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算是一部經典吧,都來聊聊印象最深的一個劇情?
5
回覆列表
  • 1 # 黑順片

    雍正王朝我看了不下三遍,最令我感觸頗深的就是孫嘉誠彈劾年羹堯求雨的那段,年羹堯早在四川總督時烏先生就說年羹堯會出大亂子,雍正對年羹堯的處理也是十分合理,給予了極大的寬容,也看出孫嘉誠不愧為一名錚臣和言官。天降大雨也驗證了年羹堯該殺,孫嘉誠是清官。也看出雍正是個好皇帝。

  • 2 # HannibalLecter

    電視劇《雍正王朝》有44集,主要講述了雍正皇帝從奪嫡,繼位,到逝世的一生,其中最精彩的情節,莫過於位於中間高潮部分的第20集——康熙逝世,公佈詔書,經過了前面那麼多集的鋪墊,敘述,皇子們經歷了殘酷的鬥爭,最終塵埃落定,愛新覺羅胤禛順利繼位,觀眾緊繃的神經多少也可以稍稍放鬆。而這一集最為耐人尋味的部分,卻在最後五分鐘。即雍正即位當晚,趕回潛邸和鄔先生的對話。

    有人說,根據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雍正當晚急匆匆趕回,是應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那句話,要殺死鄔先生,也有人說,雍正是要回去感謝自己的謀士,兩派意見爭得不可開交。

    事實上,這兩種說法,是兩個極端。而電視劇中的情節基本是符合二月河的小說的。

    小說第五十二回的標題是——《高鳥已盡良弓易藏,書生明哲克保全身》。在這部分,根據作者二月河,是十三爺先去潛邸給鄔先生報喜,告訴他胤禛已經繼位,要封自己鐵帽子王,也要賞賜鄔先生做官。而鄔先生勸十三爺不要接受。這一部分的內容,出現在了電視劇第21集,即十三爺送別鄔先生的場景裡。而接下來,雍正回到府上,在書中,他是聽了文覺的意見,回來殺人滅口的,然而卻有些猶豫,於心不忍,舉棋不定。電視劇中,兩位演員對這一部分的表現,是非常到位的,堪稱經典——

    一回來,雍正先掃視了一下大家,直接就問鄔先生在哪裡。

    雍正坐下來以後,雖然是在很親切地對鄔先生說話,然而小動作卻很多,身子一直晃動,一會兒扯袖子上的線,一會兒東看西看,就是不看鄔先生的眼睛。說明已有異心。注意觀察,對話過程中,雍正始終是迴避著鄔先生的視線的。

    當他說“順便來看看你”的時候,給了鄔先生一個特寫,此時鄔先生是非常坦蕩的直視雍正的,但是他表情的內涵很複雜,並不是受寵若驚的樣子,目光中帶有一些期許,彷彿是早就有話準備好了要說。

    而雍正說的話——老十三也是太費事了,有個豐臺大營,還看不住這個院子嗎?用得著把順天府和善撲營的兵都給調來嗎?可以正面理解為老十三很注意保護潛邸的安全,然而此時,最重要的不應該是保護新登基的皇帝嗎?所以也可以被理解為示威——你們哪裡也跑不掉,你們現在被幾路人馬給團團圍住,已經是待宰羔羊。

    此時鄔先生的回答表達的內涵卻很高能——就是我讓他派這麼多人來把我們看住的,此處安全,我哪都不想去,請你放心……

    然後就是鄔先生“三不用”的理由陳詞。這部分,雍正的表情很假, 眼神遊離,若有所思。大概他還是隻是覺得鄔先生是在給自己打官腔。

    而接下來鄔先生提出來的“半隱”,是小說上沒有,電視劇加上的。雍正在問他的時候,昏暗的燭光照在臉上,表情非常的多疑。

    當鄔先生一臉真誠地說,我想半隱的時候,可以看到,雍正的表情是有些意外的。

    後來,當鄔先生不慌不忙,娓娓道來,雍正是被感動了的,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眼中噙著淚水。

    鄔先生眼中也是淚水,君臣一場,風風雨雨,盡在其中。

    最後,一句天子沒有私事,終於穩定了雍正多疑的心。

    這短短五分鐘不到的表演,很好的反映出了雍正從心懷殺機,到猶豫不定,到最終釋懷的過程。相比之下,小說要簡單一些,鄔先生是在棋盤街租了一處宅子,被太監送過去。

    這一段君臣對決的飆戲,也是兩個優秀演員演技的大pk,堪稱表演藝術的精粹,相比今天很多面癱幾小時就要拿上千萬的小鮮肉來說,真是天壤之別!

    非常遺憾的是,演活鄔先生這個經典角色的演員李定保已經去世。

    向真正的藝術家致敬!

  • 3 # 帽兒衚衕

    《雍正王朝》前後看了幾十遍,是我最喜歡的三部歷史劇之一(另外兩部是《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第一次看的時候還不到七歲,啥也不懂,跟著父母看熱鬧,但對官員的頂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自己做了一個。言歸正傳,小細節太多了,每看一次體會就不一樣,可能是你閱歷不一樣了,看待事物的角度,認識就不同了。簡單舉三例。

    這是第17集,老十四來找老四商量置辦額娘壽禮的事。看見四哥連湯帶水的,桌子上的一粒米都不捨得浪費,老十四瞬間覺得自己的四哥好像並不是八哥說的那樣。

    這是第20集,老四剛剛當上皇帝回家住一宿,鄔先森一張口就是“四爺”,說時遲那時快,趕緊改口,“皇上”,記住了,從第20集開始可別叫錯了。外面張五哥來報說老十七求見,老四想叫他進來,可是被鄔先森叫停,三條措施脫口而出,老四的心情很複雜,心想,天下還有這麼個熟知我全身上下每個毛孔的人,這可咋整?

    同樣是第20集,老四去智闖宗人府探望老十三,被圈禁十年的老十三基本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髒兮兮的碗往膝蓋上一轉,這樣的餐具衛生條件就算滿足了。此時的老四看著老十三,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在外面難,我十三弟在裡面難呀!”

  • 4 # 好名字特麼都被狗佔了

    這部戲給了我們很多很多的啟迪,我本身做市場工作的,有一個橋段很有啟發。就是坎兒做奴才時候,因為喝醉酒被人利用那一段。我就想到了我做的市場工作,有的時候不一定找大BOSS才能做下專案,找對了關鍵人一樣可以,而且要捨得花錢給回扣(坎兒一個奴才得到了一個女人一個大房子)。當然還有很多例子大家可以一起探討!

  • 5 # 小澤的全世界

    我只想說一句 不要提什麼正史有誰沒誰 誰他媽也沒見過歷史人物 都是流傳記載的 說不定那個皇帝就是同性戀呢 歷史也沒給你記載 因為知道的人可能都死了 所以不要裝明白 就事論事就好

  • 6 # 娛樂委員長

    《雍正王朝》第十二集中,十三十四阿哥在乾清門在廝打,然後各位阿哥勸阻擋刀,一件小事卻道出了各位阿哥的性格與本性。

    第12集

    在滿朝文武百官聯名保舉八王爺為太子的形勢下,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卻保舉太子胤礽,得到康熙的讚許。而保舉八爺的佟國維,因被自己的侄兒隆科多參了一把,被康熙免了職,而馬齊則被降兩級,在張廷玉之後。乾清門外,胤祥因為看不過,聽不過十四阿哥詆譭四阿哥和太子,所以和十四弟胤禵撕打起來。

    皇上聞訊趕來,責問之下要責罰八九十阿哥。十四阿哥覺得不公平公然頂撞皇上,聲言具色,口出狂言“家有錚子不敗其家,國有錚臣不亡其國”,氣的康熙拔刀要砍十四阿哥,情況危急之時,十三阿哥撲在老十四身上擋刀,老四手握刀刃為弟擋刀,老八摟住皇上大腿替十四阿哥求情,同時為眾官求情。

    從這整個故事情節中看出,四阿哥不顧個人安危保護弟弟,顧全大局;老八隨也勸阻但同時還為百官說話,實屬為博得皇上好感,籠絡百官人心;老十三舍身擋刀,重情重義不愧為“俠王”;老十四膽大但不明事理行事魯莽,大庭廣眾公然頂撞皇上。

  • 7 # 拔除一切業障

    一條重要的暗線——諜戰、特務工作!僅舉幾個細節:

    1、中前期有一回,四爺對十三爺說:“八爺送你那個叫紫娟的女人,最近失蹤了吧”。(王爺之間互相安插眼線)

    2、在停止追討戶部欠款的總結大會上,有幾個官員惺惺作態,康熙怒了,揭穿了他們挪用欠款謀利的事並把這幾人辦了。(可見康熙幕後的情報工作。同時反映出這並不是個案,而且康熙其實都知道,但只是“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不長眼的”)

    3、當鋪事件後一回,十三對四爺說:“四哥,你老說你府上籬笆牢,可最近聽說你府上有人跟八爺走的很近。”(實際在提醒四爺,注意清理隊伍,也反應出十三爺的情報工作也沒閒著)

    4、四爺的親信高福兒被八爺府盯上了,四爺府的太監給高福喝毒酒,高福哭著說讓他見見鄔先生卻不讓見,之後鄔先生望著屍體痛哭。最後給了四爺一個冷靜的鏡頭!(就是四爺下令殺人滅的口)

    5、四爺剛登基後一回,鄔先生對十三爺說:“就在這一兩天,王府內做秘密工作的,恐怕都要人頭落地了!”(雍正要對原來的特工,原著叫“粘竿處”,殺人滅口了)

    總之結合原著及史料,期間的諜戰戰場是真實存在的,隱秘又血腥,各王也都很重視。大家表面上把酒言歡,其實私底下互相防範、並時刻準備著給對方致命一擊!

  • 8 # 自由行走2017

    沒想到這麼多人和我一樣愛看雍正王朝!為了電視劇我看了不少雍正的正史,電視劇大體的主線是真實的。 雍正後期社會治理的已經非常好,已經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治貪由為明顯,貪汙一個人死是不行的,會抄九族,連非常好的朋友都不放過。 舉報制度也很嚴,舉報你的親人貪汙你就可以免受牽聯。 另一方面養廉銀製度非常好,廉潔給獎勵金,很多巡府的一人一年得幾百萬兩,跟本不必去冒險貪。

    看當今的社會竟不如一個封建社會,也看出沒有一個心狠的主治國真不行!

  • 9 # 待我施為地煞變

    康熙看壽禮時發現十四爺送的是詛咒他的死鷹(八爺陷害的),結果康熙根本就不怪罪十四爺,連查都不查,反倒把四爺,八爺,張廷玉,馬奇撤職了。所有人都以為康熙這是給十四爺登基掃平障礙,鐵心要傳位給十四爺了。雍正找來鄔思道說〖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看上去感人極了,自己要落魄了不忘舊友,希望鄔思道能好好活下去。但仔細琢磨琢磨,他的自喻是李世民,把鄔思道比喻為房杜。。劉備諸葛亮才是最著名的君臣相知啊。還有劉邦蕭何,苻堅王猛,趙匡胤趙普,朱元璋劉伯溫,一起打天下一起治天下的都有。為啥卻偏說無李世民之命呢。因為李世民跟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發動兵變,做掉自己的兄弟,軟禁了自己的老爹,登上皇位。

    當然了,你可以說我這是無根據地瞎猜,雍正只是隨機選了一對。這倒有可能。但是,無論歷史上還是電視劇裡,雍正都是一個權力慾極強的人,有這種慾望的驅使,雍正才能“每天干五個人的活,十個人的活”而不知疲倦。所以雍正是決不甘心放棄皇位的。在電視劇中,清皇子是可以發動兵變的。比如太子第二次被廢前,就想調兵拼死一搏。可以斷定,這是雍正在欲擒故縱,暗示鄔思道協助他兵變。當然了,兵變是十分危險的,成功的機率很小。失敗了,雍正只會被廢,鄔思道卻要人頭落地。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讓尉遲敬德召集房玄齡杜如晦,結果他倆不願意來。當時李世民就火了,給尉遲敬德說,再去問一次,他們愛來不來,不來就提著他們的頭來。這個時候用房杜比喻鄔思道,恐怕意味深長:你能懂老子的意思,就跟房杜一樣幫老子策劃造反;你要不願意,老子會咋辦李世民都給你說了。你要連老子什麼意思都不懂,老子要你何用?鄔思道要是真的拿了銀子就走,估計就會聽到啪嗒一聲,好像四爺不小心摔碎了個杯子。。。這僅是一個例子,意味深長的細節還很多。網上有好幾個文章是用《雍正王朝》對比《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人民的名義》的,雍正王朝在內涵上完勝這些。可惜很多人不願意細想,反倒覺得一些腦殘宮鬥劇更有內涵

  • 10 # 首席娛樂官

    1. 老八帶著外面的鐵帽子親王逼宮的時候,是因為張廷玉的斥責和十三爺的調兵才平息下去。

    之前給了張廷玉很多鏡頭,但都引而不發,老八後來也直接說了是張廷玉擔心掉了自己的位置。這裡沒錯也有錯。錯在張廷玉擔心掉了以自己為首的漢人官員的位置和機會,而不只是自己的這個位子。

    張廷玉反駁說一起歸隱如何,說自己捨得老八不捨得。這句也是對的。張廷玉的能力威望,即使沒任何職位他也是一尊神,歸隱不僅無損自己反而還有好名聲。

    兩個人的水平差距就這樣出現了:老八隻知道張廷玉擔心掉了自己的位置,卻不知道張廷玉知道自己的位置根本不會掉,要保的是漢族文人的地位。他知道老八必敗,只是要找最恰當的時機插入。但自己貪戀權勢心底不服的心卻被張廷玉一眼看穿。

    2.“推幹就溼”和“克紹箕裘”從康熙嘴裡說出,十分符合一個深諳儒術的帝王的身份和文化素養。康熙此處的一番感慨,表達出了他對太子的失望。歷史上,康熙也十分注重仁孝。馮爾康《雍正傳》裡就提及一個細節:康熙有一次生病,太子前來探視面無悲慼之色,令康熙頗為不滿。這個細節為太子被廢埋下了一個伏筆。從這幾處可以看出,此劇臺詞考究,頗具功力,值得反覆看。

  • 11 # 罐頭辰

    《雍正王朝》不知道自己看幾遍了,每次看都有不同感覺與認識。最近看《雍正王朝》深感弘晝是位高人。在目睹了其父輩對帝位的激烈鬥爭後,他對帝位早已經沒有了競爭的意識,但又不能獨善其身,自己的兄弟會來拉攏自己,若是不站隊會被兄弟們認為另搞一套,暗待時機。弘晝是聰明的,那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荒唐和糊塗的人。以"荒唐"為名韜光養晦保全自己。在《雍正王朝》這部劇裡弘晝沒有多少露臉的機會,從40集開始才有幾次,但給人印象深刻。

    八爺黨奪嫡失敗後,並不甘心伺機反撲,這一代不行就寄希望於下一代,讓雍正骨肉相殘。八爺黨借整頓旗務之機,勾結隆科多,調兵逼宮。弘晝感覺不對勁:皇上讓他們共同整頓旗務,並沒有讓他們共同管理防務啊?於是趕緊把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被旗主王爺共管的事告訴了十三爺,十三爺聽後大驚,讓他趕緊回去告訴皇上說十三叔的病又犯了,要回去看太醫。憑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和親信,機智果斷地平息了一觸即發的政變,穩定局勢。如果弘晝不在朝會前告訴十三爺,十三爺也去參加朝會,就沒有時間去阻止這場政變的發生,雍正王朝或許就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弘晝平時一付玩世不恭的樣子,其實真是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他不貪圖權利,能在你死我活的權利鬥爭中能儲存自身、享受人生。雖身處政治漩渦,但不問或少問政治,連他皇阿瑪對他都很放心。事實證明,最後乾隆上位後,對這個唯一的親弟弟,只有喜愛沒有犯忌,做這樣的親王太舒服了。八爺黨政變失敗後,被抄家是必然的。雍正皇帝讓三王爺、弘時和他去抄家,他似乎有先知先覺,在家辦活出喪,引來眾人圍觀。還說有高人給他算過七天不能出門,否則會有血光之災,連皇上的旨意都敢抗。其實他是號準了皇上的脈,只要不危及皇權,皇上是不會拿自己的兒子怎麼樣的。同時,誰也不得罪,也為自己日後留條後路,多有心機啊。雍正皇帝說他小小年紀就只明哲保身,這一點比他父皇都強。

    弘晝時刻注意自己不要威脅到皇權和皇威,不該知道的是堅決不聞不問。當雍正皇帝給他看嶽鍾琪報來的奏摺:曾靜列舉雍正的十大罪狀,把雍正皇帝說成是千古以來最大的昏君、暴君時。他不加思考就回絕了,並說這些狂犬吠日的瘋話,自己不屑一看。他平常與一些和尚道士攪在一起,給人感覺就是一幅做一事無成,沒有任何雄心壯志。因此他就可以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況下聰明地保護了自己,讓自己置身事外,不捲入任何的爭鬥之中,日後能夠在任何人成為皇帝,他都能夠平穩地做一個安逸的王爺,幸福地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就如同其八爺在陰謀政變失敗後對弘時所說,他是在裝傻,其實很精明,不想成為一個痛苦的皇帝,只是想做一個享受榮華富貴的王爺。所以他才會演出許多的看似荒誕不經的鬧劇,卻又沒有一件出格或有違大清律例的,這也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 12 # 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這部劇最大的一個細節,或者說引人深思的細節,另其他電視劇無法望其項背的,在於一個字:跪。

    看字幕,電視劇是改編自二月河老師的同名小說。看小說,的確酣暢淋漓,過癮。雖然部分細節和真實史實差距甚遠,其實也無所謂。

    但有一點,小說中體現的不多,反而在電視劇中被故意的誇大,就是跪。

    看片頭曲部分,恨不得滿螢幕都鋪著跪的畫面。這個跪啊。

    配著劉歡老師的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諷刺的有一拼。

    不知道導演基於什麼心態,在一部講皇帝得電視劇中這麼強調下跪。

  • 13 # 啊偉不再笑

    康熙在鹿園撞見太子鄭春華偷情的一段,劇情編排極為巧妙。

    1.人精圖裡琛一進鹿園就知道要出事,立刻躲到旁邊假裝撒尿,躲開是非,之後另一個侍衛就被康熙扇了大嘴巴。

    2. 抓到太子放風的人之後,圖裡琛假裝失手故意殺了他,為的就是殺人滅口,死無對證,不讓他親口說出裡面的人是太子(雖然皇帝已經知道了),這種事情只要沒有石錘,就有迴旋的餘地,就能保住皇家的顏面。所以連康熙都說“死了算了”以示對圖裡琛殺人的默許。

    3. 以前看鄭春華唱歌這段以為她是在唱給太子聽,後來才懂得她是唱給皇上聽的。原因是當那個放風的大喊報信的時候,屋裡立刻就滅燈了,也就是說太子和鄭已經知道皇上來了。這時候皇上要進屋看個究竟,因為他必須要知道是誰和太子在裡面,如果真的讓皇上進來親眼看到這不堪的一幕,這種父子捉姦的場面可是非常難看的,所以鄭春華這時候唱歌,就是為了向皇上表明她的身份,告訴皇上是我在裡面,你不必進來了,給彼此都留點顏面。果然皇上在聽出是鄭之後,就沒有再往裡面走了。

    這一段皇帝父子捉姦劇情,只有短短几分鐘,拍得及其巧妙和隱晦,沒有狗血的場面,沒有激烈的交鋒,甚至沒有幾句臺詞,卻用各種小細節展現了各方人物的心理,博弈和人情世故,值得玩味。

  • 14 # 不二f

    在康熙皇帝剛剛駕崩,雍正剛繼位的那天晚上,穩住了老八那幫人之後,雍正回到王爺府第一件事就是要殺掉他的軍師鄔思道。

    小時候看的時候真的沒有注意到,還以為兩人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是喜極而泣,互訴衷腸呢!後來才發現原來那時他是想殺鄔思道。但是鄔思道這個人是多聰明的一個人,他早就看出來雍正想卸磨殺驢了。所以當時生情並茂的演了一出好戲,勉強保住了性命。

    因為他知道的事情太多,難免兔死狗烹的結局,即便這次不殺他,如果他一直在雍正眼皮底下,說不定哪天就死於非命了,所以在朝為官是不可能的。另一條路就是隱退,走功成身退的路子。但是他能力太強,又知道太多事,雍正不可能放心讓他隱退。所以這個老狐狸自己想了一招“半隱”,既不在朝為官,也不隱居山林,而是在雍正心腹李衛、田文鏡手下做事,既不在雍正眼皮底下晃悠,又不銷聲匿跡,這樣才能讓他放心。即便如此,雍正還不放心,安排了一個丫鬟監視他。

    現在看來挺腹黑的,小時候看這裡還在那感動呢,以為兩個人感情深呢,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淚奔]

  • 15 # 煙處遠岫

    康熙在朝堂上當著百官和兒子們叫自己的名字“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和……”讓人沉思不已:這個君王是個深不見底的男人。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氾濫,災民百萬、澤國千里。堂堂康熙聖世,國庫裡只有50萬兩子。無法及時的賑災。當胤禛把這些真實情況彙報給康熙時他剛聽完八阿哥歌功頌德的喜歌兒。

    他離開御座踱著步,殘酷的現實像殿外的一聲聲焦雷,擊打著他的神經。國家財政已頹廢至此!他緩緩的說:“這些年,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事已至此我們還什麼都不知道……災禍至此皆因人事不修……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若我們再不感知天意,明天淹的就是紫禁城……”他這番話說給誰聽?官員?兒子們?都不是,他說給祖宗和上天聽。只有天、祖宗、自己,才有資格說“玄燁”二字。

    這是一次檢討。誰的責任: 他自己的放縱,兒子們的失職;看到問題的嚴重性:若不及時糾正錯誤,江山不保;深層意義:希望祖先原諒,希望上天給他和大清機會、時間,改正。話外音:在場的所有臣子該醒醒了。

    在原著《雍正皇帝》中,康熙也有過直呼其名的時候,每一次都讓人心潮起伏。如臨終託孤這一段。康熙對隆科多說:“朕知道,沒多少日子了。唉!玄燁,你也有今日麼?”這差不多已經是君和臣、男人與男人最貼心的話了。隆科多已經進入他所設定的悲情意境裡了。有了這句自問自答的鋪墊,接下來把隆科多的好、壞、怨、恨,多年前和他在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情意,都一一列出來,直說到最後“朕就是在託孤”、“朕成全你,你也要成全朕”,隆科多伏地大慟,發毒誓效忠。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帝王的細節決定一個國家的成敗。也許電視劇和小說所描繪的這些細節是演繹。可試想一位後世稱之為“大帝”的、幾乎零差評的君主,他的工作中、生活中,怎麼可能沒有一些他掏心掏肺、真情流露的小事。

  • 16 # 逆流時代

    《雍正王朝》作為歷史正劇的高峰之作,集聚了大批的戲骨,其以九子奪嫡為主線,波瀾壯闊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一生。《雍正王朝》中各派系相互鬥爭,陰為絆阻,對其他派系的實權人物相互拉攏,可謂是精彩至極。如佟國維所在的佟氏家族就是依靠“多灶並燒”的原則方能長盛不衰,這才會發生後來隆科多反水八爺黨的事情。但是四阿哥胤禛的包衣奴才年羹堯的被殺卻是出人意料的,但是在劇中之前的許多細節中早有暗示,早已為年羹堯之後被殺埋下了伏筆。

    年羹堯出身便是胤禛的包衣奴才,這是八旗的制度,是年羹堯不能選擇的,所以胤禛會說年羹堯頭上只有他這一片雲彩。但是年羹堯是不會滿足於這些的,隨著他職位的升遷,他開始攀附八爺黨,攀附起始於八阿哥胤禩保舉年羹堯出任四川提督一事。

    在追繳戶部欠款一案中,十阿哥胤俄在大街當賣家當還債,與田文鏡發生了衝突,所幸年羹堯及時趕到,妥善處理了這件事,保住了皇家的臉面。在康熙的御前會議上,八阿哥胤禩陳奏年羹堯處事得當,保舉其為四川提督。

    這件事是年羹堯與胤禛關係的分水嶺,如果說之前年羹堯是對胤禛無條件服從的話,這時的年大人想必已經內心開始蠢蠢欲動了。年羹堯也是聰明人,他也知道自己的主子雍郡王是冷麵王,在朝廷裡勢單力薄,不如八爺黨勢大。

    寒風中,年大人徘徊在八爺的府門口,要求見八爺一面,而八爺卻閉門不見。在年羹堯的堅持下,他不發一言,見了八阿哥一面,隨即離去。此事可以看做是年羹堯向八阿哥的投名狀。

    隨後發生的西北叛亂中,康熙聽從胤禛建議,讓十四阿哥胤褆出任大將軍王,並令年羹堯為陝甘總督。此時的年羹堯突然來京,卻不向自己的主子胤禛報告,反倒是李衛的信到了京城,向胤禛報告了這個大訊息。

    年羹堯到京後,上躥下跳,先是到兵部和十四爺,後又到八爺府上拜訪,還說出了“羹堯這次能接任陝甘,多蒙八爺和十四爺的提攜,羹堯敢不竭忠盡力以圖報效”這樣的話。胤禛聽聞怒不可遏,將年羹堯出任陝甘的文書截胡,才將年羹堯從八爺府裡請了回來。

    胤禛一開始閉門不見,讓年羹堯在門口跪了半日有餘,才裝作剛剛看到年羹堯的樣子。年羹堯奪了下人端的洗腳水去為四爺洗腳,四爺一開始就看到了是年羹堯在為他洗腳卻佯裝不知,直到年羹堯出聲才裝作剛發現的樣子。從這裡就可看出,胤禛的帝王心術亦是日臻成熟。

    繼之,胤禛又對年羹堯報以痛斥,讓年羹堯明白他這個陝甘總督是從自己這兒來的,讓他不要想著其他的雲彩,因他的雲彩就只有自己。又好言寬慰,讓年羹堯陪同自己一起用膳。

    這時的年羹堯是不是就改過自新了呢,電視劇用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鏡頭來說明。年羹堯在胤禛出去之後本欲出去,這時想到胤禛的洗腳水還沒倒掉,想去倒洗腳水,卻又思考再三,還是將洗腳水放在了哪裡,轉身走了出去。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年羹堯已經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包衣奴才了,也不是胤禛能夠憑一頓訓斥就降服的奴才了。他志比天高,早已不再想做他主子的奴才,而是在尋求和胤禛一種對等的地位。

    果然不久之後,胤禛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正式和年羹堯結為親戚,才將年羹堯拴住。但這只是暫時的,年羹堯那狂傲的本性終將葬送他自己和他拼搏一生換來的榮華富貴。

  • 17 # 滿天的星星在閃爍

    你好,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縱觀整部劇,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的分別是: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

    整部劇的最高潮部分必然就是兩位主角之間的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正面交鋒!(詹寧居逼宮)詹寧居逼宮的背景:雍正推行新政,整頓吏治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後,遭遇了一股人為的,無形的最大阻礙。河南罷考公案,倒田運動,百官請殺年羹堯,八王黨籠絡皇三子,張庭玉。以致兩位主角的矛盾到了非解決不可的階段。

    此時圍繞詹寧居逼宮上演的,『論權謀,玩鬥爭』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細節一、第39集雍正與朝中百官政治矛盾白熱化,政治威望出現了危機,而無形中卻讓八王黨與百官達成了政治盟友。(逼宮有了政治資本)

    細節二、八王黨在人心,文事,兵權上都完全具備後,實現了集軍權,政權(指政治威望)於一體,擁有了反抗雍正的足夠實力——1,軍事上九門提督隆科多被八王黨收買,西山銳健營,豐臺大營被八王黨換防,八王黨第一次掌握了京畿兵權。2,讓皇三子弘時進言,調關外四王進京朝會,借整頓旗務之機,調關外旗兵入關以做外援,而京畿兵力為內應。(逼宮有了軍事資本)

    細節三、第40集,弘時進言。調關外四王爺進京朝會,雍正察覺到了這是背後八王的指示(此時雍正有一個吃驚的動作,從榻上坐了起來)。但八王黨水深難測,故雍正拖言想想再說,其實是在權衡利弊。(此時雍正低頭摸發,這是掩飾內心猜疑做出的動作)

    細節四、雍正思考之後。答應讓關外四王爺進京朝會。真實意圖:1,藉機可以試探八王的內心打算,2,將計就計,此時兩邊的人矛盾已經白熱化,只要八王黨兵諫,雍正就真的抓住了一條讓八王黨沒有退路的把柄(造反是最大的罪),就可以徹底掃清改革弊政的最大障礙!第一步就是去找自己的軍事後盾十三爺商量對策

    細節五、雍正找十三爺商量詹寧居朝會,並告知對方,準備調離皇位繼承人弘曆離京,去江南李衛處!這就暗示了雍正在為可能的政變做準備,自己一旦被奪權,弘曆在京外亦有翻盤的機會。

    細節六、在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被八王黨換防後,皇子弘晝在朝會當天一直在宮外等待十三爺,並告知京畿兵權可能被八王黨控制。弘晝在看到十三爺迅速前往豐臺大營時,導演給了一個特寫鏡頭:弘晝長呼一口氣!彷彿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下來。(這暗示了弘晝其實是大智若愚的人,這也是導致八王黨政變失敗的關鍵!)

    接下來就是詹寧居朝會了,八王黨首先開始了政治圍攻雍正,意圖推翻新政建立起來的權利秩序,用八王議政取代軍機處,徹底改變原有的政治秩序,目的在於削弱雍正的政治權利!情急之時,宰相張廷玉終於忍無可忍,做仗馬之鳴,引經據典地駁斥了八王黨等人。與此同時十三爺也奪回了豐臺,西山兩營兵權,雍正成功實現了將計就計的目的,抓住了八王黨造反的鐵證!徹底掃除了阻礙新政的最大障礙!

    此處細節七揭示了雍正即位後的大變化。即位之時康熙告誡雍正: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因此詹寧居逼宮失敗後,雍正只是輕罰了關外四旗主王爺,並赦免了朝堂眾臣,這是其一。

    其二:雍正深刻體會到八王黨的影響力之大之深,如若殺了八王黨勢必擾亂朝野,動搖國本,百官勢必擔心各自的命運;如若幽靜八王黨,赦免百官,以換取他們接受推進新政,整頓吏治,也是一樁很好的政治交易!

  • 18 # 河北印象

    最攝人心的莫過於雍正剛坐上皇位,戴孝回官邸和料理鄔先生一段,細節耐人尋味,鄔先生的大智慧讓人佩服。

    整部劇的最高潮部分必然就是兩位主角之間的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正面交鋒!(詹寧居逼宮)詹寧居逼宮的背景:雍正推行新政,整頓吏治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後,遭遇了一股人為的,無形的最大阻礙。河南罷考公案,倒田運動,百官請殺年羹堯,八王黨籠絡皇三子,張庭玉。以致兩位主角的矛盾到了非解決不可的階段。

  • 19 # 紅紅火火都是火

    最近正好在看這部電視劇,已經是看了三四遍的節奏,越看越有感觸,覺得好劇不易,大家要好好珍惜。

    不過可能由於當時的佈景及攝像技術的限制,不能做到像現在歷史大劇之類的繁華似錦,細處考究,但這絲毫不掩蓋《雍正王朝》的成功。

    看了大家的解說說的都很不錯,我來說說不一樣的答案吧,另外的幾處閃光點。

    1.康熙帝要從諸多皇子中選派一人作為“大將軍王”,代自己評定叛亂。八爺黨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先推老八,再推老十四;而反觀我們的四爺這邊,唯一一個比較知曉軍事的十三爺還在被圈進中,而四爺居然無法去探望。苦悶的四爺無人述說內心的焦慮,老十三又不能在身邊商討,反觀自己卻無法上任。無計可施的四爺沒辦法,自己在院子裡練習射箭,結果醜態百出,無一中的。氣的四爺扔下弓箭,踱步而去,還好最後是鄔先生的指點迷津才讓四爺撥開雲霧見太陽。

    看看四爺惱怒自己的那一面。

    為了自己那不理想的射術,四爺傷心了,好歹最後沒有走錯棋。

    2.打了大勝仗的年羹堯回京了,雍正帝掏空國庫盡全力打的這一仗鞏固了自己的帝位,讓先前的流言蜚語一掃而空。但是,原來的胞衣奴才貌似不服管了,開始拿捏起來了,特別是大殿之上,雍正體恤將士們,天氣炎熱,讓大家卸甲。結果所有人無動於衷,雍正帝又說了一次,所有人卻都看著年羹堯,而年羹堯來了這麼一句:他們只知道我,不知道皇上。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麼!不過這時候的雍正帝難道能夠賜他大不敬麼,當然不能,要不然所有人都要說皇帝“兔死狗烹”了。我們知道雍正帝心眼不大啊,從那次年羹堯先去拜會八爺就知道,滿腔的怨氣如何發洩呢,那不是有年羹堯的妹妹麼!

    我讓你卸甲!

    夫妻情分全無啊。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刻畫的,雍正帝應該不是這般的心計權術全無,想想在康熙爺手下這麼多年,應該不是這般模樣。

    電視劇的後半段,雍正帝貌似一個一點就著的火藥桶,愣頭青一樣,毫無半點帝王心胸,我覺得這個地方是不是編劇再商榷一下。

    當然,整個電視劇還是非常出彩的,有極高的評價,好多其他的片段大家都說了,我就不多言了。

  • 20 # DJ你懂

    我很喜歡唐國強主演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前後看了不下20遍,對整部劇裡的每個情節可謂熟記於心。要說到最讓人意味深長的小細節,我感覺要數第44集中雍正賜死三阿哥弘時後,弘曆來見雍正時和圖裡琛對視的一瞬。

    (影視劇手機視屏截圖)

    兩人對視的這個小細節,看是不經意的一眼,卻至少透漏出三個意思:

    一、圖裡琛很早就倒向了弘曆,他一直在充當弘曆的耳目;

    二、弘曆透過圖裡琛早就知道雍正要處死弘時;

    三、透過眼神交流,圖裡琛告訴了弘曆,事情已經辦妥。

    就是這麼不經意的一個對視的小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弘曆的心機和深藏不露。不知道大家有同感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正常上學,我想讓孩子學點別的東西,讓孩子學畫畫好還是學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