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酷湖釣魚人卓哥
-
2 # 野釣陳老釣
說到餌料搭配原理
1.餌料的行成
首先要知道所有的餌料都是以,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這個原則在研究餌料,無論是品牌餌料,還是沒有品牌的網紅自己製作的餌料基本在出廠前都已經搭配 好了。
2.利益有時單開效果也不錯,為什麼會讓搭配去開餌使用。無論那個廠家生產的魚餌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為了多賣產品,每個廠家都會給出一套餌料搭配的大概配比,就好比大家經常提到的老三樣,同樣的餌料,不同的釣魚環境,不同的調釣方式,魚獲會差別很大,無論廠家給出怎麼樣的搭配必須要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多出釣,才能總結出來一套自己的餌料配方。說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會觸碰到一些商家的底線,同樣廠家生產魚餌也是為了讓釣友多釣魚,無論怎樣的搭配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合理的
就是對的。
3.適口性還有就是對開出的魚餌適口性,有次出去釣魚邊上一個釣友,半天不提一次杆,魚鉤提出水,餌料還在鉤上,也不是說這樣就絕對釣不到魚,自己把魚餌開成這樣,陳老釣真不敢苟同,野生水域,窩裡沒有窩料,再不適當打個頻率,怎麼留魚,就算魚進窩了,餌料那麼硬,魚就餌是不斷的涮餌,在餌料涮的可以吸入口,才會出現頓口黑漂的訊號,說到這裡就必須要說說,霧化,霧化快,招小魚,霧化慢誘魚效果不好,最佳的霧化時間是快魚,1...2分鐘,慢魚3...5分鐘,在這個時間段沒口就換餌。
4:餌料搭配禁忌餌料最好用新鮮的,不要用上次剩下的,如果是上次剩的最好放到冰箱裡,也可以第二天出釣當窩料使用。不要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味道小藥,如果新增不當死窩也是有可能的,不要重複新增二個品牌味型一樣的餌料,這樣有點多此一舉,不要把味型不一樣的餌料搭配使用,無論怎麼搭配必須突出一種味型是鯉魚或者鯽魚喜歡的,就可以了,有的釣友喜歡這個也加點,那個也加點,搞了七八種魚餌搭配在一起,到最後把自己都搞糊塗了,也不是說這樣搭配就釣不到魚,關鍵是搞個大雜燴,味型亂七八糟的,狀態也搭配不出來,到最後也沒總結個自己的搭配方案出來
-
3 # 胖子釣釣魚
餌料其實可以傳統老三樣 藍鯽 九一八,速攻。如果釣特殊魚類的話就可以針對性餌料,以後觀點可以參考!!
餌料搭配的口訣是百分之五十基礎餌,加上百分三十主攻餌,加上百分之二十狀態餌,最後加上適量新增劑。這個口訣只是餌料搭配的大概比例,根據實際情況應該做不同的調整。
在實際配製餌料的時候不要完全按照餌料公式中的內容進行配製,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魚群使用的餌料也是不完全相同的,這些都是需要經驗積累的。
餌料大概分為五種不同的香型,分別是香、甜、腥、酸、臭五種,這五種餌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混合使用,混合使用的時候效果往往會更好一些。
不同的魚類喜歡的餌料型別是不一樣的,比如鯉魚喜歡香甜型的餌料,就可以使用玉米、小麥、土豆等;草魚更喜歡清香味道的餌料,更加偏向素餌;鰱魚喜歡酸一點的餌料,可以使用浮游生物類的餌料;鯽魚喜歡的餌料則是濃香型的,葷素餌料都可以,所以在搭配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選擇。
-
4 # 野釣小宮
釣魚的餌料如何搭配,在不同的水域垂釣不同的魚種,使用不同的餌料。那麼餌料如何搭配呢?餌料主要是由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三大部份組成。根據垂釣不同的魚種再進行搭配,針對不同魚選擇不同的餌料搭配,對目標魚才有更好的效果!那怎麼搭配好呢?我們一起去分析分析。
1、基礎餌料的選擇
什麼餌料叫基礎餌?基礎餌就是萬能的,可以和任何餌料搭配。基礎餌必須是味談的。基礎餌好比我們生活中的“大米飯",佔的比例較大。在餌料中,基礎餌佔佔總餌料的40%一50%。那麼什麼餌料屬於基礎餌料呢?最常見的就是原味餌料,也就是餌料味形比較淡的。如原味九一八,速攻等等,穀物味形的餌料。這些味淡的餌料都是可作基餌料使用。比如粗點的玉米粉(渣)也可以作為基礎餌使用。
另外原塘顆粒也可以作為基礎餌料。可以把原塘顆粒用粉碎機打成粉。也可以直接用水泡散,再進行開餌。
2、主攻餌料的選擇
主攻餌料是針對性魚種選擇的,比如目標魚是鯉魚,這時候選擇主攻餌就選擇鯉魚喜歡的餌料。市場上很多為專門為鯉魚設計的餌料,如螺鯉,七鯉香等等。這些就是主攻餌。根據不同的魚種選擇不同的主攻餌料。目標魚為草魚時,主攻餌料可以選擇二代草,酵草之類的。在釣鯽魚時,主攻餌料選擇天下鯽,化氏大板鯽,這些都是屬於主攻餌料。
主攻餌在餌料中佔比例也是較大的,為餌料總35%一45%。主攻餌好比我們生活中的“菜"。根據不同人的口味,選擇自己喜歡的“菜"。選對了,釣魚自然魚喜歡吃,收穫自然滿滿的。
3、什麼是狀態餌
狀態餌主要是調節餌料在水裡形狀和霧化效果。狀態餌基本上都是沒有味的,所以狀態餌也是通用的,只是根據要求選擇不同品種和份量。來調節餌料狀態。常用的狀態餌有,拉絲粉,輕麩,雪花粉,尺上等等。在使用中拉絲粉主要是用來調節餌料的附鉤性及餌料的霧化效果。
輕麩主要是在餌料中調節餌料的比重,讓餌料團更輕。雪花粉在餌料中控制餌料的霧化效果,使餌料縱向霧化,這樣餌料誘魚效果更佳。而商品餌料當中,有部分的餌料都自帶有少量的狀態餌,所以在使用中根據餌料說明新增。
4、常用的餌料
有的釣友會問,搭配餌料太麻煩,有沒有一款簡單實用,對野釣通用的餌料。
當野釣,大多釣友都以簡單方便。這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用老三樣,藍鯽九一八,速攻。這三款餌料搭配可以對淡水魚通殺。這都是眾多釣友公認了的通殺餌料。
把藍鯽,九一八,速攻各一份,拌均勻,如果加粉劑小藥,可以加一起攪拌均勻,再加入0.8份,如果加水劑小藥。把水劑小藥加水裡。再一起攪均勻。讓餌料吸水5分鐘。5分鐘後,用手把餌料團成團,擠出空氣即可。如果要拉餌,可以反覆的搓揉餌料,來調節餌料的狀態。搓揉的程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
總之:餌料的搭配,主要是基礎餌加上主攻餌料,再根據要求加狀態餌。根據實際情況來調節餌料搭配的比例。而垂釣的餌料不於配方,重要的是狀態。同樣的配方,在不同的人手裡,開出的餌料狀態是不一樣的,餌料狀態好誘魚,上魚都會好。如果餌料狀態開得不好,再好的搭配也是釣不到魚的。
餌料的狀態主要由狀態餌和開餌的手法決定,只要撐握好狀態,任何搭配都是一款好餌。
-
5 # 野釣人老高
餌料是垂釣眾多環節中直接與魚接觸的部分,能否得到目標魚的吞食,直接決定魚是否上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餌料也是釣魚人投入時間、精力最多的部分。回到釣友的問題“餌料的搭配原理?”客觀地講,如今魚愈發難釣,不管是釣魚人,還是魚餌廠家對餌料的研發、生產也越來越精細,相對更為科學。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 餌料的組成有哪些,分別起到的作用
2、 餌料搭配、組合,需要因環境、目標魚等調整、變化
餌料的組成有哪些,分別起到的作用為獲得魚更好的吃口,餌料的組成及其講究,一般有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及新增劑等組成,各個成分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
首先是基礎餌。基礎餌通常味型清淡或者是一些本味餌,玉米麵、麵粉、麥麩、豆餅粉等穀物均是基礎餌的不錯選擇。另外像一些掠食魚類的餌料也可用魚骨粉、螺螄螺肉粒等也可作為基礎餌使用。一般基礎餌料更多是為魚起到飽腹的作用。
其次是主攻餌,它在吸引魚的注意中起到重要作用。魚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在攝食過程中均發揮一定的作用,但起主導作用的是魚的嗅覺,像一些長時間生活在陰暗水底的鯰魚,視覺幾乎完全退化,只能依靠嗅覺。所以主攻餌更多的是塑造或調整整個餌料的味型,或腥、或香、或腥香、或麥香、或腥臭、或酒味等等。
再者是狀態餌,使餌料在水中呈現出不同的外形狀態、比重。有的餌料蓬鬆、比重小,有的餌料緊實、比重大,有的餌料高霧化,有的餌料粘著等等,以不同的魚情,選用不同的餌料狀態,效果差距顯著。像一些低溫環境下的輕口魚,就適合選用一些蓬鬆、霧化佳、比重輕的餌料,因有良好的適口性,加之味型突出,很容易引發魚的吞食。
最後是新增劑。如今市場銷售的商品餌料中,幾乎都有新增劑的存在,而新增劑在促進魚的攝食,提高魚的耐高溫、耐低氧激發它們的攝食慾望,是有科學依據的,因此釣魚人應正確看待。常見的果酸、豬母乳、氨基酸、維生素B2、麝香粉等,都是不錯的新增劑,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劑需要餌料作為載體,它本質是強化餌料的誘魚效果,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少有獨自使用。
一款餌料或者幾款餌料搭配,均是上述餌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組合而成,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最終是共同提升餌料的誘魚能力、適口性,以短時間引起魚的吞食。
餌料搭配、組合,需要因環境、目標魚等調整、變化前文介紹了餌料搭配、組成中常出現的幾種餌料,分別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實際搭配中還有許多技巧、方法,包括原則,具體如下。
1、 餌料搭配,味型不宜過多
一般而言,搭配、組合後的餌料味型不超過3種,其中以兩種居多,比如奶香、香腥、酸臭等。但遇到魚口不佳,浮漂長時間靜止不動時,釣友總有多新增不同味型餌料的衝動,最後導致一款餌料味道主次不分、味型難以形容,以至魚聞之後紛紛逃竄,更難聚集到魚。筆者曾多次見到有的釣友,將各種味型餌料摻雜在一起,用釣友的話講,味型多,能兼顧到各種魚,但事與願違,反而沒有魚的吃食。
2、 餌料搭配,粗細組合、分別效果更佳
臺釣餌料講究邊釣邊誘,其中餌料的粗細扮演重要角色。一款效果佳的餌料,粗狀顆粒物必不可少,它是留魚的關鍵,魚在窩點因為有食物可吞食,才能在窩點長時間的逗留;粉末則更多起到散落、霧化的效果,吸引魚的注意。鉤餌入水後,外層粉末狀率先散落、霧化,逐漸在餌料中下方風行程粉末霧化帶,朦朧感、動態感十足,同時便於氣味的傳播、擴散,對魚的視覺形成強烈刺激,很容易吸引魚的聚集。另外一些比重大的顆粒狀物則最終沉沒水底,逐漸積累,恰好起到留魚的作用。這點在搓餌或者比重大的餌料尤其明顯。
3、 餌料搭配,新增劑使用要謹慎
前文提到,新增劑在餌料配置中更多地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需要餌料實體作為載體使用。新增劑是一種高濃縮的化學制劑,不管是果酸,還是VB藥酒等,通常幾毫升、幾滴,便可大幅度改變餌料的味型或者強化餌料的誘魚效果,但稍微過量,就有可能造成餌料味型超過魚的閾值,不僅誘不到魚,反而引起魚的排斥,所以對餌料用量要求格外嚴格。比如經典常用的麝香藥酒,裡面含有麝香酮,它是一種能在高水溫情況下,提高魚的耐氧、耐低溫的能力,促進魚的攝食,所以夏季天氣炎熱時被廣泛使用,但用量過大,也會致使餌料味型過於濃烈,魚遊弋餌料周圍,不敢靠近,筆者曾多次遇到釣友因新增過量,導致窩點最終窩的情況。所以餌料搭配,新增劑使用要謹慎,寧少勿多。
4、 餌料搭配針對水情、魚情及時調整
魚的食性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受水溫、環境、水質等多重因素的因素,時刻處於變化狀態,即便是同一魚種,不同時段相差巨大。比如鯽魚早春喜濃腥,仲春、晚春則偏好腥香,而夏季則多用一些奶香或者麥香效果更佳,實際應用中,餌料中的腥味隨著水溫提升是一個逐漸遞減的過程。同樣像鯉魚、鯿魚也有顯著的味型偏好變化。所以餌料搭配中,因時刻注意季節、環境的變化,而不固執於某一味型。再比如在肥瘦塘,因腐殖質較多,這時應味型清淡或者是本味餌料效果更佳,而瘦水塘則各個適合用些味型濃郁的餌料。
寫在後面本文首先介紹了餌料的基本組成,接著分享了幾個餌料搭配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不難看出,餌料搭配看似簡單,其實大有文章,既要考慮魚的食性變化,又要兼顧各餌料之間的關係,有時還要對特定水域有所調整。但即便如此,本文所描述的僅僅是餌料搭配中的一部分,釣魚人在垂釣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實踐、摸索,這樣會對餌料搭配有更深刻的認識。
回覆列表
釣魚餌料的搭配,這個問題可以從,釣魚基礎餌料分類,味型搭配來講解搭配的原理,這是個釣魚基礎問題。
現在市面上的商品餌品種繁多,以前商家都根據釣魚魚種細分型別,隨著市場發展,又有同款餌料的競技版本,和現在比較火的黑坑版本。
這些餌料在原有的基礎上,針對不同作釣環境特點作了改良。對於野釣,無形中也同樣提供了更多選擇。
競技版,黑坑版餌料在競技賽場,對餌料味型,狀態要求會更高。但有一些還會根據特殊魚情開發,比如針對特別小的鯽魚開發的,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需要了解清楚。
別買的時候是準備釣大鯽魚的餌料的,選購時卻買了釣競技小鯽魚的餌料。
黑坑版在針對作釣環境上也有所提升。
野釣也沒有必要,排除競技版或黑坑版,有些時候也會有奇效。
餌料基礎餌其實一開始餌料是沒有區分基礎的,只是我們現在拿這些充當基礎餌。
比如某品牌的鯽魚套餐,大鯽終結者等等,這些從名字上其實叫鯽魚餌,針對鯽魚開發。
基礎餌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以鯽魚為基礎,不針對任何物件魚,新增味型和改變為特殊狀態。拉起來2個球,普通大小,以餌料本身狀態不改變。
換句話說,就是你最拿手的餌料,狀態穩定,即便你添加了特殊味型,這都可以叫基礎,當然如果你濃腥新增幾種,濃腥也新增幾種,那就失去基礎的意義了,基礎也是相對存在的,其實基礎只是一個名詞,也可以說是你現有的餌料搭配。
我們打個比方,我們現在要釣鯿魚,改變餌料的方向就以加蝦粉、小藥、發酵餌料、大餌團霧化飄落,以這些要求為目的進行餌料新增。
新增蝦粉,增加腥味,如果這個季節的已經添加了就不需要再重複,除非你的需要非常腥。新增酵香,二代草或其他餌料因為要加大霧化飄落,新增雪花粉,和麩類因為二代草沒有拉絲粉,那麼我們基礎的狀態發生改變就需要新增適量的拉絲粉這個例子是以鯽魚基礎餌為例來搭配和調整的,有些時候我們還會選擇以草魚餌為基礎,翹嘴餌為基礎。
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看出,餌料搭配有固定方向。
第一以物件魚味型新增為調整方向第二以餌團大小狀態變化為方向。第三以搭配整體狀態,為方向最後定型。那我們就需要了解餌料本身的特性。
以拉絲粉為目的調整每個品牌的餌料單品都是有針對性的,也可以互補,和拉絲粉關係密切。
以鯽魚為例(用下面這個搭配開餌舉例)
鯽魚套餐,加大鯽魚終結者,加化氏大板鯽,野戰藍鯽
看上去以大鯽終結者為基礎,大板鯽和套餐為香味型,加野戰藍鯽為腥味。釣鯽魚這樣搭配沒問題,但是大板鯽為拉絲型餌料,也就是說這款拉絲粉比較多,再加上野戰藍鯽同樣拉絲粉也重,就需要根據拉絲粉調整。
當然實際作釣過程中,懂得基本餌料搭配的不會這樣搭配,但釣友有時候就會。比如化氏大板鯽就是一個朋友告訴我,這幾天加這個餌料,都上的是大個體鯽魚。我100%就在我的基礎上添加了。
我的基礎配方就是,大鯽終結者,套餐,野戰藍鯽,那我就需要調整狀態。
再還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新增,二代草,和超誘,那這些都是沒有拉絲粉的,我就需要新增拉絲粉。所以搭配,需要根據拉絲粉為依據。
餌團霧化一般情況下,餌料是不需要針對調整霧化狀態的,但餌料如果反覆在手上拿捏,那就會影響餌料霧化效果。即便不需要針對處理,但做釣時候也要特別注意,作釣習慣,可適量加可揉蛋白、新四季等等。
味型搭配其實一般基礎餌也是有味型的,比如奶香,還有一些清香型,所以餌料基本味型多為香型為基礎。
如果我需要增加味型,比如今天又有一朋友推薦給我的,說剛彈3號,或千里香1號,以新增這兩款餌料為例。
增加20%叫香味餌,再增加20%就濃香型,再增加N%也叫香,但有些香不可過量,有些香可以單開,就需要看一下餌料推薦說明。比如增加20%香,再加20%腥味,那就是腥香,釣小鯽魚或秋天早晚比較好用。如果增加20%濃香再增加20%濃腥,就不太合適了,但只是不推薦,也不代表不對,釣魚變換萬千,有時候這樣搭配也許會有奇效也說不準。餌料一般歸類:基礎、基礎香、基礎腥、濃香、濃腥
我們一般搭配方法有
香型餌——基礎或基礎香+或不加20%濃香,或按自己摸索比例新增香味比例。腥香餌——香型餌+20%腥味濃香餌——濃香型餌料增加20%但40%濃腥餌——腥味型增加40%比例以上以上比例沒有說具體的餌料,也是為了,幫助釣友可以靈活掌握,有些餌料濃香或濃腥味,可以加到50%或甚至更多,有些餌料就相反20%就會過量,這些都需要自己摸索,如果你掌握這樣的搭配方向,就基本沒問題了。
基礎餌也可以新增一些香型,比如奶香或鋼彈3號等,增加後無非是改變了基礎餌的香味型別,它味道也不刺激,有時候也還可以做為基礎餌。
這類餌料包裝上也會寫可以單開,畢竟野釣水域,單開效果不太穩定,不是每次都很好,所以不太建議單開。
最後補充一個狀態餌其實狀態餌沒有固定新增比例,它是根據你搭配的餌的方向,根據目標狀態,追加狀態餌來實現。
狀態餌一般沒有算到餌料比例裡面,只會說,這個搭配還需要增加10%的雪花粉
是全部餌料追加10%以上透過平常餌料需要或常遇到的調整方向,舉例說明,希望透過這總實戰的方式可以讓新手釣友有個瞭解。畢竟餌料搭配還需要透過不斷的實踐,才可以完全掌握開餌的技巧,原理只是一個基礎。希望釣友們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