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滾滾

    西班牙的封建守舊勢力強大,經濟政治制度不完善,專制勢力壓制資本主義的發展。

    國主實行重稅政策,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敗。同時鼓勵奢侈品和手工業的輸入,只為了滿足貴族要求,造成了大量金銀外流。本國的工商業也沒有得到發展,工商業者和農民地位下降,生活條件惡化,經濟衰退。西班牙的衰落也成為了必然。

    歐洲其他國家透過改革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荷蘭在脫離西班牙統治後,資本主義得到快速發展;英國經歷資產階級革命,法國經過改革推行重商主義,使得國力增強。這些國家嫉妒西班牙一家獨大,紛紛進行掠奪和佔領海外殖民地。先後從西班牙手中奪走多個殖民地,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迅速發展,西班牙淪落到被別人搶奪殖民地。

    不得不說宗教是西班牙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

    西班牙的國王是天主教的忠實擁護者在進行殖民擴張時也在積極傳播天主教。他把天主教擺在第一位,一心只為傳播天主教,甚至不惜和新教徒作戰。不管國內的經濟,工商業農業的發展,把這個當成事業,全心全意為之付出,殊不知在無形之中造成了西班牙的衰落。

  • 2 # 小空話歷史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英國的海軍擊敗了西班牙的海軍,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海上霸主。

    下面我們來分析以下為何西班牙當時艦船比英國多還會失敗的原因:

    1.艦船的質量。要知道數量永遠比不過質量,當時英國雖然戰艦數量不如西班牙海軍,但是英國的艦船體積小,靈活,並且安裝了英國新研製的火炮,這種火炮裝彈速度快,射程遠,遠遠超過了西班牙戰艦的火炮。

    2.驕兵必敗。要知道當時西班牙已經稱霸海上多年,認為誰也不是對手,在英國崛起的時候並沒有把英國海軍放在眼裡,這樣的對敵態度焉能不敗?

    3.戰術問題。西班牙海軍的戰術一直沒有革新,還是用的以前的老方法,憑藉戰艦的數量靠近敵艦,在讓部隊衝上敵艦,佔領敵艦。

    4.宗教問題。西班牙信奉天主教,而英國公然挑戰天主教廷,要開闢自己的教廷,引發了當時西班牙的外交危機。

    綜合以上幾點,海上霸主西班牙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沒有長久發展的眼光怎麼會不失敗呢。

  • 3 # 老李頭有話說

      16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商業殖民帝國,這兩個國家在當時的勢力,從下方這張圖可見一斑。圖中這兩條經線被稱為教皇子午線,是1493年5月在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線。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葡萄牙壟斷了整個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線,而西班牙則緊抱美洲大陸,兩個國家竟有平分世界之勢。但是時過境遷,不要說現在兩國的狀況,就是三百多年前,兩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已經失去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是曾經的海上帝國衰落的呢?

      先來看看葡萄牙。西葡兩雄並立,雖說各自的殖民地天各一方,但本土卻是接壤,兩國不可避免的展開了爭霸鬥爭,結果西班牙獲勝,於1580年合併了葡萄牙。葡萄牙雖然在1640年恢復獨立,但是經過這次合併,它的地位一落千丈,海上貿易衰落了,許多海外殖民地被後起的荷蘭奪去了。

      

      從本質上看,葡萄牙衰落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本國缺乏雄厚的工業基礎,其次是沒有軍事實力去保衛海外基地。最後,葡萄牙的東方商業帝國是由分散於許多地方的要塞、據點及港口組成,容易被各個擊破,而荷蘭人就利用了葡萄牙的這個弱點。

      

      相比葡萄牙,西班牙的苟延殘喘比葡萄牙要長得多。西班牙在尼德蘭革命中失去荷蘭這個富庶的屬地,這是對其霸權的沉重打擊。1588年,英國海軍擊潰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實力。

      

      1655年,英軍攻佔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中的重要海島—牙買加。在1658年的對英戰爭中,西班牙又失去了歐洲西海岸的重要商港敦刻爾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年)中,根據《烏特勒支條約》,西班牙又進一步喪失了歐洲的屬地,把南尼德蘭和在義大利的領地割讓給奧地利,把對西屬美洲殖民地的奴隸貿易獨佔權送給英國。

      

      西班牙衰弱的原因更為多元複雜。首先,在16世紀,西班牙一方面時常捲入歐洲大陸的王朝戰爭與宗教戰爭,另一方面又進行多次海上戰爭,這樣就分散了力量。這與英國後來所奉行的方針形成鮮明的對比:英國置身於歐洲大陸的事務之外,只是在大陸均勢遭到威脅時才介入歐洲事務,這個方針使英國有可能集中全力去從事海外殖民擴張。

      

      第二,西班牙對於殖民地的統治和限制太嚴,這阻抑了殖民地的工農業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移民),從而使得西班牙在爭霸戰爭中得不到殖民地的有力幫助。

      第三,西班牙的工業落後,造成國力不振,從而使西班牙在爭霸戰爭中缺乏經濟後盾。

  • 4 # 政經二把刀

    西班牙是新航路的開闢者, 16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透過不斷地侵略擴張,西班牙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是當之無愧的日不落帝國。

    在對殖民地進行瘋狂掠奪後,西班牙殖民者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數不盡的黃金白銀從世界各地湧入西班牙。據統計,從16世紀初至17世紀中葉,西班牙僅從美洲就掠奪了約1.8萬噸白銀以及近200噸黃金。不僅如此,16世紀末期,西班牙貴金屬開採量竟然佔到了全世界貴金屬開採量的83%。

    擁有如此驚人的財富,而且還牢牢把控了新航路這條歐洲海上生命線,西班牙毫無疑問佔盡了發展的先機。然而,縱觀17世紀及以後的歷史,我們很難找到西班牙的身影。下面講下西班牙沒落的具體原因:

    首先,大量突然湧入的黃金讓統治者失去理智,開始窮兵黷武。查理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後,把大量金錢投入到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

    尼德蘭是查理五世從他父親那裡繼承來的領地,但有部分領土並不屬於他。北部地區曾公開與查理五世為敵,甚至侵略尼德蘭其他省。為了維持其在尼德蘭的統治,查理五世發動了多次戰爭。

    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后,為爭奪義大利和其他有爭議的領地,查理五世與法國國王進行多次戰爭。16世紀初義大利北部政局混亂,但經濟富裕,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的重點。特別是米蘭,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歷史地位成為兩國虎視眈眈的領土。從地域歸屬上來說,米蘭理所應當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因婚姻關係,法王也要求對米蘭的繼承權。為此,查理五世不惜血本,與法作戰多年。

    其次,查理五世還肆意借債。戰爭是一項燒錢運動。國家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起接連不斷的戰事。因此,查理五世只能透過不斷向銀行家借債來支援他的歐洲爭霸戰爭。我們都知道,不斷借款的代價就是利息越來越高。因此,查理五世越來越難以負擔起這鉅額債務。然而彼時的查理五世已深陷戰爭的泥潭,無法脫身,只能繼續借債。投資者為不使自己血本無歸,也只能繼續借貸。但投資者不可能永無止境地放貸,畢竟掙錢才是目的。

    於是,當有投資者向西班牙王室討要本金和利息無果時,便會求助於律師和法院。然而西班牙是封建主義社會,法院可以說是國王開的,結果不言而喻。更有甚者,急需資金的西班牙王室一旦認為你有錢,便有可能以莫須有的罪名起訴你,要你花錢贖罪,不然就將你扔進地牢。

    此類事情讓西班牙王室逐漸失去了投資者的信任。失去投資者信任,導致透過引入外資來繁榮國內工業、商業、金融業的機會化為烏有。同時,大舉借債,財富大量外流又使西班牙以自身強大實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可能性成為泡影。毫無意外,西班牙人錯過了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一班車。

    與此同時,西班牙人民也對鴻運天降驚喜不已,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不再需要去從事生產工作也可以盡情消費。用經濟史學家大衛的話來說,西班牙征服者的故鄉之所以陷入貧困,主要原因是錢太多。

    在當時,西班牙社會上充斥著輕實業,重奢靡之風。在荷蘭人正在進行瘋狂的海上商業貿易時,在英華人正在加足馬力去發展手工業時,西班牙征服者卻拼命地從對手那裡買來各種紡織品、食品和特產。此外,西班牙人還酷愛購買奢侈品——明朝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為了得到這些奢侈品,西班牙人在不到130年的時間裡總計嚮明朝輸送了6294萬兩白銀,其奢侈程度可見一斑。

    最後,海盜猖獗也讓黃金從西班牙人的口袋飛走。16世紀的西班牙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法國和英國很難與其正面抗衡。但兩國早已對美洲的財富垂涎三尺,於是就開始利用海盜船打劫西班牙人的大帆船,把戰利品送回家。海盜肆虐間接推動了英國與西班牙在海上的交鋒。終於,在1588年8月的英吉利海峽,西班牙和英國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戰爭以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告終。此後西班牙急劇衰弱,“海上霸主”的地位喪失,被英國取而代之。大量的黃金使西班牙王朝空前富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然而,劫掠而來的財富都被統治者用於發動戰爭,爭奪土地,並未用來發展經濟。與此同時,西歐其他地區統治者則大力發展經濟,刺激手工業、商業貿易以及信貸業發展,經濟異常繁榮。

    此消彼長,其他國家日漸強大,而西班牙卻江河日下,昔日的殖民地也大幅縮水,被其他國家的殖民者所佔領,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其衰弱的程序,偉大的王朝就此逐漸淡出世界強國的舞臺。

  • 5 # 來自精神科大夫的思考

    表面上來看是由於無敵艦隊的覆沒造成海權的喪失,其實根本原因還是西班牙的崛起靠的是南美洲殖民地大量金銀流入歐洲繁榮商業的,後期大量的貴金屬流通而生產力沒有跟著增加,經濟持續下行,財政破產。

  • 6 # 史海清流

    一,和英國海軍打仗時過於小看對方,導致己方笨重的軍艦毫無準備地應付英國由海軍和海盜一起組成的英軍艦隊。

    以面板實力來看,西班牙海軍完爆英國海軍,然而事實卻令人意外,英軍以自身機動性高,反應迅速的優點,多次躲避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攻擊,戰爭的最後,英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歐洲第一海軍,而西班牙海軍徹底從歐洲消失。

    二,西班牙在十五、六世紀透過從世界各地掠奪的資源和金錢,都用於自己的侵略擴張和宗教產業,且不斷打壓資本主義工商業,打壓新興產業,導致資金匱乏。

    三,未能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固步自封,使自身與英法大國比較起來不佔優勢

  • 7 # 桃花島工作室

    哥倫布1493年第二次航行佔領西印度群島。到1550年,西班牙已經征服巴西除外的整個南美。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83%被西班牙佔有。

    甚至在1580年,由於葡萄牙王室絕嗣,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又加冕成為了葡萄牙國王,這時的西班牙妥妥的世界海上霸主。

    但所謂盛極而衰,1588年西班牙和英國為了爭奪海洋霸權,進行了一場受全世界矚目的海上大戰。這次戰爭西班牙出動了重型軍艦,一百多艘其他型別艦船,2430門火炮,水手和炮手3000人,步兵2萬,總兵力加起來有3萬人。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役,西班牙必勝無疑。可是結果卻讓人匪夷所思,擁有強大武器裝備和人數優勢的“無敵艦隊”竟然全軍覆沒。從此昔日的海上霸主西班牙逐漸衰弱,英國坐穩了海上霸主的位置。

    為何如此?原因有三:

    一、工業化水平低經濟結構畸形

    無敵艦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戰無不勝,但其實西班牙工業不發達,工業化水平很低,只有紡織業比較先進,國家經濟主要是以海上貿易為主,用美洲的原料物產帶來經濟發展,財富都是靠掠奪,本身只是一個封建制度國家,而非資本主義,所以繁榮只是表面現象。對外貿易雖然發達王但輸出的多為農產品和半成品,輸入的則是製成品。這表明在王國經濟繁榮時期已經存在潛在的衰落因素。

    二、競爭對手日漸強大

    同樣藉著大航海時代的東風,英國的國力不斷上升。英國的勢力開始以黑奴貿易的方式滲透到拉丁美洲的西屬殖民地。同時,為了抗衡西班牙在貿易上長期以來的霸主地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授權海盜私掠船在公海洗劫西班牙的商船。之後英國更是和西班牙宿敵荷蘭結盟共同打擊西班牙船隊,在後來決戰的中荷蘭幫助英國封鎖海面,是導致西班牙戰敗的重要原因。

    三、四面樹敵消耗嚴重

    國王費利佩二世推行帝國專制主義,夢想成為天主教國君,依靠武力和天主教會統治整個歐洲,進而統治全世界,實現其父皇“天主教世界帝國”的幻想,常年對尼德蘭革命的鎮壓,對法國、奧斯曼帝國、英國的戰爭使其四面樹敵,缺乏盟友,而戰爭同時也耗盡了王室及其美洲殖民地歷年的稅收,最終尼德蘭北部7省也就是荷蘭的獨立使得西班牙在政治上、經濟上均遭到了嚴重打擊。

    以上是我的分析,如果覺得不錯請支援。

  • 8 # 龍驤雲

    西班牙從一個全球型霸主淪為地區型二流國家是一個值得引人深思的問題。

    著名的“歷史週期率”之說1945年7月,黃炎培訪問延安,臨別拜訪毛澤東時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史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 一步步擴大,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

    縱觀西班牙的興衰,同樣也沒有逃出這個歷史週期率。

    西班牙衰落的主要原因

    最根本原因是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

    西班牙帝國是16世紀歐洲進行環球探險、殖民擴張和開拓跨洋商路的急先鋒,是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帝國之一。16、17世紀無疑是西班牙的世紀。哥倫布航海引發的地理大發現為西班牙帶來了龐大的海外屬地,也帶來了滾滾的海外財富。據統計,西班牙從新大陸先後獲得了225萬公斤的黃金、1億公斤的白銀,以及糖、可可、棉花、藍靛等大量熱帶農副產品。到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為西班牙人所有。但是,殖民掠奪的財富沒有轉化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資本,這些財富被當權者和貴族用於大量購買奢侈品和進行無休止戰爭的軍費,沒有被用於發展科技、教育等,沒有發展現代手工業、工商業,沒有利用資本把傳統的農牧業國轉變為新興工業國家。西班牙的資本主義經濟沒能真正發展起來,生產關係依然落後,生產力依然低下,綜合國力不高,這是西班牙迅速衰落的最主要原因。

    窮兵黷武連年征戰消耗了大量國力

    1516年,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治下的西班牙帝國在歐洲的領土達到了極限。西班牙仗著充足的錢財,就開始四處插手歐洲事物,捲入了歐洲的王朝鬥爭之中。對天主教獻金;對哈布斯堡王朝發動戰爭提供經費;對英華人強制愛爾蘭人改變天主教信仰提供武力支援;為加強對尼德蘭的控制發動反叛運動和八年戰爭;試圖征服英格蘭,和英國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戰爭以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告終。隨後西班牙還在1591年、1596年、1597年、1601年發起遠征,與Continental國家如法國、奧地利、土耳其等國爭雄,逐漸深陷爭霸戰爭,結果都因各種原因失敗,使得西班牙的財政消耗殆盡,由此國家一路衰退。1805年,英國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徹底擊敗法西聯合艦隊,西班牙海洋勢力宣告終結。總之,西班牙參加了16、17世紀幾乎所有的大型戰爭。從1519年,西班牙連續打了140年的仗,耗盡了所有來自海外的財富,最終失去了其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淪為了二流國家。

    通貨膨脹嚴重衝擊了本國的產業發展

    從國外掠奪的鉅額金銀財寶給西班牙權貴帶來豐厚的財富,但也引發了通貨膨脹。大量的外來金銀使得國內金銀的價格迅速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各類農產品、工業品和商品的物價暴漲。西班牙的物價大致上漲為北歐物價的兩倍,這種通脹使西班牙工業處於嚴重的不利地位,因為其產品過於昂貴,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而在國內,由於物價上漲速度超過了普通人的收入增長速度,造成群眾購買力下降,大多數人仍在溫飽線上掙扎,生活非常艱辛,民不聊生。國內市場日益狹小。由於本中國產品不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不佔優勢,國內外紛紛把其他國家的產品走私到西班牙來,從而進一步打擊了西班牙本已弱小的工商業。因此,繁榮的西班牙經濟逐步走向衰退。

    暴富後當權者畸形的心態影響了國家發展

    西班牙崛起壯大之時,西方還都沒有進入工業時代,文明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距。它本應該利用上天賜予的天時地利人和,抓好自身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壯大資產階級。但意外的橫財給西班牙人帶來的虛妄的驕傲感,也消弭了西班牙人的勤勉精神,大興奢靡之風。有錢的西班牙開始大量購買奢侈品。僅從1571年到1644年,大約有6294萬兩白銀注入明朝,用於購買瓷器、茶葉和絲綢等奢侈品,每年僅買奢侈品的金錢就達大明財政收入的25%。可以說,西班牙從海外搜刮貴金屬的行為,僅僅是“資金的積累” ,整個國家的體制沒有因為貴金屬的流入而發生任何推進,未能向資本主義國家方向發展。相反,這些黃金白銀腐化了它的王室,宮廷奢華成風;摧毀了它的產業,而西班牙徹底放棄了工商業的發展,工商業日益蕭條,徹底地動搖了這個帝國的根基,從而使自己成為時代的棄兒。

    新興殖民主義國家的聯合剿殺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

    事實上,正當西班牙恬然地享受著攫來財富的時候,歐洲大陸的國家已經在虎視眈眈。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的英國,就仿效西班牙也開始了殖民擴張,而且還做起了海盜的生意,時常打劫西班牙的貨運船,使西班牙的利益嚴重遭到損害。到了18世紀中葉,西班牙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境遇更加不佳,因為這時的歐洲大陸霸主是法國,海洋的主宰是荷蘭人,這樣就形成了荷、英、法在不同領域都與西班牙爭霸的局面,結局是沒有發展資本主義的西班牙敗下陣來。

    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協調必然導致國家衰敗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西班牙的統治階級獨享海外擴張的利益,這樣就不能刺激和促進資產階級萌芽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來自海外的巨大財富鞏固、支撐了一個正在沒落中的西班牙的貴族階層,強化了王室的權力和專制地位,造成了西班牙社會中的等級制度更加固化,使落後的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卻沒有任何變化。沒有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沒有變革國家治理體制,使得來自海外的機會最終變成了發展的陷阱,這是西班牙最大的悲劇。與此同時,作為下一個霸主的英國的商業力量迅速崛起,經濟社會充滿了活力,在兩者的競爭中,落後的西班牙無可避免地被徹底被淘汰出局。

    西班牙由盛而衰的歷史教訓

    縱覽歷史風雲和王朝興衰,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歷代王朝創造繁榮的過程極為相似,其衰亡也經歷了驚人相似的軌跡。“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從西班牙的衰落,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要把握歷史規律,及時調整國家發展方向,使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協調,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協調。

    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引導並激發個體活力,提高全社會的創造力。要堅持民本主義,始終把保障和維護國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加強國民教育,反對奢靡之風、享樂主義,樹立居安思危意識,倡導艱苦奮鬥作風。要重視發展實業,做大做強做活各類產業,增強綜合國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開發團隊利用的什麼心理和原理讓玩家忍不住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