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影視y
-
2 # 影樂觀
以前從來沒有去關注過阿米爾汗的電影,自從看過《摔跤吧,爸爸》之後,我被這個人深深地圈了粉。回過來頭,我一部一部的去翻看了他的影視作品。期間,我去點了一根蚊香,我看著它慢慢燃盡,就在它燃盡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無與倫比的亮,我從來不知道在最後一刻它竟然可以有這樣的光輝。我終於明白,我並不是真正的被這個人所圈粉,而是被他的作品題材。雖然並不知道這兩件事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可是我就是有著這樣的頓悟。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就《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單單來說說我自己的感悟。兩個被自己家庭所主導的大學生,一個僕人的兒子,三個人嬉笑怒罵間演繹了一個時代的教育背景。錯與對在這件事情上彷彿真的很蒼白,畢竟那是一個大時代的背景,那是個一個專治的階層統治階段。沒有人可以去反抗,沒有人可以去說一個‘不’字。
原諒我並不想用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我以自己直觀的感覺來命名他們。一個胖子,愛攝影卻甘願被父親壓迫放棄愛好,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工程專業的胖子。一個瘦子,愛自己的工程專業,卻懦弱,膽怯,恐懼,以莫須有的神在寄託自己的信念而活下去的瘦子。一個小丑,不羈放蕩愛自由,聰明,有思想,有主見的,卻苦於家境,被人當做工具來獲取高學歷的小丑。
故事發生在一所皇家工程學院裡,三個人,相互扶持,去挑戰迂腐而固執的統治者-這所大學的校長。演技自不必多說,人物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專制者的囂張,蠻橫,無理栩栩如生。
故事麼,大都是歷經波折,卻終了圓滿收官的喜劇。
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兩個被家庭壓迫的學生,在這個可愛的小丑的帶領和鼓勵支援下,勇敢的走出了牢籠,邁向了遠方,擁抱了自己的理想。大圓滿,喜聞樂見。
該思考些什麼呢,消極的東西,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評價的標準,有的人,埋在心裡;有的人,掛在嘴邊像我。就像文章開頭我說的那樣,一個人改變不了世界;是真的嗎?當然不是,只是在現在的我看來,過程長了點,可結果必然也是圓滿的。我們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可是我們有自己的圈子,每個人有一個圈子,後來許多人有一個共同的圈子。做不到改變世界的時候,我們就該正視它,我們該告訴我們親近的人,這世界美好的時候,應該是怎麼一個樣子的。
我相信,故事裡的主人公,在有自己的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他們不會像自己的家庭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他們的下一代。道理都懂,我把它寫出來,只是希望我們明白道理的時候,能夠留一些機會給下一代。他們需要一個自由成長的環境,不為名,不為利,不為別人,只為自己而活,為生命該有的色彩去活著。
-
3 # s大番茄
寶萊塢的影片是很有意思的,男女主角都是人間理想俊男美女,唱唱跳跳一言不合就尬舞,給人的感覺很歡樂,女性的服裝首飾顏色很鮮亮很華麗加上面容姣好眼神勾人心魄跳起舞來很有活力,整個影片時間很長,讓人看得很過癮
《三傻大鬧寶萊塢》實際上是一部喜劇其實是一部人情冷暖的紀實,劇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透過這行寶萊塢形式呈現出來更容易接受。在劇中以蘭徹法罕拉加代表的人物性格,正是現實中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寫照,理想在生活的逼迫下是怎樣的選擇,是放棄還是堅持。劇中的人物性格特點鮮明,人物對比強烈,每個人對自己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可是還是聚集在一起並且成為好朋友
蘭徹追求的是靈活的腦子運用知識來解答生活中的問題,不是死記硬背的書呆子,所以他的所作所為有些不可思議經常被老師趕出課堂,可是他覺得哪裡有老師哪裡就有知識學海無涯。法罕喜歡攝影,卻不得不遵從父親的願望學了工程師,他的心思不在建築上,是蘭徹讓他有勇氣走出第一步,蘭徹幫他投的簡歷在收到回覆的時候他下定決心去和父母說,這個時候有一個把你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的朋友有多重要,法罕最終成了著名的攝影師。拉加是比較坎坷的,身為家中獨子有病重的父親待嫁的姐姐,自己是家裡的支柱,自己又不像蘭徹那麼聰明也不像法罕有自己的理想,他只想能夠順利畢業有一份工作來支撐自己的家,所以他求神拜佛,最終也如願以償有房子車子老婆,過上幸福的生活
-
4 # 在天上散步
《三傻大鬧寶萊塢》作為一部喜劇電影之所以能夠廣受好評,一方面是其劇情的曲折引人入勝,另一方面與其所賦有的教育意義是分不開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主題是教育改革,主角蘭徹代替富二代讀大學的故事設定已經讓人慾罷不能了,再加上阿米爾汗精彩的演繹,電影的劇情及演技方面無可挑剔。另外影片透過學生因無法畢業而自殺牽引出印度教育體制的弊端,呼籲教育改革,意義深遠。
縱觀近幾年國內喜劇電影的豆瓣評分不難看出:觀眾更喜歡那些不僅僅是逗你笑,更賦有現實意義的作品。比如大受好評的《驢得水》、《無名之輩》等。
例如當前國內成熟的喜劇團隊,他們出品的喜劇作品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是以沈騰、馬麗、艾倫為代表的走純搞笑路線;另一派是以任素汐等人為代表的將喜=喜劇賦予意義,往往後者能拿到較高的分數。
總而言之,將一部喜劇電影賦予意義,讓觀眾能在其中感同身受,這樣的電影往往能夠取得成功。
-
5 # 未晚兮
這真的是一部被劇名耽誤的好劇,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兩個好朋友拉杜、法蘭達和以前的“競爭對手”查爾圖,在去尋找另一個失散已久的兄弟蘭徹的途中遇到的種種意想不到的事情。
與其說這部電影的線索是尋找蘭徹,毋寧說是尋找生活的真義。所有的一切,能夠用影片最後一句話來總結“有位智者說…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影片裡,借用了許多人的故事來表述這一點,看起來成功的人們,其實都過著一種失敗的人生。人生應追求什麼,成功麼?確實是,但是隻以成功這樣一個空泛的詞語作為追求,是不是太迷茫了。蘭徹對我們說,要追尋自己的內心。
想起《小王子》裡的一小段:當你對大人們說,有一座裝飾著鮮花,顏色鮮豔的房屋,他們根本沒有概念,但是當你對他們說,有一座價值1000萬的房子,他們肯定會大叫,那真是漂亮的房屋啊!許多人都是這樣變成庸俗的大人,其他人在他們眼中都變成了標籤,“女醫生”、“校長的女兒”就是這樣。當女孩發現這一切,明白這一切時,不在屈從於世俗,而是追隨自己的心時,她才發現蘭徹才是她真正的愛人。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仔細想想,不管是理想中還是現實裡,這句話其實是十分受用的。其中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靜下心、沉下心來去用心做一件事、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有多重要!
如果你還有什麼顧慮,就拍拍胸口說聲“all is well(一切都好)”。
-
6 # 二樂剪輯
豆瓣兒評分和電影的名字並沒有什麼關係,並不會因為電影名字不好而影響豆瓣的評分,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們能區分出來哪些東西好,哪些東西不好,有一些東西即使外表難看,只要他內心是純潔的,他就能得到很高的評價,《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雖然大家看到這部電影會認為他是一個無厘頭的喜劇,但是看完以後會發現他的哲理。
在這部電影中,主角並不是傻里傻氣的傻白甜,而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大學生,在電影剛開始的片段就放出了這個大學裡面的學霸,在欺負其他的學生,他們讓這些學生脫光衣服站在他們面前,這時主角出現了以後,他們的欺負物件就變成了主角,他們把主角關到一個房間裡不讓他出來,最後還想對著主角兒的房間撒尿。
結果沒想到主角是智商擔當,他飛快的用一根電線連線了房間裡的電,用電線的另一頭接在了一根勺子上,把勺子伸出門外,等到那些學生往他房間撒尿的時候,正好撒在了勺子上,瞬間那個壞學生就被電倒了,電影一開頭就製造了豐富的笑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電影到最後留下了一個懸念,這個主角兒雖然能力很強,但是到電影的後半段他就完全消失了,只活在別人的口中,後來才發現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有能力的人就是這樣的。
-
7 # 被馴服的小麥
它被名字耽誤不耽誤我不知道,確實有名的深刻喜劇倒是真的。
阿米爾汗絕對是一個讓我重新整理對印度電影認識的男人,除了《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暴徒》、《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都是很好的影視佳品,那麼三傻為什麼會得到很高的評分呢?
首先,拋卻精巧的搞笑情節設計,就連印度經典的歌舞片段也是很合景的,但這隻能說它是一個很好的喜劇電影,而能夠征服那麼多人的心,靠的不是讓人發笑的情節,而是整個電影,所體現的對印度不公平應試教育的反對,實際上影片中印度的教育就是一種對應試教育絕對依賴的表現,理工大學唯工程師是尊,在這個體系下,人被迫壓抑興趣在高壓大棒之下,去應試一個個能夠帶來很好經濟利益的崗位。
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就是金錢的附屬品,甚至唯錢是尊,但是主角卻用自己的實際證明了這種制度的不公平之處,這也是影片想要表達的對世道的一種反抗。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它不單單是博人一笑,而是傳達給人一種尊重自己意願,不為體制所迫,不以金錢為主人的精神,這也是它能夠獲得很高讚譽的原因。
-
8 # 瓜子殼影視剪輯
這部《三傻大鬧寶萊塢》,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170分鐘的電影,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不知道掉過多少眼淚,高三的時候,這部電影一度成為我的精神支柱。
我不喜歡看悲劇,也從來不會因為悲劇而傷感,讓人落淚的悲劇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能夠讓人一遍一遍感動到落淚的喜劇,絕對稱得上是偉大的作品。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被名字誤導了的好電影,我身邊有些朋友雖然知道好看,卻一直沒有去嘗試。一方面是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太長了,另一方面就是這個名字確實不能讓人提起什麼興趣。
電影原本的英文名叫“3idiots”,可以直譯為“三個白痴”。至於寶萊塢,大家應該也並不陌生,雖然沒有好萊塢那麼有名,但你絕對不要認為它是山寨版的好萊塢。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印地語電影”的代表。很多人把寶萊塢誤解為印度電影,實際上,印度電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電影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2014年和阿米爾·汗再度合作,導演電影《我的個神啊!》),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
主演阿米爾·汗絕對是傳奇般的存在,是印度“國寶級”的人物。他不僅是演員、導演、製片人,還會寫劇本、會唱歌,當過主持人,年輕時還獲得過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網球冠軍。
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超過10億票房,豆瓣評分高達9.1,一個50多歲的人為了這部電影瘋狂增肥55斤,又用5個月的時間恢復到魔鬼身材,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了這位如此敬業的演員。
阿米爾·汗製作並主持過一檔叫《真相訪談》的電視節目,深度揭露了印度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現狀和真實情感,將社會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燈下,展現在人們面前。
女主皮婭由卡琳娜·卡普飾演,這位美麗大方的女演員在印度同樣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她出生於演藝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具有多部代表作品,由其主演另一部電影《小蘿莉的神猴大叔》在中國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整部影片採用插敘的敘述手法,兩條時間線來回切換,講述了關於三個傻瓜的有趣故事。本篇不會過多的講解劇情,而是談談影片反映的社會問題以及觀影后的感受,希望可以在看過電影之後再來閱讀。
-
9 # 小凡鬼故事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中的“”三傻“指的是蘭徹和他的兩個宿友法罕、拉加,這裡的傻不是真正意義的傻,而是對事情的執著。這部電影的看起來是一部喜劇片,其實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勵志電影,他只所以能在豆瓣評分9.1是有他的理由的下面我就說一下這部電影的高分之處。第一點,大家都知道彼此的身世,而蘭徹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團,但是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佼佼者,最後我們得知他其實是一個僕人的孩子,但是他沒有一點的自卑,自暴自棄而是一直堅持的自己的理想與信念,最終當上了科學家,逆襲成功。第二點,蘭徹在學校期間敢打破舊的觀念,反對教育的落後,和校長的老古董做法,並用自己的實踐讓校長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總堅持真理,對事情認真的態度是指的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的。第三點,在學校期間蘭徹和一個富家子弟打賭10年之後看誰更加的成功,而富家子弟輕輕鬆鬆的繼承了家產,而蘭徹用了10年的時間努力的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最後的賭約中他以一個科學家的面向了這位富家子弟,也贏得了這場賭約,受到了人們的尊重。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為豆瓣高分影片,他告訴了我們無論你身在怎麼樣的家庭,怎麼樣的環境,都不要放下自己的理想,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對的觀念,樂觀向上,努力拼搏,最後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受到人們的尊重與認可。
-
10 # 小朵愛看劇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勵志片。勵志片的正道是樹立正面典型。這個正面典型需要充實豐滿,神完氣足。惟其如此,才能充滿感染力,激勵人心。
在我看到這個電影名時,我是拒絕的,這麼傻,這麼普通,這麼容易讓人忽略。但是,我真正看完之後,我不得不說,這名字起得好,這個電影裡面的人物不正是如此嗎。
看過這個片子的一年之後,我終於把手放在了鍵盤上,想說一說我的感受,我用這個電影做過演講,別人問到我有沒有什麼電影推薦的時候,我第一個就想到三傻。因為我每次想起這個電影,都能感到滿滿的溫暖和力量。
來分析一下幾個人物:
蘭徹,電影的絕對主角,他在這個電影中算是一個異類。其實不只是在電影中,在現實中也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敢於創新,他不拘於傳統的框框架架,他自己會主宰自己的人生。電影開頭利用鹽水導電的捉弄人的小把戲,就讓我心裡一驚。這種很簡單很簡單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夠用在實際裡?現在的我們,被應試教育捆綁,在學校的條條框框裡死讀書,我們的創造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衝勁都在分數、成績、排名中漸漸萎縮了。
蘭徹的天才讓我震驚,他超出平常人的覺悟也讓我佩服。其實興趣是學好一門功課的關鍵,有了興趣,你就會感覺什麼知識都好理解。蘭徹一直是這個電影的推動者,他的一舉一動都和這個學校背道而馳,而他一次又一次正確的決定也一次又一次對這個程式化的社會做出了嘲諷。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所謂“學霸”。
法蘭。他簡直就是我們千千萬萬人的影子。有一個說得過去的家庭,有一個特立獨行的父親。他的人生,好像都在說是是是好好好,他的父母幫他安排好了一切,你應該去做什麼,你這樣做才會有前途。然而他的愛好,他真正擅長的東西,卻被忽視,甚至嘲諷。他為了所謂的家人的期待,學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成績也很差,但是,別人只會因為他的成績差而覺得他一無是處。有的時候,天才和傻瓜只差一個選擇。我很高興也很欣慰,他最後能夠鼓起勇氣去說,去表達他的喜好,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事實證明,他不是傻瓜。
拉杜,一個被信仰纏住的男人。他不是沒有實力,只是,他家境的貧窮和本身的自卑讓他認不清自己。他沒有自信。他把一切都寄希望於那些他信仰的神,他以為那些信仰能改變他,能給他帶來好運。但事實上,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在經歷過一次死裡逃生以後,他懂了,他變得自信,他變得不卑不亢,他變得有自己的堅持。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蘭徹。
看完這個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給我帶來的震撼、感動、鼓舞和啟發太多,心裡面好像有什麼一直壓抑的東西噴湧出來了。我想,這就是這個電影的目的吧,不僅諷刺了現實,也告訴了我們,有夢就勇敢去闖,要自信、自愛,努力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被教條捆住。
-
11 # 經典863
---“這支筆是傑出的象徵,我把它交給你,當你遇上一個和你一樣傑出的學生的時候,把它傳給他。”
---“32年了,我一直在等待這個學生的出現。”
印度,文明古國,比肩華夏,傳統文化內斂卻蘊藏著奔放。以電影為例,雖仍離不開濃郁的熱舞與誇張的妝容,但卻在方式與取向上實現了穿越。我們總聽到在談論印度貧窮,基礎設施薄弱,甚至印度女人的奶罩都散發著咖哩的味道。不過在看完《三傻》後,我才意識到印度有點兒可怕。
《三傻》故事並不複雜,全片透過閃回、插入等手法,將整個故事延時間軸線做了調整,透過現實與回憶兩條線索交叉進行敘述,避免了觀影過程的單調。僅從電影本身來說,無論編劇、表演、攝影、音樂、剪輯,甚至美術指導、場景排程等都做的非常到位,一些表現自然風光的畫面也拍的異常美觀,從根本上具備了作為一部優秀電影的潛質。重點是,印度人喜歡故事中蘊藏著傳奇,因此劇本弄得很好。無論是講述復仇亦或是某個偶然事件,均喜歡事前埋下包袱,等影片即將落幕之時,給觀眾一次心靈上的震撼或是讓你發出“我操!”的驚歎聲。
《三傻》在更深的層次裡實際上表達了太多的東西:愛情、友情、自由、價值觀、教育制度等等。難得的是,導演清楚的知道當你想要表達太多東西的時候,必須首先選擇一個易於展現的載體。因此他選擇了幽默,讓觀眾在輕鬆的幽默中去感受感知,即使失敗,起碼留存了歡笑。
再往下走,其實影片核心主題就一個,這就是教育制度。
印度與中國一樣,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阿育王的孔雀王朝滅亡後,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的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笈多王朝興起,並帶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在笈多時期,從古老的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印度教興起並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印度文化達到了顛峰。18、19世紀,英國殖民者陸續踏上了這片古老的大陸,使這裡成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地。直到19世紀末期,以聖雄甘地為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創了印度人獨立的起源。1947年,印度獨立。印度有著深厚的東方文化,但在漫長時期內卻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中西方文化最終在這片南亞次大陸上相容並濟。因此印度人也注重教育,看重知識,甚至出現教育極端化,學生壓力空前巨大,自殺現象屢見不止。資本社會最重視的一定是金錢,當人民積貧積弱太久時,最想擺脫的也一定是貧窮,希望的卻一定是物質化。而教育方式也正因為這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極端化。在這種背景下,導演拍出了《三傻》,就是想探討一下印度教育的未來,並給出一些切實的指引。
中國近些年在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很大力度。延長義務教育週期,擴建校舍,擴大招生,提升教學硬體等等。但問題是教育的核心首先是內在,是被教育者個人的思想獨立,動手能力的提高,最應該學習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學習本身。《三傻》裡最後幫朋友姐姐接生的那場戲,這明顯是導演對印度傳統教育下死板學生的諷刺。如果換做我們的學生,會是一樣的結果麼?
今天我們常常譏笑印度,但事實上印度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教育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頭等的大事,倘若我們不再思考,我們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
12 # 燚景行攝像工作室
一部阿米爾汗的經典之作,首先不論名字如何但為了這個演員也得去看一下,他的作品大多反應的是印度的一些社會實況,比如去年很火的《摔跤吧爸爸》,女孩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但遇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爸爸,生活又開出了別樣精彩,雖然鍛鍊很累但那又咋樣,夢想是不分男女的,別人嘲諷又怎樣,你認定對的事就去努力,當你成功你收穫了就算沒有成功你也收穫了至少不會後悔,不在後悔中度過餘生,而《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敘說夢想,上學不是一味為了拿到第一名,你還可以研究一下子喜歡的東西,第一隻是證明你會考試,其他的就不好說了,正是這樣的衝突反應出我們在讀書的同時是不是要捍衛一下自己的愛好,可能因為自己的這份喜愛和研究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一部長篇說出了教育為何,友誼幾何,成功幾何,態度又是幾何,活出自己的方式內心要想實現的理想與現實有所衝突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面對,當然是積極的,只有面向Sunny相信美好以後得生活才能更美好。
-
13 # 貓吃魚51
嬉笑中反思現實中的問題,不呆板,不刻薄,敢於揭示社會問題,誇張中直面要害。
演員功力紮實,刻畫人物特性清晰,結局圓滿,氛圍輕鬆,值得觀看和再次收看。
-
14 # 大耳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名字叫三傻大鬧寶萊塢,但是除了電影在寶萊塢製作之外並沒有任何與寶萊塢相關的資訊,三傻也並不傻。有人說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同時這也是深刻的反應了印度的社會現實的一部電影。
首先電影在說夢想這個東西,阿米爾汗在電影中似乎是無慾無求的,但同時也是理想最明確的人,因為他知道現在的一切都不是屬於他自己的。而看看他的兩個朋友,都是有著自己的理想,卻從來不敢去正視自己的理想,因為他們只是活在別人的看法裡。電影中也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反派,不過也說不上是反派,因為畢竟是為出口惡氣而已,於情於理他這麼做都是無可厚非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最主要的還是在反映印度的社會現實,印度是個沒有廁所的國度,也只有在它的最高學府裡才有廁所的存在。這與印度的國情有關,印度的火車圖片幾乎每個人看到過,沒有人想到這火車原來還可以這麼開,因此與沒有廁所而言,這根本就是個見怪不怪的事情了。還有一點就是印度的婦女地位,在印度婦女地位可以說是非常低下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導演的功底是出色的,但是人們更加記住了阿米爾汗這個名字。阿米爾汗的名字從此傳遍整個電影界,印度的國寶也不是浪得虛名的,而阿米爾汗的年齡從來都不是阻止他前進的障礙物,相反它是推動阿米爾汗進步的大動力,所謂老當益壯正是如此。
-
15 # 沁園影視
這個說法有意思。
1《三傻大鬧寶萊塢》絕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
該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大學生法罕、拉加與蘭徹在印度帝國工業學院唸書期間,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這部影片幽默搞笑,但卻很好地揭示了印度教育制度的缺陷,是一部讓人們在歡笑中受到啟發,並認真思考的好電影。
2該片的男主角蘭徹由寶萊塢巨星阿米爾·汗出演。
大家都知道,阿米爾·汗是印度國寶級的演員,演技一流自不用說,最主要的是,他喜歡透過電影來反映現實,來推動社會體制的變革。
《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是他對於印度教育制度的反思。
3《三傻大鬧寶萊塢》上映以後,獲獎無數,票房成績也非常理想。
在印度國內,它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也是印度電影在海外第二賣座的影片。
這部影片已經上映十年了,但現在還有許多人會談論起它,就足以說明這部影片的成功。
-
16 # 馬蒂尼1
自從看了印度版戰狼《猛虎還活著》被裡面的女主角卡特莉娜•卡芙吸引了,又看了幾本覺得印度電影還不錯,安努舒卡·莎瑪、三個汗演技也不錯,總體水平要比中國產電影高。
-
17 # 慕小miao
名字再奇怪也會有人去看,而好的電影總會與觀眾產生聯絡。這些喜愛這部電影的人不僅會推薦給身邊的人還會透過常用的app來點評,從而加快了好電影被挖掘出來的速度。
所以宣傳一部電影,一篇文章,一個產品最好的方式是提高它的質量,讓人情不自禁去宣傳,這比廣告要有效的多。
回覆列表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能觸動人心的電影。最觸動片段是喬伊向校長詢問畢業典禮的時間,方便村裡的人來觀看。而校長卻告訴他的父親喬伊因為拖延功課,擺弄“不切實際”的飛機而不能按時畢業了,讓他父親不用來了。我對喬伊父親的表情的印象尤為深刻,上一秒還掛著接到兒子電話的驚喜、驕傲,下一秒卻因為兒子無法畢業而驚愕得說不出話。喬伊的再三請求也無法讓校長延長交作業的時間,他不願意看喬伊的飛機一眼,他的羞辱和斥責終於逼得喬伊自殺,死前在牆上寫了“我放棄”。用蘭柯的話來說,“這不是自殺,是謀殺”。應該說是校長或者錯誤的教育制度殺死了一個又想法有創意的青年。
三傻大鬧寶萊塢,在給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來了對教育制度、學習目的以及快樂的本質的思考,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