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呦草生活記

    老人和我們教育方式不一樣,有矛盾的時候不能特別直接告訴她們不對,這樣老人不容易接受,換個思維和角度思考一下 ,或舉例子告訴老人這樣不太好,或者找類似的影片書籍之類的給老人看一下,但是刻意讓看也要找準時間 機,帶孩子是很累的事情,都要互相理解和包容。

  • 2 # 心理諮詢師王忠萍

    婆婆育兒,根據的是經驗;年輕媽媽們育兒,根據的是科學,兩代人之間的差距,不是誰比誰正確,而是時代的差距,共同點是:都愛孩子。所以,當大家的意見不一樣的時候,媽媽們首先要能沉住氣,你們的學歷高,知識面廣,對婆婆要有包容心,對婆婆們的一些生活陋習,也得有包容心,多做準備工作,比如,買一本比較權威的育兒書,一家人都根據這本書來撫育孩子,怎麼撫觸,怎麼洗澡,怎麼新增輔食,怎麼給孩子新增衣物。對於陋習,網上百度一些文章,比如奶奶咀嚼物餵養孩子,把病毒傳給了孩子等等,讓老人對後果有個直觀感覺。同時,年輕的媽媽們要體貼婆婆,不要行動上過於依賴老人,而是主動多帶孩子,你帶的好了,老人自然放心就會更相信你。最後和奶奶姥姥們說一句:你帶的,是別人的孩子,要聽主家的話呀

  • 3 # 晉沙

    網友你好,如果她的出發點是好的,表現方式令你不滿意,大可理解,如果她的行為過分或者無理卻自我,可以透過一些例子或者搜尋一些影片引導她,如果她是不講道理,倚老賣老,或者刀子嘴豆腐心讓她發洩好了,最好的辦法,一是讓她換位思考,二是讓他兒子和她溝通,謝謝邀請!@悟空問答

  • 4 # 銘花爸爸

    對婆婆不贊同,也不代表婆婆是錯的,你是對的,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老一輩的觀念不全是錯的,有很多也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對於這一部分我們要樂於接受。

    當然也有一些是不科學的,那對於這些觀念和經驗,我們要和婆婆講道理,但是如何講道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不然,一定會鬧得家庭關係很緊張,家庭不和諧,導致家庭大戰。

    你已經和婆婆發生矛盾了,可是考慮過丈夫心理會怎麼想了麼,你覺得丈夫應該要站在哪一方呢?我作為一個孩子爸爸來說,不管站在哪一方,他的心裡都會非常的難受。

    不管怎麼樣,孩子爸爸和婆婆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就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就算你和婆婆吵架吵贏了,他也會去心疼婆婆啊,婆婆用幾十年把他養大,現在婆婆和兒媳發生矛盾,他會感覺不孝,你們之間也難免會出現矛盾。

    如果你想說服婆婆,首先你要說服自己的丈夫,讓自己的丈夫和婆婆去溝通,他們之間會比較好交流,話也容易說開。如果你自己衝在前頭,和婆婆去理論,婆婆十有八九是不會聽的。

    出於家庭和睦,要發揮好孩子爸爸的作用,讓爸爸來解決,會更加容易。

  • 5 # shanewang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各施其職”相信大家都明白。

    既然讓老人帶,就應放手讓老人帶。

    否則,就只能自己帶。

  • 6 # 易彤A

    孩子快樂成長,老人快樂開心

    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這樣的事情:

    關於看電視,

    媽媽說:“寶貝,不要看電視了,10點了該洗漱睡覺了。”

    奶奶說:“放假了又沒事,再看會吧。”

    ……

    孩子磕在桌腳了,哭了,

    媽媽安慰說:“磕哪裡了,疼不疼,媽媽看看,哦,沒事兒,你看桌腳也磕疼了,咱們也安慰一下吧!”

    爺爺說:“死桌腳,誰讓你碰疼我孫子,打死你。”

    ……

    這樣,孩子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他會想,“嗯?為什麼大人們說的不一樣呢?那麼要聽誰的呢?會不會我聽爺爺奶奶的話,爸爸媽媽會不高興?如果我按照爸媽說的去做,姥姥姥爺會不會不高興?”孩子會很猶豫,很錯亂,糾結到底該聽誰的?長此下去,肯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由於父母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不同,這就導致了大家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想法是不一樣的,有差異是正常的,沒有差異才奇怪。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差異,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呢?

    1.充分肯定父母對於孩子的辛苦付出

    有一種愛叫“隔輩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是非常愛孩子的,我們要充分肯定父母對孩子的辛苦付出。

    父母的方法和理念不一定是錯的,我們不一定是對的。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

    對錯不是關鍵,我們要避免在育兒問題上陷入與父母的權力之爭。

    要以“對孩子有利”為出發點,尋求共同點。

    2.共同學習育兒知識

    既然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平時多溝通交流,一起學習育兒知識。

    兒童教育家李躍兒曾說:年輕父母要喚醒爺爺奶奶對於教育的研究熱情,把孩子作為良好教育的實驗品。

    可以和父母一起觀看育兒節目,閱讀育兒書籍。不僅可以學習最新的科學育兒知識,還可以在大家出現不同意見時,有一個客觀的第三方評判,這樣大家都能接受,避免尷尬。我們和父母一起學習,還為了讓父母知道我們這樣做背後的意義和依據。

    3.我們要做好家庭的CEO

    我們要做好家庭的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統籌規劃,帶領全家人一起過上美好的生活。

  • 7 # 可為媽媽育兒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在育兒方面都是存在矛盾的。隔代親,大部分的都是溺愛,或者是老一輩的“嚇唬”的方式,而我們自己呢並不想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孩子快樂的成長。這些矛盾的產生,也讓很多寶媽萬分崩潰,下面我來舉幾個例子,就是在老人和孩子這樣說話的時候,會有什麼不利之處

    第一,很多爺爺奶奶會和孩子說,都怪桌子,為什麼磕我家寶貝,那孩子就會有錯覺,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沒錯。

    第二,媽媽不讓你吃,別告訴媽媽。孩子還分不清真假的時候,他真的會以為媽媽不愛他。

    第三,爸爸媽媽不要你了,孩子心裡就會特別沒有安全感,特別害怕。

    第四,再哭就報警了,孩子就會有不信任,甚至對警察產生恐懼。

    第五,孩子還小,長大就懂了,孩子就會以為反正我還小無所謂。

    這幾點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老一輩說給孩子的。

    我們也都知道這樣不好,所以在聽到老一輩這樣說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制止一下。

    最後,一家人人之所以這樣那樣,都是為了孩子,不要因為教育孩子產生正面衝突,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私下溝通了,和老一輩說清楚,把自己的原則清楚的告訴他們,同時也用自己得行為去影響,他們也是可以理解的,給孩子一個“統一”的聲音。另外,如果有幼兒園接收,也可以選擇早一點把孩子送進幼兒園。

  • 8 # 二妮子vlog

    自從有了孩子,很多家庭的婆媳矛盾更深了,很多時候矛盾來源於婆媳兩代人在育兒觀念上的衝突。我們家也同樣如此,我和婆婆在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上也有很多衝突,每當發生衝突,我都不會和婆婆發生正面衝突,不和婆婆吵架,但是卻堅持科學育兒觀念不動搖,按正確的育兒方法去養育孩子。

    沒有孩子的時候,對婆婆的性格脾氣我就很瞭解了。婆婆一直生活在農村,思想傳統保守,有很多迷信思想,而且她性格強勢固執,只要她覺得是對的,就絕不會聽別人的意見。即使她的觀念是錯誤的,別人把正確的解釋給她聽,她也聽不進去,搞不好還會惹得她大吵大鬧,引發一場家庭戰爭。就說育兒這事吧,她好多做法都不科學,但她就是認為她養孩子那麼多年,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多,我沒資格說她不對。也是因為知道婆婆的脾氣,所以有孩子後,每次聽到她說那些不科學的育兒方法時,我都默不作聲,既不反對,也不支援,也不評論對錯,但是養育孩子的時候我還是堅持科學育兒,絕不會按她說的那些方法去做。

    雖然婆婆覺得自己在育兒方面很權威,經常用教導的語氣對我說些不靠譜的育兒方法,但是她從不幫我帶孩子,我們也不在一起住,我家寶寶都是我一個人帶大的。我沒必要跟她爭辯,她也就是光說說,又不幫我帶孩子,我愛怎麼帶就怎麼帶。如果我和她爭辯,惹她不高興了,她又得鬧得雞飛狗跳的,所以我從不跟她正面衝突,但養孩子的時候怎麼正確我就怎麼做。我沒用她那些不靠譜的方法,也同樣把孩子養的很好,她看孩子養的很好,也沒理由挑我毛病。

    另外,我很感謝老公在育兒這方面對我的支援。老公也是倡導科學育兒的,他也不支援婆婆那些傳統的育兒方法,對婆婆那些迷信思想更是嗤之以鼻,但老公比我更瞭解婆婆的性格,所以我上述應對婆婆的方法是老公給我出的主意。也是有了老公的支援,婆婆才不敢無故找我麻煩,我才能更安心更科學的養育孩子。事實證明,在育兒這件事上我的做法是正確的,既減少了和婆婆的矛盾,也堅持了科學育兒,寶寶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 9 # 安麻育兒

    需要具體的看是哪些方面衝突,有些舊觀念確實是不科學的,要堅決的摒棄。比如孕婦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陋習和觀念一定要堅決的懟回去,可以讓婆婆看一些權威的專家影片解讀,以及拉著丈夫來幫忙教育。相信慢慢的就能逐步改變。

    最後,如果條件允許,並且實在溝通不了,那麼最好還是單獨和丈夫孩子住在一起,和老一輩人分開住。

  • 10 # 修而靈

    親,孩子儘量自己帶 自己決策養育,尤其是家裡老人文化素質不高的情況下,千萬別讓老人帶,孩子正處於習慣養成和觀念形成的成長關鍵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愛的滋養。

    老人那一套已適應不了現在的社會需求,老人容易溺愛孩子、給特殊待遇、嘮叨嘮叨、無原則等等,一些惡習一旦養成 真的很難糾正,把娃被帶偏了很難扭轉。

    從長遠考慮,父母儘量自己帶孩子,天底下願意為孩子改變自己 去學習提升自我的,基本只有生養父母,源自本能的愛。

  • 11 # 好奇人生彭琪皓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影響婆媳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來兩代人之間就存在很大的代溝,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老一輩的人非常固執,認為他們以前養大了這麼多的孩子,對教育孩子是非常有經驗,再者,老一輩人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對新時代存在排斥的觀念,認為新事物不切實際,還是用以前的方法教育孩子,這就形成了兩代人的思想分歧!

    遇到這樣的分歧,作為後輩的人,應該清楚一個事實,婆婆和媳婦都是站在同一個出發點,那就是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將來!所以,在與婆婆出現分歧的時候,不能著急,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改變婆婆的思想觀念,想辦法讓婆婆接受新時代的觀點,由於老一輩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不要想著三言兩語就能讓他們接受新事物、思想觀念!要帶領他們接觸和理解新事物,讓他們有新的認識,再加以引導到孩子教育領域!與婆婆溝通時也要有技巧,要顧及她的自尊心,用詢問的語氣比用質疑或反對的語氣要更加有效,如:先讓婆婆接觸到新的現象,然後詢問式的徵求她的意見,這樣婆婆才會更易改變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只有大家的教育觀念一至,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不然,你有你的觀念,婆婆有婆婆的觀念,孩子不知應按那個觀念去執行,使孩子更加凌亂!

  • 12 # 小虎教談

    所處時代的不同形成了兩代人思想觀念的差異,基於此,各方面都容易產生矛盾,育兒方面尤其突出。但凡事沒有絕對,也不是非黑即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不知道你們和婆婆是不是住在一起,也不清楚矛盾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僅提兩個可供參考的建議。

    首先,和婆婆住在一起,這是很不提倡的,想辦法不住在一起。思想觀念的差異很容易形成各種矛盾,不僅活得很累,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很不利,不住在一起就從源頭上減少了矛盾。

    在育兒問題上,夫妻倆首先要形成共識,對於矛盾,先從友好溝通開始,看雙方能不能產生共識。如果不能,那就減少來往。作為孩子的父母,擁有對孩子教育的唯一決定權,無論有什麼樣的矛盾,儘管表明態度,堅持自己的科學育兒方法,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和左右。

    老人的思想很頑固,通常不容易聽別人的意見,育兒的不科學主要體現在容易嬌慣、嚇唬孩子讓孩子安靜、在孩子面前說爸爸媽媽的壞話但認為是開玩笑無所謂,但孩子不是大人,不懂得啥叫玩笑......

    過去的生存模式,這樣教育孩子對孩子未來生活的影響不明顯;但現如今,科學的教育方式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更事關孩子未來的生活質量,所以極其重要,老人的那一套方式明顯已經不適合,因此問題不可小覷。

    此外,你和婆婆之間的矛盾,老公作為中間人,態度十分重要,只要你們倆保持著共識,相信他就會站在你的角度來維護你。

    有句話說得好,婆媳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沒關係”。也就是說,關係好可以多些來往;如果矛盾始終存在,那就少來往或者不來往,讓距離將矛盾阻隔開,你和老公全心全意教育好孩子,孩子健康成長,誰也沒理由說三道四。所以,無須擔心。

  • 13 # 泰國大漂亮

    婆媳矛盾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育兒上教育方法、理念的衝突:

    你想讓孩子自己用勺吃飯,婆婆非要喂著吃;

    你讓孩子穿少些,方便練習爬,婆婆加了一件又一件;

    孩子穿哪件衣服、喝什麼牌子的奶粉,婆婆要管;

    輔食吃什麼、吃多少,婆婆要指正;

    該什麼時候上早教班,選擇什麼價位的課程婆婆說她來決定。

    你們說:“媽,我們才是孩子的爸媽,這些事讓我們自己考慮吧。”

    婆婆就更義正言辭了:

    “這可是我家的孫子(孫女),我說了還不算嗎?”

    “我兒子就是這麼帶大的,我比你們有經驗,你們懂什麼呀。”

    一個健康的家庭關係中,夫妻才是核心,育兒的主體應該是父母,但大多數父母只能週末帶孩子,工作日還是要交由老人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媳婦的新育兒觀,婆婆不接受怎麼辦?

    我們願不願意付出前幾年的時光,自己帶孩子?

    能否讓外婆來幫忙?

    有合適的託班、育兒嫂嗎?

    這都是我們要考慮、權衡的。

    個人建議:

    ① 對於說得通的婆婆,可以嘗試給她看些影片,讀些文章,借兒科醫生,育兒專家,權威人士的口來傳達你的觀點,便於婆婆接受。

    ② 對於固執己見的婆婆,就儘可能自己多帶孩子。雖然辛苦,但和寶寶建立的親密聯結,金不換;和婆婆與其撮合在一起,不如保有距離。

  • 14 # 全息生命教育

    你好,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普遍存在的,家庭關係的穩定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對於家庭教育知識,不僅僅是父母要學習,而且跟孩子關係親密的人,也需要學習。

    很多老人,總是關心則亂,用自己感覺對的方式來育兒,不瞭解孩子個性,不懂發展規律,這顯然是盲目的。

    如果婆婆這樣,最好的先了解婆婆的性格,或者找到家裡人誰可以跟婆婆良性溝通,讓那個人去談。(如果老公可以最好),要善於利用不同家庭成員的個性差異來實現最優的家庭教育。

  • 15 # 晨妞生活日記

    育兒方面和婆婆有分歧,不贊同,相信很多年輕媽媽都很頭疼,那該如何處理呢?

    我結婚後一直和婆婆住一起,一開始相安無事,還沒有什麼矛盾。可是孩子出生後,矛盾也相繼就產生了。尤其是遇到孩子的事情上,真是一言難盡啊。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剛開始添飯的時候,婆婆竟然嚼飯喂孩子,在農村的媽媽都遇到過吧,這都什麼年代了,一說婆婆,婆婆就拿她那個年代說事,說她們那個年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孩子不也都很健康嗎,懟的我,真像啞巴吃黃連,我只好讓物件和婆婆說,從那以後,婆婆在我面前就不這樣了,還好,婆婆是個明事理的人。還有一次,孩子明明吃飽了,自己不吃了,婆婆還一個勁追著孩子餵飯,結果就是孩子晚上,吃撐了,吐了,婆婆可能覺得自己沒理可說了,從那以後,這樣的事情還真沒出現過。

    和婆婆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時,首先,我們要冷靜,和婆婆講道理,擺事實,畢竟婆婆也是為了孩子好。

    其次,如果說服不了婆婆,那就換種方式溝通,先肯定婆婆對孩子的用心,再旁敲側擊。

    再者,自己說服不了婆婆,就自己帶孩子,和婆婆分開住,都說距離產生美。隔一段時間回去看一看,說不定,關係更近了呢

    家和萬事興,相信每個媽媽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

  • 16 # 李老師話育兒

    每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後,出現的家庭矛盾,都是育兒的觀念引起的,為了避免這種婆媳關係的尷尬相處,最好是分開住,父母自己帶寶貝,再說了,爺爺奶奶也沒有義務帶孫子,讓他們安享晚年。

  • 17 # 肅粟媽媽

    太正常了,我全程自己帶孩子,但是婆婆偶爾會搭把手,雖然是偶爾,但是矛盾還是產生了!她還是幾十年前的帶孩子方法,我肯定不認同,開始是告訴她不能那麼帶,她卻根本不聽,於是爭論就開始了,有時候她做的太過了我就急眼,尤其是月子裡時那脾氣根本控制不住,但是卻被她氣哭好幾回,固執的不行。孩子眉毛那長胎脂是的東西,她就在那摳,弄的孩子面板通紅。給孩子洗澡她都不讓,說孩子遭罪,我老公實在受不了跟她大吵一架,質問她怎麼洗澡就遭罪了,她不吭聲了。

  • 18 # 營養特工號

    首先要認識到兩輩人肓兒方面觀念不同很正常,接受這種不同的觀念,矛盾就好像不是矛盾。

    其次,要先感恩婆婆幫自己帶孩子或照顧孩子,婆婆照顧她的兒子是責任和義務,但照顧孫子就不是了。這時先多感謝婆婆的話,多說你知道婆婆也是為自己孫子孫女好的話,理解老人家的出發點,這時你會發現婆婆變得不那麼固執了,好說話了。

    老一輩的育兒觀點,其實有些是科學的、實用的,雖然有些不符合現在寶寶情況,但不要一下子全盤否定。老人家最渴望的是認同,被人覺得有價值。你先認同老一輩的出發點和經驗,在認同的情緒下輕聲細語地溝通現代人飲食特點、社會經濟狀況、家庭條件等與過去有所不同,所以要與時俱進改進,我相信老一輩也會接受的,因為老一輩可能比做父母的更想孫子孫女好。

  • 19 # 小暢說育言

    姐姐養育孩子很用心,從懷孕開始就學習育兒知識,算是育兒通。可是,產後婆婆過來幫忙帶孩子,矛盾就出來了。

    婆婆以前的舊觀念跟現在育兒觀很多不一樣,姐姐認真給婆婆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可是不管用啊,每次都被一句話頂過來了:你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養的!

    姐姐跟我吐槽:

    說了奶粉不能拿開水衝,老忘;

    說了半歲之前不用給喂水,每次都得解釋一大通,保證了以後下次又偷偷喂;

    說了不用吃鹽,做輔食非得習慣性放一點

    1、育兒中如何跟老人巧溝通?

    其實,老人出發點都是好的,無論什麼育兒方法,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當你意識到這點,一切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誼,我們應該心懷感激,不要諸事立規矩,一言不合就怪罪。對於一些新觀點,我們可以嘗試巧溝通。比如一歲前不要喂鹽,容易影響腎臟功能;不要穿繫繩的連帽衫,容易有窒息危險……

    對於一些老人難以遵守的約定,可以借專家之口說出來更加有用。比如,奶粉不能衝太濃太稀,一歲以前不喂蜂蜜……

    如果老人實在不能接受,寶媽們能親力親為的就不要讓老人做,自己不能做的就多花精在“育”上。2、老人帶孩子功勞都在細微處

    很多寶媽畢竟年輕,帶孩子沒有老人細心,總會磕著碰著,而老人卻處處小心,磕碰孩子的現象很少出現。

    另外,老人除了帶孩子,在家也會經常幫你忙做家務,冰箱不會自己變滿,飯菜不會自己做好,髒衣服不會自己跳進洗衣機,垃圾不會自己跳進垃圾桶,玩具不會自己跳進整理箱……

    3、心懷感恩,互相體諒

    網上經常有文章組織大家吐槽老人帶孩子!其實外婆也好,奶奶也好,他們帶孩子也有自己苦衷。

    老人也有抱怨,說自己是主人吧,說什麼都不算;說自己是客人吧,啥活都得自己幹;說自己是保姆最貼切,卻沒有工資可掙!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外婆、奶奶願意學習育兒知識,願意與時俱進的。我也相信很多寶爸寶媽能在家裡跟老人和諧共處,畢竟,對孩子來說,家庭和睦遠比所謂的育兒知識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教師和醫生最需要“德”,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