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猴子volg
-
2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病毒病,它由灰飛蝨傳播。一般多發生在緊挨空白地、道邊、雜草叢生的玉米地塊。
玉米粗縮病一般在5-6葉期顯症,在心葉基部中脈兩側的細脈上出現透明的虛線狀褪綠條紋。病葉背面丶葉鞘及苞葉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手摸有明顯的粗糙不平感;葉片寬短,厚硬僵直,葉色濃綠,頂葉簇生。病株生長受抑,節間粗腫縮短,嚴重矮化。根系少而短,易拔起。輕病株雄穗發育不良,雌穗短,結實少。重者不能抽發雄穗,雌穗不結實。
此病毒由灰飛蝨攜帶傳播,可侵染小麥、玉米、穀子等多種禾本科作物和雜草。
一般來說,此病只能預防,而無法治癒。預防措施包括:
(1)種植抗病品種。
(2)噴藥防治灰飛蝨,可選用吡蟲啉、噻蟲嗪丶吡蚜酮等殺蟲劑,在玉米出苗後噴施,含地邊雜草,一般連塊玉米只需防治地頭和空白地毗鄰的幾個壟即可。
(3)用噻蟲嗪、吡蟲啉等拌種。
(4)發病初期噴施毒氟磷、寧南黴素、鹽酸嗎啉胍.銅等抗病毒製劑,也可用600-1000倍高錳酸鉀溶液單獨噴施。
但是,可導致玉米矮縮的原因不一定就是玉米粗縮病!比如薊馬為害、除草劑藥害等原因也可能導致玉米矮縮,生長緩慢,需要加以辨別。
(一)薊馬為害玉米狀:玉米苗期是薊馬為害敏感期。喜在心葉內活動,主要為害葉背,呈現大量白色小點和斷續銀白色條斑,嚴重時如塗一層銀粉;薊馬還會分泌粘液,以致心葉粘連扭曲,不能展開呈鞭狀,部分葉片畸形破裂,嚴重影響玉米生長。
薊馬在6月中旬進入第一代為害高峰期;下旬為第二代若蟲盛發期,7月上旬成蟲為害夏玉米。乾旱時利於發生。
防治措施主要有:
(1)用噻蟲嗪、吡蟲啉等殺蟲劑拌種。
(2)發生後可選用噻蟲嗪丶吡蟲啉、吡蚜酮、烯啶蟲胺等噴霧,以保護心葉為主。
(二)玉米除草劑藥害:雖然玉體內有解毒機制,但是在玉敏感期,或者用藥過多丶濃度過大,亦可導致玉米出現除草劑藥害。通常會表現為玉心葉畸形扭曲,植株矮縮、生長緩慢。一般煙嘧磺隆(玉農樂)藥害表現為心葉及其它葉片褪綠黃化,或葉中部出現黃色斑塊;上部葉片捲縮成鞭狀或皺縮,或相互粘連;生長受抑,植株矮小等。輕症過十幾天後可恢復。藥害較重時需及時澆水丶葉片噴施清水,並適當施肥;或者噴施蕓薹素加白糖、碧護等緩解,並促進生長。硝磺草酮藥害表現為葉片上部白化褪綠,尤其是心葉及葉片基部受害重,明顯抑制玉米生長。輕症不必採取措施。重症噴施碧護、蕓薹素加白糖等。
-
3 # 旅遊達人老嶽
樓主好,大家好!我是農夫老嶽,很高興跟大家介紹瞭解一下“玉米粗縮病”這個問題。近年來,玉米的粗縮病發生率越來越高。如果不能及時防治,輕者減產50%,重者全田絕收。大家知道玉米粗縮病發病原因,主要是灰飛蝨傳播病毒造成的。最好的辦法是由過去的套種向直播轉變,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病菌傳播,減輕玉米發病率,並錯開害蟲傳播高峰和途徑。灰飛蝨是一種傳播病毒的害蟲,它原來寄生於小麥、水稻上,當小麥、水稻收穫以後它便遷飛到套種或早播的玉米上。
玉米的粗縮病是由灰飛蝨傳播的,病毒主要是在冬小麥和灰飛蝨體內越冬,初侵染源相對較少、傳播途徑單一。玉米粗縮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以侵染髮病,但5葉期前最易感病。
被感病植株節間縮短、顯著矮化,葉片多呈濃綠色,並在心葉主脈兩側的細脈上出現透明的虛線狀褪綠條紋,頂葉叢生,呈對生狀。重病植株雌雄穗不能抽出,或雖能抽出,但雄穗分枝極少,無花粉,雌穗不結實或子粒極少,多數在玉米抽雄期即死亡。
目前生產上推廣品種的抗性大部分處在高感或感病水平,未見抗性較好的品種。所以該病的防治主要以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切斷其侵染迴圈中的鏈條和化學殺蟲防病為主。主要防治措施:
一是在生產管理上要密切注意灰飛蝨的發生動態。
二是改套種為直播,推遲夏玉米的播種時間,避開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
由於玉米4~5葉期以前是對粗縮病最敏感的時期,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透過調節玉米播期,要設法避開玉米幼苗的感病高峰期與傳毒灰飛蝨的遷飛高峰期相遇。因此建議夏玉米全面改套種為直播,採取麥收後播種的種植方式。三、是化學藥物防治:
1、可於玉米播種前或出苗前在相鄰的麥田和田邊雜草地噴施殺蟲劑,如畝用10%吡蟲啉10克噴霧。
2、在麥蚜防治藥劑中加入25%噻嗪酮50克兼治灰飛蝨,能有效控制灰飛蝨的數量。若玉米已經播種或播後發現田邊雜草中有較多灰飛蝨以及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種植的地區,建議在苗期進行噴藥治蟲,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噴霧,既能殺蟲,也起到一定的減輕病害作用,隔7日再噴1次,連續用藥2~3次可以控制發病。
3、採用內吸性殺蟲劑拌種或包衣,如100千克玉米種子用10%吡蟲啉125~150克拌種,對灰飛蝨的防治效果可達1個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飛蝨在玉米苗期發生量,從而達到控制其傳播玉米粗縮病毒的目的。
其他措施還有田間要及時拔除病株;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灰飛蝨不能在雙子葉植物上生存的弱點,在玉米周圍種植大豆、棉花等做保護帶,將灰飛蝨拒之玉米田以外。農夫老嶽:2020.4.26.
-
4 # 山裡小安
玉米粗縮病症狀及危害:
玉米病苗濃綠,葉片僵直,心葉不能夠正常生長,玉米病株生長相對遲緩,造成玉米節間粗短;玉米粗縮病在玉米9-10片葉期時,玉米病株矮化較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大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導致玉米分枝少,果穗劑型,玉米植株嚴重矮化,花絲較少,嚴重的情況下,玉米不能結實。
玉米粗縮病的病毒藉助昆蟲進行傳播,主要傳毒昆蟲為灰飛蝨,屬永續性傳毒。還可侵染小麥、穀子、高粱等。
玉米粗縮病傳播途徑:
玉米粗縮病的病毒在冬小麥及其它雜草寄主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體內越冬。借傳毒昆蟲將病毒傳染到玉米苗或高梁、穀子、雜草上傳播為害。玉米5葉期以前易感病,10葉期以後抗性增強,即便受侵染髮病也輕。發病嚴重,所以玉米播期和發病輕重關係密切,灰飛蝨成蟲盛期,發病嚴重。田間管理粗放,雜草多,灰飛蝨多,發病重。
玉米粗縮病防治方法:
為了及時的防治玉米粗縮病,應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農業人員應加強玉米間的管理,選用優質的、抗病種的玉米品種進行播種;並及時清除玉米病株,並將其帶離農田種植區域,進行銷燬,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縮病的侵害;加強玉米間的通風管理,選用藥劑進行拌種,選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蝨,減輕玉米粗縮病的傳播。
玉米在播種時,選用種量2%的種衣劑拌種,可有效的防止灰飛蝨的危害,同時有利於培養壯苗,提高玉米抗病力;玉米在播種後選用藥劑對芽前土壤進行處理,選用40%乙莠水膠懸劑,50%杜阿合劑等,每畝550-575毫升/畝,對水30公斤進行土壤封密處理,可以有效的防治玉米粗縮病,效果極為顯著。
-
5 # 劉家小二
一、玉米粗縮病的為害症狀
夏玉米莖稈萎縮變粗,很少出穗結棒,植株深綠,葉片畸形、短而寬,病苗濃綠。患病株節間縮短,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很易從土中拔起,病株根縱剖面木質部成黑褐色,故又名“萬年青”。
(一) 幼苗受害
葉色濃綠,根系少,節問粗短、矮化,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簇生,苗矮,類似生薑葉片。
(二) 成株期感病
植株下部膨大,節間縮短,植株矮化,粗壯,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用手觸控有明顯的粗糙不平感,謂之“脈突”。9~10葉期,植株嚴重矮化,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雌穗短,花絲少,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少數結棒的穗上只有稀稀的幾十粒玉米,且發育不健全,參差不齊。根和莖部維管束腫大,雨後常出現急性凋萎型病株。大田中有單株發病和群體發病相結合的特點。
二、玉米粗縮病的發病規律
(一)病原菌
玉米粗縮病病原物是玉米粗縮病毒,病毒透過灰飛蝨傳播,是一種球狀病毒,屬於呼腸孤病毒屬,中國玉米粗縮病的毒源均為水稻黑條矮縮病毒。
(二)發病因素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病毒病,主要由傳毒介體灰飛蝨傳毒引發,發生的輕重與玉米生育期、生態環境、灰飛蝨的暴發期、玉米品種的抗病性等因素有關。
1. 蟲源因素
灰飛蝨發生量大,帶毒率高。近幾年1代灰飛蝨連續大發生,特別是麥田1代灰飛蝨殘留蟲量高,對當年灰飛蝨發生量影響較大。高峰時玉米田150~225萬頭/hm2。經連續4年帶毒率測定,帶毒率20%~28%。灰飛蝨發生量大、帶毒率高是玉米粗縮病重發生關鍵因素。
2. 毒源因素
灰飛蝨寄主廣泛,在多數禾本科作物和雜草上寄生。玉米田邊雜草是灰飛蝨和粗縮病毒越冬、越夏的寄生場所,由於溝、渠、路邊等公共地帶雜草叢生嚴重,也成為病害流行的基本條件。
3. 氣候因素
近幾年秋季溫度偏高,傳毒昆蟲為害時間長,致使越冬寄主毒源增加;冬季氣溫偏高,傳毒介體灰飛蝨越冬死亡率較低;特別是今年夏季連陰多雨,有利於傳毒昆蟲越夏和田間毒源的積累。
4. 播期因素
播期不同,玉米粗縮病的發病程度有所不同,發病最重的玉米播種時期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初,平均病株率超過26%,嚴重發生的田塊病株率達到90%,6月7~15日播種的夏直播玉米粗縮病發生程度輕,平均病株率不到5%,與此時間之前播種的田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5. 茬口因素
在不同茬口的條件下,玉米粗縮病發生程度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如大蒜茬的田塊發生玉米粗縮病的程度重,小麥茬的田塊發生程度輕。早熟茬與晚熟茬田塊的玉米粗縮病發生程度都不同,如5月中旬播種的早熟大蒜茬玉米田的粗縮病發生程度輕,5月底播種的晚熟大蒜茬玉米田粗縮病發生程度重。
6. 品種因素
不同玉米品種對玉米粗縮病表現出不同的抗性水平,因此不同的玉米品種田間粗縮病的發生程度會有所差異,抗病性強的玉米品種玉米粗縮病發生程度相對較低,但是目前玉米品種中多數品種對玉米粗縮病表現為中感或高感,很少有表現出很強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種。
三、玉米粗縮病的發生時間
玉米粗縮病涵蓋了幼苗期至抽穗期,通常發病越早,造成的危害也越大。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間,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發生,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病,以苗期發病最重。粗縮病毒在冬小麥及其它雜草寄主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體內越冬。第二年玉米出土後,借傳毒昆蟲將病毒傳染到玉米苗或高梁、穀子、雜草上,輾轉傳播為害。玉米5葉期以前易感病,10葉期以後抗性增強,即便受侵染髮病也輕。玉米出苗至5葉期如果與傳毒昆蟲遷飛高峰相遇,發病嚴重。
四、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措施
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使玉米對粗縮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開灰飛蝨成蟲傳毒盛期,從而避開危害。
1. 選用抗病品種
儘管目前玉米生產中應用的主栽品種中缺少抗病性強的良種,但品種間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要根據本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合理佈局,避免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2. 調整播期
播種期對玉米粗縮病的發生影響較大,適當調整播期,使玉米易感病毒時期避開灰飛蝨傳毒高峰期,可最大程度減輕玉米粗縮病的發生。鳳城地區建議在能夠正常成熟的前提下適時晚播,提倡連片種植,播期一致,以避開灰飛蝨侵染高峰。
3. 播前藥劑拌種
在玉米栽培過程中應該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首先要剔除黴變、破損粒種子,留下飽滿、光亮、具有品種特徵的籽粒做種子,同時進行曬種、浸種和包衣。浸種有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良種方式,浸種時要對各種雜粒進行去除,硬粒型種子的浸種時間可以更長,浸種之後要及時曬乾,並且採用藥劑進行拌種,可以使用60%高巧或40%甲基異柳磷按種子量的0.2%拌種或包衣。
4. 加強田間管理
秋翻地要對溝邊雜草、田間病株及時清除掉;在玉米播種或玉米出苗前應大面積採用化學除草方法對田間地邊的雜草清除;結合定苗、間苗和拔除病株,將其帶出田外進行深埋或燒燬,杜絕灰飛蝨和病毒來源。同時,在玉米生長後期,要將不結實的植株及早拔掉,以給予健株良好的生長環境;要加強水肥管理,合理、科學地進行澆灌和施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植株地抗病力;注重田間佈局的合理性,建議連片種植,避免零星種植,並且不要選擇單一抗源品種進行大面積種植;對於往年發病較為嚴重的田間,為消除病毒源,能夠輪作一年其他作物,次年再種植玉米。
5. 化學防治
苗期注意觀察,發現有粗縮病的田塊及時拔除病苗,再開始藥物防治,根據灰飛蝨多少及時施藥。發病初期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25%撲蝨靈、70%吡蟲啉等藥劑,殺滅灰飛蝨,噴藥時期切記要早,一般在玉米3葉期~5葉期前觀察田間灰飛蝨情況,把握好灰飛蝨遷飛初期對其殺滅。噴藥時除對田間噴施外,對道路旁的雜草叢要一定噴遍,每間隔3~5天噴1次,連噴2~3次,噴藥時間應掌握在灰飛蝨一天中的活躍時期,一般安排在下午5時以後,噴霧時可加入葉面肥一同噴施,以增強植株抗病力。
-
6 # 新墅
為害症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髮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葉即可顯症,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控有明顯的粗糙感植株葉片寬短僵直,葉色濃綠,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至9至10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發病特點
中國北方,粗縮病毒在冬小麥及其它雜草寄主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體內越冬。第二年玉米出土後,借傳毒昆蟲將病毒傳染到玉米苗或高梁、穀子、雜草上,輾轉傳播為害。玉米5葉期以前易感病,10葉期以後抗性增強,即便受侵染髮病也輕。玉米出苗至5口十期如果與傳毒昆蟲遷飛高峰相遇,發病嚴重,所以玉米播期和發病輕重關係密切,如河北省5月中旬播種的玉米,苗期正遇上第一代,灰飛蝨成蟲盛期,發病嚴重。田間管理粗放,雜草多,灰飛蝨多,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在玉米粗縮病的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避開危害。 [1]
1、加強監測和預報 在病害常發地區有重點地定點、定期調查小麥、田間雜草和玉米的粗縮病病株率和嚴重度,同時調查灰飛蝨發生密度和帶毒率。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種前,根據灰飛蝨越冬基數和帶毒率、小麥和雜草的病株率,結合玉米種植模式,對玉米粗縮病發生趨勢做出及時準確的預測預報,指導防治。 [2]
2、要根據本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合理佈局,避免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70年代,豫農704對該病有一定的抗性,50、魯單053、農大108等,在生產上可替代沈單7、掖單53、掖單22等感病品種。在那些已種植感病品種多年,危害嚴重的地區,種植這幾種抗(耐)病品種顯得特別重要。在曲阜市,玉米雜交種魯單50、魯原單14等對粗縮病的抗性較好。
3、調整播期 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規律,在病害重發地區,應調整播期,使玉米對病害最為敏感的生育時期避開灰飛蝨成蟲盛發期,降低發病率。春播玉米應適當提早播種,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麥田套種玉米適當推遲,一般在麥收前5天,儘量縮短小麥、玉米共生期,做到適當晚播。曲阜市玉米種植模式主要有麥套玉米、搶茬玉米和晚播玉米3種,其中以麥套玉米發病最重,其次為搶茬玉米,再次為晚播玉米。春播玉米應當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種;夏播玉米則應在6月上旬為宜。
4、清除雜草 路邊、田間雜草不僅是來年農田雜草的種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縮病傳毒介體灰飛蝨的越冬越夏寄主。對麥田殘存的雜草,可先人工鋤草後再噴藥,除草效果可達95%左右。選擇土壤處理的優點是苗期玉米不與雜草共生,降低灰飛蝨的活動空間,不利於灰飛蝨的傳毒。
5、加強田間管理 結合定苗,拔除田間病株,集中深埋或燒燬,減少粗縮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生長,縮短感病期,減少傳毒機會,並增強玉米抗耐病能力。
玉米粗縮病病毒主要在小麥、禾本科雜草和灰飛蝨體內越冬。因此,要做好小麥叢矮病防治,清除田邊、地邊和溝渠雜草為害,同時要減少灰飛蝨蟲口基數,具體方法:在小麥返青後,用25%撲蝨靈50克/畝噴霧。噴藥時,麥田周圍的雜草上也要進行噴施,可顯著降低蟲口密度,必要時,可用20%克無蹤水劑或45%農達水劑550毫升/畝,兌水30公斤,針對田邊地頭進行噴霧,殺死田邊雜草,破壞灰飛蝨的生存環境。
化學防治
一是藥劑拌種。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蝨,減輕粗縮病的傳播。播種時,採用種量2%的種衣劑拌種,可有效的防止灰飛蝨的危害,同時有利於培養壯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種後選用芽前土壤處理劑如40%乙莠水膠懸劑,50%杜阿合劑等,每畝550~575毫升/畝,對水30公斤進行土壤封密處理。
二是噴藥殺蟲。玉米苗期出現粗縮病的地塊,要及時拔除病株,並根據灰飛蝨蟲情預測情況及時用25%撲蝨靈50克/畝,在玉米5葉期左右,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同時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靈800倍液噴灑防治病毒病。對於個別苗前應用土壤處理除草劑效果差的地塊,可在玉米行間定行噴滅生性除草劑20%克無蹤,每畝550毫升,對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噴到玉米植株上,克蕪蹤對雜草具有速殺性,噴藥後52小時雜草能全部枯死,可減少灰飛蝨的活動空間,田邊地頭可噴45%農達水劑,但在玉米行間儘量不用,以免對玉米造成藥害。
總結
玉米粗縮病具有毀滅性,一旦發生了就很難治癒,在病株上噴上某種藥劑就使它恢復正常是不現實的,但只要做到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環環緊扣,
回覆列表
玉米粗縮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
(1)症狀幼葉中脈兩側的細脈間出現褪綠虛線小點,隨著虛線小點增多,葉背的主脈上生出長短不等的蠟淚狀突起,葉片變寬、變厚,葉色濃綠,節間縮短,植株矮化,高度減半,嚴重時不抽雄或無花粉,雌穗畸形不實或子粒減少,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有的病株嫩葉捲曲呈弓形或牛尾巴狀,心葉缺刻,喇叭口朝向一側,葉緣變紅。
(2)侵染途徑及發病規律該病由玉米粗縮病病毒透過灰飛蝨傳播。在北方玉米區,粗縮病毒可在冬小麥上越冬,也可在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及灰飛蝨體內越冬,凡被灰飛蝨為害過的玉米及雜草,都是該病毒的毒源。在華北地區,感病期為5月初至6月中、下旬,與灰飛蝨越冬成蟲和一代若蟲的盛發期吻合。
(3)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並做到播種期基本一致;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區減少麥田套種玉米的面積;冬、春季和玉米播種前後清除田間雜草,消滅傳毒介體灰飛蝨的越冬和繁殖場所;調整播期,使玉米苗期避開灰飛蝨遷飛盛期;合理施肥、澆水,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促進玉米健壯生長,縮短苗期時間,減少傳毒機會;用種衣劑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