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呼吸科李小梅醫生

    出生後24小時內寶寶必須小便,一天正常尿在4-6次。

    穿的衣服應是棉質的,根據天氣增減寶寶的穿衣情況,避免出現中暑或者是著涼。

    出生後儘量讓寶寶吸吮寶媽奶頭,便於母乳順利分泌。但是寶媽也要適當的帶一點奶粉,避免出現寶寶受餓。

  • 2 # 阿拉啦啦啦

    理工作應該這麼做

    “新生兒期”主要是指胎兒從母親子宮內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於這段時期新生兒的身體系統各個臟器功能的發育尚未成熟,臨床上一般將新生兒分為三類:

    足月兒: 胎齡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的新生兒。

    早產兒: 胎齡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的新生兒。

    過期產兒:胎齡滿42周以上的新生兒。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專家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給予指導。

    溫度和光線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汙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面板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溼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效能好的,在家裡時儘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溼;注意尿片或尿不溼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臥或側臥,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臥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臥,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臥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

    側臥特別需要注意不能一直偏左或一直偏右,要左右交替側睡,以防出現歪脖現象。

    睡眠習慣

    1、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餵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或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2、白天不要讓孩子睡得太多,白天睡多了,自然晚上就不好好睡眠了。

    3、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裡。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

    4、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讓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5、對4~6個月的嬰兒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

    6、讓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會變得貪玩而不願入睡,尤其是在哥哥或姐姐未入睡之前,他是不想睡眠的。但應該知道從剛剛會走的小孩到學齡前兒童,每晚的是睡眠時間應保證10~12小時。

    7、孩子不宜睡軟床,孩子還處於生長髮育之中,骨骼硬度較小,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如果長期睡軟床,會由於睡覺時偏向一側,造成脊柱突向該側形成畸形。

    8、睡覺前不應讓孩子興奮,應保持安靜,但可給孩子講一會書,唱只催眠曲或洗個熱水澡。睡前不應看電視或錄象節目。這會使孩子興奮,不利入睡。 每天在同一時間讓孩子上床睡覺,這樣,孩子的生物鐘會自然調整過來。

    9、每晚睡覺前讓孩子在床上抱一抱小玩具熊或其他玩具,這些東西會有助於孩子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當孩子半夜醒來時。但要保證玩具的安全性,比如玩具熊上面是否有紐扣、帶子等易引起窒息 的東西。

    10、檢查孩子是否蓋得太多或太少,太熱或太冷都不利於睡眠。渴了或餓了也不利於入睡。孩子也可能要求亮著燈睡或房門不要關得太嚴,留些縫隙。 避免讓孩子與父母一塊睡。當孩子要求或召喚時,不要去孩子的臥室,更不要躺在孩子床上就寢。

    應採取如下措施:每次對召喚的迴應都要等待幾秒鐘,並逐漸延長等待時間。讓孩子明白這是睡覺的時間,給他自己入睡的機會。讓孩子放心,你就在他身邊的不遠處。如果你不得不進入他的臥室,應離得儘量遠些,逐漸加大距離,直至你不用進入他的臥室,只用聲音就能使孩子安心入睡

    哺乳和餵養

    新生兒餵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餵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儘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

    母乳餵養時應採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抬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乾淨,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餵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面板有破裂或炎症,應諮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餵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餵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餵養儘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餵養(母乳餵養和代乳品餵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餵養為主。

    人工餵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奶嘴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

    餵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餵奶量的多少是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則,寶寶吃飽的標誌是心滿意足,無意再吃了。小肚子摸上去也不會脹鼓鼓的,不會有嘔吐的情況,就說明喂得差不多了。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食量穩定,體重穩步增加,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寶寶食慾不振,總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時就診檢查了。

    而早產兒因為先天不足,更需要攝取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不過在餵養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齡越小、體重越輕的,每次的餵養量越少,間隔餵養的時間也要有所縮短。同時也要關注有無漲肚、嘔吐等情況。

    隨著寶寶的食量日漸增大,媽媽也應該多補充營養。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況,這時也應該及時予以滿足,不要拒絕,也不要擔心,因為你的身體會根據需要及時補充乳汁。

    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汙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面板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面板護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臍帶未脫落前,儘量不用盆浴,而採用乾洗法為新生兒擦身。臍帶脫落後,則可給予盆浴,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浴後要用幹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乾,並可在面板皺褶處塗少許香粉。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淨,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髮紅,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區域性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鐘(電吹風不可離面板太近,以防燙傷)。

    五官護理

    應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

    1.清理口腔

    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

    2.保溫

    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淨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於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以後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應查詢原因,進行處理。

    3.滴眼

    初生後即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淨後再滴眼藥。

    4.體位

    除媽媽抱起餵奶外,新生兒整日臥床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最好採取側臥位,尤其餵奶後應向右側臥,平時採取左側臥。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5.注意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第一是通風因素。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要求有適當的通風氣流,同時要避免傳統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風;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離,以免對寶寶的聽覺器官造成傷害。

    6.注意冷熱護理

    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7.注意面板護理

    新生兒面板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鬆,質地要柔軟,不宜釘釦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面板皺摺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

    8.注意臍帶護理

    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9.要保證充足睡眠

    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10.處理特殊生理現象

    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后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護理誤區

    1.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後第4~5天出現,一週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

    (1) 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髮黃。

    (2)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洩,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面板黃染。

    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2.擠壓乳腺

    新生兒的乳房在生後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並有少許乳汁溢位,7~10天達高潮。這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內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透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於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

    3.錯棄初乳

    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痺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4.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新生兒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嚥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5.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面板、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的作用。除胎脂較厚,面板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區域性面板而發生糜爛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7.新生兒脫髮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髮很好、很黑,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髮,這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髮也會越長越好的。不過造成新生兒脫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動是不是抽瘋了

    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常現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

    9.新生兒哭鬧

    安撫新生兒哭鬧的5個竅門:寶寶哭鬧的時候爸爸媽媽有時會覺得煩,怎樣安撫哭鬧的寶寶的呢?

    包裹: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是被緊緊包裹著的。專家認為,“襁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儘量裹得緊些。

    側抱:家長常常採用讓嬰兒平臥在懷裡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於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為,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境裡出來就類似於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為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

    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並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於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乾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搖晃:在媽媽的子宮裡,無論媽媽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吮吸: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里,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飢餓感,還會啟用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讓寶寶進入滿意的放鬆階段

    禁忌

    細節決定成敗,要把新生兒護理好,不但需要經驗,更需要新父母們無微不至的細緻。以下是新生兒護理的5大類常見禁忌彙總。

    逗樂禁忌

    (1)睡前不宜逗樂 嬰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興奮後往往不容易抑制,會不肯睡覺或上床後動個不停,影響睡眠質量;

    (2)吃奶不宜逗樂 嬰兒吞嚥和咀嚼功能還不完善,逗樂可能會引起嗆奶,甚至發生吸入性肺炎;

    (3)不要搖晃或拋起嬰兒 嬰兒的頭頸發育不全,大力的搖晃逗樂很容易傷到寶寶,甚至有生命危險。

    哄睡禁忌

    當寶寶哭鬧不睡時,父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哄睡寶寶,但有些不正確的方法卻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利。

    (1)搖睡:因為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盪,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

    (2)陪睡:媽媽熟睡後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TIPs:哄睡妙招

    (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後,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給他一個愜意的心情和絕對的安全感。

    (2)輕柔的音樂:可以選擇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要知道,寶寶對音樂具有天生的鑑賞力哦!

    3)背光而睡:寶寶待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所以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讓他慢慢適應。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識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 3 # 小春Spr

    來到醫院,產房門口人山人海,一個產婦生產外面會有4-5個家屬在外等候,其實不必過度緊張,在醫院只要配合醫生護士就好。孩子是先被送出來的,不要第一時間搶著抱孩子,新生兒是十分嬌嫩的,以免誤傷。每個醫院可能情況不同,大多數新生兒是被護士抱到病房嬰兒車內,接下來還會有一系列的檢查。那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很長,如果不是熱了、餓了、拉了、尿了,一般會一直睡。我們要注意的:

    1.側臥睡。剛剛出生,嘴裡還會有沒有排出的氧水,側臥可以自然流出,如果仰臥有可能氧水流入氣管造成窒息。

    2.在寶媽沒有下奶的時候,不要讓寶寶用奶瓶喝奶,如果真的餓就用新生兒專用勺子喂,以免造成乳頭錯覺。即使沒奶也要讓孩子多吸吮,這樣可以刺激乳汁分泌。

    3.新生兒胎便未排出,一定要讓寶寶多吃多排,這樣也有助於退黃疸。

    4.及時給寶寶清理,保持臀部乾爽,避免紅屁股。建議每次大便後,都要給寶寶洗屁股。

    5.溫度適宜。新生兒嬌小,大家很容易進去誤區,認為孩子冷,大夏天,你穿裙子,卻給孩子用棉抱被,很容易起溼疹和痱子。

    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到大家。

  • 4 # 小麥老爹

    看到這個問題,又把時間拉回到了在產房外面焦急等待的畫面...

    面對新鮮事物,首先是對這個事物的好奇。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這個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我們也對寶寶充滿著各種好奇。今天我們主要聊一下我們在對寶寶充滿好奇的同時,應該怎樣注意哪些問題。

    一、確認寶寶,檢查寶寶基本情況

    回想一下,我們剛剛買了一件新產品,是不是要檢查一下新產品是否有損壞。所以,當寶寶回到產房,護士首先會帶你檢查一下寶寶的基本情況。從頭到腳,五官是否正常,四肢是否建全,指頭是否完整,甚至包括寶寶的胸部,性器官,小屁股等等。一般這個時候媽媽剛生了寶寶比較疲倦,有些剖腹產的寶媽可能麻藥藥勁兒還沒有過去,對於這項檢查只能由爸爸來完成,暫時收斂一下激動的心情,認真對寶寶進行確認和檢查,有問題及時告知醫生護士。當時我在做這事的時候就感覺像是受快遞一樣,護士小姐姐在旁邊介紹產品,我在確認收貨(捂臉)。

    一、及時讓寶寶吮吸乳汁

    順產寶寶可能在剛下手術檯的時候就由護士幫忙在做這件事,我家寶貝是剖了,回到病房的時候媽媽的麻藥還沒有過,等檢查完寶寶之後讓護工阿姨幫忙,把寶寶放到媽媽的胸上,讓他和媽媽親密接觸,憑著本能,他會自己尋找乳汁。今早開奶,對媽媽和寶寶都有莫大的好處。

    二、對寶寶的護理

    出生第一天,寶寶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如果出現尿尿,拉臭臭,餓了的情況,會用哭聲告訴爸爸媽媽,這個時候需要針對寶寶的情況及時處理。如果是頭胎,建議請護工幫忙,即使在出生前寶爸準備的再充分,這個時候可能都會手忙腳亂,至少當時我是比較蒙的。如何抱寶寶,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尿尿,如何清理寶寶的粑粑,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餓了等等,可能新晉寶媽寶媽都沒有經驗,在請護工阿姨幫忙的同時,我們可以一旁學習請教,既不耽誤對寶寶的照顧,也可以學到照顧寶寶的方法。

    三、寶媽寶爸及時休息

    寶媽的作息時間最好要和寶寶一致,寶寶餓了你就餵奶,寶寶睡覺你就睡覺,剛生了寶寶,身體本來比較虛,更應該注意好好休息。寶爸這個時候可能要多操心一些,需要完成各種手續,填寫資料,帶寶寶洗澡等等,在照顧好寶寶和媽媽之餘,還是要多抽時間休息,要不然到後面幾天會很疲倦。

    最後恭喜各位新晉寶爸寶媽,祝願你們的寶寶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果樹老化如何管理?