他永遠優雅地停留在人生的高光時刻
而我,怎能用懷緬和祭奠去打破這一切呢?
-
6 # 瑞壽千春
17年,你依然在我心中
又是一年愚人節,17年前,你和世界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喜歡你愛你的人,在這一天再也笑不出來,這是不是你留給世人最大的諷刺呢?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然,你終不如外表那般瀟灑,內心依然還是敗了,敗給了世俗,又或者敗給病魔,說到底是敗給了自己。
17年前,我不懂,只知道看到資訊後淚流滿面,一邊上班一邊抹淚,像個傻子。
而後的半年裡,不斷的找尋你的影視與歌曲,一遍又一遍地看,連最難懂的《東邪西毒》也看了兩遍,“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憶太好!”
沒錯,人往往就是敗在記憶太好,總是記得一些與己有關的事,開心的或者悲傷的。
17年前的我不懂,什麼是抑鬱症、什麼是人言可畏,只覺得活著不是更好嗎?不是說“螻蟻尚且貪生嗎?”那麼風光耀眼的人,要什麼沒有?為什麼要以自殺的方式離開呢?
那時候我的確不懂,因為未經風雨,現在我懂了,因為身有體會,十年間的變化和經歷,讓我不幸也得了抑鬱症,心情低落,痛不欲生,很多時候都想過放棄,但是想到媽媽,想到女兒,想到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終是不願讓他們傷心,繼而堅強。
去年鼓起勇氣面對傷痛,去醫院做了檢查和治療,透過藥物治療和心理重建,現在病情已經越來越好,現在的我,寫文、練字、畫畫修身養性,把能放下的都放下,儘量選擇簡單而愉快的生活,特別是這次疫情之後,真的是想開了好多,也希望和我有著同樣情況的朋友,也能看透生活的本質,學會放過自己。
最後唯願17年前離開我們的哥哥在天堂無災無難,遠離傷痛和困擾,做回自己。永遠懷念!
-
7 # 不吃薑小姐
誰能像張國榮先生那樣,明明離開了17年,可年年的這個時候都會被人想起?
我的父輩和我的同輩共同的愛豆,世間只此一人。
我記得風度翩翩的十二少,記得意氣風發的阿佔,記得憂鬱又無情的旭仔······世人愛他的皮相,但我相信應該更愛他的靈魂。
不信你聽他的歌。
哥哥的經紀人曾經說過,前期出道的歌曲多數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喜好,到了後期都是他自己的選擇。陳淑芬說:“他希望他的歌能夠有意味,有深度,有所表達。”
比起歌曲風格和韻味,他更想向世人傳達的是歌詞本身傳遞的力量。
於是後來我們就聽到《有誰共鳴》《沉默是金》這些對映哥哥人生的歌,是他想唱的歌,也是他想表達的歌。
他的歌也不總是寫自己想寫的歌,還有別人想聽的歌。
那首monica據說是一名喜歡他很多年的粉絲的英文名,那首歌爆紅之後,現在依舊被人所津津樂道:張國榮先生大型寵粉現場!如果換到現在,應該又是一樁被粉絲高高掛上熱搜的一樁美事吧。
哥哥好像一直都是這樣,隨性不願被拘束,自己的想法無論如何也是一定要堅持的。
1977年,他報名參加了歌唱比賽,上來就選了一首7分鐘的歌,結果沒唱完就被叫停了。評委讓他停,他當下立即表示:“那就沒有意義了。”於是又堅持唱了3分鐘。那次比賽,他拿了第二名,有了這次淵源,他才正式踏入娛樂圈,從此被我們熟知。
你看,他那自由派的天性似乎是與生俱來。不僅是對待唱歌是如此,穿衣也是如此。
大概是因為家庭條件優越,而且哥哥13歲就去英國留學的緣故,他身上不僅帶著世家子弟公子哥的貴氣,也沾染了海外的洋氣和前衛。
在保守的70年代,哪怕是在香港,哥哥喜歡的牛仔褲、T恤還有夾克這樣的舞臺穿衣風格,與當時流行的西裝革履式舞臺著裝也是格格不入。但他做的最大妥協,也不過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多加上那麼一件西裝外套罷了。
但是也奇怪得很,無論他怎麼穿,穿什麼,在他身上總是顯得很好看。
我記憶裡的張國榮,總是一副臭屁又讓人著迷的樣子,如果他一直是快樂的,該有多好。
-
8 # 樂視2008
86年版的倩女幽魂,那個時候還在上小學,當時只知道有些東西天馬行空,電影特別好看,裡面的男主角特別的帥氣,後來才知道他叫張國榮,慢慢的開始修了他的歌
-
9 # 未昏少女
·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哥哥可以說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和青春,不管是2003年4月1號他離開之前,還是一直到2020年的今天及遙遠的將來,他無時無刻不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他的音容笑貌也一直陪伴著我們。
電影《霸王別姬》
他是《霸王別姬》裡面的程蝶衣
電影《胭脂扣》
他是《胭脂扣》裡的少爺
電影《倩女幽魂》
他是《倩女幽魂》裡面的寧採臣
他是Leslie張國榮
他是我們永遠的哥哥。
哥哥說:“我不喜歡別人叫我Leslie或張國榮,我喜歡大家叫我哥哥,因為很有親人的感覺。”很多人並不不知道張國榮為什麼被稱為“哥哥”,但沒有人不知道張國榮這個人。其實現實生活中,張國榮在自己的家庭中排行老么,從來沒當過哥哥,但他喜歡別人叫他哥哥,因為感覺像是一家人的感覺。
在當時的娛樂圈中能真正做到德藝雙馨,體恤他人關懷後輩的藝術家中,他是其中的一個。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少明星都受過他的照顧;對待粉絲歌迷,他也非常的體貼和關心;
有一次一個粉絲找他簽名,哥哥問他簽在哪裡,那個粉絲比劃了一個地方,哥哥就在他圈的範圍內簽上了名,一點也沒超出來;
2002年張柏芝車禍時,哥哥知道後第一時間趕到醫院,並把自己一直隨身攜帶的護身符送給了柏芝,希望平安符可以保佑她平平安安。這個平安符柏芝一直帶著,她也因此一直自責,覺得是自己把哥哥的平安符帶走了,哥哥才會不平安,因為哥哥贈與她時,曾有很多朋友勸哥哥說平安符不能轉送的,但哥哥還是堅持送出去了,因為他希望柏芝平平安安的。
他人美心善,待人真誠,富有同情心的人,出身好,學歷高,有才華,懂禮貌,熱愛他的祖國,這世上一切美麗的詞彙用來形容他都不為過。他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影視作品和金曲,有人說:“沒有成長在他絢爛的時代是遺憾,但生活在可以聽到看到他的時代也是一種滿足。”
就像《東邪西毒》中的那句
“……當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
然後看他的電影,聽他的歌
-
10 # 菜根唐
人節,他的離開就像是一個天大的玩笑,誰都不願意相信,只覺得這是一個玩笑,直至官方媒體新聞出
來了,內心裡也是拒絕去相信的。現在再去回憶哥哥張國榮,只能是從他的歌裡,他的戲裡去。
聽他的歌:《風繼續吹》、《沉默是金》、《當年情》........會覺得自己的內心得到了理解,感到了安慰
看他的電影:《東邪西毒》、《霸王別姬》、《英雄本色》......會有了更多的思考
感謝哥哥帶來的一切美好
-
11 # 一瓣河川
“聽聞那長安城死了個戲子,那戲子唱的一出頂好的《霸王別姬》。”
“那他是怎麼死的?”
“不過是信了個假霸王,做了回真虞姬罷了。”
-
12 # 電影扒扒
64歲張國榮,影視歌多棲王者,“不瘋魔,不成活”!
64年前,香港的一家裁縫鋪,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男孩出生在這裡,任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小孩男孩以後會成為影響全世界的人物——張國榮,今日是他64歲的生日,時至今日,還有多人記得你的絕代芳華,活著的時候,將自己活到了人生的極致,夕陽西下,日落黃昏,縱身一躍,拋卻芳華,獨留遺恨在人間,今天本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張國榮,這個名字對於八零後、九零後、乃至於七零後都是不可忘卻的一個名字,今天是他64歲的生日,人們沒有忘記他,生前摯友唐鶴德、古巨基、袁詠儀、李麗珍等人紛紛在這一天發文慶祝他的生日。
張國榮出生於香港,父親經營者香港的一家裁縫鋪,家裡排行第十,屬於最小的一個,因此有一個乳名“十仔”。
父親的手藝非常的出名,以至於當時好萊塢的影星馬龍·白蘭度、希區柯克、加里·格蘭特等都要來店裡定做衣服,但是有著遠大抱負的張國榮,不滿足於繼承父親的手藝,在13歲的張國榮獨自出國留學,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這麼獨立,可見其心性不一般,在上大一時期,因父親病重緊急返回家中,自此再也沒有返回學校留在了香港,學業也因此中斷了。
十年成就“張國榮”返回香港不久的張國榮,因其唱功了得,準備參加1997年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最終拿下香港賽區的亞軍,自此算是正式進軍歌壇,早期張國榮的曲風比較前衛,自帶有那種佔士甸那種反叛和浪漫的感覺。
進軍娛樂圈之後,張國榮的日子並好過,沒有誰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風順的,就算是張國榮也要十年時間打磨,才會得到今日之榮耀。
而今的娛樂圈,那還需要十年啊,小鮮肉一夜爆紅不是夢,需要十年麼?十年之後就變成老臘肉了,十天都等不了了。
然而張國榮卻是真真實實的等待了十年,經受了十年的精雕細琢。
進入娛樂圈之前,因為輟學在家,為了生活只能夠依靠做一些零工,擺地攤賣衣服、賣鞋、做助理等等,為了掙到錢,什麼工種都嘗試了,吃那麼苦也從來沒有抱怨什麼。
在香港已成名的影星,似乎都有類似的經歷,周星馳、劉德華都是窮苦人家出身,一步一個腳印,全靠自己打拼出來。
據說在張國榮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之時,身無分文,就連參賽的報名費5塊錢都交不起,最後還是打小最喜歡自己的傭人六姐借給自己20元,並囑咐自己打車過去。
功成名就之後,張國榮孝順六姐一輩子,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張國榮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會忘記,但是張記得!
“年輕有顏值”沒有用憑藉張國榮的顏值,我覺得說句不過分的實話,絕對秒殺現在所謂的“小鮮肉流量”!按照今天的的標準,絕對是綜藝大火,唱歌大紅大紫,名副其實的流量小生!
事實上,香港當時的娛樂圈已經非常成熟了,想要出位,必須有過硬的本事,只是憑顏值是不行的,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想要紅比登天還難,比不得女演員,有顏值沒演技的大不了拍三級片,可是男演員的要求很苛刻。
張國榮精心錄製的第一張唱片發行的時候,根本無人問津,甚至於一元一張賠錢賺吆喝都無人接受;第一次上臺公演,就遭到臺下觀眾起鬨嘲笑,唱到興起時,張國榮將自己的帽子扔下臺與觀眾互動時,卻被觀眾反扔回臺上,一度很尷尬,可是張國榮卻是微笑著堅持唱完自己的歌。
相信除了看守舞臺的大姐,沒有會知道,張國榮躲在在無人的衛生間裡委屈的痛哭;但是,第二天張國榮來到舞臺的化妝間,還是很自信面帶笑容和同事們熱情地打招呼,似乎昨晚啥也沒有發生。
張國榮曾經參加綜藝說過一句話:“除非是我自己主動光榮地退出,否則誰也休想用任何手段趕走我!”
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房租都交不上,吃飯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真是應了那句話,學藝三年苦,分家三年窮。
直到1983年張國榮原創歌曲《風繼續吹》被人們熟知,並且飛快傳播至大街小巷,這個英俊的少年才正式進入人們的眼簾,這期間整整花費了7年時間,《Monica》的成功入選第七屆十大中文金曲以及第二屆十大勁歌金曲,才算得上是真正奠定了張國榮歌壇巨星的地位。1985年,張國榮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幾乎場場爆滿,下面滿滿的全是觀眾,再無以前起鬨嘲笑的場景,再無哥哥偷偷在衛生間抹淚的情景。然而這時候距離張國榮進入娛樂圈已經十年了,果然,十年磨鍊!
“不瘋魔,不成活”演戲可以演不一樣的人生,這是張國榮進軍影視圈的格言。
《喝彩》是張國榮接的第一部電影,與陳百強搭檔,飾演的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學生,全場的鏡頭加起來不到十分鐘,總共十三個片段,確實顯露出其驚豔的光芒,出場時間這麼短,其優異的表現,最後還是被列為第二主角。
要說哪一部最能體現張國榮的演技,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阿飛正傳》而非《英雄本色》,為什麼?《阿飛正傳》這部戲似乎就是專為張國榮量身打造的,影片中的主角那種放蕩不拘,正好貼合90年代香港社會叛逆青年形象,簡直就是完美結合,張國榮,演出那個時代的最好的自己!
《阿飛正傳》裡面最經典的鏡頭,被王家衛導演連續重拍了50次,每一次都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張國榮一句抱怨都沒有,就是那個“由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片段。
由於劇情需要,主角必須要有京劇底子,所以張國榮就在劇組開拍前三個月,趕往北京學習京劇,身邊連一個助理都沒有帶,就連生病高燒39度都沒有放棄學習京劇,壓腿練習一刻都沒有懈怠過。
以至於後來,跟隨學習的京劇老師,前往香港遊玩聯絡張國榮時,說道:“你只管來,其它什麼都不用管!”張國榮放下手頭工作,全程陪著老師遊玩香港。
戲子無情,似乎只是諷刺某些人,時刻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這就是張國榮。
別了,張國榮熒幕上《霸王別姬》裡面很多京劇的專業動作,臥魚等非常高難度的動作,沒有替身全是真人出鏡,以至於有一個京劇資深愛好者看了張國榮的演出,很肯定的說:“這沒有十年的功底絕對做不出來!”
與之搭檔的張豐毅老師,曾經回憶拍攝期間張國榮的表現,說道:戒毒那一段戲,張國榮拿著棒子胡亂敲打牆上的鏡框,玻璃渣子滿天飛,直接就驚呆了,滿心的震撼,直言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瘋狂的演員。
直到陳凱歌叫停之後,張國榮此刻已經哭成淚人,完全停不下來了,整個人幾乎昏厥過去!
據說當時 法國的一位著名演員探看劇組,正趕上這段戲,拍了一天,站在那裡足足看了一天。
臨走之前,留下一句話:“從未見過如此瘋狂的演員,太厲害了!”
《霸王別姬》於中國電影有多麼重要,這是一座里程碑,難以逾越的豐碑,張國榮證實了自己活在別人世界裡。
還記得,張國榮曾經開玩笑似的和梅豔芳:“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
一向重視承諾的張國榮,這一次再也無法兌現這個諾言,2003年4月1日縱身一躍,拋卻了所有,梅豔芳也是於同年12月30日因病去世,兩大巨星同年隕落,帶走了香港娛樂圈最繁華的時代,黃金時代自此一去不復返!
電影《阿飛正傳》,阿飛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經常拿出來致敬經典,“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去。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霸王別姬》裡,程蝶衣撕心裂肺喊出:“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正是張國榮內心的真實寫照,也暗示著他的結局。
人已遠去,卻又不曾分離。
撰稿人|扒扒君
和那一句“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的歌詞何其相似:
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
……
冬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天空多灰,我們亦放亮;
……
暑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火一般的太陽在臉上;
……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春風彷彿愛情在蘊醞;
初春中的你,撩動我幻想;
就像嫩綠草使,春雨香。
……
今日不過愚人節。
紀念哥哥張國榮!
回覆列表
要記得,永遠會記得
又是一年的4月1日,你已經離開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17個年頭,每年的這天都會有很多關於你的訊息。有你的成就,你的愛人,你的為人,……有人說患抑鬱症的人都是善良的人,我想這句話也許過於絕對,但我仍然比較認同,我從很多關於你的文章裡瞭解到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在你決定離開前甚至往保姆的賬戶裡多打了很多錢。我也不是一個壞人,我總是怕給別人添麻煩,怕打擾別人,儘量把別人往好處想。你在天堂還好嗎?你能告訴我天堂是什麼樣子的嗎?那裡是不是沒有了凡世的喧鬧?沒有了壓力和焦慮?沒有了異樣的眼光?沒有了對金錢、地位和名譽的追逐?是不是在那裡你可以擁有平和和安寧,有的只是自己內心的平靜?我真的很想知道天堂是什麼樣子的,我希望那些去了天堂的人一切都好。
你知道嗎?你走後你的愛人唐鶴德先生一直單身,從未爆出他有了除你以外的戀人,我想他肯定特別特別的愛你。一生能夠擁有這樣一個愛自己的人是有多幸運,我想你在天堂一定可以看到。但是千萬不要為他擔心,他不會孤單,因為他的心裡有愛,有你。我很羨慕你們的愛,我想真正的愛情就是這樣的,至死不渝。
你知道嗎?你走後全世界都在為你哀悼,因為你走的那一天,世界都暗淡了。但你走的那麼決絕,不留一絲餘地,縱深一躍,結束了你的使命,將年輕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是不是在天堂你終於可以放下所有,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呢?
你知道嗎?抑鬱症正在帶走越來越多人的生命,我想他們都曾與你一樣跟它抗爭過,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可我不想放棄,我想上天讓我患上抑鬱症是為了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完成我的使命。我會一直學習心理學,去幫助別人。天堂很好,但我希望那些經歷跟你我一樣痛苦的人在人世也可以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