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變舊
-
2 # 設計老譚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應天府崩殂,遂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孝陵建成,歷時長達30餘年。其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華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先後呼叫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佈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諸王群臣紛紛上表勸進,朱棣在象徵性的推辭兩次後,於己巳日,“謁孝陵”,雖然“唏噓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備受尊崇。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勳戚大臣祭告。
由前後左右中五座殿宇組成、全部用條石砌築、拱券式無樑柱的規制,以及唐宋以來帝陵地宮模仿生前居住環境的傳統,明孝陵地宮的設計應該也遵循了“事死如事生”的建築理念,地宮內部空間應該設定為主次分明的幾個殿堂。考慮到明孝陵大金門頂部用石材仿造木建築結構的形制,地宮殿堂中應該也會仿照地面建築鑿刻出脊、枋、梁、簷、瓦、額枋等古建築構件。陵寢的主人朱元璋及先他入葬的馬皇后的靈柩應該就停放在地宮主要殿堂中,並陳設祭祀用品,同時設一大缸,缸內盛香油,設燈捻,名曰“萬年燈”。
-
3 # 啊空空
明孝陵明代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燒餅皇后的陵墓,這兩個人我都很喜歡,所以我來回答回答。
建築形式的話,大概就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帝王墓吧,有宮殿,有樓閣,以及量石雕,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凝聚了當時政治家、藝術家和建築師們的才智。
關於明教陵的佈局,出於中國傳統文化,皇帝歸天,當然要造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出來,所在這明孝陵在佈局設計上,明孝陵吸收了“魂歸北斗”的思想,引神道和陵寢建築採用的是“北斗七星(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御河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的佈局設計,然後被“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圍繞。四神分別是:東“青龍”紫金山,西“白虎”就由九華山向西延伸的系列小山,南“朱雀”梅花山,北“玄武”玩珠峰。
農民出身的一代帝王,死後被北斗七星守護,帝王之魂也算是得到安息了。
-
4 # 悲傷的EVA
大家好,我是EVA,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程序分佈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坐落在南京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
明孝陵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2003年7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其周邊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吳良墓、吳禎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時被劃入世界遺產保護範圍。
明孝陵選址在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洪武十四年(1381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後呼叫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佈局分兩部分:一是神道,二是陵宮,即享殿、寶城等陵寢主體建築。陵園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四十五里,闢大金門、王門、西紅門、後紅門、東西黑門。
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天國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石像生、碑亭、文武方門、享殿門臺基、享殿臺基、內紅門、方城明樓及寶城牆體等磚石建築。明孝陵佈局宏雄,規制嚴謹,影響了明清兩代的皇陵建築。
神道
謁陵路線起自南京皇城之東的朝陽門(中山門),至衛崗有下馬坊,下馬坊內即為明孝陵的神道。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由下馬坊至文武方門的神道長達2400米。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
下馬坊
下馬坊即孝陵神道入口,坐西朝東,為一座二間柱頭沖天式石牌坊,額枋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謁陵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坊前有嘉靖十年所立石碑,上有明世宗手書“神烈山”三字,旁有明思宗崇禎十四年所立臥碑,上書孝陵禁約。
大金門
大金門在下馬坊西北數百步,規制同北京明十三陵大紅門,為朝祭所經之門,黃瓦重簷歇山頂(屋頂現已無存),門三道。面闊26.66米,殘高4.91米。大金門之西為王門,再西為西紅門,為官員謁陵及守陵、修繕人員出入之門。
神功聖德碑
神功聖德碑亭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築平面為正方形,故俗稱“四方城”,內建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高6.7米,贔屓高2.08米。
石像生
位於神功聖德碑亭之北,過五孔御河橋,列石像生十二對,自前向後依次為坐獅、立獅、坐獬豸、立獬豸、臥駝、立駝、臥象、立象、坐麒麟、立麒麟、臥馬、立馬。石獸之後又有望柱一對、武臣二對、文臣二對。再向北為欞星門,為三間兩垣式牌樓門,現僅存柱礎。
陵宮
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明孝陵金水橋
陵宮門
又稱文武方門,黃瓦單簷廡殿頂,中門三道,為拱券頂門;左右掖門各一,為平頂過樑門。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現修復。
享殿門
相當於明十三陵各陵的祾恩門。一層須彌座式臺基,東西寬40米,南北深14.6米。清代改為三開間碑殿,並豎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至今遊客們還能見到其中的三尊。正中有一塊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其馱碑龜趺與眾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謁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禮。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時(1699年)親筆題書,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南織造”郎中曹寅立碑。碑高3.85米,寬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治隆唐宋”御碑在太平天國戰爭時被毀,後由曾國藩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原本人們可以從石碑左右二邊繞過,而在1980年代以後,整個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頂;所以現在要先從御碑殿出來,才可以看到龜趺的後面。
“治隆唐宋”碑東西有臥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享殿
十一間五進,門匾曰“孝陵殿”。有白石殿陛三重,現存大柱礎56個。殿內外墁紅黃堊土,殿柱為楠木大柱,並曾有塗金雕龍,中為明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神主,殿後為六部。明太宗時所獲石龜亦藏於享殿內。由於明朝屢興大工,大木料逐漸稀缺,因此至萬曆年間明孝陵享殿經多次維修,已有多根殿柱採用包嵌法,而非整根木料。
孝陵享殿在清初遭受破壞,但主體結構尚儲存完好。至咸豐三年(1853年)毀於太平天國兵火。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曾於原址建小殿三間,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再次監督重修。
享殿前東西兩廡原有配殿各十五間,進深三間。1999-2000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東配殿考古發掘,實測南北寬66.84米,進深7.3米。東配殿之南有宰牲亭五間,西配殿之南有具服殿五間,院內有東西井亭。
內紅門
在享殿之北,規制類似於陵宮門,有拱門三券。
明樓
明樓在內紅門以北約200米,明樓前有山澗一道,跨澗建大石橋一道,名“昇仙橋”。明樓為長方形城堡式建築,以石條壘成,下為須彌座,通高16.25米,正中闢一門券,高3.86米。門券內為斜坡隧道,有石階54級,入寶城之內為一小院(相當於後來明清皇陵的“月牙城”或“啞巴院”),迎面為十三道石條砌成的擋土牆,牆後即為寶頂封土。院內有礓磋上達明樓。明樓為磚砌,東西闊39.25米,南北深18.4米,黃琉璃瓦重簷歇山頂,外塗紅堊,內塗黃堊。南面闢券門三,東西北各闢券門一。
寶城
方城明樓的後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馬氏合葬的地宮,稱“寶城”。寶城厚實堅固,依山勢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磚壘築,厚約1米;在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明太祖玄宮開鑿於玩珠峰山體之內,再填以卵石、黃土修築成近似圓形,直徑約400米。上植樹木。1998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曾經使用無破壞性精密磁測技術(GPM)對寶城進行探測,發現玄宮入口隧道位於明樓東側,向西北轉至寶城中心,長度約120米;明樓之北約100米處發現玄宮跡象,其範圍南北90米、東西50米。
附屬建築
明孝陵所在的紫金山在明代被劃為禁區,禁止樵採,設孝陵衛。孝陵附近有懿文太子東陵,山北有功臣陪葬墓。此外明太祖下令在紫金山之陽設漆園、棕園、桐園,以備四時之需。明孝陵在明朝時曾種植松樹十萬株,放養懸掛銀牌的長生鹿千頭。
孝陵衛
在朝陽門外,孝陵之南。設於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為親軍衛指揮使司,聽南京中軍都督府節制。設指揮使一人,指揮同知二人,指揮僉事四人,鎮撫司鎮撫二人,掌印一人,僉書二人。有士卒五千六百名,分為五個千戶所,每所設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二員,下轄十個百戶所。並設衛學,有教授一人、訓導一人。至萬曆年間,孝陵衛僅存一千八百餘人。後來逐漸演變為普通村莊,現為普通街區,附近有南京地鐵孝陵衛站。
懿文太子東陵
洪武二十五年建,其址過去有過爭議,一說在梅花山之西,一說在孝陵東。現在經過考古發掘的遺蹟在孝陵東約60米處,作為明東陵原址陳列。
陪葬功臣墓
明初功臣賜陪葬者,皆葬於鐘山之陰,計有:
中山王徐達墓開平王常遇春墓岐陽王李文忠墓東甌王湯和墓江國公吳良墓海國公吳禎墓滕國公顧時墓許國公王志墓芮國公楊璟墓燕山侯孫與祖墓安陸侯吳覆墓汝南侯梅思祖墓靜誠先生陳遇墓太常寺卿呂本墓(呂本為懿文太子繼妃呂氏之父)“此山明太祖之墓”志石
-
5 # 億墅
明孝陵前朝後寢,前方後圓的陵宮佈局設計
墓區總體佈局分為兩部分,一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朱元璋葬地。明孝陵寢主體建築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享殿、方城、明樓、寶頂(即崇丘),皆按傳統的中軸線配製,並築有圍牆。明孝陵“前朝後寢、前方後圓”的陵宮佈局設計和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等建築形式,開創了中國明清帝王陵寢建設規制的先河,被譽為中國帝陵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道
神道是從下馬坊至明孝陵正門,長達2400米,曲折幽深,一改中國傳統帝陵神道筆直的格局。神道又分為石象路與翁仲路兩段,兩邊的石雕是一大亮點,分別立有高大的石獸12對和文臣、武將各2對。石雕由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造型簡樸、圖案清晰、工藝精湛。每到秋季,這裡的銀杏和紅楓也是一景,吸引著大批熱愛攝影的遊客。
享殿
享殿也叫孝陵殿,本來是供奉朱元璋和馬皇后神位之處,原殿已毀,尚存3層須彌座臺基、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現在這裡是明孝陵史料陳列室。
方城
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建成,底部為須彌座。而明樓就在方城之上,原本的黃瓦大屋頂已毀,後來進行了修復。沿著方城左右兩側的步道即可登上明樓。
寶頂
方城以北則是直經約400米的寶頂,也稱寶城,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從方城前正中的拱門進去,裡面是圓拱形隧道,爬54級臺階走出隧道,外面就是寶頂南牆,牆上有後人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到這裡就不能再往前了。寶頂下面是朱元璋墓的地宮,沒有進行挖掘。
梅花園和櫻花園
梅花山在明孝陵正南邊,遍植梅花,山下有梅花谷,共13000餘株梅樹,每年春季(一般為2月-3月期間)會舉辦“南京國際梅花節”;梅花山上還可以看到孫權墓。神道石象路附近有櫻花園,每到3月底4月初來此賞櫻的遊客絡繹不絕。紅樓文藝苑是一處體現紅樓文化和濃郁江南風格的園林景觀。而最北邊的紫霞湖則是避暑納涼的佳地
-
6 # 中國醉美餐廳
陵園主體建築由一圈豎式長方形陵牆圍著,內橫隔兩道牆垣,分成三個院落:入三孔文武方門至孝陵 殿門(現已改為御碑殿),門兩側建東西走向的隔牆(牆現不存,砌口仍在),為園內第一個橫式長方形院落, 第二個院落呈一正方形,面積最大,正中是建成於洪武十六年五月甲子的孝陵殿 (北京稱稜恩殿,即用於 祭祀的享殿),這是孝陵工程在《大明實錄》中唯一的記載。大殿規模空前,在三臺基座上為十楹九間、進深五間結構的建築;東西兩側各建 l5 開間的龐房。進三孔殿北門和東西建一道橫向高培(現僅開中孔,高牆 完好),就是園內最後一個院落,呈豎式長方形,古樹參天,無地上建築,僅有一微坡單孔大石橋,以北面雄 偉的方城,明樓和方城東西磚雕精美的八字牆而成為第三院落的後牆.方城正中為一道隧道,拾級而上可達明樓;樓後便是呈圓形的高大寶城,城內,城內便是下埋朱元璋夫婦、上培土呈覆釜狀、內植松萬株養鹿千頭的寶頂.加上從大金門為起迄點,向東西延伸,以包圍整個紫金山、長25.5公里稱"紅牆"的外郭,形成禁區。
明孝陵依山勢自然走向為依託,,山低往高,曲線推進,呈“ ”形,一些學者認為,其彎曲的神道之所以出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因為陵宮前對梅花山,梅花山古稱孫陵崗,是吳大帝孫權的陵墓所 在,朱元璋曾說過要孫權這條好漢為他看大門,所以神道不得不改直行彎 ;二是朱元璋是農民出生的皇帝,做事不拘成 法,勇於創新,在陵寢建築上也別出心裁,並講求人工與自然地勢的相互配合,神道彎曲勢所必然。
-
7 # 苦逼的設計銀
明孝陵寢主體建築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享殿、方城、明樓、寶頂(即崇丘),皆按傳統的中軸線配製,並築有圍牆。明孝陵“前朝後寢、前方後圓”的陵宮佈局設計和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等建築形式,開創了中國明清帝王陵寢建設規制的先河,被譽為中國帝陵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8 # 沁方園I成蔭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 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佔地面積達170餘萬方, 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翌年馬皇后去世葬入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 有“以孝治天下”之意,還有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而得名。
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 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 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陵園規模宏大, 格局嚴謹。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 km, 陵寢主體建築當年建有紅牆圍繞,周長2.25km。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 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 地下墓宮完好如初。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 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 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佈局的完整性, 顯示出中國古代皇家陵園的氣勢和建築雕刻藝術的高度成就。
總體佈局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 二是陵寢主體建築。神道部分, 從下馬坊起,到孝陵正門,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 便進入陵寢主體部分;主體陵寢, 從正門到寶城、明樓、崇丘為止。在這條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明孝陵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制度, 又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臺、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陵墓佈局, 首次按皇宮佈局建立“前朝後寢”形制,開創了陵寢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並一直規範著此後明清兩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規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明孝陵的建築藝術成就還體現在依山勢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其神道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
明孝陵圓形寶頂下面是陵墓地宮,地宮建築面積根據探測結果達4000多方,明孝陵地宮的具體形制還不清楚,據建築歷史學家、考古專家推測, 從明孝陵現存建築、明故宮建築遺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為建築基座的現象,以及已經發掘的北京定陵地宮全部用石材構築的例項推斷,孝陵地宮應該也是全部用石材構築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築。地宮殿堂的設計可能參照生人居住的宮殿, 有主次之分,前殿呈成廳堂樣式,擺放祭祀用品;後殿作為地宮的主要部分,按照慣例擺放皇帝、皇后棺槨及各種隨葬品,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靈柩就停放在後殿的棺床上。
真正的地宮謎底,有待日後發掘方能知曉。
-
9 # Inspiration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位於南京鐘山南麓的陵墓。開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並始建寶城寶頂。
佈局:由三條御河把陵域分為導引區、神道區、前朝區、後寢區
組成:從下馬坊(神道開始的地方)至寶城縱深2600米,神道兩側有石象生12對和石人4對,欞星門,御河橋、主體建築三進,第一進是文物坊門,為正門;第二進是孝陵殿,第三進為內紅門,透過御河橋就到了方城明樓,其後置寶頂,環以寶城。基本建築大體分為兩部分:第一組神道部分,從下馬坊起到孝陵正門;第二組為主體部分,從正門到方城明樓、崇丘為止。
-
10 # 粗糙的我
主要回答兩個問題:
1、佈局設計--明孝陵採用“北斗七星”佈局形式。七星的“勺柄”為玄宮之上的寶城、享殿,“勺身”為五龍橋、極星門、望柱,“勺頭”是大金門、下馬坊。
2、建築形式--明孝陵明樓是一座五間殿堂建築,下部為磚拱券承重牆體,上部則為木構屋面,屬磚木混合結構。這種建築形制在明代初年的官式建築中較為罕見,同時,孝陵明樓作為明代開國皇帝陵寢首創之建築形式,對後來明、清皇家陵寢建築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研究它將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回覆列表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先後呼叫軍工10萬,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其總體佈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於去世,禮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