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小妮iiu

    1、多讀書是有好處的

    2、女孩子不努力變優秀 你就只能接觸身穿七分牛仔褲 腳踩豆豆鞋 頭髮像雞窩的的男人

    3、出了社會 你就會發現 不是所有人 都會像你媽 把肉夾到你碗裡對你那麼好

    4、出了社會 你要時刻提防你的同事背後捅你一刀 時刻小心你的物件會在背後綠你一下

  • 2 # 明揚四海

    人生也罷,功業也罷,捨得之間滲透古老智慧。當兩者不可兼得之時,主動舍小而保大才是明智之選。緊握雙手什麼都沒有,放開雙手分清伯仲,必有所獲。

  • 3 # 愛麗絲白

    對男人,世界上沒有掉下來的錢,對女人,不會有一個十全十美的男人一心一意地愛你,對胖人,不會有健康美味的減肥食物,對員工,不會有不讓加班的老闆,對丈夫,不會有貌美如花還能操持家務的妻子,對妻子,不會有一分鐘能把家務搞定的機器人。。。殘酷的現實啊。

  • 4 # 然自利人陳全孝

    殘酷的真象就是,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依靠任何人。

    更不要過攀比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辛勞,耕種土地創造食物,暢想美好的生活。

  • 5 # 天使小黑孩兒

    小時候家長和老師常說要好好學習是對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那麼你步入社會的的起點就要高些,你的眼界和學識也會比高,可選擇的機會也就多,這樣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其他能力就不重要。我只是認為這種上升空間是比較普遍,也是最便捷的。

    我們常常把這些話當耳旁風,就像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沒有經歷過就不會深刻理解。當我們上了當,吃了虧才會醒悟。有些事我們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彌補的,但成本就會很高。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在,會成為遺憾。

    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我認為這個很重要。我們還是要去憧憬那些美好和希望,透過努力萬一實現了呢。

  • 6 # 一隻浪浪噠

    1、如果你八歲,十八歲,二十八歲都沒有漂亮起來,那這輩子大機率就沒法好看了(男生同理)

    解:變有錢,變有內涵,變豁達,提升好看機率,實在不行,提升自己看得開的能力。

    2、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能擁有及格的原生家庭,及格的校園生活,及格的職場發展,以及及格的婚姻和後代

    解:降低及格線,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庸人不自擾。

    3、迷茫是人生80%的狀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的目標,比如考大學,比如找工作,比如談物件,比如買房買車生孩子,恰恰是這些俗不可耐的目標才能暫時將你從迷茫的狀態裡拯救出來。

    解:做好當下一件事,接受迷茫的狀態但不沉淪,或者試試把共產主義作為新的理想?

    4、算計,衡量,比較,得失利弊分析將貫穿大部分人的一生,灑脫,率性而為是很多人嚮往的狀態,卻很難做到。

    解:算計過程,衡量結果,但是不算計人心,不衡量感情。灑脫有時候真的意味著卸下很多責任,但凡人在世,豈能沒有責任?

    5、攢錢,省吃儉用其實才是大部分人的生存之道,不然你以為拼多多是怎麼火起來的,我聽過投資需謹慎,理財有風險的,可從沒聽說過攢錢有風險,儲蓄需謹慎的。

    解:沒人知道十年後房價暴漲,與其遺憾,不如適當積蓄,給自己一個底氣。

    6、有時候感情雙方都是彼此的Plan B,卻還要在婚禮上宣誓此生唯一。

    解:Plan B也是Plan,因為A計劃失敗,不得不啟動B計劃,還記得第一個發明可樂的人嗎,他的A計劃是止咳藥來著,但是B計劃更盈利不是嗎?

    7、孩子比較愛父母的時候一般是自己無助的時候,父母比較愛孩子的時候一般是自己比較得意的時候。所以事業生活不順的家長大多會打罵孩子,而混的風生水起的孩子容易忽略父母。(是的,就是這麼扎心,父母子女之間的愛也有愛得可以為對方死,非常愛,比較愛,一般愛,不愛,討厭,恨,恨不得對方去死等不同等級)。

    解:這是唯一一個無解的真相,只能參考第一題最後一句,提升自己看得開的能力。

    8、養個不如意的孩子會嚴重影響夫妻感情,家庭關係,聲稱孩子是寶貝天使的父母,心裡都在給自己孩子悄悄打分,這個分數一直能打到兒女退休那天,退休金高低也會成為最後一項得分。

    解:養孩子之前,對自己進行充分評審和考核,確定孩子無論什麼樣,都不後悔做一遭父母,再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如果只是把孩子當做自己人生的一個加分項,那說到底還是不配為人父母。

    9、鄙視鏈真實存在於各行各業,各種階層,而且處於鄙視鏈高層的人經常表態的一句話是:我並不覺得XXX的人會有這樣的缺點,也不會看不起他們,只是閱歷見識不同,三觀不同,沒法聊得來。潛臺詞就是:我鄙視你,我不要跟你玩!處於底層的人則經常說這樣的話:他們不過是XXXX,其實不也是XXX,誰稀罕他們!潛臺詞就是:你們那邊好像很好玩,為啥不喊我一起玩?!

    解:努力成為鄙視鏈的上端,不然永遠逃不脫鄙視鏈。

    10、大多數人理智上知道嫉賢妒能是錯誤的,但感情上已經紅了眼,會在各種打擦邊球的地方做小動作,讓如日中天的人稍微落下西山,然後還會自我安慰:這事情並不能怨我,我能做什麼啊,根本不會影響到的。

    解:得意時謹言慎行,失意時不落井下石,已經是很厲害的人了。

    11、生活中也許會發生,但只要電視劇裡作為主題來演的,那一定是小機率事件:比如窮人家女孩嫁給富二代;比如家徒四壁的窮孩子考上了清北;比如後爸後媽對孩子視如己出,辛苦養育,感人淚下;比如抱錯孩子剛好其中一家是很有錢而由此引發的十八年後的二十集劇情;比如你愛的人剛好也愛你。

    因為不常發生,所以有演繹的價值,可惜蠢人總喜歡拿小機率事件當自家劇本,窮還不思進取,坐等孩子考清華,家庭矛盾都四分五裂了,還不快刀斬亂麻,就在那坐等突發事件發生,人設逆轉然後闔家團圓(是的,點名批評最近熱門劇“都挺好”的走向,這種劇情會麻痺多少病態的家庭,讓他們誤以為一切家庭亂象都會有這樣的美好結尾)。

    解:看清楚什麼是小機率事件,才能在大多數不如意事情發生的時候泰然處之,而又能在小機率事情發生時珍惜美好的那一刻。

    12、殘忍的真相就是人人都知道真相,但還要合起來粉飾太平。

    解:生活的本質是鐘擺運動,兩端是繁花似錦,中間是漫長的平平無奇,粉飾太平也許是在擺動至下一個美好節點期間能做的最大的努力。

  • 7 # 李志勇LZY

    古今不知真,中外胡善忍,

    我正誤難分,殘酷困求多,

    時文知很少,難澄清事實,

    建議把真象,歸正存運況。

  • 8 # 手機使用者2351845891

    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情。愛自己,不傷害自己;幫助自己,不為難自己;成就自己,不迷惘自己。在感恩中生活,在生活中慈悲。

  • 9 # 水流芳2019

    生活中那些殘酷的真相,需要年輕人瞭解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大多數善行和恩惠背後都有動機。

    不管你做什麼,人們總是會對你評頭論足。

    隨著年齡的增長,微笑變得虛偽,情緒變得枯燥。世界上只有孩子才擁有最真誠的微笑和情感。

    社交媒體並沒有讓社會變得更糟,它只是更清晰地揭示了人性。

    人們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后,往往會失去興趣或感到無聊,然後又轉向新的朋友(男女皆適用)。如此迴圈往復。

    像親戚這樣的生物只有在我們手中有錢的時候才會存在。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事物是變化的,人會改變,總有一天你也會改變。

    只有當你長得好看或者你很成功的時候,人們才會接近你。

    人們可以花很多錢給寺廟,但不卻不願意給窮人。

    沒有人真正關心你,除了你父母。

    錢給了你獲取幸福的能力,但如何花錢決定了你是否會幸福。

    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生活。

    “愛”是一種短暫的化學反應,更多的是迷戀和慾望,而不是某種高階情感。性是這些化學物質釋放的主要動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性消失時,這種“愛”也會消失。

    大多數的友誼都不會天長地久。好朋友變成朋友,朋友變成熟人,熟人變成陌生人。

  • 10 # 人體探索者

    作為醫生,我想說的,就是,“人是會死的”

    而且你也不知道這個人什麼時候就會突然死去,可能5歲,可能15歲,可能25歲,可能35歲,也可能85歲

    這個人可能平時是個大好人,他也可能很年輕就去世。這個人可能無惡不作,他也可以活到80歲

    這個平時可能很注意養生,那麼他也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突然離世。

    人一定要接受這個現實,那就是現在的醫學水平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水平仍然很低,很多疾病醫生仍然束手無策。

    所以,有的時候,要正確看待死亡。不然就會像前幾天發生的殺醫案一樣,接受不了80多歲高齡老母親會死這個問題,去殺害醫生

    第二,人真的是非常不平等的。

    總體來說,有錢的人的確要比沒錢的人活的更久

    為什麼,因為有錢人不需要那麼辛苦的勞累,吃的用的東西都更好。工作不用那麼勞累,不用每天背上百斤的貨物,不用下井吸粉塵,不用吃剩菜。定期有體檢,生病了可以花大把的錢去找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來進行治療。

    而窮人,哎

    第三,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青少年時期好好讀書。

    高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 11 # 白日與做夢

    沒有關係的話,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你也就是一輩子的普通員工。晉升無望,除非個人能力特別出眾。但也就是經理級別。

  • 12 # 李新明

    1.每個人永遠都要靠自己,要獨立自主艱苦奮鬥,靠別人靠不住;2.金錢社會,自己要拼命賺錢,才能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3.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要做好可能遇到困難和挫折的心理準備,還要坦然面對;4.人際交往最好涇渭分明,不要有經濟糾紛;5.口頭上的朋友很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所以需要擦亮眼睛,嚴防損友賊友給自己造成損失或帶來災害;6.多讀書多實踐,拜能者為師才能獲取智慧;7.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教養有禮貌才處處受人歡迎和尊重;8.要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親戚朋友的幫助之恩甚至別人的滴水之恩,都銘記在心,有機會必須投桃報李;9.男女之間情愛,最好順其自然,不必勉強,不然無盡煩惱;10.人活著要創造社會價值,不要成為單純的金錢的動物。

  • 13 # 喜建國

    作為一個長者,讓你有點失望。但又覺得我面對的是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成年人,其實已經嚐到了生活的不易,現實中的艱辛與"殘酷無情"。究竟"生活中的殘酷真相要年輕人怎麼去了解"?根據我自己的經歷與想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過濾思考:

    一,親人的告別,父母親的離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最親最愛的人永遠不能"相守擁有"。不是你先"走"就是我先"行"。"你是我的唯一"但卻有"各奔前程"的"東西相反"。"我是你的依靠"但誰也不知道"大難來臨","災禍亂世"的背井離鄉.......

    二,組建家庭,結婚生子,夫妻反響,承擔打拼。這些無法逃脫的生活現實,是自然規律的"定製",更是"殘酷無情"的人生"課題"。"命運多舛"也好,"機會機遇"也罷。這是從年輕人開始就不能自已的"履約考驗"。

    三,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人生哲理"。因為別人沒有承載你來世保養的職責義務,父母親也只能盡力而為,真正有的職責是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所以說做人的最殘酷現實是自食其力,自我救贖。孝敬父母是"公德公心",夫妻共創是"必修課",教育扶養未成年孩子是人生的"非殘酷"義務與職責。

  • 14 # 蝸牛胖寧寧

    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真的不需要太精明,明白的越多,人越累。有些東西不是你越努力就會得到的,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追也追不上。

  • 15 # 碧波盪漾6101696516

    1.要學會獨立生活:最起碼要學會自己做飯做菜,日常整理工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因為在外的生活、以後成家的生活,這些是最基本、最日常、最必要的生活。

    雖然現在叫外賣很方便,但是我們自己學會這些,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健康環保,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總不可能一輩子都吃外賣,或是依賴父母。因為父母是不可能一輩子跟著孩子的,你漸漸長大,他們也漸漸蒼老了。

    2.學會自力更生,努力拼搏。為自己以後的人生打定基礎,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為自己的幸福美好未來,現在就應該是多實踐多做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3.擁有一顆善良、慈悲、敬重、感恩父母的心,只有心中有父母的人,才是有品德有作為有希望的人。人應該是常懷感恩之心,自尊、自愛、自強、自立,不再讓父母為之擔心。

    4.學會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理解、關心、愛護別人,也等於尊重愛護自己。

    5.要有積極樂觀進取的心態,沒有承受困難的能力,就沒有希望。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就會收穫什麼樣的心情。

    世間的孩子,成人的第一步應該是明白父母的不易,感恩他們的付出。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都沒有用。一個沒有良知、不懂感恩的人,又能指望他為社會做什麼呢?

  • 16 # 王每二

    1. 社會從來就不公平

    銀行、火車站、機場的VIP室無聲有力地訴說著“等級不同,待遇不同”。

    美國疫情嚴重,醫療裝置緊缺,“有身份”的患者可以享受“後來優先治療”的待遇。

    富人的孩子一出生就擁有窮人一輩子積累的財富。

    馬太效應適用於方方面面。“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活得越久,感受越深。公平的程度是跟自己的身份高低成正比的

    同時只有相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找到自己的內心的平衡點,在相對公平的環境裡野蠻成長吧。

    2. 能跨越階層的只有極少數最優秀的幸運兒

    媒體沒完沒了的鼓譟,讓每個生活在底層的人相信總有機會攀上金字塔的塔尖,這種無限機遇的論調在給人盲目的樂觀。只有極少數最優秀的幸運兒才有機會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多數人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並不能改變自己的身份。

    年輕的我,胸懷鴻鵠之志;現在的我,心中只有自己的小目標。

    接受現在的自己,努力使自己變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才是硬道理。

    作為優秀的副產品—成功,終有一天會悄然而至。

    永遠不要跟別人比較,總有人能讓你相形見拙。奮力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可貴。

    3. 偏見無處不在

    生長環境的差異,不同文化的薰陶,迥異風氣的感染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

    生物學上,個體之間本就是競爭關係。排除異己,天性使然。

    心理學上,為避免自己已有的認知失調,任何有“破壞性”的事物都要反對。

    生活中經常聽到“那個人怎麼可以那樣做呢”,“那個SB”,“美國政府一點都不重視新冠肺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首先接受人的多樣性;然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觀點中學習,最後擁有自己的新觀點。

    這就是成長。

    避免從眾,遇事多問一個問什麼,是真的嗎;

    對鋪天蓋地的資訊深度思考,避免人云亦云;

    提升自己的認知,在山腰和山頂看到的風景是完全不一樣的。

    4. 統一口徑就是真相,共同承認就是價值

    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各國教科書都有不同的敘述,而各華人民對本國的說法深信不疑。

    電影《誤殺》中肖央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製造了不可反駁的“真相”

    貨幣的更新換代(從自然貨幣到人工貨幣,從鑄幣到印鈔再到電子貨幣)說明,價值不在於形式,在於眾人信任。

    房價為何這麼高,為何人人趨之若鶩?

    因為人人認為作為剛需的房子,值得花一輩子的心血去換取。這個價值大部分是主流媒體“製造”出來的。

    美國的戴比爾斯和艾耶更厲害,透過廣告將石炭的兄弟---鑽石的價值提升不知多少倍。

    5. 眼見不一定為實,真相是可以改變的

    我們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別人想給我們看到的和我們想看到的交集部分,猶如冰山一角。

    外人面前我們是彬彬有禮的,內人面前我們不僅僅是粗暴魯莽的。

    人的精力有限,自動忽略不想看的。這就是選擇性看見。

    客觀的真相是什麼呢?

    不存在,有的只是主觀和片面的視角。

    紀錄片《日本之恥 Japan"s Secret Shame (2018)》中,

    她向警方報案,幾經波折後警方才受理,警方還要求伊藤用真人大小的娃娃重新模擬強姦過程。在心理創傷一次又一次撕裂後,該案件卻被駁回了。

    後來大學教授給出的被駁回可能理由是:“強姦”必須伴隨女性發出了大聲的求救或是激烈的反抗。而這兩點當事人都沒有。

    伊藤沒有辦法,做了令日本民眾驚訝得掉下巴的決定—錄製了一段影片公開她的受害。不能刑事訴訟,她還要進行民事訴訟,只求公道。在她被曝光後,遭到了公開的羞辱。

    雖然全球MeToo運動激勵全世界的女性大肆宣傳他們對性侵犯的指控,但在日本的迴應卻很平靜。

    後來相關單位採訪了日本民眾對此事的看法。

    有位女性大學教授解釋了為什麼警方會駁回立案,她說“在日本,NO MEANSYES,女性說不要就是要的意思。因為在日本,女性從小被教導主動要求性行為是最可恥的,所以即使女性心裡想要,嘴上也說不要。還要許多男性反應,開始說不要的女性,在發生性關係後都很滿足”。

    還有一位公司高管女性表示:“在日本被性騷擾是很常見的,忍忍就好了”。針對伊藤詩織被強姦一事,她說:“伊藤身為女性就不應該單獨跟男性出去喝酒,就算喝酒,女性自己也要學會周旋,要時刻保持清醒”

    可能我們無法理解,但這就是現實的日本。真相是由法律制度和道德輿論定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月一些新番都停播了,還有哪些新番可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